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4 16:49:21
序論:在您撰寫互聯網醫療發展前景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醫療健康產業的概念
狹義的醫療健康產業指醫藥產銷及醫療服務自接相關的產業活動,總體分醫藥工業和醫藥服務,其中,醫藥工業包含五大子行業,醫藥服務包含醫藥商業、研發外包、醫療服務。
廣義的醫療健康產業則是指維護健康、修復健康、促進健康的產品生產、服務提供及信息傳播等活動的總和。大健康產業由醫療性健康服務和非醫療性健康服務兩大部分構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產業群體: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以藥品、醫療器械以及其他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藥產業,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與此同時,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產業鏈已經逐步完善,新興業態正在不斷涌現。健康領域新興產業包括養老產業、醫療旅游、營養保健產品研發制造、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制造等。
(二)“互聯網+醫療”產生的背景
隨著“十三五”規劃“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健康醫療產業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事實上,從全球范圍看,醫療健康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而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民眾對醫療健康的重視程度也日漸提升,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我國龐大的人口總量和社會日趨老齡化也為醫療健康產業提供了極具潛力的市場。而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應用的普及以及生命科學領域研究和臨床應用等的不斷突破,則在提升醫療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提供技術保障的同時也給醫療健康產業帶來新的變革,醫療器械、養老服務、醫藥電商和移動醫療等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三)醫療健康產業在互聯網時代面臨的發展機遇
一是政府引導發展?!笆濉币詠?,我國衛生事業得到快速發展,居民疾病經濟負擔進一步減輕,國民健康水平總體上處于中高收入國家水平?!笆濉逼陂g政府也大力引導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促進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也明確指出:“十三五”期間將“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二是健康產業需求巨大。從發展形勢來看,未來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仍將保持上升走勢,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同時,我國居民健康意識在不斷提高,對健康服務的消費意愿也日益增強,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健康意識的日漸增強共同催生了巨大的健康市場
三是人口老齡化。在老齡人口中,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慢性病老人等醫護需求高的群體占據較大比例,人口老齡化對醫療健康產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利潤增長點。在醫療器械方面來說,針對老年人的家庭病床護理、老年康復中心的各種器材、保健器材等都是醫療健康產業今后的發展方向:在食品方面來說,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營養食品等也是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互聯網+醫療”在大健康領域的作用
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多領域技術與醫療領域跨界融合,新興技術與新服務模式快速滲透到包括預防、診斷、治療等在內的醫療各個環節,給人們就醫習慣、就醫方式等帶來重大變化。
(一)有利于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在線咨詢和遠程醫療借助互聯網實現有限醫療資源的跨時空配置,突破了傳統的現場服務模式,使醫療資源匾乏得以緩解。在線健康咨詢服務可有效解決患者看病無序現象,通過建立疾病數據庫和整合醫生資源,將需要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導診到相應的部門。在遠程醫療方而,可在醫院內部和醫院之間聯網實時共享相關信息,有望改善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困局,充分利用稀缺的醫療資源。
(二)重塑醫院服務流程,提高醫療服務效率
醫院通過移動應用增強與患者的實時互動,有利于完善醫療服務環節。提高醫療服務效率。醫院通過開發手機App軟件,將預約診療、候診提醒、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等傳統服務全部在移動互聯網實現?;颊咄ㄟ^移動應用可實現自助旌擰⒚耪錆妥航煞選⒓觳楹突驗報告查詢、專家排班等信息查詢及滿意度評價等,不僅解決了掛號、候診、繳費時間長和就診時間短等問題,而且增強了獲取服務的便利性,提升了滿意度。
(三)有利于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和合理就醫,實現分級診療
大醫院的擁堵很大程度上卡在了慢性病這一領域。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對慢病群體進行管理,包括可穿戴設備,遠程醫療等技術手段,可合理分流患者,實現分級診療。單從互聯網醫療角度出發。擁有大量、優質的醫療資源僅僅是分級診療的基礎性資源,提高醫生接診效率的模式才是關鍵,慢性病管理可以有效利用互聯網醫療的大數據優勢,實現分級診療。
三、“互聯網+”背景下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現狀
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當下.醫藥電商和移動醫療無疑成為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產業相結合的典型代表,既是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的重點,也代表了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更是當下資本市場的投資熱點?!盎ヂ摼W+”的時代已經到來,在為大眾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醫藥電商和移動醫療也給傳統醫療健康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市場前景值得期待。
而得益于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醫療器械行業已逐漸成為醫療健康產業中一個較為獨立的分支,市場潛力巨大。有相關專家指出,醫療器械是醫療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已超過千億元,是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還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但同時也面臨著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醫療設備發展不足的困境。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小、產品處于產業中低端環節,與全球龍頭企業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等問題,未來發展高附加值產品、推動高端醫療設備的國產化將成為國內產業發展的重點。
再以養老服務產業來說,自2000年開始我國已步入老齡型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重,與此同時,養老服務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投資機遇。
不過,當前我國養老服務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存在配套服務設施不足、服務體系不健全、觀念不到位、資金供應不足等一系列問題。為此,我們應借鑒國內外成功的模式和經驗,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不斷滿足老年人持續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四、健康醫療產業的未來發展路徑
(一)醫療健康+養老
2015年11月國務院轉發了《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全面部署進一步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國家大力提倡醫養融合,就是為了使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皹巧橡B老,樓下看病”的醫養結合模式優化了社會資源的配置,提高了養老院的入住率,同時也減輕醫院病床的壓力,使老人足不出戶也能得到診療和護理的服務。發展醫養結合,強調的就是醫療和養老的有機銜接和融合發展,一方面可以優化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將集中在大醫院或者長期在大醫院住院的老年人逐步引導到康復醫院、護理院或者有醫療服務能力的醫養結合機構,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型綜合性醫療機構的壓力:另一方面,通過支持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等措施,讓一些有醫療護理需求的老人根據健康情況和自身l件在醫養結合機構中接受服務同時,加強對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的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基本健康管理服務,逐步建立起“治療在大醫院,康復和護理在醫養結合機構或養老機構”的綜合連續的服務模式。
(二)醫療保健器械家用化
根據9073養老模式來看,今后的養老模式主要是社區養老,97%的老人都會通過社區居家來養老,國家也提倡社區養老,要把醫療健康與養老相結合,未來的醫療器械向家用化發展是健康醫療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家用醫療保健器械產品實際上是一種普及化的小型醫療保健器械,具有一定預防、診斷、保健、治療、輔助治療、康復等作用,這種產品適合于家庭及老年人家居使用。家用醫療器械操作方便簡單、安全可控,方便實用,特別是對于一些有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更是不可或缺。隨著生話水平與生話質量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自我保健,家用治療儀、家用檢測器械、家庭護理器具、家庭保健器械、健康遠程監控預警、家庭醫療康復器具等各種自動、半自動的電子家用醫療器械今后也將成為普通居民家庭消費的一部分。
摘 要 隨著互聯網經濟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與醫療健康事業的融合越來月緊密,移動醫療得到了蓬勃發展并體現出深遠的發展前景。本文從移動醫療的發展現狀入手,介紹了移動醫療在國內的幾種應用形式,并在此基礎上,對移動醫療的發展前景進行了探究,旨在促進移動醫療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 移動醫療 移動互聯網 發展前景
隨著互聯網及信息技術在醫療事業中的應用不斷擴大,移動醫療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移動醫療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在互聯網背景下,發展前景是非??捎^的。移動醫療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是發展迅速,隨著移動醫療用戶的醫療健康服務業務的快速擴展,移動醫療的業務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從起初的簡單的信息展示逐漸向復雜的成熟型業務轉型,升級?!啊ヂ摼W+’行動計劃”的全面實施,更是進一步促進了現代醫療事業與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的跨界融合,移動醫療的發展前景更是深遠。
一、移動醫療發展現狀分析
移動醫療的應用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其發展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當前,移動醫療的應用模式主要有醫院醫生(B2B)和面向用戶與患者(B2C)兩種。B2B模式是一種醫務人員之間進行交流的應用模式,它除了包括醫務人員之間的交流,還能為醫務人員提供的醫學知識庫及醫學工具等。而B2C模式主要在求醫問診、遠程會診等方面應用較多,也可應用于病情的咨詢和病后隨訪等。近年來,移動醫療在國外的發展非常興旺,且發展也日趨成熟,滲透的領域不斷拓展,在急性中風、皮膚病治療方面表現出很強的優勢。隨著移動醫療應用的不斷深入,移動商業在其帶動下也得到快速發展.主要包括求醫問診、預約掛號、健康指導等方面??偟膩碚f,移動醫療在國內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各種應用也在越來越多群體的關注中不斷拓展及深入。
二、移動醫療在國內的主要應用形式
(一)綜合服務類
綜合服務應用形式主要是指基于各種交流平臺發展起來的便捷式就醫平臺及就醫服務。其主要是通過手機應用終端,實現醫院及病患之間就醫指導與健康咨詢平臺的搭建,為客戶提供預約掛號、預約支付、就診提醒等在線智能醫療服務項目,便捷及“一站式”服務是其主要特點。綜合服務類型應用一般是由醫院機構合作開發,由于能夠為客氣提供“一站式”的移動綜合醫療服務,因此在移動醫院、醫事通方面的應用比較突出。
(二)醫患交互類
該應用是相應醫療數據庫以及醫生資源的整合應用,主要為客戶提供遠程的醫療咨詢,在家庭醫生方面的應用也比較廣,可是實現實時的醫療咨詢與隨訪服務,春雷醫生、“好大夫”等都是這方面比較突出的應用例子。春雷醫生基于互聯網技術,通過邀請三甲醫院的主任醫生進行網上實名坐診,實現數據庫和優秀醫療資源的整合,為客戶提供移動醫療服務并收取一定的費用。而“好大夫在線平臺”,經過7年的運行和發展,患者和醫生數量都在不在增加,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大的一個為患者提供在線咨詢、轉診、預約加號等服務的醫患溝通平臺。
(三)信息化服務類
信息化服務類應用主要是指各種為醫務人員提供用藥查詢、醫學文獻查詢等幫助的信息數據庫及網站。比如丁香園用藥助手,就非常便于人員進行藥品說明書、用藥指南等查詢;而杏樹林網站推出的“醫學文獻”“醫口袋”“病歷夾”等APP也主要是為醫務人員服務,倡導通過手機應用,進行查房方式的變革,實現移動查房方式的轉型。
三、移動醫療發展前景探究
(一)移動醫療用領域的拓寬
隨著移動醫療在醫療事業中優勢的不斷凸顯,移動醫療的應用也在不斷的擴展和深入,其應用不僅包括常見的病情監控、醫學咨詢、遠程問診等,還涉及電子病例查詢、用藥指導、醫護人員之間的信息交流等領域,并且應用的領域還在迅速的擴展中。而隨著社會經濟及人們對健康問題的日益重視,移動醫療的服務重心也在不斷變化,逐漸從之前的患者疾病治療向大眾健康保健知識的普及與預防轉變,因此,根據不同類型的用戶定制醫療服務,將是移動醫療發展的一個潮流。
(二)運營技術的突破與創新
由于移動醫療是基于互聯網、信息等技術進行的一場醫療模式的變革,因此,運營技術的突破與創新對移動醫療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說隨著移動醫療應用的不斷深入,其應用技術及模式也逐漸成熟,但是畢竟是一門新興的產業,在技術上仍然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對醫療傳感器、采集儀等設備的改進等,以及對原始數據的處理技術的提高,對移動醫療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術支撐,因此,應該不斷加強移動醫療相關支撐技術的突破與創新,促進移動醫療向更深入發展。
總而言之,移動醫療在醫療事業中的領域正在不斷拓展,其優勢也在不斷的得到凸顯,發展情景非常廣闊。因此,應該對移動醫療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與推廣應用,讓其在醫療事業中優勢得到進一步的發揮,促進醫療服務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斌冠,龍玲.“互聯網+”背景下的移動醫療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J].廣西醫學,2015(9).
關鍵詞 大學生 移動醫療 App
中圖分類號:R-05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8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s a young, highly mobile Internet user groups, innovative, strong ability to accept. Under the trend of mobile Internet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sing mobile medical App software, and forecast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mobile med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medical; App
0 引言
“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加速了互聯網向各行各業滲透,促進產業融合,將互聯網的創新技術融合在經濟社會各領域中?!盎ヂ摼W+醫療”是以互聯網為載體,在線進行健康教育、電子健康檔案、醫療信息查詢、疾病風險評估、電子處方及遠程治療康復等多種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務。
隨著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的發展,醫療業正向移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邁進,互聯網對醫療服務行業的重構與推動正加速進行。目前國內醫療App已達2 000多款,如“丁香園用藥助手”“春雨掌上醫生”“5U家庭醫生”“好大夫在線”等,這些醫療App功能范圍覆蓋了遠程診療、藥品資料電子化、專業咨詢等各個醫療健康領域,為患者、醫師等尋醫問診、獲取醫藥數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大學生作為互聯網用戶的一大群體,使用移動醫療App軟件的情況卻各不相同。本文基于1232份問卷調查,對大學生使用移動醫療App的現狀做了分析。
1 大學生使用移動醫療App的現狀
1.1 移動醫療App種類及主要功能
移動醫療 App 大體可分為兩類。第一類來自移動運營商,多有第三方公司開發,客戶群非常大,醫療資源豐富,版本更新及時,提供醫生咨詢、預約掛號、疾病自查等功能,是市場上最為活躍的移動醫療 App。第二類來自醫療機構,醫院自己研發推出的醫療軟件,主要針對在醫院就醫的用戶,為其提供掛號導診、取報告單、健康資訊等內容。調查結果顯示,54.01%的大學生更偏向于使用第三方公司開發的移動醫療產品,如好大夫在線、杏仁醫生等(圖1)。
移動醫療App可幫助人們通過移動終端尋求醫療資源,了解疾病診療程序、用藥安全及康復信息,實現對疾病的輕問診,指導患者就醫和護理。調查結果顯示,63.67%的大學生通過移動醫療App了解健康科普類知識,其次是飲食調理類知識,42.72%的大學生通過該App了解女性健康類知識,如育嬰、大姨媽等,僅有20.46%的大學生會使用醫療App軟件來進行身體機能檢測,如表1所示。
1.2 移動醫療App普及率低及原因
在對1232名在校大學生調查中顯示,僅有49.59%的學生表示有使用過移動醫療App,且66.61%的學生表示自己是偶爾使用互聯網或醫療類手機軟件。如表2所示,近60%的大學生因為不能肯定移動醫療服務質量和擔心個人信息泄露而拒絕使用醫療類手機軟件,部分大學生因為醫療類手機軟件操作復雜且運用起來不流暢而拒絕使用。當然醫療類手機軟件宣傳力度不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學生對其的使用率。
對于使用移動醫療App的大學生來說,54.17%的學生認為,雖然通過移動醫療App進行疾病咨詢得到了幫助,但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甚至有5.73%的大學生認為通過移動醫療App進行疾病咨詢,不僅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困惑,如表3所示。
移動醫療App軟件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影響大學生使用率的原因,大部分學生在使用過醫療手機軟件后,認為醫療類手機軟件醫藥廣告太多,信息更新不及時是醫療類,而且在線服務不及時,應答慢,效率低,如表4所示。
大學生雖然是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最多的群體,但是移動醫療App并不能被大多數學生所接受。調查發現,互聯網真假難辨,擔心遇到騙子和冒牌專家成為阻礙移動醫療App發展的最大原因。當然阻礙移動醫療App和普及的原因還包括網上診療缺乏科學性和嚴謹性、患者隱私和信息安全、 缺乏人文關懷和安全感、傳統的就醫習慣很難扭曲和現有技術、法律法規、運營體系均不成熟等等。雖然互聯網醫療普及率低,但仍有一些軟件脫穎而出。其中以好大夫在線為代表,它具備咨詢、預約、電話義診,可以自由選擇醫生,特色院后管理,出院后還可以隨時與醫生交流溝通等功能,被45.94%的大學生所了解。
2 移動醫療App發展前景
“等候三小時看病三分鐘”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看病難、看病貴常常困擾患者?;颊呖傇敢庀嘈湃揍t院,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醫院跑,造成許多優質醫療資源常被被“小病”占據,基層醫療資源卻被閑置。種種的問題都給予互聯網醫療一個較大的發展空間。而智能手機的便攜性和高性能又給移動醫療App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性?;ヂ摼W醫療不僅將會顛覆傳統醫療模式(圖2),更重要的是它將作為傳統醫療的強化和補充,讓看病不再難。
移動醫療發展得當能極大地釋放傳統醫療的能力,拓展醫療保健、養生健身等知識。大家都對移動醫療充滿各種期待,如方便患者就醫,節省診療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醫生,匹配最近的醫院,促進醫生病人線上線下的交流,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展,優化醫療資源,提高醫生積極性等等。移動醫 療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國家政府認證和醫院醫療行業認可的醫療軟件更加吸引大學生使用。調查結果顯示,如果條件已經成熟,70.78%的大學生均愿意選擇到“網上醫院”就診(圖3)。
移動醫療使得醫療便捷化,方便患者利用醫療資源,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醫生和醫院,幫助醫生群體進行醫療診斷和醫學研究,提高診療的效率,真正實現實現了醫療服務的“隨手可得”。作為傳統醫療行業的良性強化和補充, 移動醫療具有不可限量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徐爭榮.“互聯網+”時代傳統行業的創新與機遇分析[J].互聯網天地,2015(5):1-5.
[2] 喬羽,褚淑貞.國外移動醫療應用監管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藥房,2014(29):2702-2704.
關鍵詞:醫療業;傳統醫療;互聯網醫療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10月22日
一、我國互聯網醫療的興起和發展
(一)我國傳統醫療弊端日益凸顯
1、醫療衛生資源分布不均。無論是東西中部的地域差異還是三級甲等醫院對基層醫院的人才與資源的虹吸都是導致我國醫療衛生資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據《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統計顯示:我國東部衛生機構總床位數占全國總數的40%,而西部地區只占29%,東部比西部多出近4.2萬家醫療機構。同時,東部發達地區的醫生資源比西部高出3到4倍。因此,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優質資源都過度集中于發達地區大城市大醫院,從而導致小醫院看不好病,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2、醫療服務各方關系緊張,醫療資源浪費嚴重。對于醫院,其痛點主要來自于盈利的需求、職能所需的公益性和政府干預三者之間所產生的矛盾。對于醫生,其痛點主要來自于高負荷的工作量、職能所需的公益性、政策規定的低收入以及晉升難度大帶來的工作壓力極大,據數據統計,超過92%的醫生都表示對日常工作感到疲憊。對于病患,其痛點無非是由來已久的“號難掛、隊難排、醫難求”社會難題。正是這三方痛點加劇了醫療服務各方關系緊張,而彼此之間的不信任更是對本就不足的資源造成了嚴重浪費。
3、我國醫保結構性問題日漸嚴重。第一,醫保分類不合理,政府醫保遠遠高于商??傤~,政府醫保負擔重,商保種類少;第二,缺乏控費機構,過度醫療較嚴重,醫?;鸸芾砟J讲唤∪?,醫保收支失衡,支出壓力大;第三,醫保支付不便利,支付標準不合理;第四,缺乏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投保方案。
(二)我國“互聯網+”醫療發展現狀
1、遠程醫療興起。在“互聯網+”的沖擊下,遠程醫療逐漸興起。傳統格局將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未來幾年注定是國內醫藥產業的變革時期。
2、醫療與移動互聯網結合并快速發展。隨著近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醫療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逐漸成為一種新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的移動醫療已達2,000多款。隨著全國智能手機普及率的提高以及移動寬帶網絡和服務的拓展,移動醫療無疑將在未來的醫療保健業發展重要作用。
3、互聯網醫療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盎ヂ摼W+”醫療時代的到來意味著醫療領域的華麗蛻變,“更便捷,更高效,更智能”的診療彌補了傳統醫療的不足,如今掛號、交費、查取報告等一系列原本復雜低效的診療全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上完成,這種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被人們快速接受并廣為傳播,互聯網醫療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并滲透其中。
二、我國“互聯網+”醫療發展優勢
(一)“便捷+高效+智能”的特性?!盎ヂ摼W+”醫療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重塑醫院服務流程,跨越時空實現實時閉環服務與管理,有效解決了病患就醫三長一短(掛號、候診、繳費時間長,就診時間短)的問題,增強了患者就醫的便利性,并且醫院、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互動更加便捷,信息更加透明,保證了患者的安全,從而改善醫患關系,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醫療質量,使患者的就醫體驗更加完善。
(二)相關技術的推動。4G和WiFi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終端設備連接互聯網更加便利與快速;智能終端設備大量普及,手機網民高達9億,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并即將實現全民化;醫療設施與機器技術的日漸成熟將使患者感受到更加智能的服務;大數據、云計算的快速發展,讓即時從實時數據流中獲取有效信息成為可能,等等。這些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成熟都將為互聯網醫療提供更優質的資源并為其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三)國家政策的支持。2014年國家衛計委《關于推進醫療機構遠程醫療服務的意見》,同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2015年1月《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同意在寧夏、云南等五省開展遠程醫療政策試點工作的通知》等等,這些政策都為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更優質的環境。
(四)BAT三大互聯網巨頭的加入。BAT、京東、360、小米等大體量公司憑借敏銳的嗅覺迅速進軍移動醫療領域,引發了業內對互聯網的熱烈關注,大量創業者投身互聯網醫療領域,短短三個月之間,掛號網一億美元、丁香園7,000萬美元、春雨醫生5,000萬美元三起融資使互聯網醫療炙手可熱、熱潮涌動,并即將迎來爆發。
三、我國“互聯網+”醫療的前景
醫療健康是人類生活追求的永恒主題,也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在我國,“互聯網+”醫療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中已經提出開展“健康中國云服務計劃”,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推動惠民健康信息服務和智慧醫療服務,并提出推動健康大數據應用,逐步轉變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動開展遠程和移動醫療,逐步豐富和完善服務內容以及方式。
互聯網醫療是未來醫療健康服務業的必然趨勢。第一,在“互聯網+”時代下,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醫療服務市場的擴展對遠程醫療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第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醫療健康領域也搭上了移動互聯網這輛快車,移動醫療進入了一個爆發式發展的階段,加之BAT紛紛在移動醫療領域布局,未來的移動醫療市場將作為一座富饒的金礦被開采出來,智能化醫療的時代觸手可及;第三,2014年,BAT和互聯網眾巨頭強勢入駐互聯網醫療產業,2015年互聯網對醫療產業的改變乃至重構更加猛烈,互聯網醫療中國會認為,該產業未來10年將有10倍增長空間。
四、“互聯網+”醫療發展障礙
(一)國內醫療環境尚不開放。就政策來說,醫改并沒有改變本質問題,現在公立醫院仍是基本壟斷著市場,私立醫院生存艱難,醫療市場化發展緩慢。
(二)移動終端診療技術有限。雖然現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但是移動終端診療畢竟不是面對面的,醫術再高明的醫生在沒有接觸到病患的真實狀況下還是不能百分之百的確診,這是一個需要科技去不斷改善的現實缺點。
(三)醫保支付問題。在傳統觀念里,人們普遍認為醫療由醫保來埋單,但醫保和商業健康保險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并沒有介入,缺乏醫保支付手段支撐,缺乏責任認定機制及行業標準,這都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支持解決。
(四)盈利模式不清晰。雖然全國各類醫療健康APP已有2,000多個,但至今還沒有一款APP真正取得成功,獲得用戶的認可,國內互聯網醫療仍都處于投入階段,對于盈利對象和模式不清晰,盈利的很少。
五、建議
(一)改善醫療業發展環境。首先,加強衛生、工信、公安等部門的協作,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促進醫療健康業與互聯網的對接;其次,促進優勢企業的強強聯手,以便加快、加強新產品研發速度和力度,培育壯大互聯網醫療品牌;最后,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態,將國家關于互聯網醫療政策落到實處。
(二)盈利模式重點關注藥企與險企兩大收費方向。根據醫療產業鏈梳理,互聯網醫療企業的收費對象分別有:患者、醫生、醫院、藥企、社會保險、商業保險等,從價值需求和價值創造兩個方面來看,藥企與險企都對互聯網有極大的依賴性,藥企是互聯網醫療當下和未來的主要盈利模式,同時,險企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三)加強行業監管。首先,需要明確行業監管機構,加強對互聯網醫療的監管;其次,出臺相關細則與政策,以明確互聯網醫療中出現問題時責任所在和解決辦法;最后,加強互聯網醫療安全管理,確保醫療過程的安全性。
六、總結
如今是一個互聯網時代,互聯網與醫療的結合順應潮流,未來的醫療將會是互聯網醫療與傳統醫療相結合,雖然在互聯網醫療發展過程中困難重重,但是這些障礙最終會隨著時間和技術的不斷延伸和發展被跨越,互聯網醫療將大大便利人們的生活,其前景依舊廣闊,其發展空間不容小覷。許多互聯網公司將目光轉移到醫療行業上,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醫療會越發普及,它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主要參考文獻:
[1]燕京.前景預測:互聯網醫療成必然趨勢[R].方正證券,2014.8.13.
大會由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導,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衛生計生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工信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聯合主辦,以“新常態大健康”——互聯網+時代的健康中國為主題,分別從政策推動產業發展和產業交流兩個維度,共同梳理“互聯網+”帶給醫療健康行業的挑戰與機遇,分享各自的寶貴經驗與成敗得失的感悟,探索“互聯網+”對于醫療健康這一傳統行業的轉型前景與實踐。對“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現狀和未來進行全面剖析,旨在推動“互聯網+”時代中國健康產業的發展。
利用互聯網+發展醫療服務行業
今年7月的《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對“互聯網+”促進中國產業升級轉型寄予了更高期待。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國家衛生計生委及國家工信部等機構,密集出臺多部互聯網產業的相關文件,推動并規范互聯網在各領域的健康發展。
近兩年“互聯網+”就像一股強勁的颶風,給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和變化。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崔麗指出,有些是瞬息萬變,有些是因勢而變,有時以不變應萬變,在充滿變數的“互聯網+”時代,如何把握好變與不變的方向、分寸與節奏,利用“互聯網+”發展醫療服務行業,讓醫療衛生行業真正飛起來?她希望,全體與會者和所有關注醫療健康信息的組織都能夠從技術、經濟運行、標準、政策、人才、安全等方面為互聯網+醫療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互聯網+健康”利于疾病早期預防
崔麗稱,當前我國面臨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病雙重負擔。健康促進應該是應對這些疾病的優先策略,我們更應該強調的是預防,把少得病、不得病、早發現、早治療作為我們健康中國建設的首選??梢酝ㄟ^“互聯網+”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互聯網+”在公共衛生方面有非常好的應用案例,互聯網本身將關注的重點和區域用大數據的方式形成公共衛生方面的需求,這些無論從過去做的直報信息到未來醫院形成的醫療信息和社會的公共信息,都會對新發、突發傳染病及早防控非常重要。每年將近有80億診療量的醫療數據大背景下,互聯網+健康醫療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
“互聯網+”可實現各界協同發展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 互聯網 發展 應用
物聯網的雛形最早可于追溯到1990年,物聯網的概念提出是在1999年,在這幾十年的發展里,物聯網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并且有著一個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物聯網的本質是將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完美融合,打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實現了物與物直接的信息聯系、或缺、融合、傳遞等,真正達到物物相連的網絡模式,使人與人直接的信息交換上升到物與物直接的信息交換,本文就物聯網,談一談物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
1 何為物聯網通信技術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物聯網是利用局部網絡或互聯網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
2 物聯網通信技術的應用
物聯網工作的應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典型的應用關系體現在物聯網技術與專業技術行業的結合,實現智能應用的解決;物聯網應用層讓信息技術與行業結合,對經濟和社會產生影響,可以說物聯網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它主要有九大應用領域有: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安保、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等等。
2.1 智能物流
現在的物流管理有著明顯的信息化發展,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物聯網技術與物聯網與衛星定位技術、GSM/GPRS/CDMA移動通訊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使物流管理的每一個流程都被準確無誤的感知和掌握,GIS與GPS與感知信息的結合,構成了物流信息一張強大的網。
2.2 智能醫療
自動識別技術為醫療領域提供了方便,最典型的代表是RFID自動識別技術,RFID技術與醫院信息系統(HIS)及藥品物流系統的融合,是醫療信息化的必然趨勢,智能醫療能夠幫助醫生實現對病人全方位的監控,達到會診記錄,病情記錄等關鍵信息的共享,還有對病人醫療器械和病人病情發展的追蹤,這種智能醫療必然會得到更大的推廣。
2.3 智能交通
物聯網在智能交通上的應用也非常普遍,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乘坐公交車時IC卡的使用,物聯網技術與公交系統的融合,統籌運用GIS和GPS等手段,達到調度,發配,收費等管理于一體,同時還有智能化的停車,系統調配紅綠燈,及時查看路況信息等交通控制調配等手段,都體現了物物相連的物聯網對于交通的幫助,還有公路、橋梁、交通的智能檢測,都體現了智能交通的作用。
2.4 智能農業
智能工業。智能農業與智能工業最主要的體現上是在對于數字的實時監控上,從生產、加工、運輸、分銷、零售上,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從生產監控系統,信息管理系統,質量管理系統,信息服務系統,到信息跟蹤,事故追溯系統,質量評估系統,統計分析系統,信息門戶系統等,使農業和工作都達到智能化的水平,方便生產。
2.5 智能安保
智能安保體現在傳感節點的利用上,利用傳感節點的覆蓋全面性,來防治翻越,偷渡,恐怖襲擊等威脅安全的入侵,這種智能安保已經應用到世博會當中。
2.6 智能家庭
物聯網對于智能家庭,數字家庭的建設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智能家庭不是簡單地將家中的電子產品結合到一個遙控裝置當中去,這樣做只是一個簡單的電子設備相連,物聯網所要達到的智能家庭,數字家庭的目的,是通過物聯網建立外部聯系,讓服務與設備之間產生聯系,達到互動效果,一個最理想的例子就是在工作的過程中,在辦公室里就可以指揮家用電器的工作,在下班回來的途中各個家用電器已經各司其職,回家時就享受自動化的成果與便利。
3 物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
物聯網是推動世界發展的重要動力,有人把它比作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革命,這樣的比喻一點也不為過,1990年的施樂公司可樂售飯機可以被看作是物聯網技術的最早實踐,1999年麻省理工學院Auto-ID中心在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的支持下提出了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的概念.比爾蓋茨1995年在書中提及了物聯網的概念,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闡明了物聯網的含義,但隨著物聯網的發展這種含義也產生了變化,再隨后的時間段內,各國開始提高了對物聯網的認識,并把物聯網當作一項國家戰略來發展,目前的物聯網當中有三項關鍵的技術,分別是傳感器技術、RFID標簽、嵌入式系統技術;所涉及的四大關鍵領域分別是:RFID;傳感網;M2M;兩化融合,隨著各國對于物聯網技術的重視,一些關于物聯網發展的戰略也相繼被提出,如日本的u-Japan計劃,韓國確立了u-Korea計劃,歐盟執委會發表了歐洲物聯網行動計劃,美國將新能源和物聯網列為振興經濟的兩大重點,智慧地球被提出并引起強烈反響。
2009年8月,總理的感知中國講話和建立的感知中國研究中心將中國的物聯網信息技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
4 總結
物聯網通信技術作為一項前沿技術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發展空間,目前無論是國家還是技術企業,都對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價值看的很重,物聯網技術應用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但是人們在享受物聯網所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對物聯網的概念認識還并沒有互聯網那么深入人心,人們對于互聯網的認識要遠遠高于物聯網,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技術會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中,相信人們對于物聯網的認識將會逐漸提升,同時,物聯網通信技術將會更好更快的發展也必將有一個更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董新平.物聯網產業成長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郝罡.物聯網的發展及在通信運營商領域的應用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
[3]焦文娟.物聯網安全―認證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
[4]趙靜,喻曉紅,黃波,譚秀蘭.物聯網的結構體系與發展[J].通信技術,2010(09):106-108.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Java的發展空間;Java的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07-0200-01
Java是一種被廣泛應用于金融,教育,醫療及通信領域等各種大型行業的網絡編程語言,被冠以“平臺冠珠”的稱號。面對Ruby.Python或PHP等新一批輕量型語言的快速開發崛起,Java想要保持自己在編程語言開發領域的主導地位,必須要不斷地革新,適應互聯網時代下更快,更好,更優的發展趨勢,優化其語言編程的核心功能,不斷地開拓Java的應用市場。
1Java語言技術的特點研究
1)Java語言技術具有可異平臺運行特性。
2)Java語言技術具有簡易安全特性。
3)Java語言技術具有線程并發特性。
4)Java語言技術具有移植可靠性。
2Java的發展空間探討
目前,Java技術因自已獨特的性能,開辟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空間,盡管各種簡易語言不斷涌現更新,但Java技術仍舊主導著計算機行業的發展。隨著Java語言的通用特性及運行穩定的優勢,不斷地融入互聯網技術設備的應用設計中,為Java的發展開辟新的應用空間,不斷優化Java語言技術,使其在不斷更新替代的互聯網時代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1)Java語言被引用于Android系統的程序編寫,使非專業人員都認識了這一編程語言,不僅為Java技術打通了發展的市場,更為其延伸了發展空間。
Android系統與蘋果系統是目前市場上為光大群眾認可的兩大軟件系統,對于一般的用戶,大多都是用的Android系統,而Java語言是用于編寫安卓代碼,Java語言與Android系統結合,一些手機中Java語言編程的游戲可以被用戶提供消遣,使玩家間接認識Java語言,Android系統的應用市場為Java語言編程打出了品牌效應,擴展了Java語言的應用空間。
2)Java語言用于編程金融領域的服務器的系統程序,將應用空間拓寬到金融行業。
Java語言具有可移植安全性,使其被廣泛應用于大型銀行機構的互聯網電子交易系統的編程,為大數據時代金融領域的發展提供了便利。Java語言也被應用于金融企業服務器客戶端接收、處理和發送系統的編寫設計,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擴大了自己的應用領域,使其名聲響欲各行各業。
3)Java語言應用于互聯網網站的編程,拓寬到互聯網電子商務領域,伴隨著電子信息時代的發展使其名聲大噪。
Java在互聯網網站的開發設計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網站被各個領域廣泛應用,教育,醫療,金融,軍事等等各行各業都開設自己的網站,供大眾了解行業現狀,而Java語言正是編寫這些網站的重要程序技術之一,它已被眾多的企業編程人員學習與探索。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電子設備不斷涌現,各種產品不斷革新,人們的精神需求不斷提升,作為年輕一代的青年更癡迷熱戀于網絡游戲的開發設計,其中部分游戲的編程使用的也是Java語言,激發了年輕一代學習Java語言編程的熱情,為之后的Java語言發展開拓新的領域。
3Java的發展前景分析
目前,據網絡數據分析顯示:“java語言市場占有率達20%,為世界第一編程語言。我國軟件行業每年所需的java人才達30萬,并且每年以22%左右的速度增長?!庇纱丝傻胘ava發展市場無限大,發展前景十分理想。
互聯網時代促進了IT行業的發展,更推動了PC時代的到來。PC的發展對傳統的服務器系統提出了挑戰,而Java語言完全符合PC的要求,其可移植性與安全性使得其廣泛鏈接在各類電子產品設備中運行,可被任一電子設備所識別操作,為PC網絡創新時代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計算機應用程序的轉型發展使得Java編程語言也不斷地完善和創新。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Java語言會與數據庫結合共同設計開發新技術,例如Java servlet技術,SQL-J技術及JSP技術等。在今后的技術的革新發展,會推動Java編程語言的應用更加高效便捷化,安全簡易化,能夠有效打造IT產業新技術。
伴隨著GphoneAndroid平臺的興起,為Java穩固地位做了重要的輔佐作用,Android的程序一般都是Java編程的,伴隨著電信運營發展,Java的未來的發展前景可謂相當廣闊。隨著現代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遠程教育的新型教學模式受到大眾熱捧。由于Java革新了傳統的以Microsoft Front Page或者HTML語言為基礎來制作的Web頁面形式,推動了互網絡遠程教育教學模式向動B化、便利化、多元化、豐富化、安全化的方向創新發展,優化了新時期互網絡遠程教育的教學手段,提升了教學效果,為教育領域開辟了新的發展格局,為Java的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發掘出Java的多元功能,不斷創新Java編程技術,只有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方能使Java編程語言成就和開辟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