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3 01:20:17
序論:在您撰寫施工測量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結合南水北調某渠道項目施工測量控制網的布設方案,總結了大型調水工程施工測量的步驟和方法,并提出了在工程施工測量工作中聯合使用AutoCAD和全站儀可真正實現測量工作內外業管理的一體化。
在工程規劃設計階段,需建立測圖控制網以保證最大比例尺測圖的需要;在工程實施階段,需建立施工控制網以控制工程的總體布置和各建筑物軸線之間的相對位置,滿足施工放樣的需要;在運行管理階段,需建立變形觀測控制網,用來觀測建筑物的變形情況以評估工程質量,保證安全運營,分析變形規律及進行相應的科學研究。無論是規劃設計階段還是工程實施階段,為工程建設測量需要而建立的各種控制測量網都是工程建設中各項測量工作的基礎,其成果的精度、可靠性將直接關系到工程整體的進展。
在工程實施階段,測量工作不僅僅表現在日常的施工放樣過程中,其重要性更突顯于為各種決策及經濟性分析提供原始數據。因此,在工程實施當中如何將測量外業與測量內業工作有機地統一起來,及時、準確地為經營管理部門提供滿足精度要求的測量成果是一項很重要的事情。以南水北調某渠道項目(以下簡稱本工程)為例說明大型調水工程施工測量內外業資料管理一體化的步驟及方法。
1測區及工程簡介
大型調水工程一般因其范圍廣,跨地區、跨流域的原因,其所經過地區往往地形地貌差異很大,這也給測量工作帶來了很多困難。本工程為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中典型的渠道項目,全長4.8km。其中有交叉公路建筑物6座,另外在靠近標段起點段處有一中心線半徑為500m、中心角度為25°20′的圓弧段,渠底設計縱坡為1/25000,設計底寬13.5m,過水斷面邊坡系數為3.0。本工程位于石家莊市近郊,其平面控制系統為1954北京坐標系1°分帶的第114帶,高程控制系統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本工程測區為一長約5km、寬約140m的狹長地帶,由于本工程在實施階段將在渠道兩側堆放大量的挖方棄土,使得測區通視條件較差,故該工程測量工作的難點是測量控制網點的布設、圓弧段及渠底縱坡的施工控制。
2現有成果的分析使用
施工測量工作啟動前,應首先對監理機構所提供的測量基準控制點、水準點的測量精度進行校測并對其資料和數據的準確性進行復核。在進行測量控制網選點布設前應進行現場踏勘、找點選線并應充分利用已有的地形地貌資料,制定經濟合理的技術方案,編寫有針對性的施測計劃及施測方法。
本工程測區內有監理機構移交的測量基準點4個,為C級GPS控制點,分別為H02、H04、H05、IIML112,其坐標為1954北京坐標系1°分帶的第114帶;另有國家二等水準點5個,分別為H02、H04、H05、IIML111、IIML112,均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點,以上基準點成對分布于渠道兩側。
根據《CH2001-92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中的要求,C級GPS控制點精度指標表現為兩相鄰點間距離的誤差的大小,校測方法采用兩相鄰基準點間實測距離與根據兩點間坐標反算距離之間的誤差是否滿足規范要求即可;根據《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7-91)中的要求,水準點精度校測可在兩相鄰水準點間建立符合水準測量導線并將其符合差與規定的限差相比較。據此可對該平面基準點進行校測。
3測量控制網的布設
3.1測量控制網布設的一般要求
施工測量控制網用以控制工程的總體布置和各建筑物軸線之間的相對位置并滿足施工放樣的需要,其布設是整個測量工作中的首要任務,其精度將直接影響以后工程中的放樣與施工控制精度。由于大型調水工程一般渠線較長,往往穿越農田或林帶、居民點等,在進行測量控制網布設前,應根據已有的地形地貌資料先進行室內選線后再進行外業選線、布設。室外選線時應注意觀察沿線的地形、地貌情況,并做好記錄,此外還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相鄰點通視條件要良好,地勢平坦,視野開闊,利于量邊測角并且有較大的控制范圍。
(2)導線點應選擇在土質堅硬而且安全的地方,以便能將導線點長期保存和使用。
(3)導線點應選擇在地勢較平坦,利于安放測量儀器的地方。
(4)導線邊長應大致相等,相鄰邊長差不宜過大且使導線點均勻分布在整個測區內。
(5)導線點應優先選擇在工程永久占地范圍內,應根據施工組織的安排,埋樁位置應與施工作業互不干擾且不宜被破壞。
(6)導線點埋設處應做好點之記。
3.2控制網整體布設方案
本工程測區為一長5km、寬約140m的狹長地帶,5個測量基準點中有4個成對分布于渠道兩側,另一個靠近渠尾??紤]到施工階段渠道右側將堆放大量的挖方棄土,本工程測量控制網布設為直伸型附和導線控制網。由于測量控制基準點均含有平面坐標和高程坐標,本工程建立了三維測量控制網。
本工程測量控制網中附和導線總長約7km,平均邊長500m,中間加密18個導線樁。根據測區已有的高程基準點分布情況,將本工程測區內高程控制分上、下游兩段布設附和水準路線,構成基本高程控制網。沿基本高程控制網將高程引測到臨時性作業點或永久占地邊界樁上,即可作為施工放樣的控制高程點。
3.3測量控制網的精度估算和最優化設計
大型調水工程施工測量控制精度要求高,對于自流渠段的渠底高程控制測量精度要求更高,在施測過程中因觀測誤差和起始數據誤差不可能完全消除,為此,在控制網布設后需要對其精度進行估算以優化控制網布設方案。對于直伸型附和導線控制網來說,附和導線精度最弱點位于導線中點處,對于該類型的控制網,可采用近似等邊直伸導線最弱點點位誤差估算方法進行估算。
4內外業資料管理的一體化
內業資料應該是外業工作的真實記錄和體現,然而在工程建設當中,內業工作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重外輕內”的思想在施工管理中更是普遍現象。如何管理好整個工程的內業資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測量工作作為工程建設當中各種量化手段的基礎,其內業資料的管理尤其重要。
測量工作內外業資料較多,可謂紛繁復雜。減少外業人員的記錄、數據整理及計算的工作量;保證內業人員計算數據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提高測量工作的效率是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的基礎。實現測量工作內外業資料管理的一體化是基礎。
4.1內業資料管理的標準化
大型調水工程由于測量任務大、頻次高,工程實施時往往會涉及到很多工作面同時開展,為便于管理,可依據工程特點及測量工作的要求制定出各種類型的標準原始數據記錄表格、內業分析與計算表格及成果上報表格等。
4.2內業計算及成果歸檔的制度化
測量外業開始前,內業工作應先詳細了解施測區域及沿線的地形、地貌情況。對于新建項目應察看其是否穿越農田或林帶、居民點等;對于改建項目應查看其已建構筑物的使用狀況,較重要的交叉建筑物等是否有可供利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圖等據以編制作業計劃及施測方案。
測量外業完成后,內業工作首先應全面檢查外業觀測數據有無遺漏,記錄、計算是否正確,成果是否符合規范的要求等,當發現記錄、計算有錯時,不要改動原始數據,而是要認真地反復校核;其次,要根據已知數據和觀測結果繪制外業成果注記圖,當確定外業成果符合規范及工程使用要求后,才可進行內業分析、計算,并及時地將成果歸檔。
4.3內外業資料管理的一體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測量儀器的不斷改進,尤其是全站儀在工程中的普及應用,使得當今的施工測量與傳統的施工測量相比有了明顯的改進,利用當今比較成熟的繪圖軟件—AutoCAD及全站儀聯合作業,可以非常容易、迅速地進行工程施工測量作業。
由于AutoCAD本身強大的數字成圖功能及高精度的數學計算能力,使得人們在使用該軟件時能輕松地將一些復雜而繁瑣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圖形計算的問題,利用AutoCAD不僅可以方便地進行前方測角交會、后方測角交會、前方距離交會的計算,而且可以通過旋轉AutoCAD中世界坐標系來實現與測量中的大地坐標系完全對應,可以實現測量工作內外業管理的一體化。
關鍵詞:精度分析、測回數2C互差平差歸零差施工控制網強制歸心對向觀測
前言:邊角后方交會在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的施工測量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工程為一等工程,工程規模為大一型、設計洪水位標冷為100年一遇,抗震烈度為6度。該工程是一座以航運、發電和改善哈爾濱市水環境為主,同時具有交通、水產養殖和旅游等綜合功能的低水頭航電樞紐工程。
問題的提出:在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的施工控制網加密過程中,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首級控制網點之間相互不通視或通視條件不好,為此筆者采用了后方交會的辦法解決了施測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觀測方法與基本原理
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在首級控制網的基礎上,布設了加密控制網。根據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廠房、泄洪閘、船閘土建工程所處的施工部位,本著便于整體控制,易于保存的原則,以首級控制網為基礎,在施工區周圍布設了JK01、JK02、JK03、JK04四個加密點。這些加密點,分布均勻,通視條件好,地基穩定且不易被破壞,對整個施工區域可以進行全方位的觀測。加密控制網布設原則以首級控制點為基礎,并按二等的施測方安案做了一條閉合導線。
由于首級控制點江南SN01、SN02、SN03、02-1之間互不通視,江北SN04、SN05互不通視。受地形、通視條件的限制,采取邊角后方交會的方法,加密了JK01點、JK02點,再由SN02-Jk01起算,復核JK02,在布網過程中,為了保證精度,在不同的測站使用不同儀器和由不同人員觀測,采取了增加多余觀測、增加測回數、強制歸心等措施,后視SN01、SN02、02-1,使用徠卡TCR1800全站儀,觀測9個測回,經過計算JK01點的誤差為2.3mm,達到二等的精度要求。JK01與JK02、JK03、JK04、SN02構成一條閉合導線。
精度指標嚴格執法《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DL/T5173-2003)中二等控制網的技術要求。Mb<1.0”、Mp<(5~7)mm(注:Mb:測量角中誤差;Mp:平面控制網點的點位中誤差)。
使用儀器及觀測方法。使用儀器為瑞士徠佧TCR1800系列全站儀,新建控制點采用具有強制歸心裝置的混凝土觀測墩,水平角觀測采用測回法,施測9個測回,同測回盤左、盤右所得角值較差小于4”,半測回歸零差小于6”,同方向各測回互差小6”;2C值互差小于9”,距離觀測采用電磁波測距(往返測),并進行了溫度和氣壓修正。
二、精度計算與分析
1、平面部分精度計算,邊角后方交會法測量測站點的精度估算公式為:
{[1+(sin2β)/(K2-sin2β)]m2s+[1+(cos2β)/(K2-sin2β)]2(s2m2β/ρ2)}
=±2.3mm<±(5~7)mm
其中:MpJK01為測站點JK01的點位中誤差,單位為mm
β=27”06”11.4722”
K=363.9389273/363.9341726=1.000013065
ms=0.0012855m
S=652.166462
Mβ=0.0392
ρ=206265”
由于規范標準主要以點位中誤差來稀量平面控制網的精度,因此,通過上式的計算結果與規范規定的相應控制網等級相比照,得出計算結果的中誤差達到二等平面控制網的精度要求。
2、控制網中導線點最弱點的點位中誤差;
MpJK03=±√{m2s+[smp/ρ]2}
=±2.4mm<
其中:MpJK03為測站點JK01的點位中誤差,單位為mm
ms為測距中誤差ms=0.002m
S測距邊邊長(平距)S=652.166462
Mβ=2”
ρ=206265”
MpJK01與MpJK03的值均在二等平面控制網點的點位中誤差限差要求;±(5~7)mm的范圍內,所以平面控制網精度達到二等的精度。
3、高程部分精度分析:
對向觀測高差較差:(表一)
方向
直覘高差(m)
反覘高差(m)
差值(mm)
三等限差
±35√s(mm)
SN02至JK01
-47.6403
47.632728
7.57
±28.3
JK01至JK04
-11.565461
11.558404
7.06
±23.48
JK04至JK03
-1.083775
1.080118
3.66
±12.78
JK03至JK02
12.017591
-12.01619
1.40
±20.87
JK02至SN02
48.254082
-48.271076
-16.99
±29.15
環線閉合差Mh=h1+h2+h3+h4=-0.923
環線閉合差限差:Mh容==±18.13mm
則Mh上述所有對向觀測高差較差均在三等高程控制網(光電測距三角高程導線測量)對向觀測高差較差的限差要求:±35√Smm的范圍內,環線閉合差值也在三等高程控制網(光電測距三角高程導線測量)環線閉合差的限差要求:±12√Lmm范圍內,所以高程控制精度達到三等精度。
三、結束語
通過筆者的實踐與分析,文中的邊角后方交會在袖珍計算機的廣泛普及和應用的今天,不僅能夠解決實際工作中控制點相互不通視的困難,而且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效果很好,在今天的具體工作當中會有廣泛地應用。
橋梁高墩施工是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道路橋梁施工技術中的難點。其中,橋墩的測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只有保證測量數據的精確性與可靠性,才能為道路橋梁的施工打下基礎。筆者從道路橋梁高墩測量的技術入手,對現有的測量手段和測量方法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與研究,希望能夠起到借鑒作用,提高道路橋梁高墩測量的技術水平,為道路橋梁的安全運行奠定基礎。
2道路橋梁高墩施工測量技術分析
2.1線性測量技術
道路橋梁高墩測量技術分為多個方而,其中線性測量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并且在現階段的道路橋梁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具體的測量過程中,應掌握正確的應用方法和控制于段,對測量技術的應用過程進行規范,這樣才能保證數據的可靠性與精準性為此,必須做好以下兒個方而的工作:
(1)對相關儀器進行嚴格的校準。為了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必須對相關的測量儀器進行校準要校準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要求和步驟進行,可以將平臺建立在高塔吊上,并充分利用儀器的接收靶,將其作為校準工作的接收靶,利用校準平臺對儀器進行嚴格的校準,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提高儀器的精準度在具體的校準過程中,要按照順次轉動的方向對儀器進行操作,并將光斑的狀態進行詳細的記錄要確保光斑的中心能夠達到四次重合,以確保激光鉛直儀的準確性,能夠放射出豎直的光束,這樣才能符合高墩測量的要求。
(2)相關構件的制作。在高墩的實體施工結束后,要進行混凝上樁的設置,將樁位設置在頂端和底端的圓心位置,對于凸出的鋼筋頭,要做好預埋工作,這樣才能保證相關構建的制作符合要求在制作構件的過程中,要嚴格地進行計算,準確把握圓心點的位置,同時要對橋墩加以保護,避免因測量對其造成不必要的損壞。此外,應通過鉛直儀確定橋墩的圓心位置,并在此基礎之上加以校準以保障測量的精確性。
(3)收坡處理。在進行收坡處理之前,應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需要對相關技術和工藝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后期精確運用;其次,嚴格按照技術標準和坡比進行處理,確保收坡處理工作的高效性并據此制定出標準的液壓自爬式翻模;再次,對模板進行針對性的處理以控制橋墩的線性進而保障測量工作的順利開展。
(4)正確利用相關的儀器。在高墩施工的測量工作中,如果應用線性測量技術,就必須要應用激光鉛直儀和全站儀,并要使這兩種儀器在測量的過程中相互配合,有效發揮全站儀的校準作用和激光鉛直儀的位置確定作用,這樣才能準確找到圓心的位置。最后,根據兩組儀器獲得的數據進行科學對比分析,最大程度的降低誤差并控制在最小范圍之內以提升測量的精確性。此外,假若在數據獲取環節中因人為因素導致出現誤差,則需進行針對性的檢測以確定原因所在并對儀器加以維修使之調整在最小誤差范圍內,同時根據全站儀獲取的結果調整光鉛直儀。
2.2高程測量控制技術
一般而言,對于道路橋梁高墩測量運用此法時,首先需在橋梁兩側且靠近施工現場的范圍內選取合適的水準點,其次在橋梁的某一端選取一個永久性的水準點,進而開展橋梁的測量工作,而針對于混凝土施工中不同高度進行測量時,其水準點不需固定可選取不同高度進行測量。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遇到工程尚未竣工的情況下,為保障施工的需求應將水準線路進行閉合處理。同時,由于水準點設置的精確與否直接影響到高程測量結果的精確性,因而對水準點的復核工作至關重要并貫穿于整個高程測量控制操作的始終。
2.3垂直度測量控制技術
垂直度作為道路橋梁檢測的重要參數,對整個工程本身的結構穩定性以及承載能力都有著明顯的影響,這就需要相關施工單位以及質量監理單位做好垂直度的測量控制工作,以確保施工的整體質量。
(1)全站儀三維坐標法。此法的運用在于將墩身模板的高度以及坡度相結合進行墩身橫坐標和縱坐標的計算即可得出其實際距離與理論距離之間的數值差,并根據所得的數據信息分析出墩身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進而加以調整使之恢復到應有的狀態。運用此法的優勢在于,不僅能夠高效的計算出墩身的幾何尺寸和垂直高度而且能夠進行針對性的調整,操作更為簡便。
(2)激光鉛直儀法。激光鉛直儀法也是近年來采用較多的檢測方法,具體操作時首先應確定墩身的橫軸線和縱軸線的位置,進而確定出墩身的中心位置以及附近點位,將儀器分別安裝于九個點上,同時設置好相的激光接收靶,通過運用軸線引點對中進行墩身的豎直軸線傳遞,并間隔兩層加以糾編,如此不僅能夠大為降低原始操作的難度和簡化測量程序而且因控制點設置于墩身內部,降低了外界因素的影響,提升了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客觀性。但是在實際測量過程中,需配置專業人員對短線的垂直度進行動態觀測以校準偏差,保障測量數據的精確性。
(3)垂球法。垂球法的主要作用是對高墩身測量施工的誤差進行糾正。施工時首先應在墩身周圍的外模中心位置吊掛垂球,隨后通過鋼絲將垂球緩慢釋放。通過實時觀察墩身高度和坡度的實際距離與理論距離的差距,就能夠分析出高墩身垂直度的偏差情況。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必須要安排固定人員時時關注垂球的是否處于穩定狀態,比便于及時加以調整。為保障垂球的穩定性和獲取精確的測量數據,應根據現場環境選擇事宜的垂球和垂線,并通過小幅度擺動加以觀測直至建立模板后再使用卷尺加以測量。同時,在對模板方向加以調整過程中,可以通過獲取當節模板的垂直度加以計算和進行微調。
2.4平面測量控制技術
在對大型橋梁的施工進行測量控制時,為保證測試的精度與準確性,通常需要在施工平面布置上各種控制網,通過對控制網進行合理設置能夠為測量工作提供各種有效的數據,為以后的放樣工作提供更為有效的支持。尤其是在道路橋梁高墩的施工中,常用的方式是通過將線路中線作為測量的標準進而獲取到橋墩的橫軸線。而要進一步提升測量數據的精確性,則可以通過運用三維坐標控制法加以檢驗和修正,具體操作為將道路橋梁高墩的中心位置放置全站儀,利用外模中心的坐標計算出軸線的移動數據。
3結語
關鍵詞:航空中心工程施工測量主樓旋轉餐廳南裙房大弧度造型
西安西北航空中心工程是由西北航空中心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設計。位于西安市勞動南路東側,緊靠西北民航管理局辦公樓。地下二層,最大埋深12.14m;平面呈多邊形(主樓水平投影類似于烏龜殼),東西向軸長約100m,南北向150m(其中主樓約45m),最高點108m,自然地坪標高402.3m,±0.000標高402.9m。工程由北裙樓、主樓、南裙樓三部分組成。北裙樓主要為地下二層地上四層服務區;中部為主樓部分,內設賓館、寫字間、游樂中心、餐飲等;南裙樓主要為商場、保齡球館并且屋頂有游泳池。
主樓位于本工程的正中間,地下有兩個標高層,地上有8個標高層(其中有20層的標準層),平面尺寸為100×45m,結構頂標高108m,基礎埋深-9m,最大埋深-12.14m。作為具有深基礎、大凌空、高程落差大、曲線類型多、結構平面形式復雜的大型建筑,且工期緊、任務重、圖紙多,促成施工測量工作內業計算量超常。因此,如何控制本工程測量放樣的精度,如何進行系統地、高效地、全面地圖紙審核和快速準確的提供施工測量數據,是測量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關系著最終工程的質量。從測量工作的逐級控制原則出發,嚴格執行“項目部測量組施工測量復核監理檢核”的三級管理程序,高標準、嚴要求、高精度,為確保工程質量獲結構優質的目標實現提供基本保障。
1總體控制
1.1平面控制
場地控制測量,按照由整體到局部、先控制整體后控制碎部的逐級控制的測量原則,結合場地、工程建筑結構特點,根據現場通視條件以及現場施工的需要,以城市導線點為高級控制點,沿場地周圍布設了一條閉合導線,作為首級控制導線網。導線全長相對中誤差高于1/35000,方位角閉合差小于±5″√n(n為導線點個數),平差后精度指標:測角中誤差小于±2.5″,邊長相對誤差高于1/40000。
由于曲線類型多、通視條件差、占地面積大、平面形狀復雜等施工特點,外控制點的布設困難大,布設導線邊長差異大,首級導線點之間精度不均勻,且在施工過程中的使用率也會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在施工測量的總體控制采取內控為主,外控為輔,內外控相結合的的控制方法,但始終保持內、外聯測。測設現場方格網做為軸線控制時,邊長不宜過長(如取≤100m),并以此作為工程的二級導線,為減少由于工程高差太大產生I角的影響,避免地下、地上兩部分結構出現測量放樣的超差,事先在基礎護坡周圍布設“十”字軸線控制點,并與地上Ⅰ、Ⅱ級導線點聯測,檢核,以確保施工測量控制精度的要求。
軸線控制點的測放,按常規正倒鏡投點法投測,并經平差、復核后,采用內分法或直角坐標法測放出其他線及墻體控制線等細部線。如基坑開挖進行邊坡上、下口線控制時,應根據坡度計算邊坡外放量。
為便于層間的檢核,在各流水段內應以適當密度設置預留點:軸線控制點,主樓每層預留點九個),以此進行層間放線的復核,對于大凌空層間較復雜的點位采用激光鉛直儀法進行投點檢核。
平面細部測量一般分為初測和歸化2步進行,放樣定點后要對各點做校核條件的檢查或在一點架設儀器重復檢查。對于一些不連線的或與周邊結構相對關系不很明確的獨立結構(如獨立柱),在放樣后必須用另外的控制點或軸線進行檢查,以保證其位置正確。
1.2豎向標高控制
本工程的高層控制,采取二等水準測量和四等水準測量法控制。
1.2.1±0.000以下
由于工程結構基坑深,采用水準儀高程測量向基坑度進行標高傳遞,獲得基底高程,經檢查、復檢、復核進行閉合差調整后將標高基準樁妥善保護起來(標高基準樁不少于三個),對于基底均以2-3m設控制樁帶水平線來控制開挖平整度。
1.2.2±0.000以上
為了避免標高傳遞出現上、下層標高超差,經常對標高控制點進行聯測、復測、平差,檢查核對后方可進行向上層的標高傳遞,在適當位置設標高控制點(每層不少于三點),精度在±3mm以內,總高±15mm以內調整閉合差,結構標高主要采取測設﹢1m標高控制線,作為高程施工的依據。
1.3非常規結構構件的測量控制
西北航空中心工程中,主樓平面中軸以斜10°11″線為主。東西端輔以圓弧。旋轉餐廳為半懸空圓形,南裙房交叉圓弧等。因此,控制曲線放樣精度及中軸斜線精度,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成形效果。
1.3.1外業控制
受通視等條件制約較大,常規的測量方法已無法滿足該工程的精度和質量要求,現場施工測量主要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測量法,局部放線也可適當采用直角坐標放樣法。全站儀的選擇和精度指標控制是制約施工測量的因素之一,如本工程中全站儀(精度指標在2+2ppm)和棱鏡,要求能精確測距和極坐標放樣乃至進行三維坐標測量,其精度在±3mm。
1.3.2內業控制
測量內業工作是進行一切施工測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尤其對于本工程而言包括施工圖紙的準確核對、以不同種方法進行圖紙原始數據和推算數據的計算與核對、復核以及資料編制等,為此,利用計算機編程和電子板制圖方法進行測量內業工作在本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3.2新方法的探討與改進
在高精度要求的復雜建筑工程結構施工中,受到現場通視等條件影響,當在控制點的布設和使用率受到限制時,采用GPS進行控制點的隨機布設,既可避免由于不通視所帶來的困擾,且可免除控制點間聯測等工作,從而一步定點,既可確保點位精度,又可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每定一點時間不超過40min,點位精度可達到±3mm,但使用GPS定點應確保有一個固定點做為永久性控制點用于相對定點。
2施工測量技術的應用
在西北航空中心工程中,除了大范圍的斜線,復雜的平面曲線,螺旋曲線也是本工程的重點與難點,以下將分別從平面斜線、二維曲線(旋轉餐廳),異形曲線樓梯等結構的測量控制加以探討。
2.1復雜平面斜線的測量控制
本工程的結構平面為非對稱性平面,且無主軸定位線,對測量控制標準要求更高(本工程的內控制標準比國家提高一級),考慮到施工中其他分項工程(如鋼筋、模板工程)的相互制約。施測步驟如下:①在1點處架設經緯儀,觀測2(2´),旋轉90°0´0″之后取3點及4點,滿足√3,√4的距離;(此時正南北、正東西控制線已施測出來了)②在3(4)點處架設經緯儀,向內轉10°11´(a值);至此本工程主樓的平面方位控制線均已明確。(說明:原施工組織設計為四角控制點,本人對此作了修改,同時滿足分成左右兩段施工及測量的要求,為主體的提前竣工搶得了寶貴的時間)
2.2旋轉餐廳的施工測量控制
2.2.1基本特征
旋轉餐廳位于主樓28層頂,且偏西方向,呈半懸挑狀態,平面為一半徑為6.8m的圓弧圖形,內弧半徑為6.8m,外圓弧半徑為10m,懸挑3.8m。旋轉餐廳有三層,包括設備層、餐廳、水箱間三部分。
2.2.2測量控制
根據施工餐廳與主樓屋面有高低差,故旋轉餐廳的測量分為:高程傳遞與平面控制兩大部分。本文著重介紹平面控制測量方法:將儀器架設于2點處,將2、2´線移至標高H1處,再在2´處架儀器,2´2″線即可出來。
2.3南裙房
2.3.1基本特征
入口門廳為一半徑為35m的弦,在其南方由一空中游泳池。
2.3.2測量控制
主要介紹入口門廳弦的平面定位:已知OM=a,CM=m,AO=R。
易知:OC=√a2+m2,DC=R-√a2+m2,n=DC/OC×m,即b/a=n/m,則:b=n/m×a,x1=m+n=MR/√a2+m2,D1=b=R-√a2+m2/√a2+m2×a。I測量時,知x1即1M,y1即1D,調整為x1,H-y1,此D點即為已知OM、R及CM時的圓弧上的點。此法我們稱之為平行移弦法。避免了需要圓心時的測量變通法。
3施工測量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在大型工程的施工測量中,由于結構復雜、計算量大,尤其是對于平面不規則的施工放樣與數據計算(包括二維曲線和三維曲線),使用傳統的計算方法已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因此,利用計算機程序進行計算也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大量的測量內業計算中,不但計算精確、高效,而且能快速完成復雜、大量的計算,人而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1曲線放樣計算程序
根據曲線特征要素,為施工放樣的方便起見,以一定弧長為等分圓弧起始步長,來實現計算圓弧中間加密點坐標,輸入已知數據即可算出該段圓弧中所加密點數和各點在當前坐標系內的坐標值。對于隨圓曲線,可以一確定距離為限定界限等分拖延來計算加密點坐標。
質量控制和質量檢測在工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公路是我國的重要的基礎工程,影響著大眾的出行安全,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公路質量決定了廣大群眾的人生財產。因此,施工單位對于公路工程的質量控制是一項極為關鍵的核心工作,必須將各個施工要點落實到實處,把握好質量的第一關。在做好施工控制的同時也要實施好質量檢測工作,兩者唯有雙管齊下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公路的質量,徹底做到“質量第一,出行安全”。
2公路工程質量控制與質量檢測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的質量管理和質量檢測管理是公路工程中的核心控制工作,質量檢測則作為其中重點的工作對象,同時也是現在許多的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共同重視的工作。而為了做好這項工作項目的首先條件便是檢測。當作出相關的檢測的時候,施工單位就要適時的對公路的質量進行檢測,以此來衡量其是否符合有關的規定。隨著時代的發展,諸多的新技術、新材料被廣泛的應用與公路中去,而我們就需要科學對這些技術和材料進行甄別和檢測,判斷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科學性,以此累積更多更好更符合公路施工的經驗。其重要的作用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1)公路工程必須要通過質量檢查,施工單位一定要把所有涉及到的材料及其相關的產品進行檢驗,判斷其是不是契合有關的設計要求,并判斷在具體操作中能不能將所有的應用徹底釋放出來。(2)在公路建設中一定要對其質量檢測,對于一些新型的設計要求和工藝必須做好全方位的評判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清楚的了解各項標準和需求。(3)公路工程需質量檢查,最大限度上防止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嚴重事故的質量。檢查在內的檢查的基本理論,考試操作技能和公路工程等進行綜合知識,工程也就參數,工程品質控制,導致驗收工程管理人員進行了評價,并決定政策的主要依據。
3公路施工質量控制與施工檢測的措施
3.1公路施工之前的質量控制
例如:某項公路工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公路路段,并且還有不少的公路橋,橋梁的建設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在雨季中可以減少損失,并且相關的粘土自由的膨脹率最好維持在43-60%,膨脹總率控制在1.8-3.7%的之間。因為該段工程中含有豐富的地下水,這給施工帶來的極大的難度。本項工程有幾個比較鮮明的特點,首先是公路是處于山區地帶,地形比較崎嶇多變,這無疑為土方開挖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尤其是工作強度和施工成本將成為問題。
3.2公路施工技術幾個階段需要注意的問題
(1)勘察設計階段因為這條公路大部分的都是位于崎嶇的山路上,一定要針對該地區的特有的地形地貌進行科學的分析,做好各項勘察工作,在建設施工中,切記要遵守大自然的規律,不可隨意妄動,必須要以科學作為指導,盡最大的努力不給環境造成過大的負擔壓力。這是勘察工作的重點環節。(2)科學、合理的進行地質選線一定要做好公路各項的地質選線工作,這主要是因為容易受到惡劣土質的影響,我們一定要針對本地區的地質結構條件來進行選擇最優化的施工方案,一定要把相關的地質土層好地區環境信息資料收集完整,尤其是本地區的自然災害更是要有個大概的了解和分析,然后再實事求是的加以設計研究,選擇出最優化最科學的路線設計圖。(3)在施工圖設計階段我們一定要做好相關施工圖重要的環節的審核工作,特別是在隧道,橋位,等高難度的施工部位,務必做到時刻關注這些環節,得到批準后,再核定相關的數據的真實性,為具體的施工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4施工質量控制
(1)成立并完善技術管理的體系,現場施工組項目的每個班級都要好好組織技術管理功能,還要管擴好機關和技術人員,明確職責,在總工程師的帶領下,進行了全面工程技術的工作效率高的職權(2)組織技術人員學習圖紙設計、施工規范、施工組織設計,明確圖紙及規范要求、操作要領。(3)正式施工前之前,相關的技術交底工作切記要做好,工程的任務的職員都參與承當工程任務的特點、技術、施工等,有信心、計劃、組織,保證可以徹底的完成工作。
5加強公路工程質量檢測的具體措施
5.1提升公路工程質量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
無論是什么性質的工作項目,人都是作為行為的第一驅動力。目前而言,施工公司的檢測人員的水平能力良莠不齊,甚至魚目混珠的情況都存在。檢測人員的素質和技術能力需要不斷的增強才能適應公路檢測的要求。
5.2施工材料質量檢測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要的各種材料、各種產品及半成品,這些材料樣本的實驗,令品質檢查是否符合出貨的標準和施工質量的標準,而完全檢測鑒定是否滿意,道路工程設計要求施工區間,環境惡劣地區,更在詳細品質檢查報告,及時提供相關部門的情況,以便于日后的工作的安排的便利。
5.3公路工程施工參數檢測控制
通常都是指導施工、控制工程質量的重要數據被稱為施工能力。定期所使用方法是超音波檢查測量方法,道路路面,路面的平坦度、水泥強度等的測量的參數在道路工程質量上是否有技術要求能否完全的體現。
5.4公路從檢測流程控制
切記要把檢測中的流程不斷的加以健全,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上保障相關數據的真實性。另外,檢測中一定要確??茖W及其合理,并且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整個流程的實驗準度,把所有的數據的準確性得到質的提高。
5.5公路工程檢測質量驗收控制
對工作導致驗收欄目,在全體的公路施工質量檢查測定的最后一關,此過程應采取更為嚴厲,認真的,要高的標準,這就有著很高的要求才能完成,通產來說,公路工程的主管干部自覺通過強硬質量管理,并且要求質量檢測測定可以科學的得以施行,檢查工作中要求質量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問題,需要立即反饋到要工程部門,然后及時的采取彌補措施。施工公司時必須及時對所有施工中問題進行反省,最好可以確保在工程在驗收之前可以把任何的問題扼殺在萌芽階段。
6結語
近幾年,城市道路建設發展很快,道路施工藝和技術進步也有很大發展,影響道路質量的因素很多.但是,道路最終的成品質量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質量的好壞是各種因素的綜合反映,不能因為新建的道路一有問題,就判斷為施工方向的問題,因為伴隨道路的質量問題有著許多錯綜復雜的因素。
一、道路土基的施工
道路土基是道路質量的根基,無論是填土路堤,還是挖方路槽,如果土基處理不好,道路的施工質量就根本談不上,對于這一點往往只是理論上的認識,而實際上往往被忽視,常見的問題有的溝槽回填(換土)。
我們進行道路施工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某些溝槽回填施工,在回填復土中,往往不按要求進行,會給道路質量留下嚴重的隱患。如海槽內水不處理干凈就回填土,使槽內回填土方含水量對高淆的將返建的舊油路油塊、混凝土及其他大塊舊料填入溝槽內,造成大塊間的空隙很大,有的雖有溝槽根基土方,但沒有經過壓實處理或夯實處理不合格就回填等,這些原因造成的后果是:很多道路建成后不久溝槽部位在行車作用下發生沉陷,出現淘槽兩邊的縱向裂縫及溝槽部位出現明顯的凹槽現象要解決這類問題也并不困難,首先是領導重視,施工人員(從施工人員到班組工人)嚴格把關,不準帶水還土,瀝青塊不準填入溝槽內,有條件的地區應進行撼沙方法處理。另外分層夯實,這一點必須保持,不論填干粘土或其他材料,都必須務實,目前人工夯實已很少采用,而又無其他措施,大多采舊將填溝材料填到土基表面后采用振動壓路機輾壓,好象已是唯一的方案這種方法使道路表面密實很好,其實不然,因為既使采用了振動壓路機也受到實深度的限制,有的也受寬度的約束,根本振實不了,應對于深淘槽仍采取分層的夯實,最好不再采用,我們應采用輕巧方便的機械夯實工具,以解決溝槽填土夯實問題。
二、常見道路的質量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一般來說城市的道路建設的質量還是可以的,特別是一些重要交通要道的建設,在施工過程中都能按章辦事,堅持了全過程的質量檢驗、監督,確保了施工質量。但有時也會因某種原因,出現了一些不能令人滿意的質量問題。
從水泥混凝土道路來看,常見到的問題,有路面板開裂、斷板、拱起、錯臺、脫皮露骨等質量問題。從瀝青混凝土道路來看,常見的問題是,道路建好不久,特別是經過冬夏兩季之后,有的路面經不起考驗,發生了沉陷、凸起、龜裂和翻漿等質量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有的沒有及時維修,車輛繼續來往通行,競使整段路面破壞,使陷坑越來越大,積水越來越多,久而久之形成了人們常說的“蛤蟆塘”。
出觀這些質量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認為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如下:
1.施工人員的素質不高。主要是責任心不強,質量意識不高,技術不過硬,施工過程中質量監控工作沒做好,保證質量的工作,還沒真正成為每個施工人員的自覺行動。
2.道路的土基和基層修筑方面有問題。由于含水量大,經過冬季出現凍脹情況(告別是我們東北冬季較冷),使路面凍裂和拱起;因為基礎壓的不實,密實度達不到標準,基礎不穩定;因為基層平整度不好,路修好后從表面看來不錯,但支承會發生惡化,通車后便發生路面破壞,路板斷裂,路面出現沉陷現象。因為基層不平,路面層就會厚薄不均,在車輪的荷載作用下和冬季的脹縮力的作用下,這對各種路面來說都是不利的,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質量問題。
3.材料方面看要求不嚴,標準沒控制好。特別是水泥混凝土路,水泥如果達不到質量標準,路面板的質量無法保證;石料水洗不徹底,含泥量大對面板質量也會有影響;另外砂的含泥量大,也同樣對路面會有害無益;還有種種材料的配合比例,如水灰比和含砂量的大小,這對路面的質量都有一定影響。在操作方法上,如拌合的不均勻,對路面的質量也起一定的作用。4.路面的平整度達不到標準,會加劇車輪的振動,增加車輪對路面的沖擊力,這必然加速對道路的破壞,特別是對瀝青混凝土路面這種破壞力會更大。另外,在鋪瀝青混凝土前,對基層表面和邊接處,不進行處理就進行施工也會影響路面質量再就是瀝青混凝土的溫度沒控制好,攤鋪不及時,碾壓不適時,也會出現質量問題。如冷卻后再壓,這樣既壓不實又會造成表面粗糙、裂紋、亂邊,又會出現松散、起砂等質量問題。
三、提高城市道路工程質量的措施
提高城市道路工程的質量需要各方都將工程質量問題放在首位,共同解決好與工程相關的各種問題。提高城市道路工程質量的主要措施為:
(1)做好工程前期規劃論證和設計工作,是提高工程質量的先決條件之一。抓好設計、圖紙的評審工作,杜絕粗糙設計、設計漏項等現象的發生,保證在旅工過程中無太多的變更,是保證工程高質量的前提。
(2)做好開工前的拆遷工作,盡力做好施工前的“三通一平”工作,為施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保證施工的連續性,為提高工程質量奠定基礎。
(3)在施工隊伍的選擇上,切實做到擇優選取施工隊伍,除應考慮競標報價,還應實地考察旋工隊伍的實際狀況。選取施工組織能力強,施工方法、工藝先進,機械設備精良,質量保證體系健全的施工隊伍是確保工程高質量的關鍵。施工隊伍素質的高低,對工程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支技術過硬,管理科學、合理,機械設備齊全,施工手段先進,綜合素質較高的施工隊伍,是保證工程高質量的根本。
(4)建設、監理、施工各力應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以工程的高質量為首要前提,發揮各自的優勢,密切合作,協調管理,才能從根本上確保工程的高質量。
①建設單位應切實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盡可能為施工創造有利條件,同時要嚴格執法,督促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施工組織方案進行施工,對施工不力的隊伍,采取果斷措施,保證工程質量工作落到實處。
②監理部門應做到“秉公執法、熱情服務”,把監理工作貫串于旅工的全過程;同時改變那種只監理、不管其他的方式,應幫助施工單位出謀劃策,協助施工單位改進施工方法和工藝,為工程的高質量保駕護航。
③施工單位應認真完善和落宴自身的質量保證體系,從組織、制度、措旋等方面嚴把每個環節的質量關,切實做到預防為主,積極主動,嚴格控制,細化管理。既要管結果,更要抓過程.將質量第一的精神落實到每個人、每道工序,只有這樣才能多創優質工程,多建市民滿意的精品工程。
總之,影響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動員各方力量,實行綜合管理,以確保城市道路工程的高質量。若達此目標,則城市道路工程質量較差的難題將得到圓滿的解決。城市道路的多功能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也只有這樣,城市道路工程才能實現“讓政府放心,令市民滿意”,同時必然取得令人滿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關鍵詞:橋梁施工管理技術
一、工程概況
橋樁號為K150+388,在×××總場六分場七連附近橫跨瑪納斯河,橋長146.54m,橋面寬18m(17m+2×0.5m)。全橋混凝土工程數量為4716m3,鋼材498.5T。該橋設計為7×20m鋼筋混凝土預應力空心板梁橋,基礎采用樁基礎,橋臺樁徑為1.2m,樁長30m;橋墩樁徑為1.4m,樁長38m。橋臺為肋板式輕型橋臺;橋墩為四柱式橋墩,柱徑1.2m,墩高為6.06m~10.65m;橋面為15cm(8cm40#防水混凝土+7cm瀝青混凝土)。該橋橫跨瑪納斯河及其兩岸的河漫灘上,河床平緩,旱季水流小。橋位處為粉砂土和亞粘性土。氣候特點是冬季嚴寒,夏季酷熱,降雨量少,蒸發量大,年、日平均溫差大,冰凍期長,自當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歷時130天;日照時數2680.7~2875小時,全年平均無霜期為129~176天。
二、施工方案的確定及施工部署
2.1施工流向的確定。該橋的施工流向由榆岸7#橋臺樁基、4#樁基、3#樁基同時開始,然后施工5#樁基、2#樁基,最后施工6#樁基、1#樁基和0#橋臺樁基。系梁澆注、橋墩升高、蓋梁混凝土澆注均按此順序進行。
2.2施工組織及順序的確定。
2.2.1基礎施工.。由于該橋基礎工程數量較大,工程量大(為全線唯一的大橋),僅采用一臺鉆機、一組施工專業人員進行施工遠不能滿足進度要求。因此采用三臺鉆機、三組樁基施工專業人員進行鉆孔施工,同時配備一套每小時可拌合50m3混凝土的砼拌合設備和一臺60型混凝土輸送泵配合施工。
2.2.2橋墩、蓋梁施工。橋墩的墩柱采用兩套定型鋼模(每套總高按最高的兩根墩柱定制),蓋梁采用兩套底模、一套側模,均建立鋼筋、支模、澆注混凝土三個專業施工隊組織流水施工,其施工順序與基礎施工順序相同。
2.2.3空心板梁預制??招陌辶侯A制場設四個底座,每個底座長度為90米,一個底座上可同時預制4片梁板,四個底座可預制16片梁。在預制場設置移梁龍門架,存梁區設在預制場靠橋位一側,縱向設置兩排,每排一層可存10片梁,可同時放三層,則存梁區可放置60片梁,滿足施工進度要求。根據梁體預制的工藝特點,將施工過程分解為五2.2.5空心板二次張拉順序。澆注1#、3#墩上空心板橫接縫張拉1#、3#墩上負彎矩鋼束及孔道壓漿澆注2#、4#墩上空心板橫接縫張拉2#、4#墩上負彎矩鋼束及孔道壓漿重復以上施工過程,澆注未施工橫接縫張拉負彎矩鋼束及孔道壓漿,要求采用隔一澆一順序焊接橫向聯結件、澆注鉸縫混凝土。
總之,在確定施工順序時,堅持以下原則:先地下,后地上,先主體,后附屬。地下地上盡量平行作業,以減少施工時間;盡量組織流水作業,在保證工人連續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利用工作面。在具體安排施工順序時,要在上述原則指導下,結合施工條件、施工的自然地理環境及各種影響施工順序的因素統籌規劃、全盤考慮。同時,施工進行中各項測量工作如無說明均包括在相應工序中。
2.3施工方案的確定
2.3.1成孔方案。由于橋位處的地質為粉細砂和亞粘土,經反復對正循環鉆、反循環鉆、沖擊錐成孔方案進行技術和經濟比較,決定采用反循環回旋鉆機;具體用吉林產QZ—200型鉆機。因該種成孔方式我經理部在以前的施工中經常應用。施工經驗比較成熟。a平整場地,整修道路,用機械配合人工平整場地,按鉆孔位置平面,布置修筑鉆孔機械、混凝土運輸及澆筑機械進出場道路,場地面積要滿足擺放鉆機,挖設泥漿池及沉淀池,擺放鋼筋籠及進行其他相關工作的位置。b樁位復核。c埋設護筒。d鉆機就位。e鉆孔。f終孔。g清孔。h測孔。i安裝鋼筋籠。j安裝導管。k儲料斗。l灌注工藝。m樁頭處理。n鉆孔灌注樁的質量控制。
2.3.2下部結構施工方案a模板。b砼澆筑。c施工平臺和支架。
2.3.3后張法預應力空心板預制:a底座設置。b模板。c鋼筋制安。d砼澆筑。e鋼鉸線下料及張拉。f壓漿、封錨。g驗收。h梁板的運輸。
2.4空心板吊裝方案??招陌宓牡跹b方案很多,具體到這座橋上,就有雙導梁、單導梁、扒桿、架橋機、汽車吊等方案。根據設計圖紙及現場考察發現該橋空心板安裝條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橋跨適中,為20米;梁重適中,最大起吊重量為36.1T;②橋下凈空為6~10米,起重最大高度不超過15米;③河床及河中均為砂土,無淤泥,承載力高;④河床平緩,施工作業面開闊。根據以上特點及結合相關施工經驗,可采用汽車吊安裝方案,具體為50T吊車。
三、人機料的組織
3.1施工隊伍的組織。成立由項目總工直線領導的橋梁施工技術組,配備精兵強將,保證質量、保證安全、保證進度。
3.2機械設備的組織。根據施工進行到各分部、分項工程,由專人負責組織各種施工機械有序的進退場,如鉆機的進退場,預制場門架設備的進退場以及吊車進退場等。
3.3材料的組織。施工材料的組織是橋梁施工的重要一環,設立材料組,專門負責施工材料的組織,根據施工技術組提供的施工計劃和材料供應計劃認真的組織鋼筋、水泥、砂石料的進場。
四、質量控制和安全措施
4.1質量控制。全橋施工嚴格按規范進行,并按“施工網絡計劃”控制施工進度。質量控制注重施工前和施工中的過程控制,以預防為主,加強對工作質量、工序質量、中間產品質量的檢查,以良好的工作質量來保證工序質量,促進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