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8 17:26:21
序論:在您撰寫致辭與致詞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蜘蛛:動物名。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蛛形目的動物。造句:在原始森林,蜘蛛是十分多見的。
酶蜘:動物名,帽翅目的蜘蛛科。造句:酶蜘在中國地區十分稀少。
蜘蟟:蟬的俗稱。造句:蜩,蟬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脫殼而成,雄也能鳴,雌者無聲,今俗稱蜘蟟是也。
蛛蜘:動物名。 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蛛形目的動物。造句:鼫鼠作巢,蛛蜘掛網,亦在所不計矣。
關鍵詞:彩瓷 刻瓷 平面 層次 立體
中圖分類號:TQ174.7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中國素以瓷器蜚聲世界,以其精巧多姿的造型、絢麗多彩的紋飾和繽紛的色彩,在世界藝術叢林中獨樹一幟。在絢爛多姿的瓷器世界里共生著彩瓷和刻瓷兩朵奇葩。彩瓷是瓷器的一支而刻瓷更像是瓷器的再加工;彩瓷絢麗多彩,刻瓷清新淡雅;彩瓷注重對生活的抽象反映,刻瓷注重意境的高度表達;彩瓷呈現了一場色彩盛宴,刻瓷設置了層層疊嶂;彩瓷善于平面性的裝飾,刻瓷重視立體化的表現。
彩瓷也叫陶瓷繪畫,它是人們將在生產之初偶然出現不規則的痕跡轉變為刻意的、有規律的紋飾的產物。這些紋飾在時間的長河中日益成熟,最終成為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裝飾紋樣,并成為彩瓷的標志。
刻瓷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劃、鑿鐫各種形象和圖案??檀伤囆g將書法、繪畫、篆刻等多種藝術揉合并形成自己的風格。上世紀初,刻瓷被廣泛的流傳起來,這個時期的刻瓷多以文字或簡單的白描畫為主。作品清秀高雅,但畫面直白單調缺少層次感和立體感。改革開放以后,西方繪畫觀念和繪畫工藝傳入中國,刻瓷家吸收了西方繪畫中追求點、線、面平衡的觀念,又從油畫、版畫中獲得啟發,并與中國畫的筆墨、氣韻相結合,才有了今天多姿多彩的刻瓷世界。
彩瓷對顏色高度崇拜,傾向于強調色相的變化和統一,而并不特別注重圖案與圖案之間的虛實關系和層次。彩瓷對顏色的目的是發揮其裝飾性的特點,并且依靠色相的變化來使得畫面更加的絢麗豐滿,而不只是單純的依靠對色彩明度以及純度的變化控制來表達物體的遠近關系和虛實關系。這樣的色彩使用手法使得彩瓷在層次關系上傾向于平面化。
刻瓷則是通過色彩的變化來更好的表達圖案與圖案之間的層次關系??檀刹粌H僅依靠色相的豐富畫面的內容,也利用色彩的明度、純度來處理畫面的層次關系??檀傻闹谱鞴ば驗樽髌繁旧韼硐喈斬S富的層次關系,當一幅作品雕刻完成后,先給作品上底色,再根據畫面的色彩和紋理的需要一層一層的上顏色。顏料相互疊加、相互融合,顏色的多次的覆蓋使作品的立體感更強,而這種多層次的顏色又是位于凹凸不平的紋理之上的,所以刻瓷相較于彩瓷而言,其最終產生的畫面立體感更強,層次更為豐富。
彩瓷采用的裝飾圖案通常以中國傳統的裝飾紋樣為主,比如龍鳳呈祥圖案、蘇鶴延年圖案等。它們注重反映或描繪人們現實生活的場景或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傳統裝飾紋樣以平鋪為主,不注重物與物之間、場景與場景之間的前后關系和虛實關系。所以將中國傳統裝飾紋樣用毛筆繪于瓷器之上只能為彩瓷帶來斑斕的色彩,美麗的圖案,卻不能帶來層次之間的對比和距離之間的差異。
刻瓷的取材廣泛而多樣,其中多以中國畫中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山水畫為主,如清明上河圖。山水風景本身就是一個立體的場景,本身具有虛實遠近關系。而中國畫側重筆墨神韻,善于表達意境。它依靠濃墨淡漠的變化來表達明暗關系,筆觸或緊湊或松散的排列來表達空間關系,線條的曲直、輕重、粗細的轉換來表達疏密關系。通過色彩、筆觸,以虛帶實,使自然風光之美欣然躍于紙上,氣韻清逸。
彩瓷是用毛筆將各種顏料繪制到陶器上,形成五彩繽紛的圖案。一般分為釉上彩和釉下彩兩大類,上釉后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釉下彩是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后入窯燒煉的彩瓷這是向彩繪裝飾的開創性邁出了一步在陶瓷裝飾設計上史上有重要意義。在制作過程中要把握兩點:第一,掌握各種顏料的顯色規律。第二,瓷器的胎體必須經過高溫焙燒,才能使釉質綻放光彩。彩瓷一般用毛筆將顏色平鋪于瓷器上,就工具本身而言,并不擅長立體化的塑造。加之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側重顏色和溫度的把握使得彩瓷的圖案、紋飾平面性特別強,缺少層次和深度。
刻瓷是用高碳鋼和金剛鉆石制成的刀具在平滑的瓷器表面篆刻圖案或文字。這種特質的刀具一面厚實圓潤便于敲打一面扁薄鋒利便于刻鑿。依據瓷器上的草稿用錘子均勻的敲擊刻刀圓柱狀一面,使扁狀鋒利一面在瓷器表面能夠形成大小、疏密、深淺不同的點,這些點隨著刀的移動排列、堆積成畫面或字體??檀傻墓に囉心?、轉、跳等多種雕刻技法,通過錘擊刀鑿的變幻來表現線條筆墨和情趣神韻。最后用油畫顏料、發光油或陶瓷釉上色,根據瓷器的固有色和畫面需要上色。就工具而言,刻刀具有很好的塑造立體感的能力。在整個制作過程中通過運刀方向的不同,快慢的銜接,力度的變化,疏密的結合,形成不同的節奏,不同的節奏又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這種工具和制作過程的結合使得刻瓷所塑造的形象更有立體感。
彩瓷的出現,結束了漫長的“南青北白”的一統局面,瓷苑于是百花齊放,絢麗多姿起來。比如唐代瓷器所彰顯的激揚慷慨、瑰麗多姿、恢宏雄俊的格調,宋代瓷器所顯露的俊麗清新、秀雅端莊、溫婉秀麗的色澤。彩瓷通過線條的或縱或收、或粗或細、或剛或柔的,筆墨的枯潤、濃淡以及裝飾形式的相互襯托、互為補充來表達莊重渾厚或典雅清新或富麗堂煌。無論其精美的裝飾圖案、五彩繽紛的色彩還是靈活多樣的裝飾形式都是我國當之無愧的文化藝術瑰寶。
刻瓷在單色的瓷器上用特制的刀具雕刻文字或圖案。刀跡的錯落、深淺、疏密,形成或剛勁、或粗獷、或柔美,或飄逸的不同風格。刀刻的痕跡與光潔的瓷面交相輝映,畫面生動、意境高遠,“觀有筆墨、觸有手感”,成為陶瓷藝術中一朵綻放的奇葩。
無論是宣揚色彩、強調裝飾的彩瓷,還是側重空間、重于層次的刻瓷,它們都以其獨特魅力立于瓷器家族之中,而這種獨特性的保持和宣揚使我們的瓷器向著更高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程金城,中國陶瓷藝術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2]顧忠誠 陳尤明,明代彩色瓷,山東美術出版社,2007.
第一條為加強本公司勞動紀律,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增強公司活力,促進本公司的發展,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公司對違紀員工,經勸告、教育、警告的不改者,有辭退的權力。
第三條公司員工如因工作不適、工作不滿意等原因的辭職的權力。
第二章辭退管理
第四條公司對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給予辭退:
1.一年內記過三次者;
2.連續曠工三日或全年累記超過六日者;
3.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
4.工作疏忽,貽誤要務、至使企業蒙受重大損失者;
5.違抗命令或擅離職守,情節重大者;
6.聚眾罷工、怠工、造謠生事,破壞正常的工作與生產秩序者;
7.仿效領導簽字、盜用印信或涂改公司文件者;
8.因破壞、竊取、毀棄、隱匿公司設施、資材制品及文書等行為,致使公司業務遭受損失者;
9.品行不端、行為不簡,屢勸不改者;
10.擅自離職為其他單位工作者;
11.違背國家法令或公司規章情節嚴重者;
12.泄漏業務上的秘密情節嚴重者;
13.辦事不力、疏忽職守,且有具體事實情節重大者;
14.精神或機能發生障礙,或身體虛弱、衰老、殘廢等經本公司認為不能再從事工作者,或因員工對所從事的工作,雖無過失,但不能勝任者;
15.為個人利益偽造證件,冒領各項費用者;
16.年終考核成績不合格,經考察試用不合格者;
17.因公司業務緊縮須減少一部分員工時;
18.工作期間因受刑事處分而經法院判刑確定者;
19.員工在試用期內經發現不符合錄用條件者;
20.由于其他類似原因或業務上之必要者。
第五條本公司按第四條規定辭退員工時,必須事前通告其本人,并由其直屬主管向員工出具《員工辭退通知書》,其預告期依據下列規定:
1.連續工作三個月以上,未滿一年者,十日前告之;
2.連續工作一年以上,未滿三年者,二十日前告之;
3.連續工作三年以上者,三十日前告之。
第六條辭退員工時,必須由其直屬主管向人事部門索取《員工辭退證明書》,并按規定填妥后,持證明書向公司有關部門辦理簽證,再送人事部門審核。
第七條被辭退員工要及時辦理移交手續,填寫移交清單。
第八條被辭退的員工對辭退處理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辭退證明書》之日起的十五日之內,向勞動爭議仲裁部門提出申訴,對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上訴。
第九條被辭退員工如果無理取鬧,糾纏領導,影響本公司正常生產、工作秩序的,本公司將提請公安部門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條人事部門在辭退員工后,應及時登記《人員調整登記表》。
第十一條本公司下屬各分部、發展部辭退員工,必須經由公司人事處,人事副總載審核批準方可執行。
第三章辭職管理
第十二條本公司員工因故辭職時,應首先向人事部門索取《辭職申請書》,填寫后交上級主管簽發意見,再送交人事部門審核。
第十三條公司員工無論經何種理由提出辭職申請,自提出之日起,仍需在原工作崗位繼續工作一個月。
第十四條員工辭職申請被核準后,在離開公司前應向人事部門索要《移交清單》,辦理移交手續。
第十五條員工辭職申請被核準后,人事部門應向其發出《辭職通知書》并及時填寫《人員調整登記表》。
第四章附則
第十六條公司員工辭退、辭職手續未按規定程序辦理的,公司相關部門將視其情況按有關規定作適當處理。
做大事業,形諸所以,必然勞累奔忙。故此,古語有“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之說。因為,俗累誰也逃脫不掉,只要你生活在現實世界之中。這個世界的模樣,這個世界的塑造方式,以及世界之所以塑造成如今這個模樣,作為個體的人就注定要以“俗累”作為代價。即使像弘一法師這樣的人,也是必然要經過李叔同的階段。而且,即使已然成為弘一法師,仍然不可避免地要時常受到李叔同一樣的困擾。因為人之所以為人,永遠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永遠要融匯于世界與他人之中。然而,在張子康笑瞇瞇的臉上,卻從來看不出有什么為難著的事,甚至從來不懸浮著困惑與遲疑。張子康為人,總是示人以微笑,示人以隨和,示人以質樸,看上去不動聲色,看上去低調本分,但是,溫文爾雅的他胸羅萬有,甘淡若飴的他具有強大的內心。面對事務,身兼數職的張子康不過是視繁若簡,食苦如甘,以平常心打磨他心中的理想世界。這是其人生觀與價值觀使然。表面上,他似乎每日穿梭于藝術的各類“場子”之間,其實他內心深處更在于“此在”之外。
在藝術被職業化的今天,關于生命狀態與人文品質原本自然而然的一些存在,卻容易成為被嚴重忽略的因素,尤其是后者。蘇軾具有憂國憂民的情結,以“經世”思想投入到政治改革運動之中,但他不乏對生活的熱情,不僅吟詩作文,還游興字畫,竟然還文人“貪玩”似地提出了“士夫畫”一說,其藝術思想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中國繪畫基本體系的構建與發展。對于藝術從業者而言,生存形態與藝術活動都是人生的載體,二者是相得益彰的一種匯合,相互之間不可割裂開來。然而,當下中國有這樣一個龐大的藝術人群,他們大多有些藝術實踐能力,但因為喪失獨立思考的品質,喪失了明德修身的責任感,甚至喪失了對于人文精神的深層理解與體味,而忽略諸多可以歷練的機會,他們煞有介事地認為“藝術”才是唯一“高尚”的事業,其他都是“俗務”。以至于做起藝術來,要么套用傳統樣式,要么追求視覺上的鼓躍與刺激。前者因為熱衷于表面文章,而往往對于筆墨的理解狹隘而局限,無法認識其內在的審美價值。由此,批量了大批照貓畫虎者;后者把追求圖像的花樣翻新、翻云覆雨作為“時尚”,視生命狀態及其人文屬性無關緊要。此類型,數典忘祖者亦大有人在。其實,追求如此或者有如此追求的所謂“藝術家”,所謂“名家”,要么不過是貪戀過小日子,守著自留地沾沾自喜;要么草莽盲從,裝腔作勢,看看他們的所謂“事業”,往往膚淺、粗鄙得一塌糊涂。藉此觀之,在處于轉型期的當下中國,子康的所作所為,的確是富于擔當意味的―雖然他和他的團隊最初并不一定考慮這一點,但的確會為這個時代涂上一抹濃重的亮色。
對于工作與愛好之間的關系,子康說過這樣的話“總體上我不會放棄我的藝術之夢”、“但我覺得同樣能找到做藝術家的樂趣的時候,理想也會轉換”??梢哉f,創造了傳奇并仍然在續寫傳奇的子康,真實的內心深處對于人生的理解與修為更在于“此在”之外,更在于山水之間,水墨畫才是他穿梭于“此在”之外的隱居之所,一旦站在潔凈的四尺素宣之前,人生的勞碌奔忙與酸甜苦辣便化為紙上煙云了。
當然,子康筆下最擅長的是山水,花鳥與人物則偶爾為之。他早年即沉迷繪畫,那時候毫無章法,一任興趣所致;大學時期則專修中國畫,便開始鐘情于筆墨縱橫的山水林泉之妙;后來又曾在中央美術學院山水工作室進修,得到了一流專家的親授與指點。如此這般,都為他以后的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創作中,子康無意于程式化的工整表述,也無意于求異求奇的新潮炫示,他崇尚自然而然,隨性而發,稍有興致,拿來便畫。他更在意畫面上的溫潤中和之美,他的山水始終保持了寫生般的生動感。畫之所以為畫,實如人之形貌性情,應該各有風范,各有特色,而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種“生動感”。楊維楨、徐渭、傅山、、石濤、梵高、畢加索、德庫寧等,其藝術,其人生,都有生動感,所以我們至今對他們念念不忘。子康深具“別構靈奇”之質,他不論如何去畫都不保守匠氣,怎么畫都鮮活明朗。
虛詞在文言文中雖然數量少,但使用的頻率高,用法靈活,語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文言文學習的難點之一。由于虛詞常常分屬于幾類詞性,很難把握,故學習時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詞性,然后弄清其意義和語法作用。
大體說來,我們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法來掌握虛詞。
1.掌握古今之變。虛詞意義的古今變化,大體有以下幾種:(1)少數沿用下來。(2)有的完全消失。如起停頓作用的“者”,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之”以及用作發語詞的“夫”“蓋”等。(3)有的用法發生了變化。如“所以”,在文言中表原因和憑借;現在則表結果;“也”在文言里作助詞,表陳述、判斷、停頓等語氣;現作副詞,表同樣、并且等意義。(4)有的改用了別的詞。如“于”分別被“在、向、對、到、同、比、被”等介詞代替,而語助詞“矣”現在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嗎”“呢”。
2.掌握詞性用法。如“之”有三個詞性:動詞、代詞、助詞。作動詞,如“輟耕之(到、往)壟上”,是實詞,僅此一個用法。作代詞,有第一人稱、第三人稱、近指代詞三種用法。作助詞,有五種用法:一是當“的”字用,作定語的標志;二是用在中心語和補語之間,作補語的標志,如“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三是音節助詞無實義,如“頃之”;四是賓語前置的標志,如“宋何罪之有”,譯時省去;五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3.掌握一般與特殊。課文中出現過但用得較少的詞并非絕對不考,因此文言虛詞有的用法一定要注意點面結合,既掌握一般又盡可能掌握特殊。還是以“之”字為例,“之”字作動詞屬特殊用法,應著重記??;“之”作代詞時用于第三人稱很常見,但用作第一人稱(如“君將哀而生之乎”)卻是比較生疏的用法,應重點記憶。通過抓生疏、疑難、特殊用法,減少了記憶量,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
掌握了虛詞的一般意義和用法后,在具體答題時,要運用恰當的解題方法,以迅速而準確地判斷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1.語境分析法。虛詞大多有多種用法,要確定其具體意義和用法,必須結合具體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題。如“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兩個“之”:前一個“之”用在“饒”(州)與“德興”(縣)之間,州與縣是從屬關系,所以是“的”意思;后一個“之”用在動詞“送”后作賓語,屬代詞無疑。
2.語句分析法。判斷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識,許多虛詞在句子中起一定的語法作用或表示一定的語氣,因此只有依靠對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準確理解它。如“也、焉”,在疑問句句末是疑問語氣,在感嘆句句末是感嘆語氣,在陳述句句末是陳述語氣,它們始終是與全句語氣息息相關。
3.語位分析法。一些虛詞在句子中位置的不同就起不同的作用。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語氣副詞,如“其李廣將軍之謂也”,因為“其”不能作主語;在句中,動詞后一般是代詞,如“秦王恐其(代藺相如)破璧”,在名(代)詞后一般是語氣副詞,如“爾其(語氣副詞,一定)無忘乃父之志”。
4.語法分析法。如“以”:①秦亦不以城予趙;②愿以十五城請易璧;③木欣欣以向榮;④作《師說》以貽之?!耙浴弊钟梅ㄓ幸粋€規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詞,“以”為介詞;“以”字的后面是動詞,“以”為連詞。由此可知,①②為介詞,①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②表示方式、憑借或手段,可譯為“拿”;③④為連詞,③表示修飾,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④表示目的,相當于現代漢語“來”“以便”。
5.代入檢驗法。在做完題后可以將判斷出來的意義代入句子中,若結合上下文,語意通暢,即可驗證準確。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轉折的意義,若判斷為承接關系,可用“就、隨后、那么”替代,若判斷為轉折關系,則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語意不通暢,則說明判斷有誤。
【專項訓練】
1.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我家必厚贖之/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B.煨果善視其家/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C.若乘舊楚之饒/以若所為,求若所欲
D.詡自以非太祖舊臣/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2.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下軍/臣以供養無主
B.臣聞其將屠者子/其后楚日以削
C.夫秦為無道/為漢家除殘去穢
D.阻三面而守/吾嘗而望矣
3.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皆以貧游幕四方/江寧市中以所判事
B.所以待賓客者甚盛/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
C.著才矣,而仕卒不進/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
D.吾邑有少年袁知縣,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
4.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我能為公移之/恐為操所先
B.予惜其生不得所/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C.乃移其三之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D.且見之用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5.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視其沼,則淺混而污/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B.以賣州縣者乎/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且刺史、縣令,遠者三歲一更/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D.今者天下無金革之聲/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6.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雄飛乃先自降一階/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B.汝曾使我家錢物,何得問我/何可勝道也哉
C.然臣未嘗敢輕用/然則何時而樂耶
D.盧世榮以言利進用/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
7.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因好之,遂就經學/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B.為賊所略,遂至于此/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醫生護士面對病人——救死扶傷
學生學員面對學習——苦樂交織
富翁富豪面對金錢——揮金如土
環保人員面對自然——珍惜節約
詩人學者面對寫作——文不加點
大寫的人面對生活——雄心壯志
語文老師面對人生——沒有句號
物理老師面對人生——沒有浮力
在全社會泛娛樂化――甚至叫做“娛樂至死”的時代背景中,任何高雅或古典的藝術,都可以輕而易舉地進入娛樂節目單。形形的選秀活動,更是不失時機地把《紅樓夢》裹挾進來,就像北京有名的小吃豆面糕“驢打滾”一樣,讓《紅樓夢》和大眾一起在各種節目互動中,都裹上一身娛樂的“豆面渣兒”,讓人們覺得好吃好玩,輕車熟路地駕駛上了經典這輛“老驢車”,似乎中國古典名著也可以在大眾的參與下,進行一場“快樂改造”。
這段話中,作者將《紅樓夢》比作“北京有名的小吃”,表明了自己的觀點:經典決不能如此“娛樂化”。比喻使抽象道理變得生動形象。由此,我們可以體悟到比喻的獨特表達效果。
【基本概念】
比喻就是通常說的打比方,即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一個事物或情境來比方另一個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即本體(被比喻物)、喻體(比喻物)、比喻詞(用于本體和喻體之間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如:像、仿佛、是等),但是有時在一個比喻里,這三部分內容不一定全部出現。
構成比喻的基本要求是本體與喻體一定要是異類事物,且有相似點。兩者之間沒有相似點,或兩者是同樣性質的事物,都不能構成比喻。
用比喻來刻畫人物或事物的形象,能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如:他長著一張微黑透紅的臉,稍高的個兒,站在那兒,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紅高粱那樣淳樸可愛。
用比喻來說明事理,則能使事理深入淺出。如: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總之,比喻的作用在于: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能使被描繪的事物更生動,更形象。
【基本分類】
根據本體、喻體和比喻詞這三部分的異同和隱現情況,一般把比喻分為明喻、暗喻(也叫隱喻)和借喻三類。
明喻就是本體、喻體和比喻詞都出現的比喻,其基本格式是“甲(被比喻的事物)像乙(比喻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詞有“像、好像、如同、宛如、好比、比方說、似乎、像……一樣、仿佛……似的、像……似的、如……一般、……一樣、……似的、跟……一樣(一般)”等等。例如:灰黑色的鸕鶿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本體是鸕鶿,喻體是列隊的士兵,比喻詞是好像。
暗喻又叫隱喻,只出現本體和喻體,不用比喻詞,或用“是、變成、成為、等于”等比喻詞。借喻基本格式是“甲是乙”。例如:每一片葦葉,都是一支箭。本體是葦葉,喻體是箭,比喻詞是是。
借喻是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它的基本格式是直接用“乙”代表“甲”。例如:山上掛著一條白帶子。本體不出現,用“白帶子”比喻“瀑布”。
【注意事項】
使用比喻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本體喻體,必須相似。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必須是兩個本質不同而有相似點的事物,相似點是引發聯想并構成比喻的基礎,是喻體和本體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系,沒有相似點便構不成比喻。
2.新奇別致,不落俗套。創新是比喻的靈魂,應根據語境,積極聯想或想象,拉開本體和喻體的距離,創作新巧的比喻。
3.褒貶恰當,注意感情。不同的喻體會形成不同的意象,呈現不同的感彩。選用什么樣感彩的喻體,一定要服從內容的需要。對所描述的事物,如果持肯定或贊許的態度,一般選用帶褒義色彩的喻體;如果持否定或貶斥的態度,一般用帶貶義色彩的喻體。
【跟蹤訓練】
1.下面一句話,比喻運用得不夠貼切,請予以修改。要求:修改后要以“歌聲”為主體。
她那婉轉的歌聲,如同燃燒的火焰一般,打動了我的心。
2.以“愛心”為陳述對象,分別以“泉水”“歌謠”為喻體,依照下面的句式再造兩個句子,使之構成一組排比句。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
3.在橫線處填上恰當的話,使其成為語意前后呼應、句式一致、修辭恰當的一段話。
許多象形文字,如“山”“水”“木”等都是從自然界的實物抽象出來加工創造的?!吧健?很像連綿起伏的群峰;“水”,;“木”, 。它們生動地體現了漢字的自然之美。
4.仿照下面示例,另選話題,寫一個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例句:如果說祖國是一艘遠航的征船,我的筆就是一支用力向前劃的槳。
5.請用“生活/事業”一組詞語,仿照例句,另寫一句話。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辭方法相同,內容有意蘊。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個人眼光的長短;追求是一桿秤,稱出一個人靈魂的輕重。
6.一位學生在寫落葉飄零的情景時寫道:“一片片的落葉,輕輕悠悠地飄向原野、大道,也飄在人們身上?!闭堖\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方法,將這句話修改得形象些,讀起來有韻律感。
7.將下面的文字概括為表明海洋的重要性的一個比喻句,不得超過10字。
大約32億年以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誕生。在海洋里,這些原始生命在和大自然的搏斗中生存、發展,經過億萬年的進化,逐步形成了原生動物、海綿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以致出現了魚類這樣的比較高級的海洋脊椎動物。
跟蹤訓練
1.明天上午,學校團委要主辦“希望之春”詩歌朗誦會,邀請你去做主持人?,F在請你為朗誦會寫一段開場白。要求:(1)切合題旨;(2)語言優美;(3)90字左右。
2.周日回家,社區里的張力和李娜要結婚,婚禮主持人請你給他寫一段開場白。要求:(1)切合題旨;(2)語言優美;(3)不超過100字。
3.現在請你為學校迎新春元旦晚會的兩位節目主持人寫一段開場白。要求:(1)兩主持人依次為甲、乙;(2)甲、乙要配合;(3)充滿喜慶氣氛;(4)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