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精品范文

      休閑農業前景分析范文

      時間:2023-09-03 14:47:58

      序論:在您撰寫休閑農業前景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休閑農業前景分析

      第1篇

      一、項目簡述

      (一)、項目名稱

      高西溝村農業生態旅游

      (二)、項目簡介

      高西溝村農業生態旅游區占地1200畝,屬典型的黃土高原丘林溝壑地貌,項目區有松柏林660畝,經濟林200畝,水庫、壩系、梯田等水利建設工程標準完善,在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建設方面享有盛名,村內陜北農家生活氛圍濃重,文化底蘊深厚,區內風景獨特,環境優美,旅游區距210國道210公里,交通便利,現擬開發梯田觀光、二郎廟攀登觀光、水上游覽、安橋焉休閑娛樂、農家生活體驗等項目,是旅游、度假的好去處。

      (三)市場前景分析

      項目區靠近210國道,已被國家列為“全國農業生態旅游示范點”,并與我縣的楊家溝紀念館、姜氏莊園、李自成行宮等景點形成一條旅游線,市場前景好,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四)項目總投資

      該項目總投資236.5萬元。

      (五)效益分析

      項目建成后,預計年收入41.94萬元人民幣,5.6年可收回全部投資。

      (六)合作方式

      獨資或合資合作

      (七)聯系方式:

      聯系單位:陜西省米脂縣高渠鄉高西溝村

      聯 系 人:姜 良彪

      聯系電話:0912-6438100

      郵 編:718100

      二、項目基本情況

      (一)基本概況

      1、地理位置:高西溝生態旅游區位于米脂縣城北20公里,距210國道10公里,項目區位優越,能夠吸引城市居民和過往游客的光顧。

      2、氣候條件:旅游區年平均氣溫8.4°C,極端氣溫最高36.6°C,極端最低氣溫-26°С,年平均日照為2761小時,無霜期平均162天,年平均降雨量451.6毫米。

      3、自然條件:高西溝農業生態旅游區占地1200畝,這里有660畝松柏林,200畝蘋果園200畝大扁杏,有400畝被譽為黃土高原“金字塔”美稱的人造梯田和淤地壩、偃窩、水庫等水土保持經典工程??傊?,項目區林木郁郁蔥蔥,水庫碧波蕩漾,生態環境優雅,有“陜北好江南”的美稱,是休閑、旅游、度假的好去處。

      4、基礎條件:項目區的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已納入政府規劃,即將實施,基礎條件優越。

      5、社會條件:高西溝已被國家列為全國生態農業旅游示范點,得到省、市、縣的高度重視,各級部門將全力打造高西溝生態農業旅游這塊品牌,制定各項旅游開發的優惠政策,成立了專門領導班子,社會各界人士和當地村民對農業生態旅游的開發經積極性十分高漲。

      (二)資源特色

      第2篇

      >> 我國產能過?,F狀及對策分析 高端國產奶粉如何突圍 國產汽車防腐現狀及對策 “奶粉進藥店”行動的開展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北京國內休閑旅游高端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 體育中考現狀及對策分析 農村建筑現狀及對策分析 環境審計現狀及對策分析 種苗管理現狀及對策分析 酒店管理現狀及對策分析 我國產業機構調整現狀及對策研究 中國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國產ERP軟件在外資企業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對策探討 我國產品工業設計創新現狀及對策研究 基于技術輸送與合同類型的北京高端裝備制造業技術交易現狀及對策分析 我國產融結合的發展現狀及實證分析 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現狀及障礙分析 國產動畫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研究 國產品牌奶粉目前出現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護患關系現狀分析現狀及護理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10]和訊財經.洋奶粉何以偏愛“專供中國”[EB/OL]..

      [11]新華網財經.國產嬰兒奶粉新推6款高端品中乳協稱不存“國家隊”[EB/OL]..

      [14]劉玉良.炫耀性消費的微觀經濟學基礎分析[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

      [15]李時華.炫耀性消費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理論分析框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3):140.

      [16]劉建湖,紫石.關于奢侈品經濟概念的研究[J].商業時代,2009,(24).

      [17]張莉俠,俞美蓮.我國乳制品業的集中度、布局與績效分析[J].軟科學,22,(4):107-108.

      [18]郭碧鑾.對中國乳業發展的分析-基于市場集中度的視角[J].臺灣農業探索,2009,(4):19-23.

      [19]高太國.中國奶粉行業質量現狀及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2.

      [20]湛文倩.我國乳制品企業的品牌國際化戰略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2.

      第3篇

      關鍵詞:寶應 有機農業 發展 對策

      近年來,隨著食品安全、土壤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有機食品也逐漸被認識并日益受到消費者親睞。寶應縣作為全國首家“國家有機食品基地示范縣”,形成了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有機農業的較為典型的經驗。研究表明,寶應有基礎、有條件,也有市場前景推動有機農業產業化開發。

      1 國內外有機農業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分析

      1.1 國內外有機農業發展現狀 有機農業于20世紀20年源于德國和瑞士,20世紀40年代,美國的羅代爾(Rodale)建立“羅代爾農場”,成為世界上最早的規?;袡C農場。20世紀60年代,發達國家紛紛建立有機農場,有機食品市場初步形成。進入21世紀,不少發展中國家加入有機食品生產和出口的行列。根據最近FiBL和iFOAM對160個國家進行調查(數據截止2010年),全球有機農業土地為3700萬公頃(包括轉換期土地),有機認證的土地面積占全球所有農業用地面積的0.9%,有機認證面積最大的國家依次為澳大利亞、阿根廷和美國[1]。

      國內有機農業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國農業大學和原國家環保局(現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相繼開始有機食品的科研工作;截止2011年11月,我國已頒發有機產品認證8655張,獲得認證的有機生產面積達200萬公頃,有機轉換面積44萬公頃,80個單位通過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考核。

      1.2 有機食品市場前景分析 在歐美等發達地區,有機產品的需求正持續增長。根據“有機觀察”的數據,2010年全球有機食品和飲料銷售額達到590億美元,是2010年的3倍以上(2010年為179億美元)[3]。對有機產品的需求集中在北美和歐洲,構成了全球有機消費的96%。發達國家銷售的有機食品,近60%是從發展中國家進口,有機食品正成為發展中國家出口創匯的新興產業。

      隨著國內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的逐步認知和親睞,國內市場潛力巨大,2010年,國內市場額達13億美元。消費有機食品已成為未來國際國內市場的趨勢,有機食品市場前景廣闊。

      2 寶應縣有機農業發展現狀

      2.1 有機農業發展現狀

      2.1.1 組織網絡機構健全。成立有機食品發展領導小組,組建有機食品辦公室,列入政府職能序列??h人大、政協定期審議、調研有機農業工作情況。相關部門和各鎮分別成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形成了縣、鎮、部門聯動的組織網絡。

      2.1.2 規劃和標準體系較為完善。2003年,寶應率先在全國編制、評審和實施《有機食品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建設運西、東蕩、中部三大有機產業園區。同時,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研究制定出有機稻米、有機藕、有機蟹、有機鴨和有機專用肥五大省級標準。

      2.1.3 技術服務和政策配套體系基本形成。組建縣生態辦、部門、鎮和基地四級有機食品生產技術服務體系。成立有機種植、有機畜禽養殖、有機水產養殖、動植物病蟲害防治、灌排水系和生產資料供應等六個服務小組,編印《有機食品生產指南》,指導基地有機食品生產。出臺《關于加快國家有機食品基地縣建設、打造“生態寶應”的工作意見》,設立50萬元生態基金和200萬元有機食品基地建設風險基金,完善土地流轉、減免稅收、財政補貼等優惠政策。

      2.1.4 有機農業發展初具規模。延伸有機產業鏈條,打造有機生產、加工、檢測、集散和觀光五大基地。建成有機農業園區22個,總面積10.8萬畝,擁有有機食品品牌35個,涵蓋稻米、荷藕、畜禽、瓜果、水產5大類12個品種;建成江蘇省首個有機農業開發區——寶應湖有機農業開發區并獲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建成國家級有機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與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合作籌建“中國有機產品交易中心”;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通過國家認監委組織的評審。有機產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寶應農業的產業升級,也帶動了旅游、觀光、休閑等三產的發展,通過發展濕地生態觀光和有機農業休閑旅游,2011年實現旅游收入12億元。

      2.1.5 有機農業成為招商引資載體。編制30多個有機招商項目,在縣網站上。以中國寶應荷藕節和國內相關經貿洽談活動為平臺,開展對外推介,尋求對外合作,先后有國內外多批客商來寶考察洽談,寶泰米業、興泰農牧等一批企業相繼落戶。

      2.2 優勢與困難

      第4篇

      一、項目背景及市場分析。

      (一)、項目背景:

      銀泰休閑農莊位于江山市城南著名風景區老虎山側,與新開發的虎山城、金山角度假村遙相呼應,離江山市中心僅4公里,緊鄰江遂公路。農莊原是“江山市農口現代農業示范園區”。1997年10月由江山市農辦牽頭,聯合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土管局等5個單位共同出資和干部參股相結合的方式組建,園區分獼猴桃種植區和養殖區,有獼猴桃種植區150畝,水產養殖區15畝,畜禽養殖區9畝?;亟ㄔO高標準、高起點,做到地成片、樹成行、渠成網、路相通,分為10個小區,園內配套了95畝的微型噴灌和55畝柴油、電動機噴灌系統。園區北面有一條長年流水不斷的小溪,兩岸綠樹成蔭。2001年被江山市旅游局定為農林采摘10大旅游基地之一。

      (二)市場前景分析。

      其一: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向往有一個安靜、祥和的生活環境。都市化的發展,人們厭倦了城市生活,沖出牢籠,回歸大自然已成為當今旅游業最流行的一句口號。休閑農業旅游的推出正是適應了城市人心理變化,迎合了都市人浮躁心態。銀泰休閑農莊滿足了城市人的需求,人們可以在農莊內垂釣、摘果、喂雞、養魚,享受著田園樂趣,度過了歡樂時光。今年獼猴桃采摘期間,已有杭州、上海、蘇州等地游客入園觀光。

      其二:交能便捷。銀泰休閑農莊的北面便是省道蘭賀線,東面是江遂公路。隨著江山市的衛星城鎮清湖鎮的開發,不久將來,市內的公交車將會直通。

      二、建設規模和內容。

      銀泰休閑農莊現有面積206畝(可詳細參看農莊平面圖),擴張能力近千畝,可以根據建設規模的拓展而租用或征用,農莊是游覽、度假、觀光、娛樂為一體的現代休閑度假區,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新奇性和休閑性。農莊大致可分為三個區:一是采果區,二是垂釣區,三是娛樂會議區。目前農莊內采果區已建成,下步主要建設內容為垂釣區的設施完善、農莊別墅和娛樂中心、會議中心的建設。

      三、基礎設施建設。

      1、給水:農莊內建設一座日供水能力200噸的水塔。

      2、排水:生活給水在公共建筑和別墅區域設化糞池處理,部分回收用于果園灌溉,部分凈化后排入農莊外的小溪。

      3、供電、通訊、有線電視等安裝:農莊內原有的供電變壓器、通訊線路需進行擴容,有線電視安裝已可連接。

      4、道路建設:農莊現在已有一條水泥路通達,下一步道路建設主要是農莊內部的道路硬化,各通向農莊別墅小路的藝術化處理。

      四、項目總投資及方向。

      項目總投資682萬元,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內容:

      1、園區道路建設50萬元。

      2、園區給排水工程建設80萬元。

      3、農莊別墅12幢100萬元。

      4、娛樂中心、會議中心270萬元。

      5、垂釣區完善82萬元。

      6、土地征用費100萬元。

      五、效益分析。

      (一)、社會效益分析:該項目建成后可豐富江山旅游內涵,提升江山旅游品位,為江山人民及周邊市縣增加了休閑旅游場所,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

      (二)、經濟效益分析:

      1、旅游區開發以每年300天計算;

      2、每人日消費平均120元/人天計算;

      3、旅游綜合毛利率以30%計算;

      4、旅游的游客最大容量200人;

      以日平均按最大容量的50%計算,則全年效益情況分析如下:

      1、營業收入:360萬元;

      2、營業稅:27萬元;

      3、管理費、雜項支出50萬元;

      第5篇

      摘 要:北農科技園結合北京昌平地區的資源、氣候、良好的硬件資源積極發展休閑農業,但當前的水平仍舊不高,本文從園區的發展優勢、現有項目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幾個方面對北農科技園的休閑農業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未來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北農科技園;休閑農業;體系;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28

      休閑農業是在城市高度發達和居民相對富裕背景下發展起來、農業轉型階段的新的產業形態。隨發展水平的提高,市場需求的擴大、休閑內容的充實,休閑農業能夠為游客提供休閑度假的場所。休閑農業以傳統農業為基礎,近年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在提供新鮮、安全的農產品的同時,附帶觀光、創匯、教育等特點,有加快城鄉融合,促進農業的現代化與特色化的功效。休閑農業是觀光農業旅游的高級形式,農業技術是推動休閑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實現生產過程的動手實踐,游客可輕松愉快的觀光、休閑、度假、體驗、娛樂、健身 ,此外,還能學習農業、生物、生態的相關知識。

      北農科技園隸屬北京農學院,地處昌平區、毗鄰北六環,交通便利,是北京中小學生、北京農學院農事農時的實踐教學基地。北農科技園引領新興休閑農業使游客可參觀、體驗各種農業項目,將社會需求和農業院校的硬件資源有機整合,使游客充分體驗農業樂趣,休閑農業的特色和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1 以多樣化體驗項目為特色的休閑農業

      科技園引進高新農業技術,起到很好示范觀摩效果,在園區游客可進行水果采摘、農技學習、苗木認養及標本制作等活動,極大的滿足了游客的各種需求。

      1.1 農事實踐體驗

      在日光溫室前的土地上進行起壟作畦、中耕松土,進行水稻、玉米、馬鈴薯的種植,讓游客了解到作物的生長規律和種植技巧,對農事實踐活動有了比較深刻直觀的印象。

      1.2 學技術、悟農道

      學農“技”、更要懂農“道”。傳統農耕智慧,需要通過勞動加深體會。此外,園區工作人員還耐心對游客講解傳統豆腐的發展史及磨豆腐的基本流程,讓游客親手磨豆腐,使游客體驗到農事艱辛和農民勞苦。同時,開展歡樂農事體驗,特色的玉米脫粒、獨輪車運糧、扁擔挑物等讓人回味無窮。

      1.3 歡樂自娛、豐衣足食

      將分割成塊的土地認養給游客,他們可無拘束的種植、采摘水果、蔬菜和花卉,園區內也可提供由園內工作人員代管的服務,游客只需定期來此隨時檢查關注自己經營作物的生長情況即可。此外,讓游客親自動手收割田間蔬菜、林間撿雞蛋,提高家庭的溝通協作的同時,游客也體會到了鄉村自然之美。

      1.4 寓情于景,強化學習

      設置有特色的情景,引領課堂書本內容的延伸,使游客展開無限遐想,比如在學習駱賓王的《詠鵝》時,就可把園區散養的鵝放入水塘讓同學們進行想象回味。

      1.5 植物識別和標本制作

      游客識別果樹、花卉、蔬菜,在游樂中走進自然,并采集制作各類不同的植物標本。北農科技園曾受北京市教委委托,結合科技園現有植物資源特色,向中學生開放動手實踐能力的平臺,科技園的多位老師授課講解植物識別要點、標本制作技巧,深受社會好評。

      1.6 參觀農業生產線

      科技園建有多家農業標準化生產車間,如酸奶加工廠、葡萄酒加工車間、蘑菇菌棒生產流水線、飼料加工、農業廢棄物處理生產線等,加深了游客對現代化生產工藝的了解。

      1.7 休閑運動

      借助科技園內的綠色生態環境,打造運動項目,如攀巖拓展、競走、跳繩、乒乓球和籃球等運動項目,增強游客身體素質。

      2 園區發展休閑農業的建議

      2.1 增加休閑服務,引進品牌項目

      打造安全、舒適的就餐娛樂環境,打造主題休閑農場,在硬件建設上增加資金投入,打造更多有品牌的大中型項目,力求讓“園區有特色可看,農民有事情可做,學生有東西可學”。

      2.2 規劃發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規劃是發展園區休閑農業的首要思路,更大程度的爭取北京市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引導,積極貫徹開發與保護結合,不能一味的盲目搞建設,讓消費者僅僅體驗收果、摘菜的農家樂,破壞自然資源的同時卻讓層次停留在一般現代農業水平,得不償失。

      2.3 打造高新休閑農業

      農業發展、園區增收是發展休閑農業的根本立足點,繼續依靠都市現代農業、觀光農業的技術優勢,重視休閑農業的開發新途徑、引進新“種質”、新“材料”,積極打造高新技術式的農業園區。

      2.4 增加宣傳力度

      北農科技園也因休閑農業能帶給游客全方位的舒適感受,而愈加得到北京地區游客的關注,要不斷擴大其知名度,需要依靠政府力量向社會各界推薦,同時,科技園要充分展現學?!按翱凇钡淖饔茫訌娋W站的建設,并依靠北京農學院對社會各界的宣傳;借助媒體力量,通過專訪、專題節目、新聞、板報等途徑擴大宣傳;借助其他途徑,如通過入園企業的大客戶介紹,通過入園參觀的中小學生的傳播,通過政府對外傳播等。

      3 結語

      休閑農業的出現彌補了傳統農業目標單一、技術落后的弊病,本文綜述了北農科技園休閑農業現有情況和前景分析,為下一步進行深入研究奠定基礎。休閑農業是一新興事物,北農科技園的休閑農業也僅有3a時間,加之筆者學術和研究水平有限,勢必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歡迎同行各界人士來完善和指導。

      ⒖嘉南

      [1]郭煥成.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的意義、態勢與前景[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0(1):39-42.

      [2]周淑景.農業轉型階段休閑農業發展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0(56):25-34.

      [3]徐廣才,史亞軍,謝翔燕,等.休閑農業標準體系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2(15):306-311.

      [4]郭煥成,孫藝惠,任國柱,等.北京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學,2008(4):453-454.

      [5]馮建國,杜姍姍,陳奕捷.大城市郊區休閑農業園發展類型探討[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1):23-24.

      [6]俞菊生,吳軼韻,羅強.上海都市型生態農業模式及對策[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5):1002-1006.

      [7]段小力,張黎強.都市休閑創意營銷的策略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2(9):307-311.

      [8]牛君儀.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和對策[J].生態經濟,2014(1):124-125.

      [9]戴美琪,游碧竹.國內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研究[J].湘潭大學學報,2006(4):144-145.

      [10]王樹進,陳宇峰.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的空間相關性及影響因素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3(9):38-39.

      第6篇

      農業產業化升級迫在眉睫

      一個亟需恢復的益林富民產業——大石橋市柞蠶業發展狀況透析

      以農業產業化推進沈北新區經濟全面發展

      獼猴桃加工利用概況

      餐飲業食品中亞硝酸鹽含量調查研究

      低糖高鈣哈密瓜果醬的研制

      生姜綜合利用研究進展及前景分析

      項目教學在食品生物技術專業中的應用

      無糖玉米蛋糕的工藝參數研究

      馬鮫魚丸的加工工藝研究

      辣椒紅色素提取工藝研究

      甘肅省各地改變觀念著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黑皮紫瓤營養高——感王鎮試種“黑美人”獲成功

      果樹殺蟲新舉措科技富農促發展

      科技養殖讓“蔬菜之鄉”山東壽光畜牧邁大步

      日本地溝油如何消失

      農業原子經濟開創新的農業發展思路

      母豬年產仔豬低于19頭在美國要虧本

      NaCl脅迫對黃瓜幼苗生長及可溶性物質含量的影響

      萬載縣百合的氣候適應性分析和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玉米花粉導入外源DNA研究

      遠紅外涂料在煙葉烤房中的應用

      鹽脅迫對水稻葉片氣孔性狀及生理功能影響的研究

      東港市水田土壤養分狀況及培肥措施

      肥料中硼含量的檢測方法

      鉛污染對玉米生長及鉛積累的影響

      土壤鉛污染現狀及鈍化修復技術探討

      遼東地區主要森林類型土壤持水性能研究

      別墅庭園景觀的設計原理

      沈陽地區大樹移植技術探討

      保護地蔬菜生產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玉米葉部病害癥狀特征、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措施

      我國花生產后加工工藝及設備發展研究

      2ZB-2型移栽機的研制

      基于VisualC++的柑橘果型及大小識別平臺設計

      滾筒式分級機的設計

      機械化精量播種技術發展研究

      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畸變量分析

      播種機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論農業機械化的科技支撐作用

      以農村經濟結構為出發點發展農業機械化

      沈北新區農機化發展緩慢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農業機械維修質量監管的必要性及建議

      論沈北新區如何發展節約型農業裝備

      談如何做好農機監理工作

      談如何加強東部山區縣農機安全管理

      做好農機監理執法保障農機安全生產

      6ZY-70型中藥材洗刷機的研制

      溫室卷簾技術的應用

      地膜機械覆蓋技術的應用

      燈塔市激光平地技術推廣分析

      水稻機械化插秧及配套技術措施

      水田及棚田旋耕整地技術優越性分析

      保護性耕作技術在康平縣的應用

      談如何推進遼寧玉米收獲機械化

      第7篇

      1項目概況

      烏爾禾區生態農業觀光園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的北部,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圖1)。烏爾禾區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以農業生產為主體,被譽為“河谷天然綠洲”,具有以“魔鬼城”、恐龍化石和少數民族風情為代表的豐富的旅游資源。規劃園區位于烏爾禾區的西北面,東臨同興路,北臨阿拉德路,南面與西面是待開發地區。規劃園區用地是較規則的矩形(700m×400m),總規劃面積28hm2。整個園區地勢平坦,規劃區內現為荒地和少部分耕地,北面有一片楊樹林。園區邊緣因有同興路和阿拉德路而交通便利,東北向距離“魔鬼城”約1500m,在園區內即可見其輪廓。

      2園區的規劃定位和市場前景分析

      2.1園區的規劃定位生態農業觀光園區位于烏爾禾區西北部,當地的“魔鬼城”是中外馳名的旅游勝地和影視拍攝基地,恐龍公園也獨具特色,但生態旅游和觀光農業資源在當地卻很匱乏。由于處于大漠區域,生態農業觀光園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該生態農業觀光園區應以開發無公害蔬菜、果品為主,以生產示范、科普教育和休閑游樂為輔,選擇適宜開發的品種,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其旅游功能應定位為:烏爾禾區生態農業觀光與康樂休閑旅游地,建設綜合性的現代生態農業旅游基地,把生態農業建設、農藝展示、農產品加工及旅游者的圖1項目區位Fig.1Projectlocation廣泛參與融于一體,成為沙漠綠洲和戈壁樂園。

      2.2市場前景分析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近年來,伴隨著全球農業的產業化發展,現代農業不僅具有生產,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作用,并且能為人們提供一個觀光、休閑、度假的好去處[3]。因此,發展具有特色的觀光農業能帶動地方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目前,無公害蔬菜和可食花卉生產已成為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熱點,符合現代人對健康食品的要求,能創造持續的經濟效益,極具市場開發潛力。

      3規劃指導思想和原則

      3.1規劃指導思想在烏爾禾鎮總體規劃(2006~2020)的前提下,以建設現代生態農業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為指導,理順園區農業生產與城鎮居民的游賞、休閑和經濟效益的關系。規劃中以烏爾禾區的農業文化為依托,突出“田園農業和休閑農業”的設計理念,以農業資源為基礎、旅游為動力,以古樸清新的田園風光和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為特色,建設集娛樂性、參與性、科技性于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

      3.2規劃原則

      3.2.1現實性與前瞻性相結合。規劃結合所在區的現狀,考慮近2年內的可實施性,主要以蔬菜和果樹產業為動力;兼顧長遠發展的目標,將該農業園發展為集觀光蔬菜、觀光果樹、觀光花卉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觀光園區。

      3.2.2生態性。突出生態性規劃理念,在規劃與建設中強調順應地形、隨形造景,充分利用現有植被,堅持以植物造景為主,營造自然的植物群落結構和最大的生態綠量,創造人與綠地和諧共處的生態游憩環境。

      3.2.3文化性。文化是生態環境的底蘊和特色。發掘烏爾禾區的鄉土文化,應對地方文化和鄉土藝術進行提煉、概括,將傳統的文化符號融于游憩之中,體現園區文化特色;開拓有時代特色的活動項目,帶動園區的發展。

      3.2.4特色性。圍繞“田園農業和休閑農業”,以無公害蔬菜和花卉生產為特色,使園區成為克拉瑪依市,乃至新疆最有特色的園區之一。

      3.2.5游人參與。園區內各景點的設計堅持“景點=文化性+經濟效益”的設計理念,以體驗農業和鄉村文化為主,增強活動的趣味性、知識性。在愉悅的參與中,游人可領略到農業生產與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

      3.2.6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烏爾禾土壤和氣候特征的蔬菜、果樹、花卉品種,同時應注意開發特色蔬菜、特色花卉。

      4規劃構思

      4.1項目構思生態農業觀光園區以“田園農業和休閑農業”為設計理念,重在塑造和凸顯烏爾禾區田園牧歌和生態農業景觀。利用風力發電提供能源,并且利用垃圾處理回用系統和水循環等生態環保設施。該項目應將農業文化與鄉村文化融入景觀營造之中,豐富景觀的文化內涵,并使其與現代生態環保技術相結合,構建集娛樂、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觀光園區。鑒于觀光農業的性質,項目開發應重在選擇特色農業,并以體驗農業、鄉村文化、康體運動等為主要內容,帶動游人參與的積極性。具體的項目組織應注意對“土、特、新、奇”的把握。首先,從傳統觀光農業中尋求新意,在采摘游、賞花游的基礎上,設置花卉美食軒、插花屋等農業參與項目相關設施。其次,農家客棧、務農學校、自耕自足的草原人家都在體驗農業方面充滿新意。再次,將鄉村文化與農業文化相結合,開發一些以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為特色的項目,如新疆特色植物園,以及一些參與性的游樂項目,如跑馬、民族歌舞等(圖2)。

      4.2景點布局構思由于生態農業觀光園區將以觀光農業為基礎,以旅游項目為帶動,使園區按功能結構形成“一環,兩軸,八個功能區”的總體布局。一環:貫穿整個園區的主干道,把各功能區串聯起來形成線型的景觀空間游覽序列;兩軸:民俗文化軸和戈壁樂園軸線;八個功能區:包括新疆特色植物園、民俗文化街、草原牧歌、觀光蔬菜園、果品采摘園、科技生產示范園、農耕文化、戈壁樂園(圖3)。

      4.2.1一環。是貫穿整個園區的主干道,它把各功能區串聯起來形成線型的景觀空間游覽序列。在休息小場地中結合陶淵明、王維、孟浩然等田園詩人的詩詞,營造景觀游步道的文化氛圍。設草原牧歌、科技生產示范園、觀光蔬菜園、風力發電站、管理中心、果品采摘園、農耕文化7個景區。

      (1)草原牧歌。在園區的西南面,用大面積的草坪、蒙古包外加大量的牛羊營造草原牧場風光,共3個景點。①英雄東歸。烏爾禾區的主體民族———蒙古族,是吐爾扈特部落后裔的聚居地,用雕塑景觀記錄了:1771年,從中國遷徙到伏爾加河下游并在當地生活了近200年的蒙古土爾扈特部族,由于不堪忍受沙俄王朝的種族滅絕政策,在其首領渥巴錫汗的率領下舉部東歸故土的歷程。②敖包相會。通過建設蒙古包來營造草原人家的情景,以便于遠方的游人相會于蒙古包,體驗草原人家的生活。③草原放牧。用大面積的草坪和大量的牛羊營造草原放牧的景色,并在周邊形成環狀的騎馬場。

      (2)科技生產示范園。該區主要服務于科研、生產,科技應用展示和室內觀光,位于科技觀光園的西面,以展示現代溫室技術、節水滴灌技術、噴灌技術及滴灌施肥技術、人工CO2施肥技術、化學熏蒸劑減濕防病蟲技術、遮陽網覆蓋栽培技術等新為主。該景區以玻璃溫室和塑料大棚為主要造景因子,并在其中布置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奇珍異卉和無土栽培蔬菜,游客在此可以欣賞到全國各地的奇珍異卉。

      (3)觀光蔬菜園。該區位于園區的西北面,種植了一些具有新疆特色的瓜果蔬菜,如哈密瓜、番茄、西瓜、辣椒、草莓等,這些蔬菜果類在成熟時不僅可供食用,還可以其紅、黃、綠的果實顏色營造出一道艷麗的風景。

      (4)風力發電站。位于園區的西北面,利用當地風大的特點建造了風力發電用的風車,凸顯出能源利用的生態性。同時,成行成列的風車也具有很強的景觀性。

      (5)管理中心。位于觀光蔬菜園內,主要是園區管理和辦公的地方。建筑上采用了當地農家的設計形式。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