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網絡規劃設計師論文范文

      時間:2022-07-05 10:27:31

      序論:在您撰寫網絡規劃設計師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網絡規劃設計師論文

      第1篇

      標簽: 2010下半

      網絡規劃設計師

      下午試卷2

      標準答案

      分析

      it 分類: 網絡規劃設計師

      1. 本試卷滿分75 分。

      2. 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填寫你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名稱。

      3. 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填寫準考證號、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4. 在試題號欄內用“Ο”圈住選答的試題號。

      5. 答題紙上除填寫上述內容外只能寫解答。

      6. 解答應分摘要和正文兩部分。在書寫時,請注意以下兩點:

      ① 摘要字數在400字以內,可以分條敘述,但不允許有圖、表和流程圖。

      ② 正文字數為2000 字至3000 字,文中可以分條敘述,但不要全部用分條敘述的方式。

      7. 解答時字跡務必清楚,字跡不清,將不評分。

      從下列的2道試題(試題一和試題二)中任選1道解答。請在答卷上用“Ο”圈住選答的試題編號。若用“Ο”圈住的試題編號超過1道,則按題號最小的1道評分。

      論題一 論校園網/企業網的網絡規劃與設計

      校園網(或企業網)是計算機網絡的一大分支,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及代表性。對于校園網/企業網,完備的應用是關鍵,而穩定可靠的網絡是基礎,完善的安全和管理手段是保障。由于學校/企業的類型和規模的不同,校園網/企業網的規劃設計有著多種解決方案。校園網的規劃、設計、硬件建設、軟件建設以及網絡的使用、擴充等都要從全局、長遠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網絡的安全性、易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等。

      請圍繞“論校園網/企業網的網絡規劃與設計”論題,依次對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概要敘述你參與設計實施的網絡項目以及你所擔任的主要工作。

      2、具體討論在校園網/企業網網絡規劃與設計中的主要工作內容和你所采用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以及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3、分析你所規劃和設計的校園網/企業網網絡的實際運行效果。你現在認為應該做哪些方面的改進以及如何加以改進。

      試題寫作要點:

      一、論文論述的是校園網/企業網網絡,要體現出校園網/企業網的應用背景,例如校園網中的教學、科研、資源共享等,企業網中的生產、銷售、庫存等應用。

      二、敘述自己參與設計和實施的校園網/企業網網絡項目應有一定的規模,自己在該項目中擔任的主要工作應有一定的分量。

      三、能夠全面和準確地描述該校園網/企業網網絡的應用環境和需求,深入地闡述采用了哪些技術和方法,這些技術和方法要針對校園網/企業網網絡的特點,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

      四、對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應有具體的著眼點,不能泛泛而談。

      論題二 論網絡規劃與設計中新技術的使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也可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在計算機網絡的交換技術、網絡安全技術、光通信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網絡存儲技術等等諸多方面不斷地涌現出各種新技術。在網絡規劃和設計中,如何根據項目的現狀和實際需求,積極地引進和使用新技術,是網絡規劃設計師的職責。

      請圍繞“網絡規劃中新技術的使用”論題,依次對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概要敘述你參與設計和實施的網絡應用項目以及你所擔任的主要工作。

      2、具體闡述你在網絡規劃與設計中采用了哪些新技術和新方法,使用這些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背景、需求和目的是什么?

      3、分析你使用上述新技術、新方法的效果如何,以及相關的改進措施。

      試題寫作要點:

      一、論文論述著眼點是網絡技術,且是新技術,所論述的技術過于陳舊就不符合要求。網絡新技術可以涉及到:光通信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網絡存儲技術、安全技術等方面。理論上比較成熟而在工程上沒有大規模普及應用的技術也可算新技術,例如IPV6技術等。

      二、敘述自己參與設計和實施的網絡應用項目應有一定的規模,自己在該項目中擔任的主要工作應有一定的分量。

      第2篇

      關鍵詞:結構分析;難點分析;資格和水平考試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0)01-220-02

      2009 Network Planning Designer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Examination

      LAI Gang, SHI You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examination of Network Planning Designer held in November, 2009. This examina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at one part held in the morning and the others held in the afternoon. we also analyze the emphase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exam.

      Key words: structure analysis; difficulty analysis; qualification and level test

      2009年11月14日,第一次網絡規劃設計師的考試開考??荚囘^后,希賽教育的工作人員通過回訪,了解到學員普遍反映綜合知識和論文還算正常,但是案例分析的試題比較偏。希賽教育的學員感覺論文把握最大,因為兩道論文題有多篇范文參考,同時作為模擬練習,寫過論文并且反復修改過了。下面,一起來回顧此次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的內容,以對考試內容和考試情況有個整體的把握。

      1 網絡規劃與設計綜合知識

      2009年下半年(11月)考試網絡規劃與設計綜合知識試題出了不少經典的、??嫉念}目,所考查的知識點分布如表1所示。

      從整個試題結構來看,網絡與安全方面的知識占了70%以上的分數,與其他高級資格相比,所考查的范圍更小,專業化更強。同時,側重了對項目管理知識的考查,比例高達9%。

      從試題的出題范圍來看,主要以《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全程指導》(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組編,施游、張友生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為準。另外,相當一部分試題是希賽教育模擬試題的原題,或者具體數據不同,但考查點相同。因此,作為一種復習和應考手段,學習好《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全程指導》和《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試題分類精解和題型練習》。

      2 網絡規劃與設計案例分析

      網絡規劃與設計案例分析試題一共是三道題目,全部是必答題,每題25分。

      試題一描述的是一個公交項目,在集團范圍內建設一個用于公交車輛監控、調度的企業網絡,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改造傳統的管理和運作模式,大力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務水平和提高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問題1(a)是求可靠性,可以直接使用《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全程指導》(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組編,施游、張友生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第16.2.3節“系統可靠性”中給出的公式,只要套用公式即可求出結果;問題1(b)和問題2是一個復雜點的計算題,大家只要小心一點計算即可,其中要注意一些陷阱,例如B和b的區別,有些業務沒有上行流量,有些業務沒有下行流量;四個分公司擁有車輛的比例為1:2:1:1,而不是相等的,還需要注意5年后的增長率的計算等;問題3要求考生按圖分析,只需要考生對著拓撲圖尋找,圖中沒有雙份的設備或者線路都可以認為可能是故障端點。

      試題二的問題1考查的是OSPF進程配置,有關這方面的內容,請考生閱讀《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全程指導》的第7.4.6節“OSPF協議”,其中給出了OSPF的常用命令,同時給出了一個配置實例;問題2考查的是loopaback接口地址指定、指派路由器、備份的指派路由器相關配置。這里考得比較細,很多考生都將在這里失分,這也在情理之中。手工控制選舉的方式來指定誰將成為DR,誰將成為BDR??梢杂袃煞N方式,第一種是通過控制每臺路由器的Router ID來指定DR、BDR,第二種是通過修改路由器優先級來控制DR、BDR的選舉;問題3考查的是創建OSPF虛鏈路配置,請《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全程指導》的第7.4.6節“OSPF協議”,此處不再贅述。

      試題三的問題1主要考查STM-1的特性,例如,傳輸速率為155.52Mbps;支持STM-1的接口稱為CPOS接口;CPOS接口支持63個E1線路的邏輯綁定等;問題2其實是考查冗余網關、冗余鏈路相關技術特性及優點;問題3考查核心路由器千兆以太口與傳輸設備千兆以太口之間可能存在的工作機制,這是一種對考生經驗的考查。

      3 網絡規劃與設計論文

      本次考試論文試題給出了2道題目,考生可從中選擇一道來寫作。希賽教育的學員拿到試卷后會發現,論文試題和模擬試題相當接近,而且在平時已經歷過多次的強化訓練,寫作的技巧能運用自如。

      試題一論電子政務專用網絡的規劃與設計

      專用網絡的規劃和設計可以從多個方面展開,例如,子網規劃設計(含網絡地址規劃與分配)、虛擬網絡劃分、路由策略、網絡帶寬(流量)估算、網絡管理、遠程接入、網絡布線、電子政務內網與外網的劃分等。整篇文章只需要重點對兩、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就可以了。又如,可以結合工程實踐著重論述電子政務專用網絡的內外網劃分和系統安全、內外網互聯互通的關系。

      試題二論網絡系統的安全設計

      安全方面可以闡述的點就更多了,可以首先敘述作者參與分析和設計的項目概要和所擔任的工作。具體敘述在參與網絡設計中遵守的安全原則、目標。應當討論在選用上述有關技術和措施時所采用的相應的策略與原則。文章應該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指明在該系統中要解決的安全問題,并詳細地論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后果。

      參考文獻:

      [1] 施游,張友生.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全程指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 施游.網絡工程師沖刺指南[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3] 謝希仁.計算機網絡[M].4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第3篇

      關鍵詞: WLAN規劃; 數據庫; C#

      中圖分類號:TN9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3)09-11-03

      0 引言

      無線局域網(WLAN)以高帶寬和低成本的優勢,正迅速成為除GSM/CDMA/LTE之外的第四大網絡。目前,國內各電信運營商、企業和個人對WLAN的應用與日俱增,在“無線城市”和“智能城市”建設和應用中,Wi-Fi已成為手持設備無線接入的重要方式。預計未來三年中,僅僅電信級WLAN的熱點建設,將有近千萬個AP(Access Point)建成,2012年開始市場將以55%以上的速度增長。WLAN網絡的急劇發展,勢必推動其建設和維護的規范化、專業化和標準化,因此WLAN規劃、設計、監測和網優工具軟件的市場需求是迫切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通過調研無線通信運營商、設備集成商、通信研究院、通信設計院以及相關高校,查閱大量無線網絡規劃方面的資料和文獻,可以收集和總結出市場上具有代表性的產品,針對產品的功能特點,可對相關產品具有的功能作歸類劃分。網絡規劃:提供無線網絡系統建設推薦方案,仿真預測網絡性能等功能;網絡設計:提供無線網絡系統施工布局和系統拓撲連接等圖紙設計等功能;網絡監測:收集、監測無線網絡各類性能指標和參數;優化建議:提供網絡性能預警和優化建議等功能。

      1 系統架構及功能分析

      1.1 系統架構設計

      系統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系統在數據層有著安全的體系,采用輕量級的MySQL,為了確保系統的安全,通過Mysqldump導出備份數據庫,完善數據庫的底層機制,系統采用C#為開發平臺,可支持多種控件給應用層軟件開發提供技術支持。

      在服務器端我們采用高性能的云,作為應用層上傳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其核心處理的內容為多墻模型,光線發射,光線追蹤。

      1.2 系統功能分析

      項目組經過大量調研和分析,將WirelessNet系統的功能分為四個功能模塊:無線勘察、規劃設計、監測分析、優化建議。

      1.2.1 無線勘察模塊

      為WLAN無線網絡規劃和設計提供基礎數據。主要實現網絡建設中建筑場景的3D建模,場景中電磁場頻譜的測量,建筑與勘察結果的3D可視化呈現。

      ⑴ 數據準備與導入

      建筑場景的3D建模,利用3Ds Max 建模,其支持AutoCAD圖紙與圖像的導入,方便建模工作;完成后系統導入3Ds建筑場景。

      ⑵ 無線頻譜路測

      測量空間各位置的電磁場強度S[x][y][z][f], 其中x、y、z為空間坐標,f為某一通道的頻率。

      ⑶ 測量值自動錄入和存貯

      對應2D地圖上的點,測量結果S[x][y][z][f]的輸入,并將數據的持久化,存入數據庫。

      ⑷ 2D/3D可視化化

      3D建筑模型場景與無線電磁場強度信號的2D/3D可視化。

      1.2.2 規劃設計模塊

      規劃設計WLAN無線網絡建設方案,分析預測網絡性能,提供設計報告和施工方案。

      ⑴ 獲取基礎數據

      建筑場景的3D模型。

      ⑵ WLAN網絡天線布局優化方案搜索

      確定廣義的天線參數,指天線數量、位置(XYZ)、發射功率,XY面上朝向,Z軸仰角,Pattern參數等;搜索優化的標準是信號覆蓋、信噪比、通信容量、天線數量最少。

      ⑶ 無線覆蓋信號計算

      確定天線參數后,根據無線傳播模型算法,計算空間各柵格點上信號強度。

      ⑷ 無線傳播模型算法實現

      成熟算法,多墻模型、射線發射法與射線追蹤法實現。

      ⑸ 手動天線參數設置

      設計師也可以通過交互,手動設置天線參數,允許人工調整處理。

      ⑹ 2D/3D可視化化

      3D建筑模型和場景,預測建成后的電磁場強度信號(最佳小區,即每個天線,作為施主天線作用的范圍)分布,天線參數,預測的信噪比/帶寬等。

      ⑺ 性能預測與統計分析報表

      WLAN網絡規劃設計方案,各項性能指標匯總報表,遞交網規部門審核。

      ⑻ 施工圖紙

      導出規劃后的WLAN施工圖紙,交給施工人員建設。

      1.2.3 監測分析模塊

      監測網絡各項指標參數,保證網絡的運行質量,確保網絡運行安全可靠。

      ⑴ 測量WLAN網絡常見性能參數

      AP通信通道、SSID、MAC地址、通信協議、信號強度、噪聲、加密方式、通信帶寬、吞吐率、調制模式、連接速度、漫游切換。

      ⑵ 測量WLAN網絡擴展性能參數

      AP設備完好率、WLAN掉線率、上/下行速率、網絡ping時延。這些參數的定義如下:

      (a) AP設備完好率

      AP設備完好率={1-[AP非運作時間長總和/(AP總數x統計時長)]}x100%

      (b) WLAN掉線率

      掉線事件定義為用戶正常訪問網絡期間,異常原因導致的掉線。WirelessNet系統提供握手功能,對用戶在線情況進行實時監測。

      (c) 上/下行速率

      傳輸測試用的文件應大于5MB,平均下載速度要求達到100KB/s以上。

      (d) 網絡ping時延

      發送32bit大小的包進行測試,每個ping包的時延不大于50ms。

      ⑶ 顯示、分析和報表輸出性能指標

      提供列表顯示、排序、查詢和報表輸出功能。

      1.2.4 優化建議模塊

      可設置預警和優化規則,當網絡參數符合預設規則時,觸發事件提出預警和優化建議。

      用戶自定義優化和建議規則的輸入、刪除和編輯。

      ⑵ 網絡優化和報警功能

      根據監測模塊的數據,提出網絡優化建議或報警。

      2 系統設計與實現

      如前所述,本系統劃分為四大子系統模塊:無線勘察模塊、無線規劃模塊、無線監測模塊、專家優化模塊。四大模塊的入口在系統各個界面均能清晰體現,不會讓系統平臺用戶在使用該業務時,選擇其他業務時不知所措,做到全方位布局,如圖2所示。

      2.1 勘測模塊

      ⑴ 3Ds模型導入

      系統首先需要用戶對場景通過3Ds建模,導出3Ds模型,用戶再使用系統導入3D模型,之后便可以在系統中看見所導入的3D圖形,此3D圖形支持用戶的放大縮小,遠近觀察,方便用戶對場景的了解,之后系統會對導入的3d圖形進行結構化處理,通過3Ds import得到基礎的VTK Object,把VTK Object的屬性(長度,寬度,高度,材質)存放至系統的結構體中。3Ds模型導入流程如圖3所示。

      ⑵ 3Ds圖形處理與顯示

      先取出存放在結構體中的VTK Object,在VTK Control中顯示出來,之后便需要用戶輸入所需要切割平面的Z軸數值,對z數值我們采用正則表達式進行控制,要求只能輸入正整數。接下來使用VTK Clipping函數處理VTK Object,對其進行截面。獲取到截面后存放至新生成的bitmap中。然后在規劃模塊中將其顯示。3Ds圖形處理與顯示流程圖如圖4所示。

      ⑶ 無線信號的獲取

      在3D模型中得到路測方案,然后進行現場勘測,在系統標注的記錄點記錄相應的無線信息數據,取得無線信息后對其中的數據(SSID,MAC地址,通信協議,加密方式,信號通道…)進行結構化處理, 把數據存放至數據庫存儲。無線信號的獲取流程如圖5所示。

      ⑷ 路測結果的顯示

      從數據庫獲得實際勘測到的無線數據信息,提取信息中的無線強度信息,通過計算墻兩側的無線信息得到該墻體的衰減場強和自然衰減場強,描述記錄點周圍的信號場強分布,給不同的AP設置不同的色彩,相同AP的不同強度設置顏色深淺的標準,繪制出bitmap圖形,把圖形記錄至數據庫。

      2.2 規劃模塊

      ⑴ 人工天線規劃

      規劃者在該模塊首先需要創建AP,設置AP的屬性(發射噪聲,發射功率,仰角,信號通道等),把規劃者輸入的數據進行結構化處理,根據圖形繪制準則在原有的2D圖形中進行圖形的繪制,顯示覆蓋最好的小區,傳數據至服務器數據庫中。

      ⑵ 軟件算法規劃

      在數據庫中獲取AP數據,規劃者選擇所需要的傳播模型(多強模型,光線發射模型,光線追蹤模型),選者最小的信號強度值,選擇AP的最小發射值,云服務器通過算法計算出最佳的AP位置并返回該算法所獲得的場強分布信息在二維圖形中顯示。軟件算法規劃流程如圖6所示。

      2.3 監測模塊

      ⑴ 天線信息監測

      在檢測模塊中客戶端收集該點可以搜索到的無線信息,其中包括:SSID,MAC地址,通信協議,加密方式,信號通道等,并且實時更新該點的無線信息。

      ⑵ 天線信息分析

      如圖7所示,通過搜集到的無線信息,把數據發送至服務器分析,以場強、加密方式等判斷是否在標準范圍,如果不在標準值范圍,系統將以警鈴方式進行警告,并給與規劃者警告信息。通過多強模型,光線發射模型,光線追蹤模型算法計算出周圍點的場強覆蓋,同樣定義要求標準,不符合標準的范圍,或者在信號強度過高的范圍給出警告。

      2.4 優化模塊

      優化模塊中系統提供了兩大方向,一個是系統經過服務器給出算法優化后的推薦方案供規劃者選擇,一個是通過專業的規劃人士對無線信息分析給出較好的規劃方案,如圖8所示。

      3 結束語

      本文主要論述基于C#和3D建模WLAN規劃監測優化系統的分析及設計實現過程。重點介紹了無線勘察、規劃、監測、專家優化四個模塊。系統能根據場景的建筑結構和固定的電磁場環境,進行WLAN規劃方案的智能化推薦;產品能避免同類軟件功能單一的缺陷,實現網絡規劃、網絡優化、網絡監測和優化功能的有機融合;系統支持3Ds建筑模型、AutoCAD圖紙的導入與呈現,小區的可視仿真規劃設計網絡的信號覆蓋性能最佳,達到3D可視化呈現WLAN網絡設計效果。

      但是由于優化系統牽涉較多因素,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電磁場環境,系統有時會無法正確判斷和合理分析,導致優化結果的偏差,對此仍需要做進一步的改進。

      參考文獻:

      [1] 王瑤.無線信號在建筑物群中的傳播——反射、繞射及路徑搜索[D].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2] 劉斐.電波傳播射線追蹤法的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1.2:160

      [3] 孫振等.基于預測的室內WLAN定位系統研究與實現[D].大連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4] 賈帥.WLAN在無線城市中的定位[J].電腦與電信,2011.8:43-46

      [5] 李婧,李昌華.基于VTK的體繪制系統實現[J].現代電子技術,2008.12:88-90,97

      第4篇

      1數字化技術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與發展概況

      1.1數字化技術的內涵美國是數字化技術研究的發源地。196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研究生Sutherland在《終極的顯示》論文中首次提出了包括具有交互圖形顯示、回饋設備以及聲音提示的數字化系統的基本設想,從此,正式開始了關于數字化系統的研究與探索的歷程[9]。20世紀80年代初JaronLanier正式提出了數字化概念,從而引起了人們對虛擬現實技術的廣泛關注[10]。20世紀90年代,計算機硬件技術與軟件系統迅速發展、不斷改進,使得大型數據集合的聲音和圖像的實時動畫制作成為可能,為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1]。數字化技術就是運用數字化的手段和工具,將園林設計的方案用靜態圖像、動態影像以及可交互的虛擬現實的形式呈現出來,使用數字化技術可以將園林設計的方案準確的表現出來。在園林設計中使用數字化技術是手段的創新,在園林設計的過程中,應用數字化技術,不僅對建筑空間和形體塑造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而且對于各種智能化管理、生態控制等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1.2數字化技術應用的優勢在園林設計中,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使得設計師減少了重復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的發生以及降低設計成本,最實際的就是設計的圖紙更利于保留和存檔。例如,在園林綠化裝飾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由于道路景觀亭、消防設備的安裝等導致空間高度與現場情況不符的現象,設計師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去修改和調整設計方案。遇到此類問題,如果沿用傳統的手繪效果圖,設計師需要重新繪制設計圖,無形中增加了設計的工作量,并且耽擱了大量的勞動時間[12]。而運用數字化表現技術繪制效果圖,就可以避免以上情形的發生。設計師只需要回溯到建模流程中對空間高度數據進行修改和調整,讓計算機自動重新進行一次渲染計算就可以出圖,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能夠方便快捷地完成所要修改的設計圖紙。大多數的客戶并非專業人士,面對傳統的手繪設計效果圖,可能大多數客戶看不明白,在交流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分歧。但是使用數字化的表現技術,就可以幫助客戶和施工方更直觀地理解設計師的設計意圖,當雙方產生矛盾的時候也便于雙方及時的溝通和解決。這樣不僅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將設計方案最直接的表達,而且避免了各個工種之間由于溝通不暢而導致工作銜接出錯的情況。數字化技術表現方式的應用,使得設計師和客戶、施工方之間的溝通交流更為有效和便捷,不僅如此,數字化技術還能為園林綠化裝飾工程項目的預算、造價及實施提供高度可靠、集成、實時的信息。

      1.3數字化技術應用于設計領域的發展趨勢城市綠化建設已經越來越受到各省市的廣泛重視?!斑M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和綠化建設,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堅持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并重,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已成為許多城市建設的目標。隨著城市建設和綠化建設的推進,城市環境和綠地資源分布情況不斷地發生變化[13]。如何實時了解城市現有的綠地資源總量和分布情況,如何制定適合城市市情的綠地規劃,如何進行城市綠化的科學化管理等,這些都對數字化園林技術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字化軟件經過近20a的發展,已經延伸出越來越多的功能,并且表現形式和語言也日趨多樣化,數字化表現技術出現了從靜態圖像向動態和交互的三維場景發展的趨勢。如2008年奧運會場館工程和上海世博會場館工程,其設計方案的展現所運用的就是三維虛擬表現技術。伴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限制的突破,三維虛擬表現技術很可能會全面覆蓋園林設計表現領域[14]。

      2數字化技術應用于園林設計的意義

      2.1有利于國家重要文化資源的保存與利用將園林設計的各種規劃圖紙進行數字化,然后分專題、分層次建立相應的數據庫,便于園林部門保存設計方案,同時便于工作人員查詢和檢索。將年代已久、瀕臨破損的園林規劃設計舊圖紙數字化,取代和保存了原件,從而防止國家重要文化遺產的流失。

      2.2便于用戶和網民游覽和欣賞園林實景將園林實景進行三維仿真模擬,制成網頁,建立網站,用戶和網友只需點擊網址,便可全方位、多層面地在線游覽園內各景點,使整個園林景觀盡收眼底。

      2.3有利于園林部門對園林信息實現數字化管理園林部門可通過數字化園林虛擬變現形式,能夠比較容易地探究和獲取管理園林的大量信息,研究與建立全國風景名勝和公園、動物園、植物園、游樂園等信息系統,并根據動、植物園信息建立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可對園林信息實現數字化管理,例如英國皇家植物公園、美國密蘇里植物園等。

      2.4實現資源共享通過把已建有的不同類型的風景名勝、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動物園、小游園、專用綠地、城市道路廣場綠化、主題公園等實際項目的有關園林規劃設計案例上傳到網絡數據庫,實現資源共享,可使園林專業的學生及園林系統廣大同仁從一些優秀的園林規劃設計案例中得到借鑒和啟發,以便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從而創造出更新、更富有特色的園林規劃設計作品。

      3數字化技術在上海市陸家嘴花園洋房園林綠化項目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3.1設計創意分析前文討論和分析了數字化技術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現就上海市陸家嘴花園洋房園林綠化項目進行具體的探討和分析。在園林設計時,尤其注重讓入住者感受城市和諧這一主題,以打造“生態小區、科技小區、人文小區”為目標。設計的創意定位,是讓人們用心去探索生活中的藝術;是借助當代的藝術觀念和技術手段,從空間展示和視覺穿透力等方面,幫助客戶更直觀地去感悟小區的園林綠化項目。數字化的表現技術不再是說教式的被動展示,而是形成一個可以讓客戶身臨其境地去體驗園林設計精神和文化藝術品的空間藝術場。在園林設計的創意方面,主要考慮了將園林綠化裝修的檔次定位在中高層次上,小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會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理念的滲透;在選材和用料方面,更注重自然環保,多選用易于提升整體效果但價格不高、施工快捷的材料,如木材、石材及相應的施工材料等;在營造小區植被方面,多選用較為名貴的樹種和草皮;在空間布局定位上,充分利用園林綠化空間,并將其作為建筑空間的延續,讓客戶充分體驗到建筑與綠化的完美融合。

      3.2小區燈光數字化小區燈光采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燈光與傳統燈光的色溫理論是一致的,但數字燈光的色溫是無極可調的,可以在任何時間、場合保持恒定的色溫。如果需要,數字燈光又可設定為象霓虹燈一樣,隨著時間任意改變色溫,使小區場景變幻莫測。小水池周邊使用燈帶進行重點照明,更加突出空間光色引導的效果。小區數字化燈光照明的色彩組合更加注重人們的心理感受,主要采用和自然相協調的色彩組合方式,不僅給人以溫暖感,更使人對空間產生一種舒逸感,使得住戶在小區里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綠化氛圍。

      3.3小區植物條碼化管理花園小區的園林數字化管理不僅體現在創意設計與鋪裝,而且還把小區里的植物都帶上了“身份證”,小區居民可在手機或其他聯網設備中安裝一個“QuickMark”軟件,對著“身份證”拍照便可進入網絡數據庫直接讀取其中的信息,真正實現了“生態小區、科技小區、人文小區”的目標,讓人們更多地了解小區里的綠化植物,增強了愛綠、護綠、共享綠色的意識[17]。小區植物條碼化管理系統有2種形式,一是一維條形碼,主要用于行道樹和道旁散樹的管理,記錄植株的品種、科屬、養護人員等基本信息,可以實現移栽、砍伐等數據的動態更新;二是二維條形碼,主要用于小區公共綠地的樹木管理,不僅包含樹木基本信息還有養護情況,實現精細化管理。

      3.4小區實景數字化小區實景數字化就是小區實景三維模擬圖像,將小區園林實景以圖像化、圖形化的方式展現出來。利用小區的攝像頭結合定位系統、遙感技術將復雜的自然景觀圖形化。通過Internet、Web的集成,鏈接聲音、照片、遙感影像、視屏動畫等,使人們在三維虛擬的小區中看到多視角、全方位、多層面的小區景觀,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利用Photoshop等軟件支持多種Web使用文件格式及互聯網絡Homepage的功能,園林設計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把設計完成的作品傳輸到世界各地進行交流,還可實現不受地域影響的異地合作設計,將園林綠化效果圖設計與數字技術更科學合理地交互運用[18-19]。

      4數字化技術在園林設計中的發展方向

      4.1數字化技術在園林設計中充分運用人們需要增加對設計效果的可預見性,需要大量的設計圖和信息化資料來表達園林設計的意圖。利用已有的各種規劃設計圖紙進行數字化,建立相應的數據庫;應用繪圖軟件進行園林設計,從而實現園林設計真正意義的數字化。在園林設計的同時制作三維模擬園林,以全面、詳細地描述園林整體的美學特征和環境氛圍。數字化技術可在園林規劃設計、建立數據庫、三維建模、顯示立體效果、設計反饋確定空間關系、材質設定、增強藝術感染力、以及最后處理,即應用PhotoShop軟件,進行圖像后期處理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運用。

      4.2有效利用數字化技術園林設計師如何能有效地利用數字化技術,成為今后廣泛關注的問題。在景觀園林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不能只停留在設計制作的表層工作,單純地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而制作[20],更不能為了單個小區的美觀而破壞整體生態環境?,F代園林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實地考察小區周邊的環境和地形地貌,結合數字化技術選擇“天人合一”的設計立意。此外,還要不斷地去嘗試開發利用新技術、新產品,不要停留在舊有的思維定式中,充分發揮設計師的主觀能動性,創造科學合理、有效可行的數字化園林設計表現方式[21-22]。園林設計數字化要在設計實踐中,不斷充實和完善數據庫,以便在以后遇到相似的園林設計與建筑設計時,可作多方案比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優中選優,避免過去的不足在今后的設計中出現。

      5結語

      第5篇

      協會各專業委員會、地方教育技術協會組織;相關教育局、高等院校、職業院校、中小學校: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12年年會暨全國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研討會于12月初在廣東省東莞市召開?,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辦單位:中國教育技術協會

      二、協辦單位:廣東省廣播電視大學 廣東省電化教育館廣東省高校教育技術研究會

      三、支持單位:深圳市學之泉集團有限公司

      四、會議主題:融合、應用、創新

      五、會議程序:

      (一)2012年年會

      1、領導講話:傳達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

      2、為獲獎的影視作品、案例、論文、網站、敘事、課程包、PPT頒獎

      3、會長講話:總結協會2012年工作

      4、召開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

      (二)全國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研討會

      1、教育技術專業發展:教學設計師、媒資工程師、系統架構師的職業設計

      2、“三通兩平臺”的規劃設計與實施研究

      3、開放大學的創新與遠程教育的變革

      4、數字校園綜合解決方案、網絡多媒體技術支撐環境

      5、云服務、電子書包、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教育應用

      (三)新技術設備展示

      六、參會代表范圍

      (一)教育部有關司局領導

      (二)協會理事、常務理事、副會長、會長;學術委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副主任

      (三)協會各專業委員會代表

      (四)全國教育影視優秀作品大賽,案例、論文、網站、敘事、課程包、PPT獲獎單位、作者,組織獎獲獎單位及個人

      (五)企業代表

      七、會議時間、地點等事項

      (一)時間安排:12月7日(星期五)全天報到。8-9日開會、研討、觀摩。10日返程

      (二)會議地點:東莞市嘉輝會酒店(龍鳳山莊影視度假村)

      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嘉輝路酒店聯系電話:0769-87563388

      六、會議費用標準

      會務費900元。雙人標間每天:320元/間,160元/床。大床標間:320元。此次會議在度假山莊召開,環境很好,房間數量有限,請務必于11月20日前將此回執傳真或電子郵件發到協會,會務組憑回執表向賓館確定房間。

      由東莞市嘉輝會酒店出具會務費的正式發票。

      七、會議須知

      為保證住宿,務必請于11月20日前將電子回執或傳真發回協會。報到時憑回執安排。

      聯系人:岳華 電話:010-66419038 66490963 傳真:010-66490962

      電子信箱:,此信箱收到后有自動回復

      第6篇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九圖計算模型旅游規劃生態旅游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IS, GIS application no longer confined as data management tools, gradually to resources analysis tool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JGIS (nine chart) software, comprehensive geographical location, traffic environment, etc, to the plow weave a picture of linan archaize tourism project area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show the JGIS tourism planning design in the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nine figure calculation model of ecological tourism, tourism planning

      中圖分類號: U695.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 前言

      生態旅游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生態旅游不僅被定義為一種適應市場機制的、以自然為基礎的旅游;它還是國家政府機構用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種有效工具。

      《耕織圖》仿古旅游觀光項目位于臨安市域中南部的樂平鄉七坑村,東北距臨安市府所在地錦城鎮59公里、省會杭州市112公里;西南距黃山108 .8公里;北到臨安市域中心於潛鎮19.7公里;南到桐廬縣西部中心分水鎮11公里。西、北與潛川鎮接壤,東、南與桐廬縣印渚鎮為鄰。該地為分水江和天目溪的匯合處,適于開展農業、觀光生態休閑度假旅游。根據宋代於潛縣令樓壽的《耕織圖》開發建設的“耕織圖”將彌補臨安中部的旅游空白,也將彌補臨安旅游產業結構的不足,在已打響的生態觀光的基礎上,接軌臨安市政府提出的“旅游二次創業”,大力發展農村度假旅游。

      2. 相關工作

      做每一個規劃設計項目時,在了解了甲方的設計意圖后,我們設計師總會在第一時間收集資料,包括人文歷史資料、植物氣候資料等等,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現狀地形數據,也稱為空間信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特別是計算科學、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以GIS技術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城市設計、旅游規劃等領域。

      空間信息在規劃設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基本用途包括三方面:

      •作為研究和觀察區域狀況的最基本信息;

      •作為各類應用所需的公用信息;

      •作為定位參考基準,供各類用戶添加其他與空間位置有關的專題信息。

      而承載空間信息的軟件主要是GIS。

      到目前為止,CAD軟件在規劃設計中起著主導作用,這是因為設計就是產生新的數據的過程,其施工完成后,即成為新的地形;強調繪制能力。而GIS 軟件呢?是依托現有的地形數據(設計的成果可以認為是未來的地形數據),對其進行分析和挖掘;強調的是計算與分析能力。

      所以,在規劃設計中,GIS是對CAD的有益補充,是項目及其所在地現狀分析與評價的最佳工具,有助于設計師構思科學有效的方案。

      因此,本文采用GIS軟件作為《耕織圖》項目的分析工具,以期幫助設計師科學規劃。本文GIS軟件選用JGIS。

      JGIS(中文名稱:九圖地理信息系統)是九策設計公司在長期的規劃設計實際中,全面整合了GIS與數據庫、軟件工程、人工智能、網絡技術及其他多種計算機主流技術,成功研發出專注規劃設計行業的GIS輔助設計平臺。

      JGIS為規劃設計方案構思階段提供了如下支持――

      •三維模擬。在二維數據基礎上生成三維視圖,增強設計師的空間概念。

      •地形分析。地形分析功能主要在點、線、面高程基礎上,對多種地形因素進行分析,比如為便于直觀表達,生成地形表面;為設置某個設施而進行可視域分析;等等。

      •區位分析。綜合交通、河流、市鎮等信息,給出起空間聯系。

      3. 工作思路

      就《耕織圖》項目,本文擬采取至上而下與至下而上相結合的工作思路,進行本項目的規劃設計編制工作。如下圖所示。

      (圖1 工作思路示意圖)

      從工作思路示意圖中,我們發現上一層次規劃、現狀、區位等信息比較收集和呈現;而如何發現本項目的核心優勢及其發展方向,就需要一定的模型或工具來輔助分析了。

      選址工程是旅游觀光區開發的一個重要的復雜系統,選址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旅游觀光區開發建設的成敗。觀光區開發的選址涉及到投資商的營銷策略,市場區的經濟特征、交通特征,所選擇區位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背景、人文景觀、政府決策行為、居民的態度等。這些影響因子用傳統的管理方法根本無法分析,因此必須考慮引用近年來發展的一門新興技術――地理信息系統,來為旅游觀光區的選址工程提供輔助決策,提高度假區選址決策制定的準確性。

      4. 區域與可行性分析

      從上文分析結果得知,《耕織圖》仿古旅游項目具有穩定的客戶源,這是它的區域優勢之一。

      區域是指人類行為選擇的場所或地點,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位置(絕對區位),二是指分布(相對區域,即各事物之間的空間聯系)。影響人類活動的區域因素由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技術因素組成。

      下面我們從區域分析入手,來論述《耕織圖》仿古旅游項目的可行性。

      (圖2JGIS規劃示意圖)

      4.1 地理位置

      從圖4中,我能夠計算出,《耕織圖》仿古旅游觀光項目所在地東北距臨安市府所在地錦城鎮59公里、省會杭州市112公里;西南距黃山108 .8公里;東南抵瑤琳仙境25公里;北到臨安市域中心於潛鎮19.7公里;南到桐廬縣西部中心分水鎮11公里。西、北與潛川鎮接壤,東、南與桐廬縣印渚鎮為鄰。桐千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其發展受到來自區內外的多重輻射、多向擴散。

      從宏觀區域角度,本項目位于長三角這片中國最具活了的經濟區域,區域內的居民購買力較強,區域內的個人和企業每年的旅游意愿持續不斷。

      從微觀區域角度,本項目位于旅游城市――杭州市轄區內。一方面到杭州旅游的人數眾多,完全可以期待有部分游客延續游覽本項目;一方面杭州本身也是個大都市,周末郊區游已形成氣候。

      所以,本項目選擇的地理位置合適。

      4.2 交通態勢

      浙江省道桐千線過境公路貫穿全境,是杭州市域八個對外出口之一,為臨安市域的南大門,隨著桐千線的等級提升建設,集鎮基本活動的發展有了更強勁的依托。

      樂平鄉境內現有道路17公里,從2002年開始調整和完善現有的道路系統,建立布局合理、快速暢通的交通網絡。主要實施了東樂-七坑二級公路建設工程和村級道路硬化工程。前者配合交通部門做好桐千線改道樂平段公里設計建設,公路全長2.8公里,拓寬10米,預留寬度20米,并將路線盡可能的拉直拉平,徹底改變樂平鄉的交通狀況。后者將樂平鄉村級公路路寬從原來的4.5米拓寬至7米,所有道路全部改造為柏油路面或水泥路面,完善和修養道路各種標志和交通設施,在集鎮內建設公共機動車停車場,在改善交通的同時徹底改變鄉村面貌。

      如圖4,到今天,這些道路已經修建完成。

      4.3 可行性分析

      本文經過現場調研和認真分析,認為《耕織圖》項目是可行的,它將彌補臨安中部的旅游空白,也將彌補臨安旅游產業結構的不足,在已打響的生態觀光的基礎上,接軌臨安市政府提出的“旅游二次創業”,大力發展農村度假旅游。

      5. 結束語

      以生態村――七坑村的良好生態環境和十里桑林為背景,以清新純樸的山居生活為內容,以生態休閑為載體,開展桑葉采摘、桑蠶養殖、蠶繭加工、農家織布等項目,開發以“?!睘橹鞯南盗新糜萎a品,為樂平種桑養蠶、絲織錦、印染提供一條龍服務,以提高旅游資源的綜合利用。歷史上的《耕織圖》典故就發源于此。該景區以現有的桑園與相依而擁的溪灘,構筑了鄉村風情的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的耦合,展現了歷代村民種桑耕織的人文景觀。

      參考文獻

      【1】 陸紹波,王衛安.GIS空間數據的變更管理機制研究.北京:地理信息世界,2005(6).

      【2】 陳軍,鄔倫.數字中國地理空間基礎框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3】 中國成熟規劃信息化20周年論文集.昆明,2007.

      作者簡介

      第7篇

      【關鍵詞】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設計原則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在社會發展的同時,人們對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舒適、輕松、休閑、環保的居住區成為了人們追求的目標,同時這也是社會文明的一種體現。將藝術、科學與生活三者結合起來,恰當運用到居住區景觀設計中才能夠讓人們得到更好的居住感受,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創造出更加利于人們居住的環境。

      居住區景觀設計的現狀

      1、模糊綠化率與綠地率的區別

      根據居住區規劃設計規定要求,居住區必須要有適當的綠地面積。而實際上,房地產開發商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就只是在居住區內種植草坪而不種植樹木,使得小區內的綠化只具有觀賞價值,失去了綠化的本質目的。

      不完備的休閑區

      人們的正常生活都不能離開室外活動,而居住區中的休閑活動主要是依靠小區內的休閑設施來完成的。但是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同樣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在建造居住區公共休閑設施的時候嚴重縮水,可以少修建的就少修建,可以不修建的就不修建,最后造成了現在居住區的公共休閑設施不完備的狀況。

      三、居住區環境景觀的設計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

      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來對居住區景觀進行規劃設計是一次根本性的轉變,從此,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不單單是純粹的為了綠化而修建,而是去迎合人們的真實需求。以人為本的原則有著非常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居住區的環境中,對人的關注都應該表現在更加細微的地方,也就是優化細節。所以,居住區景觀設計應該從人體工學、行為學和人的需求等方面進行探索,而且要以這些內容為設計準則來進行規劃。在完善細致的調研基礎上去創造更適宜人的居住環境。

      與生態環保相結合居住區環境月生態環保相結合就是把整個居住區看做是一個生態生存環境。這樣居住區的景觀規劃設計就成為了對居住區生態環境進行規劃,使得居住區從人造環境轉變為自然生態環境?;谏鷳B的環境設計思想,就不應該只考慮景觀設計的藝術性,還更應該關注居住區環境內在的生態系統。比如綠化不是指很高的綠化程度,而是要想到植物群落的生態效應,喬、灌、草結構的科學配置;居住區環境的水環境則要考慮水系統的循環使用等。

      加入生活趣味國民經濟的不斷提高,居民的居住形式也有了一定的改變,人們在忙碌的一天之后想要獲得更多的休閑活動,自然就會把目光停駐在居住區中的休閑娛樂設施上。所以在居住區景觀設計中要融入更多富有生活趣味的設計,不但要能夠滿足人們的日?;顒有枨?,還應該有相符合的文化氣息,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娛樂空間。

      融入動態的景觀設計

      居住區景觀規劃的效果圖往往都要求圖畫更具有渲染力和視覺沖擊力,可是在實際規劃中更應該關注造景因素的流線組織,以線狀景觀路線串起一系列的景觀節點,在居民區形成景觀軸線,造成富于變化的、有序的景觀序列,如各種藍軸、綠軸等。這種動態空間可以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實際效果,為居民提供更新奇有趣的居住環境,對構筑居住區文化氛圍和增強可識別性起到積極作用。

      重視居住區的可參與性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不單單是給人的視覺上帶來享受,最終目標還是更適宜居民居住。居住區是人們親近大自然的場所,居住區具有參與性能夠給人帶來更加舒適的感覺。比如在一些居住區中修建噴泉、游泳區等功能設施,這就是居住區可參與性的具體體現。

      觀賞性與實用性并存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必須要同時具備觀賞性與實用性,組成一個更加開放活潑的環境,這種設計更有助于促進人們互相交流,使人們一直處于一種歡快自由的環境中。每一個人都能夠盡情呼吸新鮮空氣、享受燦爛的陽光、與人共同分享快樂,這樣的居住區才是最理想的環境。

      居住區景觀的共享原則

      居住區景觀規劃不應該局限于居住區與綠地設施的分級,而是更應該注重全體居民共享整個居住區景觀。這就需要開放性的規劃設計理念,使得整個居住區的綠地和景觀結構通過流動空間形成網絡型綠地生態系統。

      有中心思想的規劃設計

      把中心思想融入到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中能夠創造出更有特色的小區文化、藝術環境,還能夠表現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滿足于當今社會多樣化需求。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中心思想可以從多方面考慮,本地特色或者是時代氣息。例如有些地區設計一種以音樂為中心思想的景觀規劃,這更能夠給人們營造出一種追求藝術和向往健康的形象。

      居住區環境景觀整體設計

      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目的是給居民營造一個休閑娛樂的活動空間??臻g的界面是景觀的實質組成因素,界面與空間是互為依托.不能獨立出來的的兩個結構。界面是實際存在的,能夠被人所觸摸到??臻g是虛無的,人們只能去體會。界面與空間有的互為交織在一起,并表達出文化的內涵,因此才能夠實現環境景觀的整體塑造。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整體設計是以人的視覺感受為基礎的,人的視覺感受不一樣,那么環境因素也就不一樣。很少有居民專門去觀看居住區的整體面貌,景觀規劃設計只是表現在每一個構成要件上。于此同時,對于不一樣的視覺感受,我們需要采取合適的辦法來處理,以盡量滿足居民的多樣化要求。

      1、景觀規劃設計要有一定的特色

      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是以整體居住區的特色為依據的。這種特色的靈感來源就是本地的歷史文化、氣候、自然因素等等。例如,從自然因素方面出發,我國北方地區的長年低溫、干旱天氣多,這就能夠以四合院為特色的景觀規劃設計方案,組成一種和諧的熱情的居住環境;對于南方多雨的天氣,就可以把小溪、河流融入到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中,營造出小橋、流水、人家的如詩如畫的氛圍。

      2、合理設計整體布局

      居住區的特色確定下來以后,就需要規劃結構明晰完整的整體布局。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多彩豐富是以整體布局的合理性為基礎的。這個整體布局是居民活動場所,是人觀賞景觀的位置。整體布局的合理性不僅應該滿足足夠的光照、適當的通風等基本衛生標準,還應該為景觀設計創造更為良好的條件。

      3、整體塑造景觀構成要素

      掌握居住景觀構成要素的各自特點后,景觀規劃設計者有責任去組織一個整體,使它們能夠更加有序列地為人們所感知到,只有在一個整體的脈絡中,各個局部才能使人更容易理解。居住環境由干居民背景的不同,各自對景觀構成要素的形式感覺也會不同,因此應該創造出多種多樣的形式,但應當具有連續性和整體性,使不同居民都能找到適合其觀察環境方式的視覺景觀。

      結束語

      完善居住區的休閑娛樂設施修建,充分發揮居住區的功能,合理規劃設計居住區的生態環境,不斷提高居民的生活和居住質量,修建出生態的、更加環保的居住區是一個景觀規劃設計師的主要目的。居住區規劃設計人員在進行規劃設計的時候,應該注重人類與自然的結合,規劃設計出高品質的景觀環境。

      參考文獻

      [1]淺析居住區綠地的設計及職務配置 [期刊論文]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年07期

      [2]李永剛,張華 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個性化追求 [期刊論文] 《安徽建筑》-2009年06期

      [3]張巧蓮 居住區猴子舞配置原則與方法初探 [期刊論文] 《中國園藝文摘》-2010年02期

      [4]金忠河 居住區室外環境小品人性化設計初探 [期刊論文] 《現代園林》-2006年04期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