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對空氣污染的建議范文

      時間:2023-09-21 16:38:56

      序論:在您撰寫對空氣污染的建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對空氣污染的建議

      第1篇

      關鍵詞:離子色譜儀器;污染源廢氣硫酸霧;監測;控制

      1 引言

      硫酸霧是一種具有強烈刺激性的氣體,對人的眼角膜、皮膚表面結構組織、鼻腔內粘膜結構、咽喉呼吸道結構組織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嚴重時甚至會損害其組織結構,是人類生命安全的主要危害源之一,此外大量的硫酸霧聚集,將會影響到空氣的組成結構,濃度過大時會融入雨水中形成酸性較強的酸雨,無論是對生態環境、土壤結構、森林湖泊等自然結構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而且酸雨還能造成建設物的腐蝕、破壞城市水源結構、使城市地下水結構受到污染。由此來看,加強硫酸霧的檢查工作勢在必行。目前,離子色譜檢查法是檢查廢氣中的硫酸霧的最佳方法。

      2 材料與方法

      離子色譜硫酸霧檢查法是我國規定的標準的對硫酸物的檢測方法,離子色譜儀硫酸霧檢查法的檢測原理是先對廢氣物樣本進行采集,然后將樣本進行處理,采用外標式定量的方法對處理樣本中的硫酸根離子濃度進行檢測,以此確定廢氣中硫酸霧的具體濃度。離子色譜儀硫酸霧檢測法的檢查設備較為簡單,操作方法較為方便,檢測結果的準確度高,對樣品中硫酸根的檢測較為敏感。下文就具體介紹離子色譜儀硫酸霧檢測法所選用的一般用材以及一般檢測步驟。

      2.1 檢測用材

      離子色譜儀硫酸霧檢測中所用檢測材料是符合我國的標準規定的分析純性試劑,其中包括:去離子跟試劑(要符合我國GB-T6682的二級規定標準);具有陽離子交換性的樹脂;濃度為5mmol/L的碳酸鈉溶液以及濃度為1mmol/L的碳酸氫鈉溶液所組成的淋洗液;用有證標準的溶液來配制5×103μg/mL的硫酸鉀備用溶液;從5×102μg/mL的硫酸鉀的標準溶液中用吸管的硫酸鉀備用溶液并且放置于10000mL容量的容量瓶中,將其稀釋至與標準線同一高度,均勻搖晃,擱置備用;離子色譜硫酸霧分析儀的孔徑處選用0.5μm中速定量型過濾紙來完成過濾工作。

      2.2 廢氣采樣

      離子色譜硫酸霧檢測儀的廢氣采用工作是選用超聲波廢氣萃取采樣法來完成的,具體操作步驟為:將廢氣采樣試紙剪成小塊放置于300mL的帶有塞蓋的錐形研磨瓶之中,之后加入200mL的去離子跟試劑進行一段時間的浸泡,然后把錐形瓶放置在超聲洗滌器之中,在經過30min的超聲洗滌處理后將其取出,之后將經超聲洗滌過的錐形瓶放置于冷卻環境中進行冷卻,而后將冷卻過后的液體在中等速度的定量過濾試紙的過濾下轉移到300mL的容量瓶之中,在該溶液中加入100mol/L或是0.20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將溶液的pH值調試到7~9之間,并加純凈水將溶液稀釋到標準量線處。

      2.3 廢氣中硫酸霧濃度的測量方法

      (1)色譜標磚條件。采用ICS/1600型離子色譜硫酸霧檢測儀對液體進行檢查,檢查過程中要求淋洗溶液的流速要保持在1.50mL/min,儀器測量柱的柱溫要保持在40℃,測量液的選樣體積為30μL。

      (2)標準測量曲線繪制圖。選取6個100mL標準容量瓶,其中一號容量瓶中選用的標準溶液量為100mL,硫酸鉀濃度為250μg/mL,響應值為02624;二號容量瓶中選取的標準溶液量為200mL,硫酸鉀濃度為500μg/mL,相應值為05518;三號容量瓶選取的標準溶液量為400mL,硫酸鉀濃度為1000μg/mL,響應值為11228;四號容量瓶所選用的標準溶液量為6.00mL,硫酸鉀濃度值為15.00μg/mL,相應值為1.7226;五號容量瓶所選取的標準溶液量為8.00mL,硫酸鉀濃度值為20.00μg/mL,其相應值為2.3600;六號容量瓶所選用的標準溶液量為10.00mL,硫酸鉀濃度值為25.00μg/mL,其響應值為3.0136。然后根據6個容量瓶的不同響應值繪制出相應的曲線圖譜,最后在每個容量瓶中加入去離子根試劑,均勻搖晃,并將這6個容量瓶放入離子色譜儀之中,檢測儀器的響應值以及保留時間。

      (3)采樣值測定:首先采用去離子跟洗滌試劑對離子色譜的測試柱進行預處理,之后再注入采樣樣本進行二次處理,在處理過程中要注意,最初濾流出來的40mL液體應該不予采用,將其棄去,采用0.5μm型微孔過濾膜對濾流出來的液體進行過濾處理,最后得到的溶液才可以被用作試料。將這部分試料放入離子色譜檢測儀器之中,采用與標準繪制曲線一樣的條件對其進行測量。建立比對組,使選定試樣與空白試樣一起進行離子色譜曲線繪制,計算出空白試樣中硫酸根的濃度值,留以備用。

      3 對廢氣中硫酸霧濃度進行計算

      一般來講,對廢氣物中硫酸物濃度的計算環境分為兩種不同的情況——固定污染源中廢氣物之中的硫酸霧濃度計算和無組織規律的污染物所排放出的廢氣中的硫酸霧濃度計算。

      (1)對于固定污染源中廢氣物之中的硫酸霧濃度進行計算應該采用以下這種計算公式:P(H2SO4)=(9808/9606)×[V1/Vnd×(pb-pa)],式中P(H2SO4)代表固定的污染源所產生的廢氣之中硫酸霧的濃度值,pb代表試劑樣本中硫酸根離子的濃度值,pa代表著空白試樣溶液中硫酸根離子的平均濃度,V1代表著測試試樣的總體體積值,Vnd是干燥氣體在101325kPa和0℃狀態下的采樣標準體積,9808是硫酸溶液的標準摩爾質量,9606是溶液中硫酸根的標準摩爾質量。

      (2)對于無組織規律的污染物所排放出的硫酸霧濃度的計算應按下文公式:P(H2SO4)=(9808/9606)×[V1/Vn×(pb-pa)],其中P(H2SO4)為無組織規律的污染源所排放的廢氣中硫酸霧的濃度,除Vn外其他值與上文相同,Vn代表樣本在101325kPa下的標準體積。

      4 結語

      利用離子色譜檢測廢氣中硫酸霧的濃度既能夠實現經濟性同時也能夠實現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是一種極為有效的硫酸霧檢測方法,是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要與工業污染治理要求的較簡潔、方便、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國家環保局《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2] 環境保護部.HJ544-2009固定污染源廢氣硫酸霧的測定離子色譜法(暫行)[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

      [3] 龍素群,鐘志京,林 濤.離子色譜法測定氣態污染物中硫酸霧方法田[J].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8,14(1):128~129.

      第2篇

      [關鍵詞]產業結構變遷;大氣污染;空間異質;地理加權回歸模型

      1引言

      產業結構對一個經濟體的資源消耗強度、污染物排放規模起著決定性作用;[1]產業結構調整的目的在于以更少的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生產出更多的財富。[2]因此,產業結構調整是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質量協調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探討產業結構與大氣污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梳理現有研究:從研究視角看,大多局限于采用三次產業之間或工業行業內部結構變化來研究產業結構變遷對環境質量的影響,[3][4][5][6]但從動態的角度看,一個經濟體的產業結構變遷具有兩個維度,即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7]從研究方法看,只考慮了數據的空間依賴性,[8][9]但仍忽略了經濟變量由空間位置變化而產生的差異性,對于環渤海經濟圈而言,各省份之間不僅具有緊密的地理、經濟聯系,且經濟增長、產業結構等諸多方面的差異不容忽視;此外,由于數據在空間表現出的復雜性、自相關性和變異性,使得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在不同區域之間可能是不同的,假定區域之間的經濟行為在空間上具有異質性的假設更加符合現實。[10]故研究環渤海經濟圈產業結構對大氣污染的影響,不僅要考慮到產業結構、經濟增長、大氣污染等因素之間的空間效應,更應考慮變量間關系由區域單元差異而產生的變化。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采用地理加權回歸(GWR)模型,綜合考慮經濟變量之間的空間依賴性和空間異質性,從產業結構高級化與合理化兩個角度探討環渤海經濟圈產業結構對大氣污染的影響,繼而基于產業結構視角分析區域各單元大氣污染治理策略。

      2變量選取與數據來源

      限于數據可獲得性以及環渤海經濟圈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本文選擇人均SO2(E)排放量(噸/人)為大氣污染指標。此外,大氣污染作為經濟增長(gdp)的產物,有必要研究經濟增長對其產生的影響。各變量選取的經濟意義及構建情況如下。

      2.1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從產業結構高級化(TS)與合理化(TL)兩個角度衡量,其指標構建與干春暉等[7]類似。其中,TS是第三產業與第二產業產值的比值,以衡量產業結構是否具有低污染、低能耗的趨勢;TL反映產業聚合程度,即衡量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以及產業間的協調程度,若經濟處于均衡狀態,則TL=0,否則其值不為0。其具體形式為:

      2.2經濟增長

      “增長極限說”、環境波特假說,或者EKC假說,都指出了經濟增長對環境具有重要影響。為此,本文將經濟增長納入模型,用人均GDP(元/人)表示,以研究經濟增長對大氣污染的影響。此外,為消除可能存在的異方差,將所有變量進行對數化處理。

      本文選擇環渤海經濟圈7省份2005年、2009年、2013年經濟增長、人口數量、三次產業產值結構、三次產業就業結構數據,數據均來源于2006年、2009年、2014年《中國統計年鑒》以及各省統計年鑒。

      3研究方法

      3.1空間相關性分析

      通過全局莫蘭指數(Global Morans I)來檢驗變量的全局空間自相關性。Morans I的取值范圍為[-1,1],Morans I>0,說明存在正的相關性,越大相關性越強;Morans I

      進一步,通過莫蘭散點圖來檢驗區域大氣污染的空間集聚特征,可劃分為4個象限,其中,1、3象限表明大氣污染存在正的空間相關性,2、4象限則表示大氣污染存在負的空間相關性。

      3.2模型設定

      經典的全局回歸模型為:

      4實證分析

      4.1空間相關性檢驗

      經過計算,2005年、2009年和2013年全局莫蘭指數值分別為0.404、0.393和0.373,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仍維持在較高的水平,這說明環渤海經濟圈大氣污染排放存在顯著的空間依賴性。進一步通過莫蘭散點圖(見下圖散點圖,限于篇幅只給出2013年散點圖)分析其大氣污染排放的局域空間特征,發現三年間晉、蒙、遼、魯四省份都出現在第一象限,即表現出HH集聚;而京、津兩市在第三象限,表現出LL集聚;河北省出現在第四象限,即自身排放水平較高,但其鄰近省份相對較低。這一方面說明了區域內鄰近省份大氣污染排放存在正相關關系,同時也體現了各區域單元在排放水平方面存在的差異性。因此,在研究大氣污染問題時,應同時考慮其空間依賴性和空間異質性,從而能夠建立合理的理論模型。

      4.2模型估計

      本文分別以高斯、指數、三次方函數為不同權重矩陣估計式(5)各參數,基于三種不同矩陣的參數估計結果基本一致,限于篇幅,只給出了擬合度最高的基于三次方函數權重矩陣的估計結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4.3結果分析

      通過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在同一年份中,經濟增長、產業結構高級化、產業結構合理化都表現出顯著的空間不穩定性,即各參數估計值隨著空間位置的變化而產生了顯著的變化,驗證了空間異質性的存在。而對于同一省份,不同年份的回歸系數值的大小甚至符號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說明產業結構等因素對大氣污染影響的時間不穩定性。

      第一,經濟增長對大氣污染的影響。2005年各省份經濟增長回歸系數均為負,說明經濟增長并未加劇大氣污染排放,甚至帶來了大氣污染物的減排,其中京、津兩市減排力度最大,而冀、晉、蒙三地區減排力度最??;2009年京、津、遼、魯四地區經濟增長依然可以促進大氣污染減排,但其他三省份卻加劇了大氣污染;2013年各省經濟增長都加劇了大氣污染,并且其幅度表現出基本一致的趨勢。說明區域各省份尚未實現經濟增長與大氣污染減排的協調發展,反而在逐漸加劇大氣污染,這固然與經濟增長而帶來的大量能源消耗有著密切的關系,但不能否認高投入、高排放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仍舊對環境產生了巨大壓力。以北京市為例,其經濟增長雖主要依賴于第三產業(2013年占總產值77.5%),但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仍消耗了大量能耗,故進一步優化經濟增長方式仍是其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二,產業結構對大氣污染的影響。2005年京、津、遼、魯四省產業結構高級化促進了大氣污染減排,2009年晉、蒙兩地區的產業結構高級化則加劇了大氣污染;2013年各省份產業結構高級化都促進了大氣污染減排。但是,京、津、遼、魯四省市的減排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呈現遞減趨勢,冀、晉、蒙三地區產業結構高級化雖然逐步帶來了減排,但仍存在一定的減排空間。由于TL指標越接近0,產業結構越合理,資源有效利用程度越高,故產業結構合理化回歸系數顯著為正時,說明產業結構越不合理,造成的大氣污染排放水平越高。而京、津、魯、遼四個省份2005年和2009年產業結構合理化為負,說明產業結構合理化未能為其帶來污染物減排,同時其系數(絕對值)變小,故產業結構合理化加劇大氣污染排放的作用在減??;2013年,回歸系數都為正,說明產業結構合理化可以促進減排,但對于冀、晉、蒙三地區其產生的減排效果在減小??梢钥闯?,產業結構高級化和合理化對大氣污染起到一定減排作用,但其減排效果在減小。

      綜合而言,2005年和2009年各省結構效應(即產業結構高級化和合理化)對大氣污染存在較大影響,而規模效應(即經濟增長)對其影響相對較小。此外,結構效應中產業結構合理化與高級化對大氣污染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影響,說明各省在推動產業結構變遷的過程中,未能實現二者的協調發展。2013年規模效應對大氣污染的影響顯著增加,但轉變為加劇作用,結構效應對大氣污染的影響呈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產業結構高級化與合理化都實現了對污染的減排作用。這說明,經濟增長對環境產生的壓力并未減弱,而產業結構仍存在一定優化空間。

      5結論

      本文利用地理加權回歸模型分析了環渤海經濟圈產業結構對大氣污染的影響,得到以下結論。

      第一,大氣污染存在顯著的空間依賴性與空間異質性,經濟增長、產業結構對大氣污染存在顯著的區域差異。

      第二,通過動態比較發現,同一省份產業結構對大氣污染的影響大于經濟增長的作用,但經濟增長加劇大氣污染的作用逐漸變大,而產業結構高級化與合理化對大氣污染的減排效果在減小。

      上述結論說明,大氣污染的空間效應需要實施合理的聯防聯控治理措施,但是各省在經濟增長、產業結構等影響因素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需要結合各省產業結構實際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此外,在經濟增長加劇大氣污染排放,而產業結構高級化和合理化對大氣污染的減排效果減弱的情形下,如何進一步優化各產業內部結構,充分發揮其減排潛力,如何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仍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的。

      參考文獻:

      [1]胡春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是加強環境保護的根本[J].宏觀經濟研究,2009(2):35-39.

      [2]黃亮雄,王鶴,宋凌云.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是綠色的嗎?[J].南開經濟研究,2012(3):110-127.

      [3]肖慧敏.中國產業結構變動的碳排放效應研究――基于省級面板數據[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1(5):84-87,92.

      [4]Vukina T.,Beghin J.C.,Solakoglu E.G..Transition to Markets and the Environment Effects of the Change in the Composition of Manufacturing Output[J].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9(4): 582-598.

      [5]Friedl B.,Getzner M..Determinants of CO2 Emissions in a Small Open Econom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5):133-148.

      [6]干春暉,鄭若谷,余典范.中國產業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和波動的影響[J].經濟研究,2011(5):4-16,31.

      [7]彭水軍,包群.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假說的中國檢驗[J].財經問題研究,2006(8):3-17.

      [8]馬麗梅,張曉.區域大氣污染空間效應及產業結構影響[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7):157-164.

      第3篇

      關鍵詞:空氣污染指數;面板模型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步提高。但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給我們的生活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其中對城市空氣污染的影響問題尤為嚴重。因而,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做出客觀、全面的認識就變得尤為重要。

      目前,學術界對空氣質量的研究范圍都比較窄,或只針對少數地區、城市,或沒有從社會因素更深層次挖掘空氣污染指數的影響因素。為此,本文選取克拉瑪依、大同、濰坊、武漢、汕頭、韶關、牡丹江及赤峰8個城市2008-2014年的樣本數據,采用面板數據對空氣污染指數的氣候和社會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

      二、實證分析

      本文也采用空氣污染指數(API)做研究,空氣污染指數(API)就是將常規監測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總懸浮顆粒物濃度簡化成為單一的概念性指數數值形式,并分級表示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質量狀況,計算公式為:

      (1)

      其中,I為某污染物的污染指數;C為該污染物的濃度值。則空氣污染指數API為:

      (2)

      (1)在氣候因素方面,本文認為降水量、相對濕度、溫度、平均水汽壓都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據此構造回歸模型如下:

      (3)

      其中Js表示降水量(10kin);SD表示相對濕度(103):WD表示溫度(104℃);SQY表示水汽壓(1MPa);μ為隨機擾動項。根據Hausman檢驗,本文最終采用個體固定效應回歸模型進行估計,結果見表1。

      由回歸結果可知: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濕度每相對增長103,平均來說會引起空氣污染指數下降2.3個百分點;溫度每升高104℃,會引起空氣污染指數下降0.3個百分點;水汽壓每上升1,會引起空氣污染指數下降0.9個百分點;降雨量對空氣污染指數有滯后影響,平均來說降雨量每增長10km,空氣污染指數就下降3.17個百分點。

      (2)影響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社會因素主要有經濟生產和環境保護兩個因素。其中,經濟生產中的工業生產總值、粉塵排放影響最為顯著。在環境保護方面,本文考慮城市綠化面積這一因素。據此構造回歸模型如下:

      (4)

      其中:人均粉塵排放量(百噸/人);表示人均綠化面積(公頃/人);表示人均工業產值(百萬/人)。根據Hausman檢驗可知采用個體固定效應回歸模型,結果見表2。

      回歸結果顯示: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人均粉塵排放量每增長1百噸,平均來說會引起空氣污染指數上升5.99個百分點;人均工業產值每增長1百萬,平均來說會引起空氣污染指數上升1.46個百分點;人均綠化面積每增長1公頃,平均來說會引起空氣污染指數下降1 10.95個百分點。

      三、結論

      據以上分析,得出主要結論有:氣候方面,降水量、濕度、溫度、水汽壓均對空氣污染指數呈顯著負相關。人類經濟社會活動方面,工業總產值、粉塵排放量對空氣污染指數呈顯著正相關,綠化面積對空氣污染指數呈顯著負相關。據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推進園林城市建設,有效調節城市空氣環境

      首先,森林被成為“綠色水庫”,能有效調節城市空氣濕度。其次,園林綠地能有效凈化空氣。綠色植物能調節二氧化碳和氧氣在空氣中的相對平衡,改善和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同時,園林綠地還可有效吸收影響人類健康的有害氣體。

      2.著重發展第三產業,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

      第4篇

      關鍵詞:灰色關聯度;主成分分析;多元線性回歸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1-0051-02

      一、武漢市空氣污染概況

      (一)研究對象分析

      近年來武漢市為了追求經濟快速發展而忽略對環境的保護,進而導致空氣質量與經濟發展嚴重失調。針對于空氣質量發展與經濟發展的一個權衡,最大化的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研究。以武漢市1996-2012年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和社會經濟發展數據為依據,著重分析空氣污染對武漢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提出空氣質量管理的對策建議。分析研究對象策略見圖1。

      (二)合理研究假設

      1.API值對不同污染物的危害程度具有可度量性,即:相同API值對應的不同污染物危害程度相等。2.忽略數據更新頻率為每小時一次,的數據或會有所延滯,或不能及時更新的影響。3.當遇到監測儀器校零、校標等日常維護行為,或出現儀器故障、通信故障、停電等情況,可能會出現不能及時更新或某些站點沒有數據。本次旨在盡最大努力及時滿足公眾知悉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需求。

      二、武漢市空氣質量研究的定量分析

      (一)概論

      環境系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所以,空氣污染現象也一定是一個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的因素對污染程度的影響的大小不同,其中,對空氣污染程度影響最大的作用因素,我們稱之為“主要因素”。而“影響”這個概念是一個模糊的,定性的概念。因此,欲確定空氣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就應該收集不同作用因素的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引入量化指標對其影響程度進行評估,并根據這個量化指標,最終確定其對空氣污染程度影度大小。根據相關的大氣科學資料,我們需要確定對城市空氣污染程度影響較大的幾個因素。

      四、武漢市空氣污染治理的建議

      加強預防,預防是環境空氣污染防治的基礎,沒有檢測手段就很難對環境空氣進行有效的監督預警,要進行預防,這就要求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監測,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管理,及時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居民進行生產生活,以促進生產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治理,需要在管理制度、技術上綜合進行,管理上:實施流域綜合管理計劃,統一規劃空氣污染控制政策和設立執行部門,進行空氣污染的綜合治理。從領導層開始加強對空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視,增強領導工作的針對性、超前性,抓好組織落實,完善相應的組織管理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建立目標責任制,分階段、有重要地推動工作開展。

      嚴格法律制度,強化環境管理,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要抓緊制定和完善農業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充分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手段保障生態環境建設的順利進行,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行為。

      參考文獻:

      [1] 司守奎,孫璽菁.數學建模算法與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

      [2] 鄧維斌,唐興艷,胡大權,周宇敏.SPSS19.0統計分析實用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第5篇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工業企業也隨之不斷發展,它所產生的有害氣體越來越多。在很多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勢必會排放很多工業氣體,而這些氣體因為多含有的有害物質且不易在空氣中消散,對我們的生活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所以,文章對于如何治理現今的工業技術污染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對工業污染問題的治理提供良好的借鑒意義。

       

      1 工業廢氣污染的種類及成因

       

      社會上的工業生產種類繁多,對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的是石油及與之相似的工業品種,這些工業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會排出大量的有害氣體,這些氣體的有害物質在空氣中無法分解,對空氣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而其中污染物主要包括兩種:第一、固體顆粒污染物;第二、氣體污染物。

       

      1.1 固體顆粒粉塵污染物

       

      固體污染物是空氣污染物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除了被稱為固體顆粒污染物外,它還有另外一種名稱叫溶膠性污染物。顧名思義,顆粒污染物一般指的是大氣中的固體或液體顆粒狀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主要來自化工廠、水泥廠及鍋爐廠等這些地方所產生的廢氣污染。大部分是因為在這些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中,都需要燒煤等礦物質來完成生產,而在燃燒過程中,在很多時候燃燒物燃燒的并不徹底,隨后被排放到空氣中,其中所存有的不溶于大氣的顆粒物就對空氣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

       

      1.2 氣體污染物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著工業企業的不斷發展,在現今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中,所排出的大氣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大氣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污染物:

       

      (1)含氮有機氣體污染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汽車相類似的一些機械產品燃料的燃燒也會對空氣造成污染?,F代社會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汽車作為一種新型、便利的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但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現今,絕大多數的汽車仍需要燃料的燃燒,才能進行工作。但在汽車燃料的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氮有機氣體污染物,對這些氣體在燃料燃燒過程中被排放進大氣中,使得空氣中的含氮有機污染物不斷增多,不利于空氣的循環,對空氣的正常循環結構造成了嚴重破壞。

       

      (2)含硫氣體污染物。含硫污染物是大氣污染物中并不經常見得一種。它主要是由工業企業冶煉金屬所產生的,是由有金屬氣體在冶煉的高溫環境下產生的。這種污染物還能與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發生反應后所產生的物質就是我們所說的酸雨。酸雨除了對物體具有腐蝕作用外,同時也對人的身體健康有所危害,使人在酸雨的環境下產生呼吸系統的疾病。

       

      (3)碳氫有機氣體污染物。碳氫化合物統稱烴類,是指由碳和氫兩種原子組成的各種有機化合物,碳氫化合物主要來自天然源。其中主要包括四種污染:烷烴、烯烴、芳香烴、含氧烴。日常生活中,雖然人們還沒有感受到它對人們生活的不良影響,但是它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對人們造成了危害,這一氣體的排放,對空氣中的臭氧層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太陽所發出的紫外線強度大大增加。不僅對社會環境造成了破壞,同時也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增加了皮膚癌的患病幾率。之前有研究表明,氟物質的使用過量對環境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響,因此,我們應該減少氟物質的使用量,對自己負責,對環境負責。

       

      2 促進工業廢氣污染治理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的策略

       

      2.1 突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

       

      應該加大對空氣污染的治理問題,這要從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工業行業抓起。對于工業污染問題的治理,只靠個人是不夠的,政府必須加大對污染企業的管理力度,制定有效、合理的整治措施,對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的非法型企業,政府應該予以取締,空氣污染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所以這就要求政府相關部門把治理好空氣污染問題當成重中之重。對于空氣污染治理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對于如何治理的策略性建議,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參與進來,出謀劃策,為空氣污染的有效治理出一份力,同時結合政府的有效政策,使人民對保護環境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層面。團結統一,使空氣的治理問題能夠高效完成。

       

      2.2 不斷革新工業廢氣污染治理技術

       

      對于工業廢氣的治理,為了減少排放氣體的污染物質,相關部門已經推出了多種污染氣體排放之前所能進行的有效處理方法,其中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法、催化燃燒法、催化氧化法、酸堿中和法、等離子法等多種處理方法。除以上方法之外,廢氣處理塔采用多重廢氣吸附過濾凈化系統,工業廢氣處理設計周密、層層凈化過濾廢氣,效果較好。但是相關的治理技術在在治理空氣的過程中,還存在比較大的缺陷,這就要求我們在空氣的治理的過新程中,不斷實踐、不斷改良,不斷推動著治理技術的革新,是全社會人民團結起來,鉆研治理空氣污染的新技術,從而使空氣污染的治理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2.3 注重政策的引導和環保宣傳力度

       

      對于空氣的污染,很多都是傳統的工業企業造成的,對于空氣污染的治理,需要耗費大量的生產資金,有很多小企業因為資金不足,為了節約成本,對于空氣造成污染的問題企業給予了置之不理得態度。在這問題上,政府應該加強對這一問題的宣傳,使群眾的環保意識得以有效提高,在今后環境的保護的實踐中增加人民的自主意識。由于一些企業資金不足,無法完成本企業對所排放的污染氣體的治理,這就要求政府對這樣的企業給予一些資金上的支持,有了充足的資金,企業的污染治理才能有效進行。同時,政府還應該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運用法律的手段強制企業進行氣體污染物的處理。對于對空氣治理問題置之不理的企業,政府應該進行通報批評,且根據企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同時要求企業必須按照要求完成,否則就會得到更加嚴厲的懲處。

       

      3 結束語

       

      文章主要論述了工業廢氣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并通過詳細的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治理建議,在文章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發現,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就是工業企業,所以工業企業在治理廢氣污染的問題上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企業必須要履行對于保護環境應盡的義務。另外,個人在也要加強自己的環保意識,監督好自己的同時也能對別人實行監督,團結一致,為保護環境出一份力,共同構建和諧、健康、美好的社會環境。

       

      作者:楊偉鵬 來源: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年20期

      第6篇

      關鍵詞:環境;空氣監測;過程;控制

      中圖分類號:X8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04020202

      1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也在加快進行,人們對環境也更加關注,由于環境空氣污染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環境質量的監測結果和空氣質量被劃分了幾個等級,但往往這些等級讓人們覺得有所不同,本文在分析我國環境空氣監測體系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來一些需要改善的建議,以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對環境改善的需要。

      2我國環境空氣監測發展概況

      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就一直對環境空氣監測展開了工作,監測設備主要以城市自己配備為主,而我國的環境空氣監測項目、技術和方法大多數都是參考國外的一些技術,自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采用了統一的監測技術和方法,在我國的各個主要城市建立起環境監測站,收集本城市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90年代后,我國城市環境監測站已經形成了一個網絡,隨著我國對環境認識意識的進一步加強,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3目前我國對環境空氣質量的評價方法

      目前,我國評價和反應空氣質量采用的主要手段就是空氣污染指數(API),這種方法是將常規監測到的幾種污染物的濃度簡單地轉化為單一的數值形式,從而進行等級劃分,來判斷空氣的污染程度,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等被記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污染項目中。我國目前對空氣質量的好壞分為幾個等級。

      4存在的問題

      4.1一些城市的空氣自動監測系統還不完善

      在“十一五”計劃中,我國有113個城市被列為國家環境重點保護城市,這足以說明我國很多的城市空氣質量沒有達標,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空氣自動監測系統不夠完善。由于各地方部門對城市保護環境資金投入不到位,導致其空氣自動監測系統不完善,使得城市空氣質量不能達到國家標準。在“十一五”期間,我國已經在各個區縣設立了空氣自動監測站,并把城市空氣質量監測列為重點解決問題,積極推行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的新標準,努力完善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系統。

      區域性空氣污染的監測和評價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由于我國對空氣質量監測體系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因此,沒有形成全面對區域性空氣污染的監測和評價能力,從而很難分析一些污染源對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區域性空氣污染的監測和評價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4.2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由于對環境空氣監測的資金投入得較少,監測儀器也相對缺乏,沒有展開對人體影響較大和污染物嚴重的有機污染物進行監測,沒有開展對相關工作的研究,而國內也只有極少數的城市展開了對一氧化碳和臭氧項目的監測,因此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4.3我國環境空氣質量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大氣霧霾、光化學煙霧等污染已經出現,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今的污染類型也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汽車尾氣污染和煤煙型污染,而我國現行的空氣污染的評估方法已經不能全面反映空氣質量污染的狀況,也不能滿足廣大群眾對環境知情權的需求??偟膩碚f,我國新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5對策與建議

      通過對上面問題的分析可知,我國需要不斷地修改和完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從而來制定更加科學的更加符合我國國情的空氣質量標準,本文對環境監測和評價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5.1我國空氣質量要按功能區進行分類

      目前,我國現行的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分為三類,而目前很多地方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后,特定的工業區功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而這些區域大多數成為了居住區、商業區、公共綠地區等,這些特定工業區的污染源一是通過改造升級,減少了污染的排放,二是企業進行搬遷,遠離了城區,然而這些地區已經不再適用三級標準評價環境空氣質量,要按照新標準《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進行分類。

      5.2不斷修訂我國空氣質量標準分級制度

      我國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分級不再對應于功能區的分類,而要對不同類型進行分級,比如一些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等,應該執行統一的濃度限值。增加PM2.5項目,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也可以稱為可入肺顆粒物,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一部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都有重要的影響,且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應在全國建立統一的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系統,大力發展PM2.5項目,使城市環境達到國家的統一標準。自《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出臺以后,我國的很多城市都大力發展對PM2.5、CO等項目的監測工作,預計在2016年全國各城市都將推行此項目,使環境達到國家的標準。

      5.3完善空氣污染指數的表述方式

      由于國內外對空氣污染指數處于“50-100”的描述差別很大,因此,綜合來說,國外給公眾提供的空氣污染指數的信息更加詳細,更加具體。我國環境空氣監測體系要更加注意,應該以人民群眾的健康為根本,要使用大眾能夠聽懂的語言來提醒市民要以預防為主,提高市民的憂患意識,用更加親切的語言來表述空氣污染指數,從而能夠使市民對環境更加重視。

      5.4完善空氣污染指數計算時所包含的污染物種類

      我國在公布空氣污染指數或者是進行空氣污染指數預報時,往往只是計算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空氣污染指數,雖然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已經包括一氧化碳和臭氧的濃度限值,但這些并不是常規監測考核指標,我國大多數城市并沒有把這兩項放入空氣污染指數中計算,而一些發達國家都已經把這兩項納入了空氣污染指數的計算中,在這一方面,我國還遠遠比不上發達國家,因此我國要增加對空氣污染指數計算時所包含的污染物種類。

      5.5完善空氣污染指數對公眾制度

      目前我國對空氣污染指數的公布大多都是計算一天的空氣污染指數,而在發達國家,大多數都已經實行了每小時對公眾公布空氣污染指數的政策,而每小時公布空氣污染指數能夠更好地反映一天中不同時段的空氣污染指數變化,從而使得空氣污染指數能夠更加真實客觀,也便于公眾安排自己一天的活動,從而更好地為廣大市民服務,因此,我國全國范圍內所有城市環境空氣監測點應該統一聯網,及時進行公布,從而把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和公布機制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6結語

      環境空氣監測質量對保證監測數據的質量至關重要,因此要改變以往對環境空氣監測質控的思想,從監測的開始到報告的每個環境都要進行監控,進行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監控,選擇恰當的公式對其進行正確地計算,并且進行必要的統計和檢驗,從而確保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及時性,這樣人們才能更加重視環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使環境監測的質量越來越高,才能使我們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方,王瑞斌,李鋼.中國環境監測質量監測現狀與發展[J].中國環境監測,2004,20(6).

      第7篇

      這似乎是一個無關痛癢的建議。但是,如果城市居民普遍接受這一個建議,可以為國家或個人節省幾百億元的醫療經費,解救幾萬條生命。道理很簡單,中國的空氣污染嚴重。而一個小小的口罩,可以把百分之八九十的污染物排除在呼吸過程之外。

      最近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為空氣和水的污染而造成的非正常死亡達75萬人,其中除了6萬人是水污染致死外,大部分都是空氣污染致死。國際通行的衡量空氣污染的標準,是測量每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的懸浮微細粒子。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是20微克。中國只有1%的城市居民生活在40微克的標準以下!有58%的城市居民,生活在100微克標準以上的空氣中,其中北京達到了150微克,廣州情況相對好一些,也達到100微克。相比之下,紐約才二十幾微克。

      要知道,因空氣污染而死亡的,僅是極端現象。但是,由空氣污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癥等等,就司空見慣了。這些人要么喪失了工作能力,要么花大量的錢看病,無形中加重了老百姓的醫療負擔,提高了經濟發展的成本。另外,空氣污染,已經使許多兒童血液的含鉛量超出正常標準。已經有報道說,住在低樓層的孩子,血液中的含鉛量明顯比住高樓層的孩子高。血液含鉛水平高,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智商降低。對于我們這一以聰明自傲于世、高度重視教育的民族,是嚴重威脅。長此以往,還怎么發展知識經濟?

      當然,要治理這些發展中的問題,需要政府有效的行動,需要全社會的動員。我們也并非沒有好消息。一些城市的空氣質量最近兩年停止惡化,甚至有了好轉。但是,這么惡劣的空氣,不是一兩天就能清理的。公民自己必須采取積極行動保護自己,不要成為經濟發展的代價。戴口罩是一個最便宜方便的手段。2000年我在日本時,面對空氣污染和感冒流行,許多專家上電視給公眾建議:出門戴口罩。一層口罩,據說能排除呼吸中90%的懸浮物和病菌。

      讓我驚訝的還不是中國空氣質量之差,而是人們對這種威脅自己健康甚至生命的因素的冷漠。第一個問題是公民的信息不足。世界許多大城市都有空氣污染問題,解決起來很困難。但是,充足的信息和教育,能夠避免許多人間悲劇和重大的經濟損失。比如,新加坡就每天公布當日的空氣質量,甚至細到每個小時的空氣指數。我國目前也這樣做了,這是一個明顯的進步,但是還不夠。

      當公民沒有足夠的信息時,自然對環境更加麻木。比如,前不久我寫了兩篇文章,建議北京學習倫敦,施行機動車進城收費制,以減少機動車流量。我當然知道,沒有人喜歡開車進城還要交費。不過,此舉從公共利益來考慮,優化了城市環境、降低了污染,在倫敦已被證明行之有效??墒?,此文一出,我立即遭到許多人網上的謾罵,可以感受得到,許多中產階層對這一建議非常反感,大多數人恐怕都反對??墒?,同樣的方案,在倫敦受到了壓倒性的支持――要知道,北京的空氣污染程度比倫敦高六倍,為什么倫敦市民能大規模放棄汽車,北京人卻喜歡保持開車這一少數人的特權呢?

      信息和知識,是對應空氣污染最有效、快捷的措施。我希望,口罩在未來成為中國大城市的“時裝”,各種優美設計會層出不窮,口罩上甚至可以寫上環保標語,增強人們的環境意識,正視我們的環境危機。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