時間:2022-04-26 09:21:19
序論:在您撰寫幼兒家庭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不當罰站對孩子身體有害
6歲前不宜學寫字
帶孩子一起去看舞臺劇
雨兒
童年的創造力量
怎樣讓孩子創意盎然
解密餐館里的當家菜(下)
襪子變身可愛狗狗
讓電視成為學習工具
家教誤區面面觀(二)懲罰得當,孩子更強
孫子兵法
和孩子共過歡樂年——團圓年親情濃
幼兒心理之十二個為什么(二)媽媽,我不敢——孩子為什么膽子小
良好學習習慣巧培養
環境教育從幼兒園開始
來,我們一起聽故事
建構我們自己的世界——幼兒建構能力的發展特點
平安健康過大年——春節幼兒健康防護要點
律師說法
和諧婆媳關系孩子成長助力——婆媳矛盾從哪來
五種婆媳沖突的現場解決
和諧婆媳雙贏計劃
怎樣讓孩子知書達理
百變豆腐干
襯衫變圍裙
我們不要超級兒童——愛爾坎德的兒童壓力說及其啟示
春季幼兒長高秘訣
帶著任務玩數學
父母怎么說,孩子才會聽
在游戲中鍛煉幼兒動手能力
記憶力——學習能力的基石
寶貝書寶貝出
龍
玉米電話
軍用飛機識別標志
律師說法
如何在幼兒園創設主題墻
給閱讀一個快樂的起點
祖輩育兒老經驗更新
聰明的“問題”寶寶——幼兒提問能力的發展
家庭環境新殺手——情緒污染
家庭教育最忌三個過度
春末夏初,耐熱能力訓練的好時機
不當的早教等于早跌跤
珍貴的東西多是免費的
無條件的愛
實現品牌資源優化配置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優質的不前教育浙江省富陽市富春第一幼兒園教育集團
家庭物質環境創設指南——家庭物質環境的四大功能
孩子需要怎樣的物質環境
物質環境的“內心”更重要
讓孩子做環境的主人
怎樣讓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
湯水中的秘密
酸奶盒的重生
專家熱線
孫子兵法
帶孩子踏上圖書之旅
Abstract: Ahl the Fred Arab League Deleur was the 20th century Austria renowned psychologist, founded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His achievement in the 20th century to human most influential psychology famous work――"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Embarks from the book related viewpoint, knew that the baby home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y, will have the significant guiding sense to our practice.
關鍵詞:幼兒家庭教育 阿德勒 父母角色
key word: Baby home education Arab League Deleur Parents role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9)是20世紀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和社會教育家,他開創了個體心理學。在宣揚其學說的過程中,阿德勒在維也納人民學院的露天講壇面向公眾進行心理學講演,講稿匯集起來并加以整理加工,最終成為了世界名著《理解人性》。本書旨在使普通公眾了解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并致力于照明通往對人性更好理解的前進道路。
一、幼兒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特征,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體現在他的生活風格上,生活風格是指“個體在其環境中所表現的獨特生活形態與方式”。而兒童在四五歲時就已形成了他的生活風格,它是以“原型”的方式無意識地表現出來的,兒童自己是意識不到的,至于兒童形成的是什么樣的生活風格,則要取決于他的生活條件和家庭及社會環境。產生錯誤的生活風格是由童年期的三種狀態引起的:1、器官缺陷。它會引起兒童的生理自卑,有可能導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結。2、溺愛或嬌縱。兒童成為家庭的中心,他的每一個需要都必須得到滿足,長大后則容易成為缺乏社會興趣、自私自利的人。3、受忽視或遺棄。這種兒童感到自己毫無價值,變得對社會和他人極端冷漠、仇視,對所有的人都不相信。因此,阿德勒大聲疾呼,為了避免兒童產生錯誤的生活風格,應加強兒童的早期教育,尤其是從家庭教育入手,從增強兒童的社會興趣來進行教育,使他們獲得正確的生活意義。
幼兒家庭教育是由家長(主要是父母親)自覺地、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幼兒實施的教育,讓幼兒養成最基本的言行舉止的習慣,并具有基本的品德。國際教育成就協會對中國的調查報告表明,家庭與幼兒園比較,家庭對幼兒的興趣、愛好的影響是70%-75%,對認知的影響是30%-50%,幼兒園這兩項比率為5%-10%,可見幼兒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如何實施幼兒家庭教育
1、創造愛的氣氛
在《理解人性》一書中,阿德勒指出,如果父母對子女應有的溫情沒能得到足夠的表現,兒童的教育是在強制情況下進行,這樣就會使兒童的發展遭遇困難的影響,并進而阻礙或歪曲他的社會感。記得有人說過,“聰明孩子的智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他所生活的環境及所受的教育是他智力發展超過別人的重要影響因素,家庭一定充滿了愛與關懷?!笨梢?“愛”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是與“愛”相關的一個名詞,同時也是父母出自天性的本能疼愛孩子的一種方式。有的父母對孩子進行撫養,撫育,但卻只重養育,對撫字毫無理解,更落實不到行動上,“撫”就是撫摩,摩挲,肌膚之間親密而溫柔的觸摸。有研究表明,從未曾得到父母(包括祖輩或其他親人)撫愛的孩子,成長起來以后,會患一種皮膚饑渴癥,這是一種心理疾患。這種人往往會比較內向、木訥、冷酷,在與他人的接觸中會產生心理障礙,更難以融入群體,更易陷入自卑、抑郁、狂躁、失常。因此,撫字很重要,其義之深,其行卻易,養育后代,愛從撫起,要落實到撫字上。
2、運用游戲對幼兒實行家庭教育
阿德勒肯定了游戲在幼兒時期的重要性,他指出,“游戲應被視為自然母親為幻想以及為兒童的生活技能而設計的教育輔助以及為精神提供的刺激。在觀察做游戲的兒童時,我們能夠看到他對待生活的全部態度,兒童的游戲可被看作是對未來的準備,每個兒童游戲最重要的是一種社會性的操練,它能使兒童滿足并實現其社會感,通過對游戲中兒童的觀察,我們就能胸有成竹地決定他的社會感的總量?!奔热挥螒蜻@一活動方式對幼兒的發展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并且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而言,游戲又是幼兒的主導活動,是他們最喜愛、最主動的活動。我們就可以利用游戲來支配他的動作,養成他的習慣,對他實行家庭教育,即在游戲中滲透教育。如可以開展“誰吃飯又快又干凈”,“穿衣比賽”、“家務小能手”等游戲、競賽活動,把需要教育的內容滲透到游戲中,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三、小結
阿德勒指出,家庭教育是制約幼兒人格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必須重視這種作用使幼兒健康發展。他的理論為幼兒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定得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一方面,父母應該意識到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影響,重新審視自身的角色定位,摒棄不合理的教育觀念,采納有利于健全幼兒人格發展的適宜角色。另一方面,努力營造完滿的婚姻生活,合力協商家庭中的每一件事情,為幼兒創造一個充滿愛與溫馨的家庭環境與氛圍。
參考文獻:
[1](奧)阿德勒著,陳剛,陳旭譯. 理解人性[M]. 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
[2] 鄭雪. 人格心理學[M].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胡丹芝. 略談幼兒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1)
1.家庭教育的概述
家庭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所謂廣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施與的一種教育和影響。所謂狹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長者自覺的、有意識的對子女和其他年幼者進行教育和施加的影響。
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對兒童社會化起著奠基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家庭教育是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
越是年齡小的孩子,家庭對他的影響就越大,這個問題和家庭教育的特點有密切的關系。家庭教育的特點首先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是父母親和孩子或者爺爺奶奶和孩子關系上的密切結合。它和師生關系不一樣,它是一種血緣關系,我們在學術上叫作親子關系。越是小孩子對父母親的依戀感越強。除了血緣關系以外,再一點是家庭的教育不同于幼兒園或學校的教育。
二、家庭教育中常見的問題
1.盲目的超前教育
超前教育不等于早期教育,它是超過孩子的年齡階段,本來有些東西應該是七歲學的,讓孩子五歲學,這種教育是很普遍的,應該承認現在的孩子比過去的孩子要聰明得多,這是事實,現在社會發展了,生活環境也跟過去生活環境不一樣,確實顯得很聰明,但是不管孩子多么聰明,孩子的心理特征的發展還是按照他的年齡的階段一步一步往前發展,他的理解能力是一步一步提高的,不會猛地一下超過好幾個年齡階段。
2.“小皇帝小公主”“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庭教育觀念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待孩子很容易出現兩個極端:第一種是“溺愛嬌縱”,第二種是“嚴苛體罰”,打孩子的屁股。溺愛,是把孩子捧成“皇帝”,孩子把父母當“奴才”。過度保護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只能聽贊美,不能受挫折,因為他們是很脆弱的。而暴力和“心理虐待”則使孩子長期處于某種害怕的心理狀態之下,容易形成膽怯、畏縮不前的性格,甚至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只有把孩子當成一個主體,一個有思想的人,公正地對待孩子,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辦法。
三、如何合理實施家庭教育
現就以上提到的家庭教育常見問題采取具體的解決策略,也為家長合理實施家庭教育提供一種方法。
1.好父母要懂孩子的心理
好的父母會懂得孩子的心理,不會強迫孩子這也學那也要學,殊不知,孩子這艘“游船”載客太多就會沉入海底,孩子的成長是馬拉松,不是100米沖刺,重要的不是贏在起跑線上,而是贏在終點線。
學齡前的孩子我們對他們進行合理教育,首先要明確學齡前這一段是為上學做準備的,第一是讓孩子有一個好的身體,有好的身體必須靠鍛煉、良好的習慣、文化素養這三方面來形成的。第二是豐富孩子的感性知識,為上學以后學習理性知識打基礎。也就是說在學齡前階段要讓孩子掌握大量的生活常識。第三是學好口頭語言。第四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規范。
2.賞識你的孩子
賞識自己的孩子,看好自己的孩子,似乎是為人父母的本能。所謂“兒子是自己的好”說的就是這種情況。自己種的花草,怎么看著都覺得美,因為這里有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然而在當前的教育實踐中卻出現了相反的情況。
3.不能溺愛,懲罰合理
別讓孩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如果父母把孩子捧成“皇帝”,孩子就會把父母當“奴才”。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因為愛而姑息縱容,就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各種各樣不健康的心理,比如依賴、撒嬌、任性、固執、驕橫、缺乏自制力、適應能力差等。
讓孩子走出家門,他們就會知道天地之間還有別種的生活,在家里形成唯我獨尊的“皇帝”心態就會慢慢地得到消解了。
四、總結
永恒就是瞬間,瞬間就是永恒。生命是一個流程,由每一分、每一秒組成。生命的每一頁是快樂還是痛苦,是感動還是冷漠,是“提升”還是失落,由你的手來翻閱。
從生命的原點出發,生命又是無限放大的。
愿我們每個家長尊重自己的生命、孩子的生命、他人的生命,過好每一天!
獻給父母們的8句金言
(1)夸獎對于孩子,就像陽光對于小草一樣重要。
(2)其實玩是孩子的天性,而且他們能通過玩這種方式來了解世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能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起來。
(3)孩子就是孩子,父母對孩子一定不要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而不尊重孩子的看法和自我評價。
(4)我們應該容忍孩子的“異于常規”,因為他有他的道理,更應該保護孩子的想象力,應該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5)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淘氣”一點,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去遐想、去活動、去創造。
(6)不要擔心挫折,應該擔心的是,怕挫折而不敢讓孩子做任何事情。
(7)如果孩子總是被責備,他就會失去耐心;如果他常常被夸獎,那么,他會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愛你、愛我、愛整個世界。
。但長期以來,人們還是習慣把教育看作是孩子到了入學年齡才面臨的問題,把教育看作是學校和教師
的專職,而忽視了父母、家庭對學齡前孩子的深遠影響。在倡導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也自然地把
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九年義務教育上來,而忽視了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對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現在的幼兒優越的生活條件和良好的文化環境,使得他們聰明、活潑、可愛。古往今來,人們望子成龍
。而今,社會進步,幼兒多為獨生子女,成龍成鳳是家長們普遍的心理期待。父母、爺爺、奶奶、外公
、外婆,幾輩人對"未來之星"如俗話說:含在口里怕化,頂在頭上怕摔,百般寵愛。因此我們應對學齡
前幼兒的教養加以關注,為入學后的素質教育做前期準備,邁出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步。
不少家長總認為讓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就是盡了父母責任。我們看看錢花了又是否令人滿意呢?
先講吃,家庭經濟寬裕,加之父母疼愛,小孩有了選擇條件,出現了挑食,偏食嗜糖食,暴食等現象,
時間一長,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的過量攝入,糖食過多,飲食過量,小孩吃了這樣要那樣,零食雜、飯
量差,不科學的飲食結構和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形成肥胖癥,齲齒和消化不良、胃腸道疾病等狀況,花
錢并沒有換取小孩的健康。再講穿,只要孩子喜歡,衣裳常買了那套丟這套,比料子好,比顏色鮮,唯
恐穿戴比別家差。孩子拼命要,父母拼命買。生怕孩子凍,身上加了一層又一層,怕熱,又馬上脫去,
弄得小孩感冒,小孩難安神,大人難安寢。又說玩,家中難有小同伴,父母買來玩具,五花八門,有電
動的,布質的和塑料的,如電子琴、汽車、電話、熊貓、狗兔、汽球、口哨等,玩具一大堆,丟了這樣
玩那樣,象個雜貨攤。"小皇帝"玩得不耐煩了,撕拉扯拆,遍地皆是。小孩過生日勝似老人祝壽。為何
這般花錢為孩子消費,不少家長認為"掙錢還不是為了孩子。"當然,有的或者是怕孩子吵鬧,或者認為"
別家孩子有的我家總得有"。
不少孩子得到了物質要求,有一個以后可以回憶的甜密的童年,但未必能有一個以后競爭發展的基礎。
生活上盡力滿足,對孩子的行為活動又盡量遷就。如小孩見了筆,爭著要寫要畫,大人可高興啦,小小
年紀愛學習,樂壞了當父母的。連忙拿筆找紙讓他畫,過不了多久,小孩在墻面上、沙發、家具上到處
亂畫,家長雖心疼,也只好搖搖頭,"唉!人小不懂事。"宴席上,他占著一個席位,成了小賓客,客未到
齊他先嘗,失了餐桌上文明祥和的氣氛。平時,扳倒椅子,爬上桌子,跌了摔,好讓他開心不哭,大人
倒賠不是。娃娃年小不懂事,對作父母的,如果說,小孩弄臟衣服摔破碗,無意為之不過問,那么,撕
書報、折花草就應細心勸說再莫為。
幼兒的某些言行,折射出不良環境的影響,因其娃娃小,不但未引起父母的警覺,反以為樂。如口稱"老
子""媽的"等口語穢詞,家長倒認為說話模樣象成人,真神?;蛲媾拼曷閷?,耳歷目染,小孩說出一筒二
條三萬,大人倒樂,真聰明!小孩缺乏免疫力,要做到防微杜漸。
問題家庭缺乏對孩子的教養或有養無教,留下一串痛苦。那么,健全家庭雖使孩子在生活上無憂無慮,
但如果教而無方,卻也是一大悲哀。
古有訓,養不教,父之過。今天,教養孩子,父母都有責任,簡單粗暴不行,溺愛,遷就也不好。滴水
成河,關注細小的每件事,使小孩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根據小孩性格的特點,要培育孩子大膽敢闖的精神,但要注意防止放縱驕橫的脾氣,要培養孩子文明、
謙讓的美德,又要防止膽小,怯懦的弱點,要保護好孩子們探求未知世界的積極性。如見到感興趣的事
物,小孩愛打破沙罐問到底,提出一連串問題,對此我們不能簡單回答,人小莫多問,需知孔夫子也被
小兒問倒的故事。有的孩子拆玩具也是出于好奇心,為了看看里面的究竟,這些都是孩子未來創造精神
的思想火花,要善于發現并予以鼓勵。作父母的要審視一下自己對待小孩的教養方法是否得當。對幼兒
的家庭教育,在如下方面建議加以注意:
一、生活規律化。吃飯、睡覺定時,飲食結構多樣,要注意食品的冷熱和新鮮,常洗臉洗手,常漱口,
教些衛生常識,養成衛生習慣。
二、穿著要視氣候變化不調整,全賴父母細心,冷暖適宜即可,清潔整齊為佳。
三、要讓幼兒多與同齡小朋友玩,大人要逗著小孩玩,使他們有"童趣"。購置的玩具,要和年齡相適宜
,并引導觀察如顏色,形狀,和模擬動態,做到玩能益智。
四、要讓小孩多接觸事物,使興趣廣泛多樣,從中挑選和形成自己的愛好,便于以后發展為特長,本來
,岳家男兒早識刀槍,但對幼兒,不宜以家長意志過早作專業定向或作強制性訓練,取得某種超常技能
而去奉為神童是不適宜的。
五、要選擇健康內容來培育幼兒,同時對不良環境要作好預防和消毒。如避免武打、警匪、槍戰、
乃至黃色影視片的接觸,要鼓勵多看動畫片、動物世界和有益少兒身心的節目。在接觸各種事物中,要
引導區分好壞、善惡,在視聽活動中,如講故事,看畫冊等,在考慮趣味性同時,要注重知識性和啟發
性,這都要以內容健康為前提。
幼兒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通過幼兒也能看出家長是如何教育孩子的。為了二十一世紀的棟梁,我們必須
【關鍵詞】幼兒;家庭教育;芻議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進行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必然成為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的關鍵所在。因此,家庭教育在把好第一關,打好教育基礎上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我們必須十分重視家庭教育,并施以正確的家教方法,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直至成才。
一、樹立正確的觀念,教孩子學會做人
(1)教育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教育首要的、根本的任務,也是貫徹素質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問題。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視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為家長不能重智育輕德育,因為比知識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做人。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與人溝通,學會與人合作,學會與人分享。
中國有句古話:十歲的神童,十五歲的才子,二十歲的凡夫,二十五歲的俗物。揭示的正是這個道理。今天和古代不同的是,今天社會職業分工與合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任何一個人離開別人的理解、合作與支持,肯定一事無成。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教子觀念徹底改變過來。
(2)以人品教育為首。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人的品質,決定了人的發展方向,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孩子有沒出息,問題大都出在家庭教育上。孩子長大后出問題,常常是父母種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與否,與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確息息相關。我們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輩子成功與否的關鍵。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的一輩子就會活的特別順利。
人才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才華,沒有道德基礎,這種人很危險,容易出問題;一種是既有道德心又有才能,這種人是很完美的,每個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這樣的人。
然而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基本上是讓家長引著孩子往第二個方向走:有沒有道德不重要,把孩子培養成有才華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但實際上等到真正進入社會后,有才華沒道德的人一定會出問題。
所以對于我們家長來說,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一定要把孩子先培養成一個有道德底線的人,然后再來培養孩子的能力。你的孩子小時候成績再差都沒事,但是你的孩子小時候就出現人品問題就很嚴重了。
(3)不要怕孩子吃苦,要讓孩子學會吃苦,甚至有意給孩子設置吃苦的環境,有意識的磨練孩子,使他成為能吃苦、有韌性的人。
二、搞好心情教育,讓孩子具有好心情
作為家長,我們必須練就一個本領,在任何情況下,既能督促孩子進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傷害。你要保證孩子得第一名高興,得最后一名也高興,讓孩子覺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養孩子對于生命的熱愛,讓孩子時常具有好心情,是家長最重要的任務之一。要知道心情如同吹來的風,虛無飄渺,卻無處不在地存在著,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孩子的一切,心情的顏色會影響世界的顏色。
生活中的人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區別,不同的只是他們的心境。一個成功者,并不是他們在人生道路上是多么的一帆風順,也不是他們的能力有多么的超群,只是因為這種人善于控制自己的心情.能在狂風暴雨中看到美麗的彩虹,甚至能在一敗涂地中看到美好的將來,并時刻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不為暫時的失敗而沮喪。相反一個失敗者,也并不是真的像他們所說的那樣缺少機會,原因常常是這種人不會控制自己的心情,任自己的情緒由著面前所發生的事情隨意放縱,把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給自白浪費了。為此,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心情好,則事成;心情壞,則事敗。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在一個班里,有的孩子永遠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他智商確實高,或確實是自覺努力,不讓家長操心。而我們的孩子不管怎么努力都在中間,甚至后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們應該怎么辦?批評、責備、急燥等都無濟于事,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需知,孩子是有區別的,但是只要你的孩子沒到水平,只要孩子能正常的走進教室上課,就能夠做出重要的大事來。中國企業家協會有會員一千多個,北大清華復旦畢業的還不到二十個,剩下的是普通高校畢業的,甚至還有的是農民、工人、大專生、中專生等等,但他們都成為了成功的企業家。所以教育只能決定人生的一部分,不能決定一切。
可見,對家長來講,重要的是目標適度,引領孩子養成自力更生、助人為樂的習慣;學會調節與發泄壞情緒,遇事多往好的方面去想。
三、抓好勵志教育,鼓勵孩子成長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上初中剛開始學物理的時候,他的物理成績很差,只考了8分。物理老師找他談話,讓他好好學物理。學生說我不喜歡就是學不好,老師特別聰明,他告訴這個學生,別的同學都是60分及格,你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學生一想我隨便劃個勾就能及格,很容易,于是就答應了,結果下次考試考了28分。雖然28分,老師還是沒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因為還是不及格的分數。這個老師很聰明,她讓全班同學把上次的考試成績和這次的成績做一個減法,上次考了90,這次還是90,一減就是0,上次95,這次93,一減就是-2,這樣減到最后,就一個同學剩下了20分,就是這個同學。老師把所有同學的分數寫在黑板上,問了個問題:“上次考試到這次考試哪個同學進步最大?”全班同學異口同聲說某某,這是一個鐵的事實,因為只有他一個人進步了20分。這種鼓勵方式不但沒有侮辱色彩,而且有很大激勵色彩。這個學生一下就興奮起來,他想無論我考到48、68、88都是全班進步最大的,我有無數的空間。老師做了件聰明的事情,孩子就覺得有廣闊進步的空間,從此這個孩子就喜歡上了物理,并最終成為了全世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假如你的孩子是全班最后一名,你怎么對待你的孩子呢?大部分家長的反應都是打一頓或者罵一頓。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但是沒有辦法,他就考了0分你怎么辦呢?你還不斷的傷害他,到最后他可能就不學了。建議家長要站在長遠的角度上去想一想,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到底有多少差距。
家長一定要學會怎么鼓勵孩子。這次孩子考倒數第一,下次你要會鼓勵他考倒數第二,這次他考20分,下次你要會鼓勵他考30分。千萬不要說你的孩子,這次考了60分,你告訴他下次不考90分就別進家門。你這么說,有的孩子當然會拼命學,但有的孩子拼了命也到不了90分,那他怎么辦呢?難道真的不讓他進家門么?你肯定讓他進家門,你讓他進家門就意味著你說話不算數,孩子以后就知道了,我爸爸媽媽是說話不算數的,那我以后就無所謂了。
四、用心做好三件事
1.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
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父母什么時候與孩子關系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時候與孩子關系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其關鍵在于“定位”:
(1)成為孩子的朋友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2)等待孩子的成長。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的藝術?!暗纫坏取笔呛苡杏玫?。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去撓,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2.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么比習慣養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1)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
(2)習慣養成絕非一日之功。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習慣養成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作用。
3.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父母若采取放任不管,任其瀟灑;亂管瞎管,種瓜得豆;嘮叨數落,肆意打罵;代替包辦……如此種種不明智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是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潛能是可以激發的。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嚴格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興趣(好奇心)、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奮、發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對于孩子來說,所謂競爭優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而已。心情、開竅、暗示、遐想、砥礪、計劃是激發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潛能開發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礪意志、專注于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愛學”是“會學”的前提,而“會學”是“愛學”的保證,“會學”才能“學好”。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須要掌握一些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計劃完成、認真寫字、慢慢看課本、整理錯題、隨手筆記、無私幫助同學、高效率考試、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步入了一個新的誤區,即盲信盲從甚至癡迷于所謂成功教子的家教經驗,但這些經驗聽著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們沒有“可遷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實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鄲學步”,適得其反。要知道,最有用的真東西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提煉的。教育孩子并沒有父母想象的那樣復雜,抓好了親子關系、習慣培養、學習這三件大事,父母成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遙遠的夢幻了。
參考文獻:
[1]王飛,邱羽 著.《學習快車》.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2]王泉根 主編.《怎樣學習最有效》.商務印書館
[3]甘海燕 主編.《美國優秀孩子家長的教育秘訣》
[4]柳海民,于偉.《現代教育原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6
一、幼兒園教育與幼兒家庭教育
(一)幼兒園教育
幼兒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一個子系統,包括了幼兒園教育、幼兒家庭教育與幼兒社區教育。前者屬于正規機構內教育,后兩者屬于非正規機構內教育。作為正規學校教育的幼兒園教育是整個幼兒教育的核心,屬于學校教育體系。并且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肩負著重要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是根據國家的教育目標與任務,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與監督下,結合社會的需求,由幼兒園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以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活動。除此之外,幼兒園教育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同時還要對幼兒進行保育工作,是注重保教相結合的教育機構。
這種正規的幼兒園教育具有開放性、整體性、系統性、計劃性等特點,這在幼兒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幼兒期是一個特殊的年齡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園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皣医逃吭?996年的《幼兒園工作規程》總則中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梢?,幼兒園教育使幼兒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發展。體現出了培養綜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針,符合社會的發展需要。幼兒園教育使幼兒能更好、更快的適應社會生活,為幼兒將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幼兒園的教育是一個以幼兒心理特點為依據的教學過程,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漸進,更注重幼兒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連貫、有序,以及注重幼小銜接等等,這些都是幼兒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
(二)幼兒家庭教育
幼兒一出生就與家庭相接觸,父母對幼兒的教育于不知不覺中滲透在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家庭家庭教育是貫穿在幼兒一生成長過程中的。家庭教育是人類的一種教育實踐,是在家庭互動過程中父母對子女的生長發展所產生的教育影響??梢娂彝ソ逃藘煞矫娴膶哟?,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對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對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兒階段我們所說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層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狹義的幼兒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長的家庭成員)對年幼的孩子(三周歲至六七周歲)進行教育和施加影響。所以幼兒家庭教育更具有靈活性、針對性、和連續性等優點。
父母對幼兒的教育并不受時間、地點等客觀因素的限制,父母可靈活對其進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內容也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這樣幼兒掌握的知識更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對幼兒有較深入和細致的了解,這使得父母能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個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這是幼兒園的集體教育所無法比擬的。
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實施教育,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兒隨著在幼兒園中班級的升高,必須遵守的規則越來越多,學習的時間越來越長等,這些都需要幼兒去一一適應和調整,這樣才能適應并在新的環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兒家庭教育則不然,幼兒的家庭生活條件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太大變化,教育者始終是父母,教育過程不會中斷,有著特殊的連續性。在這個熟悉的環境中,幼兒與父母有較為穩定的親子關系,幼兒并不需要度過適應期,在熟悉而穩定的環境中幼兒易于鞏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為,形成良好習慣??梢娪變杭彝ソ逃谟變航逃兴鸬降淖饔檬遣谎远鞯?。
二、幼兒園教育與幼兒家庭教育的關系
在幼兒的整個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正規的幼兒園教育,還是非正規的幼兒家庭教育都起著關鍵的影響作用,他們是相互補充相互制約的,幼兒園教育要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影響,就必須重視探討幼兒同教育與幼兒家庭教育之間的聯系。同樣,幼兒家庭教育要想能從根本上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也需要得到幼兒園教育的指導與幫助
(一)幼兒園教育對幼兒家庭教育起到指導作用
幼兒家庭教育具有極強的封閉性、隨意性和片面性,這些不利因素將會制約幼兒的健康發展。而幼兒園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其教育性質決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較強的目的性、計劃性、系統性和科學性。許多父母在進行家庭教育時。會感到在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舉措中常常束手無策。這就是因為他們對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沒有從理論的角度科學的把握教育的原則、方法等。幼兒家庭教育對幼兒發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隨在幼兒的整個發展過程中,但同時必須要得到幼兒園教育的指導與幫助,這樣才能使其盡力保證做到科學、合理。
(二)幼兒園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幼兒家庭教育的發展方向
幼兒園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幼兒的年齡特點確立的。并且幼兒園教育目標的確立在一定程度上還反映了社會的發展需求。幼兒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隨意、靈活和針對性的特點,但父母在制定幼兒發展目標時,仍不能脫離幼兒園教育的發展目標的要求,否則幼兒將會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這對幼兒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會使幼兒無法在社會中生存。幼兒家庭的教育目標,是與幼兒園、社會緊密聯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這樣才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活潑地成長。
(三)幼兒家庭教育對幼兒園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兒園教育要想能獲取到高質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須得到幼兒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幼兒家庭教育的目標是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緊密相連的,這就決定了兩者的教育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關性,幼兒家庭教育如果能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兒園教育得以順利開展,使幼兒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連貫性,并可取得較為顯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兒園教育,這在一定
程度上會阻礙幼兒園教育的開展,使幼兒園教育的質量大大下降,這將會影響到幼兒的發展與進步。因為幼兒家庭教育受到幼兒園教育的指導與幫助,所以家庭教育還是檢驗幼兒園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據之一。幼兒園的教育理論、教育原則與方法等,都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實踐中得以檢驗和改進。
三、家園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園合作是幼兒園與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為目的教育形式??梢?。家園合作是一種雙邊互動活動,幼兒園與家庭對幼兒教育都應該處于積極主動的地位,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
(一)幼兒園多開展親子活動
親子活動是促使家長直接參與幼兒園活動最為有效的活動形式。親子活動有助于增強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溝通,并進一步加對深彼此間的相互理解。是幼兒園與家長進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過參與親子活動,家長可以了解到幼兒的發展情況,并對幼兒園的教育情況有所了解,這樣可以讓幼兒在家中所授教育與幼兒園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證幼兒知識的系統、連貫。
親子活動可以加強家長與幼兒的情感交流,使家長從各方面對幼兒有所理解,要參與親子活動就必須對幼兒園的教學情況有所了解,這為幼兒園與家長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臺。在開展親子活動時,幼兒園可與家長交換意見確定雙方都認為有意義的活動內容,這激發了家長的主動積極性,家長從被動參與的位置轉換到主動參與的位置,能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幼兒存在的問題,并擴寬幼兒園教育的視野,給幼兒園教育帶來更多、更廣的信息。同時,幼兒園也給家長帶來更多關于正確教育幼兒的知識理論,使家長能做到用理論去指導自己的實踐教育,以確保提高幼兒家庭教育的質量。
(二)幼兒園和家長應經常進行溝通,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
家園合作成功與否,往往取決與家長的參與態度。家長的理解、支持、主動參與和相互信任,是保證家園共育能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幼兒教育是一個大概念包含許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對幼兒的教育也是滲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之中。除了幼兒園肩負教育幼兒的職責外,家庭同樣也應承擔起教育幼兒的職責,并且兩者在對幼兒教育時應盡量做到相互溝通、理解和支持,這樣對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能有全面而準確的認識,使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和及時性,更加有利于幼兒的發展。
家長與幼兒園進行溝通時,應該站在主動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單方面的被動接受教師的意見,對一些認為不合理的方面,家長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兒園也應該適當采取家長的合理建議,只有處于這樣一個平等的關系中,家長與幼兒園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從而讓家園合作在幼兒教育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關鍵詞:幼兒園;家庭;教育;關系
幼兒在幼兒園和家庭中度過整個兒童時期,這表明當幼兒園同家庭對于幼兒成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實現幼兒園和幼兒家庭教育的交互合作能夠豐富幼兒教育內容,提高幼兒教育的全面性。但現如今,幼兒家庭在送幼兒進行幼兒園接受教育后,便忽視了家庭教育的作用,由此幼兒園的教育缺少鞏固,幼兒永遠無法掌握一些幼兒園教育中不側重或是忽視的能力。因此實現對幼兒園教育和幼兒家庭教育的合作發展迫在眉睫。
1、幼兒園教育和幼兒家庭教育的內容
1.1、幼兒園教育的內容
幼兒園教育是正規機構內的教育形式,是整個幼兒教育的核心素在,在幼兒教育體系中要求對幼兒進行思想、認知方面的教育同時還要注重對幼兒的保育工作,即關注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情況,實現教保并中的教育內容。幼兒園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為未來教育奠定基礎[1]。
1.2、幼兒家庭教育的內容
幼兒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幼兒社區教育共同組成幼兒在幼兒園之外的教育活動,但總體上幼兒家庭教育對幼兒的教育時間長、教育內容繁雜。具體體現在幼兒家庭教育具有雙重性特點,即不僅僅是家長實現對幼兒的教育活動,還有幼兒對家長的影響教育。因而幼兒家庭教育具有幼兒園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2、幼兒園教育與幼兒家庭教育的關系
實現幼兒園教育和幼兒家庭教育的合作互動,最重要的在于理清幼兒教育和幼兒家庭教育的相互關系,從而才能發揮合作的最優效果。
2.1、幼兒園教育指導幼兒家庭教育的開展
幼兒園教育的時間和地點方面具有局限性和封閉性,這些限制條件將會制約幼兒的身心健康。而作為教育體系重要的一個環節,幼兒園教育承擔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和教育目標等目的和計劃[2]。因而在整個幼兒教育過程中,只有幼兒園指導幼兒家庭教育活動,進行相同的教育計劃,即培養幼兒自主探究能力,實現個性化發展,才能在幼兒教育年齡結束之后達到教育目標。
2.2、幼兒家庭教育輔助幼兒園教育的開展
幼兒園教育的教育內容和教育目標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往往達不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所以需要幼兒家庭教育進行輔助幼兒園教育,在時間上、地域上提供不同程度的輔助教育。從而使幼兒教育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并由此取得較為顯著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對幼兒合作溝通能力培養的教育活動中,幼兒園教育往往能夠采取的措施在于在班級內開展情景教育,由生生交流活動來達到教學目的,但是幼兒園家庭教育中,家長則可以帶幼兒到陌生的地區培養幼兒的溝通能力。所以說,只有發揮幼兒園教育的主導作用,幼兒園家庭教育的輔導作用即可以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3、幼兒園教育與幼兒家庭教育的合作策略
3.1、開展親子活動,實現幼兒園教育和幼兒家庭教育的銜接
親子活動是實現家長進入到幼兒園教育中最直接的方式。舉辦親子活動有利于增加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實現家庭對幼兒教育的交流溝通。最重要的是親子活動能夠讓家長了解到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目標和內容,使家庭教育能夠和幼兒園教育樹立同一目標[3]。例如,某幼兒園開展親子游戲活動,家長通過幼兒園所設置的大大小小的游戲,通過幼兒園教師的講解,從中明白了幼兒園對于幼兒能力、素質的培養目標有哪些。此后,在家庭教育之中,家長也有意識的推動幼兒這些能力和素質的提高。
3.2、延續幼兒的良好習慣,鞏固幼兒教育
幼兒園教育和幼兒家庭教育在合作中必要進行的就是對幼兒良好習慣和能力的延續、鞏固和提高。這有這樣才算是真正的實現了合作教育,進行優勢互補。例如,有的幼兒在幼兒園能夠獨立吃飯,但回到家中卻變得蠻橫,嬌寵。要有家長進行喂飯、勸食等。具體的案例說明,只有在家庭中延續幼兒在幼兒園的習慣和各種能力發展,才能使幼兒實現全面發展。反之,在幼兒園中也要承襲在家庭中的好習慣,保證幼兒養成獨立的人格。
3.3、要加強溝通,掌握教育活動的動態發展
幼兒正處于快速生長的階段,其導致幼兒教育活動也呈現出動態發展的情景。因而在推動幼兒園教育和幼兒家庭教育過程中要求加強溝通教育,即幼兒園要定期開展家庭開放日,讓家庭進入到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從而實現幼兒園教育對家庭教育的指導作用,另外還要求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個性化發展,當幼兒在教育活動中表現異常時,要及時同家長聯系,采取有效的措施調整幼兒的發展方向。
4、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育和幼兒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體系中的兩大主體,只有充分發揮兩大主體的作用,實現幼兒園教育與幼兒家庭教育的相互合作,實現兩大主體都以同一個教學目標出發,推動幼兒全面發展,提高幼兒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鄭翠蘭.幼兒園教育與幼兒家庭教育引發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3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