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健康常規知識范文

      時間:2023-07-24 16:16:15

      序論:在您撰寫健康常規知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健康常規知識

      第1篇

      【關鍵詞】 血常規;抗凝血;放置時間

      The impact of the standing time on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WU Xiao-sha.

      Laboratory,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Anyang City,Henan45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impact of the standing time of the anticoagulant blood upon the test results; Methods Collecting 50 anticoagulant blood samples at room temperature, test them with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from time to time.Results Anticoagulants should be preserved at room temperature 7 hours to complete the determination of samples, if place the blood samples more than 13 hour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ult of RBC, PLT will be changed, but the changes was irregular.

      【Key words】 Blood RT;Anticoagulant venous blood; Standing time

      隨著血細胞分析儀的不斷發展及廣泛應用,儀器法逐漸替代傳統的手工法已成為血常規檢查的發展趨勢。但如果血標本采集后不能及時測定,可影響結果的可靠性[1]。本次采集50份抗凝靜脈血標本于室溫保存,定時檢測,以觀察標本存放時間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及試劑 KX-21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溶血素、稀釋液均為無錫市榮美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提供;EDTA-K2真空采血管為湖南安信醫用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選取50名體檢人員,各采集靜脈血2.0 ml于EDTA-K2真空采血管內,顛倒混勻,室溫(15℃~20℃)靜置保存,定時檢測,以觀察標本存放時間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1.3 檢測指標 本儀器檢測報告中紅細胞(RBC),血小板(PLT),白細胞(WBC)計數及血紅蛋白含量(HB)為儀器直接測出,中性粒細胞(G),淋巴細胞(L),中值細胞(M)絕對值也為儀器直接測出。以上7項結果為本文討論的重點。

      1.4 統計方法 對測定結果進行配對t檢驗。其中兩兩比較,室溫保存:與1 h比較*P

      2 結果

      本實驗結果顯示:血液標本室溫下放置13 h后紅細胞的數目由原來的4.62×1012/H變為4.66×1012/H,放置22 h后紅細胞的數目則變為4.47×1012/H;血液標本室溫下放置13 h后血小板的數目由原來的174×109/H變為172×109/H,放置22 h后血小板的數目則變為170×109/H,放置30、40、50 h后則變為169×109/H、169×109/H、167×109/H;而白細胞的數目則在放置50 h后由原來的6.93×109/H變為7.22×109/H(見表1)。

      3 討論

      3.1標本保存時間對WBC總數及分類的影響 本次研究顯示,標本室溫保存30h內WBC總數變化不明顯,是因加進溶血素后,白細胞膜溶解,胞質大部分溢出, 整個細胞體積縮小,僅留下核和部分顆粒。所以只要標本的細胞核和顆粒不發生明顯變性,則對縮小后的細胞體積影響不大。而對于WBC分類,因G、L、M直接計數的量較少,只要發生微小的變化,就會影響分類構成比[2-3]。

      3.2 標本保存時間對PLT計數的影響 標本室溫保存13 h,PLT總數即明顯下降。

      3.3 從本次實驗結果來看,室溫保存標本對RBC計數及HB的影響都很小 有研究[4]認為,用自動血球分析儀計數血細胞時,抗凝血采集后在室溫中貯存應不超過6 h。本次實驗結果顯示,抗凝血標本室溫貯存7 h,各項結果穩定;抗凝血標本采集后應盡快完成標本的測定,如標本采集后不能及時完成測定,則需在7 h內完成,否則影響結果的可靠性。

      參 考 文 獻

      [1] 葉應嫵,王毓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5-7.

      [2] 李筱梅,楊玉寶,李承志,等.白細胞分類計數方法學比較.檢驗醫學,2004,19(2):100-103.

      第2篇

      [關鍵詞]房地產市場;整頓調控規范;平穩健康發展

      [中圖分類號]F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6)12 ― 0094 ― 02

      國務院總理最近指出:“強化地方主體責任,因地因城施策,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實現住有所居,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比嗣胥y行行長周小川指出:“近期中國部分城市房價上漲較快。中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弊〗ú棵鞔_要求各地進一步整頓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繼續加大工作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十月初以來,全國各地多個城市密集出臺新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多地重啟限購、限貸,各地為穩房價使出了“洪荒之力”。這充分說明進一步整頓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最密集的出臺一系列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為樓市“退燒”,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已經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全國一、二線城市房價漲幅向三、四線城市蔓延

      一是一、二線城市房價漲幅向三、四線城市蔓延,已經形成全面的漲幅態勢。從國家統計局獲悉,8月70個大中城市中,64個城市房價環比上漲,比7月增加了13個。其中,北上廣深四個城市同比漲幅為25.8%、37.8%、21.2%、37.3%。二是房價全面上漲與經濟走勢和居民收入預期背離,缺乏良性循環。既沒有經濟良好的預期,缺乏基本面的支撐,也沒有收入大幅上漲的支持。三是房地產價格全面上漲對高端收入群體而言,房價尚且可以接受,但對于低端收入群體而言,購房希望渺茫。四是房地產相關政策調整可能加大金融風險。銀行新增信貸主要投向房地產市場,隱性首付貸、消費貸繞道進入房地產、P2P網貸、民間過橋資金等產品大量進入房市,投機需求增加,足以引起警惕。五是住宅用地整體較低,供給受到制約,留給住宅用地的少之又少。在地王頻出,在面粉比面包貴的預期下,恐慌性入市不難理解。六是房價過快上漲加劇社會矛盾。避免樓市房價大幅上漲至關重要。七是調控房地產市場缺乏長效機制。沒有走出房地產市場短期調控,行政性干預過強導致市場波動過大的怪圈。

      二、我市今年前三季度房地產市場基本狀況

      從2016年前三季度看,全市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形勢呈現回暖趨向。

      1.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下降。全市房地產今年前三季度新開發面積194.21萬平方米,投資金額約59.09億元,同比下降約15.01%。其中,中心城區開發面積132.37萬平方米,投資金額約44.12億元,同比下降8.67%。

      2.全市商品房銷售保持增長,價格小幅下降。全市房地產今年前三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275.02萬平方米、28656套,同比增長28.1%。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199.47萬平方米、22274套,同比增長18.35%,成交均價4078元/平方米,與上年度同比下降2.88%。中心城區商品房銷售面積82.53萬平方米、8423套,同比增長9.72%。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74.49萬平方米、7349套,同比增長19.49%。商品住宅成交均價5483元/平方米,同比下降6.09%。

      3.待售商品房去庫存壓力進一步縮小。截止今年九月底,全市今年上半年待售商品房庫存總面積654.42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庫存面積439.57萬平方米,于去年底相比商品房庫存減少121.66萬平方米,完成全年任盞86.9%,超額完成省確定的112萬平方米任務。商品住宅去化周期由去年底31.5個月減少到9月底的20.88個月。中心城區待售商品房庫存總面積290.98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庫存面積192.63萬平方米。商品住宅去化周期由去年底24.26個月減少到9月底的22.4個月。

      4.全市存量房交易活躍。全市房地產今年前三季度存量房成交面積171.03萬平方米、23824套,同比減少2.6%、增長14.8%。其中,存量住宅成交面積144.55萬平方米、21738套,同比減少0.91%、增長12.9%。中心城區二手房成交面積64.7萬平方米、7834套,同比增長27.18%、34.65%。其中,二手住宅成交面積56.95萬平方米、7449套,同比增長39.77%、37.5%。

      雖然,我市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形勢呈現回暖趨向,毋庸諱言,受全國房地產市場大氣候影響,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房地產價格雖然小幅下降,但價格仍然偏高,遠遠超出我市低端收入群體可承受能力;二是待售商品房庫存壓力也很大,去庫存任務也很重。三是受經濟下行影響,居民收入有限,剛性需求不強,商品房銷售市場將無明顯變化。四是政策及信貸支持力度相對薄弱。五是存量商品房交易稅費依然偏高,影響房地產交易市場活躍。五是房地產供給結構尚不豐富,優質房源偏少,難以滿足消費需求。六是房產問題引發群體性上訪事件呈上升趨勢,短期解決難度較大。

      三、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最近全國各地一系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密集出臺,必將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秩序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我市要緊緊抓住這一有利契機,采取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力推我市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1.強化地方政府的第一責任

      市政府作為房地產建設和調控政策的組織者和執行者應負起第一責任。必須強化市政府的第一責任。要建立健全市政府第一責任工作責任制,充分發揮市政府調控房地產應該有主動性和積極性,注重樓市資源的協調,積極把控房價和去庫存等目標進行結合,加大市政府對房價和去庫存等調控的考核。積極細分政策,使差別化政策真正落地和實施。堅決把國家確定的房地產各項調控政策措施在基層落到實處,以穩定房地產價格的實際成效,取得老百姓的信任。

      2.堅持因地因城因區施策

      在分化細化的房地產調控市場上,市政府調控責任除了因地制宜,還要把分城施策細化為“一城一策”甚至“一區一策”。市政府的調控措施必須與市場機制相協調,更多發揮裁判責任,而不是下場踢球。不僅要采取經濟手段,而且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對建筑、房地產等企業和人員的監管,依法查處和曝光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多部門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杜絕有錢人投資投機買多套住房越來越富有,而弱勢群體一套房也買不起望房興嘆。

      3.進一步做好國家調控政策落實工作

      對于房地產市場調控問題,中央和國務院提出了一系列十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特別是提出了很多硬要求、硬任務、硬目標。我市要按照中央和國務院提出的目標和要求,結合我市房地產市場實際,進一步出臺房地產市場調控落實具體目標和措施,并在社會上公布,接受社會監督。要把確定的任務目標層層分解,一項一項抓落實,一抓到底,毫不放松。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能雷聲大雨點稀,不能坐而論道左顧右盼,在落實好現有政策的同時要建立長遠長效的調控措施。

      4.加大房地產市場監管力度

      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力度,對房地產經紀機構炒買炒賣、哄抬房價、慫恿客戶簽訂“陰陽合同”等違法違規的不良行為要認真嚴肅的依法查處。對房地產交易市場要加大檢查力度,要繼續加大曝光和依法依規處罰房地產開發企業閑置土地、對土地用途和性質進行改變、開竣工時間無期拖延、惜售捂盤等違法違規行為。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有閑置土地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不準許新購置土地。要嚴格執行差別化稅收信貸政策,讓政策真正起到遏制投資、投機性市場需求作用,保證房地產市場理性健康發展。

      5.進一步規范和激活房地產市場

      加強規范和激活房地產市場力度,對我市房地產開發項目資本金繳納比例、預售許可審批程序、預售資金存儲比例、施工許可證發放和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的前置條件、“二手房”交易市場等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條件進行調整優化和簡化手續辦理流程,對房地產開發項目資本金繳納比例要適當降低,對房地產開發項目預售許可審批程序要簡化,對房地產開發項目預售資金存儲比例要適當降低,對施工許可證發放等前置條件要盡量縮減,放開“二手房”交易市場,不斷改善房地產發展環境,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6.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

      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作為“天字號”工程、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緊抓不放。對保障性住房建設財政預算要加大投入,對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要足額籌集,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要積極開展,金融機構要積極向保障性住房項目貸款,引導社會資金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設。重點推行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設統籌并軌運行建設,以解決中低收入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緩解住房建設壓力,實現住房保障大范圍覆蓋。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完善居住功能。穩步實施非成片棚戶區、零星危舊房改造。逐步開展基礎設施簡陋、建筑密度大、集中連片的城鎮舊住宅區綜合整治,

      7.要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和保護剛性需求

      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堅決杜絕和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在保護剛性需求上給予政策上支持,要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剛性需求的居民購買住房。在金融信貸政策上,加大優惠力度,積極支持剛需人群購房的資金需求。采取差異化信貸政策,實行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和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給,滿足合理的剛性需求。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要起到‘保剛需、控投機’作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要以剛性需求的首套房、中小套型保障住房、中低收入職工為主,特別是對引進人才給予公積金貸款優惠支持。

      8.加快完善和推廣房地產稅

      房地產稅的征收可增加相應的財稅收入,后續可以成為房地產領域的一類重要稅種,進而較好地支撐公共財政事業,甚至可以更好地進行資金二次分配,進而促進住房保障事業發展。積極調解收入水平,尤其是對于多套住房持有行為進行干預。能夠有效地引導購房預期和投資心理,對房價上漲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征稅使部分熱點城市熱點項目的炒作現象會減少,相應地房價上漲的壓力也會減少。房地產稅的征收要合理整合各方面的不同意見和看法,盡快在社會上達成共識和落地。

      第3篇

      [關鍵詞] 使用規范 獸藥、飼料 綠色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 S8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10-0199-01

      獸藥使用過程中造成的獸藥殘留的途徑的多方面的,在具體的養殖活動中,藥物的使用和投入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加之現代畜牧業、生活與工業發展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廢物、廢水,都會使我國的畜牧產品上留有有毒成分或者重金屬成分超標等等。所以,在動物的養殖工作中要注意加強獸藥與飼料的使用規范,走健康發展的養殖道路。

      一、加強對獸藥、飼料經營銷售和使用養殖戶的宣傳和培訓力度

      每一個地區的畜牧業管理部門都要對獸藥的經營者、使用者與飼料的經營者、使用者進行有效的培訓,使其加強對獸藥與飼料的相關專業知識進行學習,建立相應的知識體系,對獸藥、飼料使用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明確,提高經營者和養殖戶辨別假藥、假飼料的能力和科學用藥的技術。同時,還要利用各種媒介和途徑加強相關知識的宣傳,例如,利用當地的報紙、新聞媒體與市場等地進行多形式的宣傳活動,使更多地人掌握獸藥使用規定與飼料使用方法,促進科學知識的普及。

      二、建立健全和完善養殖戶的相關檔案管理

      加強對養殖戶的管理,建立統一、全面、有效的養殖戶管理體系,安排專業的監督管理人員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動物養殖手冊,其中應當包括所養殖動物的品種與生長周期、用藥的時間與品種、飼料進食量、防疫工作進度與養殖場所的衛生情況等幾項內容。監管人員制定的養殖檔案要求既要符合養殖場的具體情況,便于養殖戶的生產活動,又要有利于養殖戶的畜牧產品的流通,只有這樣,才能使監管力度加大,使不利于畜牧業發展的不良獸藥與飲料和相關添加劑和有關有害物質的隨意添加食用,確保養殖產品的質量。3、完善獸藥、飼料監測體系建設

      具有監督與檢查的動物監督機構要以科學技術與活動的基礎,利用實驗檢測的方法,從國家與社會的集體利益出發進行獸藥與飼料的監測工作,它們代表國家的監察部門維護養殖戶的相關權利和消費者權益的執法機構。但是根據目前我國獸藥、飼料的檢測體系的建設現狀來看,許多地區的獸藥與飼料的監督力度不足,沒有充足的技術支撐,檢測設備與檢測試劑不足,許多檢測人員的專業知識不足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要點就在于檢測機構的資金投入增大,只有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相關的先進設備、試劑和先進的技術引進便有了保障;其次要解決的就是人才問題,人才的引進能為檢測機構帶來先進的科學撫摩與先進的檢測經驗,在此基礎上依據人才的實際能力優勢進行培訓,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自我提高,在第一時間掌握獸藥的最新信息與最新技術,促進其管理能力與檢測能力的提高。

      三、加大對獸藥市場的整治力度,規范獸藥經營活動

      加大獸藥市場的整治力度,就要對每一個地區內的獸藥與飼料的經營與使用行為進行嚴格的監督。在監督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獸藥的采購渠道與使用渠道。如果在檢測過程中發現不合格產品,要按照我國的相關法律對這些產品進行及時處理,合理處罰經營者。中的相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立即組織專員對這些坑害養殖戶的經營者和產品進行清查和銷毀,根據經營者的違規經營的嚴重程度對經銷商依法進行處理和處罰,清查進貨渠道,從源頭上打擊違法犯罪活動,規范經營行為。依法加強對獸藥、飼料的生產企業與經營者進行抽查,開展突擊性的市場整頓活動,使不合法的獸藥與飲料經營活動得到嚴格的整治。

      四、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第一,要確保第一個執法人員具有專業執法資歷,更要加強對各地區執法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使每一位執法人員與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利用法律法規學習的手段,加強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建立起一支高素質、高執行力與公平公正的執法隊伍。第二,加強執法活動執行力度,嚴重地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獸藥與飼料的管理與使用進行監督與檢查,不斷提高執法隊伍的工作能力,杜絕一切違法事件的出現。另我,在進行案件的查出和辦理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有充足的證據,依據事實說法,使事實得論證。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環節與程序進行執法監督活動,提高依法行政的水準。

      五、建立打假長效機制,完善投訴舉報制度

      要想實現我國獸藥經營市場與飼料經營市場的和諧,就要從提高獸藥管理與飼料管理工作的力度開始,可信度的提高與透明度的增加都是加強社會監督作用的重要實踐。通過各種途徑打擊生產和銷售假冒偽類獸藥和飼料行為,保持對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高壓打擊事態。相關的管理部門要專門的設立舉報投訴的電話和郵箱,在政府公開系統對社會全面公開。對舉報的任何案件要及時的進行核實和公開,一旦發現舉報的案件確實,要迅速的開展執法活動。

      六、結語

      獸藥和飼料作為畜牧業生產和養殖的重要物品,其用藥和飼料投放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關乎養殖戶的經濟利益和養殖能夠成功關鍵,其直接影響著相關產品的質量和安全,也是關乎廣大消費者的消費權益。希望本文章的相關內容能為廣大的養殖戶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麗娜黃素珍. 淺談畜禽健康養殖的制約因素及解決方案[J].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1(04)

      [2] 何明福何遠王金貴. 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J]. 養殖與飼料. 2010(10)

      第4篇

      【中圖分類號】R68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1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疾病,病程遷延,復發率較高。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病情的認知、改變患者的不良行為,對促進患者的康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本文探討了將時間護理運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其臨床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12月來我院治療的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中的相關標準,征得了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同意并簽訂同意書。按照入院治療的奇偶次序平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各50例,常規組男女比例為27:23,年齡28-64歲,平均年齡(46.2±2.4)歲,實驗組男女比例為27:23,年齡為28-64歲,平均年齡(46.1±2.8)歲,兩組患者的年齡和病程等基本信息均相似,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實驗組在此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配合時間護理干預。主要內容有:①入院指導,在患者入院時引導患者熟悉病房環境、認識醫生和護理人員,幫助患者能夠快速融入到醫院環境中。并及時對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進行糾正,規范患者的日常飲食及睡眠等[2]。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者的家庭狀況、社會經歷等情況與患者進行交流,引導患者舒緩內心的不良情緒、保持一個輕松愉悅的心情。③針對性宣教,在患者住院期間應當根據患者的生活背景,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宣教,通過多媒體、宣傳冊等方式對患者進行衛生常識教育,使患者能夠樹立正確的健康知識觀念。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擬訂相關健康知識問卷對患者的健康知識程度進行調查,分為良好、合格及不合格。擬定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讓兩組患者打分,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90-100分)、較滿意(61-89分)、不滿意(60分以下)。

      1.4 統計學分析 本組采用SPSS22.0對所收集到的患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均以n(%)表示,行卡方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參照P≤0.05。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

      實驗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P

      3 討論

      時間護理指的是依據患者的身體特性,循序漸進的進行交流教育,幫助患者增??意志力,更好的認知事物。應用于精神分裂征健康宣教中,能夠幫助患者重新建立生活能力。因此,本文研究了時間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臨床作用。

      第5篇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6(a)-0175-02

      該院為研究青光眼患者護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將2011年1月―2012年1月間收治的88例青光眼患者分為護理組和常規組,并分別對護理組及常規組患者行健康教育及常規護理兩種護理方式,且療效顯著,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該院收治的88例青光眼患者作為該次研究的對象,男41例,女47例,最小年齡28歲,最大年齡71歲,平均46.5歲;患者眼壓均>50 mmHg;文化水平:大專及以上18例,高中25例,初中及其以下45例;以患者住院日期單雙數為依據將其分為兩組,即護理組和常規組,各44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文化水平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方式進行護理,護理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同時行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優良率、自我護理能力及患者護理總滿意度。

      1.3 效果評價

      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優:測試評分高于90分;良:測試評分為70~89分;中:測試評分為60~69分;差:測試評分為低于60分;自我護理能力測試:包括滴眼藥水方法、自我檢測眼壓方法、眼球按摩方法等;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評分高于90分,較滿意評分為70~89分;滿意:評分為60~69分;不滿意度:評分為低于60分[1]。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情況對比

      護理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明顯優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情況對比[n(%)]

      2.2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優良率對比

      護理組44例患者經針對性健康教育后其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中優25例,良14例,中7例,差3例,其優良率為88.64%,常規組44例患者經常規護理后其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中優11例,良14例,中11例,差8例,其優良率為56.82%,兩組患者優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護理組44例患者經針對性健康教育后其護理滿意度中非常滿意、較滿意、滿意、不滿意人數分別為24例、12例、6例、2例,其總滿意度為95.45%,常規組護理組44例患者經針對性健康教育后其護理滿意度中非常滿意、較滿意、滿意、不滿意人數分別為13例、13例、9例、9例,其總滿意度為79.5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第6篇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b)-014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whole-course education and routine nursing in the diabetes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130 c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5 cases in each, respectively adopted the whole-course education and routine nursing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mastery of diabetes knowledg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observed and after nursing,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rate was observed.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mastery score of diabetes knowledge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withou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fter nursing, these index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Whole-course education; Routine nursing; Diabetes; Effect

      糖尿病?儆冱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93.html" title="臨床論文" target="_blank">臨床中比較常?的代謝性疾病,特征為高血糖,長期持續的高血糖狀態使患者全身組織器官受損,增加相關并發癥的發生風險。臨床治療糖尿病患者時,關鍵在于有效的降低并控制血糖水平,此過程中,護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規護理及全程教育均為護理管理中常用的措施,二者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該院以接收的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了這兩種護理管理措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130例,男68例,女62例;年齡37~81歲,平均(58.9±4.2)歲;病程6個月~19年,平均(9.2±1.7)年;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59例,高中以下71例。納入及排除標準:①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②思維清晰,具備一定學習能力;③依從性良好,且自愿參與該研究;④排除伴有認知障礙、嚴重并發癥患者。隨機分為全程組與常規組,每組65例,兩組患者資料數據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給予護理管理,其中常規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遵醫囑進行;全程組患者給予全程教育,方法如下。

      1.2.1 組建健康教育中心 醫院審批通過后,組建健康教育中心,中心成員包含科室主任、副主任、護士長、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護士??剖抑魅螌】到逃_展情況做出管理,并對中心與其他部門間的合作做出協調;開展全程健康教育過程中,副主任予以指導,患者提出問題給予詳細的解答,組織進行教育活動;工作任務由護士長分配,并對護理人員的具體工作作出指導;護理人員為全程健康教育的實施者[1]。

      1.2.2 制定健康教育路徑 以患者實際情況為參照,調查了解患者需求糖尿病知識、健康知識的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颊呷朐汉?,健康教育即有計劃的實施,并連續至院外,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

      1.2.3 實施健康教育 將健康教育的實施過程劃分為兩個階段,一個為院內階段,一個院外階段。院內階段中,健康教育的組成包含3個方面,分別為系統化教育、病變專項教育、出院后注意事項指導;院外階段中,健康教育以電話隨訪、家庭隨訪、微信或QQ等方式進行,養生知識、飲食知識、運動知識、心理疏導等為主要的健康教育內容[2]。

      1.3 觀察指標

      觀察護理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評價護理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利用DTK量表[3]進行,均為單選題,共23道,選對計1分,總分23分,分數越高表示糖尿病知識掌握程度越好)、自我管理能力(利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評價表[4]進行,題目內容涉及運動、飲食、藥物治療、血糖監測、足部護理5個方面,共20道,總分35分,分數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高);完成護理后,調查患者對護理滿意率,包含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統計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

      護理前,常規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基本相同于全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全程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護理前后糖尿病知識評分、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護理前,常規組患者糖尿病知識評分、自我管理能力評分與全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全程組患者糖尿病知識評分、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護理滿意率比較

      護理后,全程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第7篇

      【關鍵詞】 糖尿??;健康教育;聯動式;安全性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177

      糖尿病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代謝性疾病, 發病比例顯著增加, 嚴重威脅我國人們生命健康[1]。本文中對在本院進行治療的糖尿病患者200例, 分別給予常規健康教育和聯動式健康教育, 詳細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2015年10月在本中心進行治療的糖尿病患者200例, 隨機為常規組和改良組, 各100例。常規組男49例, 女51例, 平均年齡(59.50±5.00)歲,

      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00±1.00)年;改良組男50例, 女50例, 平均年齡(58.50±5.50)歲, 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50±0.50)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規組 給予常規健康教育護理干預, 對患者的血糖、血壓、血脂等情況進行分析和記錄, 同時依據患者情況進行常規的健康教育管理, 組織患者和家屬定期健康教育知識學習, 發放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識手冊, 在社區顯著地方、走廊過道及病房張貼健康教育宣傳畫, 增加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和宣傳[2]。

      1. 2. 2 改良組 給予聯動式健康教育護理干預, 首先對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記錄, 對患者的情況進行準確的評估, 對患者進行分類;對文化程度較低、糖尿病知識掌握較少的患者, 重點進行糖尿病知識的培訓和講解, 增加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 提高患者和家屬對糖尿病的重視和關注, 同時定期對患者實施問卷調查, 了解患者對糖尿病知識掌握的程度, 對薄弱部分強化講解[3];對藥物治療依從性差患者, 著重增加藥物藥理、藥性知識的講解, 提高患者對糖尿病治療藥物的了解, 增加藥物正常效果及不良反應的區分, 提高自診自查。定期對患者用藥情況調查分析, 及時調整用藥方案;對飲食管理依從性差的患者, 重點了解飲食情況, 針對患者的情況給予針對性的飲食計劃, 對飲食計劃管理效果定期統計和分析;對患者的總體情況定期匯總, 患者相互交流治療心得, 提高治療依從性, 增加醫生、護士、患者間的聯動性[4]。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1, 5]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健康教育知識知曉情況、合并癥發生比例。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 分為護理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滿意度=護理滿意率+基本滿意率;健康教育知識知曉情況分為完全知曉、基本知曉和知曉較差, 知曉度=完全知曉率+基本知曉率;依從性分為完全服從、基本服從、不服從, 依從性=完全服從率+基本服從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改良組患者護理滿意61例、基本滿意35例, 不滿意4例, 滿意度為96.00%;常規組分別為48、35、17例, 滿意度為83.00%,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知識知曉情況對比 改良組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識完全知曉59例, 基本知曉31例, 知曉較差10例, 知曉度為90.00%;常規組分為39、43、18例, 知曉度為82.00%,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3 兩組患者飲食干預依從性對比 改良組患者飲食干預完全服從72例, 基本服從23例, 不服從5例, 依從性為95.00%;常規組分別為49、20、31例, 依從性為69%,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4 兩組合并癥發生比例對比 改良組患者合并癥發生12例(12.00%)顯著優越于常規組的29例(29.00%)(P

      3 討論

      糖尿病目前已經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人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 發病機制較為復雜, 治療方法主要是口服降糖藥物或應用胰島素。但最為重要的還是患者的飲食生活配合, 不但能夠更好的增加臨床治療效果還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5]。常規的健康教育缺乏互動性和靈活性, 聯動式健康教育能夠對患者的情況更加了解, 同時針對性的治療和干預, 對糖尿病的治療和用藥增加配合。

      醫院無論在糖尿病防治人才還是檢測設備等資源方面都占有優勢, 患者和家屬對專業醫生和護士的建議也非常重視, 對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知識培訓和行為干預, 采取醫生和護士、患者互動的健康教育方式, 患者更容易接受。由于社區健康檔案的建立和社區慢性病管理為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的推廣, 提供了平臺和保障因此在糖尿病延續護理中應用, 聯動式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是可行的[6]。本文結果顯示, 改良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識知曉情況、飲食干預依從性、合并癥發生比例均顯著優越于常規組(P

      總之, 應用聯動式健康教育管理糖尿病患者, 能夠更好的提高護理滿意度, 增加患者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程度、改善患者飲食干預依從性, 降低合并癥的發生比例,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曉靜, 王旭紅, 李愛華.醫聯體聯動模式下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分析.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5, 15(22):3413-3414.

      [2] 崔建蓉.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護理研究, 2015, 30(33):4197-4199.

      [3] 施雁, 王西英, 孫曉.糖尿病病人三元聯動健康照護模式在延續護理中的應用.中國護理管理, 2012, 12(9):8-11.

      [4] 馬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23):2169-2171.

      [5] 張愛洪.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家庭健康教育護理責任制的效果.中國保健營養, 2013, 23(3):909-910.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