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醫生支援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2-09-25 16:23:51

      序論:在您撰寫醫生支援工作計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醫生支援工作計劃

      第1篇

      一、目標

      (一)基本建成覆蓋全鎮、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統。至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規范管理率達90%。

      (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識,提高對重性精神疾病系統治療的認識。

      二、工作組織機構

      (一)領導小組

      (二)、領導小組分工

      趙同志:全面負責全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檔案建立及管理工作。

      曾同志:負責全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的領導、檢查、協調。

      楊同志等:具體負責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三、范圍和內容

      (一)范圍:全鎮范圍內實施。

      (二)實施內容

      1、培訓:按照實施方案和技術規范要求,做好人員培訓。制定培訓工作計劃,分期分批、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精神病防治專業人員、患者家屬等相關人員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強患者家屬護理、居委會人員相關知識與技能。

      2、信息收集:接受過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關培訓的專(兼)職人員對轄區人口進行調查,收集在醫療機構進行明確診斷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雙向障礙、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礙等。發病時,患者喪失對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對行為的控制力,并可能導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長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會功能嚴重損害),并做初步篩查工作。收集沒有明確重性精神病診斷,但有危險性傾向的人員信息,再建議其立即到專業機構診斷治療的同時,上報上級精神病防治專業機構(三臺縣民康醫院)和縣疾控中心。

      3、收集確診病例資料。衛生院每季度統計在檔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匯總后上報縣級精神病專業機構。

      4、病情評估: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納入管理的時候,由縣級及以上專業醫療機構進行一次全面評估,檢查患者的精神癥狀和軀體疾病,為符合診斷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癥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癥狀、服藥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后續治療康復意見等。

      5、定期隨訪:對于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并進行危機干預。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在現用藥基礎上按規定劑量范圍進行調整,必要時與原主管醫生聯系或轉診至上級醫院;對伴有軀體癥狀惡化或藥物不良反應,應將患者轉至上級醫院。

      6、患者報告:發現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形象行為者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時,應立即撥打“110”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務的人員送往就近或者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明確診斷。

      7、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接受職業訓練。與病人家屬進行交流,發放精神病科普宣傳資料,講解精神病人護理知識,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和誤解。

      第2篇

      院將繼續根據工作職能,今年。服務中提高管理水平,最終達到血液供應充足、安全、有效的目的具體計劃如下:

      一為提高醫療機構科學合理用血水平。

      加強對臨床醫生的業務培訓教育,以培訓教育為抓手。通過教育培訓,合理掌握臨床輸血指征,提高科學合理用血水平,做好血液開源節流工作。

      二確保血液安全。加強血液冷鏈管理。

      以安全的方法維持血液及成份制品的各項功能。不僅領取血液的人員資質要到位,冷鏈是一套用于血液和血漿儲存和運輸的系統。而且領取血液的設備也必須符合冷鏈要求;為保證血液安全,推廣血液冷鏈設備的使用,要配合縣獻血辦做好本單位血液冷鏈的自查的迎查工作。

      三加強對臨床用血管理的監督和檢查。

      督促建立規范的用血制度,嚴格按照國家《獻血法》衛生部《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等要求。并做好年底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的考核檢查工作。

      四要加強輸血科的建設。

      加大硬件投入、加快人才培養,加快輸血科血液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和完善。鼓勵應用成熟的臨床輸血技術和血液保障技術。

      五嚴格落實輸血科工作人員備案制度。

      建立健全輸血科工作人員備案制度,要嚴格按照市衛生局下發的文件精神。尤其是對新參加血庫工作的同志要加強培訓,落實備案,嚴格管理。

      六利用網絡和刊物加強宣傳工作。

      第3篇

      .國外學者曾經對比了近10年間急診檢驗誤差的來源,發現10年前急診檢驗的誤差有68.2%來自于檢驗前,13.3%來自于檢驗中,18.5%來自于檢驗后;而10年后,來源于檢驗前的誤差依然有61.9%,10年間并沒有多少改觀,大多數誤差仍出在檢驗前環節,另一項研究也顯示,檢驗后產生的誤差占總誤差的18.5%~47%,檢驗中產生的誤差占總誤差比例不到15%,而檢驗前產生的誤差高達46%~68.2%。

      一 分析前質量控制

      檢驗結果受到許多非病理因素的影響,如由于飲食、性別、年齡、活動、晝夜節律等引起的生物學變異;藥物可能對分析物組成或分析本身的干擾;標本采集、處理不當,而發生溶血、水分蒸發或使標本被污染等;申請單填寫不清楚、不完整,標本編號錯誤等。這些分析前因素可能引起比分析誤差更大的問題,必須嚴格控制。

      1醫生必須將患者的所有信息

      包括姓名、性別、年齡、門診或住院號、科別、臨床診斷以及其他特定的識別號等填寫清楚;經常出現不同的醫師寫同一位病員的姓名、年齡、床號,申請日期未填,無法確定標本送檢時間;醫生簽名未填或不清,當檢驗人員出具報告需要了解更多的臨床資料或遇到緊急情況時,無法與醫生取得聯系,不利于對病人的搶救和治療;無年齡、性別,不同年齡和不同性別的人群有不同的參考范圍。

      2標本質量

      標本的質量是保證檢驗質量的關鍵,包括標本的采集方式,病人的準備,采集最佳時間,抗凝劑或防腐劑的應用,都將會影響到結果質量的準確性和精確度。如檢查血脂的患者3天內禁油脂食物,12小時禁食后采集標本。凝血項目的測定血與抗凝劑的比例必須準確。臨床檢驗中,常有因標本采集不合格而影響結果的問題。因此,從嚴從細做好標本質量控制這一環節是必不可少的。

      2.1.1止血帶的影響

      2.1標本采集注意事項止血帶的使用也會改變靜脈壓力,從而引起檢驗指標改變。為了避免溶血和血液濃縮,用止血帶壓迫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分鐘。一旦壓迫超過3分鐘,因靜脈擴張,淤血,水分轉移,局部血液濃縮,氧消耗增加,無氧酵解加強,血清總蛋白、鐵、總脂、膽固醇、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膽紅素分別增加4.9%、6.7%、4.7%、5.1%、9.3%、和8.4%,血鉀下降6.2%。

      2.1.2防止溶血

      溶血是臨床生化檢驗中最常見的一種干擾和影響因素,溶血多由于采血步驟不規范,技術不熟練而導致,要加強護理人員的技術訓練,嚴重溶血標本不能使用。很多指標在血細胞中的濃度比在血漿中高很多,特別是LDH、AST、ALT、K+等,當血細胞高濃度組分逸出時,測定結果增高。為了得到可靠的檢驗結果,必須盡量避免溶血的發生。體內溶血可算合格標本,但應在報告單上注明。①血樣標本的抽取宜用適當的針筒并注意針尖大小及速度,當將血標本注入試管時,應將針頭拔去,緩慢推入,將泡沫留在針管內。近年來許多單位逐步開始使用真空采血系統,由于真空采血試管帶有安全管蓋,并使用標準針頭和硅化的真空管,可極大減少醫務工從采血、標本處理到血樣測定全過程血樣污染引起交叉感染的危險性,減少體外溶血的發生而造成的檢驗結果的誤差。②試管內加有抗凝劑時則要控制加入的血量,并輕輕搖動試管使血與抗凝劑混勻,且注意標本運送時不應劇烈地震搖。③止血帶壓迫時間長并用力拍打穿刺部位,可使標本溶血。④酒精等消毒劑消毒后未干進行穿刺,抽血速度太快,穿刺不順利損傷組織過多,也容易造成溶血。

      2.1.3 當肢體正在進行靜脈輸液時,不宜在同一靜脈采集標本。

      2.2標本放置時間不要過長,標本放置時間長會使葡萄糖、碳酸氫根測定結果下降,部分酶活性下降,因此標本采集應盡快送檢。

      2.3對檢驗申請單要認真審核。包括檢驗項目、診斷以及標本采集時間及采集者的簽名等,簽收人員應逐一檢查標本的質量,避免血少或嚴重污染等,對不合格、但可以接受的樣本,簽收人員要記錄標本的缺陷,對于諸如空管等不合格樣本,簽收人員應拒絕接受,同時注明拒收原因,并通知臨床重新采集標本。

      2.4標本處理 檢驗科收到臨床標本后,應盡快低速離心分離標本進行測定。速度每分3000轉左右,避免標本溶血和纖維蛋白原未析出而堵塞樣針,如果因特殊情況不能馬上分析測定的標本,應分離標本,吸取血清或血漿,加塞保存4℃以下的冰箱中。標本編號時,應做到查與對,對姓名,床號,測定項目,不能張冠李戴,導致差錯。

      2分析中質量控制

      1 檢驗科人員素質 近年來,我國三級醫院檢驗科建設有了長足發展,目前,醫學檢驗系大專生和本科生已成為檢驗課的基本力量,又有碩士和博士學位者參加近來,從業者素質起到翻天覆地的變化,?;鶎俞t院檢驗不斷加強人才的培養,分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兩種,分期分批對技術人員進行業務充電,使每個技術人員都得到不同的學習機會,提高業務素質,掌握現代化的醫療設備?,F代化的醫療設備與高素質人員的配合,必將創造出準確,高效,優質的工作質量。

      2 儀器狀態 儀器的工作狀態是質量控制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環節。儀器的正常運轉依賴于嚴格的管理和良好的維護。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普遍的應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化分析的精密度。操作主要體現在試劑方法的選擇,儀器的校準,標準曲線的制作,室內質控數據的分析,儀器維護及清洗,遵守操作規程,注意分析數據的安排,避免試劑污染和相互干擾。每天做到用消毒乙醇擦拭樣品針和試劑針的外部等,使儀器處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下進行標本測定與分析。在不斷的使用中,摸索出經驗。

      3試劑質量

      試劑的質量也是影響實驗結果準確可靠的重要因素,自動化生化分析儀在臨床的進一步廣泛應用帶動試劑的商品化?,F在檢驗科自配試劑已呈逐年減少的趨勢??傮w來講國外試劑在質量上要優于國內產品。這其中包括試劑的穩定性,試劑的線性回歸,試劑的儲存及使用前配置等方面。但其價格卻又讓基層醫院無法承擔??浦魅螒獓腊奄|量關,選擇最優試劑,保證結果質量。

      4正確選擇質控物和參考血清

      室內質控血清的質量是保證獲得良好的質控結果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一定時間內最好是用同一種性能穩定的質控物,這樣既保證了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也有利于同一患者在同一醫院測定結果的前后對比性。當然室內質控也應采用高、中、低三個水平,這樣就可避免有些臨床標本結果太高或太低而偏離線性范圍而導致失控。

      5參加室間質量評價

      每個生化室都有自己的室內質量控制,但室內質量控制有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各個生化室間存在系統誤差。有必要進行室間質量評價,以便修正室間的系統誤差。為了取得好的質量,我們每季度參加省臨檢中心的室間質量評價,結果返回后及時審閱,如有失控情況出現,及時解決。

      3分析后質量控制

      1報告單的審查 認真審核測定結果,對于醫學實驗室來說,主要工作是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實驗數據,其最終成果體現在檢測報告單上。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出現,減少了填寫檢驗報告的誤差,卻增加了對測定結果進行認真審核的要求。認真、仔細核對化驗單與化驗單標本號、姓名、年齡、科別、有無漏做項目。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有時也會出現假值,這就要求認真審查報告單,認真審核異常結果的取舍,假性結果,肝功系列中酶類多項結果值增高、個別降低或接近零值,往往提示酶活力過高導致酶反應底物耗盡,應檢查反應進程曲線加以判斷。對一些急診項如血鉀、血糖、血鈣等,遇到特殊異常結果要及時與臨床醫生取得聯系,以便對患者做到及時處理。過高值和過低值都應復查結果,做到實驗結果的再分析,再確認,保證合格結果發給臨床,臨床醫師能合理地分析報告,做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2加強與臨床科室的聯系 生化室為了滿足臨床醫護人員對檢驗報告的質量,不能只滿足于接受標本到發出報告單這一環節,要走出科室,走進臨床,與臨床科室保持聯系,臨床醫生對實驗數據的評價是分析后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臨床醫生最熟悉病人的病理變化和疾病的發展過程,實驗數據是否符合臨床診斷是衡量實驗結果正確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在實際工作中與醫生多溝通,才能更好的認真分析檢驗結果,做好室內質控及分析過程之外的因素。虛心接受患者的投訴,能使我們不斷找出誤差的原因及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增強工作責任心,服務于臨床,服務于患者。

      參考文獻

      [1]蔣丙坤,范欽信主編 臨床生物化學及生物化學檢驗 1998

      [2]葉應嫵,王毓三主編 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2版)1997.5

      [2]叢玉隆主編。實用檢驗醫學 2009.5

      第4篇

      轄區各級醫院建立肺結核報告轉診工作組織體系和制度,確定主管部門、主管人,做到疫情卡與登記本符合率達100%。

      1.進一步加強區醫療機構的疫情報告網絡體系,加大管理和督察工作的力度,加強對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報疫管理工作者、臨床醫師、放射醫師的培訓,提高醫務工作者的法制觀念和責任心。

      2.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的門診醫生、放射科診斷人員、社區站的全科醫生及社會辦醫的醫生,均為責任疫情報告人。責任疫情報告人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發現肺結核患者、疑似患者,必須按《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疫情報告。

      3.轄區各級醫院要設立疫情報告登記匯總本,放射科、內科門診、內科病房、檢驗科設立疫情登記本,放射科設立門診和住院病人“線診斷登記本”,內科門診設立包括“初步診斷/印象”項的“門診病人就診登記本”。藥房設立抗結核藥品登記本。門診醫生要采取有效的宣傳方式向患者宣傳結核病防治知識,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4.區結核病防治機構要進一步加強與轄區各級醫院的協調,搞好服務和培訓,加大督導工作的力度和頻率,采取月督導與季度督導相結合的方法,且每季度抽查比例不低于25%。完善疫情報告及肺結核病人的轉診工作,做好病人追蹤工作,提高病人追蹤率和追蹤到位率,確保轄區各級醫院轉診到位率達到85%以上。

      二.認真落實新指南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強化肺結核病人的管理,提高督導化療質量。

      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搞好與市結控中心的業務配合與溝通,認真落實dots治療管理策略,提高dots質量,探索因地制宜的治療管理模式,保持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覆蓋率100%。全面推行雙向轉診工作,明確職責和分工,做好與海河醫院確診肺結核病人的轉診和追蹤管理工作,完善區肺結核病人納入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治療管理工作,加強與市所門診部的溝通,設專人負責結核病納入社區管理工作,完成社區18項考核中結核病防治的督導管理。

      三、統計監測工作規范準確,提高質量

      嚴格按照項目管理實施方案,規范資料,使結核病防治資料檔案化、規范化、標準化,不斷提高結核病管理的運行質量。登記本填寫項目規范:初診病人登記本、結核病人登記本與實驗室登記本各項填寫均相符。按時準確上報各種報表,加強網絡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確保網報資料與“三本”、疫情本和病例項目一致性。

      四、健康教育工作經?;?、制度化,切實提高全民對結防知識的知曉率

      開展以“遏制節結核、健康和諧”為主題的結核病知識宣傳活動。把重點放在學校和社區,進一步提高學校和社區健康促進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進行結核病相關知識的普及,使健康教育工作經?;?、制度化,多樣化,切實提高全民對結防知識的知曉率。

      加強培訓工作,針對新指南的推行,加強結防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學習,請有關專家對專業機構人員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提高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開展對社區站全科醫師地培訓工作。從而提高結核病人納入社區的管理質量。

      第5篇

      【摘要】計劃生育檔案管理隨著醫院科研、醫療、教學、預防等保健工作的發展與改革,醫院的計劃生育工作也得到了飛躍的發展。我們打破傳統的計劃生育管理模式。依托醫院先進的計算機管理系統,搭建計劃生育信息平臺,實現了計劃生育工作辦公自動化,即能簡化各種審批手續,又能高效、便捷地為職工服務,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十年來,我院職工的合法結婚率、計劃生育率、綜合節育率、育齡婦女月訪視率、育齡婦女普查普治上站率等指標均達到100%。我院計劃生育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較大成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領導與相關的工作人員對信息、統計工作的高度重視。為搞清楚一個統計概念,可以通過討論、甚至爭論達成共識。

      【關鍵詞】計劃生育;醫院;檔案管理。

      1 目標管理,層層落實

      我院制定了更科學合理的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三級現任制,主管院領導、計生負責人、科室計生員,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一級負責一級。做到"三律":一律持證懷孕,一律持證生育,計劃外懷孕一律采取補救措施,一孩婦女要求上環,二孩婦女一律結扎,實行孕前管理 ,把住婦檢關。

      細化工作,完善制度利用信息化管理改進和完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機制,規范管理。對"計劃生育信息管理系統"軟件進一步升級,健全完善計生檔案的管理,力求分類準確,變動及時。

      2 認真搞好"三查"(查環、查孕、查?。┓?/p>

      每年為女職工體檢一次,為女教職工查環、查孕,并登記造冊,每年進行2次男職工配偶計生情況函調,對逾期未交函調表的教職工,暫停發放月度獎和計生達標獎,以保證函調工作如期完成。

      a) 根據上級要求,已為全院戶籍女職工辦理"計劃生育服務證"。

      b) 健全并嚴格執行計劃外懷孕報告制度。

      c) 按照計劃生育事前、事中、事后的要求,認真做好計劃外懷孕、生育的管理工作。

      d) 建立完善生殖檔案。在育齡女工管理方面,全面實行避孕、節育措施知情選擇,建立生殖檔案,使職工掌握更適合自己的避孕方法,以及適合人年齡特點的生殖保健常識。

      3.1 充分認識醫院計劃生育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計劃生育檔案能夠為醫院領導正確決策提供依據許多有關人口計劃生育統計數字都來源于計劃生育檔案資料。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統計、分析、掌握這些數據, 并為醫院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可以使醫院計劃生育工作有計劃、有重點、按步驟統籌實施, 完成上級下達的目標管理責任制, 同時,也可為上級部門計劃生育決策提供依據。

      3.2 計劃生育檔案管理能夠為醫院育齡女職工提供優質服務:利用計劃生育檔案資料, 可以摸清醫院育齡婦女職工的基本情況, 為申請領取《生育服務證》的職工開具婚育證明、免費發放避孕藥具、為育齡女職工免費體檢等服務提供依據。同時利用計劃生育檔案資料可改進醫院計劃生育工作方法, 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 進一步拓寬優質服務面, 加大優質服務力度, 不斷提高職工的滿意度[1]。

      3.3 計劃生育檔案管理能夠為醫院流動人口提供優質服務:利用計劃生育檔案資料可及時摸清醫院臨時流動人口的流動情況、婚姻情況以及生育情況等, 及時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檔案,滿足這部分人的計劃生育與生殖健康的需求。在建立醫院流動人口基本信息檔案的基礎上, 及時引導他們落實避孕節育措施, 對他們進行分類管理,分類服務,避免出現多生、超生,避免出現因工作疏漏發錯證或重復發證等現象。

      3.4 計劃生育檔案管理能夠保證計劃生育執法的嚴肅性:近年來, 我國相繼出臺并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辦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 使越來越重的監督執法任務落在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而隨著《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證》的實施,人們的維權意識有了逐步提高, 這樣對計劃生育執法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充分利用計劃生育檔案信息, 為計劃生育執法的嚴肅性打下基礎[2]。

      4.1 人員庫管理:軟件要求:采用MS-DOS 3.31以上操作系統,UCDOS作漢字平臺,用Foxpro 2.5B FOR DOS數據庫語言作軟件設計。本部分共有7個分模塊、18個子程序,可以完成各類人員的錄入、修改、刪除、查詢、統計、打印輸出及經費管理??砂葱蛱?、姓或姓名及科室編號分別完成增、刪、改工作;還可按科室或全院分別產生對應人員花名冊;提供任意查詢和任意統計人員庫功能;還針對獨生子女費等經費情況對人員庫的經費實行快捷管理,且能自動停發年滿14歲孩子的獨生子女費用??傊摬糠忠远喾N方式和手段為人員庫的正確管理作了有力保障,是整個JHGL系統最基本及最重要的部分。

      4.2 報表生成管理:本部分有4個分模塊,主要產生全院的年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干部子女保育教育費及少兒"兩全"投保費用表,可按計生辦留存經費表(表的項目多,復雜)、財務科發放用表(比較簡單)兩種方式打??;本部分的重點是產生每半年向醫院上報的計劃生育工作統計報告表,它主要來源于統計時的人員庫,通過分類、統計和計算產生的,再錄入手工統計的優生優育技術工作數據,就可完成上報醫院的計劃生育報表,打印后即可上報。

      4.3 科室指標庫管理:本部分有6個分模塊,最主要的是由人員庫更新科室指標模塊,它能在人員庫發生變化時,自動生成最新的科室指標庫,完成人員的分科、分類及各種指標的復雜運算,再通過查詢科室指標,又可以反饋出人員庫輸入是否正確,如指標不正確則可修改相應科室人員庫,之后再重新生成科室指標即可。本部分還可以完成科室指標庫的錄入、修改、任意查詢和任意匯總(含全院任意項目匯總),并可任意打印某科室的計劃生育管理指標。

      計劃生育在醫院的執行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進一步認真貫徹上級下達的計劃生育精神,穩定醫院的低生育水平,堅持與時俱進,努力開拓創新,開創醫院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林菊英,醫院護理管理學,期刊綜合管理信息系統.2000。

      第6篇

      關鍵詞:以生為本;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9-0019-02

      一、構建學生工作管理信息化體系的必要性

      1.高職學生特點所需。高職學生文化基礎課相對薄弱,自我學習能力不強,自我管理不嚴,遲到、曠課嚴重,傳統學生過程管理無法監督。教育學有個觀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边@就需要我們突破傳統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手段。

      2.高職學生工作適應新時期所需?,F在很多高職院校多校區,學生規模上萬;管理職能增加,由單一的管理教育向服務轉變,如學生資助管理、綠色通道、心理健康建檔篩查等。這些都需要打破傳統紙質辦公、手工作業的固有模式。

      3.信息化發展必然。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應用軟件技術的推廣,教育信息化已成為當今教育工作的“熱門”,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實施、應用和升級已是大家研討的重點對象。高職院校學生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數字化校園建設,構建學生工作管理信息化體系是提高學校管理效率、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手段和載體。

      二、現有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

      1.系統體系不完善,功能單一,覆蓋面窄。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推行“數字化”校園工程,但主要集中在網絡建設、網絡使用,保證學生、教學上網需要,對學生工作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考慮較少,大多數學校僅限于教務管理系統、財務收費系統等,部分學校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也僅停留于對學生基本信息進行“增、刪、改、查”等簡單功能上。

      2.各系統數據庫不統一,數據不一。由于高職學生中途退學、休學,甚至不管學籍,一走了之的現象較為普遍,因而導致學校很難對在校學生說出一個準確數字。主要是因為各系統建立的時間不一、開發公司不一,導致數據庫接口不開放,基礎數據不能及時共享等。

      3.應用推廣度不夠。目前部分學生管理信息系統是由公司開發成品,直接拿到各學校使用,但不同單位管理模式、方法和流程不一,未進行有針對的二次開發,導致“水土不服”,并未提升工作效率,反而增重負責,導致學生工作管理者、輔導員和學生等不愿使用。

      三、構建新型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特點

      1.以生為本,服務學生成長。構建本系統的主要思想就是“以生為本,服務學生成長”。如一:學生日常管理子系統中對學生考勤管理,可以采用指紋打卡或教師課堂考勤網上錄入學生課堂出勤情況,如果一個學生課堂缺勤達到不同數量,可采用不同的顏色對其個人進行警示,同時輔導員、任課教師也可看到其出勤情況,對其進行必要的教育管理。

      2.數據接口統一,數據共享。構建此系統時打破原有的數據接口不統一,無法實現數據共享的問題。系統統一規劃,共享數據接口,數據庫采用SQL2005或Oracle,不同子系統可以數據互訪互調。

      3.體系完善,結構清晰。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管理工作職責與特點,為更加合理有效第構建管理信息化體系,把體系分為“1個核心數據庫,4個管理模塊系統,10個子系統”?!?個核心數據庫”即為學生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共享中心;“4個管理模塊系統”即根據學生管理工作職責與需要,分為“學生管理”、“學生成長與服務”、“學生個人評價”和“管理績效”四個管理模塊系統。

      四、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體系各子系統功能簡介

      針對高職學生工作管理與服務權責,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體系包含了我們前面所提及的全部核心系統和子系統(功能系統),現在就各主要模塊的基本功能作一個簡要分析。

      1.核心系統。核心系統同時作為一個數據中心,主要提供全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收集、處理、存儲、交換,以及用戶管理等功能,其數據中心所擁有的數據不僅包含學生自身的各種信息,而且包括各種與學生有關的文件資料。它沒有直接的用戶,但又同時為所有使用本系統的用戶提供服務。信息系統應有專門的維護人員進行維護,以保障其持續正常運行。

      2.信息系統。主要有關學生相關信息的平臺,并且按院、部門、單個學生來、查詢、審核。

      3.學生基礎信息管理系統。主要負責對學生基礎信息管理,采用系統編號的管理模式。主要提供對學號、學生身份證、學生家庭信息、學生簡歷、學生在校異動、學生聯系方式的查詢服務。

      4.公寓管理系統。其功能包括學生入住、學生寢室調換、學生退寢等,主要管理者為公寓管理部門,主要權限為調用數據中心學生學號、考生號等信息進行學生入住、對學生在公寓住宿情況的統計、修改、審核、統計等。

      5.學生檔案管理系統。主要是對學生檔案入校后的管理、主要管理者為學校學生及二級院系學生事務辦公室,含檔案入庫、退學、休學、畢業離校檔案的管理,并可以進行錄入、修改、審核、統計等。

      6.學生就業管理系統,主要是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創業、就業數據的管理、主要管理者為學校就業與創業服務指導中心,含學生投放簡歷、學生就業情況、學生創業情況的管理,并可以進行錄入、修改、審核、統計等。

      7.學生獎懲管理系統。包括學生處分管理、學生獎學金評定系統和學生三優評定系統、學生違紀記錄系統。

      8.學生資助管理系統。主要是幫助學生在生源地、綠色通道等有關學生資助方面的事務,將相關信息傳送給財務系統,并可以進行錄入、修改、審核、統計等。

      本文從學生工作管理體系出發,分析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問題和特點。同時結合信息技術,實現學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設計完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體系結構,并對系統模塊進行解釋和分析。

      參考文獻:

      [1]胡紅霞,孟治強.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3).

      [2]紀楠.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J].科技向導,2012,(08).

      [3]倪玉林.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功能研究[J].中國外資,2011,(05).

      [4]楊晶晶.愛心教育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01).

      [5]呂愛玲.淺談院系兩級管理體制下的學生工作創新[J].職業技術教育,2010,(12).

      第7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201

      臨床生化室內質量控制是生化實驗室質量保證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手段就是通過對質控血清(常選用同一批多項質控血清)的長期檢測,分析本檢驗系統的精密度(重復性),鑒定本室檢驗系統的質量。精密是準確的基礎,沒有高精密度的測定結果,就無從談準確度。因此,實驗室要想獲得可靠的實驗結果,主要靠建立健全的室內質控系統來保障。下面把我們在生化室內質控工作開展中的經驗和體會進行交流,與同行們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質控血清靶值及標準差的確定。室內質控使用的質控血清的靶值無論是定值還是非定值質控血清都應自行測定,都應在自己實驗室常規條件下進行。因為每個實驗室使用的儀器、試劑、校準品不同,采用定值質控血清廠家提供的靶值往往容易出現偏差。靶值的確定可分為兩步進行,首先確定暫定靶值,即將20次獨立批測定的均值作為暫定靶值,并按次靶值進行質控。然后每月進行累計,下一個月以累計均值作為靶值,將5個月的累計均值作為今后長期質控的靶值。但個別項目由于質控血清穩定性的緣故,需不斷進行調整。如葡萄糖、膽紅素的值有逐漸下降趨勢,需不斷調整靶值。

      綜上所述,室內質控的靶值需要各實驗室在自身測定系統條件下對質控品的各項目自行測定得到,而定值質控品的靶值只能作為確定靶值的參考,更不能通過質控品的測定值與其標示靶值的比較來調整臨床結果,也決不能用定值質控血清代替校準品作校準用。

      室內質控失控的處理簡單,迅速的回顧整個操作過程,分析查找最可能發生誤差的因素。

      如果發現明顯差錯,可進一步查找原因:①立即重新測定同一質控品,此步主要是用以查明人為誤差,還可以查處偶然誤差,如果偶然誤差,則重測的結果應在允許范圍內(在控),若重測的結果仍不在允許范圍,則進行下一步;②新開一瓶質控品,重測失控項目,如果新開的質控血清結果正常,說明原來那瓶質控血清可能過期或室溫放置時間過長、變質或污染等。若結果仍不在允許范圍,則進行下一步;③新開1瓶質控品,重做失控項目,若結果在控,說明前一批血清可能存在有效期或儲存環境等問題。如果結果仍不在允許范圍,則進行下一步;④進行儀器維護,重測失控項目,檢查儀器狀態,查明光源是否需要更換,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換等,還要檢查或更換試劑以查明原因。如果結果仍不在允許范圍,則進行下一步;⑤重新校準,重測失控項目。用新的校準液校準儀器,排除校準液因素。⑥請專家幫助。以上五步未能得到在控結果,可能是儀器和試劑的原因,立即和儀器或試劑廠家聯系,請求他們的技術支援。

      優發表網友情鏈接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