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藝術鑒賞論文范文

      時間:2023-02-27 11:19:18

      序論:在您撰寫藝術鑒賞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藝術鑒賞論文

      第1篇

      群眾文化是具有特殊性的,所以,在編排群文作品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也就比較多。首先,是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再去談舞蹈的結構和作品的意義。

      【論文關鍵字】舞蹈藝術鑒賞論文 藝術 舞蹈

      我們來了解一下編舞的步驟。

      首先是選材。怎樣的題材才是比較適合的,這很關鍵。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群眾文化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包括演員的水平不能按專業演員來要求,所以有很多作品不適合他們表演,同樣,很多題材也就不適合。比如,首先古典舞對于他們就有很多局限了。我們三明地處山區,有大量的勞動題材作品可供參考。而且我們還有深厚的文化基礎,作品可挖掘的深度還有很多。

      選好題材,接下來就是“構思”了。“構思”是所有編舞工作的基礎。“構思”有時很具體,有時僅是一種感覺。它就像一個安裝在發動機上的啟動開頭一樣在我們這些愿意創作的人身上起作用。對于“構思”我是這樣界定的:它不是類似劇情的故事梗概,不僅僅受戲劇主題的支配。它更屬于情感、感覺和思想世界。對世界人、事、物產生疑問或感受、印象,“構思”必然地會顯現出來,最終迫使自己像馬達那樣投入創作。

      構思,在我的感覺中,它來自這一或那一瞬間感受到的激動:聽一段音樂,看一幅畫,領略一片風光、日常生活的情景。我常以勞動為例來闡明怎樣觀察能夠促進我們進入創作:“……看吧,人們怎樣勞動……男人、女人…力量…創造……

      這樣就有了節奏、方向、活力、各種表現力……

      這個例子向我們挑明了我們的創造力取決于我們對世界的敏感性。世間萬物千象中蘊含著無數的暗示和信息。懂得如何去聽、去看、去感覺、去觸摸,用你的身體和心去傾聽圍繞在我們周圍的一切:領悟了!于是就可順著許多條路自由自在的地進入創造!

      其次就是舞蹈的即興。

      “構思”有了,怎樣把這個“構思”發展成舞蹈呢?光有靈感是不夠的,第二階段就在于面對“構思”的各個方面進行思考和通過身體的研究找到相對應的素材。

      素材包括元素動作和組合。

      這時的元素動作在選材時就應該已經同時想清楚了,它可能包括部分選材前采風得來的動作,這些動作可能來源于勞動時動作的藝術化,也可能來自于想象中,或者來自于已經存在的動作組合。

      對于這一階段來說,即興舞蹈的運用是最重要的,它能使“構思”呈現出來,并賦予其活力。通過即興舞蹈,人們能看到“構思”找到它身體動作的載體和估計出這一構思的潛力。這時的舞蹈直接把動作連接起來,成為一個一個段落或直接成為一個舞蹈作品的雛形。

      對我來說,我把即興舞蹈視為最主要的、必須的創作手段。因為它給舞蹈者完全的自由。他們能無節制、無限止地舞蹈,他們的動作經常超出他們的意識之外,就如人們所說:“身體會不由自主地發出一些動作。”

      根據即興舞蹈的特性,即興舞蹈通過游戲激發自發性。它包括運動性的和情景性的瞬間不品,在沒有任何方式方法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根據編舞者的建議,舞蹈者遵循各種引導啟發地他探索的指令,用身體去尋求。最初的“構思”作為主題,所有的建議都服務于這個主題。我們就這樣從技術性和情感性的各個不同的方面涉足將來的舞蹈。每個建議都為闡明主題服務,幫助接近我們最初所選擇的主題。即興舞蹈練習是為舞蹈作品找到有用的素材,而不打算就此把它作為已經編成的舞蹈。

      用身體探索,即興舞蹈能由編舞者自己練,或由編舞者引導一批舞蹈演員進行。在大量的練習和齊心協力的研究中,編舞者和舞蹈演員之間會形成一種默契。

      想象展開了,動作就會自發地產生。但不是所有的動作都有同樣的價值,同樣的用途。有些將很快被忘掉。相反,有些則明顯地表現出來。編舞的材料有了,但舞蹈還不存在。為了使它取得形式,應該在各種素材中確認出能夠用于作品的成分, 發及將它們有機地縱使起來。

      需要提示的是,這一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我們編排的作品是要面對怎樣水平的演員,并根據這些演員的水平和條件來合理設計動作。

      在舞蹈編排工作中,還有道具和布景的運用,道具和布景能幫助涉及“構思”。這是一種能吸引觀眾注意力的,給他們充當參照物的有功效的物質性裝置。它將編導的意圖最直接地體現出來,它使“構思”具體化。

      道具和布景可能是各種屬性的:木質、皮質、金屬、織物等等。它們或是實用的或是不實用的,或是大型的,或是小型的:椅子、石塊、一種塑料模型……。運用道具或布景的舞蹈作品的特征,體現在編舞者所設計的舞者與這些物品的接觸形式上。比如秧歌中大量使用到扇子或手絹花,古典舞中大量使用到的長綢或劍等,這樣的作品包括《東北秧歌》、《紅綢舞》、《弈》等。

      根據物體的性質、形式、大小挑選出來的道具已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物品了。舞蹈創作在于將改變它的用途,達到超越這一物體的生活原型的目的。藝術的語言賦予所展現的藝術行為以普遍的價值。比如,不再感興趣于舞蹈者(作品中的人物)僅僅坐在椅子上,而致力于表現他的疲勞和產生這種疲勞的原因。

      以上我們陳述了有關編舞的主要因素。顯然,創作不僅是各種不同因素拼湊在一起的“烹飪”。創造性的一個方面取決于完全無法檢驗的品質。然而,編舞的最系統的知識能獲得行為的自由,能幫助克服在確定特征和創造中必然碰到的困難。

      最后才是組織編排。

      以上工作都完成后,開始進行作品和音樂的完整合成。最后這一階段在于選擇。在挑選中有所取舍。在即興舞蹈中出現的這些素材是否都將被運用、加工和進一步開發呢?

      這是困難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對于很多人來說,靠能力發揮作用。一個明智的方法,就是在選擇中編制舞蹈:選擇動作,選擇舞者之間、舞伴之間的聯系,把這一切置于空間,然后整體平衡,規定舞段的長度……。杰出的、決定性的做法就是應避免“我不知道做什么”的盲目性,使舞蹈作品不只是表現一個簡單運動系列。

      群眾文化的舞蹈作品通常都大量地使用群舞形式,也就是常說的“人海戰術”,這一方法雖然存在不少缺點,但同時也可以避免了水平差異帶來的一些作品缺陷。所以,在合成作品時,多考慮隊形變化及音樂的協調配合非常重要。

      同時,可以考慮編排意境強的舞蹈,這樣的作品適合演員多的作品。舞蹈作品的意境,從字面上解釋,意是指作品所表現感情和思想,境是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客觀環境。舞蹈作品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舞蹈意境的創造主要是通過形象的情景交融藝術特寫與描繪,把觀眾引入到藝術想象的空間,進而獲得更豐富的審美感受,從視覺沖擊到靈魂感受。在舞蹈意境創造過程中,情景交融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其結構層次表現為:景-情形-象-境(意境)。

      第2篇

      一個優秀的材料藝術家,為了準確表達對藝術的獨特理解或社會事件的不同看法,往往要敏銳地捕捉材料特質,甚至啟用司空見慣的平常之物。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家基弗生于具有沉重歷史背景的德國,為了表現痛苦和追索的歷史意味,他選擇包括油彩、照片、沙子、泥土、石頭、模型、版畫、稻草和鉛在內的有機材料描繪充斥悲愴“德國基調”的廢墟般風景。作品《紐倫堡》中,基弗用粗糲的肌理表現滿布車轍的焦土和昏暗的鄉村小道,遠處燃燒的火苗和漸漸消散的煙霧很自然使人聯想到剛被盟軍飛機轟炸過的德國。另外,他對土地的處理也十分“暴力”,將沙土和稻草用蟲膠粘在畫布上,使廢墟的意向更加物質化和實體化。巨大的畫面、復雜的肌理以及“合理”的材料語言賦予作品主題和藝術觀念以鮮明的觸感。

      當他們從麻木和困頓狀態中蘇醒,經過一番痛苦的抉擇,竭力尋找適合自我個性和思想表達的媒材時,其實也是作品的表現力、想象力和感染力拓展與提煉的過程。為了把探索和創新向更深遠方向推進,藝術家在確立、完善和發展材料語言中總會遭遇各種困擾:雖然理論上認為只要有利于藝術觀念的個性表達,一切材料都可以使用,無論是尊貴無比的黃金還是遭人遺棄的垃圾。但在實際創作中,一旦面對無限自由又漫無目標的材料海洋,他們往往茫然無措。因此,創作中材料的甄選需要結合本人的經歷、個性、觀念,選擇時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是從材料的感受出發:藝術創作的原始動力本身就是愛好使然,當藝術家的創作思緒尚未明確,恰在此時對某種材料的性能比較偏好和熟悉,莫不如從它入手,雖然純真本我的創作狀態是藝術家的崇高境界,但由個人愛好出發也是作品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條件。

      二是從藝術形式出發:讓材料回到藝術的基礎形式與語言元素中,借此突破、豐富、拓展和超越固有的思維局限和傳統繪畫技法,提高不同材料特性與畫面形式結構及色彩結構相互關系的重新認識和處理控制力。

      三是從藝術觀念出發:藝術家根據要表達的藝術觀念進行特定選材,并賦予它新的形式和內涵,達到與精神實質的融合。也就是說,最理想的效果是媒材語境和觀念“合理”融為一體,達到臻于完美,如同“材料自己來說話”一般,由此獲得對不同材料特性所具有的某種文化意味及精神性的思考與表達。有時,為了作品的形式表現與藝術思想表達,藝術家還會主動放棄傳統技法,根據創作需要獨創材料的使用方法。尚揚就是這樣一位善于運用材料作畫的藝術家。在《大肖像》系列中,被臨摹在畫布上的蒙娜麗莎與印有“品質保證”、“?!?、“恭喜發財”、“北京特產”的透明食品包裝袋混在一起?!渡詈粑废盗袆t充分釋放不同材料的獨特性能,如油彩、報紙、彩色噴罐漆、丙烯、石膏等,使它成為醫療教學掛圖式的肺部風景。藝術在當代越發多樣化、綜合化和個性化,“藝術走向綜合”已被大眾認同,媒介技法風格更是不拘一格。有時,一些互為矛盾的物件碰撞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材料情感,使藝術精神得到提升。例如藝術家克萊因的“火畫”作品,為了把火焰燦爛的燃燒過程固定在畫面上,他選擇了耐燒材料“石棉”作畫底,又在其上噴涂顏色,經火燒后形成蔚為壯觀的火畫。在我看來,綜合材料繪畫創作的最大貢獻在于它搭建起藝術感受與視覺表現之間的橋梁。

      綜合繪畫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的文化歸屬

      當下,綜合材料的運用已不僅僅是繪畫技術的問題,它蘊涵的更多意義是“藝術觀念”的突破。在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中,很多藝術家應用各種材料沖破保守、狹隘和封閉局面,成功穿越傳統繪畫的樊籬,從側面推動中國藝術形式與觀念不斷更新。視覺焦點從“審美”移至“審視”與“反思”,更讓我們感受到國內當代藝術創作的多元性和人文價值。國內著名藝術家周長江曾在《解讀材料》一書中提到:“材料與表現既是物質材料創造性應用,同時也是人文精神的表現,精神穿透材料,材料才具有生命?!比缃裆鐣狳c諸如“意識形態”、“生存狀況”、“倫理與社會”等充斥著當代藝術家們的視野,如何做到“精神穿透材料”,建立傳統與當代文化互動和諧的環境,呼喚心靈的文化閱讀,如何反思圖像時代的膚淺與失度,重建文化的尊嚴與深度,這些帶有普遍社會意義和文化性質的元素是當前藝術表現中極為重要的精神載體。

      藝術家應該對自己生活的時代本質有所領悟,有所感思。只有處于準確的感悟狀態,才能從紛繁的世界中尋覓出獨特的創作題材及表達方式,用最真誠的圖式展現內心世界。在王懷慶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的文化價值取向:“木結構”與“黑白”這兩個基本因素構成了作品母題,如《大音有聲》、《余音》、《羽化》,“黑”中滲透著東方文化的韌性,這不僅是繪畫的顏色,更代表了一種精神。他將西方現代構成元素引入到東方古典人文風格的話語方式中,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水墨的畫面格局,使我們產生強烈的身份認同感。王懷慶把這種符號和認同感轉化為獨特藝術語言,傳達一種深蘊的文化氣息,睿智地實現了傳統、國際、當下三種文化的綜合。

      20世紀末至今,我國許多藝術家在探索既符合創作者內心體驗又富有原始能量的材料,以擴大具有象征意味的精神性和文化空間,透出對當下某些社會現象的深刻思考。藝術家張洹曾在一場新聞會上介紹自己的作品時說:“讓藝術家講自己的作品是沒有道理的,作品出來就不用再過多解釋了,當代藝術的價值就是要提出問題,無論是生活的問題、社會的問題還是文化的問題,這樣藝術才有價值?!本C合材料藝術作為當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沒有理由忽視它。

      張洹利用拆遷后遺留的上海老青磚創作的作品《創世紀》裸地告誡眾生,那些承載著文化意味和歷史印記的青磚堆是人類在高速建設城市后所付出的代價———對舊事物的摧毀。皈依佛教的他摒棄單純的東西方當代藝術表現方式,保留了中國傳統元素,從各大寺廟收集代表“宗教”、“塵俗”、“人類的虔誠”和“神的虛無”的香灰進行雕塑和香灰畫創作,他又將這一創作行為變成影像呈現給觀眾,使“香灰”這種媒材極致地擴展自身的藝術力量。香灰作品《大運河》和《水庫》令我們聯想到國家轉型為工業經濟型社會后,隨之帶來的問題卻是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的破壞?!断慊曳稹放c《香灰耶穌》直指中西方信仰的異同,意義含蓄且耐人尋味。從國內到紐約,再回到國內,從早年的行為藝術到今日的香灰作品,張洹十多年的藝術經歷融會著西方的文化和中國的內涵,體現著具有批判性及中國文化內涵與人文關懷的藝術表達。

      另外,國內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藝術家還有和梁銓,他們從藝術創作思想上都是在反叛傳統進行實驗和創新,在媒介材料上立足于中國文化基礎的藝術表達。把裝置和中國畫融為一體,探索出材料表現新空間:通過堆積粘貼巨幅毛玻璃、麻、電、膠、燈管、光、磚頭、精心挑選的樹枝、芭蕉、盆景等,創作了綜合材料裝置作品《山水圖》。作品布置得十分巧妙,毛玻璃背面粘著棕、麻等現成品材料以表現山的走勢和皴法,樹枝則表現遠景的樹,松緊節奏表現筆法的虛實層次,現代綜合材料配合光影傳達出極具東方意境的效果,傳承了“筆墨當隨時代”的文脈。梁銓則令我們所熟知的宣紙功能發生了轉換,宣紙不再是繪畫的材料,不再用來書寫,而成為被表現的對象,用來被書寫和被繪畫:裁成小條狀的宣紙拼貼在畫布上,又被著了墨。從根本意義上講,拼貼成為一門修身的技藝。另外,梁銓一些充滿茶跡的作品更讓我們敏銳地感受到一種含蓄的抒情,一種同現代的浮躁相悖的舒緩節奏。

      第3篇

      對形象的夸張

      一個完美的動畫角色形象需要動畫設計人員以現實生活為根本,將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以修飾,將現實生活人物中的原型與性格通過夸張的藝術手法將之進行還原。以“大力水手”為例,在該動畫角色當中,為了將“大力水手”中大力士的形象凸顯出來,動畫角色造型設計人員通過采用夸張的藝術手法將大力水手的雙臂塑造成了長而結實的胳膊,將他的嘴巴設計成為一個癟癟的,而且經常叼著煙斗的形象,這樣就使得“大力水手”的形象栩栩如生,就如同是一個街道生活的大叔、或者是隔壁碼頭的搬運工,給人的印象顯得相當深刻。

      對角色表情的夸張

      通過對動畫角色造型進行夸張的另外一個手法就是對角色的表情進行夸張設計,這樣可以完全將動畫角色的個性特征表現出來,然后對之輔的增強其生命能力,將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同時,通過使用表情夸張的方式還可以使得動畫角色的表情更加的詼諧與幽默,在不經意之間能夠引起人們哄堂大笑,使得動畫的藝術角色更加深入人們的腦海,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擬人手法

      在動畫影視中,另外一個經常用到的藝術手法就是擬人的藝術設計方式,通過擬人可以將動畫角色的形象特征更加直觀、明顯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最終可以充分的展現動畫角色的形象與特征。

      動畫角色風格的分析與對比

      對于動畫角色的造型風格等,國際上主要是根據各個國家的地域特色為標準進行劃分的,主要可以分為三個主要的風格流派,主要包括:以美國好萊塢動畫制作為代表的國際流派,它們是經典動畫,是主流中的主流;另外一個就是以日本為代表的東方式動畫風格,它們的風格與韓國、香港與臺灣相接近,具有典型的東方形態特點,在亞洲地區具有極高的人氣;而以歐洲為代表的動畫風格則包括多種自由、多變、灑脫的特點,具有典型的獨立式以及自由特點,以歐洲風格為主。同時,中國的動畫在其中也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以水墨為主的風格被國際動畫學派認為是“中國動畫學派”。

      其中的美國風格大多是采用最為傳統和簡單的方式,將最為簡單的單線框以及平面色彩繪制的方式,利用艷麗的色彩、明晰的線條來進行色彩分明的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講究動畫的體塊感,力圖通過整體效果的營造以及豐富的肢體、表情語言來達到通過復雜的結構實現單純的動畫效果的目的。同時,美國動畫角色形象還具有動作十分夸張,充滿彈性、色彩濃烈等特點,充分的體現了動畫角色稚氣、夸張而可愛的一面,常常以及其夸張的特點獲得令人瞠目結舌的效果。

      而“日本風格”的動畫片已經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模式,其中包含了極其鮮明以及濃郁的民族風格與特色,其中富含唯美的映像特帶你充滿了東方人明顯的人文精神特點。同時,在整個動畫角色的造型過程中,通過輕松的格調、細膩的風格以及甜美的造型而使得動畫角色充滿了輕松而細膩的特點。同時,在格調的設計過程中,通過對動畫角色的服裝、發型以及配件首飾等方面進行設計。而中國動畫則是在充分吸收中國民間繪畫藝術的基礎上,同時輔以戲曲等表現特點,將中國的繪畫、音樂、戲劇以及美學特點等精華結合起來,充滿了濃郁的中國特色。

      動畫造型設計過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則

      1充分與時代文化特點相結合

      藝術的最終來源是生活,而一個好的藝術角色就必須貼近生活、源于生活,并且為生活提供服務。而動畫角色本身就是一個藝術角色,這就要求“動畫角色”在設計的過程中要與時代的特點相結合,通過與生活中的時代文化特點相融合,可以設計成為一個被人們欣然接受的動畫角色。同時,動畫角色設計師應該以現實中的中的人文特點以及性格特征為基礎,通過對這些任務的特點分析,創作出一個能夠反映出時代特點以及時代文化發展需要的動畫角色。而要達到這些,需要設計師在動畫角色造型的過程中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充分的感悟,在生活當中做一個有心的人,這樣才能設計出一個符合時代特點的動畫角色。

      2動畫角色造型應該充滿趣味性

      動漫作品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充滿了趣味性,這時動畫的本質,也是動畫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一個動畫作品的成功與否首先是與動漫角色的趣味性直接相關的。動畫角色的設計過程中就應該充分的抓住角色造型過程中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充分的表現出動畫角色的形象特點,體現出動畫角色充滿趣味的生命力以及幽默性。但是,在進行動畫角色設計的過程中,如何更好的體現出角色中的生動趣味性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角色造型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從下面這樣幾個方面著手:其一,充分理解動漫角色,在此基礎上提醒艾諾出其趣味性;其二,從不同觀眾的角度來對角色造型的趣味性進行設計;其三,注重對動畫角色細節部分的設計,從細節體現出動畫角色的趣味性;其四,從動畫角色的體現手段來表示出其趣味性。

      第4篇

      注意觀摩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以便能盡可能多的選擇,集思想性、藝術性為一體的中外優秀影視作品來給學生賞析。能及時將最新影視動態、熱映影片、中外電影節頒獎典禮、時間、優秀獲獎作品等穿插其中,不僅極大地豐富課程的內涵,更使課程接軌時代。挑選具有電影史上公認的具有思想深度、藝術水準、畫面唯美,情節極富張力、演員表演富有感染力的主流影片和藝術片便成為觀摩片的首選。

      二、資料平時多搜集

      影視鑒賞課的課程素材需要廣泛搜集并精心準備。本人作為該課程教師,為上好這門影視鑒賞課,本人所用的影視載體均是自費購買的高分辨率的DVD光盤,從不用從網絡上下載的影視資料,以避免影像快進或倒退時操作時影響上課效果,經常利用假期以及周末,淘購一些藝術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影視資料;其次,課程的主題和內容既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又應該高于生活,同時,也可以采用經典與流俗的作品進行對比,使學生在對比中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另外,所選教材影片做到既能兼顧“藝術經典性”與“類型多樣化”,又能起到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作用,和能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所謂的“藝術經典性””指的是,在電影發展過程中,那些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和豐厚的精神內涵,它銘刻著民族文化的輝煌與榮耀,代表著該民族最高的藝術成就及其文明發展的歷程,思想和語言深刻、技術水準高超、藝術價值久遠的名家名片。藝術經典不屬于一個時代,而是屬于永恒?!岸鄻踊笔侵赣捌愋偷亩鄻踊陀捌瑪⑹履J降亩鄻踊?。以經典藝術片作為鑒賞的范本,盡可能照顧到影片的各種類型,對于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是不可或缺的。

      三、內容講授多角度

      對于影視鑒賞課,授課所選用視頻資料的主題和內容,既要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聯系,同時也要高于學生生活,同時,一部電影每個人的理解是不同的,作為教師,在教和學的互動中,引導學生對某一論題展開多層面、多視角、多維度的討論,在講授課程中,可以對影片的內容進行多維講授、多角度賞析,讓學生在探討中啟發心智并領會電影藝術的獨特魅力。并盡可能多的使同學們了解到民族的優秀文化,增強其民族自信心。比如,在講到電影《霸王別姬》時,分別從一個主題:迷戀與背叛;兩段歷史:京劇的歷史、中國近現代史;三角關聯:小說作者李碧華、電影作者陳凱歌、演員作者張國榮;對劇中四個人物進行剖析,以及對電影的音樂、服裝、化裝等進行簡要的分析,幫助學生能進入電影。

      四、電影知識多串聯

      在講課中,運用以點帶面的方式,不僅僅讓學生了解某部影片,還讓學生對與此聯系的某類電影現象和導演、演員的著名作品能有所認識。例如在欣賞戲曲電影時,首先應是學生了解戲曲的基本特點。即:戲曲歌舞化,表演程式化,角色類型化,劇種特色化等;針對進行分析;通過電影劇情、角色扮演、演唱流派、戲曲音樂等進行分析,易于理解影片內涵,做到了班級普及戲曲知識、校園弘揚民族文化、拓展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在介紹戲曲電影的藝術形態外,可對影片中的蒙太奇、長鏡頭等電影語言的運用進行介紹??傊?,通過賞析不同的影片,能對影視傳達的歷史、人文、生態、風俗等有進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過欣賞老師精心挑選的影片,使學生不僅掌握影視基本知識和影視美學風格的特點,還對他們人格的塑造、品質的培養、情感的豐富都起到潛移默化的功效。

      五、影視時事多引入

      從電影誕生到今天,已有百余年歷史,無數電影藝術家為人類貢獻出了不勝枚舉的中外經典電影,從默片到有聲,從色彩單一到五彩繽紛,電影見證了科學技術對藝術的影響,經典已有許多,新作層出不窮。但是,由于課程性質一般作為公選課和課時的影響,單靠影視鑒賞課來進行賞析的影視作品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觀影欲望和需求的。在講授影視鑒賞這門課時,除了影片本身致敬經典外,把握青年學生的獵奇求新的心理特點也尤為重要。除了分析經典電影、解讀精彩片段外,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掌握相關資料和信息,把經典和時尚都介紹于學生。使同學們了解同齡人所關注的話題、評論等。這些影視時事的信息介入對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引發電影熱情,培養思想獨立無疑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比如,在上課中,我會引導學生了解最新的影視動態,比如世界的三大電影節的代表性電影、今年的《大話西游》20年、電視劇《紅高粱》的播出、高倉健的去世播放《千里走單騎》等,都可以使同學們重溫經典,感受傳奇。

      六、課堂引導多思考

      影視藝術被稱為“第七藝術”,融匯了文學、戲劇、音樂、繪畫、雕塑、舞蹈,以及聲、光、電、色彩等一系列藝術因素和科學技術成果,成為綜合能力強,表現能力極為豐富、生動,審美價值極高的綜合藝術形式。對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構建健全人格,具有潛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講課中,能感受到大多數學生對影視藝術的鑒賞停留在注重故事情節、人物命運,喜歡有頭有尾的故事,追求圓滿結局的中低層次上,因此培養一種與影視藝術相適應的審美眼光是很有必要的。同樣一個藝術作品,不同的人鑒賞所獲得的效果并不一樣。我們將文藝鑒賞劃分為上品文藝鑒賞、中品文藝鑒賞和下品文藝鑒賞三個層次。劃分依據重在兩維:一看鑒賞心理活動過程是否完整;二看鑒賞理解是否合情合理,深識堂奧,富有創造。文藝鑒賞的完整心理過程包括“直覺體驗認識”三個階段?!爸庇X”就是不假思索地感知作品;“體驗”則是對作品獲得初步美感之后的再理解、再確認;“認識”就是藝術享受與藝術判斷融為一體后再反觀作品的最高審美把握。歌德也曾將藝術鑒賞分成三個境界:一是不假思索地享受美;二是只作判斷不享受;三是在享受的同時作判斷,在判斷的同時進行享受,并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再現作品的精髓。此所謂三種不同境界,它們的關系是由淺入深、逐層遞進的,實際上這與文藝鑒賞完整的心理過程基本一致,不過“享受”應該貫穿鑒賞活動的全過程。

      七、課外影評作總結

      第5篇

      (一)影視藝術的視覺性特點

      影視藝術視覺性的表現之一在于影視能夠以動作表現出人物的內心活動,戲劇中同樣也有這樣的特點,但因為觀眾距離舞臺較遠,且視角比較固定,觀眾很容易忽略某些細小卻重要的動作,觀眾的觀看和體驗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演員在表演時會有夸張的肢體動作,以便能讓后排的觀眾看清楚。例如,《賣花姑娘》這部影片中,得知母親死訊的妹妹跌倒在地時雙手做出了向前抓的動作,極致地表現出妹妹對母親的愛及在失去母親后的悲痛,具有極強的威懾力及感染力。

      (二)影視藝術的視覺性情感

      影視藝術視覺性的另一個表現是影視能夠借助鏡頭把人物臉部的細節、表情和眼神等進行放大,進而表現出人物的內心活動。在影視作品中,由于可以借助特寫或大特寫的鏡頭表現形式,其人物普遍具有比在其他藝術形式中更為細致的細節、表情和眼神,因而更加貼近生活,具有更強的表現力。例如,在《歸心似箭》這部國產影片中,玉貞贈送了一管小煙袋給魏得勝,用以表達感情。由此可以看出,影視藝術中通常以物件等細節展示人物的感情,而采用以物寄情的手法能夠最大限度激發觀眾的觀影興趣。

      二、影視藝術的審美鑒賞

      (一)影視藝術審美鑒賞的策略

      (1)做好心理準備。觀眾看電影時總是會帶入個人喜好,或是追求情感的平衡或釋放,從目前的調查情況來看,大部分觀眾對影視作品的觀賞主要強調的還是其娛樂功能,目的在于消遣和調節。如果從影視鑒賞的角度出發,觀眾的目標會更為鮮明,心理也更為緊張,在視聽信息的獲取上表現得更積極,思維也更加活躍,有些會自己與作品進行同化和融合,有些則會出現游離狀態,即突破原先的劇本模式,通過思考、分析、聯想和判斷,挖掘出影片更深刻的藝術內涵。[2](2)做好影視作品的信息準備。影視作品的信息主要包含作品故事的梗概、作品人物的簡介、作品的時代背景及主創人員的風格和特點等,其來源主要是媒體,鑒賞觀眾通過這些作品信息能夠對作品進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了解和把握,在進行藝術價值高的作品的鑒賞時,這一點尤為重要。(3)把握局部與整體間的關系。觀眾在鑒賞影片時必須對影片進行分解,再以分解為基礎對影片進行綜合,即結合自身生活經驗、觀影經驗及相關影視知識,合理地整合分解的過程和結果。

      (二)影視藝術鑒賞的方法

      影視藝術鑒賞的方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內容鑒賞。二是形式鑒賞。(1)內容鑒賞可以從宏觀角度、微觀角度及影視風格進行,其中,宏觀角度通常與文學息息相關,主要考察作品的社會性、民族性和時代性內涵。首先,用文學方式對主要用故事情節作為其敘事和抒情框架的影視作品進行鑒賞時,要緊緊圍繞人物的活動和事件,把握該事件是如何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及思想感情的。其次,結合情節及人物安排了解作品的主題及創作者的創作思想。然而,作品創作者由于審美視角、創作心態及創作手法的多元化,其作品的思想內涵及主題指向往往也帶有多元化和復雜化的特點。在這類影視作品的鑒賞中,既要從情節和人物活動等方面進行分析,也要對創作者的創作思想進行體會,以把握住作品復雜而豐富思想內涵。[3](2)形式鑒賞可以從聽覺元素、視覺元素和綜合元素的角度進行鑒賞。聽覺元素的鑒賞特指對聲音,即語言、音效和音樂的鑒賞,合理巧妙的音效能夠突出作品中的造型表意。視覺元素與美術有密切的聯系,主要包含鏡頭、服裝、道具、化妝、特技和場景等元素。綜合元素的鑒賞主要包括藝術和科技、形式和內容以及各部門間智慧的融合。

      三、結束語

      第6篇

      注重執筆姿勢

      米芾的書法崇尚自然天真,也注重書法基礎。米芾臨摹古人的優秀作品,非常注重選擇優秀的范本,提倡學習作品真跡,反對學習石刻。米芾說過“石刻不可學”。他認為即使書法大師親自寫在石頭上,由刻工雕鑿后,也會使點畫原本的神韻受到損害,并且在石刻過程中,刻工的藝術風格會或多或少的摻入進去,石刻后就改變了書法的原本神韻。人們應該學習真跡,這樣才能感受到書法大師的精髓,并得到樂趣。

      米芾的書法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跟米芾的執筆姿勢有關。米芾通常采用“五指保管法”的執筆方式,把毛筆頂端放在手心,五指環捏筆管,好象撮東西的姿勢。一般人在執筆寫大字時,往往用力握筆,使得字沒有神氣,失去了自然飄逸的那種感覺。米芾在創作書法作品時,執筆很輕。這樣可以不受束縛,自由流暢。

      米芾說:“筆輕,手心虛,自然出于意外?!泵总缽娬{外在的點畫肥瘦,只有在行筆創作中掌握好運筆速度、運筆力道,才能使書法作品達到較高的水平。米芾認為書寫需要對各種技法進行綜合運用,不能偏執于一種。米芾評點各家的作品,也是在書寫技法上著眼。寫字結體要排均勻,適當配合使用澀筆、快筆、重筆、輕筆,不能只偏重一面,防止出現毛病。

      品評書法,語言明白平直

      米芾的個性獨特,書法作品特點鮮明。米芾評論別人的書法作品,推崇平直明白的評論語言,反對過分渲染的語言,反對品評具有濃重的文學色彩。米芾不提倡學習古人論書言辭的隱晦、不甚清晰的表達態度。書法這門藝術在表達書法大師的感情時是朦朧的、隱性的,不能直截了當地說清楚,書法品評需要借助于具象的事物。米芾提出書法作品要意義明確、能夠使人了然。米芾在《書評》中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也實踐了自己的主張?!稌u》里有很多人和事的比喻,和讀者生活很近;語言方面的形象性很強,平直明了。例如米芾在《海岳名言》里說:“觀賢人論書,比況奇巧,征引迂遠,‘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是何等語。要在入人,不為溢辭?!?/p>

      崇尚自然天真的特性

      米芾生性率真,在言行舉止上也不同于常人,人們送給他一個稱號“米顛”。米芾的書法作品崇尚書寫真性情,反對矯揉造作。米芾在《答紹彭書》中提到:“何必識字難,放筆一戲空”。米芾對書法作品的觀點,延續了蘇軾等人崇尚“意”的書風。米芾雖然有時行為怪誕,但對書法作品的喜愛卻深入骨髓,不具有半分的夸張和矯飾成分。通過米芾的書法作品,可以感受米芾對書法深深的喜愛之情,不是美色、功名所能夠代替的。米芾把自己同書法相互融合,然后進行書法創作,流露出真正的性情。書法對于米芾沒有半絲的功利性,而是純粹的主體審美體驗。

      米芾的執筆姿勢也能使其自然性情流露出來,最自然地傳達出自己的感情。米芾的書法藝術作品來自真性情,他對流俗深惡痛絕。對那些為了功名利祿而學書的行為,他不屑一顧。媚上的流俗、學書晉身的做法,米芾大為反感。米芾的作品不學權貴、不蹈流俗,真切地反映真性情。

      米芾于《答紹彭書》詩中寫道:“何必識難字,辛苦笑楊雄。自古寫字者,用字或不通。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笨梢?,米芾對書法的觀點延續了尚“意”的書風。

      強調筆法的變化與和諧

      米芾晚年的書法藝術,主要有四種不同的類型。第一種是米芾自言的“跋尾書”,如書贊王羲之的《王略帖》;第二種是大字類型,像《吳江舟中帖》《虹縣詩帖》《多景樓詩帖》等;第三種是模仿晉人書法書風的行草書帖,像《草書九帖》;第四種是行書帖,像《紫金研帖》《復官貼》。這些作品具有不同的風格特色、不同的體格。他的“跋尾書”,筆畫或粗或細,體勢緊勁,有些展拓之狀,具有很俏麗的書姿;行書大字有弩張之態,筆勢也比較放縱,有“刷字”的特色;草書九帖模仿晉人草書,同王羲之的《十七帖》路徑相同。米芾晚年的書法作品筆畫更加遒勁,在結構上也更加展拓。他的《向太后挽詞》屬于很少見的小楷書,楷中有行,同唐代的楷書不可同日語。米芾曾經說,行書十行不能抵楷書的一行。他對楷法的理解同唐代書法家不同,主張字的大小相稱,要隨字態而變化,不能盲目追求整齊劃一。他反對“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的做法,主張小字要同大字一樣,筆畫方面也要做到有鋒有勢。

      第7篇

      中華民族文化中,藝術的鑒賞離不開對玉的美的欣賞,中華文化離不開儒家體系,"君子比德于玉",我們的祖先創造的文字中,由200多個字與玉有關,這些字多為美好、崇高之意。如:璽、國、玨。又如:玉人:美麗的女孩子;玉樹臨風:文質彬彬的年輕人;婷婷玉立:美麗漂亮的人;儒家之外,道家、佛教文化等領域,玉文化也都有一個重要的位置,包括在民間,人們對美好生活有最淳樸的向往,也賦予了玉的一些精神層面的特質。比如玉雕中的傳統圖案無論福祿壽喜、招財進寶、龍鳳呈祥、八仙過海,還是太極、八卦、四神、萬字、回字、如意、歲寒三友、蓮年有魚、對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揭示,具有深層的精神象征,傳遞著親切的愉快的寓意。傳統圖形的造型意義,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的類型:

      (1)、生理安全型特點:以具象的形式出現,采取借喻、諧音、暗示的方法,獲得心理的愉快。如:“福祿壽喜”蝙蝠、鹿、仙鶴、(靈芝、仙桃、松樹),喜鵲為象征;“招財進寶”財神趙公明,招財童子;“麒麟送子”麒為雄,麟為雌,麒麟演化為送子的瑞獸,富貴人家的孩子有麒麟子之稱;

      (2)、文化寓意型特點:在具象和抽象之間,直接用文字表現,還有抽象圖形等。文字表現有萬字、回字、壽字;卍”字為古代一種符咒,用做護身符或宗教標志,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征?!皡d”字在梵文中意為“吉祥之所集”,佛教認為它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有吉祥、萬福和萬壽之意,唐代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采用漢字,讀作“萬”。抽象圖形如太極、八卦、云紋、雷紋等;具象的如龍鳳、牡丹、如意、琴棋書畫、漁樵耕讀、喜相逢、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

      (3)、精神向往型特點:以詩意化的物品作為表現內心的追求,獲得精神的向往?!皻q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蘭竹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以上三種往往交織在一起,獲得視覺意識、社會心理、民族習慣的多重含義。

      二、設計創意

      藝術鑒賞在雕刻藝術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瑪瑙雕刻?,旇菍毷?,紋理色彩變化最為豐富的品種,就材料對象而言,瑪瑙的優勢和特點是紋理色彩的變化產生的畫面感,人工做不到。一件好的雕刻藝術作品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判斷:

      1、材質:搭配和諧的多色瑪瑙是制作俏色玉雕的極好玉料。所謂“俏色”。是指作品顏色利用的巧,“俏”的意境達到極至,則稱為“絕”。一件精絕的“俏色”雕刻品的價值。遠遠不是其材料價值所能確定的。

      2、雕刻工藝:依料取題,因材施藝,是俏色玉雕的最大特點。琢玉高手往往能“取勢造型,依形布局”,“依色取巧,隨形變化”,對材料進行巧妙的雕琢。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