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稅務審計報告范文

      時間:2023-01-03 10:03:22

      序論:在您撰寫稅務審計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稅務審計報告

      第1篇

      對納稅人實行分類管理、對大型企業實施專業化稅務審計,以加強對大企業稅源的監控和做好稅收服務,是我國稅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目前對大企業的定位,還沒有確立統一的標準,但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都以銷售或營業額、注冊資本、資產總額作為衡量標準。但真正意義上的大企業,還必須具有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和管理制度,并具備以下特點:跨地區、跨國界、跨行業(絕大多數)經營,實行集團化、連鎖式的經營運作方式,各項內部管理和核算均實行電算化,生產基地分布廣泛,而管理、技術開發、勞務服務則由總機構集中進行。我國目前的大企業,主要是一些外商投資企業和國內大型、特大型集團性企業。從稅務管理的角度講,必須設立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對其實施集約化、統一的管理和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樣,可以消除在稅收屬地管理體制下,由于不同地區稅務機關、同一稅務機關的不同部門和不同人員,在稅收管理上提出的不同要求和在政策上作出的不同解釋而給企業造成的困難和矛盾,因此,成立專門的大企業稅務管理機構,為針對大企業實施的專業化稅務審計創造了可能的條件。從必要性來講,稅務審計是發達國家長久以來普遍采用的稅收管理手段,如英國國內收入局早在七十年代就設立了大企業管理處,并按不同行業成立審計小組;美國早在五十年代就建立了駐廠員制度,駐廠員人數根據企業的規模不同來配備,專司稅務審計;加拿大聯邦稅務局與大企業簽訂審計議定書,規定審計的時間、內容、程序及對各項問題的處理意見。因此,稅務審計是跨國公司早已習慣和普遍接受的一種稅收管理方式。再從技術的角度看,稅務審計借鑒了現代財務管理和會計審計的基本程序、步驟和技術方法,所揭示的問題具有全面性、充分性和代表性等特點,糾正了人為的主觀判斷和隨意性造成的偏差。我國在九十年代末引進稅務審計,將其作為對企業納稅狀況進行深層次審核的工具,通過預審計、在審計結束階段向企業出具管理建議書、對企業開展稅收風險評估等方式,所發揮的預警性、服務性和管理性作用日益顯著。

      二、按照規定程序對大企業進行審計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增強對企業的服務意識。

      改善納稅環境和投資環境,增強納稅人認識和遵從稅法的能力,是稅收服務于經濟的一項重要內容。由于審計是基于邏輯推理來判斷的,在審計過程中如果發現納稅人存在重大違法行為,要移送稅務稽查部門進行處理,但如果在預審計階段發現納稅人存在非惡意性造成的一般性違章行為,可以給予提示或提出改進意見。在對納稅人提供個性化服務方面,由于稅企雙方信息不對稱,在對稅收法律法規的理解和具體執行過程中,所站的角度和掌握的深度不同,必然會產生一些差異,因此,要在現場審計階段通過面對面的溝通方式來解決。在審計終結階段,要向企業出具改善經營管理的“管理建議書”,“管理建議書”的內容,應結合稅務機關的自身優勢,重點闡述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對應稅所得與會計所得的差異的調整、各項經濟和財務指標與同行業相比存在的潛在風險等方面的問題。對大企業應每隔兩到三年的時間內全面審計一次,對審計發現的各種問題,稅務審計部門應協調稅務機關內部各有關部門共同解決或處理,盡可能避免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

      (二)正確處理稅務審計與所得稅審核評稅、流轉稅納稅評估、情報交換、反避稅、稅務稽查、片管員日常管理的關系。

      所得稅審核評稅、流轉稅納稅評估,實際上是對企業的納稅狀況和經濟財務指標在偏離正常值的情況下,對其登記和報送的資料進行審核和發現疑點的過程。這種審核或評估的過程其性質類似于稅務審計的案頭準備階段。情報交還,是在稅務審計發現企業與境外企業存在某中偷逃稅關系時,通過我國稅務管理當局向境外企業所在國稅務管理當局發出專項稅收情報請求,要求其幫助查核的過程。與反避稅的關系是,稅務審計發現企業與其境外關聯企業存在關聯關系,并按照非獨立企業原則進行往來時,將疑點或問題移交給反避稅部門,反避稅部門再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步驟進行調查和調整。稅務審計發現企業存在偷逃騙稅行為時,要移送稅務稽查部門處理。稅務審計部門也可根據片管員的要求,在對某企業進行審核評稅或納稅評估的前提下,實施全面審計,也可由審計部門單獨就某項問題實施專項審計。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稅務審計實質上是一種管理的手段,上述各環節在涉及現場核實或確認時,都應該通過稅務審計的現場實施階段來進行。

      (三)推行行業審計,建立行業經濟與財務指標數據信息庫,用以監控大企業經濟運行狀況。

      在每一個行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幾戶企業(最好分不同經濟類別)進行稅務審計,將收集到的被審計企業的經濟與財務指標信息,與所得稅匯繳指標信息、統計部門的企業經濟信息、財政部門的企業財務決算信息等指標信息、全國稅收資料調查信息,進行整合,建立分行業的企業經濟與財務指標信息庫。通過對信息庫中篩選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可以用來監督大企業經濟運行狀況是否正常,如果發現有異常,可先對企業進行審核評稅或納稅評估,如有必要,再帶現場進行稅務審計。

      第2篇

      作者簡介:江蘇華會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所長助理兼質量控制部主任、蘇州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專家委員。

      隨著國家對稅務機關職能的強化及對稅務征管要求的提高,稅務部門稅務征管的壓力正不斷地增加。為了節約人力物力,提高稅務征管的工作效率,稅務部門已逐漸加強利用中介機構所出具的年度審計報告來協助稅務征管,提供有效涉稅數據。因此,很多地區的稅務部門紛紛要求企業的年度審計報告兼具稅務通用性,要求通過對企業年度審計報告中的涉稅事項的閱讀,能夠全面、詳細地獲取到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中所需要的各種真實涉稅信息。

      年度審計報告對涉稅信息的披露與稅務部門要求的差異

      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年度審計報告,要求對被審計對象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發表審計意見,以合理確信會計報表不存在重大錯報。年度審計報告中包含了企業的相關涉稅信息。然而,年度財務審計報告對涉稅信息的披露與稅務部門對涉稅事項的披露要求仍然存在差異,主要表現為:

      1.對涉稅信息的披露深度不同

      年度財務審計報告的使用對象是報表的潛在使用者。稅務部門雖然也是報告的潛在使用者,但是,年度審計報告是為所有的潛在使用者服務的,它不可能僅側重于涉稅信息的披露,而只需要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相關披露要求進行披露即可。而稅務部門為了利用中介機構的審計報告為稅務征管提供便利,其對審計報告的披露內容和披露深度的要求是較高的,其所強調的是要求披露完整的涉稅信息。

      2.對重要性標準的掌握程度不同

      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審計報告需要合理確信會計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并須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企業在報告截止日的財務狀況及年度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因此,審計準則對審計及審計報告的要求是關注重大方面,而非面面俱到。同時,審計過程需要達到審計效率和審計效果的平衡,這也要求注冊會計師基于一定的重要性標準執行審計業務。對于低于重要性水平的審計差錯,注冊會計師可以基于專業判斷而不作進一步的審計調整。同時,重要性標準是一個定性和定量的綜合判斷過程,不同的審計對象由于其企業規模及經營管理水平千差萬別,故基于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判斷而得出的重要性標準也是不同的。重要性標準在確定時雖然會被控制在企業某個經濟指標的一個較小的相對值范圍以內,但是,對于規模大且內控好的企業,其金額絕對值仍然可能會較大。

      而從稅務的角度看,由于稅務部門所要維護的是國家利益,因此稅務部門在執行稅務征管和稅務檢查時不存在重要性原則,只要發現差異,無論其金額絕對值的大小,均需進行調整。

      年度審計報告對涉稅信息的披露與稅務部門要求的協調

      中介機構所出具的年度審計報告與稅務部門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協調好兩者的關系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兩種途徑:

      1.保持常規年度審計報告的披露格式,同時,根據當地稅務部門對所得稅匯算清繳所提出的涉稅事項披露要求,另行出具專項稅務審計報告。

      這種方案,比較容易協調好中介機構、納稅人以及稅務部門三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因此,相對而言,是解決年度財務審計報告與稅務披露要求之間差異的較好途徑。采用這種方法,不僅能滿足稅務部門利用中介機構協助稅務監管的目的,也便于會計師事務所與客戶針對不同的報告作出雙向選擇。其惟一的缺點是,由于需要出具常規審計報告和專項稅務審計報告兩份報告,故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納稅人的費用負擔。目前,包括廣州在內的一些南方大中型城市已較為普遍地采用了這種方法。

      2.在審計報告的附件構成中增加專項涉稅信息的披露內容。

      此種方法由于不需要在出具年度審計報告以外另行出具專項稅務審計報告,不會額外增加納稅人的經濟負擔,故受到納稅人的普遍歡迎。然而,專項涉稅數據既然作為審計報告的附件構成,注冊會計師就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基于前文所述的原因,注冊會計師按重要性原則執行審計業務,其在審計報告附件中所披露的專項涉稅數據也是基于重要性原則而產生的。由此與稅務部門的披露要求在深度上勢必存在差異。從而,會在無形中增加中介機構來自稅務方面的風險。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附件中增加專項涉稅數據的披露內容時,最好單獨設頁,并對其披露的前提條件進行書面設定。例如:“上述涉稅數據系基于審計重要性原則而產生,提請報告使用者注意?!狈駝t,注冊會計師必須對所有涉稅內容進行詳細審計并披露所有細節性數據,從而,審計的成本就會大幅提高。

      在實際操作中,上述兩種方法的具體選用與施行,必須建立在中介機構與當地稅務部門取得良好溝通的基礎上,否則,如果在未得到稅務部門的支持與認可的基礎上而貿然實施,則有可能會因為稅務部門的干預而導致操作的失敗。在與稅務部門的溝通過程中,須注意以下環節:

      (1)事前溝通

      中介機構應積極參加稅務部門組織的各項年度匯算清繳布置會議,掌握其核心精神。同時,結合其要求,就審計報告中涉稅信息的披露方式及披露的深度與稅務部門進行初步溝通,以獲得稅務部門的理解與支持。

      (2)事中控制

      建立涉稅反饋的應急處理程序。中介機構對于從客戶或稅務部門所得到的任何涉稅反饋,要及時組織研究。對于其中的合理反饋,應立即對相關審計程序及報告披露作出相應調整,防止問題的進一步擴大。如為非合理反饋,也應及時與稅務部門進行協調,以商榷解決的辦法。

      第3篇

      一、試行審計式稽查底稿的必要性

      (一)試行審計式稽查底稿是適應稅務稽查管理轉型升級的客觀要求。隨著經濟社會和稅收工作的發展,稅收集中度不斷提高,現行稽查管理體制和模式已經與稅源結構不相適應,現代信息管理手段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廣泛應用,稽查部門依靠傳統稽查方式方法檢查已經很難深入開展,同時,今年省局提出了“服務加速崛起,推進管理轉型升級”的明確要求,為此,稽查部門要積極適應形勢變化,準確把握形勢要求,積極推進稽查管理轉型升級。審計式稽查是運用企業會計制度和內部控制評價方式、分析性復核方法等現代先進的審計技術手段而進行的一種稽查方式。與傳統的稽查方式相比,它具有重案頭分析、重“工具箱”模式、重工作底稿、重程序等“四重”特點。因而推行審計式稽查底稿,可以促進稅務稽查實現“收入型稽查”向“執法型稽查”、“被動檢查”稽查向“主動預防”稽查、“傳統型稽查”向“專業型稽查”、“理想型稽查”向“理性型稽查”以及“對外監督型稽查”向“內外監督并重型稽查”的轉型。

      (二)試行審計式稽查底稿是提高稽查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和稽查工作質量的有益探索。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多元化,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張,傳統的檢查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稽查形勢。同時,稅務機關對稽查工作底稿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模式。一般除統一簡單列舉被查單位基本情況外,其余事項都由稽查人員自由記錄,這樣對稽查質量失去了最原始的控制。審計型稽查工作底稿模式以“痕跡化管理”思想為重點,通過列示涉稅風險點和評估、檢查程序,指導檢查人員“干什么、怎么干”,為檢查人員提供了統一規范的作業標準。底稿工作內容詳細記載了檢查人員的實際工作軌跡,使得檢查工作真正做到過程有控制、責任有分工、檢查有記錄、行為有監督、成果有評價,克服了傳統稅務檢查“檢查環節失控,想怎么查就怎么查”、容易產生執法風險的弊端,實現稽查管理由以往管“結果”向既管“結果”更管“過程”的轉變。

      (三)試行審計式稽查底稿是實施稅源專業化管理、防范重大稅收流失的重要舉措。當前,國家稅務總局提出稅源專業化管理的新要求,主要就是要運用稅收風險管理理念,按照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的要求,整合、優化和合理配置稅收管理資源,把有限的征管資源用于風險大的行業和企業,進一步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開展重點稅源企業檢查,防范重大稅收流失是稽查部門開展稅源專業化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審計式稽查工作底稿就是針對重點稅源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健全、財務核算信息化水平高、財務數據相對真實準確的特點,為提高駕馭重點稅源企業檢查能力專門設計的。它借鑒現代審計技術,以稽查專用工作底稿為載體,通過風險評估、控制測試、實質檢查和納稅遵從評價,將稅務稽查融入到企業核算過程,促進企業減少涉稅風險,提高稅收風險控制能力,進一步減少稅收管理成本和稅收流失。

      (四)試行審計式稽查底稿是加強執法監控、防范執法風險的有效手段。對稅務稽查四環節特別是實施環節有效的全過程管理一直是稽查管理工作的重點。以往稽查人員從領取檢查任務到提交稽查報告的中間過程缺乏有效的指導和規范,導致稽查出現“兩頭可控、中間失控”的被動局面。審計式稽查工作底稿通過檢查流程和專用表格填制,用底稿明確檢查內容、規范檢查流程、記載檢查行為,考評檢查人員“干沒干、干得怎么樣”,為指導、規范、約束、記錄檢查全過程提供了抓手,為事后監督提供了客觀詳實的復查依據,有助于規范檢查人員行為,強化執法監督,有效地防范和減少了執法風險的發生,使稽查管理更加精細化。

      二、主要做法

      (一)強化學習,提高認識。首先,我們及時購買《稅務稽查審計型檢查工作底稿指引》,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審計型稽查工作底稿指引,充分認識開展審計式檢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掌握精神實質,以便消化、吸收和改進,其次,抽調業務骨干6人認真對審計型檢查工作底稿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提出我市地稅稽查部門實施審計式檢查工作底稿的初步實施辦法,提交全體人員討論。

      (二)因地制宜,改進創新?!抖悇栈閷徲嬓蜋z查工作底稿指引》中審計型檢查工作底稿主要以大型工商企業為適用對象,檢查內容主要體現在國稅部分,為此,我們在深入學習討論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本地實際,針對地稅稽查業務內容對上述內容進行了部分修改,對不宜操作的各種指標分析等內容進行了刪減,取消暫時不適用和不屬于地稅稽查部門的部分底稿,積極引入“陽光稽查”和涉及地稅部門的各稅種、政府性基金費以及發票情況的檢查底稿,提高了審計型檢查底稿的適用性。同時,及時制定并下發《市地方稅務局審計型稅務檢查工作試行辦法》,明確了審計式檢查工作底稿的適用范圍和操作辦法。

      (三)選擇試點,穩步推進。由于試行審計式檢查工作底稿是一項較新的工作,并且我們結合實際進行了部分修改,為穩妥推進審計時檢查工作開展,我們在組織開展重點企業發票檢查工作中,積極引入審計式檢查工作底稿模式。我們著重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案頭準備階段?;檫x案部門根據專項檢查工作計劃和征管軟件數據以及納稅評估信息,運用重點稅源企業選擇法、行業選擇法、納稅狀況總體評價選擇法、循環選擇法等或根據專項檢查要求確定審計對象,在試行審計型稅務稽查中積極開展查前約談,要求企業對涉稅風險部分資料認真填寫《會計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問卷調查表》等資料信息,稽查人員通過索取、查閱、詢問、分析等方法收集納稅人各種內外部信息,結合財務數據運用分析性復核方法,對相關稅種的審計項目分別進行趨勢性、結構性分析和比較分析,對納稅人涉稅風險進行判斷,擬定重點審計項目,以提高檢查針對性和檢查效率。

      2、現場檢查階段。檢查人員根據所確定的重點審計項目,編制詳細的審計預案和程序,組織人員明確分工,做好時間預算。檢查人員一般由3人(一名項目主查,兩名協查人員)組成一個檢查小組,通過綜合運用觀察、盤點、分析等各種實質性方法對各個涉稅風險點進行檢查,對確定的重點審計項目和提示的檢查方向開展格式化檢查,對疑點問題調查取證,按步驟、按環節、按會計科目進行重點稽查,同時編制審計型檢查工作底稿,采取一事一證一底稿的模式,并在每張工作底稿上簽名,以示負責,從而確保了稅種查全、環節查到、項目查清、問題查透。同時,稽查人員制作《稽查意見反饋書》,交送審計對象,擬寫《稅務稽查報告》,連同稽查案卷、審計對象回復意見移送審理部門。

      3、檢查終結階段。審理部門對《稅務稽查報告》的復核、確認,根據審計對象回復意見,進行分析研究后分別制發《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稅務處理決定書》和《稅務處罰決定書》、《賬務調整通知書》,并交執行人員送達被審計對象,及時組織查補稅款(含滯納罰款)入庫。同時,及時通過總結、歸納納稅人存在的涉稅風險,對檢查結果進行深入分析總結,對納稅遵從情況作出客觀評價,幫助納稅人提高風險控制能力,提高納稅人的納稅遵從度,降低管理成本和減少稅收流失,體現了查處與預防相結合的全新執法理念,真正實現“檢查一戶,規范一戶”的目的。

      三、取得成效

      (一)提高了稽查工作質量。由于審計式稽查方式重案頭分析,項目主查經過案頭分析,不僅確定了稽查項目及目標,而且也確定了每個檢查項目的主要檢查方向,檢查的準確性、針對性較強,從而大大提高了稽查的針對性,保證了現場實施階段的稽查工作質量。

      (二)規范了稅務稽查行為。審計式稽查從案頭分析到現場檢查實施均設計了一系列審計稽查工作底稿,基本上涵蓋了企業供、產、銷全過程,具有格式化檢查的作用。案頭分析審計稽查工作底稿主要是記錄案頭分析情況,從而確定審計稽查項目,并進一步確定每個審計稽查項目目標提示檢查方向。同時對案頭分析所確定的審計稽查項目都要進行檢查和記錄,并在檢查工作底稿上簽名,以示負責。改變了傳統檢查方式僅記錄發現問題和對一些科目可查可不查的狀況,從而有效地防止了執法隨意性的發生,進一步規范了稅務稽查執法行為。

      (三)強化了對稽查全過程的監控。審計式稅務稽查按照確定審計對象,案頭分析整理,現場實施稽查和審計終結相互分離又相互制約的程序進行。項目主查對檢查人員的檢查情況實行全面監督,對檢查有疑議的可以進行復查,復查有情況的一律追究檢查人員的執法責任。在審理環節,審理人員對稽查人員執行稅收政策、執法程序到位以及稽查證據、資料的有效性、完整性進行審查,對有問題的一律追究項目主查的責任。這樣,基本上形成了對稽查全過程的有效監督制約網。

      (四)更好地發揮“以查促管”的作用。由于審計式稽案頭分析,所以要求納稅人的征管資料和財務報表等資料必須真實、齊全,否則將直接影響到案頭分析的正確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征收單位的征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征收單位在平時的征管工作中,不僅要對企業的征收資料進行分析檢查,而且要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五)錘煉了稽查干部隊伍。審計型檢查工作底稿的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報表審計工作底稿編制指南》為基本參考編制的,對稽查人員業務水平要求較高,要求稽查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稅收業務、財務會計核算知識,還要掌握經營管理、財務管理與分析以及計算機技術和相關法律知識。開展審計式稽查可以有效地推動稽查人員學業務的積極性,促進了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

      審計式稽查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進了我市地稅系統稽查工作向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發展。但是,審計式稽查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進一步的完善。

      (一)稅務稽查深度不足,就賬查賬、經驗查賬的現象仍然存在,針對不同案件性質的分類稽查模式尚未形成,推行審計式檢查受到財會業務技能、審計稽查底稿設計以及檢查效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選案不準、檢查不深、審理不嚴、執行不力的問題仍未得到徹底解決,規避稅收執法風險的細節上仍需不斷完善。這就需要我們優化分級分類稅務稽查模式,合理調配資源,分類開展打擊型、管理型、審計型的稽查方法。同時,完善審計式稽查底稿的設計,開展針對性培訓,不斷探索合理、高效的審計式檢查方法,確保稅務稽查深度。

      (二)由于地稅涉及行業多,納稅人千差萬別,底稿中的表格可能存在設計不合理、不方便使用的地方,各稅種風險點的描述修改不到位,也不盡準確。同時,由于不同的納稅人業務范圍、會計核算辦法各不相同,我們試行的審計式檢查工作底稿存在考慮不到之處,規模較小的納稅人會計核算科目設置不全的,也只就有的科目填寫,這些都需要在執行中逐步加以完善。

      第4篇

      內部審計是企業治理中的重要環節,在企業監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財務報告流程和經營管理流程的實時監督,減少企業風險和舞弊現象的發生,并在此基礎上,切實提高企業財務報告的質量。

      財務報告是企業財務會計活動的產物,其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投資決策是否科學,也會對信息使用者產生重要的影響。假如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偏低,企業管理者在預測決策時往往會出現比較多的偏差。由于企業在編制財務報告時,內部審計師往往也參與了比較多的工作,因此內部審計水平與財務報告之間也具有一定的關系??茖W有效的內部審計可以作為第三方監督來加以定位,內部審計通過強化內部監管,減少企業管理者的機會主義行為,并能有效遏制盈余管理。

      二、內部審計與財務報告的關系

      通常情況下,企業的內部審計與財務報告質量具有重要的潛在關系。一是從企業內部審計發揮的作用來看,內部審計發揮的作用和效率越大,則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強,同時公司在會計政策方面穩健性更強,在減少和預防會計差錯方面發揮的作用也就更大。在管理實踐中,設置內部審計的公司其發生盈余管理的概率往往比較低,并且在內部審計的影響因素中,內部審計師的審計工作年限越高,注冊會計師和內部審計師比例越高;內部審計師接受的培訓越多,內部審計的客觀性也就越強;內部審計師在企業財務報告審計上花費的時間越多則意味著企業發生盈余管理的概率也就越小,企業財務報告的質量也就更高。二是從內部審計規模上來看,內部審計規模越大,層次越高,則意味著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也就越大,其發揮的監督作用也就越強,就能夠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發揮更重要的建設性作用。正是由于內部審計對公司治理改善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進一步強化內部審計管理,提升內部審計質量,減少外在因素對內部審計獨立性的影響,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內部審計在提升財務信息質量方面的作用。

      三、內部審計對財務報告的影響

      實施內部控制,可以通過強化審計程序來協助企業管理者健全內部控制機制,進而提升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一般情況下,企業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往往具有三方面的重要作用,分別是組織支持、協調關系和內部控制系統。根據我國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和內部審計工作規范的要求,內部審計師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時必須保持客觀性,并具有專業勝任能力。內部審計在參與企業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對企業的股東、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等相關的公司治理結構進行有效的制衡和監管。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以及相關流程環節中內部信息傳遞渠道的監控,切實減少企業管理者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人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進而減少企業風險發生的概率,切實提升企業的利潤和經營績效。這一方面有助于矯正和預防企業財務虛假報告的產生,同時也能夠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效率和效益,在確保企業財務報告完整性、真實性、可靠性的同時,為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進行科學決策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

      第5篇

      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報告

      作者:mlpdszgg

      XXX地方稅務局:

      按照《云南省行政事業企業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辦法》(云南省人民政府[1999]90號令)和《云南省地方稅務局關于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有關事項的通知》(云地稅監字[2001]28號)及《云南省地方稅務局關于對XX縣地方稅務局原局長張XX同志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通知》(云地稅監字[2005]15號)的要求,審計組于2005年11月3日至2005年11月10日,對張xx同志任xxx縣地方稅務局局長期間(2002年2月-2005年5月)單位各項經濟活動及經濟責任進行了就地審計。

      審計期間,xx縣地方稅務局已對其所提供的會計、稅收等相關資料進行了書面承諾。審計組審查了xx縣地方稅務局提供的2002年-2005年的帳表、稅收計劃統計資料,抽查了相關憑證,并就有關問題抽查了其下屬一分局的有關會計帳目和憑證?,F將任期審計情況匯報如下:

      一、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xx縣地方稅務局于1994年7月組建成立。2002年2月-2005年5月期間,xx縣地方稅務局機構設置未發生變化,下設1個直屬稽查局、6個基層征收分局、2個稅務所,共有地稅干部職工172人,2001年共組織各項地方稅收11739萬;2004年完成各項地方稅費收入22074.18萬,比2001年增長88.04%,年平均增長29.35%,2005年1-5月止,累計組織各項地方費合計5588萬元。2002年2月上任前單位固定資產價值合計為1019.32萬元,至2005年5月止固定資產價值合計1768.4萬元,比2002年2月上任前增長749.08萬元。

      張xx同志在任期間的職責是:主持全面工作,對本部門的一切行政管理活動負總責。

      二、審計評價。

      (一)張XX同志任職期間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評價。

      張XX同志在任期間,以組織收入為中心,認真貫徹國家稅收政策法規,強化稅收征收管理,征管質量不斷提高,稅收收入逐年增長。張XX同志上任前2001年XX縣地方稅務局共組織地方各項稅費收入合計11739萬元。2002年完成各項地方稅費收入16422.12萬,比2001年增長39.89%;2003年完成各項稅費收入19129.03萬,比2001年增長62.95%;2004年完成各項地方稅費收入22074.18萬,比2001年增長88.04%;2005年1-5月,組織各項稅費收入9533.34萬元;張XX同志2002年2月—2005年5月任職期間,XX縣地方稅務局共組織各項稅費累計67158.67萬元,年平均增長29.35%,較好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收入任務。

      (二)張XX同志任期財政財務收支及內部控制執行情況評價。

      2001年度,XX縣地方稅務局行政經費收入568.4萬元,支出613萬,結余36萬。從2002年2月至2005年5月31日期間,XX縣地方稅務局累計完成行政經費收入3501.03萬元,行政經費支出874.66萬元,結余305.71萬元。

      經審計,我們認為張XX同志任職期間縣地方稅務局提供的帳簿憑證等會計核算資料基本真實反映了行政經費收支核算,未發現違反國家財經法紀問題,較好遵守了法律法規,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健全、規范。

      (三)張XX同志任職期間固定資產保值增值情況評價

      2002年2月張XX同志上任前XX縣地方稅務局單位固定資產價值合計為1019.32萬元,至2005年5月止固定資產價值合計1768.4萬元,比2002年2月上任前增長749.08萬元,增長73.49%;新建辦公、住宅樓合計4625.59平米,為干部職工改善了辦公條件和住宿條件。單位無負債,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四)張XX同志任職期間個人收入及廉潔自律情況。

      1、經查閱2002年2月-2005年5月“應付工資”帳戶及相關憑證,張XX同志3年以來工資共計55828元,獎金及其他補助16900元,工資、獎金合計72728元。

      2、審計期間,審計組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及發放《調查問卷表》,沒有發現其不廉潔問題反映。

      (五)張XX同志任職期間稅收政策執行情況評價。

      經抽查2002年2月—2005年5月期間XX縣地方稅務局已填用的“工商通用完稅證”、“繳款書”及稅收征收管理資料。該局基本能夠按照國家稅收政策法律法規進行稅收征收管理。稅收征管制度健全、規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三、審計查出的問題及審計建議

      經審查2002年2月—2005年5月期間的會計核算資料、票證及相關計劃統計資料,發現部分代征代扣手續費支出原始憑證不齊全;部分飲食業有獎發票的兌獎支出原始憑證不規范,但未發現違法違紀問題。故提出以下審計建議:

      第6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征收管理暫行條例》第六條規定:凡從事生產經營,實行獨立經濟核算,并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稅務登記。

      寫法

      1。寫明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營業執照號碼。

      2。寫明企業的經濟性質、經營范圍及開業時間。

      3。開業稅務登記申請,涉外企業開業稅務登記申請。其中個體經營稅務登記只填登記表即可,不必備申請。

      第7篇

      【關鍵詞】后腹腔鏡;積水無功能腎;腎切除術

      Retroperitoneo scopic nephrectomy on the treatmet of non functioning kidney with hydronephrosis

      (Report of 5 cases)

      ZHENG Hao,LI Huai fu,ZHENG Xiao qing,et al.Department of Urology,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Zhuhai,51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peration method and results of retroperitoneoscopic nephrectomy on the treatment of non functioning kidney with hydronephrosis.Methods Retroperitoneoscopic nephrectomy was performed in 5 cases with nonfunctioning kidney with hydronephrosis.The retroperitoneal cavity were established with the fingers separating method.Afterwards,3 Trocars were inserted through lumbar ports,the kidney was liberated partially,and made a small hole,the intrarenal fluid was drawn out.Then the kidney was liberated fully,the renal pedicle were exposed,and blocked with titanium clips or Hem o lok and then cut off,the non functioning kidney was taken out in a specimen bag.Results The 5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170 min(150 300 min),and blood loss was 30 ml(10 80 ml).Drainage tube was removed 2 3 days after operation,we have not found any massive hemorrhage,infection,peritoneum rupture,intraabdominal visceral injury,and other severe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Retroperitoneoscopic nephrectomy for non functioning kidney with hydronephrosis is proved to be minimal invasive,safe,effective,and rapid recovery.It would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for this kind of disease.

      【Key words】Retroperitoneoscopic;Non functioning kidney with hydronephrosis;Nephrectomy

      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11月期間對5例積水無功能腎疾病患者行后腹腔鏡下積水無功能腎切除術,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5例,男2例,女3例。年齡18~57歲,平均36.2歲。左側3例,右側2例。術前常規檢查心、肺、腎、肝功能等,均無明顯手術禁忌證。常規行血、尿生化檢查及B超、IVU、CT檢查、ECT檢查。術前尿路造影患腎均不顯影,對側腎臟顯影良好。逆行尿路造影檢查證實為單純腎盂輸尿管連接部(UPJ)梗阻3例,輸尿管上段結石并腎積水2例。放射性核素腎檢查示積水側腎臟腎小球濾過率(GFR)0~10 ml/min。血清Cr、BUN均正常。

      1.2 手術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后腹腔徑路,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留置導尿,健側臥位。首先于腋中線與髂嵴交界處上方2橫指處(C點)斜行切開皮膚約1.5 cm,用中彎鉗垂直體表穿過腹前外側壁肌層及腰背筋膜,撐開后用示指在腹膜外間隙向四周分離出一定的空間,然后在腋后線與肋弓交界處(A點)及腋前線與肋弓下緣交界處(B點)斜形切開皮膚約0.5 cm和1.0 cm,在示指的指引下,分別置入5 mm和10 mm Trocar。再在C點處置入10 mm Trocar。沖入CO2氣體,建立氣腹,氣腹壓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置入30°腹腔鏡,在電視監視下用吸引器和超聲刀沿腰大肌向上擴大腹膜后間隙,然后切開腎周筋膜,游離腎臟,暴露部分腎臟后即在腎臟皮質菲薄處表面做一小切口,通過該切口將腎臟內積水吸凈,注意抽吸腎內積水時速度不要太快。完成后腹膜后間隙明顯增大,有利于之后的腎臟游離及腎蒂的顯露和處理。此時用無損傷鉗提起已游離的腎實質,使之與周圍組織保持一定的張力,再用超聲刀游離腎臟,完全游離腎臟及顯露腎蒂后,用鈦夾分別夾閉腎蒂血管和輸尿管后切斷,切除的腎臟用標本袋裝好后由穿刺孔取出。觀察創面無出血后,置入引流管,排空氣體后,拔除Trocar,縫合各穿刺口。

      2 結果

      本組病例均經后腹腔鏡順利完成手術。2例輸尿管上段結石一并去除。術中出血量10~80 ml,平均30 ml。手術時間150~300 min,平均170 min。術中引流腎積水量1500~4500 ml。術后常規放置引流管,于術后2~3 d拔除,術后2~3 d下床活動,術后1~2 d拔除導尿管。術后均未出現出血、感染、腹腔臟器損傷等并發癥。術后病理為壓迫性腎小球萎縮改變。

      3 討論

      造成積水無功能腎的原因主要有先天性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狹窄、輸尿管結石、后腹膜纖維化、腎活動過度致輸尿管成角、異位血管壓迫輸尿管等[1]。一般認為患腎分腎功能低于總腎功能10%即有腎切除的指征。傳統開放式積水無功能腎切除術是一種成熟有效的治療積水無功能腎的方法,但手術切口較大,導致手術創傷較大,出血較多,患者術后恢復時間較長。1991年Clayman等率先報道了腹腔鏡腎切除術以來[2],該技術很快普及并在很多醫院成為治療腎臟疾病標準手術方式[3,4]。隨著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的應用,腹腔鏡下積水無功能腎切除術已成為一種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的新的治療方法。

      后腹腔鏡下切除積水無功能腎具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積水腎體積大,后腹膜腔空間小,術中游離腎臟較困難[5,6]。另外準確有效地控制腎蒂血管是腹腔鏡手術的關鍵,高江平等認為按照位置、牽拉、隆起、搏動和纖維等五步驟可快速尋找到腎血管[7]。目前對腎積水分度尚無統一客觀指標,當成人腎積水容量>1000 ml或小兒>24 h尿液總量時,稱為巨大腎積水[8]。本組應用后腹腔鏡下腎切除術治療積水無功能腎5例,療效滿意。作者的體會:①患腎因體積較大,為一具有彈性的水囊,影響視野及患腎的游離,故在游離出部分腎實質后即可在腎實質菲薄處切開一小口,將吸引器置入抽吸腎內積水。高旭等認為對于巨大腎積水,手術中應分步放出腎內積水,利用剩余的積液在腎臟內形成的張力以利于進一步分離[9],但分次放液需間斷封閉和打開放液的切口,增加不必要的手術步驟;②當腎積水量巨大時,抽吸腎內積水時不要太快,以防突然的后腹腔內壓減低可能導致回心血量不足,引起心肺循環系統衰竭;③在吸凈腎內積水后,腎臟塌陷,后腹腔空間顯露好,但因腎臟塌陷,可能增加腎臟游離的困難,此時用無損傷鉗提起塌陷的腎臟,使之與周圍組織保持一定的張力,以利于患腎的游離;④游離腎臟時應用鈍性加銳性的方法,在臨近腎蒂時可看見局部有動脈搏動,此時小心鈍性暴露腎蒂血管,逐條顯露然后分別用鈦夾或Hem o lock夾閉再剪斷。腎蒂的處理方法有多種,如鈦夾、腔內直線切割器、Hem o lock等,其中鈦夾有潛在脫落的風險,腔內直線切割器安全可靠,但價格昂貴[10],應用Hem o lock處理腎蒂血管,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11];⑤如為輸尿管結石引起的積水無功能腎,則應將結石及以上的輸尿管一并切除;⑥據Gill報道術中并發癥主要是血管損傷和臟器撕裂[12]。本組病例在良好的手術視野及小心細致的手術操作下,未發生血管損傷和臟器撕裂等并發癥。

      總之,我們認為后腹腔鏡下積水無功能腎切除術是一種安全、微創、有效、恢復快的術式,必將成為此類疾病治療的首選方法。

      參考文獻

      [1] Koff S A,Hayden L J,Cirulli C,Shore R.Pathophysiology of 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s.J Urol,1986,136(1 Pt 2):336 338.

      [2] Clayman R V,Kavoussi L R,Soper N J,et al.Laparoscopic nephrectomy:initial case report.J Urol,1991,146:278.

      [3] Chan D,Bishoff J T,Ratner L,et al.Endovascular gastrointestinal stapler device malfunction during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early 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J Urol,2000,164:319 321.

      [4] Gunter J,Fariborz B,Alaa A,et al.Ligation of the renal vein during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An effective and reliable method to replace vascular staplers.J Urol,2003,170:1295 1297.

      [5] Hemal A K,Wadhwa S N,Kumar M,Gupta N P.Transperitoneal and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 for giant hydronephrosis.J Urol,1999,162:35 39.

      [6] Challacombe B,Sahai A,Murphy D,Dasgupta P.Laparoscopic retroperitoneal nephrectomy for giant hydronephrosis:when simple nephrectomy isn’t simple.J Endourol,2007,21:437 440.

      [7] 高江平,郭剛,朱捷,等.后腹腔鏡腎切除術快速尋找腎血管的方法.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7,22(3):172 174.

      [8] Yilmaz E,Guney S.Giant hydronephrosis due to 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 in a child:CT and MR appearances.Clin Imaging,2002,26:125 128.

      [9] 高旭,紀家濤,孫穎浩.后腹腔鏡下切除巨大積水無功能腎12例報告.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8,29(5):575 576.

      [10] 胡衛列,趙永斌,張利朝,等.后腹腔鏡下腎切除術的關鍵 腎蒂處理的體會.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9,9(10):903 907.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