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農村體育發展現狀范文

      時間:2023-07-24 16:16:28

      序論:在您撰寫農村體育發展現狀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農村體育發展現狀

      第1篇

      [關鍵詞] 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發展現狀

      每個人的體育教育往往是從小學開始的,小學階段擁有良好的體育教育對我們的身體素質影響是很大的。在我校今年的調查中發現,我校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在普遍的下降。國家的未來在于青少年,青少年擁有良好的體質是一個國家長遠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科學有效地發展小學體育教育,從青少年階段養成終身體育教育的觀念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校小學體育發展現狀

      在農村小學中,由于資金不足、師資力量差等原因使得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面臨著重重的困難。這樣的現狀使得農村體育教育難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和實現增強青少年體質等目的。

      1.農村小學體育教育不受學校重視

      由于受到一些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學校的教育重心是語數外等學科,而對于體育教育則采取“放羊式”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育之下,學校很少會開展一些體育項目的活動,沒有為農村的學生們的體育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

      2.農村家長的重文輕體觀念較深

      由于農村的思想較為落后,小學生家長重文輕體的現象較為嚴重。農村學生家長認為孩子學好文化課就已經足夠,對體育教育漠不關心。這樣的觀念使得學生失去了體育學習的原動力和興趣,給教師的體育教育工作帶來了困難。

      3.體育教育經費不足

      在農村,政府在學校中發放的經費較少。學校在經費的使用中,除去一些學校的辦公經費等就所剩無幾。由于經費的不足,學校的體育教學設施十分的落后。例如,在一些農村的學校只有一個小操場,有的體育器材也年久失修,難以滿足體育的教學要求。在這樣的條件下,體育教學的開展都十分困難,更談不上提高教學質量了。

      4.體育教育師資力量不足

      在學校進行體育教育中,擁有較強的師資力量是一個學校體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首要前提。但是在農村的小學中,師資情況不好。單一的從教師的結構方面來看,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大多是非專業的體育教師,更有的是身兼數職。這樣的體育教師的體育專業水平不高,嚴重地影響體育的教學質量。

      5.體育教學模式枯燥單一

      在農村的小學中由于體育教學的條件差,基礎設施不足使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自由開放”的教學模式,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例如,在上課時,老師講完體育內容就讓學生進行自由活動。這樣的活動沒有系統的組織安排,缺乏目標性和組織性。這樣單單憑借學生自己想法進行的體育活動,失去了原本的效果。更無法提高教學質量。

      二、如何提高農村體育教學質量

      1.轉變學校的教學觀念

      體育教學是學校組織開展的,只有提高學校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才能從源頭做好體育教育工作。這就要求上級管理部門監督和管理農村小學的體育教育工作。學校要從學校本身出發,建立一套完善的體育教學模式,加大體育教學的管理力度。在進行體育教學工作中,注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和學生興趣的培養。例如,學校在教學中采取一些評價機制,讓學生評選優秀的體育教師。在每學期結束的時候,學??梢越M織學生填寫調查問卷,并對老師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做出評價。學校還可以評選學生最喜愛的教師,讓學生自己選出喜愛的老師。這樣有助于教師教學積極性和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2.相關部門加大體育教學的經費投入

      學校擁有基本的教學設施才能良好地開展體育教學工作。這也要求相關的部門合理安排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經費投入保證教學順利開展。例如,學??梢蚤_展相關活動,在企業中拉贊助從而用于學校的體育設施置辦。相關部門可以合理的利用社會資源,鼓勵企業公司捐獻教學器材,從而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進而使得教學設備更加完善,教學項目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

      3.開展體育活動,豐富學生學習生活

      學校不僅僅要在教學方面提高體育的教學質量。另外,在學習生活中,也可以開展一些體育活動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例如,學??梢越M織開展相關的運動會。學校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生活,在運動中培養學生對體育的參與熱情。在運動會上,學??梢约由弦恍﹥扇巳?、踢毽子、夾氣球等趣味運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4.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新體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在教學中加入一些游戲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還可以將當地的體育文化加入在課堂中。例如,踩高蹺等傳統文化體育項目,這樣可以使得傳統文化得以發揚下去,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得到了提高。它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而且豐富了學生的體育文化知識。

      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開展面臨著許多困難,學校和體育教師要結合自身教學特點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注意學生興趣的培養,不斷提高農村小學的體育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 農村體育 發展現狀 思考分析

      在我國這樣一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70%以上的農業大國,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的關鍵因素,農民問題是三農的關鍵,農民素質的提高對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極大的作用,而農村體育的開展能夠極大促進農民的身心健康,大力發展農村體育,不僅關系到和諧社會的構建,而且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農村體育的特點

      1.季節性。農業與其他產業的一個最主要的不同就是它具有很強的季節性,農忙時從事熱火朝天的農業生產,農閑時節則組織一些全民鍛煉、體育競賽等活動,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2.靈活性。當今農業現代化的推廣,閑暇時間逐漸增多,農村體育的內容也豐富了許多,既有個人組織的也有群體組織的,既有傳統的民族項目,又有現代的新興體育項目,既有五六十歲老年人參加的活動項目又有一二十歲青年人喜歡的項目,從而為參與者提供多種選擇。

      3.地域性。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寬廣,農業人口分布廣,不同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的影響決定了帶有不同地域色彩的傳統體育項目,例如南方農村的賽龍舟,北方農村的扭秧歌、蹬高蹺,西北游牧民族的賽馬、摔跤,各種項目趣味十足,充分體現了當地的文化風情。

      二、農村體育發展的現狀

      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帶來了不同地方體育發展的不平衡,總體來說東南沿海地區農村體育的發展明顯強于西北地區。但是與城市相比差距還是比較顯著的,存在的問題大致如下:

      1.體育經費投入很少,體育設施嚴重不足

      經費投入的多少一般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關,財政收入多少直接關系著體育事業的投入。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農村的經濟水平是很難滿足廣大農村居民開展體育運動的。我國現有60余萬個各類體育場館,其中占國土面積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鎮,占全部體育場館比重為79.8%,而占國土面積83.5%并擁有61%左右人口的廣大農村地區卻只占20.2%的體育場館資源?!吨袊鐣w育調查結果報告》場地設施的這一分布結果導致“鄉村缺乏甚至沒有體育活動場所和設施”。(陳至立,2004年全國體育局長會議講話)

      2.農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較低、觀念落后,體育意識存在偏差

      當前,農村仍是癌癥、心血管疾病和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地區,這除了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外,缺乏體育鍛煉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相當一部分農民,包括一部分干部都認為體力勞動就是體育鍛煉?!皼]病就是健康”,缺乏對健康的認識。

      表1 城鎮居民和鄉村農民對體育健身重要性的看法比較

      非常有必要有必要關系不大沒必要

      城鎮(%)5035105

      鄉村(%)5155030

      3.缺乏必要的社會健身指導,宣傳力度不夠

      目前的社會體育健身指導員匱乏,且都在大城市或大學任職,甚至很多農村地區都沒有體育老師。體育與健康的宣傳嚴重滯后。多數農民受教育缺乏的影響,思想觀念陳舊,接受新事物能力差,加上我國農村體育發展基礎薄弱,沒有健身指導,也沒有關于群眾體育的宣傳及組織的缺乏,對體育的認識太少,認為體育就是“跑得快”、“跳得高”,與自己無關,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更是不知道。

      三、發展農村體育的對策

      1.統籌城鄉發展,建立科學發展觀

      農民身體素質的提高關乎社會發展的大業,所以發展農村體育事業應當引起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視,從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出發,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農體育發展實踐,堅持以人為本,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地推進農村體育事業發展。把體育事業納入每年的經濟計劃,成立有干部分管的體育領導小組,每年撥出??钣杏媱澋脑谵r村逐步建設一些體育活動場所和設施,積極引導一些當地的鄉鎮企業在體育設施上進行投資,在農村現有體育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利用好農村學校設施和場地對推動農村體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據調查,體育鍛煉率隨著文化程度增長而增加,城市居民鍛煉率明顯高于農村,農村地區的教育程度已經跟不上當前社會發展的步伐,提高農村教育迫在眉睫,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強調今年要加大對三農的投入,中央財政今年預算安排用于“三農”的各項支出合計達到562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其中三農教育為預算重點??偫碓谡ぷ鲌蟾嬷幸仓娬{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對三農教育方面的支出,這一切都為農村體育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加強農村體育指導員的培養和指導

      可通過分期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和動員體育院校學生到農村進行義務教育等途徑,利用廣播、電視、會議、廣告、標語口號等各種形式積極宣傳群眾體育,促進廣大農民真正認識到體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和作用,同時舉辦以鄉鎮為單位的具有農民特色的運動會,及農民喜歡的形式多樣的體育比賽等,深層次挖掘影響農民體育鍛煉行為的心理原因,轉變觀念,培養農民終身體育的意識。

      四、結語

      農村體育是農村小康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必須深刻認識農村體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全面落實全民健身計劃,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增進農民的身心健康,抓住2008奧運會這一契機,探尋一條適合我國農村特色的體育發展道路,促進我國全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國家體委.國家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

      [2]裴立新.當前農村體育發展中若干重大問題的理性思考[J].體育科學,1992.

      [3]王君.關于新農村體育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7.

      [4]田雨普.小康社會時期我國社會體育的城鄉差異[J].體育科學,2005,(4).

      第3篇

      一、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行新課程的今天,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仍令人堪憂。

      大部分學生不愛運動,愛運動的學生沒有時間運動,更別談快樂體育、終身體育了。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現狀做細致的分析,僅供讀者參考。

      1.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缺少經費投入,對農村學校體育重視不夠。

      這是農村學校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場地器材嚴重不足,尤其是一些村級小學,甚至連個像樣的乒乓球臺、籃球場地都找不到,不少學校受到場地限制連必要的操場跑道都沒有。體育器材、設施條件是開展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基礎,而正是這些基本的體育設施需要大量經費的投入。但在現在實行的“一費制”,一些學校連正常開支都成問題,何談對體育教育的經費投入呢?正如溫飽問題還沒解決,談何發展呢?

      2.學校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嚴重不足。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明確要求:中小學生每天最少要參加一小時體育活動。在“減負”、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每天只有在老師還沒到校的那段時間,在班干部的監督下“自由”活動,甚至有些連下課時間都是在老師的“關心”下繼續學習,鍛煉時間可能不超過5分鐘。這也是造成55%的小學生近視眼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午放學應是學生活動最多的時間,為何操場上看不見學生呢?學生不喜歡?不是,是學校要求學生放學后馬上離校。組織集體課外體育活動就更少了,根本達不到《全民健身計劃》的基本要求。

      3.學校、社會對體育教師重視不夠

      在優秀、先進教師的名單里,根本看不見體育教師的名字,是體育教師缺乏上進心?沒有努力工作?答案是——非也。大部分體育教師都是勤勤懇懇工作的,最主要是人們對體育老師存在一定的偏見,認為其只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體力”教師,所以導致許多體育教師轉教文化課,造成專職體育教師流失和喪失信心。

      二、農村中小學體育事業的發展是關系到我國一代人身心健康的大事,是關系到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關系到千秋萬代的大事。 轉貼于

      面對農村學校體育以上的各種問題,要真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落實體育經費,做好體育經費預算

      要根據國家頒布的《中小學體育器材配備目錄》,根據需要和學生比例進行統一購置,從中減少挪用或不對體育投入經費的機會。學校也要根據每學期的體育活動需要做好預算,對每個活動進行適當投入。這樣也能提高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加強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學校應該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規定開足體育課時,任何班級不得以任何理由停上體育課。體育課教學必須嚴格按照體育教學課程標準,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以及學生的年齡、性別、特點,結合當地實際,嚴格要求體育教師認真備課、上好體育課,并吸取先進教學經驗,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和研究,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3.加強課外體育活動,推行終身體育、快樂體育計劃

      學校要抓好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落實。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各班級要組織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由體育教師和班主任實施。學校必須建立“兩操”制度,認真組織學生做好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提高學生做操的質量。各班學生做操情況應列入文明班、先進班的評比范圍。學校要積極推行全民健身計劃,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每天在課后根據實際,可安排一定的體育活動,讓學生的課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4.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業務素質

      (1)要通過制定有效的提高教師素質的措施,加大教師培訓工作的投入,加強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赏ㄟ^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組織形式多樣的基本功比賽和教學研討會,組織課題組和實地參觀學習等,采取各種途徑,讓教師接受教學新理念、新思想,掌握新知識、新技術,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以適應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的發展和需求。要讓教師認識到:“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備有一桶水?!?/p>

      第4篇

      關鍵詞: 農村群眾體育 發展現狀 解決對策

      在我國人口數量日趨增多、城市規模逐漸加大的基礎上,城市群眾體育建設力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加大,但農村體育設施和規劃水平等方面仍然落后。當前形勢下,牡丹江市農村人民群眾對全民健身運動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很高,但群眾體育活動方式比較單一,農村地區體育設施不完善,無法滿足廣大群眾的健身需求。農村群眾體育發展在國民健康水平中有很重要的影響,是我國體育發展的基礎所在。為此,本文對牡丹江市寧安、東京城、海林、橫道河子、穆棱、林口等地區進行了調查研究,旨在了解影響牡丹江市農村群眾體育發展的因素,為牡丹江市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牡丹江市農村群眾體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政府對農村群眾體育發展的投入不足

      要想不斷推動農村群眾體育的發展進程,就需要加大對農村群眾體育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當前牡丹江市農村群眾體育發展資金主要依靠政府投資,但相關數據資料表明,當前體育行政部門對農村群眾體育的投入資金不足總支出的百分之四,投入資金相當有限,難以滿足體育人口持續增長的現狀。

      2.公共體育設施不完備

      當前牡丹江市農村群眾體育活動場所僅有較少幾處的活動廣場和少有的幾個體育場館,對社會群眾的開放時間非常短暫。盡管成立了一些健身中心等場所,但收費很高,只適合少數健身群體。一些學校設置有體育操場,但通常只在放學后的時間段開放,致使體育運動群體都聚集到了高校,造成人滿為患的情況。因此,當前制約牡丹江市農村群眾體育發展的主要原因是體育運動場所的緊缺。

      3.缺乏群眾體育的指導與管理

      牡丹江市農村群眾體育指導人員及其缺乏,和本市的體育運動需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當前群眾體育指導人員大部分都是從事體育訓練及體育愛好人員,盡管部分高校配備了體育運動指導訓練人員,但指導員自身的指導能力和素質有待加強,數量上也需要不斷增加。牡丹江市農村群眾體育組織大部分都是自發的小型組織,管理比較松散,大多是約定俗成的管理形式。并且群眾體育活動場所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也沒有基礎運動設施的維修及更新費用,當部分體育器材出現故障時無法盡快維修,因此多處于閑置狀態。

      4.群眾普遍缺乏體育健身的有關知識

      很多群眾體育人員沒有相應的運動健身知識,無法掌握科學合理的健身方式,遇到一些技術性問題時很難解決。還有部分群眾沒有科學安排運動健身時間,往往處于隨機狀態。沒有預防運動致損的先見,在做一些大幅度動作時很容易發生肌肉拉傷等事故,反而給健身群體的人身帶來負面影響。

      二、加強牡丹江市農村群眾體育發展的策略

      1.加強農村群眾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牡丹江市政府要不斷加大對農村群眾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對公共事業的投入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健身和運動人員數量顯著增加??梢詫Ⅲw彩公益金里面的資金投入到群眾體育設施建設中,相關體育行政單位及部門還應該確立一些具體政策,促進體育場館對群眾的廣泛開放,加快全民健身發展進程。

      2.加強對農村群眾體育活動的管理

      不斷增強各個農村群眾體育協會之間的合作與聯系,將農村群眾體育活動場所與企事業單位相關聯。轉變社區體育直接受市區政府管轄的狀態,讓群眾體育真正實現生活化和群眾化。多發掘一些群眾喜愛的體育項目,使牡丹江市農村群眾體育在發展過程中更豐富多彩。所有的單項協會都應該設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實現統籌協調運作,多渠道建立宣傳平臺,實現網絡信息共享,不斷推進單項協會工作的開展。

      3.不斷開展群眾體育賽事

      要大力開展牡丹江市農村群眾體育活動賽事,吸引更廣泛的人民群眾加入體育運動中,這是當前發展群眾體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牡丹江市每年都會舉辦一些體育比賽,如廣場舞、龍舟、長跑比賽、籃球比賽和自行車比賽等傳統比賽項目。應該不斷加入新的運動比賽項目,如乒乓球、健美操、太極柔力球等項目,注重迎合群眾的體育愛好和需求,多開展社區比賽等小型體育活動,吸引更多周邊地區農村鄉鎮的群眾積極參加,親身體驗到體育鍛煉帶來的樂趣和作用,激發廣大群眾對體育活動的熱情。

      4.加強對農村群眾傳播體育知識

      當前人們對群眾體育的相關知識沒有很好地掌握,進行體育鍛煉的內容也比較單一,針對這種情況,社區要發揮引導作用,開展不同形式的群眾體育知識講座,可以成立一些培訓班等,通過社區宣傳讓人們掌握更多的體育健身知識。要轉變傳統運動觀念,不斷向科學文明的運動方式發展,增強人們的運動鍛煉成效??梢越Y合社區的宣傳欄,在其中展示一些健康正確的體育運動方式的內容,對人們進行理論的引導。讓群眾結合網絡媒體和電視節目等,通過相關資料的學習,掌握更健康的運動方式,達到科學健身的目的。

      三、結語

      我國人民群眾體育發展方向逐漸趨于健康文明、高質量的體育運動形勢,而群眾體育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如果市區群眾將精力投入體育活動當中,將減少對資源的消耗。當前牡丹江市在高度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逐漸重視農村群眾體育的發展,努力使該市的群眾體育向現代化和健康化轉變,積極倡導社會各界都加入農村群眾體育建設中。

      參考文獻:

      [1]張小林.我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分析與創新[D].湖南農業大學,2010.

      [2]李永剛.磐安縣新農村體育發展研究[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

      [3]董新光.關于體育發展重點轉向群眾體育的討論[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

      [4]劉梅英,田雨普,周麗萍.體育強國視域下我國群眾體育發展對策探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07).

      第5篇

      對于農民來說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其最為關注的關鍵問題。但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民群眾的需求也不僅僅局限于溫飽。而體育作為一種休閑娛樂活動,其在農村中應該占據重要的地位。全民健身事業是我國政府十分關注的一個民生事業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明的主要標識之一。十六大將全民健身體系已經融入未來20年開展小康社會建設的目標。群眾體育運動的發展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標準之一,其發展狀況與建設小康社會有著緊密的聯系。對于農村來說,其體育事業發展現狀更加值得關注。文章將以A地為例,通過數據來證實新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現狀。

      1.研究概述

      1.1研究目的與意義

      隨著我國城鎮化不斷普及開展,農村城鎮化的進度也加快,農村的生產方式與農民群眾的生活也出現了巨大的改善。文章主要針對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進行研究,從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入手,研究當前農村體育發展現狀以及后續的發展戰略能夠有效的提高農民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的頻率,對于提高我國農村體育發展起到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找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網、百度學術、道客巴巴等搜索引擎來查閱相關資料。搜索了關于農村體育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農村體育院校等相關文章;查閱政府相關網站和訊息,了解政府對于農村體育發展的政策更新,從中得到研究所需要的數據與相關資料。

      (2)專家訪談。通過與相關專家、農村體育研究學者進行訪談,虛心求教關于文章所需的知識和數據,找出能夠為本文的研究提供支持的數據與真實資料,給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現狀與戰略提供積極的意見與建議。

      (3)實地調查。通過對 A地農村群眾進行實地調查,內容包括當地群眾對體育活動的認識、體育鍛煉開展的現狀、參與人數與鍛煉方式等。本次發放250份問卷調查,回收問卷218份,有效問卷200份。

      2.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綜述

      2.1農村城鎮化的影響

      關于農村城鎮化的影響的文獻眾多,主要多在于研究農村城鎮化對于農民生活質量和水平提高的影響。陳榮的《農村小城鎮建設的幾點思考》中對農村城鎮化的影響作出了分析,他提出,農村城鎮化建設對農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精神品質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需要國家有關部門重視,并且展開密切的配合。苗華南,陳金?!冻青l協同發展的小城鎮規劃建設模式創新》一文中提到,農村城鎮化給農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其不單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更為重要的是其生活品質獲得了轉變,農民群眾開始關注生存以外的生活享受。

      2.2農村城鎮化對農村體育發展的作用

      農村城鎮化對農村體育發展的作用十分明顯。甚至可以說農村體育發展的所有改變都是農村城鎮化所產生的作用。農村體育的發展需要社會環境的穩定,而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體育事業也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在社會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體育事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由于受到農村社會發展制約,因此我國農村體育事業開展十分緩慢。

      3.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現狀

      3.1農民體育意識增強

      體育活動開展的態度與積極性是個人對體育鍛煉價值的意識標準。個人對體育鍛煉的態度主要體現在認識身體鍛煉的價值與意義的認識,從而建立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表1為A地農村群眾10年前與現在對體育作用的認識對比。

      從表1可以看出,A地農村群眾已經意識到了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在十年前,農民群眾由于對體育知識不夠了解,大多數農民認為農業勞作完全可以替代體育鍛煉的作用,其認為體育鍛煉除了有一部分的健身作用外,并沒有其他實質性的作用;而在2013年農民群眾對于體育鍛煉開展的作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

      3.2農民體育活動豐富

      (1)體育健身地點與方式改善。體育鍛煉的地點與生活環境是密不可分的,而生活環境也是改善農村群眾群眾生活質量的重要的前提。在城鎮化之前A地農村沒有專門的提供給農民群眾健身的場所,部分農民群眾體育活動開展的場所主要集中在田間、村頭等地方。而在城鎮化進程后A地農村開始建設了專門提供給群眾開展體育活動的文化廣場。另外,A地農村地處環境優勢明顯,周圍河流眾多,當地村政府還利用環境優勢開展了野外觀賞旅游健身一體的體育活動,以滿足年輕群眾的需求。

      (2)健身內容更加多樣化。在十年前,A地農村由于受到場地、技能等因素的限制,健身內容種類十分有限,農民群眾健身僅僅集中在散步、隨意身體活動等。在新型城鎮化后由于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影響,A地農村群眾積極開展組織各種體育健身團隊,將農民群眾熟悉喜愛的體育項目加入其中,例如跳繩、拔河、踢毽子等。并且由于A地農村專門進行體育鍛煉場地的出現群眾也逐漸開始進行腰鼓、跳舞、秧歌、球類等活動。

      4.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戰略

      隨著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活動開展的不斷改善和優化,要進一步發揮其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就應該針對當地農村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通過科學的策略來實現其積極作用。

      4.1城鄉統籌,科學發展農村體育

      城鄉統籌即為需要對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進行研究,落實與構建和諧社會向適應的農村體育發展體系。將提高農民身體素質,強化農民體育活動意識作為新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指標。在充分保障農民群眾生活的前提下,著實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需求。將場地、組織以及活動三個關鍵部分作為關鍵環節,通過三個關鍵環節的工作逐漸改善農村群眾進行體育活動的現狀。

      4.2加大經費,大力發展健身設施

      農村體育基礎設施的匱乏成為了限制農民群眾開展體育運動的主要因素。要從根本上改善農村體育發展現狀就必須提高農村體育設施建設。農村當地政府要加大對體育場地建設的投入,建立能夠提供給群眾開展日常體育活動的專門平臺??梢猿浞掷皿w育彩票,企業贊助方式來鼓勵企業或事業單位捐款投資的同時,積極鼓勵農民強化自身發展能力,激發潛在能力,擴大經費來源。

      第6篇

      關鍵詞:現代農村;體育教育;現狀

      為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為主要目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將體育運動技術,技能更多更好地傳授給學生,以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滿足生存和生活質量。

      一、農村體育教育的現狀

      (1)體育課開課率不足。一些學校仍然存在著嚴重的“重智育、輕體育”的現象,沒有按照規定開設體育課程和安排體育活動時間。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農村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增強學生體質。

      (2)體育器材不足。從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現狀來看,學校規模越小,器材缺乏嚴重。有的學校體育器材在配置上不盡人意,這樣一來就限制了體育課的正常開展。只有我們體育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合理地運用體育器材,我們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農村體育設施建設嚴重滯后,許多村甚至連鄉村學校都沒有體育設施,大部分村體育場與學校共用。體育場地設施是參加體育鍛煉、體育活動的物質基礎,場地和器材地缺失。受學校辦學條件上的影響及教師自身業務素質的制約,備課只成為一種形式,久而久之又成了體育教師的一種負擔。

      (3)農村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欠缺。目前農村體育教師隊伍不足,素質不高,嚴重影響了農村體育教育的發展。要切實提高農村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根據教學目標、特點,改變了教師,就改變了教育,建設一支教育觀念新、思想素養高、業務能力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是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部分教師不注重新知識的學習及身體的鍛煉,不注重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4)農村教師教學單一。農村教師知識結構老化,教法陳舊,教學手段單一,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需要經過多年的學習和訓練,并付出艱辛的勞動和汗水?,F有體育教師知識面窄,理論水平低的情況下,更沒有得到過相應的培訓或者參加相應的學習,很多教師上課的方式是“放羊式”教學。

      (5)教學質量低。隨意更改課時,把體育課挪為他用,或是用來補主課,打掃衛生等,重智育清體育表現突出。體育課質量差,上課效率低,大課間和課外活動內容單一,時間較短。重視體育教育的程度不夠,片面要求升學率。簡單又枯燥乏味的身體素質練習,體育教師也成天愁眉不展,學生也慢慢開始厭倦體育課,無法真正發展體育教師的作用。長期以來體育教育過分注重對學生體育技能、技巧的培訓,使得很多體育教師忽略了對體育文化的傳播,甚至忽視了對自身綜合文化素養的提高。

      二、農村體育教育的發展

      (1)與時俱進,促進農村體育創新發展,要積極鼓勵創新活動,注重科學研究,通過制度創新和活動創新來推動農村體育的發展,加強對新興體育活動項目的開發,優化農村體育發展環境。更好地促進我國的農村體育事業牢固樹立對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的觀念,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健康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思想上、行動上要高度重視,真正做到德、智、體三育并重。

      (2)從農村實際出發,以學校體育教學思想改革為先導,更新學校體育教學觀念,遵循教學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只有解決好體育場地、建設好體育組織和開展好體育活動,農村體育教育也才真正落實到實處。加強體育教學內容與過程的優化,層層重視,齊抓共管,就能真正落實好體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進而促成文化課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3)發展農村體育,也必須以人為本,從農村的實際出發,要根據農民的實際需要,符合農村農民的根本利益,滿足農村農民對體育的需求。研究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對農村學校體育教學提出的社會要求以及體育教學怎樣適應農村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

      (4)廣大的農村體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境界,提高文化素質,掌握體育專業理論及相鄰學科的基礎知識。體育教師不僅具有體育方面的知識,還應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知識,以便在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全方位的體育能力。在教學中體育教師能嫻熟的掌握各專業知識,靈活運用及豐富課堂教學又能大大的提高教師的自我素質。激勵老師逐步提高教師的積極性。

      第7篇

      [論文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分析法,根據贛南現實情況,通過對贛南農村中學體育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并在正確認識贛南農村中學體育現狀的基礎上,提出贛南農村中學體育發展的對策。

      農村學校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主體,是落實“科教興國”的主戰場之一。農村學校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由于地理環境復雜、經費緊張等諸多因素,學校的體育設施和師資隊伍匱乏已成為制約農村學校發展的“瓶頸”。贛南是江西的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農村學生人數占80%以上,農村化的特點極為突出。

      1.農村學校體育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農村學校體育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好農村中學體育教學工作對于增進學生身心健康,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培養其良好的體育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對農村學校體育的認識,目前仍還處在較低水平的社會意識層次上。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因種種原因受到嚴重阻礙。

      1.1 學校體育觀念的滯后

      經過對贛南多所農村中學調查,農村學生從小就受一種只有考上大學才能脫離農村的“傳統”教育,只要是中考、高考范圍之外的課程,一律不去“浪費”時間,許多農村中學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常常體育課和課外活動被學校其它活動挪做他用,有些學校的畢業年級干脆取消體育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統一“思路”。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根本無法得到保證。長期以來,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在學校教學體系中是可有可無的。大部分學校領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學校體育工作重視不夠,研究不透,形成“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局面。有為數不少的校領導認為體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樂樂、極大地阻礙了學校體育的發展。

      1.2 體育教師隊伍力量薄弱、工作積極性不高

      農村學校體育專職教師配備不夠,在贛南一個1000多號人20多個教學班的學校就配置2~3名體育教師,這種狀態算是好的,剩下這些兼職老師,他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受過專業培訓,教師的專業水平達不到相應的水平。學校評優評先,體育教師也往往被列出名單之外,由于一直處于不受重視的地位,對體育教學工作缺乏熱心,敷衍了事。例如:還有一些農村體育教師在社會上從事第二職業。

      1.3 教學設施嚴重不足

      體育經費的嚴重不足,使場地器材嚴重匱乏,據調查:贛南農村中學每年每個學校用于添置新器材的費用不到1000元左右,有的學校連一快普通的墊子也沒有,許多農村學校根本無力投資體育教學設施的改善。面對這些,農村中學體育工作的開展是非常艱難。

      2.解決現實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2.1建立嚴格的體育工作督導小組和評估體系

      制定有關體育教學文件,以加強對學校體育工作的檢查督促,保證學校體育教學質量,提高體育教學管理水平。

      2.2加大對體育的宣傳力度

      通過板書、廣播和比賽等形式來宣傳體育讓更多的人認識體育,樹立正確的學校體育指導思想。使更多的群體關注體育、支持體育,更重要的是有關領導和學生家長要更新觀念支持體育工作,激勵體育教師,,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職能。

      2.3重視體育教育人才

      要為體育教師創造施展才能的空間,還要提高教師福利工資,吸納人才,利用人才,穩定高級人才的隊伍,學校還應鼓勵現有體育教師參加繼續教育,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提高教師學歷水平和業務能力,以適應學校體育發展要求。

      2.4拓寬體育經費渠道

      要根據農村的實踐情況采用多元化的資金渠道來籌集資金,動員社會力量加快體育設施器材建設。因陋就簡,因地制宜,自制為主,合理地使用體育經費,用以改變農村學校體育經費不足,器材設備簡陋的狀況。

      2.5有計劃地開展體育活動

      學校還應利用課余時間,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保證課時,不得隨意侵占,按計劃有秩序地進行體育教學、考核,大家都重視體育教育,為使學生進入自發、自由的體育鍛煉境地而努力。

      3.針對贛南農村地區特點,合理開發和利用體育資源

      3.1利用校外周邊場地地形

      贛南屬山地丘陵地區,好多學校都建在山坡旁邊。自然環境優美,并且許多學校旁邊有河流沙灘,學校附近的山坡平坦,車輛行人較少,學生活動安全而又方便,如學生爬山、沖坡、翻山丘、穿越樹林等練習。農閑時的打谷場,夏天里綠蔭連天的河堤,這些都是天然的運動場,還可利用山地開展野外活動,利用江河湖畔有組織的開展游泳活動等。

      3.2在教學的安排上要有選擇性、目的性

      由于場地、器材的缺乏,只要有活動的場地,不影響教學秩序,例如:在走廊過道、花壇等處安排武術、健美操、健身走、體操、身體素質練習等,這種不用多少器材,學生的活動范圍小,固定隊形進行的練習,要求學生位置不變而教材教法多變,用以緩解場地、器材的不足,來開展體育教學。

      3.3老師學生自己制作器材

      贛南農村中學自然資源豐富,可以用竹子做標槍,喝過的礦泉水瓶做“保齡球瓶”的擲球游戲,利用廢舊輪胎做滾動游戲練習,跳繩、乒乓球臺等都可自制,老師和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享受上課時不能體會的另外樂趣,做沙包、做毽子,很早以前的游戲現在照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3.4雨天室內課

      3—5月,贛南陰雨連天,平均雨日為55天,大多數農村中學都沒有室內體育館,雨天室外是無法教學,在不影響鄰近教室教學的情況下,我們的雨天室內課可以這樣上。

      3.4.1新聞聚集課

      平時體育教師收集的體育新聞、體育節目、體育賽事等各種資料整理摘抄好,利用室內課向學生進行報道,大大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3.4.2知識拓展課

      向學生講授一些體育與健康的衛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使學生了解生理解剖學知識、運動生物力學和運動生物化學知識、預防常見病、傳染病常識、科學合理地鍛煉身體的方法及應遵偱的原則等。

      3.4.3室內體育游戲

      如“原地投鏢”、“乒乓球顛球接力賽”“小籃球、小排球等,做擊鼓傳球”等游戲,室內體育活動課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讓多數學生能上臺表演節目,如:講一個體育故事,做一個體育動作、出一道體育知識題等??傊?,體育課前的合理安排,形式多樣,是室內體育課能生動有趣的前提之一。

      4.結束語

      從農村的實際情況看,要使田徑、籃球、足球等這些競技類體育項目尤其是體操項目類的器材達到標準,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我們可以大力發展一些易于開展的項目,還可以利用當地學校的地形地貌開展一些如:越野跑、定向運動等體育運動項目,鼓勵教師學生勤工儉學、自己制作簡易器材,形成有農村特色的地方教材。

      農村學??砷_發教育資源可以彌補當地學校教育資源的短缺。充分發掘現有體育資源為學校體育教學服務,是發展農村學校體育的必有之路。

      參考文獻

      [1]秦賀余等.對體育資源一些基本問題的探討[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5,6: 178-181.

      [2]李莉.農村學校體育應具有獨特性[J].體育科技,2002,3 :128-130.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