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優秀教研組匯報材料范文

      時間:2022-11-05 14:20:55

      序論:在您撰寫優秀教研組匯報材料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優秀教研組匯報材料

      第1篇

      一、加強領導與組織建設,為教研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學校在每學期的工作計劃中,都對教研組建設進行發展規劃。建立了《教研組長職責制》、《教研活動過程管理制度》和《優秀教研組評選制度》等教研制度。我組由教導處周鑫森主任分管領導,周主任常年深入教研組,參加教研組活動。我組教研組長謝益明,雖然是一位年輕教師,但教學基本功扎實,教學成績好,多次執教各級公開課多篇論文獲獎并發表,并且在2012年的縣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二、提高師德修養,塑造良好形象

      全組老中青7位教師,其中三名黨員。我們敬業愛生、默默奉獻,團結協作,模范的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認真學習并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重視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刻苦鉆研教學理論,積極研究教學規律,探索課堂教學模式。并勇于在平時的教學中實踐。形成和諧的學習型、研究型集體。

      三、嚴格規范常規教研活動,提高教研活動質量

      我們全組成員嚴格按照市小學教學常規要求,每學期開始,我們就有目的有重點地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對于各級教研活動我們都是準時積極的參加。

      教研組要求所有成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堅持先周備課、認真備好《興趣數學》教案。上課、作業批改、課后輔導、成績考核、計劃總結都認真完成。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學校的數學成績一直令學校家長都滿意。

      四、扎實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課堂教學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加強重點與難點的研究討論,把課堂教學的目標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轉變到實際能力的培養,著重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極力倡導推行“樸實、扎實、平實”的數學課。為激發學生興趣。我們研討了多種方法。例如:用背數學兒歌、講數學故事、室外實踐活動、動手操作等教學手段,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取得良好效果。

      五、重視青年教師培養,為教學教研儲備力量

      結合學校的讀書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活動,我們制定了專業學習、進修計劃,每人訂閱了一份不同的教育報刊雜志,精讀了多本專業著作或教學理論書籍,積極參加讀書沙龍活動。工作中,根據我們的年齡結構,我們采取老中青相結合,老教師幫帶青年教師教育實踐,青年教師幫助中老年教師上網整理電子文稿、制作課件等。我組青年教師周娟,在教好雙班數學的情況下,還管理著我校網絡建設,受到大家稱贊,且在去年縣課件評選中,還獲得三等獎。

      六、開拓進取,不斷收獲教學的喜悅

      經過我們的努力,在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同時,也不斷收獲著自己的成功,組長謝益明,獲得了縣“教學新苗”、縣領雁工程骨干培訓班的“優秀學員”等稱號。撰寫的6篇教學論文、案例,分別獲市、縣級優秀論文二、三等獎,命題獲市二等獎,多篇于省級刊物,并且多次在縣、學區開公開課,還配合學區多次進行送教活動。周娟等老師獲年度考核優秀等級,而且多篇論文在市縣獲獎,在省級刊物發表。

      七、利用網上教研,增強教學研究能力

      我們全組成員十分重視網上教研,對于教學的網站一直關注,充分利用上面的教學資源,認真學習上面的優秀文章和案例,有力地指導了我們的教學工作。同時我們自己也建立了交流研究園地,成立了我們全體成員的博客,供我們在業余時間學習交流。

      八、繼續努力,進一步形成教研文化及特色

      第2篇

      良好的教研計劃是確保教育科研順利進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教育發展到今天,人們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采用科學的方法探索教育規律,已經成為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發展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向教研要質量要效益,走科研興校的道路是我們迎接課改挑戰,走向新世紀的最佳選擇。

            

      一、基本原則及主要目標:

           

      立足本校實際,追求實際效果和注重實際應用是我校開展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則?!敖逃虒W工作科研化”和“教育科研工作化”是我校正在營造的科研氛圍,通過校本教研來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和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是我校的校本教研的主要目標。

       

          二、確定課題:

          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把科研課題分為三級:即學??傉n題;教研組分課題;教師個人子課題。

          

      1、學校課題:我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的一項課題,即《主體參與,分層教學,異步達標》,同時我校還進行新課程改革實驗。

            

      2、教研組課題:教研組每學期要針對本學科存在的共性問題,確定研究課題,圍繞課題進行研究,重點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活動,在教師集體中形成一種研究的氛圍。

            

      3、教師課題:教師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從中選出某個值得追究和設計的“關鍵問題”作為研究課題,尋找和確定解決該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選題要取熟避生,寧小勿大,不能超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不能設立過于抽象的課題。

       

       

            三、本學期將要開展的教研活動;

            (一)、學校

            1、本學期盡可能的傳遞各種科研信息,為教育教學服務。

            2、觀看光碟《以人為本,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教師關愛每一位學生,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的內在人格魅力就會提升教育藝術。

            3、組織我校青年教師認真研究新教材,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并在有了一定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一次匯報表演課,以此促進青年教師盡快走向成熟。

            4、組織 初一、初二學年教師“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研討課”,出課的教師在第一輪“教研組輪聽課”中選出。

            5、近期末時學校將組織一次校級研討課, 將采用說課、講課、反思、互動交流、小組研討的方式進行,引導教師積極參與提問、討論,組織教師對自己和他人的實際教育行為、教育觀念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討,將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6、組織全體教師撰寫教學論文、案例分析、優秀教案,把新課改的經驗以文字資料的形式積累起來。并且進行評比和交流。

            7、加強對新教師的培養,在教研組內要求新老教師結對子,達到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目的,使我校的教師隊伍進一步強大起來,教師素質進一步提高。

            8、支持教師積極參加學院和片的教研活動,通過開放的教研網絡,經常和校外的同事溝通和聯絡,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研究的水平。

            

      (二)、教研組

            本學期每個教研組利用教研日開展以下教研活動:

            1、組織一次“新課程課堂教學探索輪聽課”,并把上是輪聽課上升到課題的高度,本學期確定的探索方向為:

            A、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B、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及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C、體現學習的探索性,探尋具體幫助學生不斷優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途徑及聯系生活實際活學活用書本知識的能力。

      D、體現學習的互動性和合作性,嘗試進行研討式學習的課堂操作。

        2、初一、初二年級組織一次 “新課程課堂教學匯報課”每個教師出課一節,課后說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然后教研組內的教師進行分析、研討、交流。

      3、每個教研組隔周教研日都要總結、交流、反思本周教學情況和課題進展情況,教師之間互相溝通,共同研討,使教師的困惑能得到及時回應,共享經驗和共同發展。

       

            (三)教師個人      

      教師每節都要進行教學反思,體現在教學記事中,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發揮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作用,在研究和反思的狀態下實踐,把教研的主戰場放在課堂上,切實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四、基本措施      

      1、建立課題立項審批制度,課題必須是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教師自主確定、自愿申報,并報教研領導小組備案,課題進展和落實情況要定期做出總結,教務處要及時掌握并提供積極支持和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2、教研組內新老教師要結對子,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幫助新教師盡快熟悉業務,促進老教師轉變觀念,協助老教師總結教學經驗。

          3、注重各種原始資料的積累整理,進一步統計分類,有專人保管,為今后教研工作提供真實、有效的材料,確保教研工作有效、深入、持久。

          4、注重理論概括、提升、總結經驗,探索規律,及時征集、評選論文、經驗總結和科研成果,并向上一級推薦。

          5、深入教研組檢查指導教研活動,進入課堂跟蹤指導教師的課題進展情況。

            

      校本教研月工作安排:

      2005年下學期:

            九月份:

            1、組織初一初二進行新課程課堂教學探索輪聽課

            2、觀看光碟《以人為本,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3、教師每節課進行教學反思

           十月份:

            1、三學年課堂教學輪聽課

            2、青年教師匯報課

            3、教研組開展組內教研活動

            4、教師每節課進行教學反思

            十一月份:

            1、教研組開展組內教研活動

            2、教研組輪聽課

            3、教師每節課進行教學反思

            十二月份:

            1、組織全員參加的“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研討課”

            2、論文交流、案例分析、優秀教案評比交流

            3、教師每節課進行教學反思

      4、積累整理校本教研原始材料

       

      2006年上學期:

          三月份:

            1、組織初一初二進行新課程課堂教學探索輪聽課

      2、案例分析、優秀教案評比交流     

      3、教師每節課進行教學反思

           四月份:

            1、課堂教學聽課

            2、青年教師匯報課

            3、教研組開展組內教研活動

            4、教師每節課進行教學反思

            五月份:

            1、教研組開展組內教研活動

            2、教研組輪聽課

            3、教師每節課進行教學反思

            六月份:

            1、組織全員參加的“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研討課”

            2、論文交流

            3、教師每節課進行教學反思

      4、積累整理校本教研原始材料

       

       

       

       

      第3篇

      為了學習貫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弘揚我校教師敬業愛生、嚴謹治教、探索創新、樂于奉獻、團結合作的師德精神,使我們身邊那些遵守職業道德、具有工作責任心并在教育教學中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我校黨支部決定舉辦“德為人先行為世范——‘我身邊的榜樣’師德征文及演講比賽活動。希望通過此次比賽,挖掘身邊的好榜樣,以榜樣帶動示范,進一步加強教師師德修養,提高教師思想道德素質,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愛崗敬業、業務精湛、勇于創新、積極拼搏、團結向上的教師隊伍。

      二、活動時間:2010年9月---10月

      三、參賽對象:

      全體教師(年齡在40周歲以上的教師自愿參加)。

      四、活動安排:

      (1)征文比賽:全體教師以“德為人先行為世范——‘我身邊的榜樣’”為主題開展征文活動。寫我們身邊的事,身邊的人,以我校教師敬業愛生、嚴謹治教、探索創新、樂于奉獻、團結合作的師德精神為素材進行認真撰寫,參賽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于9月28日以前將征文交到黨支部。

      (2)演講比賽:分組內交流、校際比賽和匯報展示。

      組內交流:以教研組為單位,領導深入教研組,選出本組優秀教師參加學校演講比賽。

      校際比賽:從教研組內選出的教師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評出等級。

      匯報展示:從參加校際比賽中的教師選出獲獎教師利用周五的理論學習時間進行匯報展示。

      五、參賽要求:

      1、征文比賽:

      (1)內容:選取的素材必須是真人真事,可以進行藝術加工,但須力求真實,情景交融,寫自己親身經歷的或身邊看到的、聽到的感動自己的人物或者事件。

      (2)字數要求在1500字以上。

      (3)體裁不限,拒絕網文。

      (4)上交征文以文稿的形式交到黨支部,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到新建路小學的郵箱,并著名作者。(郵箱名為:)

      2、演講比賽:

      (1)以自己撰寫的征文為演講稿。

      (2)演講時間:3——5分鐘。

      (3)比賽時間:另行通知。

      六、獎項設置及評獎要求:

      1、征文比賽分為優秀獎和參與獎:

      (1)優秀獎的作品要求:

      ①感情真切,內容充實,材料典型感人

      ②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富于個性文采

      2、演講比賽評分標準:采用10分制。

      ①內容表述:4分,要求緊扣主題,內容真實生動、情感真摯感人。

      ②語言表達:3分,要求脫稿、語言規范流暢、口齒清楚,普通話標準;能靈活運用語速、語調、肢體語言表達豐富的情感。

      ③形象表現:2分,要求衣著整潔、臺風穩健、儀態端莊、舉止得體。

      ④綜合印象:1分,由評委根據選手臨場表現作出綜合演講素質評價。

      3、獎項設置:

      第4篇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教學工作要點為依據,以校本教研為依托,結合我校實際,在現有學校教研和教師現狀的基礎上,繼續以教師群體和個人能力發展為宗旨,從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入手,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師執教能力,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和持續發展。

      二、教研組成員

      設立巖頭鎮中心小學蒼坡校區教研組

      組長:李 科

      組員:陳 苗 王曉敏 劉素珍 劉建瓊

      陳秀娟 周麗婭 李陳明 李吾新

      三、培訓目標

      以科研興校、教研強師為理念,以教學研討為渠道,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校本教研活動為抓手,積極探索校本教研活動形式,在校內努力形成“民主、開放、實效”的教研機制,用心營造“支持信賴,合作分享”教研氛圍。樹典型,抓普及,促提高,引導中青年教師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逐步探索校本校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系列化。

      1.通過校本培訓,更新教育理念,課堂上實現師生互動,力求課堂教學體現新理念,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切實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2.通過校本培訓,學習新理念,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評價能力與教學理論水平。這是本學期的重點。

      3.轉變觀念,抓好教研組工作,使之成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

      4.觀看或實踐優秀課,嘗試案例分析、自學研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 ,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四、具體步驟和方法

      1.組建機構。成立以校長為組織長,教導主任為副組長,教研組長為成員的校本教研領導小組。結合我校實際建兩個教研組。

      2.深化制度。繼續加強校本教研制度建設,在已有的制度基礎上,繼續完善各項制度,同時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以制度促發展,以制度作保障。

      3.發揮“專業引導”作用。

      繼續推行“走出去”的培訓方式。教師的發展需要專業的引導,在名師引導中明確方向,在“課堂拼搏”中“學會教學”,這是教師們獲得發展的重要歷程,因此,要改變目前課堂教學的“瓶頸現象”,通過進行大量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導及教師自身教學實踐研究,從中不斷地獲取新的理念、尋找新的方法、積累新得經驗。學校將繼續安排一些教師出外學習,并且學校要求出外學習、考察培訓的骨干教師,必須寫出學習匯報材料,并利用小本培訓時間對全員教師進行培訓,傳達學習精神。培訓采用作專題講座、經驗交流、講匯報課等多種形式,產生一人學習,多人受益的效應,讓更多的教師收益。

      4.深化“集體備課”校本教研模式,深化“一個課例多次研討”教研模式的研究與研討。

      第5篇

      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年青教師,我們將以教學環節為切入點,規范課堂教學,使教學管理精細化、制度化,從而推動學校整體工作,進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一、校本教研的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局的精神,加強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設,以教師為主體,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注重教研的實用性和實效性,以教學常規為著眼點,把教師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以及自身綜合素質提高融為一體,實現教師間的合作研究,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進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二、校本教研的形式:

      教研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1.大教研:即學科教研,指全校同學科所有教師集中教研。

      2.中教研:即年級教研,指同年級同學科教師間集中教研。

      3.小教研:即個人鉆研教材、教法和課程標準等。

      三、校本教研的內容:

      1、加強“五個研究”。

      即課標、教材、考綱、課堂環節、學生五個環節。

      2、加強對“問題引導教學法”的實踐與探索。

      四、校本教研的準則:

      從工作中的小問題入手,解決教學工作中的每一個小問題。

      五、校本教研的環節:

      1.調研:教研組長了解情況收集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小”問題。

      2.計劃:根據收集內容教研組長確定每次教研的主題。

      3.備題:各位教師根據教研主題準備材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研討:集中研討,各抒已見,交流想法,最終形成解決問題的決議。

      5.執行:教師將決議付諸于實際教學,檢驗其合理性。

      6.反饋:教研組長收集執行結果,形成總結性材料。

      六、校本教研的分工細責:

      (一)教導處:

      1.制定學校教研制度。

      2.指導管理教師的教研,檢查教研工作的落實、進展情況和交流情況。

      3.組織好各教研組教研成果的匯總、統計工作。

      4.向校長、副校長提供教學導向性意見、總結,推廣好的教法與經驗。

      (二)教研組長:

      1.根據教學實際確定好本組教研任務,做好組內職責分工、任務布置工作,有計劃地開展研究與交流匯報。

      2.及時總結、反思、交流、推廣教研成果與教學經驗。

      3.組織每次教研都要有依據、有主題、有記錄、有措施、有成果。

      (三)教師:

      1.反思自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敢于提出共同研討。

      2.認真參加教研組活動,態度端正,討論時要認真準備,積極發言。

      3.積極實踐教研成果,并提出建設性改進意見。

      七、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

      1.每次教研活動時,教導處負責檢查教研情況,包括參加人數、活動內容、主持人、起止時間等。

      2.檢查實行點面結合的方式,教導處負責全面檢查記錄,學校領導深入到各教研組參加教研活動。

      3.無故不參加教研活動者,按曠課一節處理。

      4.成立教研活動評比小組,評選優秀教研組。

      5.學期末展示各教研組研究成果,優秀材料及時推薦,先進方法及時推廣。

      第6篇

      教研組名稱

      菏澤市第二中學分?;瘜W組

      教研組長: 祝英華

      教研組成員:劉東升張新平 田念璽辛鄭麗 王竹偉 聶慶豐 郭艷玲

      李佑旺 榮海霞 朱秋紅 張汝杰 王淑燕 劉建麗 祝英華

      教研組研修計劃

      教研組研修目標

      l 教師: 通過全組教師研討,制定出教研組研修計劃,確定3個微能力;根據教研組研修計劃,教師完成3個微能力的認領,形成目標明確、措施具體、時間安排合理的工作配檔,在教研組內進行匯報;每個學期每位老師至少能提煉出一個可借鑒、可操作的應用策略進行分享;能夠通過微能力認證,并積極參加成果展示與交流,從中體驗到獲得專業成長的快樂。

      l 面向學生:向學生開展“學習投入、人際溝通能力、小組合作能力”的前測和后測,學生在這五個方面呈現進步發展態勢。

      l 教研組: 研修中期制作一期學習簡報; 形成一定數量的優秀案例。

      微能力名稱

      選擇理由

      A1技術支持的學情分析

      能夠更便于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和技能水平,認知方式和學習風格、學習態度和及學習投入度的情況,為更好的實施教學計劃提供必需及可靠的數據分析。

      A2數字教育資源獲取與評價

      數字資源的合理使用能使數學課堂更多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擴大課堂,提高效率

      A3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

      根據教育教學需要設計與制作演示文稿,有助于靈活組織、應用多種媒體素材,提升教學內容的解釋力;采用可視化方式清晰地展示知識結構和邏輯關系,促進學生認知發展;有序推進課堂教學環節的展開豐富師生互動的方式

      研修安排

      時間

      內容

      負責人

      準備階段

      (2020.11-2020.12)

      1.制定教研組發展計劃,初步確定3個微能力點。(2020.11)

      2.征集適合化學學科多媒體環境下的翻轉課堂問題點,完善教研組計劃。(2020.11)

      3.組織理論培訓,對所選的3個微能力進行分析與解讀。(2020.12)

      祝英華

      實施階段(2021.1-2021.04)

      1.每位教師確定3個能力點并形成個人研修計劃。(2021.01)

      2.開啟線上培訓,提升學科組教師的研究力。(2020.01)

      3.開展多媒體環境下的翻轉課堂活動案例研討活動,以“兩備兩說一研一評”為主要流程推進,每位教師至少展示一次。(2021.03-2021.04)

      4.在校區之間舉行一次分享展示研討會。(2021.3-2021.4)

      5.注重日常收集資料,進行階段研修成果展示。(2021.4)

      辛鄭麗

      總結階段(2021.05-2021.07)

      1.以案例為載體開展評價培訓,明確評價要求和規范。(2021.5)

      2.教師按照評價要求提交研修案例。(2021.6)

      3.評選的優秀等級案例進行集中展示分享(2021.7)。

      4.進行經驗總結,梳理提煉方法,反思存在問題,形成下一步計劃。(2021.7)

      郭艷玲

      考核要求

      面向教研組:

      1.組員完成25學時的在線學習和25學時的校本實踐的任務。

      2.開展的常態校本教研活動5次以上,1—2次校區聯盟活動。

      3.組內老師的微能力認證,確定3個微能力形成案例,參加成果答辯并通過。

      面向老師:

      1.每位教師要完成 25 學時在線學習和 25 學時校本實踐活動;每位教師認領3個微能力點,每學期至少參與3次校本教研活動。

      2.每位老師每個學期提煉總結一個小策略,每學期末參加組內學習成果匯報答辯,年度內提交一份案例或執教展示課。

      3.根據“微能力提交指南與評價標準”,每位教師在研修的最后一個月內要提交相應的微認證材料,并能通過微能力認證。

      機制設計

      第7篇

      一、向日常管理要成效

      要求教師深鉆教材,搜集資料,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備好教材和學生,把自己的個性和特長都融入課堂。發揮教研組長的指導作用,在教師備課的過程中給予指導;學校領導深入課堂,取得第一手資料,及時準確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把握主體方向,并在聽課后與講課教師平等交流,在探討中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進一步深化教學的改革,在求變中求新、求質,組織教師探索教學規律,研究教學方法,提高我校教師教育教學的能力。

      二、以教研組研討為基礎,營造校本研討的氛圍

      把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訓作為校本培訓的核心工作來抓。充分發揮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的帶頭及引領作用,全面優化全鎮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引領式教研和互動式教研相結合,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

      1.引領式教研,主要是發揮骨干教師、教研組長的作用。盤活校內資源,讓教研組切實發揮其引領作用。各科教研組長根據教材特點或以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確定本組的研究課題,然后圍繞此課題,教研組成員進行示范教研,真正做到“人人參與,人人思考,人人發言,人人受益”。

      2.互動式教研?;邮浇萄胁扇〉氖谴逍杲M或對應學科參加中心校教研,認真學習講課教師好的教學方法手段以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應用,然后回到本校后在進行匯報教研。把學到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帶到村小,實現資源共享。村小教師聽課后再進行集體評議,讓教和研真正結合起來。

      三、搭臺引薦

      借助各種機遇,為教師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我們先后開展了優秀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匯報課、青年教師評優課、同課異構和多媒體教學展示課等活動。讓優秀的、有進步的老師脫穎而出,進一步營造積極向上的成長氛圍。通過我們的校本研修,我校的縣、市級骨干教師越來越多。

      四、內部挖潛,擇本校之能人,訓本校之教師

      啟用校內實踐經驗豐富、理論水平較高的教學能手、骨干教師作為校本培訓的師資力量,發揮其輻射和示范作用,讓他們承擔校本培訓任務,做相關理論講座、交流平時的心得體會。針對多數老教師不會恰當運用電教手段的實際情況,我們利用校本教研時間,讓微機教師專門對其他老師進行集體培訓,從而使多媒體更快更好地走進課堂,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針對特崗教師教學經驗不足,不能快速進入角色的現象,我們成立了“師徒結對”的幫教活動,取得了明顯的實效。

      五、抓好網絡教研的骨干隊伍建設,成立網絡教研學科工作指導小組,指導、幫助教師開展網絡教研工作

      骨干教師積極參加進修學校的網絡教研群,及時了解各科教學方向。我們充分利用小孤山小學教師群,把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以及平時聽課或參加教研活動后的感悟進行反思交流,通過同伴的對話,進而形成了良好互動。

      六、抓好“一人學習,眾人受益”式培訓

      學校選派骨干教師或課改積極分子外出學習、培訓,回來后要求他們寫學習匯報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訓時間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傳達學習精神。產生一人學習,多人受益的效應。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