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4 16:25:34
序論:在您撰寫證券投資股票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證券市場;股票;投資風險;控制
一、股票投資風險控制的基本原則
1.回避風險原則
所謂回避風險是事先預測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分析和判斷風險產生的條件和因素,在經濟活動中設法避開它或改變行為的方向。在股票投資中的具體做法是:放棄對風險性較大的股票的投資,轉而投資其他金融資產或不動產,或改變直接參與股票投資的做法,求助于共同基金,間接進入市場等等。相對來說,回避風險原則是一種比較消極和保守的控制風險的原則。
2.減少風險原則
減少風險原則是人們在從事經濟活動的過程中,不因風險的存在而放棄既定的目標,而是采取各種措施和手段設法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減輕可能承受的經濟損失。在股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在已經了解到投資于股票有風險的前提下,一方面,不放棄股票投資動機;另一方面,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努力抑制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削弱風險帶來的消極影響,從而獲得較豐厚的風險投資收益。對于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這是一種進取性的、積極的風險控制原則。要負責審計公司業務過程中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檢查內控制度執行情況。
3.留置風險原則
這是在風險已經發生或已經知道風險無法避免和轉移的情況下,正視現實,從長遠利益和總體利益出發,將風險承受下來,并設法把風險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確定承受風險的度,在股價下跌,自己已經虧損的情況下,果斷“割肉斬倉”、“停損”,自我調整。的就在于要求證券公司有充足的資本和凈資本,以保護客戶的利益,避免對市場產生過大的沖擊。
二、股票投資風險控制基本措施
1.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
幾乎所有的投資者在投資股市之前,總是認為自己會取得成功,然而,事實卻往往并不遂人愿,這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投資者自我認識和評價上出現了偏差。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關鍵是要客觀地分析自己以下幾方面的準確情況:一是投資動機;二是資金實力;三是股票投資知識和閱歷;四是心理素質。這四個因素綜合在一起,決定了投資者是否該參與投資活動以及對投資風險的承受能力。
2.充分及時掌握各種股票信息
信息對股市的重要性就如同氧氣對于人一般,充分及時掌握各種股票信息是投資成功的法寶。掌握信息的關鍵在于獲取信息、分析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涉及到股市的信息范圍很廣,有反映系統性風險的宏觀信息(如總體社會政治、經濟、金融狀況信息)和反映系統性風險的微觀信息(如上市公司經營狀況信息、股市交易與價格信息、證券管理信息等)。投資者可以針對自己的投資目的或風險控制目標,有選擇地收集各種信息,收集的途徑主要有:新聞媒體、企業正式的各種資料、交易所信息網絡、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專業書籍等;收集到各種信息以后,投資者還應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判斷信息的準確性以及可能對股市產生的影響;最后,利用已掌握的信息,作出自己的投資決策。在這過程中,信息的準確與否十分重要,否則不僅不能規避風險,反而會加大風險,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上海股市中出現過的"廣華事件"就是由于我國一家權威證券報紙刊登不準確消息,誤導投資者造成的。
3.培養市場感覺
市場感覺是投資者對股票市場上影響價格和投資收益的不確定因素的敏感程度以及正確判斷這些因素變動方向的靈感。市場感覺好的人,善于抓住戰機,從市場上每一細小的變化中揣摩價格趨勢變動的信號,或盈利,或停損;市場感覺不好的人,機會擺在眼前,也可能熟視無睹,任其溜掉,甚至于因此而蒙受經濟損失。要培養良好的市場感覺。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逐步積累經驗并加以靈活運用,同時要有耐心,經常進行投資模擬試驗,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
三、股票投資風險控制的技巧
1.技術分析法
技術分析是投資者根據股票的市場價格和交易量變動的趨勢及兩者之間的聯系,對市場未來行情作出預測,擇機買賣股票以期免受價格下跌造成的損失并謀取投資收益,這種技能的主要依據是統計數據和圖表。
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是道氏理論,主要工具有價格走勢圖表、移動平均線、乖離率、相對強弱指標(RSI)、騰落線(ADL)、成交量分析(OBV)、價量經驗法則等。
2.投資組合法
這是最能體現分散風險原則的投資技巧。投資組合又稱資產組合或資產搭配,是指投資者將資金同時投入收益、風險、期限都不相同的若干種資產上,借助資產多樣化效應,分散單個資產風險進而減少所承受的投資總風險。有效的投資組合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即所選擇的各類資產,其風險可以部分地互相沖抵;在投資總額一定的前提下,其預期收益與其他組合相同,但可能承受的風險比其他投資組合??;投資總額一定,其風險程度與其他投資組合相同,但預期的收益較其他投資組合高。為了使自己所進行的投資組合滿足這三個條件,投資者應當使投資多元化。而投資多元化包括股票品種多元化、投資區域多元化和購買時間多元化。
四、證券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1.資本市場的持續發展將為證券公司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未來幾年,我國資本市場將在以下幾方面持續發展。一是市場規模日益擴大。二是市場體系日益完善。三是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將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梢灶A見,未來幾年證券行業仍將呈現較快的發展速度,但這并不意味著證券市場仍會一路持續上漲,也不意味著證券公司仍將會取得較高額收益。因此,證券公司的發展與證券市場一樣,也遵循“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這一事物
發展的普遍規律。
2.競爭日趨激烈,并將面臨全球化和混業經營的考驗
首先,證券公司之間競爭將日趨激烈。當市場處于調整時期,券商之間對客戶資源的爭奪將更加激烈,2008年以來,證券行業整體的傭金水平在短短幾個月內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在目前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管體系下,大型優質證券公司尤其是上市的證券公司將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和政策扶持在激烈的競爭中繼續發展壯大,證券行業“強者恒強”的格局將日趨明顯。
其次,證券行業將面臨全球化的挑戰。國外大型金融集團已經開始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憑借雄厚的資本實力、豐富的專業技能和管理經驗參與中國市場的競爭。
五、結論
即使股神巴菲特,也有虧錢的時候,那么從不虧錢的股市投資者恐怕就不存在了從這個意義上講,股市里人人都面臨投資風險,研究股市里的風險對所有的投資者都很重要。即使賺100次,也能被2到3次大的虧損打回原形;如果一個人一會兒賺錢一會兒虧錢,那么誰也不知道他最終到底能否賺錢。巴菲特在長達50年的投資實踐中總結出了兩條投資原則:“第一條:拒絕虧損第二條:千萬不要忘記第一條?!?/p>
參考文獻:
[1]東北證券公司.證券市場低效率的根源:制度缺陷[J].經濟研究參考,2009.
[2]胡英之.證券市場的法律監管[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
[3]殷官林.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批漏缺陷的分析[J].財務與會計,2007.
[4]陳曉舜.證券信用交易制度與風險控制[J].證券市場導報,2007,10-20.
關鍵詞:公司行業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核心競爭力分析主營業務分析
一、公司行業
中核科技屬于通用類設備,主營業務為工業閥門的研發,設計,制造與銷售。設計概念為一帶一路,融資證券,金改概念股,央企國企改革等。它的名稱叫做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地域為江蘇省,英文名稱是SufaTechnologyIndustryCo.,Ltd.,Cnnc。產品名稱包括核電閥門、核化工閥門、其他特閥(石油、石化、電力等)、水道閥門、鑄鍛件毛坯。地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新區。注冊資金3.83億元。
二、基本面分析
截止到2015年12月22日,該公司市盈率(動態):186.25,每股收益:0.13元,凈資產收益率:4.68%,分類:中盤股,市盈率(靜態):176.36,營業收入:7.64億元同比下降5.68%,每股凈資產:2.88元,總股本:3.83億股,市凈率:11.48,凈利潤:0.51億元同比下降2.24%,每股現金流:-0.10元,流通A股:3.83億股。
三、技術分析:移動平均線(MA)
MovingAverage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采用統計學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
(一)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MACD是GeralAppel于1979年提出的,它是一項利用短期(常用為12日)移動平均線與長期(常用為26日)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
6月7日至13日當股價指數逐波下行,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下降,而是逐波上升,與股價走勢形成底背離,預示著股價即將上漲。
(二)隨機指標(KDJ)
KDJ由GeorgeC.Lane創制。它綜合了動量觀念、強弱指標及移動平均線的優點,用來度量股價脫離價格正常范圍的變異程度。
白色的K值在50的水平,并且K值由下向上交叉黃色的D值,股價會產生較大的漲幅。
(三)相對強弱指標(RSI)
白色的短期RSI值由下向上交叉黃色的長期RSI值,為買入信號;RSI的兩個連續峰頂連成一條直線,RSI已向上突破這條線,即為買入信號。
未來可以看到均線還會繼續上漲看好走紅走高。
四、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所處的閥門行業,長期處于充分競爭狀態,競爭日趨激烈。閥門產品是建設項目和工業裝置中重要的設備配套部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工業用的閥門必然保持相當規模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引導,振興裝備制造業,積極鼓勵關鍵閥門國產化,促進了閥門企業加快經濟轉型,優化產品結構,適應市場需求,提高核心競爭能力。
公司作為國內閥門行業最早首家上市企業,設立時承續了發起人中核集團蘇州閥門廠的全部閥門經營業務。公司相對于國內其他閥門經營廠商,閥門專業經營的歷史最為長久,市場業績最為突出,產品質量最為可靠,技術力量最為雄厚,產品種類最為廣泛,品牌聲譽最為著名,綜合實力最為強盛。公司為閥門市場用戶提供“高、難、特”定制產品和為工業建設項目提供整體閥門解決方案,是與其他同類閥門企業相比最主要,也是最突出的經營特色。
長期以來,公司積累了豐富的閥門產品研制開發與生產制造經驗,具有最為齊全的產品制造工藝鏈和閥門產業鏈,特別是與其他閥門企業相比,具有完整的鑄鍛造、焊接、檢測等關鍵工序的專業設備設施和資源配置。公司主要承接大口徑、高泵級特種閥門的各個行業工程項目訂單,是國內最早和最多擁有API規范證書、ISO9001。
2008的DNV國際質量認證、歐供體CE認證、美國ABS、法國BV、挪威DNV、中國CCS船級社閥門等制造資格證書,以及美國ASMEN及NPT授權證書。公司于1995年就通過了核級承壓設備設計、制造資格許可證,也是在國內機電行業中少數最早首批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授予的產品質量免檢證書和出口產品免驗證書的企業。
公司作為國內核工業集團系統所屬企業,在積極面向市場的同時,保持著為國防工業承擔軍品任務的業績和能力。公司重視產品技術開發和科研自主創新,保持著很強的閥門自主科研開發能力,完善的科技開發體系,建有國內省部級工程閥門技術研發中心,有先進的科研驗證手段和科研設施,擁有一大批行業內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閥門科研專家和技術骨干保障隊伍。歷年來,公司承擔的一系列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包括核能建設專用閥門主蒸汽隔離閥、爆破閥和其他相關行業的關鍵閥門國產化等項目,相繼取得了顯著的科研開發成果。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專利34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30項。公司將進一步增強企業經營實力和自主創新,提升技術研發水平,發揮品牌優勢,抓住市場機遇,加快發展。
五、主營業務分析
主要財務數據同比變動情況2015年,是公司實現“十二五”戰略發展規劃目標的收官之年,根據公司戰略發展目標,公司進一步落實年度工作部署和公司經營策略,制定好年度經營計劃和重點工作安排:
1.積極開發閥門市場,擴大公司營銷規模,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報告期內,面對嚴峻的閥門產業形勢,公司進一步發揮企業優勢,積極開拓國內閥門用戶和國外閥門用戶的兩個市場。
一是密切關注全球市場動態,重點圍繞國際工程項目制定營銷策略,以走訪交流為契機,展示公司優勢,取得客戶信任,順利承接工程項目。二是深挖主流市場潛力,加強石油、石化、電力、煤化工等傳統閥門市場的開發營銷,保證了公司在國內石油石化、核電核化工等目標市場的優勢地位。三是積極開發新興市場,認真做好LNG、煤化工等市場的重點項目開發,努力承接訂單,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2.加強科研開發和自主創新能力,推進關鍵高端閥門項目研發進展,優化公司產品結構。報告期內,公司進一步加強科研技術開發工作,加快核電站ACP1000主蒸汽隔離閥、AP1000爆破閥、CAP系列關鍵閥門、小堆ACP100關鍵閥門等一系列關鍵閥門國產化的技術研發項目和產業化應用的進度,確保公司在核能項目中關鍵閥門的市場競爭優勢,進一步優化公司產品結構。
【關鍵詞】證券投資;分析方法;實戰操作
一、宏觀經濟分析
宏觀經濟分析,證券市場歷來被看作“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宏觀經濟的走向決定了證券市場的長期趨勢。投資者有必要對一些重要的宏觀經濟運行變量給予關注。具體的影響因素優:國內生產總值GDP、通貨膨脹、利率、匯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宏觀經濟形勢對證券市場會產生深刻的影響,有時會引發證券價格的暴漲或暴跌,因此積極必須分析和防范這方面因素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及時采取措施。
二、基本面分析
(一)行業分析
由于所處行業不同,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會存在較大的差異。進行行業分析,需要關注的是:行業本身所處發展階段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影響行業發展的各種因素及其對行業影響的力度;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行業的投資價值及投資風險及行業生命周期等。
根據行業與宏觀經濟周期的關系以及行業自身生命周期的特點,投資者應該選擇那些對于經濟周期敏感度不高的增長型行業和在生命周期中處于成長期和成熟期的行業。
(二)公司分析
對于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把握,具體還是要落實到公司自身的經營狀況與發展前景。投資者需要了解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所占市場份額、財務狀況、未來成長性等方面以做出自己的投資決策。
1.公司基本面分析
具體包括:公司行業地位分析、公司經濟區位分析、公司產品分析和公司經營戰略與管理層分析。通過這些因素可以看出該公司在行業中的綜合排序、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資源、主要產品的市場前景和盈利水平趨勢,能夠幫助投資者更好的預測公司未來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
2.公司財務分析
公司財務分析是公司分析中最為重要的一環,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其一段時間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縮影,是投資者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和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的重要依據。財務指標的運用需要將其與行業平均水平、本公司歷史水平進行比較,以分析變動趨勢。
具體可分析如下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這些指標反映了企業的基本面,有利于投資者做出正確的判斷。
3.公司估值方法
進行公司估值的邏輯在于“價值決定價格”。上市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相對估值方法(如市盈率估值法、市凈率估值法等);另一類是絕對估值方法(如股利折現模型估值、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估值等)。
投資者在進行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分析時,需要結合宏觀、行業和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市場估值水平等各類信息,同時區別影響上市公司股價的主要因素與次要因素、可持續因素和不可持續因素,對上市公司作出客觀、理性的價值評估。
三、技術面分析
通常,技術分析主要有:
(一)分時走勢圖
分時走勢圖是把股票市場的交易信息實時地用曲線在坐標圖上加以顯示的技術圖形。分時走勢圖是股市現場交易的即時資料,通過分時走勢圖可以時刻掌握個股或大盤的變動情況,及時作出決策。
(二)K線理論初級
K線圖有直觀、立體感強、攜帶信息量大的特點,能充分顯示股價趨勢的強弱、買賣雙方力量平衡的變化,預測后市走向較準確,是各類傳播媒介、電腦實時分析系統應用較多的技術分析手段。通過K線圖可以直觀的反映股票的走勢,便于投資者做出判斷。
(三)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它是一項利用短期(常用為12日)移動平均線與長期(常用為26日)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
(四)隨機指標
隨機指標綜合了動量觀念、強弱指標及移動平均線的優點,用來度量股價脫離價格正常范圍的變異程度。
(五)相對強弱指標
相對強弱指標是一種通過特定時期內股價的變動情況計算市場買賣力量對比,來判斷股票價格內部本質強弱、推測價格未來的變動方向的技術指標。
(六)波浪理論
波浪理論是一種價格趨勢分析工具,它是一套完全靠觀察得來的規律,可用以分析股市指數、價格的走勢,它也是世界股市分析上運用最多,而又最難于了解和精通的分析工具。
該理論認為股票具有相當程度的規律性,展現出周期循環的特點,任何波動均有跡有循。因此,投資者可以根據這些規律性的波動預測價格未來的走勢,在買賣策略上實施適用。
(七)成交量與股價的關系分析
成交量與股價的關系體現為下面兩種情況:量價同向及量價背離。買氣高漲,成交量自然放大;相反,投資者在人心動搖舉棋不定,人氣低迷時心灰意冷,成交量必定萎縮。成交量也是觀察莊家大戶動態的有效途徑,成交量驟增,很可能是莊家在買進賣出。
四、股票投資操作技術研究
(一)倉位控制
倉位控制是控制風險的重要環節。倉位就是您股票投資賬戶中股票市值占帳戶總值的比例,倉位控制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部分:
1.整體倉位控制
在比較明確的牛市(上漲市道),倉位可以加大到60-80%
在比較明確的熊市(下跌市道),倉位就應該控制在30%以下,捕捉可能的短線機會;
震蕩的市道,倉位控制在40-50%左右,伺機加倉或者減倉。
以上的倉位比例僅供參考,同時強烈建議客戶永遠不要滿倉。
2.其次是資金(股票)分配比例的分倉策略
通常有等份分配法和金字塔分配法兩種。所謂等份分配法就是資金分為若干等份,買入一等份的股票,假如股票在買入后下跌到一定程度,再買入與上次相同數量的股票,依此類推以攤薄成本。而買入后假如上漲到一定程度則賣出一部分股票,再漲則再賣出一部分,直到等待下一次操作的機會來臨。而金字塔分配法也是將資金分為若干份,假如股票在買入后下跌到一定程度再買入比上次數量多的股票,依此類推,假如上漲也是先賣出一部分,假如繼續漲,則賣出更多的股票。這兩種方法共同的特點是越跌越買,越漲越拋。究竟采取哪一種分配方法就要看投資者本人了,假如投資者對后市的判斷比較有把握,則應采取等份分配法。股價處于箱體運動中也可采取等份分配法來博取差價。
3.第三是個股品種的分倉策略
確實有把握的,就該咬定一股不放松,如果把握不大,則應買入2—3只個股(買得太多對于管理和跟蹤都不方便,況且絕大多數投資者資金量也不是很大),需要注意的是所買的幾只股票應盡量避免買重復題材或相同板塊的個股,因為具有重復題材或相同板塊的股票都具有聯動性,一只不漲,另外的也好不到哪去。
(二)止損
止損是風險控制、保存實力、避免全軍覆滅的慘烈招數。因此可以通過審慎的選股、買賣和倉位控制技巧來提高投資的成功率,但市場上投資者可能會犯錯誤,甚至是經常犯錯,犯錯就要認錯,并通過止損重整旗鼓。死不認錯,甚至不停地向下補倉是熊市過程中虧損累累的主因。止損的方法大致如下:
1.定額止損法。就是指將虧損額設置為一個固定的比例,一旦虧損大于該比例就及時平倉。止損比例的設定是定額止損的關鍵。
2.技術止損法。它是將止損設置與技術分析相結合,剔除市場的隨機波動之后,在關鍵的技術位設定止損單,從而避免虧損的進一步擴大。這一方法要求投資者有較強的技術分析能力和自制力,技術止損法相比前一種對投資者的要求更高一些,很難找到一個固定的模式。運用技術止損法,無非就是以小虧賭大盈。
3.無條件止損法。當市場的基本面發生了根本性轉折時,投資者應摒棄任何幻想,不計成本地殺出,以求保存實力擇機再戰?;久娴淖兓请y以扭轉的,基本面惡化時,投資者應當機立斷,砍倉出局。
4.止損的設定原則。一是要考慮趨勢的變化,當趨勢已從上升轉為下跌或正處于下跌過程中時,就需要采取止損策略。二是要考慮投資者在什么趨勢下交易。投資者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時間結構中進行交易,是中長線、中線還是短線。也就是說,止損的原則是趨勢而不是價格。
(三)止贏
投資者情緒(InvestorSentiment)與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是傳統金融理論和行為金融理論爭論的焦點。傳統金融理論認為,市場是有效的,雖然部分投資者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并非理性,但由于交易隨機進行,非理對于股票價格的影響會相互抵消,因此股票價格不會受到影響。行為金融理論則吸收了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行為決策研究的成果,是金融學、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等學科相交叉的邊緣學科,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和決策規律,“有限理性”與“有限套利”是其兩大支柱。行為金融理論認為,證券的市場價格并不只由證券內在價值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這突破了傳統金融理論的有效市場和理性人假說,認為由于非理性投資者行為的不可預測性和套利的非完美性,理性套利者并不能及時糾正非理性投資者導致的股票價格與價值之間的偏離。所以,股票價格由其基礎風險和非理性投資者的錯誤估價共同決定。投資者情緒是影響股票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相關研究評述
眾多針對投資者情緒與股票市場的研究表明,投資者情緒對股市收益及波動有著重要的影響。Charoenrook(2003)以密歇根大學消費者情緒指數年度變化測度投資者情緒,以考察情緒與股票市場收益之間的關系,檢驗情緒的變化是否預測了股票市場收益,結果發現消費者情緒的變化在月度和年度上均預測了市場超額收益,且情緒的預測力與經濟狀況無關。Brown和Cliff(2004)對投資者情緒與短期股票收益率之間的互動關系進行了研究,發現情緒和近期市場收益相關,股票市場近期歷史收益率和投資者情緒水平本身是情緒的重要解釋變量。DenysGlushkov(2007)測量情緒敏感性股票是否會賺取更高的收益,結果表明投資者情緒較高的股票表現劣于投資者情緒較低的股票。王美今和孫建軍(2004)構造理論模型并證明了投資者接受價格信號時表現出來的情緒是影響均衡價格的系統性因子。實證發現投資者情緒的變化不僅顯著地影響滬深兩市收益,另外,還有觀點認為投資者情緒是影響資產定價的系統性風險(DeLongetal.,1990)。
三、投資者情緒指標的構建方法及其與股票收益關系研究
本研究分析投資者情緒與股票收益之間的關系,因此構造科學合理的股票情緒指標將情緒進行合理量化是一個重點。衡量投資者情緒的指標可以分為市場情緒指標和個股情緒指標兩種,還可分為情緒的直接指標和情緒的間接指標兩類。國外現有研究投資者情緒及其對市場作用時所運用的情緒指標大多是直接調查指標,這或許與國外金融市場發展程度及研究機構數據調查、保存的歷史等條件有關。然而,基于投資者認知的情緒直接指標有可能在研究的出發階段就產生了偏誤。與此相比,金融市場交易變量已經包含了投資者的決策前與決策中的行為與心理偏差,運用這些變量表征情緒或許更為準確。本研究選取個股的股東戶數和戶均持股來構造投資者的市場情緒指標,屬于情緒的間接指標。由于這兩者都存在逐年遞增的趨勢,首先需要進行去趨勢化處理。
(一)數據來源和處理
選取resset數據庫中滬深300較早上市且數據完整的180只股票,樣本選取這180只股票2002年6月至2010年3月的股票收益率、股東戶數和戶均持股數據,三者均為季度數據。其中,股東戶數和戶均持股數據需要進行處理,具體處理步驟如下:
步驟1去趨勢化。具體做法是對每只股票的時間序列做回歸,根據樣本回歸方程計算每只股票的季度估計值,用實際值減去估計值得到其差額;
步驟2對于去趨勢化后的數據,用當期差額與上一期差額之間的差額作為個股情緒的變量;
步驟3每季度計算180支股票收益和情緒指標的均值(按市值加權);
步驟4情緒指標的均值進行無量綱化(x-minmax-min*2-1)處理,處理后數值區間為[-1,+1]。
(二)實證研究
本研究以2002年6月至2010年3月中國證券市場交易數據為研究對象,構造投資者的市場情緒指標,通過討論中國投資者情緒與股票收益之間的關系,揭示中國證券市場中投資者情緒的特征及其變化規律。
1.統計結果
時間序列回歸的前提是時間序列平穩,因此首先對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采用ADF方法檢驗發現處理過后的股東戶數和戶均持股的情緒指標都平穩。根據股東戶數得出的情緒指標系數為-0.150346,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不顯著。而根據戶均持股得出的情緒指標(即sent)的系數顯著,選用ar(1)模型?;貧w方程為:returnt=0.064873+0.245380sentt+utut=0.469612ut-1+vt或returnt=0.034408+0.245380sentt+0.115233returnt-1+vt可見,當期的市場收益與當期市場情緒以及上一期的市場收益相關。(無量綱化的)市場情緒每變動一個單位,當期市場收益變動0.25個單位,即變動25%。而上一期的市場收益每變動一個單位,當期市場收益變動0.12個單位,即上一期的市場收益變動1%,當期市場收益變動0.12%?;诜€健性考慮,以等權重方式重新構造180支股票收益和情緒指標的均值并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的結果與市場加權方式類似。
2.實際意義
雖然股東戶數得出的情緒指標系數不顯著,但仍可以看出它與市場收益反向變動。而戶均持股得出的情緒指標系數則與市場收益正向變動。這是因為經過去趨勢化處理,可將發行在外的股票數看做既定。股東戶數越多,說明股票更多地分散在個人投資者的手中;戶均持股則恰恰相反,在股票數固定的情況下,戶均持股越大,那么股東戶數越少,說明股票更多地集中在機構投資者的手中。而用當期差額與上一期差額之間的差額作為個股情緒的變量則表明用增量表征情緒,可視作情緒的波動。相對個人投資者而言,機構投資者由于持股量大,對于股票價格的變化所起的影響更大??深A見,機構投資者的占比越大,股票收益率越高;個人投資者的占比越大,股票收益率越低。因此,股東戶數越多,股票收益率越低;戶均持股越大,股票收益率越高。而我們的實證結果與之相符合。
摘要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我國的證券分析師隊伍日益壯大。證券分析師作為專業人才,其提供的股票評級是否具備實際投資價值?國內外很多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證券分析師給出的股票評級在短期內是具備投資價值的。
關鍵詞證券分析師股票評級
隨著監管法規的逐步完善和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壯大,立足于公司基本面分析的價值投資逐漸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的主流理念,我國的證券分析師行業迅速發展起來,其影響力也急劇擴大。公司研究報告是證券分析師對上市公司進行信息搜集和分析的總結,而其中的股票評級則是分析師報告的主要結論,也是對證券市場投資者而言最為直觀和最受關注的信息。若分析師給予一家上市公司“買入”或“賣出”評級,則代表了分析師認為該公司當前股價被低估或高估的強烈信息,若投資者接受了分析師的信息,則將通過具體的買入或賣出行為影響股價的漲跌。關于證券分析師股票評級的投資價值,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國外相關研究
對于個股評級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33年。Cowles(1933)分別收集了16家金融服務公司、20家火災保險公司、1位華爾街日報編輯和24家金融出版媒體的薦股信息,經過計算發現被推薦股票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弱于大盤1%到4%。20世紀60年代后,隨著由于當時證券分析師逐漸形成一個獨立的職業,關于分析師薦股的投資價值的研究開始興起。
Diefenbach(1972)收集了1967年11月17日到1969年5月23日期間(共80周)來自24家證券經紀公司的個股評級(包括買入建議和賣出建議),將這些股票自被給出評級后52周的收益率與同時期市場指數的收益進行比較。結果發現:獲得買入評級的股票在未來52周的平均收益比同期指數收益率高出2.7%;而獲得賣出評級的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則比同期指數收益率低11.2%,且在全部獲得賣出評級的股票中,在未來52周能跑贏指數的股票占26%。
Davies和Canes(1978)研究了股票評級二手信息的擴散對于股票的影響。他們使用市場模型對1970年到1971年華爾街日報“市場消息”專欄中的股票評級(包括597個買入建議和188個賣出建議)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在這些二手評級當日,買入評級的股票有著0.923%的超額收益,賣出評級的股票有-2.374%的超額收益,并且都是統計上顯著的。另外,在二手評級后的20個交易日,被評級的股票并未發生超額收益的反轉。作者認為可能的原因是股票價格無法完全反應全部信息,因此即使的二手信息的傳播也能夠對股票基本面估值產生影響。
Groth et al(1979)以一家美國經紀商在提供的1964
年1月至1970年12月期間提供的約6200份股票評級為樣本,并對日期的準確性作了交叉檢驗,他們以CAPM為衡量基準,發現買入評級的公司在推薦公布前6個月,月超額收益率始終為正,推薦當月超額收益率達到最高,推薦后一個月超額收益率急速下降但仍為正,數月之后超額收益率才變為零。推薦之后股票的超額收益率整體上低于推薦之前。對于這一現象的解釋是這些被給予買入評級的股票在報告之前可能就已經歷了利好消息引起的股價上升,而股價上升又吸引了證券分析師對這些股票進行研究,并給出樂觀的評級。
但是,這些早期的研究都存在著樣本時間短、選取的證券公司數量少且代表性差、個股可能集中于某幾個行業等問題。從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數據庫的完善和研究方法的改進,有關研究進一步深化。Elton et al(1986)利用IBOS數據庫,收集了自1981年3月到1983年11月的來自34家券商的研究報告,其研究發現,相對于中性評級的股票而言,上調至強烈買入的股票在報告當月產生較大正超額收益,且這種正超額收益在此后的兩個月會變小,但依然顯著;評級下調至賣出的股票在報告當月存在顯著負超額收益,這種負超額收益在報告后一個月仍然顯著,且絕對值會變大。
Barber 和Loeffler(1993)分析了1988年10月到1990年10月來自華爾街日報”標靶”專欄的股票推薦。該專欄由四位分析師每月各推薦一只股票,作為對照,華爾街日報會隨機選取四只股票。他們發現,專欄公告后兩天之內,產生4%異常收益。
Womack(1996)利用First Call數據庫,以分析師評級的四種極端變動為樣本,發現分析師評級的變動對股價有顯著影響。在3日事件窗口內,“新添到買入列表”和“新添到賣出列表”的規模調整收益率都在統計上顯著,分別為2.98%和-4.69%;“從買入列表中刪除”和“從賣出列表中刪除”的規模調整收益率也在統計上顯著,分別為-1.94%和0.32%。
二、國內相關研究
由于我國的證券分析師行業起步較晚,相關的研究報告數據庫直到2005年前后才開始完善,因此國內學者對于股票評級的早期研究大都基于對財經媒體薦股“二手信息”的
市場反應研究。林翔(2000)收集了《中國證券報》每周一“咨詢機構看市場”欄目1998年4月13日至1999年6月28日來自601家上市公司的共1414次股票推薦數據,運用事件研究法研究股票推薦前后是否存在超額收益情況。結果發現用市場模型計算的個股超常收益在股票推薦之前第4周就開始顯著大于零,在推薦前一周達到最大值。推薦公開后10周都存在顯著的負超常收益。他認為其中原因在于證券咨詢機構擁有一定的私有信息,在推薦公開以前,私有信息已經在咨詢機構的客戶中擴散,客戶和追隨趨勢者的過度買入造成了推薦公開后的拋售壓力。
朱寶憲、王怡凱(2001)以《上海證券報》每周日“為您選股”欄目的投資建議為研究對象,搜集了1999年1月至11月共44周總計565次股票推薦,以市場指數調整的收益率為衡量基準。他們發現,總體來講“投資建議”股票組合的收益率統計上顯著高于大盤;將“投資建議”劃分為短期和中期投資建議后,發現短線投資建議的股票組合收益率高于投資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但中期投資建議的股票組合收益率幾乎都低于大盤。研究結論認為,一些專業投資咨詢機構具有相當的把握市場短期熱點的能力,但對中長期的預測能力不足。
徐立平、劉建和(2008)收集了2000年12月1日至2002年12月23日上海證券報每周一“本周股評家最為看好的個股”這一欄目的薦股統計數據對A股市場中證券分析師薦股的市場影響能力進行了實證研究。他們采用事件研究法,用均值調整模型計算非正常收益率,結果發現分析師所推薦的個股在推薦之前正向的非正常收益率(PAR)表現相當明顯。推薦之前六個交易周時正向的PAR表現最強,而后依次下降,并在公布基準日后短期內下降為負值。同時,隨著時間的延長,負向的PAR也越來越大。
徐永新、陳嬋(2009)手工整理了2007 年1 月至12 月《中國證券報》“實力機構周末薦股精選”所推薦的A 股股票作為研究樣本。他們發現股票推薦之前一周,所推薦的股票已經具有顯著為正的超常收益率,股票推薦前一周的累計超常收益率超過4%,推薦前的第一個交易日的超常收益率高達2%左右;股票推薦之后的第一個交易日有1%左右的顯著為正的超常收益率,而第二至五個交易日均為顯著為負的超常收益率,且推薦后第二至五個交易日累計超常收益率中值低于-1%;同時,推薦前后市場也均有超常的交易量反應。他們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股票推薦中可能存在信息泄露。
隨著證券分析師研究報告數據的完善,越來越多的國內學者開始對分析師的一手評級信息進行相關的研究。王征、張崢、劉力(2006)整理了六家實力較強的券商研究所每月末向機構投資者提供的業績預測和投資評級信息。他們將券商研究員2004年3月至2005年6月給出的19310次股票投資評級劃分為增持、減持和中性組合,組合每月更新一次,并計算每月各組合的收益率。他們發現,在樣本期間,分析師增持評級組合相對市場指數的超額年化收益率達到23.85%,該超額收益率在經過CAPM模型、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和包括動量因素的四因素模型風險調整后仍然顯著。分析師減持評級組合的超額收益率為負值,但統計結果并不顯著。該策略在考慮交易成本后,仍能取得顯著的超額收益率。他們認為這一研究結果認為國內證券分析師股票評
級具有投資價值。
李雪(2007)收集了自 2006年1月1日到2007年4月1日四家研究機構308份股票評級調整樣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將所有評級調整分為調高與調低評級兩組,以市場指數調整的收益作為衡量基準,發現在(t-10,t+51)的時間段內,調高組產生6.53%的正異常收益,調低組產生-7.49%的負異常收益。在(t-1,t+1)、(t+2,t+31)和(t+2,t+51)三個時間段,除了調低組(t-1,t+1)不顯著之外,其他調高組和調低組都產生了顯著的正和負的異常收益。另外,不同研究機構影響力的差異能夠在短時間內產生異常收益的顯著差異,但在長的時間段內則效應不顯著。作者認為推薦后股票價格漂移根源于分析師推薦報告的內容逐漸被投資者接受而導致的交易行為,而不是由于新的信息出現、推薦力度或者推薦機構的影響力造成的影響。
三、結論
縱觀國內外相關研究我們發現,早期的國外研究大多認為分析師的選股建議沒有實際價值,而最近20年來的國內外研究結果大多認為分析師的工作是有效率的,即他們的股票評級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特別是報告前后的短期時間內效果明顯。研究報告能夠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是證券分析師行業在資本市場中所發揮效率的反映,集中體現了證券分析師行業在產業分工中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林翔.中國證券咨詢機構預測的分析.經濟研究.2000(2):55-65.
[2]朱寶憲,王怡凱.證券媒體選股建議效果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2001(4):51-57.
[3]徐永新,陳嬋.媒體薦股市場反應的動因分析.管理世界.2009(11):65-73.
[4]徐立平,劉建和.證券分析師薦股的市場影響力研究.財經論叢.2008(4):70-76.
[5]王征,張崢,劉力.分析師的建議是否具有投資價值――來自中國市場的經驗數據.財經問題研究.2006(7):36-44.
[6]李雪.中國證券市場分析師推薦投資價值研究.證券市場導報.2007.11:72-77.
[7]Cowles,A.1933.Can Stock Market Forecasters Forecast?.Econometrica,vol. 1,no. 3:309-324.
[8]Diefenbach,R. 1972."How Good Is Institutional Brokerage Research?"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vol. 28,no. 1:54-60.
[9]Groth,J.,W. Lewellen,G. Schlarbaum,R. Lease. 1979."An Analysis of Brokerage House Securities Recommendations"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vol. 35,no. 1:32-40.
[10]Womack,K. 1996."Do Brokerage Analysts' Recommendations Have Investment Value?"Journal of Finance,vol. 51,no. 1:137-167.
[11]Barber,B.,D. Loeffler. 1993."The 'Dartboard' Column:Second-Hand Information and Price Pressure"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vol. 28,no. 2:273-284.
[12]Davies,P.,M. Canes. 1978.”Stock Prices and the Publication of Second-Hand Information”The Journal of Business,vol. 51,vo. 1:43-56.
[13]Elton,E.,M. Gruber,S. Grossman. 1986."Discrete Expect
著名的投資大師巴菲特說過一句這樣的話:“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于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于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p>
如何讓錢為自己工作?投資?投資=炒股?
在這個全民炒股的時代,“股票”幾乎成為了人們投資的代名詞。然而,面對股市,并非每個人都能“運籌帷幄”,因此,我們更愿意去傾聽投資專家的建議,去學習他們的經驗。本期《投資客》獨家專訪北京源樂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曉潔,看他是如何在股市這片“”中自由徜徉的。
“如果工作也是生活。那我的生活豐富多彩”
《投資客》:你認為在生活中自己扮演的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曾曉潔:我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平常上班時間除了做交易,就是調研上市公司,研究宏觀趨勢、經濟走向?;氐郊依镉锌站褪亲约鹤鲲?,然后看書、游泳健身鍛煉。
《投資客》:這么說來,您最喜歡的活動就是游泳健身?
曾曉潔:算其中之一吧,最喜歡的還是自駕車遠途。2008年,我曾自駕車去了新疆,后來幾年也出去了幾次,但一次比一次走得近,主要原因是沒那么多時間。我認為在駕車遠途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到更加真實的生活感受。畢竟平常的投資交易,讓人精神緊繃,有時候人需要停下來、放下一切去反思、暢想、體驗、感悟,從中了解真正的自己。
《投資客》:的確,想遠游卻沒有足夠的時間,那么您是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關系?
曾曉潔:確切地說我的生活和工作很難嚴格區分。每天早上起床開始就看各種資訊、研報,直到晚上睡覺前。工作的內容可以說是完全融入到生活中去的,也許在旁人看來我分配在工作上的時間更多一些,或者生活得太過單調。但是如果說工作已經就是我的生活,那我的生活內容就太豐富多彩了。
“投資買房不如投資房地產公司股票”
《投資客》: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生活中的你是如何理財的呢?
曾曉潔:我自己的資金基本上也就是在債券、現金和股票類投資(為避免與現有管理產品之間的利益沖突,面向股票、商品期貨等投資)這幾大類資產之間做配置,當然,持有現金的時間較短,且量不大。
《投資客》:除了證券投資,還有哪些方面的投資是您所感興趣的?
曾曉潔:其實證券投資涉及的面已經非常廣了,上到全球和國內宏觀經濟,下到不同行業和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另外,你還要知道證券市場中不同的投資工具,例如股票、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期權等。所以我目前幾乎所有的投資興趣都集中在證券市場。這個過程既是對興趣的滿足,同時也是為公司下一步業務發展,從我自己開始做一些學習、了解和試水。當然,房地產的投資也很有趣,但是對我而言,投資買房不如投資房地產公司股票。
《投資客》:您認為投資帶給您的感受是什么?
曾曉潔:投資的樂趣在于認知這個世界,包括政治、經濟、企業經營等,同時你還可以和這個社會最優秀的企業家、基金經理和學者作思想的碰撞。所以,認真投資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投資客》:在您看來,投資者要進入證券行業的投資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曾曉潔:我認為進入證券行業的壁壘不高。我見過不少證券投資高手,原來是從事實業投資、貿易、制造業等行業,但是本著對證券投資十足的興趣和勤奮,從證券市場收獲很大。但是這些人在進入這個行業后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非常勤奮,通過大量獲取經濟和行業信息,分析經濟和行業狀況,調研上市公司以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等方式,成為了優秀的專業投資者。我個人認為,要做好投資,要么就是把自己訓練成專業投資者,要么就把自己的錢交給專業投資者進行投資,一般非專業的投資愛好者想在證券市場持續獲利的難度較大。
“證券投資,需要認真篩選,不可盲目”
《投資客》:目前證券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
曾曉潔:我國證券行業的發展相對于歐美來講,還處于非常初期的階段,雖然市值已經較大,但是證券市場的投資品種、參與主體等都還比較初級,還有很大的發展和成長空間。
《投資客》:面對當前股市的動蕩局勢,在您看來,股民應該從哪些方面把握市場行情?
曾曉潔:這兩年來國內宏觀經濟增速下滑比較快,導致很多行業的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所以股票市場指數表現不好。對于投資者而言,必須分析經濟下滑帶來的影響。同時,這輪經濟下滑和2008年又不一樣,其中不乏某些行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脫離了大的宏觀周期。但是對于這些少之又少的高速、持續成長中的行業和個股,需要冷靜的、認真地去篩選、尋找??傊?,不要盲目的投資。
“性格影響投資,股票市場沒有不勞而獲”
《投資客》:在投資股票的過程中,除了具備—定的專業知識外,還有哪些東西對股民來說是比較重要的?
曾曉潔:個人認為性格對投資的影響很大。膽子太小和膽子太大都不合適。例如,三國中的張飛如果來做投資,相信在牛市中會賺很大,但是他賺的錢會在熊市中統統都虧回去。這種性格就是過于膽子大,對任何股票、在任何行情下都熱情高漲,聽到啥消息就盲目買入和賣出,不認真思考。
《投資客》:那么投資者如何從眾多的股票中,選擇一只較好的股票進行投資?
曾曉潔:股票投資之前,必然經過股票分析。從理論上講,股票分析主要有兩類方法,一類是基本面的,一類是技術面的判斷。第一種是我們正在做的,通過對宏觀經濟、行業比較和個股分析來選擇上市公司進行投資,當然選擇的過程非常難。第二類很多散戶比較喜歡,就是俗話的“看圖說話”,通過對所有股票的k線圖進行分析,認為某些股票的圖形非?!捌痢本唾I入。
《投資客》:選擇專業機構的服務是否可以為投資者在獲得收益方面提供保障?根據您多年的證券市場投資運作經歷,有沒有什么經驗和廣大投資分享呢?
關鍵詞:中國;證券市場;投資理論
中圖分類號:F830.9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7-0070-04
證券市場已成為國人最普遍的投資手段,據統計,大陸股票市場市價總值約275 327億元,流通市值約66 699億元,深滬兩市賬戶總數約1.2億,股民約4 000萬,基金380多家,市價總值1 000多億,還有無法統計但數量龐大的私募基金,如果說學科的理論高度應與其行業在社會中的重要性成正比的話,那么我國的證券投資理論則是遠遠落后于社會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加深證券投資的理論研究,提高投資者的素質是十分必要的。
一、國內外投資環境的差異
現在部分基金照搬國外成熟的投資模型,國外很多分析體系是純數學模型,理論很深幾乎是把股票的走勢當做導彈的彈道來預測,然而這類模型在國內市場的收益卻與其在國外的表現相差甚遠,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國內外投資環境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五方面:
(一)政策對于股市的影響
不論哪個國家的政府都能對金融市場造成重大影響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投資者通常都會對政府“察言觀色”。這種情況在國內更為明顯。
國內的股市長期以來被形象地稱為政策市,政府對于股市的調控與國外相比主要有以下兩點不同:
1. 政策調控的影響力更強:在國內諸如調節印花稅,存貸款利率等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已經達到可以忽略經濟因素甚至造成牛熊市的逆轉的程度。
2. 資金的干預:國內的基金發行要經過國家審批,政府通過這項權利通過調控進入股市資金的多少來調節股市。同時政府批準社會保障體系的部分資金進入股市,進而產生諸如社?;?、保險基金、福利基金等機構,這些資金數額龐大而且聽從國家調動。這些因素構成了國家對股市直接調控的基礎。
政府對于股市的調控強而有力,因此在國內投資需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靈通的消息網。巴菲特只看重宏觀經濟形勢和他手中股票價值而很少理會政府的舉動的方法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因為在國內政府的舉動難以準確預測而且影響極大。
(二)公司對于自身股價的影響
國內公司的大股東通常都會在必要的時候通過各種手段來控制公司股價,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股改: 股改的實質就是非流通股股東補償流通股股東,然而非流通股大股東為了盡可能少的補償流通股股東通常會在股改前低價吸納足夠多的流通股股數,提出相對較低的送股比例,然后在短期內壓低股價,在股價跌至低點時停牌開始對股改協議進行表決,在表決期間用手中吸納的籌碼支持低補償的股改協議,同時由于停牌前股價一直被壓低,補償成本也相應降低,最后的結果只能是流通股股東被迫接受較低的補償。
2.收購:與國內公司的背景相比國外更為復雜,很多公司都是某集團的子公司,集團在上市后可能會通過換股來吸收原有的子公司,部分集團在收購前會抬高自身股價壓低子公司股價來降低收購成本,因此在國內購買即將被收購的公司未必是件好事。
3.增發:不論增發是為了公司發展還是整體上市,公司在增發股票前往往會抬高自身股價以便在增發時確定更高的增發價。
總而言之,在強勢的大股東面前散戶占不到任何便宜。
(三)資金對于股市的影響
我國證券監管與國外尚存在較大差距,雖然時常對一些違紀行為進行處罰,然而公司管理層私自買賣公司股票,管理層與機構暗通消息,機構操縱股票價格都時有發生。股票的價格走勢完全被資金所操縱,而操縱它的資金的控制者被稱作“莊”,“莊”畫出股票一天的走勢圖,然后用資金控制股票的走勢最后使得當天股票走勢和圖上完全一樣,這讓國外趨勢分析的方法在國內變得一文不值?!扒f”通過制造股票走勢,散布虛假消息甚至收買股票分析師來牟取暴利。眾所周知,投資要建立在預測未來的基礎上,既然公開的預測并不可信,那么讓國內中小投資者如何投資呢?我曾聽到過國外一位著名的期貨投資者說他能用他手上數百億資金來短期拉高或降低某項期貨合約的價格,然而他的控制維持不了多久,市場很快會回到它應有的價位,所以永遠不要妄想戰勝市場。但在國內很多股票走勢被“莊”所控制,所以國內的中小投資者更多的是在與“莊”博弈,由于股市是一種零和博弈,而中小投資者在政策消息、對公司了解和資金上都弱于“莊”,所以國內股市更像是“莊”圈錢的盛宴。
(四)博弈投資的氛圍
如將國內對股價的影響因素按其影響力排序則從大到小依次為:政府調控,公司大股東,“莊”,股票自身的價值。這四個因素影響和決定著一只股票的股價,但價值的影響力最弱,所以國內形成了獨特的博弈投資氣氛。首先政府調控影響最大所以決策都必須在預測國家政策的前提下進行,中小投資者還要識破“莊”的騙局,預測“莊”的舉動,同時要考慮大股東對股價的干涉,而“莊”也要考慮如何操作才能讓自身的手法更隱蔽,如何操縱股價同時爭得大股東的默許甚至配合,所以在我國股市與其說是投資的場所倒不如說是多方博弈的戰場。
(五)不斷升高的CPI和投資手段的缺乏
國內的股票市場情況非常復雜,中小投資者并不具備實質上的優勢,然而散戶卻依然爭先恐后的進入股市,原因在于國內現階段的CPI和投資手段的缺乏。據統計,我國2007年度CPI為4.8%,12月份6.5%,并且還呈上升趨勢。雖然央行在2007年經過六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上升為4.14%,但除去5%的利息稅后,實際利率為3.933%,加上物價的高速增長則形成居民將錢存入銀行意味著忍受物價上漲帶來的資產的貶值,而我國其他金融市場并不適合小型投資者,比如由于我國的外匯管制政策,普通居民手中沒有外匯也不允許換匯所以缺乏外匯交易的前提,期貨交易的入門資金則相對股市過高,而債券受國家調控漲跌幅度過小,因此股市成為普通居民投資的唯一選擇,而老百姓通常缺乏基礎的投資知識,不知道如何判斷股票的真實價值。這些情況造成了股市將近60倍的市盈率。
二、傳統模型收益分析
雖然國內的投資環境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大不相同,但國外傳統的投資方法有些在國內的表現相當不錯,這是因為我國股市有大量的資金掌握在有很強投資理念的基金手中。而且未來中小投資者的弱勢會越來越明顯,投資基金將會使未來的趨勢,隨著基金在股市中資金份額的不斷增大和證券監管體制的加強,最終股市的投資主流會逐漸向價值投資靠攏。
我通過對比國內市場和美國市場近五年的數十種傳統選股模型的收益率發現:在國內市場中所有的模型長期都戰勝了指數,其中高股息模型遙遙領先于其他模型,其次是莫倫卡模型和股東權益回報率模型,這三個模型的共同特點是均以分紅回報率作為選股基礎,這說明我國的價值投資者更認同這類理論。然而這類模型在美國市場的表現卻很一般,因為這類模型選出的大多是那些能產生大量盈利卻無法實現自身業務突破的公司,因為公司不需要大幅擴大經營規模和領域,所以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類公司往往通常無法實現高復利增長,而且這種選股策略會排除急需資金的但能實現高速增長的企業。
在美國市場表現相對突出的是馬丁•茲威格模型和比喬斯基模型,這兩個模型都是綜合類的模型,都從財務的角度要求公司的盈利有穩定的高增長,其中馬丁•茲威格模型較為看重企業成長性,但同時要求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必須合理,比喬斯基的模型則要求股票具有很低的市凈率(股價/每股凈資產),更偏重于購買被誤解的好公司,這兩個模型體現的思想在于投資股票即使用合理的價格買到有穩定成長能力的公司。
此外我通過對比各種模型在牛市、平衡市、熊市的表現發現,牛市中成長性模型的表現更好,因為在牛市中各股市盈率都偏高所以相對難以找到“超值”的股票,在這種情況下,高成長性的股票更易被投資者關注,上漲的速度也相對較快,而在熊市中只有注重挖掘價值的模型才能獲得盈利,因為該模型所選股票內在價值較高相對大盤更為抗跌。
三、本文觀點
(一)投資理念
以我目前的學習來看,可以信賴的投資的理念主要有四種,價值投資;獲得分紅;趨勢技術投資;博弈投資。
首先我們來解釋這四種投資理念為什么能夠戰勝市場:
價值投資:不論是廣義或狹義的價值投資,它們的概念都很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因此有廣泛的簇擁,當公司盈利提升時會吸引投資者以更高的價格交易公司股票,當這種投資方法成為一種共識時,它就成為股市的規則。運用這種理念的關鍵在于相對于其他投資者提前精確的預測公司盈利,從而找到相對的價值低洼并從中盈利。
獲得分紅:這是種相較價值投資更為原始和單純的理念,相對更容易操作和接受。國內很多投資者都是這種投資理念的支持者,策略的認同度較高所以其表現就相當不錯。
趨勢技術投資:這種方法成功的原因在于金融市場中的羊群效應和投資者的心理,造成的結果就是不論漲跌,趨勢延續概率永遠高過趨勢改變的概率,用這種方法交易將像是在用自己動過手腳的篩子賭博,擲出自己需要的點數的概率要高過其他的可能,長期來看肯定是獲利的。
博弈投資:博弈是種完全忽略股票投資價值的方法,也是行為金融學最明顯的體現,出現博弈獲利空間通常的前提是強勢力量發生違規,證券監管體制越薄弱,博弈行為可能的機會就越大。
在這四種理念的指導下,各自又衍生出無數的投資策略。我的理解是:這四種理念并沒有對錯好壞之分,基于這四種理念所衍生出的無數投資策略也是一樣,投資要參考多方面的因素,這四種因素都要參考。高明的投資者就像水,不論外界有多大強力都不可能傷害水,因為水很靈活柔軟,將水倒入杯中,水就是杯的形狀,將水倒入壺中,水就是壺的形狀,只有像水一樣靈活適應市場規律和改變的投資者才能長久的戰勝市場,但明確市場規律后要堅持自己的判斷,適應市場規律并不代表被輿論和市場熱點左右。
雖然可以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創造出近乎完善的企業估值體系,但我們不可能永遠創造出能夠持續獲得高額利潤的模型,這不僅僅是因為市場規律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沒有哪種投資方法在廣泛推廣后還能盈利,原因在于證券市場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其存在和發展的必然前提,是系統從外部吸收資源的總量高于系統向外部輸送資源的總量,否則系統便會因資源枯竭而消亡。這導致了兩個結論:
1.系統必須有一定的漏洞可鉆,可以讓投資者以某種投資方法獲利,這是吸引外部資源不斷流入的前提,這是證券市場生存的基礎。
2.這些漏洞有自然修補性,即不可能有大量的投資者能長期從這些漏洞中獲取大量的超額利潤,否則證券市場便會滅亡。這使得大多數投資者不能夠獲取超額利潤,作為整體,投資者是向證券市場輸送資源而不是獲取資源,這是證券市場發展的基礎。
舉例來說,價值投資的教父格雷厄姆在晚年放棄了價值投資理念,轉而信奉有效市場理念。而偏偏有效市場理論的建立者之一在90年代放棄了市場有效理論,看似非常矛盾。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方法本質是挖掘股價低于當前內在價值的企業,隨著美國市場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采用該種方法,從而導致存在價值低估的公司越來越少以至趨近于無,這樣格雷厄姆本人自然也無法用自己傳統的方法來長期獲得超額利潤了。
格雷厄姆之后,分析當前價值方法的失效導致了對成長概念的追逐,這是廣義的價值投資。其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巴菲特。巴菲特采用的是對企業未來長期價值的判斷方法,與格雷厄姆的方法有了相當的不同,即加入了自己對未來的判斷。很多人把巴菲特的成功歸結于純粹價值投資理念的勝利,得出結論說只有價值投資才是投資正道。但事實恰恰相反,以價值投資長期取勝的著名投資家寥寥無幾。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方法在流傳了這么多年以后仍然能夠獲得超額利潤,說明一點,就是他的方法具有不可復制性,否則大量類似方法的采用就會導致該種方法的失效。在我看來,巴菲特的投資天才和超前判斷力是其成功的根本因素。例如,其投資可口可樂公司的時候正好是全球化開始的年代,可口可樂作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迅速地在世界各地流行,我們自己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從第一次喝可樂的不適應到逐漸習慣的這一歷程。巴菲特以其超強的判斷力敏銳地抓住了這一點,對其進行長期投資,成為其投資成功的經典案例。實際上,對真正成功的價值投資起作用的是個人的戰略視角和超強判斷力,這是極少數天才投資家才具有的,因此,也僅有極少數天才投資家才能夠穩定地用價值投資獲利。這就說明,要么大多數職業投資人和普通人理解的價值投資離真正的價值投資相去甚遠,要么價值投資方法本身是個偽概念。如果市場中很多人都能夠深刻地掌握了價值投資方法,那么這種方法很快就會失效,因為以這種方法選出的公司的股價很快會回歸價值,不再給后來者以投資機會。
趨勢投資也是一樣,國外的期貨外匯基金對自己的技術模型都是保密的,因為模型在預測走勢時忽略了自身預測對于走勢的影響,技術模型被更多的投資者運用之后會改變股票原有的走勢,造成依靠此模型的判斷越來越不準確。
同時我們在考慮選擇投資策略時必須明確任何投資理論的應用都存在前提,若不具備前提則沒有應用價值。購買股票即為獲得紅利的理念的前提是股票即將獲得的紅利/股價高于銀行存款的利率,而國內并不具備這種前提。至于趨勢技術分析的前提是市場是自由市場,不存在資金操控和宏觀調控,這種方法因為國內操縱價格司空見慣所以現在還不適用。價值投資的前提是股票相對股價存在價值,現階段國內股票的價值只能在相互之間比較,股價相比實際價值普遍偏高。而博弈的前提國內都具備,雖然證券監管會越來越完善,但不可否認博弈仍是目前的主流。
我個人的觀點,現階段是若自身處于資金信息的絕對強勢地位則可以通過博弈的方法來穩定獲得高額利潤,而中小投資者若要投資則應有很強的風險控制能力,盡量分散投資并且要學會強制止損。
(二)價值投資的估值和分析
成熟的價值投資策略除了考慮企業現有的價值和未來的盈利增長外還要參考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管理層,公司對股東的態度,總股本,是否有可能成為市場熱點、行業等等,這些因素在不同的國家所參考的標準都不相同所以無法一概而論,但價值投資的核心在于對股票的估值。我嘗試從股票相對于存款的收益和計算該股到期收益的角度建立了新的估值模型,以下是我的觀點:
我認為股票的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它的基礎價值,這個等同于每股凈資產,還有就是它的成長價值,成長價值的參考的是ROE(凈資產增長率)和一年期固定存款利率。成長價值的數學表達我稱之為變價系數,變價系數=存款本金/每股凈資產=(1+ROE)/(1+存款利率)。
舉例來說:一年期固定存款利率為4.14%,利息稅5%,則實際利率3.933%,股票ROE相對的變價系數如下:
因為股票每年ROE不同導致每年變價系數也不同,再結合投資年限的因素得出公式:
每股價值=每股凈資產*預投資年限各年變價系數乘積
每股價值代表若用該價格買入股票,投資期滿后的每股凈資產等于買入價格的存款收益。每股價值接近該股當前的合理價格。每股價值相同意味著兩只股票的到期每股凈資產相同,但并不意味著到期收益相同,真正衡量股票到期收益應依據該股投資期滿后的每股價值。依照上述理論我們可以通過計算預測股票的收益:
預計收益=投資期滿每股價值/買入價格
舉例來說:某股每股凈資產10元,ROE前三年平均10%,第四年預計15%,當前市價12元,準備投資三年賣出,則該股相對三年投資者每股價值=10*(1+10%)3/(1+3.933%)3=11.8553元。投資到期每股凈資產=10*(1+10%)3= 13.31元,第四年變價系數=(1+15%)/(1+3.933%)=1.10648。若投資者平均投資期限為一年,則該股第三年相對于大部分投資者而言每股價值=13.31*1.10648=14.72728元。投資該股三年預計收益=14.72728/12=122.7273%
同時做出如下推論:
1.若ROE長期低于存款利率,則股票市價低于每股價值,到期的實際收益低于預計收益。同樣若ROE長期高于存款利率,則股票市價高于每股價值,實際收益大于預計收益。
2.若某股ROE長期高于存款利率和其他所有股票且投資期限足夠長,則該股允許用任意價格買入,因為其每股凈資產遲早會超過買入價格的存款收益,屆時賣出會因其高ROE獲得溢價收益高于存款。
通過比較每只股票的預計收益我們選擇收益相對較高的公司進行投資,這種投資方法的前提是投資的公司確實是為股東利益服務的公司,衡量的標準是:該公司在緊缺資金或者資金可以實現豐厚回報時可以減少股利甚至不發放股利,但當資金不能產生高額回報時留存必要資金后將剩余部分全額派發。
我用這套方法來衡量國內市場的股票,發現若將投資期限限定在五年以下,忽略資產注入等變化因素則很少有公司的預計收益超過銀行存款,這意味著國內很多股票已預支未來的業績增長,但因為預期收益涵蓋現有價值和成長的因素,所以仍可作為股票間價值對比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