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統計學相關性分析范文

      時間:2023-07-28 16:33:45

      序論:在您撰寫統計學相關性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統計學相關性分析

      第1篇

      摘 要 本文通過將SPSS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這種研究方法結合運動人體科學的特點,對幾種常用的分析手段進行編排,已達到對數據的分析層層遞進,科學嚴謹。旨在為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參考信息。

      關鍵詞 統計學 SPSS T檢驗 相關分析 方差分析

      一、前言

      通過SPSS軟件對運動人體的各項試驗分析過程中,存在著步驟不嚴謹,數據處理相對混亂等問題。在運動人體科學研究中使用SPSS軟件急需一個規范化過程。

      統計學廣泛應用在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的各項參數分析中,其主要是對成組的數據分門別類,利用統計學的知識對其構建數學模型。通過數學模型能夠檢驗出單組數據是否具有研究價值,在此基礎上對多組數據進行相關性研究,進而得出期望的研究成果?;蛘邚姆捶较蛉胧?,得出這組數據的不成立,從而給出一個否定結論,同樣也具有適度的研究價值。在運動人體科學的統計學研究中,主要應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通過軟件不僅可以做到統計學的計算,而且可以得到成組數據的圖表,通過圖表可以直觀的看到數據之間的關聯信息,十分實用。但在一些復雜數據的分析中,SPSS軟件并不能完全得出,還是需要引入函數計算進行評定,例如在對血液流體特性的研究中使用模糊函數這個概念。文章中使用SPSS軟件為IBM SPSS Statistics 19.0版本進行描述。

      二、分析與討論

      (一)相關分析法的操作方法

      在對生理學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時,通常會用到均值的計算和檢驗,線性回歸以及相關性的計算和檢驗。在人體科學領域其中利用較多相關性研究為例,通過研究相關性給出兩組數據的差異性,得到差異性是否顯著,從而做出判斷這兩組數據之間存不存在聯系。例如兒童身高與母親身高之間是否存在聯系。通過偏相關分析,可以剔除兩組數據直接差異之間所存在的變量,通過剔除變量,假設差異性降低,那么同樣也可以給出一個兩組數據之間存在有限的聯系這樣一種結論。對于均值的計算檢驗也很重要,均值的得出可以通過頻率分析,同時得出其是否符合正態分布,不符合正態分布的只能作為變量存在。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可以進行兩組數據的T檢驗,可以檢驗出兩組數據樣本之間是否存在差異存在研究價值,這是進行相關性研究的基礎。對于小樣本的檢測,樣本量小于30,那么誤判發生的概率很大,有可能其符合正態分布但是方差不齊,那么需要使用非參數檢驗替代T檢驗。如果樣本中存在有變量,在進行偏相關分析之前,為了做到科學嚴謹,還需要進行獨立樣本的T檢驗,以判斷分組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聯系。對于方差齊性的得出,可以利用F檢驗,在SPSS中可利用一維方差分析,這里面要求數值F>1,表明差異顯著。而線性回歸的分析方面,通過研究因變量和自變量是否存在線性關系,是否符合線性定律,可以對兩組數據中是否存在變量給出直觀的判斷,在SPSS中線性的回歸可以剔除變量進行比對。在T檢驗和相關性分析結果中的sig值表現差異性,在以α=0.05為標準,p>0.05差異不顯著,p

      (二)利用相關分析法的一般順序

      在進行運動人體學科的大范圍調查類數據分析過程中,應當秉承科學嚴謹的態度,對數據一層層處理,需要進行相關分析的,不可以直接就進行,而是在做相關性分析之前對數據進行層層篩選,去除掉誤判因素,它的順序應當按照以下步驟進行:1.數據的可靠性,包括單組數據是否符合正態分布以及數據的方差齊性。2.對兩組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分析,以判斷兩組數據之間有無其他變量。3.測出簡單變量因素下的幾組數據均值,對幾組數據與總的數據均值進行單一樣本T檢驗,判斷變量與因變量之間是否有統計學意義,是否存在差異,如性別對身高有無關系。根據方差齊性的不同選擇是否使用T檢驗。這一步驟如果無簡單變量,就可以忽略。4.如果存在變量,需要將可能的變量作為分組變量與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的T檢驗,以判斷確實存在關聯。5.進行相關性分析,如需剔除變量使用偏相關。如果變量因素過多,需要進行多元分析,就要用距離(主成分)分析判斷起決定作用的幾種變量。相關分析多使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這里面的五個步驟根據不同的數據樣式可以不全部完成,但是順序不變。除了數據分析外,如無需測得精確結果而僅作科學研究的參考,或者為了使結果更加利于觀察,還可以利用圖表進行分析。散點圖可以判斷相關性,線點圖可以判斷線性回歸,直方圖可以判斷正態分布等。

      三、舉例分析

      通過上述方法,可以對生理學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下面給出兩個可供分析的思路參考。

      (一)舉例一

      幼童身高與父母身高的相關性分析:數據的篩選測量包括幼童身高、父母身高、父母體重、性別、年齡、城鄉區別等。首先,對幼童身高與父母身高數據進行正態分析,和一維方差分析,假設F>1。再以父母身高分別作為自變量對幼童身高這個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假設p

      (二)舉例二

      高原訓練對高水平運動員血液紅細胞數目的影響:實驗組:高原訓練后高水平運動員;對照組:低海拔地區高水平運動員。測得數據:高原訓練運動員紅細胞數量;低海拔地區運動員紅細胞數量;性別;年齡。這組數據主要是要研究高原訓練與高水平運動員紅細胞數量變化之間的相關性。如果數據僅用來作為訓練參考,那么可以簡單利用圖表方法進行分析。在這組數據中因變量是紅細胞數目,自變量是有無參加高原訓練。在這里如果性別分組,年齡作為組變量對于紅細胞數目影響不大。那么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可以只對其進行單一樣本T檢驗,即將高原訓練高水平運動紅細胞數據與低海拔地區高水平運動員紅細胞數量均值之間做T檢驗,以判斷高原訓練有無影響即可。

      參考文獻:

      [1] 馬慶國.管理統計——數據獲取、統計原理,SPSS工具與應用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261-307.

      [2] 劉南,李燕.現代物流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實證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7.21(1):151-154.

      [3] 胡健穎,馮泰.實用統計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236-237.

      [4] 皇甫偉.SPSS相關分析與線性回歸分析在英語老師成績分析中的應用[J].外語教學研究.2007(10):52-53.

      第2篇

      【關鍵詞】 血同型半胱氨酸; 血壓; 心血管病

      中圖分類號 R5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7-0015-0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homocysteine levels and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elderly.Method: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434 elderly peopl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in which 218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elderly as a test group,216 non-cardiac surgical elderly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s a control group,and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fasted for blood check, their blood pressure,carotid artery thickness and Hcy relevant circumstance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Result:The test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thickness and blood homocysteine(Hcy)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the test group with high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P

      【Key words】 Homocysteine; Blood press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irst-author’s address:Changle Hospital,Changle 3502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7.008

      心血管疾病是循環系統疾病的一種。循環系統指的是在人體內負責運送血液的組織和器官,主要有心臟和血管等,血管可分為微血管、靜脈血管和動脈血管,心血管疾病可以分為慢性疾病和急性疾病,并且與動脈硬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病因根源有著極大的相似性,所以在預防或者治療方案上也是有相同原理的。高血壓是一種多發性心血管疾病,存在明顯的血壓過高是其特征,高血壓是多種疾病的引發性根源,常見的卒中、心臟病、血管瘤、腎衰竭等疾病,都是以高血壓為源頭而引發的,動脈壓升高是高血壓的代表性的特征。高血壓引發的癥狀除了上述描述的特征之外,一系列的并發癥狀也會隨機出現,尤為突出的是心血管疾病,甚至是腦癱,以及腎功能衰竭等癥狀,這些疾病都是不容小覷的。遺傳和環境引發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應該及時的服用抗高血壓藥,保證收縮壓以及舒張壓的正常水平,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的多發人群是老年人,對其心臟、腎臟、腦部等器官損傷最為嚴重,持續的血壓升高加速各臟器功能的衰竭,其中原發性高血壓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研究表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老年人血壓及心血管病具有相關性,但尚未有大樣本資料提供支持[1]。本研究對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老年人血壓及心血管病的相關性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434例老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將216例非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作為對照組,將218例符合診斷標準和原發性高血壓臨床癥狀的老人作為試驗組,試驗組男110例,女108例,年齡55~78歲,平均(63.5±4.3)歲,病程1~15年,平均(6.5±4.3)年,對照組女104例,男112例,年齡53~81歲,平均(61.5±4.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排除心肌梗死、精神病、繼發性高血壓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其他患者。

      1.2 方法

      分別對兩組老人進行空腹靜脈血檢,并對采集血液標記無誤,采用多普勒超聲儀對頸動脈內中膜厚度進行檢測,檢測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對患者血壓情況進行測量[2]。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患者血壓、頸動脈中膜厚度及Hcy相關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本試驗中所涉及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采用Pearson進行相關性分析,P

      2 結果

      2.1 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與頸動脈內膜厚度

      對照組Hcy水平與頸動脈內膜厚度與試驗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血壓情況

      試驗組患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比對照組患者高,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Hcy與老年人血壓及心血管病的相關性分析

      Hcy與老年人血壓及心血管病發生率關系密切(P

      3 討論

      老年高血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血壓持續升高是其顯著臨床特征,嚴重損害著老年人的心臟、腎臟、腦部等器官,加劇各臟器功能的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其中原發性高血壓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容易導致動脈硬化及左心室肥厚,占高血壓患者的1/3,對靶器官的功能及結構造成嚴重影響。大量數據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cy)對高血壓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同型半胱氨酸(Hcy)已經成為了心血管疾病的關鍵性信號。在正常的情況下,血同型半胱氨酸在體內能夠被有效的分解并且吸收,分解后的濃度水平正合適人體各種生理功能的需求,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但血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種含硫較為豐富的氨基酸,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在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重要中間產物[6]。因此,在作用上相比于原始氨基酸的作用要突出。當由于各種原因,血同型半胱氨酸發生突變,濃度在體內劇增,就演變成了高血同型半胱氨酸,簡稱高血同。高血型半胱氨酸是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根源。在醫學臨床上將血同型半胱氨酸規定為一項重要的人體健康指標。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顯升高是一項非常危險的警報,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濃度升高可能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尤其是心血管、高血壓等疾病,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無任何非常明顯的體表特征表現出來,這屬于早期患者[3]。但是不要認為沒有癥狀就是沒有風險,如果及早的發現了高血壓的癥狀,不要懈怠,其實這是潛在的危險。發現病癥就要及早的就醫,接受治療,以防病情的延誤[4-6]。就診時嚴格聽從醫生的安排,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控制住現階段的病癥?;加懈哐獕?,但是忽視治療的人群,由于個體的差異性,后期的并發癥狀表現不同,有些人會出現心衰、腦出血等嚴重病癥,有些人會在劇烈運動后導致直接性的休克,后果極其嚴重。所以,只要診斷為高血壓病,都應該認真治療。不僅如此,它還可能使還原型谷胱甘肽的合成與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對身體的各項功能會產生負面作用,阻礙身體的各項器官的正常運行。目前針對高血型半胱氨酸醫學上采用了兩種治療辦法。一種是服用葉酸,長期服用會導致白血病、關節炎等疾病[7]。另一種為基因檢測下的精準用藥。為了有效地的維持血型半胱氨酸濃度的正常水平,應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積極的參加社會體育活動,增強自身的免疫功能,以清淡飲食為主,多食用瓜果蔬菜。

      參考文獻

      [1]李建華,楊文東,王其國.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研究 [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2):227.

      [2]伍先亮,傅廣,馬麗霞,等.依那普利葉酸片對中青年H型高血壓患者血壓和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6,26(2):134-138.

      [3]孫亞蒙,陳鶯,林巖,等.卒中和短暫性缺血發作患者的卒中預防指南: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指南[J].神經病學與神經康復學雜志,2014,11(2):61-112.

      [4]代青湘,許慧寧,王紅心,等.不同生活環境藏族脂代謝的特點及與PON1、ox-LDL的關系[J].青海醫藥雜志,2014,44(11):1-4.

      [5]李菲,李志紅,郭淑芹,等.老年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對代謝綜合征及顱內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4,22(11):1118-1122.

      [6]畢佳佳,張思韻,羅雯媛,等.深圳市青年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他臨床指標與MTHFR C677T基因的多態性[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42):6871-6877.

      第3篇

      關鍵詞:急性缺血性卒中;同型半胱氨酸

      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過城市和農村人口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且發病有逐年增多的趨勢。目前腦卒中的發病率為116~219/10萬人口。其中約70%為缺血性腦卒中。隨診人口老年化和經濟水平的發展,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同型半胱氨酸是缺血性腦卒中的有效評價指標,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選擇因缺血性腦卒中在我院急診科就診的患者,檢測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腦卒中患者的危險因素,為更早地預防和治療腦卒中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2013年在我院急診科就診的,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斷標準的患者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65.6±7.4) 歲。缺血性腦卒中診斷標準:診斷符合2010年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1]。排除標準為:中重度肝、腎功能受損;心肌梗塞;不愿意參加本研究者;腫瘤患者。對照組:選取同時間段在我院體檢的人群60例,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齡(63.7±8.1) 歲。

      1.2方法 所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均于入院第2d清晨空腹安靜狀態下,測定血漿Hcy。

      1.3統計學分析 所有資料由計算機運用SPSS 17.0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數據以(x±s) 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 相關性分析采用雙變量相關分析。P

      2結果

      2.1急性缺血腦卒中組與對照組血漿Hcy水平比較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組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齡(63.81±21.78)歲,對照組 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齡 (65.22±13.72)歲,兩組性別及年齡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腦梗死患者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1。

      注:與對照組比較,P

      2.2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與血清Hcy水平之間的關系 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在缺血性腦卒中的各種危險因素中,比較了年齡、收縮壓、舒張壓、血糖、膽固醇、甘油三脂與Hcy的關系,結果表明,收縮壓及血糖與同型半胱氨酸關系較密切(P

      3討論

      卒中已經成為我國人口死亡和致殘的第一位原因,中國卒中亞行中近70%患者為缺血性卒中。我國缺血性卒中年復發率高達17.7%。缺血性卒中的高發病率及高致殘率,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栓型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2]。國外研究人員對腦卒中患者進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多因素的相關性研究結果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造成年腦卒中事件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與同型半胱氨酸密切相關一直受到重視,Hcy升高合并高血壓者的血管疾病風險升高約11倍[3]。本研究提示,收縮壓及同型半胱氨酸關系較密切,與既往研究一致,提示血壓升高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為卒中的高位因素。多項研究證實,而在降低Hcy之后,卒中奉獻可顯著降低[4]。進一步證實了高Hcy為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有人將受試對象分為糖尿病組、糖耐量受損組和健康對照組,測定各組Hcy、肌酐、甘油三酯、膽固醇、尿酸等水平。結果與健康對照組相比,糖尿病組的Hcy、尿酸水平較高,糖尿病組比糖耐量受損組Hcy水平高,直線相關性分析顯示,Hcy與肌酐、尿酸等相關。結Hcy隨著糖尿病的病程進展而逐漸增高,應該作為糖尿病的相關指標進行常規監測[5]。有人將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組(病例組)和無腦卒中患者組(對照組)。病例組和對照組相比,Hcy顯著升高,發生缺血性腦卒中的概率隨Hcy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同型半胱氨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其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率隨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而增加[6]。由此可見,血糖升高導致Hcy升高,增加卒中的風險,高Hcy為2型糖尿病卒中的高危因素。本研究中,高血糖與高Hcy密切相關。

      對于因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入院的患者,需及時篩查Hcy,測定血壓和血糖等代謝指標,對于判斷病情與評估預后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療指南撰寫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療指南2010.中華神經科雜志,2010,43(2):1-8.

      [2]楊金新,趙清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24:5827.

      [3]Graham IM, Daly LE, Refsum HM, et al. Plasma homocysteine as a risk factor for vascular disease.The European Concerted Action Project[J].JAMA,1997,277(22):1775-1781.

      [4]李建平,霍勇,劉平,等.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降壓、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療效和安全性[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39(6):614-618.

      第4篇

      【關鍵詞】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急性腦出血;相關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199-01

      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SAHS)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睡眠呼吸疾病,很多臨床實驗研究以及流行病學界相關學者研究證實,SAHS會使多個器官及系統累及、受損[1]。極易導致腦卒中、心律失常、冠心病、收縮性心力衰竭、高血壓等多種嚴重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2]。急性腦出血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患者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且臨床治療預后較差,為進一步深入研究OSAHS與急性腦出血的相關性,提高OSAHS臨床治療療效,改善患者預后,本文對我院收治的35例OSAHS合并急性腦出血患者以及35例OSAHS非急性腦出血患者昏迷程度以及臨床治療預后進行對比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35例OSAHS 合并急性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組),其中男28例,女7例;患者的年齡介于34-69歲,平均(52.9 ±8.6)歲;病情嚴重程度:OSAHS中度者11例,重度者24例;其中有28例患者合并有心衰、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壓癥狀。同時選擇同期在我院就診的35例OSAHS非急性腦出血患者作為對照(對照組),其中男27例,女8例;年齡35-76歲,平均(55.9±8.9)歲;其中有29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本次研究的兩組患者均在夜間睡眠狀態下發病,臨床表現中主要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惡心嘔吐、頭暈、頭痛等癥狀,均采用MRI、頭顱CT檢查確診為腦出血。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以及其他合并癥等)差異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35例患者中根據患者合并有心衰、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疾病患者28例均積極采取相應的藥物對癥治療,在疾病加重期及時采取必要的間歇性無創通氣治療者有9例。對比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昏迷嚴重程度以及疾病預后情況。

      1.3 觀察指標的判定標準

      ①患者的昏迷程度。輕度:意識非常清晰。中度:有輕微的昏迷,意識較為模糊。重度:深度昏迷,意識障礙較為嚴重。②疾病預后判定。治愈:治療后30d,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效:患者的生命體征恢復正常且平穩。預后不良:死亡。

      1.4 統計學處理

      選用軟件SPSS11.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數據用( X±s)表示,使用t對其進行檢驗,χ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P

      2.結 果

      2.1兩組患者昏迷嚴重程度對比。觀察組重度昏迷患者(51.4%)明顯高于對照組(17.1%),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 論

      OSAHS患者在夜間常常容易出現低氧血癥、睡眠結構紊亂、高碳酸血癥等癥狀,在白天容易嗜睡,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的話會造成多臟器損害癥狀[3]。據臨床相關資料報道,OSAHS患者發生急性腦出血的概率高達12%左右,且病死率較高??偨YOSAHS誘發急性腦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OSAHS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性,一旦缺氧,機體會釋放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提高內皮素濃度,增強血管收縮力,會導致血管平滑肌肥厚、重構,會大大增加高血壓的發生風險。同時低氧血癥會加強炎癥反應,刺激巨噬細胞系統活性,提高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會直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增加急性腦出血風險。②睡眠呼吸障礙嚴重程度和低氧血癥密切相關,若出現間斷性缺氧,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增加急性腦出血發生風險。③睡眠結構紊亂會使血管發生非特異性短暫性緊張反應,此時患者的血壓會瞬間急劇升高。④腦組織水腫、CO2潴留,顱內壓升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都會使患者血壓升高。⑤在患者睡眠呼吸暫停過程中,血壓起伏不定,波動較大,異常的血流沖擊以及長期處于高壓狀態下,會直接損傷血管內皮,使血管內環境穩定性遭到破壞,血管調節系統功能紊亂,極易導致血管破裂出血。

      本組研究顯示,OSAHS合并急性腦出血患者的昏迷程度更嚴重,出血范圍較大,預后普遍較差。經本組治療分析,早期采取持續正壓通氣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呼吸紊亂癥狀,消除患者缺氧狀態,有利于降低血壓,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提高患者預后,降低疾病病死率。筆者認為,大多數OSAHS合并急性腦出血患者存在嚴重的意識障礙,昏迷程度深度,且預后不良較普遍,臨床應重視對具有急性腦出血高危因素OSAHS患者的預防及處理。

      第5篇

      [關鍵詞]危險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腦梗死;神經功能缺損;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R277.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23-198-04

      急性腦梗死是指腦組織局部突炭性血液供應障礙,或忽然中斷導致的腦組織壞死Ⅲ。一般是因腦部血液供應動脈出現粥樣硬化、血漿濃度升高等各種原因導致腦血栓形成,以致腦血管管腔不完全閉塞或完全閉塞,引發腦組織局部急性腦供血不足而發病。急性腦梗死發病無規律性,安睡、工作、運動時皆可發病,起病會在數小時到2天內達到高峰,常表現為頭痛、眩暈、行為動作突然停止、耳鳴等,且發病后可致患者單個肢體或單側肢體功能障礙,即半身不遂,嚴重者甚致人死亡。因此,采取有效的檢查手段,對其進行預防和危險因素的控制一直是降低急性腦梗死發病后遺癥和發病時嚴重程度的首要措施。而我院近年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HCY)含量檢測,發現監測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夠提高急性腦梗死的預見性,降低其發病幾率,現將有關二者聯系的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本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內科患者中按標準選取37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齡38~69歲,平均(55.8±4.7)歲,病程3~48h,平均(25.6±7.4)h。

      1.2選取標準

      (1)經頭顱CT或MRI、血壓等檢查確診為腦梗死;無既往腦血管病史、糖尿病史、腦神經功能缺陷。(2)排除幽門螺旋桿菌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者;篩除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及惡性腫瘤患者。(3)年齡38~70歲,發病時間0~48h,男女不限,非妊娠期、經期女性,詳細了解研究實驗后同意參與并能完成全程者。(4)近1個月內未服用影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藥物,例如卡馬西平、葉酸、甲氨蝶呤(葉酸拮抗劑)、維生素B2、維生素B12(5)非嚴重意識障礙,陷入昏迷者;非癲癇持續發作患者及腦外傷性出血者。(6)排除靜脈系統梗死、住院期間死亡者,排除近三個月內有重大手術或外傷感染史者。

      1.3方法

      1.3.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檢測患者入院后的次日清晨抽空腹靜脈血4mL,采用免疫學法進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檢測。采用美國雅培公司使用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根據Architect12000SR儀器自動檢測偏振光的改變,即可測出標本總HCY水平。

      1.3.2血漿葉酸、維生素B12檢測患者入院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2mL,試驗中分離出血清,使用德國羅氏公司全自動電化學發光束免疫分析儀,測出葉酸、維生素B12含量。

      1.4評價指標

      分析急性腦梗死與葉酸、維生素B12血清HCY的相關性;比較治療前和治療后8周37例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HCY的水平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詳細統計所有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及血清HCY含量。(1)葉酸、維生素B12葉酸正常參考值3.5~13ng/mL,維生素B12正常參考值300~800pg/mL。(2)血清HCY:正常參考值0~10umol/L;>15umol/L,視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15~30umol/L,為輕度升高;31~100umol/L為中度升高;>100umo]/L為重度升高。(3)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意識功能8分、水平凝視功能4分、面癱4分、言語6分、上肢肌力6分、手肌力5分、下肢肌力6分、步行能力6分。滿分45分,O~15分為輕型神經功能缺損,16-30分為中型神經功能缺損,31~45分為重型神經功能缺損。(4)危險因素: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癥、長期吸煙、長期飲酒、肥胖。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用peayman進行相關分析及回歸分析,P

      2.結果

      2.1急性腦梗死的相關性分析

      37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清HCY、葉酸、維生素B12平均值分別為(21.39±9.45)umol/L、(5.47±2.21)ng/mL、(336.34±98.3)pg/mL。經spearman相關性分析,急性腦梗死與HCY的相關系數r=0.132;急性腦梗死與維生素B12相關系數為r=-0.151,P

      2.2血清HCY與葉酸、維生素B12的關系

      進行spearman分析得出,在HCY不斷升高的同時,葉酸與維生素B12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和血清HCY水平

      比較治療前,血清HCY含量在治療后隨神經功能缺損的好轉而下降,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與血清HCY成回歸關系,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急性腦梗死危險因素與血清HCY

      從表4數據中可知急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中,以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癥的血清HCY含量稍高,而肥胖、長期飲酒和吸煙的血清HCY含量稍低,P>0.05;在治療后,各項危險因素的血清HCY均有所減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3.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定義

      同型半胱氨酸是氨基酸半胱氨酸的變異物,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重要中間產物。正常情況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體內會被分解代謝,濃度維持相對較低的水平,即5~10umol/L。但在日常生活中遺傳因素、飲食習慣、激素水平、年齡、血壓、動脈血管健康狀況等都會引起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謝障礙,導致同型半胱氨酸在血液中堆積,血清水平升高。

      3.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生物機制與維生素B12葉酸的關系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主要來源是攝入食物所含的蛋氨酸,它本身并不參加蛋白質的合成。機體內,約1/2的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四氫葉酸在蛋氨酸合成酶(MS)的作用下,生成蛋氨酸和四氫葉酸。四氫葉酸在N5-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N10-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的作用下生成甲基四氫葉酸;其余約1/2的同型半胱氨酸通過與絲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CBS)的作用生成胱硫醚,少部分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裂解酶的作用下形成半胱氨酸,最后生成丙酮酸、硫酸、水。而在此過程中,需要維生素B12葉酸作為促進蛋氨酸的吸收,為血清HCY的降低提供反應介質,如果維生素B12葉酸缺乏,攝入的蛋氨酸又不足以滿足身體需求,人體內的Hcy血清含量就會升高,從而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使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引起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作用,使得血小板凝血功能增強,最終導致血栓形成。如表1~2數據所示,維生素B12與急性腦梗死發生呈負相關關系;葉酸和維生素B12,在血清HCY逐漸升高的過程中,呈現逐漸下降趨勢。由此可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急性腦梗死發生的幾率越大,且同時預示著維生素B12和葉酸的減少。

      3.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急性腦梗死的聯系

      第6篇

      [關鍵詞]同型半胱氨酸;載脂蛋白A1;載脂蛋白B;體檢人群

      中圖分類號:R446;R10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_816X(2016)02_0150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60225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種含巰基的酸性氨基酸,它能通過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血小板聚集等多種機制增加血栓形成,流行病學調查和前瞻性研究結果均顯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1,2]?!吨袊哐獕悍乐沃改?010》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列為高血壓診治的實驗室檢驗指標之一,并指出血清Hcy升高≥10μmol/L作為一項新的影響高血壓患者的心腦血管危險因素,Hcy已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及監測中。

      由于Hcy和血脂異常均為心血管疾病血脂異常的危險因素,兩者之間的關系備受關注。以膽固醇為主的血脂異??杀憩F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_C)水平的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_C)水平的升高,且載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 A1)與載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分別是HDL_C和LDL_C的主要組成部分并負責其轉運,那Hcy與Apo A1和Apo B有著怎樣的關系呢?目前研究結果尚不一致[5,6]。本研究通過對18146例體檢人群血清Hcy、Apo A1和Apo B水平的回顧性研究,分析血清Hcy、Apo A1和Apo B的分布情況以及指標的相關性,為Hcy、Apo A1和Apo B等指標在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診斷、監測及機制研究中提供實驗基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在我院體檢的人群,經排除選取收集信息完整的18146例進行分析。18146例體檢者的年齡21~88歲,平均(4022±1214)歲,其中男9494例,年齡21~88歲,平均(4128±1255)歲;女8652例,年齡21~87歲,平均(4907±1158)歲。對所有人員按照10歲為一個年齡段進行分組,21~30歲,31~40歲,41~50歲,51~60歲,61~70歲,≥71歲共6組。

      12方法:采集受檢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ml于促凝劑管,立即輕輕搖勻,待血液凝固后,3000rpm離心10min,分離血清。應用Olympus AU5800全自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Hcy、Apo A1和Apo B的水平,其中Hcy檢測采用酶法,挪威Axis_Shield試劑盒;Apo A1和Apo B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德國AUTEC試劑盒,均按儀器操作說明進行檢測。每日檢測高、低2種不同濃度室內質控樣品,并繪制Westgard質控圖。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Kolmogorov_Smimov檢驗對Hcy、Apo A1及Apo B數據進行正態分布性檢驗,非正態分布數據均以中位數和四分位數間距形式表示;男女兩組間數據以Mann_Whitney U檢驗進行兩獨立樣本的非參數檢驗,各年齡組間數據以Kruskal_wallis H檢驗進行多組間非參數多重檢驗;采用Spearman檢驗進行各指標間相關性分析。P

      2結果

      體檢人群男性組、女性組血清Hcy水平均呈偏態分布,并且男性血清Hcy水平高于女性(Z=-7031,P

      與總體水平相似,男性組和女性組的Apo A1和Apo B水平從21~30歲組到61~70歲組略有增高,但≥71歲組Apo A1和Apo B水平均略有下降,同性別各年齡組間Apo A1水平(χ2=5188,P

      3討論

      血清Hcy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已達成國際共識,美國已將Hcy升高≥10μmol/L列入卒中指南。我國《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指出,血清Hcy升高≥10μmol/L作為一項新的影響高血壓患者的心腦血管危險因素。本研究對體檢人群的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血清Hcy升高≥10μmol/L者比例較高,達占5316%(9647/18146),顯著高于已報道健康人群血清Hcy升高占28%的比例,分析原因是由于本研究的體檢人群未排除已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本研究分析顯示,血清Hcy水平男性組顯著高于女性組;進一步按年齡分為6組,血清Hcy水平在各年齡段組中男性水平均顯著高于女性;男性組和女性組的血清Hcy水平與總體趨勢相近,即血清Hcy從31~40歲組起呈增高趨勢。國外研究也表明Hcy水平男性顯著高于女性,且隨年齡增加呈增高趨勢。與已報道結果相近,Hcy水平在低年齡組(21~30歲組)呈現略增高的現象,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因此,臨床中應將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人群的Hcy水平檢測年齡段提前,尤其是男性患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血脂異常均為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兩者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機制中備受關注,但結果尚不一致。有研究結果顯示,血清Hcy水平與HDL_C水平呈負相關、與LDL_C水平呈正相關,與HDL_C的主要組成部分Apo A1也呈負相關;也有研究結果顯示,HDL_C及LDL_C與Hcy水平無相關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Apo A1和Apo B水平男性總體水平均顯著高于女性,在各年齡段組中男性水平也均顯著高于女性(除外Apo B水平51~60歲及≥71歲組),且呈現隨年齡增高呈增高趨勢(≥71歲組略有下降)。血清Apo A1和Apo B與Hcy趨勢相近,相關性分析雖顯示Hcy與Apo A1呈負相關,但r值均較低;Hcy與Apo B水平在男性組、女性組間的相關性更分別呈現正相關、負相關及無相關性,且r值均較低。因此,血清Hcy與Apo A1及Apo B雖有相關性但均呈弱相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血脂異常雖均為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推測兩者通過不同的機制誘導動脈粥樣硬化形成。Hcy與血脂指標作為評價及監測心血管疾病的指標各有優勢、不能相互替代,兩者聯用將為臨床心血管疾病的診治提供有效的生物學指標。

      綜上所述,血清Hcy水平男性顯著高于女性,且隨年紀增長呈增高趨勢;血清Hcy與Apo A1及Apo B雖有相關性但均呈弱相關。

      參考文獻

      Zylberstein DE, Bengtsson C, Bjrkelund C, et al. Serum homocysteine in relation to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24_year follow_up of the population study of women in Gothenburg[J]. Circulation,2004, 109:601-606.

      The Homocysteine Studies Collaboration. Homocysteine and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 meta_analysis [J]. JAMA,2002,288:2015-202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Gotto AM Jr, Moon JE.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importance of meeting lipid targets[J]. Am J Cardiol,2012,110(1 Suppl):3A-14A.

      Xiao Y, Zhang Y, Lv X,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pid profiles and plasma total homocysteine, cysteine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coronary angiographic subjects[J]. Lipids Health Dis,2011,10:137.

      Bamashmoos SA, Al_Nuzaily MA, Al_Meeri A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homocysteine, total cholesterol and creatinine levels in overt hypothyroid patients[J]. SpringerPlus,2013,2:423-428.

      Kernan WN, Ovbiagele B, Black HR,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 Stroke,2014,45(7):2160-1236.

      連蓮.992例健康體檢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調查與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19):2333-2336.

      第7篇

      【關鍵詞】 焦慮;抑郁;自我概念;對比研究;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39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9)04-0313-03

      Correlative Research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 Among Students in Different Study Stages/ZHUANG Ying*, LI Meng-di, TAO Fang-biao, et al. *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233030),Anhu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and correlations among students' degree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 in different study stage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he college students, senior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Bengbu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AS, SDS and SES.Results There were extremely remarkabl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of students' degree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P<0.01); and the difference was remarkabl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P<0.05 or P<0.01). The degree of self-esteem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this correl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degree of self-esteem.Conclusion The degre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llege students evidently. The higher degree of students' self-esteem, the higher degree of anxiety. The degree of anxie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esteem obviously. The degree of female student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Key words】 Anxiety;Depression;Self concept;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

      21世紀被稱為“焦慮”的時代。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競爭的加劇、生態環境的惡化、 人際關系的冷漠,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感到擔憂、害怕和焦慮。焦慮情緒在人群中的泛化呈上升趨勢[1]。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緒障礙,輕度焦慮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適度的焦慮對學習和工作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過度焦慮就會引起不良的后果。自尊是個體對其自身價值的認知評價,自尊受個體所處的社會、文化、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因素的共同影響。自尊是自我認識的核心,是個體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潛在動力,是對理想自我(ideal self)與實際自我(actual self)間差別的態度,最終表現為個體對實際自我是否接納(即自我接納)[2]。為了解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焦慮、抑郁、自尊水平,分析三者之間的相關性,以便為制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參考,筆者進行了本次調查,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在蚌埠地區分層抽取2所大學、4所城市中學(師資力量較好的中學1所,中等的2所,差的1所),3所農村中學(好、中、差各1所)。再按照整群原則在中學中每年級抽取2~4個班,大學每專業每年級抽取2個班的在校學生為調查對象,共抽取學生7 315名,回收有效問卷7 104份。其中初中學生1 919名,高中學生1 865名,大學生3 320名;男生3 533名,女生3 571名。年齡12~22歲。

      1.2 方法 調查問卷由安徽醫科大學國家863計劃項目“青少年亞健康多維評定方法的建立與應用研究”課題組編制,經預試驗修訂后投入使用。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般項目(學校、年級、年齡、性別和戶口)、抑郁癥狀的評定、焦慮癥狀的評定和自尊的評定。

      抑郁量表(SDS)有20個條目,每個條目按4級評分,其中有10項是用正性詞陳述的,為反序計分,其余10項是用負性詞陳述的,按1~4順序評分。

      焦慮量表(SAS)由Zung編制,包括20個自評項目,采用1~4級評分法,量表中20個項目分數相加,得到粗分,將各題及總分的原始分數乘以1.25即得到各題及總分的標準分(按照國內現有資料和許多人曾使用過的標準規定:總分標準分62分視為有嚴重的焦慮癥)[3]。

      自尊量表采用Rosenberg(1993)編制的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SES)[4]。量表共10個項目,按完全符合、非常符合、符合、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評分,計算總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該量表是國內外常用的自尊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5]。將所有被試按自尊量表分數 , 分成高自尊組、中間組和低自尊組3組 (量表分數高于平均數1個標準差以上的為高自尊組,低于平均數1個標準差的為低自尊組,其余歸為中間組) [6],信度系數α值為0.78。

      對課題組的調查人員和9所學校的協助人員進行培訓,統一調查要求。采用無記名自填問卷的方式集中填寫,填寫完成后由調查員當場收回。

      2 結果與分析

      2.1 焦慮基本概況 7 104名調查對象中,輕度焦慮癥患者822人,現患率為11.6%;嚴重焦慮癥患者119例,現患率為1.7%;焦慮癥患者總例數為941例,總患病率為13.3%。

      2.2 不同學段學生焦慮、 抑郁、自尊水平比較 從表1看出,大學生和高、初中學生抑郁和焦慮水平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1),自尊水平也低于高中、初中學生(P值均<0.05)。從表2看出,高自尊學生的抑郁和焦慮均顯著高于低自尊者(P值均<0.01)。

      2.3 不同性別學生焦慮、 抑郁、自尊水平比較 表3顯示,女生的焦慮和自尊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而抑郁得分男、女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 學生自尊水平與焦慮、 抑郁的相關性分析 表4顯示,自尊程度越高與焦慮的相關性越強,而與抑郁的相關性沒有表現出這種趨勢。

      3 討論

      近年來,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逐漸成為一種共識。國內外學者圍繞自尊水平與心理健康、認知、動機等變量的關系展開了大量研究并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結論:高自尊者具有更好的適應性。盡管如此,仍有研究者發現,高自尊者相互之間的表現似乎比低自尊者更復雜,他們內部可能也有質的差異。有研究指出,有些高自尊者更容易產生攻擊行為、暴力行為及過度焦慮,而另一些高自尊者卻不這樣[7-10];也有人從感性層面上提出“自尊越高越好嗎”這樣的疑問。隨著自尊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重視自尊教育、提高自尊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有必要對高自尊的異質性問題進行梳理,并指出它對未來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啟示。自尊不但與學業成績、歸因、人際關系等因素呈高度相關,而且是個體心理健康的核心[11]。自尊除有高低外,還具有異質性差異,即人存在高自尊異質性問題。所謂高自尊異質性(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是指高自尊(high self-esteem, HSE)的性質不是單一的,而是存在多種類型,如假自尊、防御性自尊、穩定與不穩定高自尊、表面上的高自尊、相倚的高自尊和真正的高自尊等。也有學者從自尊的測量方法角度支持了高自尊異質性的存在[12]。根據目前的自尊測量方法,測得的高自尊分可反映出多種可能性:(1)真正接納自己和感到自己有價值;(2)想給別人一種自己很好的印象,盡管自己并不真正這么認為(和感受);(3)根據社會贊許性回答;(4)含有自我欺騙的成分;(5)防御性地保持一種高自尊的感覺等。因此,同樣高的自尊分數可反映出不同的人格特點和表現風格,簡單地把高分者都劃歸一類顯然是不合適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和高中、初中學生抑郁和焦慮水平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1);女生的焦慮和自尊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而抑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大學生自尊水平低于高中、初中學生(P值均<0.05),高自尊學生的抑郁和焦慮均顯著高于低自尊者(P<0.01)。自尊程度越高,與焦慮的相關性越強,和文獻報道[7]不一致。

      傳統觀點認為,高自尊者心理更健康,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所以,隨著自尊研究的逐漸增多和不斷進展,重視自尊教育,提高自尊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高自尊的異質性卻提示,不能盲目提高個體的自尊,重要的是要提高或培養人們真正的、安全的高自尊。此外,通過現有自尊測量工具測出的高自尊者未必不存在適應問題,因此不能盲目迷信高自尊分數。教育工作者應該結合經驗和科學的測量手段區分不同類型的高自尊并因材施教,對于安全的、真正的高自尊者應予以肯定和鼓勵,但對于脆弱的、防御的高自尊則應當加以引導,使之朝著安全高自尊轉化。

      自尊的教育是超越單一文化,形成豐富人格的生命奠基。在世界文化交融的趨勢下,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了解與滲透,加快了單一文化樣式走向豐富與成熟的腳步,中西方文化傳統中維護自我認可的方式都會在文化差異、沖突中整合,這種時代精神所支撐的完整人格,正是自尊教育追求的生命境界。在自尊的教育中,學生被啟迪的生命意識逐漸成為發展自我的生命沖動,自尊的日益成熟將成為他們創造和諧世界的基礎。

      4 參考文獻

      [1] 羅敏.焦慮問題的理論研究現狀.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11(3):181-183.

      [2] 鐘杰,李波,錢銘怡,等.自尊在大學生人格、羞恥感與心理健康關系模型中的作用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10(4):241-245.

      [3] 羅艷豐,何朝陽,楊福,等.焦慮自評量表對醫學碩士研究生的測量結果及因素分析.現代預防醫學,2006,33(16):2 304-2 306.

      [4] 張春妹,鄒泓,向小平,等.中學生的自尊與人格特質的相關性.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6,20(9):588-591.

      [5] 孫瑩,陶芳標.中學生學校生活滿意度與自尊、應對方式的相關性.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5,19(11):741-744.

      [6] 陳麗娜,張建新.大學生一般生活滿意度及其與自尊的關系.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 18(4):222-224.

      [7] 周丹霞,王國松,趙紅紅,等.大、中學生焦慮、抑郁、自尊水平測值比較及相關性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2):88-89.

      [8] SALMIVALLI C. Feeling good about oneself, being bad to others? Remarks on self-esteem, hostility,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Aggress Viol Behav, 2001(6):375-393.

      [9] AUMEISTER RF, CAMPBELL JD, KRUEGER JI, et al. Does high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 interpersonal success, happiness, or healthier life-styles? Psychol Scien Pub Inter, 2003,4(1):1-44.

      [10]BAUMEISTER RF, SMART L, BODEN JM.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 In: Baumeister RF,Ed. The Self in Social Psychology. Philadelphia: Psychology Press,1999:240-279.

      [11]張向葵,叢曉波.自尊的本質探尋與教育關懷.教育研究,2006(6 ):15-19.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