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倉庫信息化管理范文

      時間:2023-08-17 17:34:48

      序論:在您撰寫倉庫信息化管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倉庫信息化管理

      第1篇

      關鍵詞:后勤倉庫信息化管理系統;設計;實現;研究

      在后勤倉庫管理的過程中,其管理逐漸具有信息化的趨勢。但是在進行系統設計的過程中,其依舊有很多的細節需要處理。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加強其信息管理的效率,就需要對其系統的整體進行布局,結合倉庫管理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

      1后期倉庫信息化管理系統設計概況

      1.1后勤倉庫信息化管理現狀在后勤倉庫信息管理的過程中,其系統設計依舊有待完善。無論是在系統設計目標上,還是系統設計的總體布局方面都有待完善。但是現在很多后勤倉庫的信息化水平越來越高,系統的設計也越來越智能化。其依舊逐漸地從數字控制逐漸地轉化為智能控制,這就使得后勤倉庫的管理效率得到了全面提升。所以,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上來看,倉庫信息化管理將會以一種極快的速度融入后勤管理中,而且其系統設計也會越來越科學化、智能化。1.2后勤倉庫信息化管理的意義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后勤倉庫的管理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向前發展。其信息化水平也在逐步的提升。而信息化管理能夠讓數據的處理更加準確,讓信息管理逐漸趨于人工智能化,從而減少了成本的輸出。而且其各種系統的管理和實踐能夠讓倉庫信息化管理更為科學合理。所以,后勤倉庫信息化管理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2后勤倉庫信息化管理系統架構設計

      2.1系統目標設計后勤倉庫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目標是使得后勤倉庫的信息化管理成為一個比較完善的系統,在對后勤倉庫進行管理的時候,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管理系統中,降低后勤管理的成本。其次,后勤倉庫的信息化•管理樣式要不斷進行改進,改變其原先的比較單一的后勤管理方式,不斷豐富后勤管理的樣式,進行后勤管理的變革。逐漸將傳統的個人進行管理的方式改變為融入互聯網的多機的操作,進行改革之后的后勤管理系統主要有一下幾方面的功能。(1)后勤倉庫信息化管理系統應該具備基本的管理功能,能夠進行數據的查詢、數據資料的統計分析。(2)后勤倉庫信息化管理系統同時也應該成為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不但能夠使管理工作更簡單快捷,同時也能使管理工作的成本降低。(3)在進行系統的完善以及升級之后,信息資源的查詢應該更具有其準確性,物資的查詢結果更為準確。(4)物資在調配過程中應該更為快捷。系統的設計具有一定的要求:系統在設計過程中,應該綜合考慮系統的完善性、操作的簡易性,同時也應該考慮到系統的安全性。2.2系統總體布局設計在進行系統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其整體的設計進行相應的布局,這樣就能使其設計的更加合理。系統的布局設計應該從整體上對系統進行改進和變革,根據后勤倉庫的實際情況對后勤倉庫進行整體的布局設計。系統的布局設計要具有長遠的眼光,不僅要看到眼前的問題,也要考慮到后勤倉庫以后的發展。此系統的改進關鍵是物資在信息的采集,在信息的采集方面,所采集的信息應該準確,信息的采集也應該防止人為的干擾,此次系統設計要采用一定的措施實現上述的目標。此系統設計的用戶登錄流程如圖1所示。

      3系統軟件數據庫設計

      3.1數據庫設計原則數據庫的設計關系著這個系統最后應用的成敗,可以說,數據庫的設計是整個管理信息系統的重中之重。在對數據庫進行設計的時候,要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統一性原則:所謂的統一性原則,指的是在對后勤倉庫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改革升級的時候,要綜合考慮整個系統。為了實現整個系統中各個業務之間相互融合、相互銜接,必須遵循數據庫設計的統一性原則。規范性原則:在對數據庫進行設計的時候,不僅要遵循統一性原則更要遵循規范性原則。所謂的規范化,指的是在對數據庫進行設計的時候,各個方面都要嚴格遵循國家的標準。人性化原則:所謂的人性化原則指的是整個數據庫的設計要符合人們的思維方式,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注意操作的簡易性。3.2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所謂的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指的就是建立數據模型的過程。就目前來講,數據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和面向對象模型。在此研究中,對數據庫的邏輯設計是通過分析軍用倉庫管理業務,然后理清數據之間的關系,以此建立數據模型來反映軍用倉庫業務的全貌。3.3實體E-R圖后勤倉庫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要根據后勤倉庫信息化管理系統功能的設計分析,根據管理系統功能的設計分析創建各數據表實體E-R關系圖。一般來講,后勤倉庫的物資都具有嚴格的標識信息。在后勤倉庫物資的實體物資一般具有物資的編號、物資的名稱、物資的型號、物資的類別、物資的使用類別、物資所屬的單位以及物資的管理負責人和維修記錄。

      4結語

      在進行后勤倉庫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其管理系統進行全面設計。首先要明確其系統設計的目標,對系統進行總體布局。然后做好信息化管理的總體布局。之后要對系統軟件進行構建,使其硬件與軟件完全結合在一起。最后要利用實體E-R圖對其進行完善。從而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張云鶴.基于ERP的倉儲信息化管理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8.

      [2]羅愛萍.倉庫進銷存管理系統的開發[D].電子科技大學,2006.

      第2篇

      【關鍵詞】危險品倉庫;信息化管理系統;數據查詢方法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on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we researched the question of data inquiring for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ollege exploder warehouse,and proposed an new programming idea “Interse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Visual Basic. It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speed of inquiring information, and realize the information and digitization management of Warehouse for hazardous products.

      【Key words】The exploder warehous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method for inquiring information

      0 引言

      當今信息時代,快速地收集信息,有效地管理信息已經越來越重要。傳統的管理方式不僅浪費人力、物力、時間,而且也不能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使信息快速、有效地被記錄并為人們所用,是信息時展的必然要求,對于高校,特別是科研和實驗教學中使用化學藥品的院校,實現危險品倉庫數字化管理, 嚴格控制危險品的出入數量,統計用戶的需求,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1-5]。目前,部分高校的危險品倉庫管理仍然停留在人工記錄管理階段,極大的阻礙了工作效率的提升。

      此外,最近社會上廣泛熱議的“復旦學生投毒案”,更加把高校危險品倉庫的管理推上了風口浪尖,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更加嚴格的控制危險品購買與學生領用數量,對高??蒲袑嶒炦^程中用到的危險品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改變以往人工管理低效的工作現狀,針對高校危險品倉庫信息化管理進行了研究和探討。通過開發相關系統,實現了危險品倉庫的信息化、數字化管理。

      雖然,目前市面上已有一些倉庫管理系統,但是針對危險品倉庫的相對較少,并且如果購買還需要企業根據各單位的實際情況將系統進行擴容和升級,需要很大一筆費用。因此,通過自主研發,根據高校自身需要開發完成的危險品倉庫管理系統,一方面節約了開支,另一方面使得危險品倉庫的管理實現了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減少工作人員的數量,同時極大地提高庫存管理的效率,有利于形成科學化、正規化的管理,亦順應高校改革潮流。

      本文將采用Visual Basic(VB)[6-11]作為倉庫管理系統的開發平臺,實現危險品倉庫管理系統的開發,由于VB本身具有很好的開放性,易于進行功能擴展,因此,工作成果也具有很好的開放性,可以針對不同單位的特殊要求,快速的進行功能擴充,滿足在其它管理方面的需求。

      1 危險品管理系統中的查詢方法

      目前的高校危險品倉庫管理方式多以手動表格處理為主,對物品信息進行逐項核查, 確認無誤后,將其記錄到相應的入庫表、庫存表和出庫表中, 數據記錄信息都存儲在Excel文檔中,數據處理效率低,操作不方便。特別是,由于化學藥品不能大量存放,而科研工作對化學品的需求相對較大,所以危險品倉庫中的日常工作中各種試劑的領取比較頻繁,給倉庫管理老師的工作增加了巨大難度和壓力。

      第3篇

      關鍵詞:倉庫管理;條形碼掃描;準確性;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10-0197-03

      紡織公司生產作業和庫存作業日益呈現多樣化、復雜化,傳統的成品倉庫布匹管理一般以紙張為基礎跟蹤貨物人出庫,倉庫管理員憑紙張記錄、人腦記憶、手工錄入來管理產品信息,這種管理方式會導致勞動效率低下、人力資源浪費、數據容易出錯。如果不能高效、準確的管理倉庫入出庫、驗收及盤點工作,就會產生交貨延時、庫存積壓和時間浪費,從而增加公司管理成本。

      目前公司成品倉庫布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現象有以下四種:第一是倉庫布匹信息的真實性、規范性沒有保障。往往倉庫有實物庫存卻找不到布匹的現象,造成浪費;第二椴計バ畔⑹斃性不夠。成品倉庫布匹庫位標識不統一,難以對庫存布匹進行有效管理;第三布匹存放準確度不高。布匹數據庫存存在誤差,不能準確反映出倉庫現有布匹的真實情況,在盤點倉庫庫存布匹時,只能依靠人工點數,效率太低;第四反應為成品倉庫布匹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信息透明度不高,從而直接影響上層的決策。

      1.條碼掃描技術分析

      1.1條碼技術發展介紹

      條形碼技術的研究應用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90年代初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正式加入國際物品編碼協會,此后條碼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于商業、倉儲、工業生產過程控制等各個領域。在計算機應用管理中產生并不斷發展壯大,具有輸入快、準確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強等優點。

      1.2技術原理

      條形碼技術是一種通過寬窄不同的黑白直線條紋的組合來表示數字或字母的特殊編碼口m。通過條形碼技術,可以方便用戶采集數據。條形碼技術有編碼方式,在公司實施條形碼技術時,統一采用Codel28編碼制。

      1.3具備的特有優勢

      條形碼技術包括條碼的編碼技術、條碼標識符的設計、快速識別技術和計算機管理技術,是信息化管理和終端設備數據

      1)采集數據準確率高。條碼自動采集數據的準確率遠遠高于手工記錄的方式。

      2)數據錄入方便快捷、效率高。條形碼平均每秒可讀取40個字符,通過條形碼自動掃描并識別編碼、獲取編碼更加方便快捷,避免了手工鍵盤錄入,比人工輸入數據速度快很多。

      3)成本低。條碼標簽采用紙質打印,較其他金屬類的自動化識別標簽,成本低廉。

      4)制作簡單??梢酝ㄟ^普通打印機,靈活定制不同碼制、不同樣式的條形碼,實現自動化條形碼打印。

      2.成品倉庫條碼設計方案

      為了解決成品倉庫布匹管理難的問題,公司引入條形碼管理技術,實現對布匹的出入庫管理、生產進度計劃管理、生產現場管理等。所運用的方式是通過相關硬件設備對布匹條碼進行記錄采集,對于布匹的出入庫、布匹各生產環節的信息采集和工段流轉都實現了信息自動化,大大提高了生產工作分配效率,這樣就更加促進了成品倉庫布匹存儲的管理水平,信息內容更加及時和精確,幫助公司有效控制管理所有成品倉庫布匹的出入庫、庫存情況,最終實現提高倉庫的管理運轉工作效率,全面提高了公司成品倉庫管理水平。

      成品倉庫條形碼掃描系統的設計方案主要分以下兩個方面架構設計:

      2.1倉庫盤點功能實現

      選擇合適的硬件設備,使系統具有更高的通用性和便利性,在實際生產流轉過程中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對系統的維護和再開發帶來更大的好處。C語言作為終端設備數據采集程序的開發工具,通過Delphi編程實現對終端設備文件的讀取,存儲到系統Firebird數據庫實現成品倉庫出入庫數據的管理。終端工具采用移動式掃描設備,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加快了數據的實時更新。

      2.2前道工段技術實現

      要實現成品倉庫布匹數據自動化管理,在布匹入庫之前各車間生產工段的信息化管理必不可少。設計思想是在不改變原有成熟工作流程的基礎上,在各個重要生產工段布置條形碼掃描槍,通過數據采集器實現各個生產節點數據的自動采集,加快自動化管理系統的推廣,讓使用者方便學習理解,提出修改意見,從而完善整個自動化系統。

      成品倉庫布匹自動掃描系統從初步的框架搭建,結合各工段生產節點,到最終出入庫管理、庫存盤點,都設定了詳細的功能模塊,實現系統目標都是有序操作。

      3.條碼系統實現功能描述

      3.1主要實現功能

      在成品倉庫布匹自動化管理系統中,條形碼技術主要實現了對成品布匹實行條碼自動化管理,包括入庫、出庫、盤點等業務功能。采購條形碼掃描槍以及條形碼打印設備,提高出入庫作業管理效率和精度;改造原有局域網,搭建WLAN,通過LAN、WLAN將條形碼管理系統終端、條碼掃描槍、打印終端和電腦等連接起來,同時通過相應程序導人到信息化系統中,使有效數據可以實時反應成品倉庫和各業務工道的各種情況,便于系統分析。條形碼技術實現基本功能如圖1所致。

      3.2系統功能模塊說明

      條形碼掃描技術在成品倉庫的主要實現功能有:數據存儲格式、盤點機程序開發(包含入庫、出庫、盤點三大主要功能)、前道生產工段條形碼生成和5100終端數據存儲、數據采集轉換和ERP倉庫系統的關聯。

      (1)數據存儲格式

      終端機下載文件名分別為:入庫(down_r.txt)、出庫fdown_c.txt)和盤點(down_p.txt)。每條記錄的數據格式統一為:匹號(10字節)+長度(4字節)+批號(10字節)+品號(10字節)+色號(14字節)+CR+TJF共50字節;上傳數據文件名為:人庫(up_r.txt)、出庫(up-c.txI)和盤點(up_p.txI).每條記錄的數據格式為:匹號(10字節)+長度(4字節)+CR+LF共16字節。

      (2)盤點機程序功能說明

      終端程序主要分入庫、出庫、盤點三大主要功能,其中入庫和盤點功能類似,僅文件名和顯示名稱不同。出庫增加了對品種長度的計算、統計和顯示。每個菜單條包括下載、掃描、上傳和查詢四個功能,每個菜單包含兩種工作方式:先下載后掃描或先掃描后上傳。程序對上個采集數據可自定義選擇,C語言代碼解決方法是:第一次不寫文件,將采集數據存放于tmp臨時變量中。第二次采集時調取tmp變量,取消時tmp置空,退出時判斷tmp的當前值,是空就不寫,否則將最后的一條數據寫入文件。該方法只能取消上一次的采集數據。

      對于l、3兩項相對較簡單,對出庫而言:在1、3兩項中掃描條碼時直接回車時可以選擇取消上一條記錄;而在出庫中此項操作成三項:1.退出2.取消3.調整。

      調整目的是對已存數據進行篩選刪除,使出庫產品達到規定的總匹數或總米數。調整時首先從出庫采集文件中找到當前記錄的條形碼數值,然后將本條記錄字節置一特殊值(如0x12),在系統退出前生成一個null.txt的空文件名。然后從原文件依次讀出一個記錄,如果不是特殊值的,寫入新文件。否則丟棄。

      (3)條碼生成和終端數據采集

      生產工段打印布匹連環跟蹤條形碼樣卡,直至打包入庫。通過條形碼掃描槍和00終端機,自動掃描各工段布匹信息并加以存儲,便于信息化系統中數據分析,各道工段終端機串聯工作,最終通過主機和服務器關聯交換數據。成品庫條碼打印通過專業打印機完成條形碼打印,DT_900盤點機采集數據。

      (4)終端數據處理

      將自動采集設備終端數據和倉庫盤點機數據通過C語言、Delphi編程,進行數據處理交換,保存至系統Firebird數據庫,供ERP系統數據查詢、分析、匯總。

      4.硬件分布及功能架構

      公司在實施條形碼掃描系統時主要用到的條形碼掃描設備和硬件設備由五個部分組成:

      (1)條碼打印機,采用科誠Godex EZ2250i專業條碼打印機生成成品倉庫布匹條形碼信息,各生產工段跟蹤樣卡條碼由Epson LQ-1600KII完成條碼打??;

      (2)掃描設備,主要采用Metrologic品牌的

      掃描槍實現條碼數據的自動采集功能;

      (3)倉庫數據盤點裝置,采用Casio DT_900掌上盤點機實現數據管理;

      (4)工段終端存儲設備,由CIPHER-5100終端機進行數據存儲,并與終端主機進行數據傳輸;

      (5)數據庫服務器,由Dell PowerEdge R730

      架式服務器進行數據管理和分析應用。

      系統各硬件設備分布主要分以下幾個方面:生產工段跟蹤樣卡打印,掃描槍通過PS/2端口和5100終端機連接,掃描原始布匹記錄,各個終端設備通過RS-485端口實現系統串聯;成品倉庫布匹入庫條形碼信息由專業條碼打印機完成,通過DT-900盤點機實現盤點入庫,終端設備和盤點機存儲記錄通過C編程、Delphi程序實現數據交換處理;主終端機同樣通過RS_485端口和電腦主機串口實現通訊連接,各客戶端主機、主機和服務器之間通過局域網實現連接通訊,系統硬件設備架構如圖2所示。

      5.實施成效

      條形碼自動掃描識別系統在布匹流向、成品倉庫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實施,使其具備了高效的生產和倉儲能力,優化了倉庫管理功能,實現了數據共享和管理自動化的目的。條碼技術的實施是生產過程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給公司帶來了經濟效益,表現為:

      (1)實現了布匹在各個生產工道、半成品、成品倉庫的定位管理;

      (2)條碼技術的自動識別,避免了人為錯誤,大大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

      (3)實時了解庫存數據,合理保持和有效控制倉庫庫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4)通過對布匹信息的自動采集和跟蹤定位,實現了產品生產過程能力的可追溯性。

      簡單地說,條碼技術的成效體現在“快”、“準”、省三個字。更為重要的是,條碼管理促進了公司管理模式的轉變,從傳統的經驗管理轉變為精確的數字分析管理,加速了資金周轉,提升了產品響應速度。

      第4篇

      關鍵詞:彈藥 倉庫管理 RFID

      部隊傳統彈藥倉庫管理過程中手續復雜,人工參與多,效率低下,錯誤多,已嚴重制約彈藥保障發展。射頻識別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自動識別技術,在國內外快速普及,在許多領域都有較大應用價值和發展前景。

      RFlD的中文名稱為無線射頻識別,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為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高級形式,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頻信號的空間耦合(電感或電磁耦合)傳輸特性,實現對被識別物體的自動識別。

      本文在RFID技術基礎上,研究了RFID在彈藥倉庫中的應用。

      1、彈藥倉儲系統功能

      彈藥倉儲管理系統的主要任務包括:入庫管理、出庫管理、彈藥盤點管理等任務,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倉儲基礎數據的統計分析等。

      (1)入庫管理 入庫管理包括:首先核對相關的憑證;其次是根據入庫彈藥的類型、數量和質量,倉庫管理人員根據物資的性質和數量做好入庫前的彈藥位置及空間預留工作;倉庫入口處RFID閱讀器采集彈藥電子標簽信息,并將數據與入庫憑證比對;準備好彈藥運載工具;叉車運送彈藥,搬運人員安排彈藥入庫上架。

      彈藥入庫后還要對彈藥的存儲位置進行驗證,確認倉儲管理系統指定彈藥位置準確無誤。

      (2)出庫管理 出庫管理包括:首先根據出庫單、調撥單或維修領取單,倉儲管理系統計算出庫量,并通知相關部分隊做好準備;按照彈藥的用舊存新的原則,彈藥運輸分隊到指定位置依次搬運彈藥;使用RFID傳感器將數據傳送到庫存管理系統,并進行登記;部分隊根據彈藥類型及使用單位要求包裝、封口、出庫和裝車。

      彈藥出庫結束后,要對出庫單據和相應的出庫數據進行核對,確保出庫操作的準確無誤。

      (3)盤點彈藥管理 盤點彈藥管理包括:選擇所要盤點的彈藥倉庫及具體庫區,分區域進行;管理系統通過無線網絡傳輸RFID電子標簽的信息,控制閱讀器讀取數據;閱讀器將盤點數據傳送到數據處理系統,比較并記錄結果;進入下一區域重復以上過程。

      倉庫盤點結束后,生成彈藥統計報表和差異報表,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有問題早處理,有問題早解決。

      2、基于RFID技術的彈藥倉儲管理系統組成

      基于RFID技術的彈藥倉庫管理系統設計的目的是實現彈藥出/入庫控制、彈藥存放位置及數量統計、信息查詢過程的自動化,方便倉儲管理人員進行統計、查詢和掌握物資流動情況。為達到準確、快捷、安全、高效等要求。

      3、出入庫功能的實現

      物資出/入庫登記是彈藥倉庫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使用RFID定位功能來由數據管理系統自動跟蹤彈藥實際的彈藥裝車/存儲位置,減少人為出錯造成的后果;使用RFID技術可以高速、方便、不間斷、準確地在出/入庫過程中采集彈藥數據,有效解決物資了彈藥裝車/儲存到位的問題。

      4、結語

      根據RFID技術概念、框架結構以及倉儲管理系統的特點,研究了RFID技術在彈藥倉儲管理中出/入庫管理以及盤點彈藥管理,分析了在這些環節使用RFID技術的可行性和應用方法,得出了采用RFID技術大大加快了出、入庫單的流轉速度,增強了倉儲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的結論。

      參考文獻

      [1]田立新,次青波,郝丁 等.基RFID包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包裝工程,2008,31(19):106-108.

      第5篇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各個企業都在致力于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來提高本企業的運行效率,從而增強核心競爭力,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引入使得企業從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逐漸朝著精細化、快捷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帶來的是信息處理需求的不斷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各種商務行為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規模上都在日益增長,企業間的業務交流越來越廣泛,導致數據源和數據種類日益復雜,迫使企業必須尋求更高集成度的信息處理方案,幫助企業在海量的數據中迅速搜尋到有價值的信息。在這種需求下,數據倉庫技術得到了有利的推廣和使用,成為了各個企業決策支持系統運行的主要平臺,而其中最重要的應用就是實現跨平機分析處理(Online Analytieal Proeessing,OLAP)。

      2.數據倉庫技術特征

      數據倉庫的特征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1]:

      (1)面向主題組織:與面向實體間邏輯關系的傳統數據庫不同的是,數據倉庫是面向主題組織的。前者只能解決同一數據庫內的不同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在有限的范圍內完成數據分析、查詢等操作,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得到精確且全面的分析結論是非常困難的;而數據倉庫面向主題組織,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對數據進行有效存儲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數據分類的操作,并在多個數據庫內形成了統一的分類索引,即不同的主題。通過對主題的操作,就可輕松的實現多個數據庫的聯立查詢和分析,其結論的全面性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2)集成性:數據倉庫以主題為數據存儲的單位,而每個主題內的數據則分別從不同的數據源提取而來,從而在某一主題內形成了相關數據的高度集成性。為了解決多來源數據之間可能存在的數據矛盾與沖突的情況,因此在數據采集過程中必須經過相關的預處理,通過數據粒度的細化與綜合,確保數據的正確性。

      (3)時效性:由于企業數據的不斷積累,系統分析與處理的數據對象日益增大,而大量的歷史數據的有效性會逐漸消退,最終退化成影響分析結論客觀性的不良信息,因此,對于數據時效性的研究一直是數據倉庫領域研究的重點。目前最主流的解決方案是為不同時期的數據設定不同的權值,權值的高低由數據的類型和存在時間等多種因素綜合判斷,盡可能的保證被引用的數據都具有時效性。

      3.數據倉庫主要應用方案

      目前數據倉庫技術在現代企業信息化管理領域已逐漸形成共識,其解決方案也逐漸的實現的標準化,這對跨平臺、跨地區的數據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即先通過數據綜合分析將數據有計劃的放到數據倉庫中對應的主題領域內,然后通過前臺接口與用戶進行交互,提供各種數據處理服務,甚至可實現一定程度的智能化分析。目前使用最多前臺接口為聯機分析處理(OLAP)和數據挖掘(DM)。

      3.1聯機分析處理OLAP

      顧名思義,OLAP主要解決的是多系統連接與控制的問題,使得多個數據庫形成有機整體,共同完成用戶提出的商業信息的處理需求,其最大的功能在于對多維結構數據的處理上,它可對不同數據庫內的數據進行分門別類的篩選與引用,同時根據預設的條件將權值賦給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數據,在此基礎上實現數據的分析與匯總,實現數據精煉的效果。同時根據用戶提出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將數據呈現給企業決策者,如常見的各類趨勢圖、指標圖、各類賬目分析表。

      3.2數據挖掘

      數據挖掘技術是近些年來發展較快的信息處理技術,其特點是利用分類、關聯性分析、序列分析、群集分析、機器學習以及融合一些人工智能算法,來對龐大的海量數據進行處理,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2]。在數據倉庫平臺中,數據挖掘技術往往用來對大量的歷史數據進行快速的處理,尤其對于一些不易察覺的數據間存在的邏輯關系進行提煉,從而有效的減少系統的計算量,盡可能的消除冗余的無效數據,壓縮計算對象的體積,在此技術上再通過OLAP完成跨平臺的聯機分析就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數據集市

      數據集市本質上也是數據倉庫的一種,只不過它是某個部門或某個重要業務的具體應用,包括該部門或該項目在一定時期內的數據累積。若每個部門或每個項目都有屬于自己的數據集市,那么將這些數據集市組合起來,就成為了該企業的數據倉庫系統,因此,可以將數據集市看成是數據倉庫的一部分,或者是一個小型的數據倉庫。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第6篇

      關鍵詞:倉儲管理;B2C;MIS;DPC決策法

      中圖分類號:C931.6 文獻標志碼:A

      隨著我國B2C產業的飛速發展,作為B2C供應鏈中重要一環的倉儲業正成為發展的一根軟肋。目前倉儲管理比較普遍的分類方法是ABC分類法,但是單純的ABC分類法有時候無法滿足B2C訂單處理的需要,ABC分析法分類簡單,有許多有價值的分類信息無法被利用;目前最通用的分類方式是按照庫存資金累計量進行分類,但分類方式眾多,選擇恰當的分類方式代表一類貨物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DPC決策法是在原有的分類法基礎上進行再排序,使得倉儲管理系統不僅僅拘泥于后臺數據的處理和對訂單執行的支持,還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訂單的流程促使倉儲物流的總體效率得到提升,通過對倉儲管理的優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倉儲運行的效率并提高顧客的交易體驗。目前,B2C企業通過物流外包的形式將配送這一部分交給第三方物流,但是兩者從配送結構以及配送要求上存在較大不同。進行DPC分類法能夠使倉儲資源得到更為合理的配置,提高倉庫的周轉能力,運營期間降低倉儲的管理成本;將物流的倉儲設計與訂單計劃聯系起來進行規劃,降低整體訂單的處理時間和處理成本。

      1.DPC法對B2C配送倉儲的優化管理

      1.1DPC法對倉儲管理的優化方式

      賦予決策系統主動將訂單調整到合適處理的時間的權利完善高績效倉儲管理模式;消費者方面賦予其靈活選擇配送時間的權利,為顧客提供更好的交易體驗的同時,為倉儲資源取得更為靈活的配貨選擇。

      DPC控制的實現主要在訂單管理,倉儲管理決策兩個方面。在訂單管理方面消費者有權利選擇自己所要使用的延遲等級,在倉儲管理中輔助庫位的分配進行決策;在倉儲決策方面,決策系統有權利對倉庫內所有的訂單進行篩選,以求獲得最佳的處理方式同時處理最多的訂單。

      加入DPC法將對整個信息的決策重心有一定影響,將增大倉儲決策系統的決策比重,同時減少由下訂單順序而決定揀貨順序的比重,但是相對于同一次揀貨而言,首次被規劃處理需要進行揀貨的訂單比優化調整進來的訂單享有更高的處理優先權,避免出現有些訂單始終無法被處理這種極端情況。

      1.2適應DPC決策法的信息收集方式

      在原本二維條碼的基礎上擴大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的應用,保障數據采集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提高運作效率,避免人工的重復勞動,克服傳統數據采集方式容易產生差錯和滯后性的缺點。

      2.DPC法在B2C配送倉儲中的應用

      2.1延遲等級在訂單管理程序設定

      延遲等級是集成在原有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之上,與其他分類方式方式協同決策,延遲等級主要在訂單處理的順序以及優先處理上進行分析設置,相關設定有3個方面。

      (1)延遲等級、指數的設定。延遲等級設定:定為十級,最高為九級代表可延遲,一級表示不可延遲,零級為特殊貨物處理等級。

      延遲程度指數:該指數越小代表可延遲的程度越大。

      (2)延遲指數計算方式。根據貨物的下訂單時間比重占25%、根據“當前訂單處理情況系統選擇可延遲等級”占75%。每間隔合理的時間,配送當前訂單處理情況選擇可延遲等級所占決策比重降低25%,相對的貨物下訂單時間所占決策比重上升25%。首次已被規劃的訂單當被更為合適的訂單頂替后在進行二次規劃設計時其可延遲等級所占決策百分比降低20%,相對的貨物下訂單時間所占決策比重上升20%降到可延遲比重降為0為止,具體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公式:可延遲指數=當前訂單處理系統選擇可延遲等級所占比例*可延遲程度等級+貨物下訂單時間所占比例*10。

      注:延遲等級十級(0至9)計算時以數字表示。該指數數值越大標明能后延遲處理的時間越長。延遲指數最大為10,比例數均大于等于零。

      (3)訂單實現主動優先處理。在顧客下訂單并完成付款后,如果配送系統能夠優化當前已有配送行程,提前處理該訂單則給與顧客選擇以提供增值服務。該選擇與配送規劃系統相聯系,根據已經完成的路線規劃提供能夠優先配送的路線選擇,如果不選擇則默認該訂單遵循正常訂單的流程。優先處理規則必須考慮“可延遲程度”等級。

      2.2訂單信息的處理

      搭建有效的B2C訂單信息管理平臺,對其訂單,倉儲,財務等交易流程進行有效控制。

      倉儲配送系統與配送系統進行實時的信息溝通,為已經下達的訂單選擇最合適的揀貨時間,為在網上正在銷售的商品提供更為實時的貨物跟蹤信息,時刻了解貨物目前狀態,如圖1所示。

      增加DPC法在信息管理系統中的倉儲決策環節以及配送決策支持方面的使用,根據需要配送的訂單安排配送計劃,如果進行配送的載具有空位則進行填充,尋找適合的貨物進行填充并確認該配送路線也符合訂單要求。

      2.3延遲等級在倉儲管理程序設定

      (1)RFID對貨物基本數據的處理。在倉儲環節記錄或讀取貨物的基本資料,使用RFID將免去掃描條碼這一工作以通過RFID掃描閘口進行標簽閱讀,能夠在很短時間內掃描大量數據而且便于分組管理。

      該標簽的使用同時服務于快速的盤點以及揀貨,使用手持式RFID掃描器通過需要盤點的貨架能夠完成較大規模的掃描任務,快捷方便。

      在揀貨方面,完成揀貨操作后貨物通過RFID掃描閘口能夠一次性將貨物信息全部讀取,然后由系統檢查是否有貨物被錯誤拾取或者有貨物漏取,這樣能夠有效降低揀貨時發生的人工操作錯誤。

      (2)倉儲信息與訂單管理與配送決策的聯動。訂單系統與配送決策之間建立溝通,這種溝通體現在倉儲信息系統,即:配送決策發現能夠同時處理的訂單,詢問訂單系統有沒有符合要求的訂單,根據需要處理的訂單詢問庫存系統該貨物是否符合規格,如果符合則倉儲進行出庫操作。

      (3)對出入庫流程的優化。為了適應DPC的實施提高B2C倉儲使用效率以及準確度,有必要對貨物出庫的一些流程進行優化設計,如圖2所示。

      2.4對配送決策的支持

      (1)訂單配送設計支持。在有效訂單下達后,根據可延遲等級以及之前在下訂單的時候消費者選擇相應的優先配送服務決定該訂單是否有必要現在處理,否則系統將先處理有消費者選擇提供該服務的訂單進行處理,對此類訂單采取被動延遲的方式。

      第7篇

      [關鍵詞] 數據倉庫 學生成績分析 聯機分析處理 多維分析

      一、引言

      目前,許多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統已經完善,其中記錄的大量信息已經成為學校的寶貴資源,但是這些信息大部分只是簡單地存儲在數據庫中,隱藏在這些數據中的潛在信息閑置,所隱含的價值沒有挖掘利用。對一個學校來說,學生成績是評估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是否掌握好了所學知識的重要標志。目前的高校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使用的多是傳統的數據庫系統,即聯機事務處理系統,一般能夠對學生各類課程成績、畢業設計成績和學分制成績等進行有效管理,進行數據查詢和簡單的統計功能。但傳統的學生成績分析無非是得到均值、方差、效度等,其實另外還有一些不易察覺的信息隱含其中。學生成績分析數據倉庫正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設計的,通過它可以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影響學生成績的真實原因,從而采取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為難以制定的管理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為教學的管理和發展上做出即時、正確的判斷。

      二、基于數據倉庫技術的決策支持系統

      1.數據倉庫

      數據倉庫技術從本質上講,是一種信息集成技術。數據倉庫從多個信息源中獲取原始數據,經過加工整理后,存儲在數據倉庫的內部數據庫中,通過向終端用戶提供信息訪問工具,向數據倉庫的用戶提供統一、協調和集成的信息環境,支持企業全局的決策過程和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深入綜合分析。

      2.基于Analysis Services的OLAP相關技術

      數據倉庫的實現最終是由許多支持工具來共同完成的。Microsoft公司在SQL Server2000上提供了Analysis Services,它用于聯機分析處理(OLAP),是數據倉庫的解決方案,也是Microsoft決策支持服務的主要組件。

      Analysis Services系統包括服務端和客戶端兩個部分。服務端的組件是為創建和維護多維數據結構,并提供多維數據以響應客戶端查詢而專門設計的。它具有創建和管理OLAP數據,通過透視表(PivotTable)向客戶端提供數據的能力。它的操作包括從基于關系型數據庫的數據倉庫中創建多維數據立方體和將其存儲到多維立方體結構,關系數據庫或兩者的結合中。

      多維立方體結構中的元數據存放在關系數據庫的存儲單元中??蛻舳酥嘘P鍵的部分是透視表服務(PivotTableService)。PivotTable服務是應用程序訪問Microsoft Analysis Services的接口,MicrosoftExcel和其他供應商提供的應用程序可以通過它來訪問服務器中的數據并將結果顯示給用戶,或用它創建用于脫機分析的本地多維數據集。同時,通過它還可以和OLAPServer連接,為用戶的客戶端應用程序提供一個接口,從服務端獲取OLAP數據。

      3.創建立方體

      本文以對學生成績的分析為例,以原有數據庫中保存的歷年學生成績數據做依據,用數據倉庫技術幫助我們分析處理數據,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首先進行數據的準備。包括數據抽取、選擇.預處理轉換。學校的傳統數據庫中存有近幾年的基本信息表,這些數據的格式有關系數據庫表和純文本文件等,因此由原有異構環境向OLAP環境轉換就成為數據倉庫構建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在構建數據倉庫之前創建一個名為gzxy的數據集市,打算采用星型模型維度建模,來描述學生、教師、課程、時間之間的關系。在學生成績分析數據倉庫中以成績表作為事實表。而課程信息、教師信息、學年學期信息等作為維度表。主要結構如圖1所示。

      數據集市支持不同的類型的數據存儲類型。目前有MOLAP、ROLAP、HOLAP三種,但以MOLAP效率較高,成為首選。MOLAP(多維OLAP)是將基礎數據和它們的聚集使用多維立方體的存儲方式來存貯,創建后的多維立方體如圖2所示。其中維度包括學期,性別,課程名。度量值包括成績,課程號,學年學期,學號。計算成員AvgScore用來計算某門課程的平均成績,這樣可以對成績作橫向的比較。它的表達式為:[Measures].[Cj]/[Measures].[Xh],其中cj成績度量值設為sum求總和,xh學號度量值設為count求學生人數,這樣就可以得到平均分了。

      對多維數據集處理后在“數據”窗口內可以看到數據分析的結果,如圖3所示。比方說,我們在“課程名”中選擇“英語”課程,比較每個學期男生,女生的平均分情況后我們發現每個學期女生的分數都高于男生大概有6分左右,所以“英語”這門課女生還是比較有優勢的,這個情況依舊沒有改變,學??梢灾丶訌妱訂T男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再比如“C語言課程”,主觀認為應該男生應占優勢,但根據數據顯示,依舊是女生的平均分高出5分左右。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現在高校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女生的成績普遍好于男生,即使是在一些男生占優勢的課程上。就其原因來看可能是女生在找工作時的局限性大于男生,特別是在我校以鐵路專業為主的情況下,女生更多的想通過成績上的優秀與男生競爭,學??梢酝ㄟ^這些數據的比較有側重的安排教學改進措施。

      4.數據分析結果展現

      對于多維數據庫的顯示,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在VB中引用Microsoft Office Web Component(OWC)中的組件PivotTable來完成對多維數據集的顯示;當然要顯示多維數據集中的查詢結果肯定要涉及到ADO MD和MDX。對多維數據集查詢結果進行顯示即把通過MDX語句查詢出的結果利用OWC的數據透視表組件PivotTable顯示。通過把MDX語句的查詢結果作為OWC中的組件PivotTable和Chartspace的數據源。

      上面的分析結果用MDX語句表達,作為PivotTable的數據源,可以在PivotTable上面顯示如圖4的顯示結果。

      mandText=“select crossjoin({(measures.[scoreAvg])},{[性別].[所有 性別].children}) on columns,

      {[學期].[所有 學期].children} on rows

      from 成績分析

      where ([課程名].[所有 課程名].[C語言程序設計])”

      通過上面這個MDX語句,我們可以得到關于C語言課程各個學期男女學生考試成績的平均分。

      三、結束語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