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6 16:54:11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治理方針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指導思想
以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以組織開展“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統攬政法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全局,建立完善“打、治、防、控”一體化的工作體系,構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長效工作機制,全黨動手,全民動員,全面規劃,分布實施。經過三年的努力,建立起全方位、全天候,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反應快速、打擊有力、治理及時、防范嚴密、控制有效的適應形勢要求的新型治安格局。實現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的目標,確保全鎮社會政治穩定和治安大局平穩。
二、工作目標
在“嚴打”整治專項斗爭取得重大勝利的基礎上,為鞏固“嚴打”成果,建立適應新形勢要求的保障社會治安持續平穩的長效機制,針對我鎮當前的治安形勢,我們要在全鎮實施以建立新型的“打、治、防、控”機制為主要內容,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實施“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逐步實現“四個轉變”,即在工作方針上由以打開路、側重打擊向預防為主、重在治本轉變;在工作范圍上由單純解決治安問題向排查消除不穩定因素、全面維護社會穩定轉變;在工作方式上由依靠政府、依賴專門機關向防范工作主動化、市場化、有償化轉變;在工作模式上由靜態控制為主向動靜結合、以動態控制為主轉變。全面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文秘站網-找文章,到文秘站網]新型的治安防控網絡和保障機制,使我鎮社會治安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三、任務要求
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是一項民心工程,是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關系我鎮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的一件大事。要充分認識實施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加大力度,狠抓落實。各行政村、各單位、各部門要站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實擔負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自覺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把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切實履行職責,認真抓緊抓好。
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要突出工作重點,全力提高新形勢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整體水平。
(一)、要堅定不移地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始終保持對刑事犯罪的高壓態勢。要堅持以“破大案、追逃犯、打團伙、治亂點”為主攻方向,加大破案追逃的工作力度,爭取做到重特大積案破案率達到90以上,現行重特大刑事案件力爭發一破一。
(二)、要妥善處理各類人民內部矛盾,大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各行政村、各單位、各部門都要把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抓早、抓小、抓苗頭,做到及早發現、及時化解,并通過多項措施的建立和完善使這項工作經?;?、制度化。
(三)、要貫徹“預防為主”方針,深入持久地開展基層安全創建活動。城區安全創建活動要與即將開展的城區建設工作相結合,進一步加強社區群防群治隊伍建設,完善群防群治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創建活動。農村安全創建要通過抓組織、抓制度、抓巡邏防范、抓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等工作的開展,全面提高農村創安水平。
(四)、要強化動態控制,建立“打、治、防、控”一體化的防控快速反應體系,做到“反應快速、打擊有力、防范嚴密、控制有效”。要建立完善“四個體系”,即以專門機關為依托的打擊犯罪體系,解決“打得狠”的問題;以公安部門為依托的動態防范體系,解決“控得住”的問題;以社區為依托的基層防范體系,解決“防得牢”的問題;以有關部門為依托的重點管理體系,解決“管得嚴”的問題。
四、方法步驟
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分三步實施,即一年打基礎,力爭有進步;二年抓規范,整體見成效;三年抓鞏固,全面上臺階。
20__年為基礎年。工作上要強力實施四個突破,即城鎮在健全“打、治、防、控”網絡建設上有新的突破;廣大鄉村在安全創建,抓好群防群治網絡建設上有新的突破;城鄉結合部,交通干線在整治治安亂點上有新的突破;“嚴打”斗爭在打擊鄉村流氓惡勢力和盜、搶等侵財型案件上有新的突破。
20__年為規范年。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在推廣典型,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全面鋪開,全面達標,不留死角,使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的各項目標基本得到實現。
20__年為總結評比、鞏固提高年。要在總結,評比,完善,提高,鞏固,創新的基礎上,構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長效機制。
五、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以下保障措施,確保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順利實施。
一是加強隊伍建設,為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組織保障;二是多渠道籌集綜治工作資金,為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經費保障;三是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為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人力保障;四是嚴格獎懲,通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的落實,為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高效的激勵機制;五是廣泛
宣傳,為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濃厚的輿論范圍。
【關鍵詞】 放射性小腸炎 腸梗阻 手術 體會
放射性小腸炎是婦科惡性腫瘤、直腸癌、男性前列腺惡性腫瘤等盆腔疾患行放療后常見的并發癥。其治療很難通過保守治療而愈,而應在糾正全身情況的同時選擇手術治療。我院自2001-2009年共收治直腸癌、宮頸癌等放療后致腸梗阻21例,均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男8例,女13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46.5歲。原發疾?。褐蹦c癌15例,宮頸癌4例,乙狀結腸癌1例,前列腺癌1例。病理診斷:腺癌13例,粘液腺癌2例,腺瘤惡變2例,鱗狀細胞癌4例。本組病例有12例術前、后1月均進行了放療,9例術后1月進行放療。放療結束后2-8個月(平均3.7月)均出現持續性腹痛,陣發性加劇,嘔吐,腹脹,(或人工)停止排氣排便等腸梗阻癥狀。腹部x線透視見有階梯狀氣液平面。其中11例在梗阻前有不同程度的腹瀉,4例腹瀉嚴重,日9-13次,為稀便或稀水樣變。有14例在術前經過2-5次的保守治療,最終手術解除梗阻。
1.2 方法
腹部或盆腔惡性腫瘤經過放射治療后出現腸梗阻,其發展有一個過程,早期為不完全性梗阻,可先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無效后再手術。手術方式:本組21例梗阻均在回腸末端,距蛔盲部約5-85cm之回腸粘連成團,手術應行粘連成團塊狀的小腸袢切除吻合術或短路手術。其中6例行回腸端端吻合術,11例行回腸升結腸(或結腸肝曲)端側吻合術,4例行短路手術。
1.3 結果
本組病例切除標本組織學檢查均診斷為放射性小腸炎,16例為單純性放射性小腸炎,3例合并腫瘤復發,2例淋巴結轉移。本組手術6例行回腸端端吻合術,術后1例出現吻合口瘺,占16.7%,經保守治療治愈,1例術后48小時死于中毒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率為4.76%,余20例恢復良好,治愈率95.2%。
2 討論
放射治療是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1],消化系統的小腸對電離輻射最敏感[2],即使中等放射劑量也容易導致小腸的損害,引起小腸梗阻,重者發生小腸會陰內瘺[3],而消化道腺癌對放療低度敏感,宮頸鱗癌中度敏感[4],因此,當腫瘤達治療劑量時必然引起小腸的損害。本組21例放療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早期的腹瀉是由于小腸一過性的絨毛萎縮以及回腸末端維生素b12、膽酸吸收減少,而使脂肪吸收障礙。隨著病情的發展,放療損害腸壁小血管,使之閉塞,粘膜出血、壞死、潰瘍,進而引起粘膜下至漿膜的纖維組織增生[5],腸管粘連成團,充血水腫,表面紅白相間,漿膜有點狀出血及瘀斑,腸壁僵硬;重者腸壁呈乳白色,腸壁僵硬如皮革樣,與正常腸管分界明顯。同時加之大網膜的保護性作用及易粘連的特性[6],最終導致腸管粘連,狹窄梗阻。
根據術中所見及放療后發病時間,表明放療后腸道的損害是進行性的,放療結束而局部的病理變化并沒有停止。放射性小腸炎,常在放療2個月后出現癥狀,多見于放療劑量大,治療期間有嚴重腹瀉者。早期梗阻為不完全性,體查時下腹部有明顯壓痛,觸診有柔韌感,有時可觸及一境界不清的包塊,根據其病史及臨床特點一般不難做出診斷。特別是在放療后出現的腸梗阻表現,臨床醫師容易將其歸咎于原發腫瘤復發或淋巴結轉移,而較少考慮放療因素,病人失去治療機會。放射性小腸炎并梗阻的特點:⑴放療后腸道的損害在一定時期內是進行性的;⑵都有腹部、盆腔惡性腫瘤放射治療或術后放射治療的經過;⑶病變部位均在回腸末端。因此其治療很難通過保守治療而愈,而應在糾正全身情況的同時選擇手術治療。
放射性小腸炎并梗阻的手術方式,應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有否腫瘤復發及廣泛淋巴結轉移等情況決定:梗阻部位距蛔盲部大于10cm以上者可行回腸-回腸端端吻合,小于10cm者行回腸-升結腸(或結腸肝曲)端側吻合;本組2例行回腸-回腸端端吻合術后出現吻合口瘺,分析其發生原因:吻合口距蛔盲瓣太近(5-10cm),由于蛔盲瓣的阻擋作用增加了吻合口的壓力。腸管切除范圍不夠。因此梗阻部位距蛔盲部距離較近者(小于10cm),應行回腸-升結腸(或結腸肝曲)端側吻合術,以防并發癥的發生。對于粘連成團,腸管固定于骶骨及盆腔內無法分開者,此時不必強求分離[7],只將粘連的腸袢移出盆腔,檢查通暢即達目的。術中腸管破裂時不要通過修補而保留腸管,盡可能快的將整個粘連腸袢游離后切除行端端吻合術,隨后大量生理鹽水沖洗腹腔,本組無1例發生腸瘺或腹腔感染。有報道放射性小腸炎引起梗阻者手術方式以短路為妥[3]、,我們認為,對于年齡大、全身情況差、粘連范圍較大難以分開、粘連梗阻合并腫瘤復發或淋巴結轉移者行短路手術,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創傷,以延長患者的生命。
參 考 文 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1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198.
[2]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1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806.
[3] 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第7版.中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652.
[4] 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第7版.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60.
[5] 梁永澤.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 1990;10:4.
[6] 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第7版中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360.
[7] morgeasten l,et al. am j surg 1977;134:166.
【關鍵詞】 放射性小腸炎 腸梗阻 手術 體會
放射性小腸炎是婦科惡性腫瘤、直腸癌、男性前列腺惡性腫瘤等盆腔疾患行放療后常見的并發癥。其治療很難通過保守治療而愈,而應在糾正全身情況的同時選擇手術治療。我院自2001-2009年共收治直腸癌、宮頸癌等放療后致腸梗阻21例,均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男8例,女13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46.5歲。原發疾?。褐蹦c癌15例,宮頸癌4例,乙狀結腸癌1例,前列腺癌1例。病理診斷:腺癌13例,粘液腺癌2例,腺瘤惡變2例,鱗狀細胞癌4例。本組病例有12例術前、后1月均進行了放療,9例術后1月進行放療。放療結束后2-8個月(平均3.7月)均出現持續性腹痛,陣發性加劇,嘔吐,腹脹,(或人工)停止排氣排便等腸梗阻癥狀。腹部X線透視見有階梯狀氣液平面。其中11例在梗阻前有不同程度的腹瀉,4例腹瀉嚴重,日9-13次,為稀便或稀水樣變。有14例在術前經過2-5次的保守治療,最終手術解除梗阻。
1.2 方法
腹部或盆腔惡性腫瘤經過放射治療后出現腸梗阻,其發展有一個過程,早期為不完全性梗阻,可先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無效后再手術。手術方式:本組21例梗阻均在回腸末端,距蛔盲部約5-85cm之回腸粘連成團,手術應行粘連成團塊狀的小腸袢切除吻合術或短路手術。其中6例行回腸端端吻合術,11例行回腸升結腸(或結腸肝曲)端側吻合術,4例行短路手術。
1.3 結果
本組病例切除標本組織學檢查均診斷為放射性小腸炎,16例為單純性放射性小腸炎,3例合并腫瘤復發,2例淋巴結轉移。本組手術6例行回腸端端吻合術,術后1例出現吻合口瘺,占16.7%,經保守治療治愈,1例術后48小時死于中毒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率為4.76%,余20例恢復良好,治愈率95.2%。
2 討論
放射治療是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1],消化系統的小腸對電離輻射最敏感[2],即使中等放射劑量也容易導致小腸的損害,引起小腸梗阻,重者發生小腸會陰內瘺[3],而消化道腺癌對放療低度敏感,宮頸鱗癌中度敏感[4],因此,當腫瘤達治療劑量時必然引起小腸的損害。本組21例放療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早期的腹瀉是由于小腸一過性的絨毛萎縮以及回腸末端維生素B12、膽酸吸收減少,而使脂肪吸收障礙。隨著病情的發展,放療損害腸壁小血管,使之閉塞,粘膜出血、壞死、潰瘍,進而引起粘膜下至漿膜的纖維組織增生[5],腸管粘連成團,充血水腫,表面紅白相間,漿膜有點狀出血及瘀斑,腸壁僵硬;重者腸壁呈乳白色,腸壁僵硬如皮革樣,與正常腸管分界明顯。同時加之大網膜的保護性作用及易粘連的特性[6],最終導致腸管粘連,狹窄梗阻。轉貼于 根據術中所見及放療后發病時間,表明放療后腸道的損害是進行性的,放療結束而局部的病理變化并沒有停止。放射性小腸炎,常在放療2個月后出現癥狀,多見于放療劑量大,治療期間有嚴重腹瀉者。早期梗阻為不完全性,體查時下腹部有明顯壓痛,觸診有柔韌感,有時可觸及一境界不清的包塊,根據其病史及臨床特點一般不難做出診斷。特別是在放療后出現的腸梗阻表現,臨床醫師容易將其歸咎于原發腫瘤復發或淋巴結轉移,而較少考慮放療因素,病人失去治療機會。放射性小腸炎并梗阻的特點:⑴放療后腸道的損害在一定時期內是進行性的;⑵都有腹部、盆腔惡性腫瘤放射治療或術后放射治療的經過;⑶病變部位均在回腸末端。因此其治療很難通過保守治療而愈,而應在糾正全身情況的同時選擇手術治療。
放射性小腸炎并梗阻的手術方式,應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有否腫瘤復發及廣泛淋巴結轉移等情況決定:梗阻部位距蛔盲部大于10cm以上者可行回腸-回腸端端吻合,小于10cm者行回腸-升結腸(或結腸肝曲)端側吻合;本組2例行回腸-回腸端端吻合術后出現吻合口瘺,分析其發生原因:吻合口距蛔盲瓣太近(5-10cm),由于蛔盲瓣的阻擋作用增加了吻合口的壓力。腸管切除范圍不夠。因此梗阻部位距蛔盲部距離較近者(小于10cm),應行回腸-升結腸(或結腸肝曲)端側吻合術,以防并發癥的發生。對于粘連成團,腸管固定于骶骨及盆腔內無法分開者,此時不必強求分離[7],只將粘連的腸袢移出盆腔,檢查通暢即達目的。術中腸管破裂時不要通過修補而保留腸管,盡可能快的將整個粘連腸袢游離后切除行端端吻合術,隨后大量生理鹽水沖洗腹腔,本組無1例發生腸瘺或腹腔感染。有報道放射性小腸炎引起梗阻者手術方式以短路為妥[3]、,我們認為,對于年齡大、全身情況差、粘連范圍較大難以分開、粘連梗阻合并腫瘤復發或淋巴結轉移者行短路手術,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創傷,以延長患者的生命。
參 考 文 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1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198.
[2]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1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806.
[3] 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第7版.中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652.
[4] 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第7版.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60.
[5] 梁永澤.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 1990;10:4.
[6] 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第7版中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360.
[7] Morgeasten L,et al. Am J Surg 1977;134:166.
關鍵詞: 放射性小腸炎 腸梗阻 手術 體會
放射性小腸炎是婦科惡性腫瘤、直腸癌、男性前列腺惡性腫瘤等盆腔疾患行放療后常見的并發癥。其治療很難通過保守治療而愈,而應在糾正全身情況的同時選擇手術治療。我院自2001-2009年共收治直腸癌、宮頸癌等放療后致腸梗阻21例,均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男8例,女13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46.5歲。原發疾?。褐蹦c癌15例,宮頸癌4例,乙狀結腸癌1例,前列腺癌1例。病理診斷:腺癌13例,粘液腺癌2例,腺瘤惡變2例,鱗狀細胞癌4例。本組病例有12例術前、后1月均進行了放療,9例術后1月進行放療。放療結束后2-8個月(平均3.7月)均出現持續性腹痛,陣發性加劇,嘔吐,腹脹,(或人工)停止排氣排便等腸梗阻癥狀。腹部X線透視見有階梯狀氣液平面。其中11例在梗阻前有不同程度的腹瀉,4例腹瀉嚴重,日9-13次,為稀便或稀水樣變。有14例在術前經過2-5次的保守治療,最終手術解除梗阻。
1.2 方法
腹部或盆腔惡性腫瘤經過放射治療后出現腸梗阻,其發展有一個過程,早期為不完全性梗阻,可先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無效后再手術。手術方式:本組21例梗阻均在回腸末端,距蛔盲部約5-85cm之回腸粘連成團,手術應行粘連成團塊狀的小腸袢切除吻合術或短路手術。其中6例行回腸端端吻合術,11例行回腸升結腸(或結腸肝曲)端側吻合術,4例行短路手術。
1.3 結果
本組病例切除標本組織學檢查均診斷為放射性小腸炎,16例為單純性放射性小腸炎,3例合并腫瘤復發,2例淋巴結轉移。本組手術6例行回腸端端吻合術,術后1例出現吻合口瘺,占16.7%,經保守治療治愈,1例術后48小時死于中毒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率為4.76%,余20例恢復良好,治愈率95.2%。
2 討論
放射治療是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1],消化系統的小腸對電離輻射最敏感[2],即使中等放射劑量也容易導致小腸的損害,引起小腸梗阻,重者發生小腸會陰內瘺[3],而消化道腺癌對放療低度敏感,宮頸鱗癌中度敏感[4],因此,當腫瘤達治療劑量時必然引起小腸的損害。本組21例放療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早期的腹瀉是由于小腸一過性的絨毛萎縮以及回腸末端維生素B12、膽酸吸收減少,而使脂肪吸收障礙。隨著病情的發展,放療損害腸壁小血管,使之閉塞,粘膜出血、壞死、潰瘍,進而引起粘膜下至漿膜的纖維組織增生[5],腸管粘連成團,充血水腫,表面紅白相間,漿膜有點狀出血及瘀斑,腸壁僵硬;重者腸壁呈乳白色,腸壁僵硬如皮革樣,與正常腸管分界明顯。同時加之大網膜的保護性作用及易粘連的特性[6],最終導致腸管粘連,狹窄梗阻。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社會危害;治理
眾所周知,會計行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領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會計。會計信息是會計工作的最終產品,是宏觀經濟調控和經濟決策及構建和諧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重要基礎,是控制和監督經濟活動的重要依據和手段??梢哉f,會計信息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轉的基石。然而現階段,會計信息失真已至非常嚴重的程度,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勢在必行。
一、會計信息失真及其社會危害性分析
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對會計信息質量最基本的要求,社會經濟的有效運行要求會計信息能夠與它所反映的客觀事實相符。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由于生產程序不符合法定規范標準,而失去了真實客觀性,不能公允、真實地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會計信息失真大體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規則性失真”,即會計法規、制度、準則本身的缺陷所造成的失真;一是“人為性失真”,即相關人員由于利益驅使而人為制造的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信息失真對整個社會造成了很大影響,其社會危害性甚烈。具體而言:其一,擾亂資本市場,降低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資本對于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資本市場是對資本資源進行再分配的場所,由此對社會資源進行再配置。當資本市場的主體上市公司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時,就會侵害投資者利益,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導致社會資源配置的無序化,攪亂資本市場,進而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其二,影響國家經濟發展?;鶎咏洕M織的會計信息失真會使得經過匯總的整個社會會計信息不實,從而直接影響國家的宏觀政策,它有可能會把國家的分配政策、投資方向、財政計劃和政府工作重心誤導歧途,也會影響人們對國家的國民經濟做出正確判斷。其三,擾亂企業自身內部管理,誤導企業經濟預測與決策。會計信息失真,意味著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原始記錄不可靠、不健全,可能使企業管理出現混亂局面,從而使企業面臨生存與發展危機。其四,危及會計行業自身的長遠發展。提供客觀真實的會計信息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職能,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的地位也主要賴其維系。會計信息失真意味著會計信息失去價值,會計工作喪失了立身之本,這必將使會計行業的健康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方略
治理會計信息失真涉及到全社會的方方面面,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絕非一日之功。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改善會計執業環境
一是要加強宣傳教育,凈化社會風氣,在全社會形成“求真務實”的良好局面,改善會計人員工作和生活的社會大環境。二是從普法的高度加大對現行《會計法》的宣傳力度,使全社會充分認識到《會計法》是會計工作的基本法,是規范會計行為的法律,必須嚴格遵守。各單位負責人作為單位會計工作首要責任人,更是要認真學習,增強法律意識,不僅自己要帶頭遵守會計法規,決不干預會計人員履行職責,而且要敦促單位會計人員依法行事,以確保本單位會計資料的真實性。三是推行會計人員委派制,以改變會計人員對單位的依附,增強其作為監督主體的獨立性,不再受單位領導的制約而被動作假。
(二)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是會計信息失真的一個直接原因。當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不容樂觀,亟需改善。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一是大力加強教育。教育是提高會計人員道德素質的重要基礎,可通過學校、單位和社會各方面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其職業道德水準。二是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通過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評價標準,并且選擇恰當的評價方法,對會計人員遵循職業道德規范的情況進行評價,提高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自覺性。三是建立會計職業道德的激勵機制,完善對誠信會計人員的獎勵措施,調動會計人員的榮譽感。
(三)加強會計管理,強化會計基礎工作
全面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行為,杜絕或防止會計工作中的錯弊,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基本一環,也是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環節。要認真執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發揮會計的核算、監督職能,規范會計處理過程,建立健全稽核制度、內部牽制制度、會計人員崗位輪換制度,為會計信息報告打下堅實基礎,使會計信息失真在源頭上得到有效預防和控制。
(四)加強注冊會計師審計監督
注冊會計師被譽為“經濟警察”,是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一道有力屏障。但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并沒有完全擺脫企業經濟利益的約束,難以保證會計審計報告的真實性,甚至為企業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為此,一方面是要加強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法制觀念;另一方面嚴格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標準,增強注冊會計師從業的獨立性,提高其社會地位,避免注冊會計師在獲取經濟利益與承擔風險的夾縫中生存。
《房產測量規范》(國標GB/T17986-2000,以下簡稱《規范》)已正式,將于今年8月1日起實施?!兑幏丁肥俏覈谝粋€房產測量國家標準,它的實施對加強房產測繪管理,規范房產測繪行為,提高房產測繪的現代化水平,促進我國房產測繪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級建設、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要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規范》,抓好房產測繪管理工作?,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對房產測繪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房產測繪工作作為房地產管理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抓好。要大力推廣高科技、新技術在房產測繪中的應用,提高測繪工作的技術含量和效率;要建立健全房產測繪管理認證制度,完善房產測繪成果檢查驗收制度與質量責任制度,提高房產測繪的準確性。要嚴格按照《規范》的要求,作好各類房屋的測繪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要建立房產測繪成果資料庫,加強測繪成果資料的統一管理和利用,提高房產測繪成果的利用率。
二、要認真學習、大力宣傳《規范》?!兑幏丁穼I性強、技術要求高、涉及面廣,認真學習并掌握《規范》的內容和條文涵義,是宣傳、貫徹執行好《規范》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各級建設、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要重點加強對房產測繪、產權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同時,要注意通過各種方式組織好房地產開發企業營銷人員和房地產中介機構相關人員的培訓。
各地要抓住《規范》實施的契機,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通過電視廣播講話、報刊發表文章、舉辦座談會和研討會、開展知識競賽、張貼標語、印發宣傳材料、開展咨詢服務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規范》,使公眾了解《規范》,以有利于社會監督,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
三、各地要結合地方政府機構改革,按照房產測繪市場化、專業化、規范化的要求,積極推進房產測繪體制改革,使房產測繪監督管理與測繪經營行為分離,房產測繪單位成為獨立的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要建立健全房屋面積投訴、鑒定制度,公開投訴電話。
四、從今年8月1日起,各地房產測繪工作必須嚴格執行《規范》,在執行中要注意做好與原行業標準的銜接工作。對原已實施測繪的,要結合房屋普查或房屋權屬變動情況,對原有的測繪成果資料進行調整和更新,但不得擅自更改其他方面的內容。
《規范》實施后,原有關房屋面積測算的規定與《規范》相矛盾的,以《規范》為準。
包鋼屬于國有大型生產企業,雇傭農民工較多,安全意識較差,我門診地處包鋼廠區內,手外傷多發并常見,2010~2011年共治療手指末節指骨骨折患者48例,均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F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48例中,男40例,女8例,年齡22~58歲,平均37歲。致傷原因,砸傷32例,擠壓傷11例,切割傷5例。所有手指外傷均經X光檢查提示橫斷骨折14例,斜性骨折16例,粉碎性骨折18例。而骨折伴甲床撕脫裂傷21例,骨折伴末端軟組織缺損3例,骨折合并伸肌腱斷裂6例,單獨骨折8例。
手術方法:局部消毒后均采用鞘管阻滯麻醉,麻醉完全后,用碘酒酒精消毒整個手部皮膚,鋪無菌巾,手指根部結扎無菌橡皮止血帶,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傷口,直至創面呈新鮮狀,對于甲下瘀血嚴重,采用組織剪分離并拔除指甲。根據骨折情況,選用5.5~7號注射器針頭,操作時手握針栓部,從末節指骨的遠端順時針旋轉逆行穿入至骨折斷端,剝離斷端內軟組織進行復位,然后持續進針至指骨關節面前方,如為基底部骨折則固定針可穿過關節面固定患指至功能位,對于不穩定骨折則采取雙針交叉固定。內固定穩定后將注射器針頭尾部于皮外預留3mm長,折彎并折斷,然后修補裂傷甲床,其中有9例粉碎性骨折采用1號絲線捆扎骨折分離塊達到復位,有6例患指合并伸肌腱斷裂,針頭固定后行肌腱吻合術,5例末節軟組織缺損行V—Y皮瓣推進術,同時針頭固定,48例患者術后均經換藥抗炎治療后,2周拆線,4~6周拔除內固定。
療效判斷標準:①優:手指外形正常,指甲平滑,感覺正常,無痛,活動自如;②良:手指外形正常,指甲面粗糙,感覺欠佳,稍觸痛,活動稍受限;③差:手指外形畸形,指甲有縱嵴,裂甲,感覺差活動差。
結 果
48例均隨訪,隨訪時間3~8個月,38例達到優,10例良,經功能鍛煉后觸痛消失,感覺及活動恢復。
討 論
末節指骨骨折在大型生產企業內較常見,采用注射器針頭固定,取材方便,操作簡便,內固定可靠,且注射器針頭細,固定易成功,折彎的末端既閉合針腔防止逆行感染發生,又不易致針尾滑入組織內,二次取針時可不予切開直接拔除,對粉碎性骨折,采用1號絲線捆扎后固定可靠,取材方便,能有效減小骨折間隙,防止組織嵌入,對骨折愈合延遲及不愈合有一定預防作用。在門診采用以上治療末節指骨骨折患者,既可節省患者就診時間又可減輕患者住院負擔,而且避免了用電鉆及克氏針對患者造成的二次損傷,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澍寰.手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466.
2 王妍,駱永軍,肖頻.無菌注射針頭內固定治療手指末節指骨骨折45例報告[J].實用臨床醫學,2005,1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