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 17:35:09
序論:在您撰寫手術護理的重要性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大多數的骨外科患者因其本身身體上的特殊性,致使在其心理上也產生一定的心理負擔,尤其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如果患者的心理壓力過大就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干擾麻醉劑的效果,使手術不能順利的進行,因此,護士對患者術前和術后的心理護理變得尤為重要。良好的心理護理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還可以幫助患者順利的進行手術,康復出院,使患者重新過上健康的生活。隨著醫院醫療水平的完善,護士的護理工作也被賦予了更多內容,骨外科手術的護理也由單純的手術期配合過渡到整個手術期的整體護理,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狀態,給手術患者提供更溫馨更全面的護理,是每個護士應盡的義務和職責所在。因此,為有效地減輕手術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心理和痛苦,提高護士護理工作的質量。我院在前一段時間實行了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院選取了2010年5月~2011年8月進行過骨外科手術治療的68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4例,他們的年齡在30――45歲之間,其中,涉及了斷肢再植、關節鏡手術、截肢術、骨牽引術、植皮術、骨折復位等。將這68例患者分為觀察組34例和對照組34例,并且男女人數一樣,對觀察組的患者進行一般的心理護理,而對對照組的患者要細心的心理護理,結果如下:
表1觀察組患者的情況表
觀察組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患者術前、術后情況
斷肢
再植 關節鏡手術 截肢術 骨牽
引術 植皮術 術后恢復
情況一般
人數 9 8 9 6 7 34
表2對照組患者的情況表
對照組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患者術前、術后情況
斷肢
再植 關節鏡手術 截肢術 骨牽
引術 植皮術 患者恢復情況良好
人數 6 11 8 3 6 34
從上面的兩個表格中可以看出,護士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在骨外科手術中極為重要,良好的心理護理可以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使患者順利的進行手術,并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1.2護理方法分別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對觀察組的患者采取相應的常規護理及術后營養護理。對對照組的患者在基本組護理的基礎上還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詳細的制定心理護理計劃并根據不同患者的年齡、性別及手術情況等一般資料和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心理特點進行細心的心理護理,然后在患者的術前和術后實施心理護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積極與患者溝通,通過溝通了解關于患者的外傷狀況,和患者交流一些關于手術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和問題,讓患者了解骨外科手術的一些具體內容和對不同并且的處理方法等。通過溝通接觸患者內心的焦慮和緊張;這對骨外科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解釋和講述,讓患者有充足的心理準備,這樣也非常有利于患者的手術和治療。
2結果
經過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不同程度的心理護理后,我們發現,經過護士細心護理的對照組的34為患者明顯的優越于觀察組的34為患者的治療情況。他們無論在術前還是術后都積極的配合醫生的治療,恢復情況良好。充分說明了心理護理在骨外科手術護理中的重要性。
3討論
骨外科手術實施心理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告訴我們在實施骨外科手術前后不能忽視患者的心理方面的壓力,而是應該讓護士盡量通過心理護理減輕患者的心理不適感,積極的配合治療,這樣醫患關系才能和諧。如果患者過于緊張,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手術情況,還會引發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煩。因而護理人員要以熱情和藹、同情關系的態度,詳細的向患者講解疾病等方面的知識,減輕患者對所述的焦慮、恐懼心理,使其在心身兩方面處于最佳狀態后配合手術,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促進疾病的恢復,達到了患者、護士和醫生的滿意效果。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可見心理護理在骨外科手術護理中的重要性。護理專業人員一定要掌握病人的主要心理矛盾,使患者感到被尊敬被關心,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只有這樣患者才能配合好醫生的治療措施,是自己盡快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郭紅霞.心理護理在皮膚科病人恢復中的作用[A].2003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
手術是外科治療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但對于患者是一種嚴重的心理應激源,對擇期手術患者的心理正?;顒佑兄苯佑绊?,大部分患者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手術焦慮是在手術前期產生的焦慮反應[1],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改變患者的感受、認識、情緒、態度和行為,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減輕或消除焦慮。
資料與方法
2010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擇期手術患者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齡18~59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42例,高中以下12例。
方法:
⑴心理因素分析:擇期手術患者大部分會出現以下心理特征:緊張,要求關心,照顧;關心手術時間長短;怕痛,關心麻醉效果;擔心不適;擔心手術效果;害怕術前準備,如留置尿管、灌腸、插胃管等;擔心疾病性質;擔心術后對生活的影響;擔心手術室環境,如醫務人員態度,手術室溫度等;擔心靜脈輸液困難。因患者缺乏對手術的認識及手術室醫療環境的陌生,無論手術大小或對手術成功的把握度有多高,對于患者來說都有較強烈的精神應激源,對手術環境和手術器械等恐懼,甚至出現心理反應[2]。
⑵心理護理:①患者的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首先應熱情主動接待患者,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不同的職業、民族、年齡、文化程度、病種等資料,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態、病情及社會家庭背景,對其進行準確全面的評估,相應實施不同的心理護理方式。耐心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重點說明手術方式、醫生的操作方式、安全措施及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和注意事項等。教會患者如何配合術后應對不適癥,并充分利用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的幫助,鼓勵家屬、同事經常探視患者,以平靜、輕松、愉快的心情感染患者,使其心理得到安慰和鼓舞,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實施心理護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體貼照顧患者,使患者減輕術前對治療不認識而產生焦慮不安、緊張恐懼的心理,從而增加了睡眠,改善了食欲,提高了身體免疫力,使其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最佳心理狀態接受手術治療。②家屬的心理護理:同時還要做好家屬的心理護理工作,患者的心理狀況和家屬的積極參與密不可分,家屬的情緒,和對疾病的認識程度會對患者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對家屬的心理護理也很重要,良好的家庭支持對患者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作用,患者獲得的家庭支持及關愛越多,正性生活的體驗和正性的情感就越多,心理障礙的癥狀就越少。而且很大程度上,家屬也是某些理療的主要實施者,有了患者家屬積極主動的參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護理人員應向家屬講解家庭支持功能對手術治療及恢復健康的重要性,鼓勵其家人與患者相處,同時幫助家庭成員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了解手術相關信息,鼓勵家人與患者多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給予患者心理支持。
結果
通過提前為手術患者及家屬做心理護理,患者平穩地接受手術。心理護理對手術患者有益處。實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對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從生物模式到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轉變,心理護理已經成為現代護理的重要的內容,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是藥物治療不可代替的醫療手段之一。麻醉和手術,無論種類、大小,作為一種應激源常使人們產生強烈的心理和生理應激反應,出現“神經-內分泌-代謝”的綜合性反應,干擾手術的順利進行[3]。術前患者心理焦慮狀態為對一種外部危險的知覺反應,即一種預料到的或預見到的傷害,可被看作是自我保護特有的一種表現,在危險臨近時,有利的行為首先使頭腦冷靜,估計一下自己能夠支配的力量,并和以前遇到過的危險相對比,然后再決定最好的辦法是逃避、防御還是進攻[4]。所以,術前適當焦慮反應了患者的正常心理適應功能,說明患者對面臨的手術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焦慮程度過于嚴重對手術是起負面作用,因為過度焦慮會導致體內兒茶酚胺及腎上腺皮質,特別是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糖皮質激素可抑制抗體形成,減緩傷口組織再生,減少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白細胞數目,最終導致對感染的敏感性增加以及傷口愈合減慢的不良后果。有研究表明心理應激反應愈強,患者的血液動力學波動愈明顯;而有效的心理干預可以調節患者的心理環境,提高疼痛閾值,降低焦慮值[5]。因此要通過心理護理,保持患者手術全過程中的良好心理狀態,對手術順利進行,減少并發癥,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陳毓嬋,曾洪.擇期手術患者術前心理狀況及需求調查分析及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05,4(5):1-4.
2羅潔芳.患者在手術室期間的心理護理[J].現代醫院,2004,4:34-35.
3陳俐,楊敏,王麗英,等.手術應激反應應對的研究進展[J].護理雜志,2003,20(5):40-42.
隨著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護理人與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生物醫學模式正向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F代護理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以病人為中心的責任制護理模式逐步轉變為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所以醫院的護理模式已經逐步走上整體護理的護理模式,因此我們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也進行了新的革新,即運用心理護理對患者予以心理指導,使患者在最佳的生理。心理狀態下,接受合適的手術治療,這是提高手術治療的一個重要環節?,F將本人經驗總結如下:
1 多年來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
在接入手術室時,患者出現心悸、不安、血壓增高等負性心理反應。有的患者說話顛三倒四,有的出出冷汗,面色蒼白、發抖等癥狀,一是害怕手術,二是自己擔心手術。對手術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目的就是消除以上不良反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和術后的的盡快康復,因此就顯示出了心理護理的需要性和重要性。
2 分析手術患者出現不良反隱的原因有三種情況。
2.1 環境的變化 患者進入手術室時環境一切都是新的,高懸的無影燈,機構復雜的麻醉劑,手術床,還有治療車藥械臺等,所以患者的恐懼心理油然而生。
2.2 他們對手術的目的、做法、術后的愈合情況都特別關心。更渴望有醫術高超的醫生和麻醉師為他服務,也希望巡臺護士對他進行體貼和關心。
2.3 患者對手術的工作人員不熟悉,一個個陌生的面孔全副武裝起來,只能看到工作人員的雙眼,尤其是小孩,更害怕戴口罩、帽子、穿白衣的醫護人員。
3 術前準備
3.1 術前一日巡訪 需要對患者跟進手術的護士前往病房看望病人,向病人做自我介紹,給病人講述手術室的環境,手術前的注意事項,手術的,簡單的手術步驟,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注意的問題,并告知如何配合手術,使病人在無痛放松的心理下完成手術。
3.2 術前十五分鐘接病人,病人進入手術室后,護士要熱心接待,耐心詢問病人的姓名、床號、并看好病人的資料。指導病人如何放松自己的心情,指導或協助病人擺好,簡單的介紹麻醉方法及手術中出現的不適,讓病人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通過交談使病人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從心理上接受手術。
自2011年開始,我院開展了五官科手術。如鼻內鏡下鼻中隔矯正術,鼻竇開放術,鄂咽成型術,扁桃體摘除術,耳部手術等。由于是新開展的手術,對于我們全體護士來說都是一個新課題,對此我們組織業務查房學習,安排人員收集資料,包括解剖生理、病理指標,患者心理狀態,以及手術需要的特殊器械的使用與保養等,并邀請了臨床主刀專家講解手術所需的基本、步驟、護理配合等。通過集中學習,掌握手術配合的要求,并不斷的積累經驗,使新手術得以順利開展。
總結回顧性查房,提高疑難手術的護理配合
由于有些手術技術難度大、危險性高、對于患者創傷大、護理配合要求也比較高,我們有些低年資的護士明顯存在的護理經驗不足。比如各類癌癥手術、脊柱手術、前列腺手術等,對于這一類手術我們在術后選擇參加手術的護士或者高年資的護師一起組織學習,要求詳細講解患者的診斷、臨床表現、手術目的、麻醉方式、手術用物及特殊物品準備,包括基本手術步驟、護理配合、手術的關鍵點、注意事項以及個別醫生的手法習慣等,預見性地準備好手術中不同階段所需物品和器械,主動配合,確保手術順利完成。
實施護理查房的體會
1通過護理查房,增強醫護人員的合作
在查房中,護士不僅鞏固了護理知識,也拓寬了視野,更掌握了怎樣更好的配合手術,變被動配合為主動配合,并能及時提醒醫生,使得醫護人員配合更加默契,在醫護合作調查中大幅度的提高了滿意率。
2通過護理查房,促進護士業務水平提高
查房前護士要詳細了解患者的資料,參加術前討論,評估護理問題,制定護理計劃;翻閱有關書籍,做好護理筆記;查房時要嚴肅認真,字詞嚴謹,勇于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以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在護理查房中開拓了護士學習的空間,激勵學習動力,培養了護士的思維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每一個護理環節,促進了業務水平的提高。
3開展護理評價,提高整體護理水平
通過護理查房,總結各類手術護理配合的經驗,找出問題與不足,不斷的改進和學習,提高了年輕護士在遇到疑難手術、嚴重創傷、大出血等急救手術的配合水平和應急能力,挽救了病人生命,提高了手術成功率,減少和避免了護理缺陷的發生。由此可見,高質量的護理查房是評價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
總結
手術室護理查房,是手術室業務學習的一種方法,是一種生動直觀的教育形式。不同形式的護理查房提高了護士學習積極性,豐富了護士的業務知識,拓寬了知識面,激勵了護士對護理工作的研究和思考,培養了護士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業務水平。同時,手術室護理查房不僅能豐富護士術前訪視時健康教育內容,還能讓護士站在患者及其家屬的角度來考慮他們的需求,不僅增強護士整體護理的觀念,也推動了護理程序在手術室的應用,突出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密切了護患關系。
【關鍵詞】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康復;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1-0275-01
圍手術期是指從病人決定手術治療開始,經過術前、術中、術后直至康復出院的全過程,時間約在術前5-7天至術后7-12天。目前隨著對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以病人為中心,護理程序為核心的整體化護理是圍術期病人所需求的,病人由于過度焦慮、恐懼、睡眠質量明顯下降,進而會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為此,為提高手術的成功率,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讓病人盡快適應醫院的生活,從而消除他們對醫院的陌生感和對手術的恐懼感,使其對手術和醫務人員盡快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1]。
我科開展了系統的心理護理,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我科自2010年3月-2011年6月對圍手術期的134例病人實施心理護理,其中男91例,女43例,年齡13-71歲,職業:職員23例,工人22例,農民7例,學生9例,個體28例,干部34例,其他11例。
2 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是指在護理的全過程中,由護士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以達到理想的護理目的。
2.1 圍手術期分期及心理特點:
2.1.1 手術前期:從患者入院到進入手術室,接受手術的這段時間,手術室護士在病人手術前一天進行訪視。首先,通過訪視病人能系統觀察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和精神情感、心理需要和存在的心理問題。訪視時也可有針對性地幫助患者了解麻醉手術的一些情況,安慰、鼓勵病人積極地配合手術,并向病人簡單介紹麻醉對手術的重要性,從而對治療產生信心和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
2.1.1.1 手術前期患者心理特點:緊張、焦慮:術前一天手術室護士去病房閱讀病歷、了解病情,向病人解釋??謶中睦恚簱氖中g時疼痛、出血或意外,告訴病人手術均是在充分準備無痛情況下進行的; 渴求心理:擔心醫生的醫術、麻醉的效果等,想方設法使之對手術充滿信心;逃避心理:擔心手術中手術后的效果是否良好。
2.1.1.2 手術前期與患者充分的溝通,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盡量消除病人的猜疑心理,向家屬詳細解釋,取得信任和同意協助做好病人的心理準備。
2.1.2手術中期:從患者入手術室實施麻醉到接受預定手術程序,大部分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在進入手術室都會情緒不穩,對手術一是害怕,二是擔心,怕的是疼痛,擔心的是會出意外,進而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會影響手術的進程。因此,手術室護士做好必要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
2.1.2.1 手術中期患者的心理特點:抑制:病人希望有親人陪伴,手術室護士應向他們說明家屬不能隨時進入無菌區的手術間。依賴心理:用親切的話語與病人交談,使之放松緊張情緒;懷疑心理:術中不交談與手術無關的話,要全神貫注,沉著冷靜,注意術中的每一個細節,對麻醉效果欠佳及耐受性差的病人談些輕松話題,以分散注意力。
2.1.2.2 手術中期將患者共性與個性化心理相結合,通過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配合手術。
2.1.3 手術后期:病人一旦手術結束,從麻醉狀態下醒來,關心的是手術效果,手術室的護士一刻也不能離開,從心理上起到他們是被關心重視的作用。
2.2 圍手術期護理
手術按麻醉方式分類分為:全麻、硬膜外麻醉、局麻
2.2.1 術前護理:根據麻醉和手術的具體方案,做好病人和家屬的解釋工作,避免不良刺激,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無論采取什么樣麻醉方式的手術病人進入手術室,都要給其以安全感,讓他們感覺到醫護人員尊重他、照顧他,讓病人感到有信心和希望。當病人情緒穩定、主動地配合醫務人員的工作,這樣有益于療效和術后的恢復。因為提前訪視過病人、當病人與護士在手術室再次見面時他們就不感到陌生。病人進入手術室后給蓋好被子,告訴他們一直有人陪伴在他們身邊,會隨時把手術情況通報給家屬。作為手術室護士應該體貼了解病人的病情變化,通過舒適的環境和趣味的談話來幫助病人轉變情緒,態度積極地完成手術恢復健康[2]。
2.2.2術中護理:減少環境因素的影響,護士的言談舉止應表達出對病人的關懷,增加安全感,盡量讓他們感到舒適,減少手術室內的噪音,在患者面前不要大聲講話,減少不良刺激,操作輕柔,穩、準、輕、快,盡量減少患者身體的暴露,手術室的溫度調在24-260C,濕度50%-60%。 局麻以最小劑量,嚴防過量中毒。
硬膜外麻醉需協助麻醉師擺放,由于病人對麻醉認知少,術中多處于清醒狀態,不免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如果不能積極配合好麻醉,會導致手術不順利而延時,術中在硬膜外麻醉下病人往往錯誤地認為痛覺消失就不會有感覺,對手術臺上術者的操作非常敏感,特別是手術過程中牽拉組織產生惡心、嘔吐等反應,護士應提前告知病人術中可能出現的反應,鼓勵其樹立信心積極完成手術。
全麻患者給藥前檢查義齒或不穩定齒,嚴防墜入呼吸道,術中蓋好被子,患者擔心暴露身體丟了尊嚴。因此手術中麻醉過程中注意遮蓋,盡量減少暴露。全麻應先麻醉,如需導尿也盡量在麻醉后實施,用紅霉素眼膏涂抹眼部,用紗塊貼膜覆蓋眼部,以防止患者麻醉清醒后眼結膜干燥。
2.2.3 術后護理:術后全麻的病人在蘇醒過程中易出現躁動,以防墜床。一旦醒來關心的是手術效果,所以要守護在病人身旁,并及時告訴病人手術進行得很順利,病情很平穩,使其增強康復的信心,術后1-3天由于切口疼痛,各種引流管的制約,不敢說話怕疼,要告訴他們適度鍛煉,增強信心,早日康復。術后隨訪的時間根據麻醉方式決定,局麻手術后3天,硬膜外麻和全麻5天,特殊患者當天即行早期隨訪。術后隨訪有助于巡回護士評估護理效果,當病人發現術后手術室護士仍關心他們的恢復會感到欣慰,能促進他們早日康復。
3 護理體會
3.1 效果:根據134例擇期手術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前的評估記錄分析,顧慮者占87.1%,憂郁者占8.9%,擔心者占83%,對手術成功有信心者占71%。經過134例手術病人心理評估記錄分析患者負面心理反應明顯改善,顧慮者降到71.5%,憂郁者降到4.3%,擔心者降61.2%,對手術成功有信心者占90.1%,134例患者均能以較健康的心理狀態比較穩定的情緒接受和配合手術治療,無1例發生并發癥,基本痊愈康復出院。
3.2 心理護理的目的:不同于一般的臨床護理,它在于護士的態度、行為、語言等有意識地影響患者的認識及感受,從而改變不良的心理狀態,達到治病和康復的目的。
3.3 心理護理的重要性: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越來越重要,會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和整個治療的過程的愈合[3]。手術室護士以全面積極的心態做好心理護理,能使患者提高對手術的信心和戰勝疾病的決心,為病房工作奠定堅實良好的心理基礎[4]。
手術是外科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5],手術治療對于患者既是一個治療過程,又是一個創傷過程,因此人們常對手術產生強烈的恐懼反應,這些反應如果過于強烈不僅會給病人造成痛苦,而且會干擾手術麻醉的順利實施[6],因此對于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曹偉新,李樂之. 外科護理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
[2] 郭桂芳,姚蘭.外科護理學.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 2000,2.
[3] 劉小川.腫瘤外科病人的健康教育[J].護理學雜志,2001,16(3):182.
[4] 金麗芬.健康教育-提高護理滿意度的重要因素[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6):55.
【關鍵詞】術前訪視;解除焦慮情緒;手術室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264-02
我國的醫學心理學工作者通過調查發現,患者術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動,對手術一是害怕,二是擔心。怕的是疼痛與死亡,擔心的是是否會出意外,是否會傷殘和毀容等。據他們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術,一旦了安排手術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盡管在手術的前一天晚上服用鎮靜藥,仍難以入睡。有輕度焦慮者,效果較好;嚴重焦慮者,預后不佳。為適應現代醫學模式、護理觀念的轉變和醫院服務功能的擴大,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手術患者的適應能力,同時也提高手術室的護理質量,我院手術室開展了對擇期手術患者術前訪視與術后隨訪工作。多年來,在此項護理工作的實施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一套做好術前訪視的方法,切實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收集2013年1至2月份我院心胸外、腫瘤科、婦科、骨科及神經外科等科室擇期手術患者500例,其中男性患者216例,女性患者284例,年齡14~75歲。
2 術前訪視的方法
2.1 查閱病歷 手術室接到手術通知單后,護士于術前一日,到患者所在科室核對病人以進行身份識別,了解手術診斷、麻醉方式、手術名稱。認真閱讀相關資料,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手術史、對藥物的過敏史等各項生化指標、血糖、免疫是否正常;是否備血。
2.2 觀察病人 包括病人的身體狀況,體型的胖瘦;心理狀態是樂觀、平靜、還是緊張;肢體運動有無障礙;對長期臥床的病人,要看皮膚是否完好,有無破潰或者壓瘡。查看患者的外周靜脈情況,血管是否充盈,特別是老年人和嬰幼兒。
2.3 術前宣教的內容
2.3.1 根據訪視單內容進行宣教 我院主要以口頭宣教為主。新疆地區少數民族患者占手術病人總數的絕大多數,為了克服在語言上溝通的障礙,手術室護士互相學習和積累多種民族語言,了解各民族習俗,做到在言行上尊重他們。訪視時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職業做好詳細的解釋工作。在患者面前始終有顆同情心,以滿腔的熱忱向患者解釋,答復每一個疑問,使患者對手術充滿信心。并告知患者手術中使用的高值耗材及手術費,是按國家統一標準收費,請患者不必擔心,爭取親屬的支持配合 。
2.3.2 告訴患者術前的注意事項和要求 一般情況下,擇期手術術前12小時要禁食、10小時禁水。告訴患者義齒應當取出,貴重物品不得帶入手術室,禁止化妝、涂指甲油,做好自身的清潔工作,進入手術室應按要求穿病號服。
2.3.3 介紹手術室的環境、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及目前可以開展的手術,使患者及早適應手術環境。告訴患者進入手術室的時間、手術部位、麻醉人員。介紹手術醫師和麻醉師的醫技,講解麻醉配合的注意事項、鎮痛效果,讓患者感到被重視,增加對手術治療的信心。
2.3.4 介紹麻醉方法和麻醉,如何配合麻醉的重要性。介紹手術所采取的、可能引起的不適。適當解釋病情,重點介紹實施手術的重要性和意義,以取得患者的合作,預防術中、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建立心理疏導,消除緊張情緒,讓其安心休息,迎接手術。
2.3.5 與主管醫生交流,了解手術、步驟、特殊物品的準備。必要時參加病例討論,做到心中有數,以便術中主動配合,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對特殊問題及注意事項,應該在手術通知單注明,特殊器械通知器械室護士準備,特殊感染手術或傳染病手術,提前做好防護隔離準備。
2.3.6 每次術前訪視完畢后應認真、完整填術患者術前術后護理訪視表。術前訪視記錄單是醫療文書的一部分,是術前訪視的真實記錄,是護理質量的反映。每例患者訪視后都應認真逐項填寫訪視表,并請患者家屬簽字。訪視護士應簽全名。
3 結果
經過術前訪視的病人,能以最佳的心態獲得最佳的手術治療效果,同時手術室護理質量得到提高。
【摘要】本文針對甲狀腺手術往往忽略了手術術中的心理護理的問題,提出了進行術前術中和術后護理的措施,降低術中不良反應,減輕病人的焦慮情緒,降低病人的應激程度,使手術全程都達到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甲狀腺手術;心理護理,減低焦慮,提高滿意
甲狀腺手術是外科常見手術,手術作為重大的心理性和軀體性的應激源,可刺激機體產生強烈的生理和心理應激反應,當這些反應過于強烈時,不僅對神經、內分泌及循環系統產生影響,而且會直接影響麻醉和手術效果.人們往往忽略了手術術中的心理護理?,F就我本人的一點點工作經驗,把甲狀腺手術的術前、術中、術后心理護理的重要性進行歸納總結。
1 術前心理護理
手術室護士巡回護士于術前1 d進行術前訪視及心理疏導,主動、親切地與其進行交流,傾聽其主訴, 以建立良好的醫護患關系。給病人以安慰疏導, 告訴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手術和麻醉中的注意事項、術中配合等;聽取其對手術的期望,鼓勵患者表達感情,重視患者的心理需求,針對具體問題行耐心細致的解釋安撫工作,減輕或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抑郁;用成功病例現身說教鼓勵他們面對現實,增強信心,使其意識到醫護人員對自己的重視,從而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減輕病人焦慮不安抑郁心理護士應在生活中給予關心、愛護、幫助。通過日常生活和護理中觀察每個人的個性特點,通過交談,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針對每個患者不同的心理特點,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由于甲狀腺瘤手術部位暴露,病人擔心術后留有疤痕,并對手術效果存有疑慮。我們通過與病人及家屬親切交談,講解該病的相關知識,特別是告知該病的治療效果良好,并介紹我院現有較好的醫療技術條件,說明手術的必要性,介紹手術皮內縫合術可以減輕疤痕的形式。請同種術后病例患者現身說法,通過這些交流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介紹麻醉方法及效果,讓病人感到體貼、溫暖。對文化程度高者多溝通、交流,使其取得充分信任和理解,讓病人消除種種顧慮,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同時,動員家屬給予多方面的心理支持,使患者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始終維持穩定情緒,避免因情緒波動使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高,以最佳心態迎接手術。
2 術中心理護理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改變,人們會愈來愈重視心理素質在個體生命中的位置。我們知道,每個躺在手術臺上的患者大都是一個心身統一的活生生的人[6],我們不僅要重視疾病和手術方式,更重要的是要重視病人的心理變化,關心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隨時得到病人的各種信息,讓患者感到護理人員對他的重視,增加安全感,從而降低不良反應,放松心情,愉快地度過手術關。 我作為一名手術室護士,非常平常的一個動作或是輕輕的一句話,卻取得了非同尋常的效果。手術的前半部分由于時間短、物正是最佳期等相關因素,病人往往還可以耐受。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手術切口的加深、物藥物半衰期的消退,病人開始煩躁、疼痛、壓迫等一系列的不適感接踵而來。此時,作為手術室護士你是最能直接給予患者安慰與信心的人,輕輕地一句話:是疼了嗎?醫生馬上給您注射麻藥,馬上就會好的。輕輕的一個動作:用雙手輕撫病人的額頭或輕拍病人的腳踝處,恰當的肢體語言也會給病人一定的暗示,她在無形中會增強堅持下去的信心。心理護理是一種創造性的護理模式,是現代醫學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護人們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最好治療效果的必要條件,同時又可使患者精神上得到支持,改變其不良的心理因素,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護理人員的基本職責和理想就是幫助患者保存生命,減輕痛苦,促進康復[7]。通過臨床應用結果表明,做好患者的術中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的恐懼與疑慮是取得積極配合,使手術順利進行,減少并發癥,達到預期治療目的的關鍵之一。
3 術后心理護理
減輕患者對疼痛的恐懼心理,幫助患者緩解因切口疼痛引起焦慮心理,由于手術切口的存在,不當,引流管放置造成疼痛。我們向病人解釋疼痛的原因,消除病人的恐懼心理。指導病人術后4小時生命體征平穩后取半臥位,有利于引流,減輕頸部張力,緩解疼痛,術后尤應注意搬動病人時避免引流管的脫落,避免過多說話,以防氣管壓迫或引起牽拉痛。起床時用手支持頭部,以免被牽拉。妥善固定好引流管,減少引流管的刺激。遵醫囑適當給予鎮痛劑。
消除患者因吞咽疼痛引起的緊張心理,患者術后害怕疼痛不愿進食。護士應關心、體貼、耐心講解進食的必要性,并指導病人使用放松技術,減輕對疼痛的敏感度。正確進行飲食指導,術后6小時可以飲水,術后1-2天給予溫流質,減輕因吞咽引起的疼痛。避免甜食,可減少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較多者應加強口腔護理。避免劇烈咳嗽,常規給予超聲霧化吸入3天。
加強心理知識的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素質心理護理不單單是機械地完成具體護理任務,而是在治療過程中實實在在的發揮著藥物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一種綜合知識的熟練運用。它需要護理人員學會做思想工作,掌握社會學、行為學、心理學等有關方面知識,并加以恰當地運用。
4 結束路
在進行心理護理過程中,護理工作者除應具有高尚的醫德,精湛的護理技術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和人文素養,提高自我完善的自覺性,不斷鉆研探索。在向病人投入人文關懷中不斷完善自我,向更高的目標奮進,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處理與病人交往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護理工作者不僅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臨床專業護理水平,而且更要努力學好心理護理的專業知識,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更好地為病人提供高水平護理。所以心理護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傊?心理護理應用于甲狀腺手術的圍手術期,可降低術中不良反應,減輕病人的焦慮情緒,降低病人的應激程度,使手術全程都達到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國銳,王深明.甲狀腺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
[2] 王潔,李惠珍.祝網膜脫離患者手術前后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