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2 16:18:24
序論:在您撰寫數學考點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單調性問題研究函數的單調性問題是導數的一個主要應用,解決單調性、參數的范圍等問題,需要解導函數不等式,這類問題常常涉及解含參數的不等式或含參數的不等式的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的求解。
1.單調性問題
研究函數的單調性問題是導數的一個主要應用,解決單調性、參數的范圍等問題,需要解導函數不等式,這類問題常常涉及解含參數的不等式或含參數的不等式的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的求解。由于函數的表達式常常含有參數,所以在研究函數的單調性時要注意對參數的分類討論和函數的定義域。
2.極值問題
求函數y=f(x)的極值時,要特別注意f'(x0)=0只是函數在x=x0有極值的必要條件,只有當f'(x0)=0且在xx0 時,f'(x0)異號,才是函數y=f(x)有極值的充要條件,此外,當函數在x=x0處沒有導數時, 在 x=x0處也可能有極值,例如函數 f(x)=|x|在x=0時沒有導數,但是,在x=0處,函數f(x)=|x|有極小值。
還要注意的是, 函數在x=x0有極值,必須是x=x0是方程f'(x)=0的根,但不是二重根(或2k重根),此外,在確定極值點時,要注意,由f'(x)=0所求的駐點是否在函數的定義域內。
3.切線問題
曲線y=f(x)在x=x0處的切線方程為y-f(x0)=f'(x0)(x-x0),切線與曲線的綜合,可以出現多種變化,在解題時,要抓住切線方程的建立,切線與曲線的位置關系展開推理,發展理性思維。關于切線方程問題有下列幾點要注意:
(1)求切線方程時,要注意直線在某點相切還是切線過某點,因此在求切線方程時,除明確指出某點是切點之外,一定要設出切點,再求切線方程;
(2) 和曲線只有一個公共點的直線不一定是切線,反之,切線不一定和曲線只有一個公共點,因此,切線不一定在曲線的同側,也可能有的切線穿過曲線;
(3) 兩條曲線的公切線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有公共切點,這類公切線的特點是在切點的函數值相等,導數值相等;另一種是沒有公共切點,這類公切線的特點是分別求出兩條曲線的各自切線,這兩條切線重合。
4.函數零點問題
函數的零點即曲線與x軸的交點,零點的個數常常與函數的單調性與極值有關,解題時要用圖像幫助思考,研究函數的極值點相對于x軸的位置,和函數的單調性。
5.不等式的證明問題
證明不等式f(x)≥g(x)在區間D上成立,等價于函數f(x)-g(x)在區間D上的最小值等于零;而證明不等式f(x)>g(x) 在區間D上成立,等價于函數f(x)-g(x)在區間D上的最小值大于零,或者證明f(x)min≥g(x)max、 f(x)min>g(x)max。因此不等式的證明問題可以轉化為用導數求函數的極值或最大(小)值問題。
高考數學函數與導數易錯知識點
求函數奇偶性的常見錯誤
錯因分析:求函數奇偶性的常見錯誤有求錯函數定義域或是忽視函數定義域,對函數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條件不清,對分段函數奇偶性判斷方法不當等。
判斷函數的奇偶性,首先要考慮函數的定義域,一個函數具備奇偶性的必要條件是這個函數的定義域區間關于原點對稱,如果不具備這個條件,函數一定是非奇非偶的函數。
在定義域區間關于原點對稱的前提下,再根據奇偶函數的定義進行判斷,在用定義進行判斷時要注意自變量在定義域區間內的任意性。
抽象函數中推理不嚴密致誤
錯因分析:很多抽象函數問題都是以抽象出某一類函數的共同“特征”而設計出來的,在解決問題時,可以通過類比這類函數中一些具體函數的性質去解決抽象函數的性質。
解答抽象函數問題要注意特殊賦值法的應用,通過特殊賦值可以找到函數的不變性質,這個不變性質往往是進一步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抽象函數性質的證明是一種代數推理,和幾何推理證明一樣,要注意推理的嚴謹性,每一步推理都要有充分的條件,不可漏掉一些條件,更不要臆造條件,推理過程要層次分明,書寫規范。
函數零點定理使用不當致誤
錯因分析:如果函數y=f(x)在區間[a,b]上的圖象是連續不斷的一條曲線,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數y=f(x)在區間(a,b)內有零點,即存在c∈(a,b),使得f(c)=0,這個c也是方程f(c)=0的根,這個結論我們一般稱之為函數的零點定理。
函數的零點有“變號零點”和“不變號零點”,對于“不變號零點”,函數的零點定理是“無能為力”的,在解決函數的零點時要注意這個問題。
混淆兩類切線致誤
錯因分析:曲線上一點處的切線是指以該點為切點的曲線的切線,這樣的切線只有一條;曲線的過一個點的切線是指過這個點的曲線的所有切線,這個點如果在曲線上當然包括曲線在該點處的切線,曲線的過一個點的切線可能不止一條。因此求解曲線的切線問題時,首先要區分是什么類型的切線。
混淆導數與單調性的關系致誤
錯因分析:對于一個函數在某個區間上是增函數,如果認為函數的導函數在此區間上恒大于0,就會出錯。
研究函數的單調性與其導函數的關系時一定要注意:一個函數的導函數在某個區間上單調遞增(減)的充要條件是這個函數的導函數在此區間上恒大(小)于等于0,且導函數在此區間的任意子區間上都不恒為零。
導數與極值關系不清致誤
錯因分析:在使用導數求函數極值時,很容易出現的錯誤就是求出使導函數等于0的點,而沒有對這些點左右兩側導函數的符號進行判斷,誤以為使導函數等于0的點就是函數的極值點。
出現這些錯誤的原因是對導數與極值關系不清??蓪Ш瘮翟谝粋€點處的導函數值為零只是這個函數在此點處取到極值的必要條件,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在使用導數求函數極值時一定要注意對極值點進行檢驗。
高考數學復習策略
(一)最后沖刺要靠做“存題”
數學學科的最后沖刺無非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扎實學科基礎,另一個則是彌補學生自己的薄弱環節。”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就是要靠“做存題”。所謂的“存題”,就是現有的、以前做過的題目。
數學的復習資料里有一些歸納知識點和知識結構的資料,考生可以重新翻看這些資料,把過去的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和“溫故”,這也是沖刺階段可以做的。
(二)錯題重做
臨近考試,要重拾做錯的題,特別是大型考試中出錯的題,通過回歸教材,分析出錯的原因,從出錯的根源上解決問題。錯題重做是查漏補缺的很好途徑,這樣做可以花較少的時間,解決較多的問題。
(三)回歸課本
結合考綱考點,采取對賬的方式,做到點點過關,單元過關。對每一單元的常用方法和主要題型等,要做到心中有數;結合錯題重做,盡可能從課本知識上找到出錯的原因,并解決問題;結合題型創新,從預防冷點突爆、實施題型改進出發回歸課本。
(四)適當“讀題”
讀題的任務就是要理清解題思路,明確解題步驟,分析最佳解題切入點。讀題強調解讀結合,邊“解”邊“讀”,以“解”為主。“解”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印象:“讀”就是將已經熟練了的部分跳過去,單刀直入,解決最關鍵的環節,收到省時、高效的效果。
(五)基礎訓練
客觀題指選擇題和填空題。最后沖刺階段的訓練以客觀題和前三個解答題為主,其訓練內容應包括以下方面:基礎知識和基本運算;解選擇題填空題的策略;傳統知識板塊的保溫;對知識網絡交會點處的“小題大做”。
猜你感興趣:
1.2017年高中數學導數的基本公式
2.2017高考數學高頻考點
3.2017屆高考文科數學知識點總結
4.2017高考數學一輪復習重點
高考數學學習方法
一、預習是聰明的選擇
最好老師指定預習內容,每天不超過十分鐘,預習的目的就是強制記憶基本概念。
二、基本概念是根本
基本概念要一個字一個字理解并記憶,要準確掌握基本概念的內涵外延。只有思維鉆進去才能了解內涵,思維要發散才能了解外延。只有概念過關,作題才能又快又準。
三、作業可鞏固所學知識
作業一定要認真做,不要為節約時間省步驟,作業不要自檢,全面暴露存在的問題是好事。
四、難題要獨立完成
想得高分一定要過難題關,難題的關鍵是學會三種語言的熟練轉換。(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
高考數學復習方法
一、加倍遞減訓練法
通過訓練,從心理上、精力上、準確度上逐漸調整到考試的最佳狀態,該訓練一定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否則達不到效果。
二、考前不要做新題
考前找到你近期做過的試卷,把錯的題重做一遍,這才是有的放矢的復習方法。
高考數學考試方法
一、良好心態
考生要自信,要有客觀的考試目標。追求正常發揮,而不要期望自己超長表現,這樣心態會放的很平和。沉著冷靜的同時也要適度緊張,要使大腦處于最佳活躍狀態。
二、考試從審題開始
審題要避免“猜”、“漏”兩種不良習慣,為此審題要從字到詞再到句。
三、學會使用演算紙
要把演算紙看成是試卷的一部分,要工整有序,為了方便檢查要寫上題號。
四、正確對待難題
難題是用來拉開分數的,不管你水平高低,都應該學會繞開難題最后做,不要被難題搞亂思緒,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無論什么考試,你都能排前幾名。
高考數學提分方法總結相關文章:
1.高中數學迅速提分的訣竅
2.高考數學快速提分方法
3.高考數學快速提分的方法
4.高考數學得分技巧
5.高考文科數學提分方法
2021年高考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你知道嗎?高中數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知識點??键c。共同閱讀2021年高考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請您閱讀!
高考數學的答題順序是什么高考數學的答題順序:先易后難
就是先做簡單題,再做綜合題,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果斷跳過啃不動的題目,從易到難,也要注意認真對待每一道題,力求有效,不能走馬觀花,有難就退,傷害解題情緒。
高考數學的答題順序:先熟后生
通覽全卷,可以得到許多有利的積極因素,也會看到一些不利之處,對后者,不要驚慌失措,應想到試題偏難對所有考生也難,通過這種暗示,確保情緒穩定,對全卷整體把握之后,就可實施先熟后生的方法,即先做那些內容掌握比較到家、題型結構比較熟悉、解題思路比較清晰的題目。這樣,在拿下熟題的同時,可以使思維流暢、超常發揮,達到拿下中高檔題目的目的。
高考數學的答題順序:先同后異
先做同科同類型的題目,思考比較集中,知識和方法的溝通比較容易,有利于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益。高考題一般要求較快地進行“興奮灶”的轉移,而“先同后異”,可以避免“興奮灶”過急、過頻的跳躍,從而減輕大腦負擔,保持有效精力。
點擊查看: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及復習資料
高考數學的答題順序:先小后大
小題一般是信息量少、運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輕易放過,應爭取在大題之前盡快解決,從而為解決大題贏得時間,創造一個寬松的心理基矗
高考數學的答題順序:先點后面
近年的高考數學解答題多呈現為多問漸難式的“梯度題”,解答時不必一氣審到底,應走一步解決一步,而前面問題的解決又為后面問題準備了思維基礎和解題條件,所以要步步為營,由點到面6.先高后低。即在考試的后半段時間,要注重時間效益,如估計兩題都會做,則先做高分題;估計兩題都不易,則先就高分題實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時間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高考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復習忌諱一
一忌“多而不精,顧此失彼”
許多同學(更多的是家長)為了在高考中領先于其它人,總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要比別人學得多,這無疑是件好事。但他們最后所采用的方法卻往往是對他們最為不利的,那就是:購買和選擇大量的復習資料和講義,花去比別人多得多的時間,沒日沒夜的做,他們的精神非??少F,他們的毅力非常驚人,其效果卻讓他們自己都非常傷心失望。有些家長甚至說:“我的小孩已經盡力了,還是沒有進步,一定是太笨了”。其實,他們犯了很多科學性的錯誤,卻不自知。
1.高中階段所學的知識具有一定的范圍,再多的復習資料、講義,也只不過是這一范圍內的知識的重復和變形。
你所做的很多題目都代表相同的知識點,代表相同的方法,對于那些你已經掌握的`知識、方法,做再多的題目還是于事無補,簡單無聊的重復除了使你身陷題海,不能自拔,耗盡了你的精力不算,還使你失去了信心,因為你比別人努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2.每一套復習資料都經過編纂人員的反復推敲,仔細研究,都很系統地將相應的知識點按照一定的規律和方法融會于其中。
所以同學只要研究好一兩套具有代表性的復習資料,你該學的一定都能學到,該會的都能學會。
3.“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太貪心,這本資料也好,那本資料也不錯,好的資料太多了,同學們的精力是有限的,而題目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精力去做無限的題目,永遠沒有盡頭,必然導致你對每一套資料都沒有很好的完成,都沒有系統地研究,反而會因為各種資料的風格、體系的不同,而使你的學習失去全面性、系統性,多而不精,顧此失彼,是高三復習的大敵。
復習忌諱二
二忌“學而不思,囫圇吞棗”
導致很多同學身陷題海,不能自拔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而不思”,題目是知識的載體,有的同學做了很多題目,卻仍然沒有明白它們代表同一知識點,不但不能舉一反三,甚至舉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們沒有養成思考、總結的習慣。華羅庚先生說過:“譬如我們讀一本書,厚厚的一本,再加上我們自己的注解,就愈讀愈厚,我們自己知道的東西也就‘由薄到厚’了”?!啊畬W’并不到此為止,‘懂’并不到此為透,所謂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煉的過程,即把那些學到的東西,經過咀嚼、消化,融會貫通,提煉出關鍵性的東西來?!边@段話充分說明了思考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學而不思”的幾種具體表現,也許你就有過這樣的經歷。
1.上課以為自己聽懂了,可你仍然作業不會做,去問老師的時候,老師告訴你,這就是上課講的例題或例題的變形;總是感到有做不完的題目,覺得每個題目都很新鮮,常常遇到那種好象從未見過的題型;
2.從來不去想,怎樣發展自己的強項,怎樣彌補自己的不足,只知道老師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布置了作業就做,發了試卷就考。
3.考試的時候突然覺得這就是老師講的某個典型的東西,卻有那種話到嘴邊說不出的感覺,或者豁然開朗、猛然醒悟的感覺;
4.當老師要你總結一類題目的解題方法和策略或要你總結某一章所學內容的時候,你總是支支唔唔無話可說;
5.一個自己所犯的錯誤,只是輕輕的告訴自己,下次要注意,只簡單地歸結為粗心,但下次還是犯同樣的錯誤。
學而不思,往往就囫圇吞棗,對于外界的東西,來者不拒,只知接受,不會挑選,只知記憶,不會總結。你沒有在學習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注解”,怎能做到華羅庚先生說的“由薄到厚”,你不會“提煉出關鍵性的東西來”,就更不能“由厚到薄”,找到問題地本質,那么,你的學習就很難取得質的飛躍。
復習忌諱三
三忌“好高騖遠,忽視雙基”
很多同學都知道好高務遠就是眼高手低、不自量力的代名詞,但卻不知道什么是好高騖遠。
有的同學由于自己覺得成績很好,所以,總認為基礎的東西,太簡單,研究雙基是浪費時間;有的同學對自己的定位較高,認為自己研究的應該是那些高于其它同學的,別人覺得有困難的東西;有的同學總是嫌老師講得太簡單或者太慢,甚至有的同學成績不怎么樣,也瞧不起基礎的東西。其實,這些都是好高騖遠。
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存在于最簡單的事實之中。一切高樓大廈都是平地而起的,一切高深的理論,都是由基礎理論總結出來的。同學們可以仔細地分析老師講的課,無論是多難的題目,最后總是深入淺出,歸結到課本上的知識點,無論是多簡單的題目,總能指出其中所蘊藏的科學道理,而大多數同學,只聽到老師講的是題目,常常認為此題已懂,不需要再聽,而忽略了老師闡述“來自基礎,回歸基礎”的道理的關鍵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雙基,千萬別好高務遠。
四忌“敷衍了事,得過且過”
以下是對某校2020屆高三300名同學關于作業問題的兩項調查:(數值為人數比例:做到的/總人數)
你做作業是為了什么?
檢測自己究竟學會了沒有占91/30.33%
因為老師要檢查占143/47.67%
怕被家長、老師批評的占38/12.67%
說不清什么原因占28/9.33%
你的作業是怎樣完成的?
復習,再聯系課上內容獨立完成占55/18.33%
高中高三數學的知識點歸納一、直線與圓:
1、直線的傾斜角
的范圍是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于一條與 軸相交的直線 ,如果把 軸繞著交點按逆時針方向轉到和直線 重合時所轉的最小正角記為, 就叫做直線的傾斜角。當直線 與軸重合或平行時,規定傾斜角為0;
2、斜率:已知直線的傾斜角為,且90,則斜率k=tan.
過兩點(x1,y1),(x2,y2)的直線的斜率k=( y2-y1)/(x2-x1),另外切線的斜率用求導的方法。
3、直線方程:⑴點斜式:直線過點
斜率為 ,則直線方程為 ,
⑵斜截式:直線在 軸上的截距為 和斜率,則直線方程為
4、,
,① ∥ , ; ② .
直線 與直線 的位置關系:
(1)平行 A1/A2=B1/B2 注意檢驗(2)垂直 A1A2+B1B2=0
5、點
到直線 的距離公式 ;
兩條平行線 與 的距離是
6、圓的標準方程:
.⑵圓的一般方程:
注意能將標準方程化為一般方程
7、過圓外一點作圓的切線,一定有兩條,如果只求出了一條,那么另外一條就是與軸垂直的直線.
8、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通常轉化為圓心距與半徑的關系,或者利用垂徑定理,構造直角三角形解決弦長問題.①
相離② 相切③ 相交
9、解決直線與圓的關系問題時,要充分發揮圓的`平面幾何性質的作用(如半徑、半弦長、弦心距構成直角三角形)
直線與圓相交所得弦長
二、圓錐曲線方程:
1、橢圓:
①方程 (a0)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 |PF1|+|PF2|=2a ③ e= ④長軸長為2a,短軸長為2b,焦距為2c;a2=b2+c2 ;
2、雙曲線:①方程
(a,b0) 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 ||PF1|-|PF2||=2a ③e= ;④實軸長為2a,虛軸長為2b,焦距為2c;漸進線或 c2=a2+b2
3、拋物線
:①方程y2=2px注意還有三個,能區別開口方向; ②定義:|PF|=d焦點F( ,0),準線x=- ;③焦半徑 ;焦點弦=x1+x2+p;
4、直線被圓錐曲線截得的弦長公式:
5、注意解析幾何與向量結合問題:1、,
.(1) ;(2) .
2、數量積的定義:已知兩個非零向量a和b,它們的夾角為,則數量|a||b|cos叫做a與b的數量積,記作ab,即
3、模的計算:|a|=
知識點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常數項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項系數為4,常數項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項系數為3,常數項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為一般式為3x2-x-2=0。
知識點2:直角坐標系與點的位置
1、直角坐標系中,點A(3,0)在y軸上。
2、直角坐標系中,x軸上的任意點的橫坐標為0。
3、直角坐標系中,點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標系中,點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標系中,點A(-2,1)在第二象限。
知識點3:已知自變量的值求函數值
1、當x=2時,函數y=的值為1。
2、當x=3時,函數y=的值為1。
3、當x=-1時,函數y=的值為1。
知識點4:基本函數的概念及性質
1、函數y=-8x是一次函數。
2、函數y=4x+1是正比例函數。
3、函數是反比例函數。
4、拋物線y=-3(x-2)2-5的開口向下。
5、拋物線y=4(x-3)2-10的對稱軸是x=3。
6、拋物線的頂點坐標是(1,2)。
7、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識點5: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
1、數據13,10,12,8,7的平均數是10。
2、數據3,4,2,4,4的眾數是4。
3、數據1,2,3,4,5的中位數是3。
知識點6:特殊三角函數值
1、cos30°=。
2、sin260°+cos260°=1。
3、2sin30°+tan45°=2。
4、tan45°=1。
5、cos60°+sin30°=1。
知識點7:圓的基本性質
1、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個三角形一定有一個外接圓。
3、在同一平面內,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軌跡,是以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徑的圓。
4、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
5、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圓心角的一半。
6、同圓或等圓的半徑相等。
7、過三個點一定可以作一個圓。
8、長度相等的兩條弧是等弧。
9、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
10、經過圓心平分弦的直徑垂直于弦。
知識點8: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1、直線與圓有唯一公共點時,叫做直線與圓相切。
2、三角形的外接圓的圓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3、弦切角等于所夾的弧所對的圓心角。
4、三角形的內切圓的圓心叫做三角形的內心。
5、垂直于半徑的直線必為圓的切線。
6、過半徑的外端點并且垂直于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2013年高考大綱出爐,對比去年考綱來看,化學部分沒有變化。但并非意味著今年的考題將延續甚至復制去年的模式。2013年高考化學考試說明將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及說明作為命題依據,明確提出“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在去年新課標試卷中一些題目視角獨特、命題新穎,而今年還是要在保持穩定、適度創新的前提下出現一些新題目,充分體現新課改理念。目的為高校選拔新生,對高中教學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因此難度不會下降太多。另2012年全卷的難度與2011年相近,2011年抽樣統計數據為,抽樣24914份,平均分162分,難度系數為0.54;2012年抽樣統計數據為,抽樣24849份,平均分155分,難度系數為0.52。而國家高考命題中心要求的試題難度系數為0.53~0.65之間。估計2013年的高考新課標理綜化學難度系數在0.52~0.56之間。
二、2013年化學備考十六大重要考點梳理
解讀2013年考綱,展望2013年高考理綜化學,與往年相比不會有大的改變,但會穩中求變、變中求新、新中求活。2013年的高考理綜化學命題仍然離不開主干知識的考查。高考以能力立意進行命題,而能力的考查,又必須結合具體的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由此,筆者認為以下知識點應該是廣大考生須關注的重點。
重要考點一:基本實驗操作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是指在進行化學實驗時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例如,常用化學儀器的洗滌、安裝和使用,化學試劑的取用、稱量、加熱、過濾、蒸發、集氣和溶液配制等一系列操作方法,以及書寫實驗報告等。近年來,全國各個省市的高考試題當中除了實驗大題都不同程度的又以選擇試題的形式出現,加大了這部分的考查。例如,2012年的新課標理綜第7題、廣東理綜第9題、北京理綜第8題、浙江理綜第13題、福建理綜第6題、重慶理綜第8題、江蘇理綜第6題、海南理綜第4題、上海卷第16題,希望廣大高三教師和2013考生予以重視。
重要考點二:化學用語
化學用語是每套高考試卷中的必考內容與必考題型。涉及到的知識點有1.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的書寫;2.常見元素的化合價的判斷;3.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書寫或判斷,如2012年全國江蘇卷第2題中一些常見物質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及原子結構示意圖等等的判斷;4.電子式的書寫或判斷,如2012年海南卷化學第9題中丙烯的電子式、分子式書寫、原子的表示方法等;5.結構式和結構簡式的表示和判斷。2013年在這些知識點方面仍會設題,特別要注意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的書寫與判斷。從近年考試情況來看,該部分命題新動向應該是1.結合科技最新發展如新能源、新材料、新物質的使用與合成,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化學用語(主要考查元素化合價、物質化學式或電極反應方程式);2.回歸教材,體現“用教材”中的知識(主要是化學方程式)分析解決問題,這類試題主要以非選擇題的形式出現;3.結合物質結構、原子結構等知識對化學用語進行綜合性的考查。
重要考點三:化學與STSE(特別是化學與生活相關的知識,教材體現在必修2的第三、四章內容)
新課改最為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求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因此化學高考試題中的信息題常常和時事聯系很緊密。比如說,1998年山西朔州發生假酒案,當年的全國化學高考題就考了有關甲醇的試題;1999年,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當年在全國化學高考試題中考查了有關試題;1999年在全國高考化學試題中考查了石墨炸彈有關試題;1999年歐洲的二惡英事件,2000年的全國化學高考題中就出現了有關二惡英的試題;2003年非典事件,2004年考了預防非典的消毒藥物過氧乙酸的試題;2005年化學高考考查了有關蘇丹紅的分子結構及有關試題;再比如高考還考了嗎啡、海洛因的分子結構及其有關性質。2006年禽流感是影響全球的大事件,在高考中就考查了合成抵抗禽流感藥物達菲的原料莽草酸,2007年廣東高考試題考查了治療矽肺病的藥物克矽平,2008年綠色奧運,山東考查了興奮劑試題,2009年北京卷考查了DAT的合成,2010年新課標考查了儲氫合金材料、還考查了PC的合成,2011年海南考查了PCT的合成、2012年上海試題考查了PM2.5、福建考查了PX事件等。近幾年新課標及各個省市的高考試題都逐漸加大力度考查與STSE相關的試題,不僅在大題中出現而且增加了選擇題。例如2012年的新課標的第8題、北京卷的第11題、廣東卷的第7題、山東卷的第7題、浙江卷的第7題、福建卷的第6、31題、天津卷的第1題、重慶卷的第6題、四川卷的第6題、江蘇卷的第1題、海南卷的第1、2題、上海卷的第1、2題。全國14套試卷,共出現在11套試題中的14個題次。幾乎100%,所以廣大高三教師和考生應重視此類試題。
重要考點四: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能力要求與試題特點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是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綜合運用。要求在熟練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判斷應用能力??疾檫@部分知識的試題里,考查知識層次的試題比例逐漸減小,考查理解、應用、創新層次的試題。
重要考點五:阿伏伽德羅常數及阿伏伽德羅定律
阿伏伽德羅常數是高考命題的??紵狳c,是一種“古老”的題型,命題方式比較單一,題干一般都是“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但是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離子、電子、質子、中子等)的數目、氧化還原反應中的電子轉移數目、化學鍵的數目等。2013年高考命題除采用上述慣用的命題方式外,還會存在以下幾種新的命題方式1.與其他知識點混合考查。這種命題方式多采用選擇題的模式,即在一個選擇題中的一個選項中考查阿伏伽德羅常數,而其他選項則是其他的知識點。這種命題方式適應了理科綜合考試模式下“題目少”,且需要試卷的“知識點覆蓋廣”的特點;2.結合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進行考查。該方式往往隱含氣體的標準狀況,目的是在阿伏伽德羅常數這個知識點下考查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3.結合化學平衡進行考查?;瘜W平衡狀態下氣體的分子數會發生變化,但反應體系中的原子數不變。故2013年可能會結合化學平衡在這方面設題;4.結合有機化合物進行考查。新課標形式的高考,作為有機化合物的考查比較單一,題型主要為選擇題。例如2012年的新課標的第9題、廣東卷的第11題、山東卷的第7題、四川卷的第7題、江蘇卷的第8題、海南卷的第7題等。
重要考點六:氧化還原反應
掌握常見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和相關計算。(2011年考綱新增加)氧化還原反應的考查秉承了以往高考中的命題風格,即考查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判斷,考查反應中電子的轉移計算等。2013年高考命題動向;1.結合阿伏伽德羅常數對反應中轉移的電子進行計算。這種考查方式知識容量大,可以考查物質的量的計算,可以考查阿伏伽德羅常數的理解,可以考查氧化還原反應。同時作為選擇題的其他選項還可以考查其他知識點。故這種命題形式會出現在2013年理科綜合試卷中;2.結合電化學進行命題。電化學的基礎就是氧化還原反應,所以考查電化學的同時還會考查電化學反應中電子的轉移;3.結合實際應用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知識。通過生產、生活中實際的氧化還原反應,考查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確定等。
重要考點七:物質的量與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計算
物質的量是中學化學的核心內容,也是工具性內容,在高考命題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位置,以往的高考命題有對物質的量的理解,溶液的配制,最主要的試題是涉及物質的量與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計算方面。2013年高考命題會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1.由物質的量計算反應熱(焓變),通過一定質量的物質,或標準狀況下一定體積的氣體所放出的熱量,來計算某個反應的反應熱;2.由物質的量考查氧化還原反應中量的變化,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往往就是物質的量的計算,計算的內容有氧化劑、還原劑的量,氧化產物、還原產物的量,反應中的電子轉移的量;3.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涉及該知識點的內容有溶液配制步驟,稱量與溶液配制結果的誤差,容量瓶和玻璃棒的使用方法等;4.根據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計算離子濃度,計算離子的物質的量等。
重要考點八:離子方程式書寫正誤判斷
該類題型多為選擇題,主要考查物質在離子方程式中的改寫問題;原子個數守恒、電荷總數守恒、氧化還原反應得失電子守恒問題;是否符合反應實際情況,如鹽類的單一離子的水解為可逆反應,應采用可逆符號;多元弱酸的陰離子水解方程式應分步書寫等;與反應物的量有關的反應是否書寫準確。若未給出反應物間量的關系,則各種程度的反應方程式只要書寫正確是正確答案。例如2012年的全國卷的第7題、北京卷的第7題、四川卷的第9題、江蘇卷的第9題、海南卷的第12題等。
重要考點九:電解質溶液——離子濃度關系(包括大小比較等)
題型主要為選擇題,能有效地測試出考生對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電解質之間的反應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及對這些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主要包括電離理論、水解理論、電荷守恒、物料守恒、質子守恒。
重要考點十: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及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題型主要為選擇題和大型綜合試題。既有單一考查某個知識點的選擇題,也有全方位考查的綜合題,強調對重點知識的考查,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圖表分析題都可能出現。從高考命題來看,對本知識點的考查體現在“創新”二字上,1.概念應用創新,反應熱相關概念很多,如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燃燒熱、中和熱等,命題則一般不直接考查概念,而是通過轉化考查概念的內涵和外延;2.熱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和書寫的創新,題目可通過能量變化圖、蓋斯定律、鍵能等創設情景,提供新信息,通過比較分析、計算等方法來求解“H”值,從而寫出判斷或書寫熱化學方程式。題型是結合化學與社會、生活、科技、環境考查熱化學方程式及反應平衡、反應速率等知識點進行考查。近年來對于化學反應速率的考查往往比較直觀。對2013年高考命題動向的分析;1.化學反應速率計算,通過給出的反應物的物質的量(或物質的量濃度)和容器體積及反應時間計算反應速率,或者通過給出的圖像,通過圖像分析進行反應速率的計算;2.涉及反應速率的化學實驗,以實驗的形式就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進行設題,就實驗操作方法進行設題,通過實驗觀察和數據處理得出實驗實驗結論等方面進行設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對本點有一個系統的理解,認真把握考查目標,探究其解題方法,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季V中有要求,同時09年到12年新課標卷連續四年均出現該題型,13年仍然值得理綜考生注意。
重要考點十一:物質結構元素周期率
題型為選擇題和大題,是考查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表)、元素性質的重要題型,也是考查學生綜合分析、邏輯推理、遷移應用等思維能力的常用手段。該類題型綜合性強,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為載體,用物質結構理論,將解釋現象、定性判斷、歸納總結、定量計算相結合,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考查。解答元素推斷題,須抓住原子結構和元素的有關性質,掌握元素周期表中主要規律,熟悉某些元素(短周期或前20號元素)的性質、存在和用途的特殊性,用分析推理法確定未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近兩年來新課標均已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在第13題。
重要考點十二:實驗大題
實驗是化學的靈魂,在近年高考試卷中,化學實驗操作技能的考查有所加強。形式為小型研究性試題,內容一般是無機實驗題,原理源于課本實驗,裝置不同于課本?;瘜W實驗基本操作高考命題中,對化學實驗基本方法的考查,題型有選擇題、綜合性實驗大題,往往一個試題涉及多個知識點,強調基礎知識的穿插應用,其基本創新點為1.裝置圖上創新,題目給出一些常見裝置,如選取一些裝置來組裝防倒吸、氣體發生、量取氣體體積等,或者給出中學常見的儀器或簡單裝置圖,根據這些儀器或裝置圖分析是否能達到某一實驗目的,通常以選擇題出現,考查的宗旨在于對實驗裝置原理的理解;2.基本操作上創新,這類試題大多以選擇題或者填空題形式出現,如給出若干實驗裝置、藥品、操作方法等,要求學生選取何種的儀器、藥品或者操作方法完成某項實驗操作,如儀器規格、儀器、藥品的選取、正確操作的辨別等。預計在2013年高考命題中,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也會濃縮在以上兩大重要創新點上,特別是開放性的裝置(儀器)、藥品、操作的選擇以及多種離子之間鑒別、分離提純將是命題重點。復習時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抓教材和《考試說明》,落實“雙基”;抓歸納總結,形成知識網絡;抓實驗操作,注重體驗;抓文字表達,形成良好的習慣;抓關聯,提高綜合分析能力;抓拓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特別是有機實驗酯化反應、硝化反應等會成為今后幾年高考的熱點,建議老師和考生要加以重視。
重要考點十三:常見氣體的制備
包括中學化學中需要掌握的主要有O2、H2、CO2、Cl2、HCl、H2S、SO2、NO、NO2、NH3、C2H4、C2H2等12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其中包括藥品選擇、反應原理、儀器裝置、操作要點、凈化干燥、收集、檢驗、尾氣處理等一系列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此內容必考,但一般又穿插在大題當中,例如2012年的新課標化學試題第26題,考查了實驗室氯氣的制備方法。
重要考點十四:有機化學
在新課標試卷中題型有選擇題(為必考內容)和大題(為選考內容)。新課標的高考有機試題聯系生活實際緊扣教材,考查基礎及主干知識,主要考查的仍然是有機物同分異構、有機反應類型、官能團、同系物、典型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重要有機物檢驗和制備以及有機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基本實驗。
重要考點十五:化學計算
新課標已經從2009年到2012年連續4年在第26試題考查化學計算了,而且前三年均已銅的化合物為背景考查了計算內容,2012年改為鐵的化合物相關計算。估計2013年會在鐵、鋁、鎂、硫酸、硝酸等方面做文章,篇幅和時間的原因這里就不再一一贅述。
重要考點十六:中學常見物質的考查
常見物質有Na2O2、NH4Cl、H2O2、(NH4)2Fe(SO4)2、CaC2、C2H2、C3H6O3、C7H8、C7H8O、C8H10、C9H12、C3H8、C3H8O、C3H8O3、C2H6、C2H6O、C2H6O2……以上這些物質的結構與性質幾乎在每年的高考試題當中都要出現,只要下工夫去研究定有收獲,篇幅和時間的原因這里也不再一一贅述。
數的概念和性質,四則運算與運用。
代數
代數等式和不等式的變換和計算。
包括:實數和復數;乘方和開方;代數表達式和因式分解;方程的解法;不等式;數學歸納法,數列;二項式定理,排列,組合和概率等。
幾何
三角形、四邊形、圓形以及多邊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角度、周長、面積等計算和運用;長方體、正方體以及圓柱體等各種規范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和運用;三角學;以及解析幾何方面的知識。
一元微積分
函數及其圖形:集合,映射,函數,函數的應用。
極限與連續:數列的極限,函數的極限,極限的運算法則,極限存在的兩個準則與兩個重要極限,連續函數,無窮小和無窮大。
導數與微分:導數的概念,求導法則及基本求導公式,高階導數,微分。
微分中值定理與導數應用:中值定理,導數的應用。
積分:不定積分和定積分的概念,牛頓―萊布尼茲公式,不定積分和定積分的計算,定積分的幾何應用。
線性代數
行列式:行列式的概念和性質,行列式按行展開定理,行列式的計算。
矩陣:矩陣的概念,矩陣的運算,逆矩陣,矩陣的初等變換。
向量:n維向量,向量組的線性相關和線性無關,向量組的秩和矩陣的秩。
(1)筆算兩位數加法,要記三條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3、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2)筆算兩位數減法,要記三條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減起;
3、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加10再減。
(3)混合運算計算法則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3、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4)四位數的讀法
1、從高位起按順序讀,千位上是幾讀幾千,百位上是幾讀幾百,依次類推;
2、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只讀一個“零”;
3、末位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5)四位數寫法
1、從高位起,按照順序寫;
2、幾千就在千位上寫幾,幾百就在百位上寫幾,依次類推,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6)四位數減法也要注意三條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減起;
3、哪一位數不夠減,從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減。
(7)一位數乘多位數乘法法則
1、從個位起,用一位數依次乘多位數中的每一位數;
2、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進幾。
(8)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
1、從被除數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一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兩位數;
2、除數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9)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1、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個位對齊;
2、再用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10)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
1、從被除數高位起,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前兩位,如果它比除數小,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寫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11)萬級數的讀法法則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位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12)多位數的讀法法則
1。從高位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2。讀億級或萬級時,要按照個級數的讀法來讀,再往后面加上“億”或“萬”字;
3。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13)小數大小的比較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數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依次類推。
(14)小數加減法計算法則
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的數位上的數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則進行計算,最后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位置,點上小數點。
(15)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16)除數是整數除法的法則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就在余數后面添0再繼續除。
(17)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運算法則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幾位,被除數小數點也向右移幾位(位數不夠在被除數末尾用0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18)解答應用題步驟
1。弄清題意,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確定每一步該怎樣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數;
3。進行檢驗,寫出答案。
(19)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并用X表示;
2。找出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案。
(20)同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21)同分母帶分數加減的法則
帶分數相加減,先把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分別相加減,再把所得的數合并起來。
(22)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進行計算。
(23)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4)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
分數乘以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25)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
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以除數的倒數。
(26)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和把百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
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把百分數化成小數,把百分號去掉,同時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27)把分數化成百分數和把百分數化成分數的方法
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二、小學數學口決定義歸類
1。什么是圖形的周長?
圍成一個圖形所有邊長的總和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2。什么是面積?
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他們的面積。
3。加法各部分的關系: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4。減法各部分的關系:
減數=被減數-差被減數=減數+差
5。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6。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除數=被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
7。角
(1)什么是角?
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2)什么是角的頂點?
圍成角的端點叫頂點。
(3)什么是角的邊?
圍成角的射線叫角的邊。
(4)什么是直角?
度數為90°的角是直角。
(5)什么是平角?
角的兩條邊成一條直線,這樣的角叫平角。
(6)什么是銳角?
小于90°的角是銳角。
(7)什么是鈍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鈍角。
(8)什么是周角?
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個周角等于360°。
8。垂直問題
(1)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線?什么是垂足?
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2)什么是點到直線的距離?
從直線外一點向一條直線引垂線,點和垂足之間的距離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9。三角形
(1)什么是三角形?
有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2)什么是三角形的邊?
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三角形的邊。
(3)什么是三角形的頂點?
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三角形的頂點。
(4)什么是銳角三角形?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
(5)什么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6)什么是鈍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
(7)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8)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腰?
有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兩個邊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
(9)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頂點?
兩腰的交點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頂點。
(10)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
在等腰三角形中,與其它兩邊不相等的邊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底。
(1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底邊上兩個相等的角叫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12)什么是等邊三角形?
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三角形的底?
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引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個頂點的對邊叫三角形的底。
(14)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10。四邊形
(1)什么是四邊形?
有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四邊形。
(2)什么是平等四邊形?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3)什么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個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四邊形的高。
(4)什么是梯形?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5)什么是梯形的底?
在梯形里互相平等的一組邊叫梯形的底(通常較短的底叫上底,較長的底叫下底)。
(6)什么是梯形的腰?
在梯形里,不平等的一組對邊叫梯形的腰。
(7)什么是梯形的高?
從上底的一點往下底引一條垂線,這個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梯形的高。
(8)什么是等腰梯形?
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1。什么是自然數?
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0、1、2、3、4、5、6、7、8、9、10……是自然數(自然數都是整數)。
1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時,看被省略的尾數位上的數是幾,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數舍去,如果是5或者比5大,去掉尾數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13。加法意義和運算定律
(1)什么是加法?
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加法。
(2)什么是加數?
相加的兩個數叫加數。
(3)什么是和?
加數相加的結果叫和。
(4)什么是加法交換律?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后,它的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14。什么是減法?
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15。什么是被減數?什么是減數?什么叫差?
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被減數,減去的已知數叫減數,所求的未知數叫差。
16。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和=加數+加數加數=和-另一加數
17。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差=被減數-減數減數=被減數-差被減數=減數+差
18。乘法
(1)什么是乘法?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叫乘法。
(2)什么是因數?
相乘的兩個數叫因數。
(3)什么是積?
因數相乘所得的數叫積。
(4)什么是乘法交換律?
兩個因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叫乘法交換律。
(5)什么是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這叫乘法結合律。
19。除法
(1)什么是除法?
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除法。
(2)什么是被除數?
在除法中,已知的積叫被除數。
(3)什么是除數?
在除法中,已知的一個因數叫除數。
(4)什么是商?
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數叫商。
20、乘法各部分的關系
積=因數×因數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21。除法
(1)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商=被除數÷除數除數=被除數÷商
(2)有余數的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22。什么是名數?
通常量得的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的數叫名數。
23。什么是單名數?
只帶有一個單位名稱的數叫單名數。
24。什么是復名數?
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數叫復名數。
25。什么是小數?
仿照整數的寫法,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圓點隔開,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小數。
26。什么是小數的基本性質?
小數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數大小不變,這叫小數的基本性質。
27。什么是有限小數?
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有限小數。
28。什么是無限小數?
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無限小數。
29。什么是循環節?
一個循環小數的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叫做這個數的循環節。
30。什么是純循環小數?
循環節從小數第一位開始的叫純循環小數。
31。什么是混循環小數?
循環節不是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混循環小數。
32。什么是四則運算?
我們把學過的加、減、乘、除四種運算統稱四則運算。
33。什么是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34。什么是解方程?
求方程解的過程叫解方程。
35。什么是倍數?什么叫約數?
如果a能被b整除,a就是b的倍數,b就叫a的約數(或a的因數)。
36。什么樣的數能被2整除?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能被2整除。
37。什么是偶數?
能被2整除的數叫偶數。
38。什么是奇數?
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奇數。
39。什么樣的數能被5整除?
個位上是0或5的數能被5整除。
40。什么樣的數能被3整除?
一個數的各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41。什么是質數(或素數)?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質數。
42。什么是合數?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合數。
43。什么是質因數?
每個合數都可以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其中每個質數都是這個合數的因數,叫做這個合數的質因數。
44。什么是分解質因數?
把一個合數用質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
45。什么是公約數?什么叫公約數?
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公約數。其中的一個叫公約數。
46。什么是互質數?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互質數。
47。什么是公倍數?什么是最小公倍數?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48。分數
(1)什么是分數?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分數。
(2)什么是分數線?
在分數里中間的橫線叫分數線。
(3)什么是分母?
分數線下面的部分叫分母。
(4)什么是分子?
分數線上面的部分叫分子。
(5)什么是分數單位?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叫分數單位。
49、怎么比較分數大???
(1)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2)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小的分子比較大。
(3)什么是真分數?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真分數。
(4)什么是假分數?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假分數。
(5)什么是帶分數?
由整分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通常叫帶分數。
(6)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7)什么是約分?
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數叫做約分。
(8)什么是最簡分數?
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最簡分數。
50、比
(1)什么是比?
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
(2)什么是比的前項?
比號前面的數叫比的前項。
(3)什么是比的后項?
比號后面的數叫比的后項。
(4)什么是比值?
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比值。
(5)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質?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比的基本性質。
51。長方體和正方體
(1)什么是棱?
兩個面相交的邊叫棱。
(2)什么是頂點?
三條棱相交的點叫頂點。
(3)什么是長方體的長、寬、高?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長方體的長、寬、高。
(4)什么是正方體(立方體)?
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正方體(或立方體)。
(5)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長方體的表面積。
(6)什么是物體體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52、圓
(1)什么是圓心?
圓中心的點叫圓心。
(2)什么是半徑?
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
(3)什么是直徑?
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
(4)什么是圓的周長?
圍成圓的曲線叫圓的周長。
(5)什么是圓周率?
我們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叫圓周率。
(6)什么是圓的面積?
圓所圍平面的大小叫圓的面積。
(7)什么是扇形?
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叫扇形。
(8)什么是???
在圓上兩點之間的部分叫弧。
(9)什么是圓心角?
頂點在圓心上的角叫圓心角。
(10)什么是對稱圖形?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
53、什么是百分數?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叫百分數,百分數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54、比例
(1)什么是比例?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2)什么是比例的項?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比例的項。
(3)什么是比例外項?
兩端的兩項叫比例外項。
(4)什么是比例內項?
中間的兩項叫比例內項。
(5)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6)什么是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解比例。
(7)什么是正比例關系?
兩種相關的量,一種變化,另一種量也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叫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正比例關系。
(8)什么是反比例關系?
兩種相關的量,一種變化,另一種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叫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成反比例關系。
55、圓柱
(1)什么是圓柱底面?
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圓柱的底面。
(2)什么是圓柱的側面?
圓柱的曲面叫圓柱的側面。
(3)什么是圓柱的高?
圓柱兩個底面的距離叫圓柱的高。
三、小學數學量的計算單位及進率歸類
1、長度計量單位及進率
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1公里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積計量單位及進率
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體積容積計量單位及進率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4、質量單位及進率
噸、千克、公斤、克
1噸=1000千克
1千克=1公斤
1千克=1000克
5、時間單位及進率
世紀、年、月、日、小時、分、秒
1世紀=100年1年=12月
1天=24小時1小時=60分
1分=60秒
(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份,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份,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
四、常用計算公式表
1、長方形面積
=長×寬,計算公式S=ab
2、正方形面積
=邊長×邊長,計算公式S=a×a=a2
3、長方形周長
=(長+寬)×2,計算公式C=(a+b)×2
4、正方形周長
=邊長×4,計算公式C=4a
5、平行四邊形面積
=底×高,計算公式S=ah
6、三角形面積
=底×高÷2,計算公式S=a×h÷2
7、梯形面積
=(上底+下底)×高÷2,計算公式S=(a+b)×h÷2
8、長方體體積
=長×寬×高,計算公式V=abh
9、圓的面積
=圓周率×半徑平方,計算公式V=πr2
10、正方體體積
=棱長×棱長×棱長,計算公式V=a3
1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都可以寫成底面積×高,計算公式V=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