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 16:52:16
序論:在您撰寫簡述德育的方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引申 具體化 抽象化 普通化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2-0009-01
翻譯就是把源語言對等地轉換為目標語言的過程,不僅包括詞義對等,還包括句子對等。奈達也說翻譯的基本目的在于重現原文信息。為此,譯員就需要在詞匯、語法和句子等層面上做調整,尤其是詞義是否恰當對應,直接影響著句意對應。
1 詞義引申往往有名詞詞義的引申、動詞詞義的引申、詞組詞義的引申和習慣表達、習慣語的引申
如:(1) 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 人員短缺的情況已經存在好多年了。
名詞deficit一般指財政上的“赤字”、“虧損”,這里引申為“不足”、“短缺”。
(2)Hanoi romanced its Asian neighbors for 6 years before winning its membership in ASEAN.
河內對其鄰國進行了六年的親善努力后成為東盟的一員。
動詞romance本指“向……求愛”、“追求某人”,這里引申為“以親近的方式來改善國家間的關系”。
Only those who master the mathematical ideas and reasoning become the father of science. 只有掌握了數學概念和推理能力的人,才能在科學上有所建樹。
詞組the father of science本是“科學之父”的意思,這里被引申為“在科學上有所建樹”。
Yesterday, he began the post-mortem on his successive exam failure. 他昨天開始仔細檢討考試連續失敗的原因。
post-mortem是一個習慣搭配,其意為“對尸體進行檢驗,以查明死者的死因”,這里被引申為“仔細檢討”。
由上可見,在翻譯中引申是一種常見的翻譯方法。
2 詞義引申的方法
2.1 將詞義作抽象化引申
將原文中表示屬性、事物或概念的具體、形象的詞匯抽象化,以使譯文流暢。即將具體詞義抽象化,特殊詞義一般化,局部詞義概括化等。
(1) We must face the roses and thorns in our life bravely. 我們必須勇敢面對生活中的苦與甜。
把roses(玫瑰)和thorns(刺)這兩個有具體形象的詞抽象引申為其所代表的屬性:“甜”與“苦”。
He always wakes a sleeping dog and causes many trouble for his parents. 他經常惹是生非,給他父母帶來很多麻煩。
把wake a sleeping dog(叫醒一條沉睡的狗)這個具體的詞組抽象引申為“惹是生非”。
2.2 將詞義做具體化引申
將原文中用來表示一種具體事物的詞具體化,使譯文更加自然。即將詞義從抽象引向具體,從一般引向特殊,從概括到局部等。
According to the new traffic rules, the driver must stop for the green when he comes across the yellow. 根據新交通法的規定,遇到黃燈,司機需停下來等到綠燈才能通行。
將green(綠色)、yellow(黃色)這兩個抽象名詞具體引申為“綠燈”、“黃燈”,意思表達更為清楚。
If the weather is good on Sunday, we will do Musee du Louvre. 如果周日天氣好的話,我們就逛盧浮宮。
將do(做,干)這個抽象動詞具體引申為“逛”,和“盧浮宮”搭配更加合理。
2.3 將專有名詞作普通化引申
一些專有名詞本指唯一的人物、、地點、事件等,但經過長期的發展,其意義被普通化。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為了能準確表述原文的意義,減輕讀者的理解負擔,必要時可以將原文的專有名詞普通化。
Spoiled by the family, the little boy is the Czar of the family and he can do whatever he wants to. 由于家人的溺愛,這小男孩成為了這個家庭的霸主,可以為心所欲。
Czar是一個專有名詞,本意為俄國的沙皇,翻譯時將其意義普通化了,引申譯為“霸主”,表意更明確。
2.4 將詞義作邏輯引申
由于中西方的思維和表達習慣有差異,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譯員需要理解上下文的內在練習,認真分析原文中詞、詞組乃至句子的字面意義和邏輯意義,然后用譯語的習慣表達重現原文內容。
This kind of machine won’t break down before it been operated for 2 million times.這種機器要實用2百萬次以后才可能被破壞。
before本意為“在……之前”,這里根據上下文的邏輯將其引申譯為“在……之后”,跟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寢室里光線不足。The light in the dormitory is poor.
“不足”本意為“not sufficient”,這里選用了poor來與上文中的light搭配,更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
2.5 將詞義作修辭引申
翻譯時,真實再現原文內容固然重要,同時修辭也應納入考慮的范圍,才能給譯文增色。
Alone and penniless, he could do nothing but asked the police for help. 他孤苦伶仃,身無分文。他只能找警察幫忙了。
如果把alone and penniless簡單譯為“他一個人,也沒有一分錢”,雖然也表達出了原文的內容,但顯然不及譯為“孤苦伶仃,身無分文”更能迎合讀者的口味。
總結:在各項翻譯技巧中,語詞的引申比較難以掌握,這要求譯者要有深厚的雙語語言基礎,但目前翻譯學又更加注重研究文體差異,文化差異和審美感受。因此對引申翻譯技巧的掌握對譯員來說,是一項必修課。
參考文獻:
[1]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關鍵詞:空間數據庫;查詢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0)03-522-02
空間數據查詢技術在地理信息系統(GIS)和計算機輔助設計(CAD)領域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人們不僅希望準確檢索到數據,而且希望檢索的速度越快越好。當前空間數據檢索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速度。提高速度的核心技術是空間索引??臻g索引是由空間位置到空間對象的映射關系,為空間檢索提供一種合適的數據結構,以提高檢索速度。
GIS數據中包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數據,如果不為這些數據創建索引,要從海量的GIS數據中檢索到目標數據,這一過程可能會經歷相當長的時間。如果為這些GIS數據創建合理的索引文件,在索引文件中檢索目標數據,檢索速度會明顯得到提高。因此在空間數據產品中實現高效的索引算法是非常必要的。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對地理數據表示和處理的需求越來越普遍,地理信息系統正迅速擴展到各種應用領域。傳統的GIS系統本身的功能和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開始向Web擴展。
1 空間數據庫查詢的主要特點
空間數據庫查詢是空間數據庫的一項重要操作,空間查詢技術是針對空間數據庫的特點發展起來的。由于空間數據量的龐大,以及空間對象、空間查詢的高度復雜性,使得空間數據庫的查詢效率成為衡量空間數據庫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數據庫是為一定目的服務的,并以特定的數據格式存儲的相關聯的數據集合。它是數據管理的高級階段,是從文件管理系統發展而來的??臻g數據庫是某一區域內關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數據集合,與一般關系數據庫相比,其主要特點有:
1)數據量特別大,要用數據來描述各種地理要素,尤其是要素的空間位置,其數據量往往很大。
2)不僅有地理要素的屬性數據與關系數據庫中數據性質相似,還有大量描述地理要素空間分布位置的空間數據,并且這兩種數據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
3)數據應用廣泛,如地理研究、環境保護、土地利用、生態環境、道路建設、資源開發、市政管理等。
空間查詢是空間數據庫的一項重要操作。由于空間數據庫的特殊性,空間數據庫的查詢除兼有普通數據庫的查詢能力外,同時還應具備空間數據的查詢能力??臻g查詢大體上可分為點查詢、區域查詢、最近鄰查詢及空間連接查詢四類。
與一般關系數據庫相比,空間數據庫在查詢處理方面的主要特點至少有:1)目前僅僅在空間操作的類別上達成了一致,對每種具體空間查詢的設計與處理規則各不相同。2)空間數據庫要處理非常大量的復雜對象,這些對象具有空間范圍,而且不能自然地排序成數組,需要建立適合于空間數據的訪問方法以提高查詢的效率。3)檢測空間謂詞的算法計算量極大,所以不能再假定I/O代價在CPU的處理代價中占主導地位,這就使得空間查詢處理與優化過程設計比傳統數據庫更為復雜。
2 空間數據索引
空間數據訪問方法由空間索引和定義在空間索引上的查詢操作組成,是空間查詢技術的基礎,空間查詢的性能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空間數據訪問方法的效率。
2.1 網格索引
網格索引的基本思想是將研究區域縱橫分成若干個均等的小塊,每個小塊都作為一個桶,將落在該小塊內的地物對象放入該小塊對應的桶中。從精度考慮,小塊還可細分,直至不可再分為止。當用戶進行空間查詢時,首先計算出用戶查詢對象所在網格,然后再在該網格中快速查詢所選空間實體。其優點主要有:桶數固定、結構簡單,每個表項都用于表示地物的空間位置及分布;查詢方式多樣,可以任意以一點或一條線或一個任意形狀的區域進行檢索;檢索結果合理查詢精確,這是因為網格索引支持地物的特征信息存儲;支持多精度等級,查詢并不要求太精確,如查詢某點附近的地物,網格索引的多級分塊策略正好適應這種情況,對于一些非精確查詢,特征信息匹配計算無需進行或只進入第二級就行了,而不必再往下去。這樣就節省了更多的時間。然而網格文件本質上會造成目錄非常松散,因而浪費主存緩沖區和二級存儲。
2.2 R樹及其變種
R樹是GUTTMAN于1984年提出的最早支持擴展對象存取方法之一,也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空間索引結構。許多商用空間數據庫系統,如MapInfo SpatialWare和Oracle Spatial等均提供對R樹的支持,開放源碼系統PostgreSQL也實現了R樹。近二十多年來,許多學者致力于R樹的研究,在R樹的基礎上衍生出了許多變種。比較典型的有R+樹、R*樹、壓縮R樹等。
R樹是一個高度平衡樹,它是B樹在k維上的自然擴展,用空間對象的MBR來近似表達空間對象,根據地物的MBR建立R樹,可以直接對空間中占據一定范圍的空間對象進行索引。R樹的每一個結點都對應著磁盤頁D和區域I,如果結點不是葉結點,則該結點的所有子結點的區域都在區域I的范圍之內,而且存儲在磁盤頁D中。如果結點是葉結點,那么磁盤頁D中存儲的將是區域I范圍內的一系列子區域,子區域緊緊圍繞空間對象,一般為空間對象的外接矩形。
R樹中每個結點所能擁有的子結點數目是有上下限的。下限保證索引對磁盤空間的有效利用,子結點的數目小于下限的結點將被刪除,該結點的子結點將被分配到其他的結點中;設立上限是因為每一個結點只對應一個磁盤頁,如果某個結點要求的空間大于一個磁盤頁,那么該結點就要被劃分為兩個新的結點,原來結點的所有子結點將被分配到這兩個新的結點中。令M為一個結點中記錄數目的最大值,m≤M/2為一參數,說明一個節點記錄的最小值,m可作為調節樹結構的一個可變參數,R樹滿足如下幾項特點:根節點若非葉子節點,則至少有兩個子節點;每個非根葉節點和非葉節點包含的實體個數均介于m和M之間;所有葉子節點在同一層次。
R樹兄弟結點對應的空間區域可以重疊,可以較容易地進行插入和刪除操作。但正因為區域之間有重疊,空間索引可能要對多條路徑進行搜索后才能得到最后的結果。當查找與給定的查詢窗口相交的所有空間對象時,空間搜索算法是從根結點開始,向下搜索相應的子樹。算法遞歸遍歷所有約束矩形與查詢窗口相交的子樹,當到達葉結點時,邊界矩形中的元素被取出并測試其是否與查詢矩形相交,所有與查詢窗口相交的葉結點即為要查找的空間對象。R樹的查詢效率會因重疊區域的增大而大大減弱,在最壞情況下,其時間復雜度甚至會由對數搜索退化成線性搜索。正是這個原因促使了R+樹的產生。在R+樹中,兄弟結點對應的空間區域沒有重疊,而沒有重疊的區域劃分可以使空間索引搜索的速度大大提高,克服了R樹中多路查詢的問題,但同時它也存在著一些缺陷,如對某個最小約束矩形的劃分,可能會引起相關子樹上其他結點也需要重新劃分,向下分裂操作可能使得已經劃分好了的結點被重新劃分,空間對象在R+樹的葉結點中被重復標記,完成刪除運算后,必須對R+樹進行重建等,同時由于在插入和刪除空間對象時要保證兄弟結點對應的空間區域不重疊,而使插入和刪除操作的效率降低。R*樹是最有效的R樹變種,它能對覆蓋區域、重疊面積和邊界周長進行啟發式地優化,并通過重新插入節點重建R*樹以提高其性能,但重新插入這個過程相當繁瑣,其實現過程太過漫長。
壓縮R樹的空間數據集是預先己知的,通過預先對數據進行合理有效的組織,可以保證其具有很高的空間利用率和良好的查詢效率,但由于其不能進行動態插入和刪除,因而其應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3 空間數據查詢技術
3.1 點查詢與區域查詢
點查詢(Point Query, PQ):給定一個查詢點P,找出所有包含它的空間對象O。使得PQ(p)={O|PεO.G≠?},其中O.G為對象O的幾何信息。
范圍或區域查詢(Range or Regional query, RQ):給定一個查詢多邊形P,找出所有與之相交的空間對象O。當查詢多邊形為矩形時,成為窗口查詢:
PQ(P)={O|O.G∩P.G≠?準}
對這些查詢的處理與包含該查詢關系的文件的組織方式有關,根據參與查詢的空間數據集是否具有空間索引,其相應的處理策略各不相同。
1) 數據集未排序且沒有空間索引在這種情況下,唯一的方法就是采用窮舉法掃描整個文件,并判定每一條記錄是否滿足查詢謂詞,利用過濾、精煉兩步處理來實現。如果空間對象用它的MBR來近似表示,則區域查詢的過濾步驟就對應著檢驗矩形與查詢矩形的交集。這個處理與沒有過濾就處理整個對象相比,其代價是非常低的。掃描的代價為O(n),其中n是進行區域查詢的關系中包含的頁面數。
2) 數據集具有空間索引在數據集具有空間索引的情況下,查詢可通過掃描索引文件過濾掉大部分不滿足查詢條件的空間對象,從而避免掃描整個數據文件,減少系統負載。通常使用的空間索引為R樹族。使用索引樹,點查詢通??稍贠(logn)時間內完成處理,區域查詢的代價則依賴于許多因素,包括數據矩形的分布、查詢窗口的大小、樹的高度及用于構造索引樹結點的壓縮算法等等。采用R樹的缺點是不同分支的MBR可以交疊,這就可能導致沿著索引樹的不同分支進行搜索。R樹的一個變體樹避免了內部結點的交疊,R+樹的主要問題是空間對象的外接矩形可能在多個內部結點上存在重復,這會導致搜索時間增加和結點的頻繁溢出。
3.2 最近鄰查詢
最近鄰查詢在許多應用中都很常見。如電子商務網站接收到書籍訂單后該把訂單發送到最近的配送中心。典型的算法有兩遍算法和一遍算法:
1) 兩遍算法第一遍檢索包含查詢對象QO的數據頁D,以確定D中任意對象到QO的最小距離d;第二遍通過一個范圍查詢檢索與QO的距離在d內的對象以確定最近鄰居。這個方法使用了用于范圍查詢和點查詢的算法。
2) 一遍處理算法該算法的最近鄰查詢需要用到與區域查詢和點查詢完全不同的算法。最早由ROSSOPOULOS提出,使用了一對距離度量,即搜索修剪條件和搜索算法。
3.3 空間連接查詢
空間連接查詢是空間數據庫系統一種重要的多路查詢,即從兩個數據集合中檢索出所有滿足某一空間謂詞,如交、包含等的空間對象。如給定兩個對象集A、B,其空間連接是從A中的對象到B中的對象應用謂詞S的結果。謂詞S包括覆蓋、距離、方向、鄰接和包含等。
當兩種空間關系連接在一起時,我們稱之為空間連接??臻g關系是指空間對象之間具有空間特性的關系,主要包括拓撲、順序、度量三大類關系。因此空間連接查詢又可分為拓撲連接查詢、順序(方位)連接查詢和度量(距離)連接查詢。與其它空間查詢一樣,空間連接查詢的實現過程通常分兩步進行過濾和精煉。過濾即是借助空間索引與MBR,查找出滿足給定條件的空間對象候選集,建立空間連接索引。精煉則是用相應的空間對象代替進行具體的連接處理,檢索出滿足實際需求的空間對象,即從第二存儲區檢索候選集中每個對象的精確形狀信息,來測試其是否滿足查詢條件。
參考文獻:
1、預算控制的程序包括預算執行和預算分析兩個環節,具體又包括下達執行、反饋結果、分析偏差、采取措施。
2、預算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預算授權控制、預算審核控制和預算調整控制三種類型。
3、預算控制是根據預算規定的收入與支出標準來檢查和監督各部門活動,以保證組織經營目標的實現,并使費用支出受到嚴格有效約束的過程。預算控制通過編制預算并以此為基礎,執行和控制企業經營活動并在活動過程中比較預算和實際的差距及原因,然后對差異進行處理,是管理控制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控制方法。
(來源:文章屋網 )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朱彩蘭在《課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11期上撰文認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體系。其中,“過程與方法”是新課程目標區別于傳統課程目標的重要標志,因為它具有過程性和結果性的雙重屬性的特點,所以教師在設計與描述“過程與方法”這一目標時,不但要從思想上重視過程性屬性,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方法保證學生經歷過程,在過程中獲取知識、掌握方法、提升能力、獲得體驗,而且要側重學習過程的描述要與每一節課的學習內容相關,設計教學目標時必須與內容具體結合,過程才能落到實處。
構建教師培養和培訓相融合的新型體系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耿申在2012年12月19日《現代教育報》上撰文認為,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需要大膽改革教師培養和培訓機制,構建新型的教師教育體系,不僅要構建以師范院校為主體、綜合性大學參與、靈活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和多元的教師教育新渠道,而且要打破原有的以師范院校為核心的相對封閉的教師教育系統,形成一個有綜合性大學參與競爭的開放性系統,形成教師來源的良性競爭的局面。為了打破教師培養和培訓分離的狀態,實現培養和培訓的全面融合,可以嘗試師范畢業生在大學學習和在學校任教之間建立一種過渡教育系統,使“新任教師”擺脫從“不會教學”到“勝任教學”的艱難過程,能夠直接成為“勝任教師”。
“全球化”催生當代教師觀念的變革與能力的提升
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潘涌在2012年12月19日《光明日報》上撰文認為,“全球化”催生人類教育從適應現在到創造未來、從滿足已有到顛覆既成、從遐想到重構,這種全球化與人、與教育變革之間內在的深度邏輯關系,不但催生著當代教師知識價值觀的變革、教育目的觀的變革、教師角色觀的變革,而且也對教師的思想創生力、課程開發力和語言表達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課程開發力方面,要求教師養成以“全球化”課程理念為核心的對特色課程的開發,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構建課程目標和課程體系,既強調分析綜合、批判思考、創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強調跨越各主要學習領域的較高的課程融合標準,培養學生面對快速變革的外部世界和多元價值取向所應具備的包容力和理解力。
推進高中課改要著眼能力培養和學校課程重構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周彬在2012年11月15日《中國教育報》上撰文認為,深入推進高中課改,對課改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教學內容和知識的層面,而應上升到學生的經驗與能力的層面,實現高考與課改的對接。另外,課改要走進學校教育的現場,還要對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整合和重構,建設開放的課堂,以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容納多元的課程體系。作為老師,要認識到課改不是在現有課程體系上做簡單的加法,而是對學校課程體系進行整體改革,當我們從課程的角度審視教學時,就要做到能夠根據學生和社會的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遵循知識的理性邏輯與學習的實踐邏輯,重構教學內容。
教師須具備研究學生的意識與能力
關鍵詞:建筑結構;檢測加固;安全保障
中圖分類號:TU3文獻標識碼: A
伴隨著我國建筑工程建設的不斷發展,相關的建設主管部門建筑結構的質量管理工作也越來越給予重視。建筑結構是指在建筑物中,由建筑材料做成來承受各種荷載或者作用,以起骨架作用的空間受力體系。建筑結構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結構也隨之不同。對各種類型的建筑結構進行檢測與加固施工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筑結構的安全可靠作為建筑工程的首要任務,在操作過程中有一定的工作程序與基本原則。為了我國的生活水平以及科學技術的提高,建筑設施的質量問題也成為了人們每日關注的焦點話題。而檢測技術是作為建筑物可靠性鑒定的最直接的一種工程技術,建筑物可靠性鑒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們的開發和應用決定著。
1.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的原因
導致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的結構一般來說是都是由于結構本身的承載能力因受到自然災害、施工質量不保障等因素的影響,致使結構出現了變形以及超出承載力的問題。因此,就需要使用檢測與加固的方法來對其受力面積或者是受力體系進行加固,主要是采用改變傳力路線來作為基點,然后再降低結構整體構件的受力性能。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建筑的檢測及加固問題已經不局限于作用在舊建筑之上,更多的也面向了新建筑的需求。
1.1設計考慮不周全或有誤差
在設計中,施工單位對工程的地質、水文地質尾部以及地基的情況沒有進行具體的熟悉工作,地基的承載力也沒有進行合理的估算,致使在計算結構荷載時,對于受力的分析過于混淆,出現計算錯誤。
1.2施工質量沒有保障,設計質創氏劣
在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的質量問題,如果在對混凝土強度的等級問題上沒有做到設計要求,就會出現一系列的混凝土質量問題,從而影響建筑的加固性能。也可能是對于砌體的砌筑方式出現了錯誤,在通縫過程中出現問題等等。
1.3不當的改造
對于沒有經過核算就對原有建筑進行改造的情況,會造成原有的結構承載力不能達到要求,或者在使用過程中對其進行任意更改,導致荷載曾大。而且,隨意的拆除承重墻也會造成結構不平衡。
1.4使用環境惡劣
對于建筑結構長期的處于高溫、振動、酸堿不平衡情況下,很容易致使結構構件出現腐蝕和損傷的現象。
1.5不符合使用要求
對于建筑物年代已久的情況,其結構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損傷和破壞,所以不能滿足目前使用的要求和安全系數。
1.6自然災害的危害
由于各種災害事件的影響使結構產生裂縫或者破壞,造成建筑物的穩定性能不能得到保證,給人們也帶來心里影響,不能安心的生活。
1.7古建筑、歷史建筑保護
經過歷史的沖洗,長時間的擱置需要對古建筑、歷史性建筑進行進一步維護、保護。
2常用的檢測方法
在對建筑結構的承載能力和安全儲備問題中,通常是采用試驗檢測的方式來對其進行檢測。通常包括結構材料的力學性能檢測、措施檢測、尺寸檢測、鋼筋位置以及直徑的檢測、是否開裂和變形等等。將這些結構的檢測歸結于:混凝土結構的檢測、砌體結構檢測、鋼結構檢測和鋼一混凝土組合結構檢測等??梢酝ㄟ^對結構構件的整體性能進行靜力實荷的檢驗,來確定其整體的受力性能以及構件的承載力度等等,而結構的動力性測試是對大型的建筑來進行檢測的。
鉆芯法與回彈法是目前對混凝土結構材料最為廣泛的檢測方式,1)鉆芯法主要是對建筑構件上進行鉆取混凝土的芯樣,然后進行直接的抗壓強度檢測,這樣的結構可靠準確,但是很可能會造成對結構物的局部產生破壞。如果是重要的結構部位,其不能進行檢測。2)回彈法是各種檢測方法中最簡單的一種,當在不能破壞一些重要構件時取芯或一些構件采用其他方法檢測比較費勁時,則需要采用回彈法?;貜梼x的檢測原理:回彈儀是用一彈簧驅動彈擊錘并通過彈擊桿彈擊混凝土表面所產生的瞬時彈性變形的恢復力,使彈擊錘帶動指針彈回并指示出彈回的距離。把回彈時所產生的能量和混凝土吸收的能量作為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參數?;貜椫惦S著回彈能量的增大而增加,則混凝土的強度隨著表面硬度的增大而提高。 回彈儀的結構十分簡單、操作起來很方便、有利于重復測試,特別是與鉆芯取樣法一起用時,更可靠、準確。 超聲法、超聲一回彈總合法所測定的參數對混凝土強度來說并不很敏感,而且其測試結果精度很低。3)拔出法,拔出法是用專用的工具拔出已置入混凝土的錨具,來測定結構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的測試方法。是一種介于鉆芯法和非破損檢測方法直接的檢測方法,其優點是操作簡單,而且精度較高。尤其是進些年才出現的后裝拔出法無需預先在混凝土中埋置錨固件,而是在己硬化的混凝土通過鉆孔、擴槽、嵌入的方法將錨固件置入并固定其中,所以,對于那些已經硬化的新舊混凝土的構物上均可以使用,并且適應性能極高,可靠性也是非??陀^的。
對于砌體結構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和間接法,通常采用的方法為:軸壓法、扁頂法、原位單剪法、原位單磚雙剪法、推出法、筒壓法、回彈去、點荷法、身找丁法。對于直接法來說,主要是檢測砌體的抗壓強度以及抗剪強度,但是間接法是測試砂漿強度的方法檢測。直接法具有著可以對砌體的強度參數進行直接的測試,測試出工程材料的質量和施工問題。但是試驗的工作量過大,導致砌體有損傷性。對于間接法來說,其測試結果不能綜合的反映工程的材料質量和施工質量問題,這就導致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的操作工藝簡單,對于工程損傷較小,施工人員較為常用。因此,在實際的施工現場中,應該根據綜合性清況對其進行考慮,選取適宜的方法。
3常用的加固方法
1)托換技術。對于托換技術來說,具有著綜合性較強的技術,是由相關結構加固、上部結構頂升與復位以及廢棄構件拆除等技術組成,優點是適用于已有建筑的加固和改造,并且施工時間大大縮短,費用消來到氏,給日常生產當舌帶來的影響較小。缺點是需要施工技術人員具有較多的經驗以及高超的技術,才可以保證安全性的實施。2)植筋技術。該技術系一項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以及可以植入普通鋼筋,與此同時,也可以植人螺栓式錨筋,已廣泛應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3)砌體結構加固法。這是比較早又比較傳統加固萬去,不過施工簡單、施工量較少,其受力程度非常安全,但費用
比較高,比較適合于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載力的砌體柱卻不允許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的加固。4)鋼結構加固法。采用改變荷載分布狀況、節點性質、邊界條件,等措施對結構進行加固,是一種改變鋼結構計算圖形的加固法,可以提高結構承載力和改善結構動力特性。
4.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力量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被人們所接受。結構的加固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結構承載能力和抗震能力。而結構加固方案的選取和加固設計對工程的質量和經濟性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它是工程改造項目的靈魂,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加固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出現,使得加固理論更加趨于完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加固技術的發展,加固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前所未有的.
參考文獻:
[1]梁智峰.論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
1 癥狀
蘋果樹腐爛病又稱臭皮病、爛皮病。主要危害10年以上結果樹的主干和主枝,此外也危害小枝、幼樹和果實。枝干受害可分為潰瘍型和枝枯型兩種類型,一般多為潰瘍型。
1.1 潰瘍型
是夏季衰弱樹或冬春季發病盛期形成的典型癥狀。發病前期從枝干外表不易識別,若揭開樹干表皮呈紅褐色至暗褐色濕潤的小斑或黃褐色干斑。春季,病部外觀呈紅褐色,微隆起,圓形或長圓形,現出水漬狀病斑,質地松軟,受壓易凹陷,流出黃褐色或紅褐色汁液,帶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失水干縮,下陷,病健分界處產生裂縫,病皮變為暗色,發病一個月內,病部表面長出許多疣狀的黑色小粒點,即病菌子座,內含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雨后或天氣潮濕時,孢子器內的膠狀物吸水膨脹,并涌出金黃色絲狀卷須,即孢子角,雨水消散。當病斑擴大環切整個樹干時,致病部以上樹干和大枝枯死。夏秋季,主要在當年形成的落皮層上產生紅褐色稍濕潤的表面潰瘍,邊緣不整齊,指甲大小至長寬幾十厘米,病部表面糟爛、松軟,一般僅2~39毫米深,底層被木栓層所限或斑斑點點局部深入;后期病斑停止擴展,變干餅狀稍凹陷,病健部交界處有隆起的線紋,有的還可形成子實體。晚秋初冬,表面潰瘍處的菌絲穿透木栓層向內層擴展,形成紅褐色至咖啡色壞死點,濕潤,上覆白色菌絲團。冬季繼續擴展,導致大塊樹皮腐爛。
1.2 枝枯型
春季發生在2~5年小枝上或樹勢極度衰弱的樹上,邊緣不明顯,病部不隆起,不呈水漬狀,染病枝迅速失水,干枯,當發展到環繞枝干一周時全枝乃至整株逐漸死亡,重病樹枝葉不茂,并呈現結果特多的異?,F象。后期,病部產生很多小粒點,即病菌子座及分生孢子器。果實染病初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紅褐色輪紋,邊緣清晰,以黃褐色與紅褐色深淺交替輪紋狀向果心發展,病組織軟腐,帶有酒糟味,后期病斑中部散生或聚生大而突出果皮的小粒點,有的略呈輪紋狀排列,小粒點周圍有時帶有灰白色的菌絲層,表皮易剝離。濕度大或遇雨時,也可從孢子器內擠出橘黃色的絲狀孢子角。
2 病原
為蘋果黑腐皮殼,屬真菌界子囊菌門。子囊殼生在子座里,3~14個,多為4~9個,子囊殼球形或燒瓶形,直徑320~540微米,喙長450~860微米,頂端具孔口;子囊紡錘形或長橢圓形,大小28~35微米×27~10.5微米,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臘腸形,單胞無色,大小7.5~10微米×1.5~1.8微米。無性態為蘋果殼囊孢,屬真菌界無性型真菌。載孢體直徑0.5~1.5毫米,多腔室,不規則形,有1孔口;分生孢子梗10.5~20.5微米×1~2微米;分生孢子單胞,臘腸形,無色,微彎,大小4~8微米×1~1.5微米。此外秋季形成內子座即病疤上所產生的大型疣狀物,一個子座中一小時內可放出1120~8662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的數量約為分生孢子的1/10。病菌生長適溫28~32℃,最高37~38℃,最低5~10℃;分生孢子萌發適溫19℃左右。菌絲生長最適碳源為麥芽糖,最適氮源為天門冬酰胺素,在蒸餾水、自來水中不能萌發。病害潛育期7~15天,最長35天。也可危害蘋果,引起腐爛病。
3 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子囊殼及孢子角在病樹皮下或殘枝干上越冬,立春產生分生孢子角,通過雨水淋濺或沖散的分生孢子隨風傳播,傳播距離不超10米。此外,透翅蛾、吉丁蟲等小昆蟲也也可傳播。子囊孢子也能傳染,但發病率低,潛育期長,病部擴展速度慢。腐爛病菌是一種寄生性很弱的兼性寄生菌,具殺生寄生性。該病菌侵入寄主后,先呈潛伏狀態,不立即致病,當樹體或局部組織衰弱,或進入休眠期,生理活動減弱,抗病能力降低時,病菌才由侵入部位向外擴展,進入致病狀態。外觀無病的樹皮普遍帶有潛伏病菌。枝條帶菌率隨樹齡增高。病菌侵入寄主后,先分解毒素殺死周圍的寄主細胞,并從殺死的細胞中攝取營養向四周擴展。樹體病體抗侵入難而抗擴展易。因此增強樹勢提高抗擴展能力能有效的控制病害發生與流行。腐爛病一年有兩個發病高峰,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
樹勢健壯,營養條件好,充水度高,愈傷能力強,不利發??;大小年幅度大的果園,初冬病勢發展快,立春病勢下降緩慢,腐爛病嚴重,發病多,發病期長。有機肥缺乏或追施氮肥失調,果園地下水位高、土層瘠薄等也可導致樹勢衰弱,發生腐爛病。周期性的凍害是病害大規模流行的前提。冬春交替,休眠轉入生長,或秋冬生長轉入休眠階段是發病最多、危害最重時期。
4 防治方法
4.1 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
4.1.1 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肥 每畝秋施腐熟有基肥3500千克(株施30~50千克),再配施適量復混肥,使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以上。復混肥的類型按土壤肥力特點確定:如果是多年高肥力果園,土壤磷水平較高應選用高氮型的,如果是新建果園或磷水平較低的應選用普通型的,株施肥量為1.5~2千克。每生產100千克蘋果需施入氮鉀各1.2千克,磷0.6千克,避免過量偏施氮肥和磷肥,加強土、肥、水綜合管理,尤其4~9月發病高峰期遇干旱應及時澆水,增強樹體含水量,提高蘋果樹抗腐爛病能力十分重要。施肥時間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為宜,秋季施肥要占全年施肥量的60%~70%。
4.1.2 嚴格疏花疏果 使樹體負載適宜,杜絕大小年結果現象。
4.1.3 樹干涂白 初冬落葉后樹干涂白防止凍害發生。涂白劑配方為生石灰6千克:波美20度石硫合劑1千克:食鹽1千克;清水18千克。再加入100克動物油可防止涂白劑過早脫落。
4.1.4 盡量減少各種傷口 避免修剪過度,禁止嚴冬修剪,傷口應涂枝腐靈、愈合劑等,及時防治害蟲。
4.1.5 防止早春干旱和雨季積水
使樹體含水量正常,降低病菌抗擴展能力。加快傷口愈合。
4.2 清除病殘體,減少初侵染源
結合冬季清園,認真刮除樹干老皮和干皮,剪除病枝及田間殘留病果,集中燒毀或深埋。
4.3 及時治療病疤
主要有刮治和劃道涂治,主要原因是病菌在木質部上可存活5年,前3年致病力強,所以刮治和涂治要深達木質部并連續進行3~5年。刮治是在早春將病斑壞死組織徹底刮除,并刮掉病皮四周的一些好皮。涂治是將病部用刀縱向刮0.5厘米寬的痕跡,然后于病部周圍健康組織1厘米處劃痕封鎖病菌以防擴展。刮皮或刮痕可涂抹臭皮一次凈、21%過氧乙酸水劑3~5倍液或80%乙蒜素乳油100倍液、5%菌毒清水劑30~50倍液、843腐植酸銅原藥、枝腐靈原藥。該病易復發,夏秋季應及時補治。
4.4 改進灌溉方式
據調查,大水漫灌的澆水方式,常導致基部腐爛病向同畦內的其他樹體傳播,因此通過培土的方式避免樹干基部被灌溉水或雨水浸泡是減輕腐爛病的有效栽培措施。
4.5 化學防治
結合清園在采摘后到發芽前噴灑29%石硫合劑400~500倍,落葉后60~100倍,氣溫在30℃以上應提高稀釋倍數至600倍以上;生長季可噴灑21%過氧乙酸500~600倍;80%乙蒜素乳油1 000倍液或戊唑?多菌靈懸浮劑發芽前600倍、發芽后1 000倍;或25%丙環?多菌靈懸浮劑500倍液。
4.6 抹泥法
春季用樹冠下的泥土抹于病斑上,厚度3厘米以上然后用塑料布綁扎上,可使病原菌失去活性。
4.7 橋接
對主干、主枝上的大病斑進行橋接,可恢復樹勢。
2方正民間剪紙的起源與發展
1909年至1913年四年之間,滿族移民大批落戶方正。滿族人信仰薩滿教,崇拜自然、相信萬物有靈,將天地、山川、河流、動植物都看作神靈而進行膜拜。在諸多的宗教活動中,剪紙是其中最為常見的表現形式,不僅承載著滿族先民們的信仰與崇拜,也是重要的祭祀道具。隨著時代的變遷,宗教信仰逐漸退淡化,但是滿族民間文化中粗獷、熱烈和親近自然的觀念得以傳承延續、深深扎根在方正這塊黑土地上,成為東北民俗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國初期,大批的關內移民“闖關東”來到東北落戶,方正縣人口猛增至40倍。中原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也開始在方正這片土地上落戶生根、開花結果。每到節日,當地婦女都喜歡剪出各種各樣的窗花來裝點氣氛,剪紙作為婦女們喜聞樂見的民俗表現形式在這片黑土地上得以傳承。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愛好剪紙的人數已經達到一定規模,與滿族薩滿剪紙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形成獨具地域特色的方正剪紙藝術。
近代方正剪紙具有黑土地特有的淳樸氣息,在題材內容上,主要表現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反映出當地民風民俗的各個方面,民間剪紙藝術家倪秀梅創作的剪紙作品《東北大豆鄉》,以展現濃郁的東北風情獲得中國民間民俗博覽會山花獎金獎,作品立意別致、構圖飽滿浪漫,充分體現了傳統民間視覺元素與現代構成形式的融合之美。隨著時代的發展,剪紙的表現題材越來越廣泛,在剪紙愛好者們的不懈努力下,方正剪紙打破傳統固有的創作模式,作品更富趣味性、感染力,創作內容緊跟時代主題,地方風格與鄉土氣息更加濃郁。由方正民間剪紙藝術家程文霞創作的《和諧中國》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黑龍江館中展出,引起各方面關注,整幅作品長約16米,畫面上一條巨龍奔騰躍然紙上,作者在有限的畫面中,以線條的形式展現出56個民族青年男女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作品極富感染力,體現出各民族和諧團結的美好寓意。
3方正剪紙的藝術特色
(1)內容特征——鄉土氣息濃郁。民間剪紙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的文化,是淳樸民風的體現。方正民間剪紙在融合民俗生活的基礎上,打破了剪紙的傳統模式,在創作中融入了生活情感符號,展現出黑土地特有的民風與民情。如《東北三大怪》《回娘家》等作品,趣味性強、自然大方,將黑土地人特有的審美觀念、思維方式、地方藝術特征體現在剪紙畫面中,在形式和內容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也是方正人民智慧和民間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
(2)造型特征——大氣簡潔、形神兼備。方正剪紙結構布局大氣、完整、一氣呵成,在造型處理上,抓住形象的重要部分,省略次要部分,簡潔明朗、概括力強。在體現出東北人特有的粗獷豪放的作品《碩果累累》中,人物形象沒有做具體修飾,而是抓住了大的動態特征,將懷抱果實的喜悅心情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顯示出旺盛的藝術生命力,讓觀賞者也能夠真切體會到金秋豐收時節的美好心情。
(3)技法特征——以剪為主、不斷創新。生活在民間的能工巧匠們對剪紙的各方面都進行了創新和改造,方正剪紙在制作工藝上主要以剪為主,為了得到精巧的效果,將傳統剪法與掏剪、局部折疊相結合,藝人們在不斷的實踐中改良工具并突破材料局限,在單色、套色等傳統樣式基礎上又創新了“雙面貼”的新形式,增強了觀賞價值,提高剪紙的藝術品位。
4方正剪紙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方正民間剪紙主要以家庭式傳承為主,家庭式傳承是方正剪紙文化得以發展的基礎,黑龍江特殊的氣候決定了在漫長的冬季農閑期里,勞動婦女們聚在一起交流剪紙技藝打發時光,外婆將一手絕活兒傳給母親、母親又傳到女兒,依靠心口相傳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傳達她們對生活的熱愛,守護著這方黑土地。在這個只有20余萬人口的小縣城,擁有剪紙愛好者1萬多人,其中年齡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還在讀幼兒園。剪紙在民間的不斷成長得益于當地政府多年來的重視與支持,如今,在方正縣實驗小學三年級到五年級開設了剪紙課,大批的民間藝人們走出去交流學習,《方正剪紙報》也開辦的紅紅火火,作品的檔次更是達到了參加國際展覽的水平,在傳承和弘揚民間剪紙藝術的基礎上,不斷朝向產業化發展。
綜上所述,方正民間剪紙根植于方正這片沃土,作為民俗的一部分一直延續到今天,在繼承并發展自己特色的同時,顯示出旺盛的生命活力,正是那些生活在這里的普通勞動農民用她們的智慧巧手,譜寫著民間藝術的精彩樂章。本文通過對方正民間剪紙藝術特色與起源發展的分析,旨在闡明方正民間剪紙特有的文化價值,為更好地守護好這方黑土地的精神家園,貢獻自己一份力量。參考文獻:
孫建君.中國民間美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7).
宋詞.東北民間剪紙藝術的審美意象與價值傳播.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05).
徐德潤.東北民間剪紙的淵源及其藝術特點.吉林藝術學院學報,19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