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城市高品質發展范文

      時間:2023-09-25 11:26:32

      序論:在您撰寫城市高品質發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城市高品質發展

      第1篇

      關鍵詞:高品質高中;文化承創;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6)12A-0026-04

      當前,普通高中存在著嚴重的“單質化”現象,應轉型“單質化”的普通高中為辦學質量、內涵、文化、特色的“高品質”教育集合體。由此,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鼓勵普通高中辦出特色,也就成為辦高品質高中的時代訴求。而優質特色發展,不僅是解決“單質化”的有效辦法,更是實現高品質高中內涵發展的核心內容與應然選擇。我們認為,文化作為高品質高中的“頂層設計”,文化承創是走向優質特色的關鍵所在。

      江蘇省震澤中學于1923年創立于太湖南岸的震澤古鎮,在9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六易校名,三遷校址,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2007年9月,學校易地新建,整體遷址于區政府所在地辦學。作為一所創造過輝煌業績的縣域知名重點高中,如何在新校區進一步提升辦學質量、延展辦學特色、鑄造教育品牌,進而創生新型學校文化,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優質特色發展,是一種過程、一種能力、一種文化,而不只是一種靜態的結果。實現優質特色發展,是一所學校提高辦學品位、克服“單質化”“同質化”的必由之路。由此,問題之肯綮在于如何全面剖析學校文化的內涵與價值,理性思考優質特色發展的維度與路徑,推進高品質文化、高品質師生、高品質課程、高品質教學的校本實踐,以彰顯優質,強化特色。

      爬梳剔抉:本質觸及高品質高中優質特色發展的“根柢原鄉”

      高品質高中,在發展理念上,更加注重教育的內涵發展;在教育價值上,更加關注人本身的價值;在教育質量觀上,更加關注人的全面而多樣發展;在培養模式上,更加注重人的個性化、多樣化的培養;在教育管理方式上,更加注重政策引導和思想引領……[1]

      所謂優質學校,一定是以“先進理念”引領的現代學校,是注重學生“和諧發展”的高質量學校,是“勇于創新”的個性化學校,是不斷“自我超越”的成長型學校。而特色發展,首要是文化特色,核心是基于優勢學科所形成的特色課程體系?;诖?,當我們思考以什么樣的道路走向優質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探討優質與特色的整合之道。所以,高品質高中優質特色發展,既是一種以優質和特色為追求的發展方式、發展策略和發展狀態,又是一種發展過程、發展能力和發展文化,而不只是一種靜態的結果。[2]

      就路徑選擇而言,基于優質特色發展打造高品質高中,首先是文化梳理、理念引領,即在梳理學校辦學歷史的基礎上,把學校優質特色發展這一目標融入學校精神,成為學?!暗咨?,化為全體教職工的共同追求,變成支撐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精氣神;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鮮明的辦學思想和主張,這種主張既要符合教育基本的規律,又要有自己對教育獨特的理解。其次是師生成長、素養提升,即通過激發師生“生命生長”的內生能量,涵養其個體發展的核心素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學生全面發展,從而借助“發展人”的過程來助推學校的“高品質發展”。第三是完善課程,建構體系,構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有機交融的體系,形成領先于其他學校的優勢學科領域。第四是優化教學、特色發展,教學是否優質是學校是否優質的關鍵變量。一是要持續改進教師的教,其目的在于優化學生的學;二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效能,使每一個學生的人格都得到健全發展。概言之,一所優質特色發展的高品質高中應至少具備“高品質文化”“高品質師生”“高品質課程”“高品質教學”等要素。

      共融共生:承創文化的高品質高中優質特色發展的校本實踐

      (一)厘清文}綱要,系統謀劃高品質文化的優質發展

      繼承和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基本途徑。學校文化建設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繼承,讓學校文化擁有根基,接上歷史地氣;創新,讓學校文化持續發展,注入時代元素。梳理江蘇省震澤中學90多年辦學歷史,我們發現:震中傳統文化中具有“誠樸育英”的風骨,她鮮明地表征了我?!皹湔\篤之風,造樸茂之才”的辦學目標。我們認為,這就是震中傳統文化的積極因素,是需要繼承與弘揚的“合理內核”?;诖?,我們便將震中傳統文化表述為“誠樸育英的縣中文化”。

      在全面梳理校史、厘清文脈的基礎上,我們以辦現代學術性高品質高中為目標,系統謀劃學校文化建設,制定了《江蘇省震澤中學文化建設大綱(2011―2015年)》(簡稱《大綱》)?!洞缶V》確定了學校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揚棄震中傳統文化,厘清辦學思想,創生學校精神,建構理念文化,使之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并最終形成精神文化統領下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學校文化體系,進而使精神文化理念化、制度建設人本化、校園環境人文化、師生活動課程化。具體說來,通過3―5年的持續努力,重點形成以下四個方面的標志性成果:一是建構以學校精神、辦學愿景為主要內容的理念文化體系,并為全體師生所認同。二是培育3―5個有品位、有影響的品牌活動項目,并使之課程化。三是建成一批內涵豐富、格調典雅、主題鮮明、和諧優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四是健全學校管理制度,形成科學民主、人本規范、和諧高效的制度文化。

      (二)激發內生能量,著力涵養高品質師生的核心素養

      艾倫?布蘭克斯坦指出,優質學校必須拒絕失敗和確保師生都能取得成功,只有讓師生都獲得成功的學校才是真正的優質學校。[3]由此,高品質高中的核心要義與終極追求即在高品質文化引領下,激發師生內生能量,涵養其核心素養體系,進而鍛造一支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懂得教育教學規律,教學業務精良,努力奉獻的高品質教師團隊和“學創俱能、知行合一”“內外兼修、身心兩健”的“全面發展”的高品質學生隊伍。

      針對新校啟用后的新老教師教學合作、校本管理、特色建設等問題,我校師資隊伍建設啟用了教師自能發展共同體建設。通過制定共同體相關章程,用模式概念促成其文化力與領導力合力生成;通過課題研究、專家報告、名師指導、專題研討、聽課觀摩、網上交流、資源共享等共同體互動互學形式,促進教師自能發展共同體在學校管理、教育科研、教師專業成長、學生發展、課程改革實驗及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的共同提高。

      旨在培育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旺盛的求知欲、積極的探索精神、堅持真理的態度,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奠定不同的基礎,[4]學校積極引導學生自發組建了30余個學生社團(見表1),成立了學生會社團部,還為各個社團聘請了指導教師,并在活動時間、活動場所、活動器材、活動經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強化課程建設,全面推進高品質課程的特色發展

      基于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有關“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總體框架,比照“江蘇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有關“課程設置”的相應調整,在厘清“誠樸育英的縣中文化”文化理念的基礎上,結合我校辦學現狀與教學實際,遵循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等高品質課程內容選擇的基本原則,我們不斷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體系建設,力求在擴大教與學雙向自主選擇的基礎上,前瞻教學改革:

      一是優化課程結構,推進課程建設綜合化、多樣化。依據學科“核心素養”,梳理整合學科知識體系,明晰必修課程基礎性知識要求,適當減少面向全體學生的必學內容及學量。將研究性學習滲透于各學科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教學中,把綜合實踐活動列入選修課程,形成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結構合理、層次遞進的課程格局。

      二是增設選修課程,實現課程內容菜單式、可選擇。充分利用校內、校外各類課程資源,大力開發門類齊全的選修課程(見表2)。其中知識拓展類選修課程比例不超過60%,職業技能類選修課程比例不少于10%。每學期選修課程課時比例不少于總課時的20%。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主選修,走班上課,定時間、定地點常態開展教學。

      按照上述思路,結合我校實際,學校整體課程框架如下(見表3):

      (四)創新發展范式,依托“曉庵天文”的高品質教學培育核心素養

      一所高品質高中不能滿足于給學生統一的課程與教學,而應不斷滿足學生多樣性、個性化的要求。[5]江蘇省震澤中學創辦于太湖南岸的震澤古鎮,毗鄰清代著名天文學家王曉庵紀念館?!皶遭痔煳摹笔菍W校的一項傳統特色項目。30多年的天文觀測是從學校傳統里生發出來的特色辦學閃光點,是校本文化中極具特色的一枝。得天獨厚的天文資源、獨樹一幟的天文設施、領的人才資源、匠心獨運的天文活動為學校藉由江蘇省“曉庵天文研究”課程基地實施高品質教學,推進全人教育奠定了堅實基礎。[6]

      “曉庵天文”,主要以天文學相關課程內容的模型建構、情境創設和內容拓展為載體,以高中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為重點,推動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開發豐富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努力使其成為學生多樣化學習和多元發展的高品質“立體課堂”,成為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實現專業成長的高品質“發展中心”,成為學校優質特色發展的高品質“展示窗口”。

      一是基于學情校情分析,以“曉庵天文”高品質的教學內容導引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學情校情分析不僅決定著課堂教學能否實現由教向學的轉換,也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方式、核心素養內涵能否實現多元化、個性化。我們的做法是:基于又不拘囿于“曉庵天文”課程的框架,通過制定課程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目標的“雙向細目表”、課程學習基礎與核心素養達成的“困難分析表”,幫助教師正確地把握教學內容與核心素養目標的關聯、課程學習性向與素養基礎,以便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組織與方法的指導。我們嘗試開展“鼓勵挑戰性的曉庵天文課程內容學習”,以高品質的教學內容激活學生學習的熱忱與潛能,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

      二是變革教學組織形態,以“曉庵天文”高品質的教學形式“私人訂制”核心素養的“教學+”培養方案。進入互聯網時代,好的課堂應變身“私人訂制”的學習中心,滿足每個人個性化的教學需求,讓學生像淘寶購物一樣選課上課。此類教學,以教學組織形式的變革實現了對教學本身的超越,實現了教學向“教學+”轉變。與此同時,每個學生的大腦是不同的,其認知、策略、情感幾個部分也就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行動和表達方式,表現出來的是多元的狀態、多元的組合?!皶遭痔煳摹备咂焚|的教學形式充分考慮個體不同的需求,使各種各樣的學生都能適合這套教學設計,即通用教學設計。

      著名哲學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深深地震撼我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苯K省震澤中學基于文化承創探索高品質高中教學改革,為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提供了一個實踐樣本。

      參考文獻:

      [1][4][5][6]朱衛國.努力辦高品質的高中[J].江蘇教育?中學教學,2016(1).

      [2]徐月新.文化承創視閾下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的校本探析――以“活潑潑地”教育為例[J].生活教育,2016(9).

      [3]艾倫?布蘭克斯坦.創建優質學校的6個原則[M].林玲,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8.

      High-Quality Senior Middle School Development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 Case Study

      XU Yue-xin

      (Wujiang District Bureau of Education, Suzhou 215200, China)

      第2篇

      關鍵詞:精品課程;整體設計;一體化;教學團隊;學習情境

      一、關注課程的整體設計

      2002-2008年度的高職高專精品課程評審指標,尤其是2008年度的評審指標,不僅在整個指標框架上系統規范了課程建設的內容,而且在觀測點和指標內涵上也突出了課程的整體設計理念。在評審指標的框架上,7年來設計與實施的精品課程評價指標,都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隊伍、教學條件等方面,說明了精品課程的建設內容與要求,回答了建什么、怎么建等課程建設中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尤其是2008年度的國家高職高專精品課程評審指標,增設了體現課程整體設計理念的“課程設置”指標并將其作為評審指標的第一個一級指標。同時,在“課程設置”一級指標下又獨立設置了“課程設計”這樣一個二級指標。在精品課程評審指標中突出課程的整體設計理念,實質上是向高職高專院校傳達了既要重視課程實施,也要重視課程實施前的課程整體設計工作;既要重視對課程本身的改革,也要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整體帶動學院的教學基本建設與教學條件建設。它要求高職高專院校的課程建設,須從課程在整個人才培養中的地位與作用出發,從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出發,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隊伍、實踐條件、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系統考慮和整體設計,改變就課程而改課程的思路,突出課程在整個教學改革中的“龍頭”地位與“抓手”作用,強化課程改革的帶動作用。

      二、重視行業企業在課程開發與實施中的地位

      在2007年度的國家高職高專精品課程評審指標及指標內涵中,只是隱約提到要重視行業企業在課程建設中的地位。而在2008年度國家高職高專精品課程評審指標的6個一級指標中,就有“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隊伍”“實踐條件”“教學效果”等5個指標,其指標內涵都明確提出要在課程設計思路、課程教學內容開發、教學實施、工學結合教材編寫、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教學隊伍結構優化、教學效果評價等具體內容上,要面向行業企業,與行業企業共同設計、開發與實施課程。這種變化與要求,是對以往課程開發中其開發主體主要是學校教師與課程專家;課程教學內容主要依托知識體系并與生產實際聯系不緊密;課程組織與實施僅由學校專任教師承擔并在學校、在課堂中完成;及整個社會環境不夠重視高職高專教育、不夠關注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等諸多現狀的修正與調適。它要求高職高專的課程,應重視行業企業在課程開發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其在課程實施中的全程與全方位參與度,以營造良好的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環境;要堅持開放性,面向行業企業,以“他方”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要全面攜手行業企業,與行業企業進行全方位合作,確保學生學習內容與真實工作任務的一致性,學習情境與工作情境的一致性,保證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與職業素質的養成,確保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適應性。

      三、突出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

      在2007年度的國家高職高專精品課程評審指標及指標內涵中,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是分開評價并依次安排在“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2個一級評審指標下。在2008年度的國家高職高專精品課程評審指標中,則有機地把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整合在一起,并統一在第二個一級指標“教學內容”之下評審。在精品課程評審指標中,提出高職高專課程要重視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設計,教師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先理論后實踐,教師講學生學等現狀而提出的改革要求。他要求高職高專院校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與能力形成規律,確立實踐育人意識,重視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突出實踐教學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中的地位;要建立邊理論邊實踐,以實踐帶動理論知識學習的教學模式:要以學生主體實踐為主線整合課程的教學內容并以實踐作為課程教學的主線;要求編寫出理論與實踐內容融于一體的教材,同時,理論與實踐教學場所要一致,教師既要能講理論又能實踐操作。

      四、倡導教、學、做相結合

      在2007和2008年度的國家高職高專精品課程評審指標及指標內涵中,尤其是在2008年度的第二個一級指標“教學內容”與第三個一級指標“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評審指標中,都強調了要在設計具有學習性工作任務的基礎上,依據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高職學生發展特點,以學生為主體落實教、學、做一體。在現有的課程教學中,絕大部分高職高專教育課程還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聽的做法上,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與反映。倡導教、學、做一體,突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實踐地位,強調了人才培養過程與培養內容的完整性。它要求高職高專院校教師把學生作為獨立的完整個體,要少講多練,精講多做,在做中學,學中做;要求在教學組織的安排上,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獨立或以小組形式自主完成從信息收集、學習計劃制訂、學習任務實施、對學習成果的評價等完整的學習過程,確保學生在相對完整的學習過程中,學習包含實踐知識、理論知識、職業態度和情感等在內的完整內容,真正落實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使理論知識不再是抽象無物的概念,實踐教學不再是單純的技能訓練,職業素質教育也不再是抽象的說教,而是理論支持下的實踐教學活動,及有真實體驗和感悟的職業素質教育。

      五、重視專兼結合的課程教學團隊建設

      教師是影響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變量??梢哉f,有什么樣的教師隊伍就有什么樣的教學質量。在現有的l 100多所高職高專院校中,由于絕大部分院校是升格或轉制過來的,教師隊伍建設還相對固定在從高校引進這一途徑上。同時,由于絕大部分專任教師與行業企業聯系不緊密,理論知識扎實但動手操作能力較弱等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與提高。因此,2002年到2008年的國家高職高專精品課程,都在一級指標“教師隊伍”的評審標準中,明確提出了要建設專兼相結合的課程教學團隊。這種要求與導向,一方面反映了課程建設的內容,涉及教學建設的方方面面,是系統改革。整體建設,必須突出課程建設的團隊作用,改變課程單純依靠課程負責人去建設、去改革的建設思路;另一方面,也是對部分高職高專院校過度重視專任教師引進,過度重學歷輕技能等做法的進一步引導,要堅持“兩條腿走路”,秉著“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思想,加大從行業企業引進兼職教師的力度,加強校內專任教師實踐技能培養;第三方面突出加強專兼職教師授課機制建設的緊迫性與現實性。它要求高職高專院校在堅持“人員共享、互聘互用”的原則下,建立并完善企業兼職教師承擔實踐教學的授課機制,加大行業企業兼職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逐步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專兼相結合的課程教學團隊。

      第3篇

      結合我國目前房地產業及居住水平現狀,介紹了品質住宅的特征及標準,指出《綠色住區標準》的制訂與出臺,可促進綠色住區規劃與建設的標準化,井將綠色住區的規劃提升與城市規劃相融合,引導產業轉型及構建綠色生活方式。

      1我國居住水平現狀

      過去的十五年,我國房地產業進入黃金發展階段,成果斐然。但整體建設與開發水平仍處于“粗放階段”,住宅品質及居住質量與我們的生活需求、行為方式嚴重不匹配。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配套水平普遍不高。

      2)居住品質整體尚未達到舒適、健康、方便和安全要求;設備設施普遍不足或質量較差,尤其是空氣質量和噪聲控制方面。

      3)住區鄰里交往空間不足,普遍缺乏城市人文環境情結的表現,人性化的舒適居住體驗不足。

      4)施工質量始終在低水平徘徊;產業化始終未能形成,手工濕作業、毛坯房普遍存在。

      5)綠色節能建筑未能扎實落地,很大程度只是擺設。

      2品質住宅的特征

      隨著我國經濟告別了傳統粗放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舊常態,進入注重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新常態,房地產業也進人品質為王的白銀時代。經濟新常態倒逼行業必須創新轉型。整個行業已經清晰認識到,“品質”是房地產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它的主要特征如下。

      1)精細化從設計到施工的精耕細作,高度重視每個細節處理,強調產品品質。

      2)人性化人性化是對人的需求的態度。關注人的居住行為方式,時時想到的是“人”,造房子做環境一切都是以人為核心,這就會使開發模式產生質的變化?!叭诵曰钡睦砟钍瞧焚|住宅的靈魂,是品質居住的必然追求。

      3)“互聯網十” 未來的品質住宅是資源能源整合的綜合體?!盎ヂ摼W+”將為品質生活、信息服務、綠色社區提供優化組合的平臺,將是品質生活營造的主體需求。

      3品質住宅市場亟需綠色住區標準

      在《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首次提出“綠色化”概念,從“四化同步”到“五化協同”,即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綠色化,這是我國現代化戰略歷史性轉型的具體體現。從《意見》可以看出,綠色發展在未來的經濟建設中將占非常大的比重。在當前市場變化和產業升級的大形勢下,高品質的綠色住區開發不僅是房地產企業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也是未來品質住宅市場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綠色住區標準》的出臺對于品質住區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和指導價值。

      1)《綠色住區標準》作為我國住區領域的首部行業標準,具有較強的創新性。該標準將國際先進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引入國內,并與我國城鎮住區建設和房地產發展模式相結合,填補了我國綠色住區標準領域的空白。

      2)《綠色住區標準》對于行業發展的引領和提升作用,尤其是對城鎮第三產業及新型城鎮化發展均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如城鎮新建住區、生態城區建設及產業園區、城鎮更新改造和小城鎮的綠色生態建設項目等。

      3)《綠色住區標準》將傳統的項目開發擴大至城市規劃層面,并將住區建設與城市發展相融合,倡導綠色住區建設直接參與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完善城市功能,在綠色住區基礎上發展養老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社區增值服務業等,從而促進城市的轉型升級,

      因此,在當前房地產轉型過程中,綠色住區不僅能夠滿足行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同時通過綠色住區產品的精細化建設與創新,能夠使企業在提升軟實力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增加值。

      4“對人的關懷”是綠色住區的最大索求

      關注人的核心需求是綠色住區的最大特色。單純依靠好環境賣房子的時代即將過去,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住宅產品一定要從社區與生活層面人手,強調全新生活方式的營造,強調對人的核心關懷。高品質居住的標準是:高價值場地、和諧幸福社區、高品質環境、高品位建筑和高水平服務。

      4.1高價值場地

      場地資源對于未來居住而言具有不可取代性,整合利用將提升居住價值;未來居住應當是具備生態環境和人文優勢,是美麗村、美麗鎮,注重風水經義的協調;要擁有便利的交通體系,所謂“疏而又近、遠而有親”,做到私有空間和公共空間的動靜最優結合。

      4.2和諧幸福社區

      高品質住區應當是和諧幸福綠色社區,有良好的市民交往空間,有適宜的活動休閑場所,有室外步行的街道和商業街等。社區與城市大環境融為一體,成為城市一個部分,共享共用,為市民生活創造便利,為城市創造價值。市民社區是個幸福社區,全體市民擁有一個高尚的社會風氣和綠色生活的行為方式。

      4.3高品質環境

      未來住宅應當強調環境的綜合品質。擁有綠山清水景觀資源和城市配套,它可以是生態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態恢復的,如擁有步行范圍內能到達的學校、商業網點、公共休閑綠地、人際交往場所、公交車站等。環境塑造滿足住戶高品質人文生活氛圍的需求。

      4.4高品位建筑

      高品位建筑包括居住套型、功能配置、裝修裝飾、立面造型等多樣化、個性化打造。未來住宅能體現“以人為核心”的生活理念,要能表現居住的高尚、和諧、健康的生活方式。未來住宅著力于簡約現代裝修風格,注重健康、舒適、方便、安全的實用功能需求。

      4.5高水平服務

      物業服務托起未來高端居住水準,全壽命的物業運營和綠色環保理念將貫穿房屋壽命的始終。物業需以無微不至的人性化、貼心化、品質化、極致化的服務贏得居住者的歡心、放心和舒心。

      5綠色住區代表未來居住的方向

      第4篇

      歷史上那一些曾擁有高品質生活的城市已經成為廢墟,但它們留下了清晰的發展痕跡

      仰望歷史的天空,曾有許多高品質生活城市如同群星閃爍,但是今天你若是慕名找到這些地方,看到的卻是滿目荒蕪的城市廢墟。這些城市隕落了,有的敗于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有的敗于戰爭,有的敗于錯誤的城市走向……

      早在五六千年之前,在中華文明曙光初露的時候,已經有人過著高品質的城市生活了,在那個時候,希臘的克里特島已經有冷熱水洗澡,有類似抽水馬桶這樣的設備??上У氖沁@座城市也與眾所周知的龐貝城一樣,毀于火山爆發。

      在中國歷史上當然也有這樣的例子。

      當我們看到良渚文明時期的 塊塊圓潤細膩雕刻精美的玉器時,很難想象在那樣遙遠的年代會有如此精湛的工藝水平,也很難想象當時的良渚人享受著怎樣的生活品質,竟然連門都用玉石來雕琢。更令人不解的是創造了南方生活的高貴之都的良渚人會像謎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人們至今很難找到他們的直接后裔。由于海水水位的上漲,他們周圍全是海水,他們只能遠航。但是沒有人知道他們遠航到了哪里。有人說根據DNA的測試,像毛里求斯這些島嶼上,很可能就有這些流浪過去的古人的后裔。這又是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導致了城市的隕落。

      北宋年間的汴京盛極一時,城內四河流灌,陸路發達,人口達1D0多萬。汴京城里繁華的街市,鱗次櫛比的店鋪,汴京河中運載貨物穿梭往來的船只,逢年過節的景象我們可以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窺見一斑。

      可是由于宋代引黃(河)濟汴(河),汴京淤積相當嚴重,1立方黃河水最多竟含36公斤沙子,到宋熙寧6年淤積成患,相國寺積沙幾乎到了屋檐。據沈括記載,到北宋后期“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睆你旰拥炭疵窬拥厝缭谏罟?。北宋亡后戰爭連年不斷,多次黃河奪汴入淮,年長日久,汴水下游河道湮廢。我們常說現在的開封就是古代的汴京,其實當年的宋代的汴京已經被湮埋在今天開封城地底下5公尺下面的沙土中了。

      我們學歷史,讀詩詞經常會講到涼州,涼州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經濟發達,各種文明在這里交匯,它就是今天的武威,以武威為中心的黃河以西的地方叫涼西。武威歷史悠久,文物豐富,有不少保護較好的古建筑如文廟,古鐘樓,羅什寺塔,海藏寺等。武威涼州區博物館內藏有文物5萬多件,西夏碑、銅奔馬一又稱馬超云雀,都是舉世聞名的珍貴國寶。

      講起古代涼州的興衰,余秋雨先生在杭州的一次演講中講述了一段非常有趣的歷史故事。

      有段時間,涼州的統治者信從佛教,因而印度和西域各國的佛教大師都聚集在涼州。當時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印度佛教學者,叫鳩摩羅什,他7歲出家,后來成了大學者。當時長安有個叫道安的年老的大學者,他對當時長安的帝王苻堅說,我們長安如果要興旺起來,一定要把鳩摩羅什搶過來,否則長安永遠沒有超越地域的名聲,鳩摩羅什在哪里,文化中心就在哪里,城市的榮譽也就在哪里。苻堅一聽,派了7萬士兵從西安打到現在新疆的庫車,搶到了鳩摩羅什。在回來的半路上,長安的苻堅由于淝水之戰失敗已經下臺了。領兵的將軍聞訊,進退兩難,只得半途上停下來,這個半途就是甘肅的武威,就是當時的涼州。但后來,在長安的接替者又派人去打涼州,總算把鳩摩羅什搶到了長安。

      可憐的涼州,又被另外一種力量搶奪,就是當時的北魏。北魏是鮮卑族的王朝,他們攻打涼州以后,把涼州有文化的上萬戶全部搶到了他們的首都,就是現在的山西大同,結果山西大同繁榮了,涼州敗落了。所以山西大同有了云岡石窟,云岡石窟由誰刻的?是3萬個被搶走的居民當中高層次的工匠們刻的。如果大家去看的話,可以感到這里邊有一些古希臘建筑的痕跡。比如在野外有那么多大柱子,有那么多雕刻中鼻子和眼睛的結構,好象都是古希臘的雕塑,什么道理?因為這些工匠里邊有好多來自西域,而西域在亞歷山大東征的時候,帶去了好多希臘的工匠,所以在大同就集中了西域文化,和西域文化帶來的印度文化,和印度文化帶來的希臘文化。隨后,北魏的皇帝把首都搬到了洛陽,于是偉大的唐朝的構建出現了。唐朝調集了各種各樣的文明,西域文明、印度文明,甚至古希臘文明結合在一起,由誰調集?由剛剛脫離原始社會的鮮卑人,和漢文化結合在 起。比如我們喜歡的李白,更偏向于道家,我們喜歡的杜甫,更偏向于儒家,我們喜歡的王維,更偏向于佛家。各種文化組合在起,個偉大的王朝就出現了。

      可以這樣說,中國的那些高品質的文化都城的隕落,主要是由于他們的高品質被搶奪了。但是這些文化并沒有因為搶奪而消失,它們被搶奪到了山西,然后又到了洛陽,和漢文化結合在一起之后變成了偉大的唐文化。這其中有一種豪邁之氣,緣自于各種文明的交融組合。

      21世紀的生活品質之城

      “21世紀世界上的生活品質之城的排序將重新洗牌,這其中應該有中國的城市”,著名學者余秋雨對中國城市的未來表示樂觀。

      全球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城市之間的比較與競爭,直接而不可逃避。相對于過去信息、資訊不發達的時代,那時人類城市之間更多地著重于經濟、軍事和政治的比較。然而,今天要闡述一個城市的形象,沒有比生活品質更有說服力了。生活品質最能夠說明一個城市的性格和尊嚴。

      生活品質體現以人為本、以民為先,它從人們日常的、又是根本的需求的角度來審視城市發展,使城市與市民緊緊地貼在一起,使經濟社會發展與市民日?;顒泳o緊地貼在一起。打造生活品質之城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涉及硬件和軟件,一個城市生活品質的核心是群體的精神品質。

      當我們把生活品質之城放在全球的坐標系里,進行比較和解讀的時候,除了獲得國際視野和經驗參照,我們更希望收獲契合打造中國生活品質之城的發展動力。世界著名的美世人力資源咨詢公司每年針對世界215座城市進行“最適宜居住城市”調查。就39項標準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調查的范圍涵蓋政治、社會、經濟和環境因素、個人安全與衛生、教育、交通,及其它公共服務。近來年蘇黎世、日內瓦、和溫哥華總是排名榜前列的???。尤其是蘇黎世,已連續6年排名第一。

      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地處蘇黎世湖畔。作為瑞士最重要的商業金融中心,以銀行業聞名世界。蘇黎世城市特色非常鮮明,中世紀與現代化相結合,使得她有別于其他繁華喧囂的商業城市。走在蘇黎世的大街上, 仿佛置身于一個石頭城市。城市的空氣中似乎永遠傳遞著靜穆與安寧。古樸的老城區里,街道由鵝卵石鋪成,兩旁林立著各具特色的小商店。教堂、古堡、噴泉,瑞士國家博物館,傳承著歷史與文化。處處體現人文關懷,蘇黎世人喜歡把自己包裹在寧靜中,以內斂來吸收光華。漫步住宅區,每幢房屋周圍都種植著美麗蓬勃的花草,墻壁多是深灰或者粉白,有些老房子四壁還攀爬著蒼翠的藤類植物。每一天每一分鐘這座城市調動的資金都是天文數字,在這金融業如此發達的地方,生活步調卻是如此緩慢悠閑,一洗其他金融大都市的擾攘紛繁,一切均被平和所掩蓋。生活在這個城市、和到這個城市來旅游的人每每感到方便、舒適。市民素質、公務員素質十分高。而且蘇黎世還是一座節約型城市。

      日內瓦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再次證明了瑞士的高品質生活。

      日內瓦,位于西歐最大的湖泊一美麗的日內瓦湖之畔,法拉山和阿爾卑斯山近在眼前。市內公園星羅棋布,湖畔鮮花遍地。這座仿佛用山光、水色、彩花、綠樹織成的都市,美得像一首詩。

      日內瓦歷史悠久,人道主義傳統深厚,國際化程度很高,文化活動多彩多姿。作為聯合國歐洲總部的所在地,成為全世界的交匯點。每年舉辦重大的會議和展覽會、慶?;顒游烁鲊鴣砜?。有200多個國際組織及許多人道主義機構設在日內瓦。日內瓦已被世人譽為“和平之都”。日內瓦還以令人垂涎的美食、清新的市郊風景及眾多的游覽項目和體育設施而著稱于世。

      日內瓦注重城市環境與大自然的融合。在大自然中開展體育活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在羅納河和萊蒙湖上游泳嬉戲;在郊外騎馬、騎自行車或散步;在鄰近的阿爾卑斯山區或法拉山區滑雪等等。無論是攀登峭壁,還是在空中翱翔,或在湖中游泳,對熱愛大自然和體育的人來說,日內瓦實在是很理想的地方。值得關注的還有,日內瓦城市景觀保護法規的嚴格和人們的自覺遵守。走遍日內瓦市,看不到一棟樓、一座宅邸的花園不寬敞、不漂亮,看不到一處私自搭建的違章房屋,也看不到一座建筑可以唯我獨尊、突兀和孤立地建在某處。建筑的顏色如此豐富,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些美麗的城市建筑與澄澈的日內瓦湖、銀白的勃朗雪峰、郁郁蔥蔥的塞利沃山、碧綠的羅納河映襯得自然而和諧!

      第5篇

      【關鍵詞】 研發區;高品質;泰州市創意生活園;規劃設計

      1 概述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技術創新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技術創新的研發(又稱R&D)活動通過高科技產業及科技創新人員將研發成果轉變為“真正的經濟”來實現[3]?!把邪l區”則隨著技術創新產業規模的擴張及研發活動的不斷積聚而形成并發展壯大起來。作為產業園區的樞紐環節,建立高品質研發區、創造良好研發環境能夠增強園區的活力和吸引力,凝聚人氣。在研發區的規劃設計中,我們要善于借鑒國內外優秀案例的設計精粹,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合理利用當地特色,綜合考慮各方面要素來提升園區的品質。

      1.1 研究對象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研發區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由高科技產業研發到研發產業自發性集聚區域的形成,至20世紀90年代又出現了配套于文化創意這一新興產業的研發區。

      表1 當今研發區的主要存在形態

      本文研究對象的確定,主要與高新技術產業園相配套的研發區為主,文章第二部分將通過高新技術產業園研發區規劃設計案例來具體分析影響研發區建設的相關因子。

      1.2 研究意義

      當今乃經濟與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人類對于品質的追求不斷提升。無論是對產品品質、生活品質,還是環境品質的要求都日益加大。一個產業園區的發展壯大,已不僅僅是對于技術或者硬件設備的需求,而人們的視線更多的放在對園區環境的營建與基礎設施的配備方面。

      整合空間的功能性、生態性、場所性和精神性,塑造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相契合的高品質空間,已成為產業園區規劃設計的重中之重。換言之,研發區之于產業園區,不再單單是從屬的部門、機構,而應更多體現“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從人才吸引的角度出發,增強園區的活力,創造兼具創新和科學文化氛圍的環境,聚集人氣;還應將生態理念融入到園區環境品質的塑造中。只有具備高品質的研發空間及良好的環境氛圍的研發區才能真正適應到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

      2 案例借鑒

      2.1 國外-北歐高科技園區規劃特色借鑒

      北歐的高科技園區雖然在功能構成的外延上有所不同,但就功能內核而言,基本都是由產業、研發與實驗、教育與培訓、經營與管理以及配套服務五大塊組成。同傳統的產業空間相比,北歐園區的功能構成已發生顯著分化,主要表現在三點:

      (1)技術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分離出來,成為產業空間發展的根基,從而使研發和實驗機構以及信息中心一躍而成為高科技園區核心的功能構成;

      (2)產業、培訓、經營、管理等其它功能仍然保留著,但新背景已賦予其許多不同于傳統的特征和規律;

      (3)員工生活區無須再成為當前園區的標配構成和硬性負擔,反倒是高品質的服務設施和交流空間被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需求層次。

      在基本功能的空間布局上,主要從宏觀到微觀形成三個層面:

      (1)在園區的總體層面上,其主要依照產業群以及產業鏈組織的內在需求,針對生產加工、研發實驗、科教培訓、服務等一系列的功能區塊,做出了統籌安排和合理規劃;

      (2)在各入駐的公司和企業層面上,其往往會以“功能”為主線將產業、研發、教育、管理等分區設置,內部自行安排;

      (3)在入駐公司和企業內部的某一功能層面上,如研發功能,則往往會以“產品”為主線,圍繞著不同的產品技術分別組織,形成一簇簇的研發集群空間。

      總體來說,北歐的科學園區的規劃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以達到激發創造、促進交流的建設目的。

      2.2 國內—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納米科技園規劃特色借鑒

      在園區的規劃設計過程中主要體現在一下幾方面特色:

      主要功能包括:服務于生物研發機構的研發區,服務于生物醫藥企業的基本中試和小型制造配套的生產區和為園區科研人員提供的配套住宅及相關生活服務配套設施等的生活區。

      規劃布局理念: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空間布局靈活,滿足各類企業需求。

      廣場空間組織:中央廣場是空間組織關鍵部分,兼顧展覽科普休閑多功能。

      專享獨立空間:獨棟組團可根據入駐企業需求提供整棟或分層租賃服務。

      開放平臺共享:部分實驗平臺開放,方便各類技術企業共同使用。

      量身定制服務:為大型企業提供量身定制服務,根據需求進行規劃建設。

      3 規劃實踐

      3.1 項目概況

      本項目將打造泰州市新能源產業區的服務配套中心,解決該區域傳統產業比重偏高、新興產業優勢不足的現狀,提高產業區的創新能力,增強內生發展動力。

      3.2 基地選址

      3.3 目標與策略

      本案在規劃設計中充分考慮基地條件,分別確定總體性、功能性、引領性目標及策略。

      (1)體現高品質研發區對新能源產業園發展的總體帶動作用。注重功能策劃、特色展示與及品質提升,確立服務中心地位,構筑市級特色意圖區,樹立園區形象。

      (2)體現高品質研發區的的功能綜合性。注重結構合理性,系統完善性及園區的活力打造,劃分園區研發集聚區、企業服務配套中心、生態休閑游憩中心、職工生活區。

      (3)體現高品質研發區的生態示范性。注重構思新穎,兼顧生態理念及高品質空間的營建,確定可持續發展示范先導區、園區形象展示區、園區城市名片的引領性目標。

      3.4 方案構思

      3.4.1完善的功能結構

      3.4.2特色的功能布局

      3.3.3高品質的空間環境

      景觀環境:結合既有水系資源,疊山理水形成具有山水意向的景觀空間,將新能源產業園園區乃至泰州市營建一處獨具特色的、現代風貌與傳統園林意蘊和諧共存的特色意圖區(圖8)。

      生態環境:綠地系統形成濱湖、濱河生態游憩綠地、生態涵養綠地、公共活動綠地、綠色院落四級。水系由生態河道、內部生態湖面、涵養滲透水池、以及景觀水面構成(圖7)。在前期生態策略研究的基礎上,將整個規劃區劃分為上游來水凈化區、濱水生態區,生態島、雨水涵養區等部分,采用人工濕地、生堤岸等手法,注重雨水回收與再利用,充分體現本次規劃的生態理念。整個規劃區采用了太陽能光伏電板、太陽能路燈、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暖房等太陽能設施,并在湖中生態島上設置集中地太陽能展示區,既代表了整個規劃區的生態形象,也具有較高的展示教育意義。

      建筑組群:將符合當代研發使用功能的建筑有機融合到環境中去,注重出入口、界面和環境的交融互動關系,形成富有變化和層次的空間形象。

      4 規劃啟示

      總體來看,高品質研發區的規劃主要從區域空間及園區規劃角度考慮。

      (1)城市區域空間角度出發,打造良好研發區空間環境:

      區位選擇:正確的區位選擇是一個科技園區發展的良好開端,對園區的發展速度和投資效益帶來明顯不同的影響。

      城市交通:便捷的交通可以加速產學研一體化和科技產業化進程,還可擴大信息、產品、技術、人才等要素的對外輻射、聯絡與流通。

      自然環境:良好的外部自然環境有利于園區內部空間環境的營造,對有較高要求的高科技人才產生吸引力。

      科教資源:在保證有完善的生活等配套的同時,與周邊的高校、科研機構等保持空間關聯和業務往來,這樣在足以確保園區在承接大學優質產業的同時,利用其密集型智力和良好技術基礎而轉化為大學科技的孵化器和轉化平臺。

      (2)園區規劃角度,我們應從功能布局、環境營造、建筑設計和特色標志等因素綜合考慮。

      功能布局:功能配置的選擇盡量滿足不同企業以及人群對研究生產、生活休閑等多方面的不同要求,各功能區之間要相對獨立,特色明顯,既相聯系又能激發創造、促進交流。

      環境營造:內部空間環境、綠化布局、步行系統以及建筑群體的設計要能形成一種富于變化和層次的空間形象,為人們打造生態型充滿活力的活動交流場所。

      建筑設計:建筑內部空間布局靈活,滿足不同需求;外部造型新穎獨特也不失為一個吸引眼球的亮點。

      特色標志:創造園區自身獨有的個性與特色,有利于彰顯園區品牌;標志性建筑的設置同樣能夠為園區的品牌效應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孫振華. 科技園研發中心設計初探. 保存地點: 東南大學, 2005

      [2] 徐新擴. 研發產業的研究視角評析[J].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 2010, 161(2):37-39

      [3] 周天瑜,馬勇.知識經濟時代世界研發產業發展趨勢探析[A]. 2008.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

      [4] 杜德斌, 周天瑜, 王勇等. 世界R&D產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 華東師范大學城市與區域經濟系. 世界地理研究, 2007, 16(1)

      第6篇

      關鍵詞:房地產;品牌建設;漳州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7-0077-01

      1 品牌建設是漳州房地產發展的必然之路

      品牌是企業的服務理念、服務態度、產品質量和文化載量的綜合體現,特別是在同質化比較嚴重的房地產市場,品牌尤為重要。在2006年的房地產市場品牌調查中,有73.1%的消費者優先選擇品牌地產 。品牌無論對房地產企業還是消費者意義都十分重大:一方面,當今消費者有追求與其身份、地位、成就以及個性相適應的品牌的消費習慣;另一方面,房地產企業需要通過創造品牌來提高開發產品的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率和增加利潤,實現價值最大化。

      2 漳州市房地產市場分析

      2.1 投資分析

      近幾年,雖然漳州的房地產投資總量不大,2004年,漳州投資比例占全省的1/10,投資總額相當于泉州的1/2、廈門的1/6、福州的1/8,但是,漳州已經成為福建省房地產投資的一個新熱點,房地產投資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的勢頭(見圖1)。

      圖1

      隨著廈、漳、泉城市聯盟緊密型關系的建立,投資者更加看好漳州房地產市場,漳州房地產業發展具有后發優勢,潛力巨大。

      2.2 供需分析

      2.2.1 需求分析

      隨著股市的紅火和房價的持續走高,預計需求增長會相對減少。在住房消費需求結構方面,隨著房屋價格不斷升高,大戶型、高價房需求不高,中小戶型和低價房供不應求。投機性購房需求不明顯,以投資性購房為主,主要集中在公寓式房型和招商開發地段。

      2.2.2 供給分析

      近年來,漳州市商品房供應量明顯加大。由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引導,企業對住房供應結構進行了調整。商品住宅供應結構中90平方米以下比重提高。2007年前三季度新建商品住宅批準預售面積134.60萬平方米。其中,90平方米以下36.62萬平方米,占27.21%。

      2.3 消費者分析

      目前,漳州市區樓盤的購買以本地為主、自住為主(見表1),其中本地中又主要以市區的為主。個人仍是商品住宅消費的主體,占99.67%(見表2)。購房群體中用公積金貸款買房的占到60%左右,消費結構相當單一,市場容量有限。真正買來投資的非常少。在少數的投資者中,以廈門、泉州投資者為主。但是,應該注意到,隨著廈門、泉州房價地不斷飚升、漳州經濟的發展、人口的流動性增大、廈深鐵路的建設和漳州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漳州的周邊縣市居民早晚會成為漳州市區購房的主力之一,特別是漳州的東區。

      對于房地產品牌趨向,有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于品牌的美譽度和行業內的領先地位最為關注。他們的品牌信息渠道主要來源于權威機構的分析和親友的建議。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漳州市房地產市場發展仍具有活力和空間,發展潛力巨大,高端市場競爭激烈,中低端房產項目短缺,存在著結構上和階段性的供需矛盾。

      3 漳州房地產公司品牌建設策略

      3.1 高品質與高性價比應成為漳州市房地產企業品牌建設的不變追求

      首先,在房價節節攀長的情況下,高房價如果不與高品質相配合,房子的銷售必然成為問題。因此,在此情況下,品牌建設成為房地產公司必然追求的方向。另外,“高品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高品質”的內涵是指它是否滿足或者超過了目標消費者的需求,但是這種“消費需求”不能超出人們的現實承受能力。因此,開發商開發產品時,不但要考慮產品的品質賣點,更要綜合衡量區域市場承受力,就是在追求品質化的同時努力打造高性價比樓盤,創造獨特的吸引力,滿足目標消費者的最大需求,從而得到他們的認可和接受,通過口碑傳播逐漸建立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這才是一條務實之路。

      其次,“高品質”也可以成為獨特的品牌理念。因此,盡管漳州房地產公司在實力上無法和外地品牌地產商相比,但可以追求“同等價位,更高品質”、“同等品質,更低價位”的理念,開發一些小的精品項目,打造精品品牌。

      3.2 結合城市品牌,共同構建漳州特色的房地產品牌

      漳州本地房地產公司應結合本土文化,大打城市建設品牌,因勢利導、因地制宜,開發漳州特色的生態、節能、綠色、人文居住小區,一方面可以獲得政府的充分支持,另一方面可以滿足現在都市人們對高品質生活不斷增長的需求,增強本企業品牌在當地的認知度和美譽度。

      3.3 合理定位,尋找市場空白

      打造一些品質高端的樓盤不僅能滿足一部分高端置業者需要,還能起到提升區域住宅消費理念的作用。但是,高端市場在漳州是十分有限的,主要集中在新區,競爭比較激烈,而且被實力雄厚外地房地產企業所占據,進入壁壘較高。漳州本地房地產公司可采取聯合或補缺戰略,避開高端市場的激烈競爭,關注發展潛力巨大的江濱和城區西部板塊,開發市場急需的中低檔、中低價位及少部分高端精品房地產項目,走特色化道路,應是漳州房地產商近期的品牌建設重點。而且,在立足中低端市場的基礎上,迅速壯大實力,可再考慮大舉進軍其他領域。

      3.4 善于借勢,壯大實力,立足本地,走向全國

      漳州房地產企業除了充分利用自有資源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外部資源,學習外部先進理念、技術和管理經驗,實現快速發展的目的。

      小范圍來說,漳州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隨著“漳廈一體化”、“閩南金三角”的城市聯盟緊密型關系的建立,三地資金流動加大,市場互相滲透、互為推進,在促進漳州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漳州房地產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推動力,成了帶動漳州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的新亮點。大范圍來說,漳州處于“泛珠三角區”內,與區內的其他地區如香港、廣東深圳等可形成優勢互補,進行建設合作。

      3.5 建設企業人才隊伍,積極引進房地產高端人才

      土地、資金、人才是房地產行業的三大核心競爭力。品牌之戰,說到底也是人才之戰。漳州房地產公司要想在短期內建立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實現品牌溢價,沒有充足的人才支持是做不到的。特別是在當今房地產企業眾多、人才流動加大的情況下,各個房地產公司對于人才的爭奪將更加激烈。漳州本地房地產公司只有樹立戰略人才觀,在留住現有人才,充分挖掘內部人力資源、發揮職工能力的同時,積極引進外部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同時以各種形式充分利用外腦,才能打贏品牌建設的戰役。

      4 結論

      漳州本地房地產公司應該抓住發展機遇,找準市場,借鑒先進經驗,結合本地、本企業實際情況,建設自己特色的房地產品牌,并使之不斷增值,迅速縮短與外地房地產大鱷的差距,擴大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第7篇

      高品質地產戰略 提升綜合競爭力

      2010年以來,在很多房地產企業開始意識到原有的開發銷售模式的局限性,并開始謀求轉型時,合生創展已先于眾多企業經完成了地產戰略的轉型。

      在遵循穩健、理性發展策略的同時,合生創展十分強調保持對已經進入城市土地資源的深度挖掘,將優勢資源高度集中在有限的土地上,以精細化操作和資源集成為重要手段,提升產品的品質,堅持走精品樓盤的路線,為城市、區域、投資者和業主都帶來最豐厚的回報。

      除了住宅和商業地產的核心板塊外,合生創展還囊括引進國際級酒店和自營部分的酒店地產、高爾夫與旅游地產、體現全新生活理念和提升個人藝術修養的文化地產、政企合作平臺下的產業園開發以及面向未來的養老地產等六大業務板塊,“全系地產”概念將這一轉型推向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全新階段。

      精品住宅領銜 打造宜居社區

      房地產企業的第一要務是將產品打造得精益求精以滿足公眾的生活需要,而在高品質地產戰略的背景下,合生創展所有的高端物業都擁有盡善盡美的資源配置,都是硬裝軟裝兼備的“提包入住”式標準。其市區的高端公寓配備了社區會所和酒店服務,遠郊的高端項目則提供了完全的五星級酒店配置,日常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并且享有凱悅酒店這種國際級酒店服務;在商業地產、旅游地產、養老地產等業務線全面打造的情況下,合生創展產品體系間的互相滲透彼此融合將會更加完善,服務的聚合性將更加凸顯。

      精裝墅級宜居空間成就三代同堂夢想

      近年來,隨著大亦莊規劃的發展,品牌開發商的進入以及亦莊地鐵線開通,亦莊區域樓市逐步升溫。在此背景下,以合生世界村為代表的品質樓盤,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睞。

      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宜居需求,合生世界村即將于6月中下旬推出的五期“精裝墅級LOFT空間”針對三代同堂的居住需求量身打造,5.49米的挑高空間,100-148平方米全精裝三居、四居,不僅主臥、老人臥、子女臥齊備,而且分區也很合理,一層留給老人,省卻他們每天爬上爬下的煩惱,二層為主人和孩子用,實現讓老人休息、孩子學習相分離,互不干擾。合生世界村以別墅標準為標尺,滿足新貴們三代同堂的家族居住夢想。

      轉型落定迎合市場全年業績穩中有升

      目前,合生創展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核心地段已逐漸形成相當規模的商業地產布局,包括北京東方文化項目、北京德勝大廈項目,天津合生國際大廈,上海合生國際廣場項目、上海合生財富廣場項目、杭州合生國貿中心項目,廣州珠江國際大廈項目及一批與住宅融合的商業項目、酒店等。這些商業項目不僅為集團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和合理的資產負債狀況,也在未來行業調整深化的前景下,為合生保持了穩定的盈利能力水平和風險平滑能力。

      與此同時,在大連、寧波、杭州核心城市輻射的二三線潛力城市,合生創展也進行了合理的平衡布局。正是這些地區在目前一線城市優質土地獲取難度增加和調控深化的情況下,為公司提供了更快速的周轉和現金回流,成為業績增長和財務穩健的強力助推器。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