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財務造假論文范文

      時間:2022-07-15 07:38:46

      序論:在您撰寫財務造假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財務造假論文

      第1篇

      (一)虛假出資問題的界定

      1.虛假出資的概念

      虛報公司注冊資本就是申請人在申請公司登記注冊時其實際收到的股本資金額低于法律規定而謊報已達到規定,或者注冊資本的構成不實?!豆痉ā芬幎ü镜某闪⑿枰诎l起人、股東繳納了全部出資或將發行股份的股款繳足后,必須經法定的驗資機構驗資確認并出具證明,才能憑此證明向登記機關提出申請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2.虛假出資的方式

      在虛假出資財務造假的過程中一般涉及到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者其他欺騙手段。虛假證明文件指的是偽造、變造的驗資證明文件,大多虛假出資都是用虛假證明文件來欺騙公司登記的主管部門或者負責驗資的會計師事務所。南特責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特公司”)在出資時公司的出資人李某就是通過兩次的會計造假轉換資本,將本來沒有資金的驗資賬戶,在驗資的時點達到公司設立的要求,成功地欺騙工商登記機關審查過關。李某雖然經營南特公司,但由于沒有出資,所以公司的合法財產歸“真正股東”所有,李某不能享有公司原有的股權,而應該以經營者身份衡量李某的報酬問題。

      3.虛假出資與抽逃出資比較

      抽逃注冊資本是在公司成立后,股東基于個人目的從公司將其出資的部分或全部抽回,其中借貸驗資也是抽逃出資的重要方式之一。虛假出資行為人的目的是通過虛假出資騙取公司股份,動機往往是以最小出資額達到公司登記注冊資本的最低要求;抽逃出資行為人的目的是將出資抽回挪作它用而并非擁有公司生產經營,動機往往是為了逃避債務或者詐騙。南特公司“過橋借款”的行為是發生在公司成立前,為完成公司注冊而進行的,不屬于抽逃出資的范疇。

      (二)會計事務所在會計造假中的責任

      1.會計事務所驗資業務

      注冊會計師進行驗資是鑒證業務的內容之一,它要求注冊會計師在評估驗資風險,制定完善的驗資計劃后,執行驗證程序最終以驗資報告的方式反映驗資結果。由于審計測試和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固有限制,注冊會計師即使完全根據獨立審計準則進行審計,也不可能保證將所有的錯誤與舞弊揭發出來,只能做到合理確信的程度。注冊會計師行業存在固有的風險,鑒證業務旨在提供合理保證,在注冊會計師進行驗資的過程中可能因為驗資資料有限,審計范圍不全導致驗資結果不完全反映被審計單位的情況。公平和方圓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南特公司的過程中履行到了審計的責任,因為公司法規定注冊資本可分期到位,要求在驗資的時點存在相應的資金留有在驗資專戶,而注冊會計師在審核的過程中確實存在700萬、500萬的資金,保持了應有的職業謹慎。沒有及時發現南特公司財務造假是由于驗資業務自有的缺陷造成的,驗資報告的意見段包括“經我們審驗,截至××年×月×日止,貴公司已收到××和××首次繳納的注冊資本(實收資本)合計人民幣××元(大寫)。各股東以貨幣出資××元,實物出資××元”,其中××年×月×日代表的就是時點數。虛假出資和虛假驗資報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對于虛假出資的情形,只要注冊會計師謹慎執業,并依據《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一條———驗資》的要求出具真實合法的驗資報告(如帶說明段的驗資報告),即使驗資單位驗證的資本額與企業實有的資本額不相符合,也不屬于虛假的驗資報告,但構成虛假出資。這種虛假的出資主要表現為驗證的資本額大于企業在接受驗證時的實有資本額。會計師事務所在第一次驗資時鄭某確實出資800萬元,在第二次驗資時,李某通過財務造假轉款入自己的驗資專戶,在驗資的時點出資確實到位,不存在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虛假驗資報告的情形?!吨袊詴嫀煂徲嫓蕜t第1602號———驗資》第五條指出,按照本準則的規定,對被審驗單位注冊資本的實收情況或注冊資本及實收資本的變更情況進行審驗,出具驗資報告,是注冊會計師的責任。在這個案例中,注冊會計師按規定進行驗資審查,提供了驗資報告,在驗資環節不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2.會計事務所審計業務

      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注冊會計師應該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情況后就被審計單位是否按照財務企業會計準則編制,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發表審計意見。注冊會計師應該對審計報告負責,對企業管理層認定進行再認定,向利益相關者提供合理保證。判斷會計師是否出現職業過失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是否遵循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職業道德概念框架,保持誠信、獨立、客觀、公正,擁有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同時對客戶信息保密,有良好的職業行為;是否擁有該職業需要的一般知識并能與職業保持同步發展。審計人員應能達到社會平均的技術熟練程度;根據時代的發展和變化,熟悉新的審計領域,不斷更新審計技術,保證所采取的審計程序能最好地符合實務要求;是否能做出相當于社會平均水平的判斷。具有充分的判斷力是職業區別于非職業的特征之一。審計工作中需要大量的職業判斷,如審計程序的恰當運用,審計風險和重要性水平的估計及披露方式的恰當選擇等。謹慎職業者的判斷是知識、經驗和直覺作用于大腦思維的結果,而不是主觀的盲斷、武斷;本案例中的南特公司通過財務造假成功完成登記,在這過程中利用到了預收賬款、應收賬款等科目完成資金的轉移,在之后的經營中南特公司將不開票的收入填補出資、隱瞞賬外,再將隱瞞的收入又作為購銷合同撤銷、追回預付款為名轉入公司,沖銷預付賬款,這都嚴重地違反了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影響重大且廣泛,但是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的過程中卻并沒有發現這一缺陷,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南特公司在進行上市申請時會計事務所也并沒有發現公司財務造假隱瞞收入的錯報和公司內部控制的問題,這些對股改而言影響重大且廣泛,會計事務所沒有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存在相應的過失。

      (三)財務造假涉及的稅收問題

      納稅人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利用賬外賬偷稅,吞噬國家稅款是納稅人特別是商業納稅人偷稅漏稅最為普遍、最具代表性的方式之一。南特公司在經營中以預付款名義轉入公司,再沖銷原賬面的預付賬款,將不開票收入1340余萬元隱瞞帳外,導致了偷稅行為。

      二、法務會計在公司財務造假中的運用

      法務會計作為會計和法律相結合的學科,彌補了現代審計功能的不足,同時有利于對法律糾紛的實質作出評判。它是一種介于一般會計與審計之間、并延伸進入司法領域的一種新興的特殊專業會計服務。法務會計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包括接受業務委托、制定工作計劃、進行現場調查分析和出具意見報告等。

      (一)會計證據

      取得會計證據是反映特定會計事實及因果關系、證明具體利益關系及屬性的資料,其對法務會計工作的開展有關鍵的意義。會計證據主要來源會計資料,包含表內數據和表外數據。關于財務造假資料的收集,法務會計需要取得公司財務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告和其他相關經濟資料。如果有公司舞弊的情況出現,無論舞弊者如何隱藏、狡猾,都會以客觀的形式在會計資料或其他方面留下或明或暗,或多或少的賬證不符、賬實不符的情況。因此法務會計在財務舞弊案例中的運用是界定舞弊責任的重要方式之一。南特公司成立時出資人簽訂的投資協議就是整個案例的基礎,投資協議是否合法,在投資協議中李某和鄭某的出資比例及公司成立的相關約定是本案例中的關鍵。在南特公司財務造假案中法務會計還需要收集其公司從出資到經營期間的財務資料、每一筆資金轉賬的完整記錄、李某和鄭某在公司成立時約定出資比例的文件、工商注冊登記時的相關信息和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時的資料(驗資報告、審計報告等),同時還需要南特公司客戶、供應商資料等。這些是鑒定南特公司虛假出資和財務造假的必要資料。

      (二)會計證據識別

      會計證據多種多樣,按按照證據來源包括內部會計證據、外部會計證據和現場形成的會計證據;按照會計證據的品質分為品質良好證據和品質惡劣證據;按照會計證據的表現形式分為會計憑證證據、會計賬簿證據、會計報告證據及輔助會計資料證據。在本案例中的品質良好證據主要包括會計師事務所的驗資報告等,由于會計師事務所的驗資報告遵循了相關的程序,保持了應有的謹慎,反映了在驗資時點南特公司的驗資情況。而南特公司提供的財務報表就屬于品質惡劣證據,其財務報告是轉移收入、隱瞞收入得到的結果,沒有反映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單一的會計證據缺乏待證內容,其在證明待證事項的書證意義受到限制,在此案例中不僅要研究南特公司的財務資料,還要結合乙公司的相應財務情況進行分析,分析各證據的可靠性,加大會計證據的證明能力。

      (三)檢驗和論證

      會計證據的檢驗可以采取核對法、比較法、計算法。例如法務會計人員應該核對每筆貨款收入和現金提取是否分別在公司銀行日記賬、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對賬單上反映,并列表匯總,注明內容依據,由被鑒定單位確認蓋章,進而進行比較金額差異,計算相關金額;論證的重點應當是援引會計制度規定,提出正確的賬務處理方法和軌跡。對南特公司案例的論證應該重點界定其在驗資環節和隱瞞收入的違法行為。在驗資環節要鑒定李某和乙公司的債權債務關系,檢驗乙公司賬戶的進出情況,證明李某與乙公司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李某為虛假出資。而在隱瞞收入環節需要檢驗南特公司的相關賬戶的進出情況,特別是預付款的記錄,證明李某在經營期間確實通過財務舞弊隱瞞收入和稅收。它不僅要運用檢材證明能力假定和檢材證明力假定對被粘貼展示的檢材的有效性進行常規論證,還要對列表內容的真實性和核對方法的可靠性進行簡單的論證,為結論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四)本案例相關結論

      第一,由于李某虛假出資不應享有公司股權,實際股東只有鄭某。公司在進行股份制改造時李某應該按照經營者的標準來分配股權,而不是原始出資額4:6。原公司在股改決定的股份分配決定是有效的,因為經過了鄭某同意,但是李某的股份應該歸鄭某所有。股改完成后南特公司5120萬股的總股本中,4500萬股應該屬于鄭某,剩余的620萬股由李某和其他四位高管持有。

      第二,負責南特公司的會計師事務所在驗資環節完全按照審計準則進行,執行了相應的審計程序,不用負相應的責任。而對于年鑒中沒有發現南方公司財務造假的問題會計師事務所存在相應的職業過失。

      第三,李某作為公司的經營者多次進行財務舞弊的活動,從驗資環節到前期經營隱瞞收入,都對公司的其他股東和利益相關者帶來了負面影響,違反了《會計法》等的規定。

      第2篇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對策

      一、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現狀

      根據4號公告所涉及的十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情況如下:

      1.2003年湖南某上市公司,據分析是天一科技,為掩蓋其利用募股資金和銀行貸款1.94億元,轉移賬外買賣股票的事實,與其在當地的開戶銀行相互串通,通過偽造銀行對賬單的方式,多記存款1.31億元,少記貸款7100萬元,造成資產、負債均不實。

      2.在2003年山西省的漳澤電力公司所屬的發電廠違反了國家規定,累計提取了3965.8萬元的“地方電力建設基金”,計入了生產成本。2003年末,發電廠以“能源基金”名義,將上述資金金額上交給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直接將此筆資金在“其他應付款”掛賬,造成2003年生產成本多計了3965.8萬元。中瑞華恒信會計師事務所未能查出上述問題。

      3.四川省天科股份于委托購買國債的名義,將3000萬元資金交給深圳幾家公司,實際用于股票買賣,截止2004年3月已損失1623萬元。

      2004年3月,該上市公司為掩蓋上述委托理財損失,與其大股東控制的某公司簽訂了虛假協議約定由該公司出資3000萬元。受讓上市公司委托理財形成全部財產。雙方在當月另簽合作備忘錄,約定原投資損失仍由上市公司承擔,該上市公司未能將此重要信息對外披露。

      該公司已被證監局立案調查,該公司2004年年度報告稱:2004年3月,公司將3000萬元委托理財項目轉讓給成都博宏,實質是以受控證券投資賬戶內的1400余萬元資產換取了3000萬元無保障的債權,擴大了公司風險。同時,截止到2003年7月末,成都博宏僅歸還100萬元,涉嫌關聯方占用公司資金2900萬元,公司也以挪用資金罪舉報前高管,根據整改公告顯示該公司財務管理和對外投資失控。

      4.2002年,湖北武昌魚公司的子公司與武漢某公司簽訂供貨合同,金額共計1.07億元,截止2003年12月底,該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賬面反映將1.07億元全部預付給供貨方,但截止檢查日,該子公司實際收到2311萬元的貨物,其余款項均由供貨方直接或間接付給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形成大股東占用資金8376萬元。

      5.南京熊貓在2003年11月,為了掩蓋大股東占用資金的真實情況,向兩家有限公司開具了兩張金額均為4000萬元的本票,上述兩家公司將上述8000萬元本票直接背書轉讓給該上市公司大股東,大股東用此款歸還了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上述交易在一天完成。上市公司替大股東出錢歸還欠款的行為,造成財務信息披露不實。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對該上市公司進行審計。其注冊會計師未能查出上述問題。

      6.天津磁卡2003年與天津某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開發公司”)和天津某文化交流中心(下稱“交流中心”)分別簽訂資產置換協議,開發公司將其評估價為3247.61萬元的房產與上市公司的應收款進行了等值置換,交流中心將其評估價為4406.53萬元的房產與上市公司的應收款進行了等值置換。因開發商原因,上述兩處房產均未取得土地證及房產產權證,造成資產置換存在風險。該上市公司年報未披露上述兩項債務重組置換的7654.14萬元房產未能取得房產證的情況。該公司在2005年4月29日《增補2005年第一季度報告中其他業務利潤的相關事項公告》中做了披露。

      7.華菱管線這2003年進行了在建工程——連鑄高效化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當年完成投資額14410.93萬元,已轉固定資產(暫估)9019.72萬元。而年報中只披露了當年完成投資額1270.53萬元,少披露當年完成投資額1705.4萬元,未披露已轉入固定資產的9019.72萬元,造成財務信息披露不實。

      另一在建工程——以轉代平工程項目,截止到2003年底在建工程項目賬上未記錄投資完成情況,但該上市公司年報披露該工程投資完成情況:為期初余額7180.66萬元,本期完成5839.06萬元,已轉固定資產13019.72萬元。造成會計帳目和財務報告數字不符。

      8.ST昌源在1996年~2001年期間,為多家公司提供擔保,取得貸款人民幣1.56億元,港幣3747萬元。2000年以來,上述公司因無法按期償還銀行貸款,經法院判決應由ST昌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該上市公司僅對應賠償的貸款本金計提預計負債,對應賠償的貸款利息1616萬元一直未計提預計負債,造成利潤不實,未計提部分占2002年當期損益的213.6%,根據其年報,該上市公司2002年利潤總額微756萬元,以《4號公告》所述公司應計提未提的預計負債1616萬元,恰占213.6%,由此可見,當年利潤為虛假數字。

      9.古井貢1996年以來,未經國家稅務局批準,與其全資子公司匯總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致使2003年少繳納企業所得稅5910萬元,占當期損益的176%,2005年6月27日,古井貢公告,州古井銷售公司未經國家稅務總局批準自行與本公司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造成了2002年少繳納企業所得稅3966萬元,2003年少繳納企業所得稅5925萬元。

      10.吉林敖東在2003年為其5家子公司提供貸款擔保,擔??傤~為1.08億元,該上市公司未在年報中披露。

      二、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原因

      1.法制不健全,執法不嚴格,法制觀念淡薄。

      (1)從法制建設的角度看,近幾年來,我國雖然制定和修訂了不少財務法規,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有些法規沒有制定與之配套的實施細則,法律條文過粗,致使執行起來依據不足,可行性較差。

      (2)執法不嚴,長官意志濃厚,雖然《會計法》對財務報表及其他會計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都做出了規定。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一些單位的行政領導的心中,法律法規意識淡薄,長官意志濃厚,全然不把會計法規放在心上,虛報瞞報,隨心所欲,甚至是憑感情辦事,關系比法大,權大于法,甚至會計人員也無法堅持原則。

      (3)企業法制觀淡薄。

      2.企業內外部監管力度不夠。從上述10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事實可見為10家上市公司進行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均沒有發揮很好的監督作用,大部分注冊會計師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事實查不出,即使有幾家能查出的,也沒有在審計報告中予以指明。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基本不起作用,大都是按長官意志做帳,因此,企業一旦出現財務問題,很難查出。

      3.注冊會計師素質有待提高。(1)是注冊會計師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不高,在審計工作中,不能堅持原則,嚴格按照會計法規辦事。(2)是注冊會計師的業務素質不高,上市公司略施小計,注冊會計師就查不出問題了。

      4.注冊會計師的行業準入制度不完善。如果,我國有關注冊會計師的管理法規能夠這樣規定:凡在審計工作中遇到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而不予以指出的,無論是查不出,還是查出而不指明的,應該取消其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五年。那么,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問題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三、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防治對策

      1.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預防對策。(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對企業主管領導、企業高層及會計人員都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培養正確的企業發展觀、價值觀,提高職業道德水平,樹立誠信觀念。(2)加強財會人員的法律教育。使每一個財會人員都了解財會法規,爭當執行財會法規的模范。(3)加強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培養財會人員,包括注冊會計師的業務水平,讓他們能夠熟悉會計和財務業務工作,減少由于業務不熟而造成的技術上的錯誤。(4)深化體制改革,使上市公司運行正規化、國際化,以減少由于體制問題造成的財務造假的可能性。(5)進一步完善會計法規和會計制度?,F行會計法規和制度都還存在一些缺陷,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這也給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機,要從根本上解決財務造假問題,必須完善會計法規和會計制度。(6)加強上市公司財務會計的基礎工作,如建立企業內部牽制制度,嚴格費用支付的審批手續。

      2.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治理對策。(1)嚴格執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如上市公司出現財務造假問題,對企業涉案人員和有關注冊會計師實行經濟制裁和法律制裁。(2)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社會監督作用,一旦有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就通過媒體爆光,造成強大的輿論攻勢,從而,間接影響到企業的商譽。使企業不敢財務造假。(3)進一步完善行政監督機制。如建立監督和管理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執業行為的機構。及時對違規注冊會計師做出處分。(4)建立注冊會計師財務造假一票否決制。即一旦發現注冊會計師參與和包庇財務造假行為則取消其執業資格,收回其資格證書,從此,終身不得從事會計、財務和審計工作。

      參考文獻:

      第3篇

      摘要:根據審計署的《2005年4號審計結果公告》(以下簡稱《4號公告》)中對10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的披露,筆者提出我們的分析及對策,供投資者和業內人士參考。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對策

      一、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現狀

      根據4號公告所涉及的十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情況如下:

      1.2003年湖南某上市公司,據分析是天一科技,為掩蓋其利用募股資金和銀行貸款1.94億元,轉移賬外買賣股票的事實,與其在當地的開戶銀行相互串通,通過偽造銀行對賬單的方式,多記存款1.31億元,少記貸款7100萬元,造成資產、負債均不實。

      2.在2003年山西省的漳澤電力公司所屬的發電廠違反了國家規定,累計提取了3965.8萬元的“地方電力建設基金”,計入了生產成本。2003年末,發電廠以“能源基金”名義,將上述資金金額上交給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直接將此筆資金在“其他應付款”掛賬,造成2003年生產成本多計了3965.8萬元。中瑞華恒信會計師事務所未能查出上述問題。

      3.四川省天科股份于委托購買國債的名義,將3000萬元資金交給深圳幾家公司,實際用于股票買賣,截止2004年3月已損失1623萬元。

      2004年3月,該上市公司為掩蓋上述委托理財損失,與其大股東控制的某公司簽訂了虛假協議約定由該公司出資3000萬元。受讓上市公司委托理財形成全部財產。雙方在當月另簽合作備忘錄,約定原投資損失仍由上市公司承擔,該上市公司未能將此重要信息對外披露。

      該公司已被證監局立案調查,該公司2004年年度報告稱:2004年3月,公司將3000萬元委托理財項目轉讓給成都博宏,實質是以受控證券投資賬戶內的1400余萬元資產換取了3000萬元無保障的債權,擴大了公司風險。同時,截止到2003年7月末,成都博宏僅歸還100萬元,涉嫌關聯方占用公司資金2900萬元,公司也以挪用資金罪舉報前高管,根據整改公告顯示該公司財務管理和對外投資失控。

      4.2002年,湖北武昌魚公司的子公司與武漢某公司簽訂供貨合同,金額共計1.07億元,截止2003年12月底,該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賬面反映將1.07億元全部預付給供貨方,但截止檢查日,該子公司實際收到2311萬元的貨物,其余款項均由供貨方直接或間接付給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形成大股東占用資金8376萬元。

      5.南京熊貓在2003年11月,為了掩蓋大股東占用資金的真實情況,向兩家有限公司開具了兩張金額均為4000萬元的本票,上述兩家公司將上述8000萬元本票直接背書轉讓給該上市公司大股東,大股東用此款歸還了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上述交易在一天完成。上市公司替大股東出錢歸還欠款的行為,造成財務信息披露不實。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對該上市公司進行審計。其注冊會計師未能查出上述問題。

      6.天津磁卡2003年與天津某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開發公司”)和天津某文化交流中心(下稱“交流中心”)分別簽訂資產置換協議,開發公司將其評估價為3247.61萬元的房產與上市公司的應收款進行了等值置換,交流中心將其評估價為4406.53萬元的房產與上市公司的應收款進行了等值置換。因開發商原因,上述兩處房產均未取得土地證及房產產權證,造成資產置換存在風險。該上市公司年報未披露上述兩項債務重組置換的7654.14萬元房產未能取得房產證的情況。該公司在2005年4月29日《增補2005年第一季度報告中其他業務利潤的相關事項公告》中做了披露。

      7.華菱管線這2003年進行了在建工程——連鑄高效化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當年完成投資額14410.93萬元,已轉固定資產(暫估)9019.72萬元。而年報中只披露了當年完成投資額1270.53萬元,少披露當年完成投資額1705.4萬元,未披露已轉入固定資產的9019.72萬元,造成財務信息披露不實。

      另一在建工程——以轉代平工程項目,截止到2003年底在建工程項目賬上未記錄投資完成情況,但該上市公司年報披露該工程投資完成情況:為期初余額7180.66萬元,本期完成5839.06萬元,已轉固定資產13019.72萬元。造成會計帳目和財務報告數字不符。

      8.ST昌源在1996年~2001年期間,為多家公司提供擔保,取得貸款人民幣1.56億元,港幣3747萬元。2000年以來,上述公司因無法按期償還銀行貸款,經法院判決應由ST昌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該上市公司僅對應賠償的貸款本金計提預計負債,對應賠償的貸款利息1616萬元一直未計提預計負債,造成利潤不實,未計提部分占2002年當期損益的213.6%,根據其年報,該上市公司2002年利潤總額微756萬元,以《4號公告》所述公司應計提未提的預計負債1616萬元,恰占213.6%,由此可見,當年利潤為虛假數字。

      9.古井貢1996年以來,未經國家稅務局批準,與其全資子公司匯總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致使2003年少繳納企業所得稅5910萬元,占當期損益的176%,2005年6月27日,古井貢公告,州古井銷售公司未經國家稅務總局批準自行與本公司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造成了2002年少繳納企業所得稅3966萬元,2003年少繳納企業所得稅5925萬元。

      10.吉林敖東在2003年為其5家子公司提供貸款擔保,擔??傤~為1.08億元,該上市公司未在年報中披露。

      二、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原因

      1.法制不健全,執法不嚴格,法制觀念淡薄。

      (1)從法制建設的角度看,近幾年來,我國雖然制定和修訂了不少財務法規,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有些法規沒有制定與之配套的實施細則,法律條文過粗,致使執行起來依據不足,可行性較差。

      (2)執法不嚴,長官意志濃厚,雖然《會計法》對財務報表及其他會計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都做出了規定。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一些單位的行政領導的心中,法律法規意識淡薄,長官意志濃厚,全然不把會計法規放在心上,虛報瞞報,隨心所欲,甚至是憑感情辦事,關系比法大,權大于法,甚至會計人員也無法堅持原則。

      (3)企業法制觀淡薄。

      2.企業內外部監管力度不夠。從上述10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事實可見為10家上市公司進行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均沒有發揮很好的監督作用,大部分注冊會計師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事實查不出,即使有幾家能查出的,也沒有在審計報告中予以指明。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基本不起作用,大都是按長官意志做帳,因此,企業一旦出現財務問題,很難查出。

      3.注冊會計師素質有待提高。

      (1)是注冊會計師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不高,在審計工作中,不能堅持原則,嚴格按照會計法規辦事。

      (2)是注冊會計師的業務素質不高,上市公司略施小計,注冊會計師就查不出問題了。

      4.注冊會計師的行業準入制度不完善。如果,我國有關注冊會計師的管理法規能夠這樣規定:凡在審計工作中遇到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而不予以指出的,無論是查不出,還是查出而不指明的,應該取消其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五年。那么,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問題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三、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防治對策

      1.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預防對策。

      (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對企業主管領導、企業高層及會計人員都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培養正確的企業發展觀、價值觀,提高職業道德水平,樹立誠信觀念。

      (2)加強財會人員的法律教育。使每一個財會人員都了解財會法規,爭當執行財會法規的模范。

      (3)加強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培養財會人員,包括注冊會計師的業務水平,讓他們能夠熟悉會計和財務業務工作,減少由于業務不熟而造成的技術上的錯誤。

      (4)深化體制改革,使上市公司運行正規化、國際化,以減少由于體制問題造成的財務造假的可能性。

      (5)進一步完善會計法規和會計制度?,F行會計法規和制度都還存在一些缺陷,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這也給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機,要從根本上解決財務造假問題,必須完善會計法規和會計制度。

      (6)加強上市公司財務會計的基礎工作,如建立企業內部牽制制度,嚴格費用支付的審批手續。

      2.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治理對策。

      (1)嚴格執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如上市公司出現財務造假問題,對企業涉案人員和有關注冊會計師實行經濟制裁和法律制裁。

      (2)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社會監督作用,一旦有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就通過媒體爆光,造成強大的輿論攻勢,從而,間接影響到企業的商譽。使企業不敢財務造假。

      (3)進一步完善行政監督機制。如建立監督和管理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執業行為的機構。及時對違規注冊會計師做出處分。

      (4)建立注冊會計師財務造假一票否決制。即一旦發現注冊會計師參與和包庇財務造假行為則取消其執業資格,收回其資格證書,從此,終身不得從事會計、財務和審計工作。

      參考文獻:

      第4篇

      對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基礎和技術支持。為了適應醫學事業發展的新趨勢,幫助學生對新時期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及相關衛生政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除了針對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必修課之外,國內醫學院校大部分都向校內其他專業的學生開設了衛生經濟學選修課。

      衛生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和研究結果在我國的衛生改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國目前正面臨新醫改方案實施的關鍵時刻,對以往經驗的總結和概括,可以為新醫改的實施提供豐富的證據基礎,也可以使衛生經濟學教學更加豐富、理論更加完善。衛生經濟學公選課的教學內容是基于衛生經濟學的教學理念和衛生領域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拓寬醫學專業學生的醫療行業知識和培養其人道主義精神等角度進行綜合設計的。

      案例教學是一種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手段,將所描述的客觀真實的特定教學情景帶入課堂,通過課堂中對案例的講解與分析,在師生間進行雙向交流,甚至可以促使學生作為某種角色進入特定的情景和學習過程,建立真實的感同身受、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21世紀以來,國內已經逐步將其納入各類院校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

      第5篇

      建筑工程各個階段都面臨風險的發生。為了有效規避風險,風險管理也要相應的存在于建筑工程的每一個階段。通過有效地風險控制,可以讓風險的發生概率不斷地降低,使工程損失盡可能地減少。工程造價財務風險控制實際上就是盡可能減少資金的投入從而減低風險的發生率,或者在風險已經發生的情況下減少資金的損失。以下是筆者總結的財務風險控制的意義:一是有效地風險控制能夠給工程的決策人員在計劃制定的過程中提供有效地依據,風險評定也能幫助決策者提供部分計劃參考與建議。這能夠幫助一個建設企業在建設的過程中使管理更加規范化和專業化。二是風險控制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體現出目前市場上的經濟情況,減少了由于工程造價的升高導致的增加了施工單位的利益、給國家的資源和資金造成浪費的現象。

      二、建筑工程造價財務風險

      工程造價對于一個建筑企業來說是一項煩瑣并且艱巨的工作,雖然如此,這項工作也不得不完成,因為工程造價具備廣泛的應用范圍。工程造價也是具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承包土地費用、施工準備階段費用、施工建設費用、市場變化導致原料費用、工人工資、大型機械租用費等,這些資金都是一些不穩定的因素,都有可能導致造價風險的發生。除了上述列舉的直接因素之外,還包括各種間接因素。有政府的按法律法規、市場的經濟形勢變化以及氣候條件等。在財務風險控制的過程中,必須要把這些因素都涉及,才能夠對于整個工程的財務面臨哪些風險有較為詳細的把握,當真正面臨風險時,才能采取有效地規避措施減少資金的損失。

      三、建筑工程造價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目標

      通過上面的闡述我們已經清楚,在建設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會由很多不確定因素共同作用,讓建設單位的實際財務活動與預算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由此就不難理解,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建立的目標就是采取措施讓建設單位的財務活動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任何費用的花銷都要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從而使建設單位的實際建設效果和預算結果之間的差距不斷減小。具體細化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不斷完善建筑單位內部的組織結構,依據建設單位的特殊性形成特有的機制,筆者認為內部主要加強三大塊的建設,分別是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審計機構,這三個機構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才能保障建設目標的實現。二是強化審計機構的作用,對于建筑工程的每個過程進行審計,及時準確地檢查出工程進行中的各項財務問題,并且針對審核出的問題做出審計報告上交給財務部門,讓財務對于計劃做出適當的調整和改進,給之后的工作打好基礎,保障建設單位的財務完整。三是規范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的行為,讓部門內部的會計資料始終完整準確,從而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保障國家的政策和法律制度能夠有效地落實和執行。

      四、建筑工程造價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建立

      (一)構建原則

      雖然本過程的目的是加強完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但是也應該遵守一定的準則,按規定進行完善。大體上應該本著風險控制貫穿所有建筑過程的特征,并且遵守以下的幾個原則:一是管理和監控相統一的原則。在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完備中,要保證風險管理涵蓋在工程建設的每個階段中,保障對于建筑過程有完整的了解。依照建設單位目前的財務情況劃分每個階段的造價控制重點,及時的分析出造價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方案。二是集中與分工相統一的原則。完善整體評估和集中管理風險控制體系,保證風險控制的有效性。同時,財務部門內部人員也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保障財務的造價控制能夠與工程的建設統一起來,減少差錯的發生。

      (二)具體構建方法

      第6篇

      一、價值創造/增長率矩陣的理論基礎

      當今企業經營管理所推崇的目標之一就是使企業價值最大化。因此,企業創造價值的經濟活動也成為經營者進行經營管理的目標。但傳統財務評價指標在考核企業創造價值的活動完成程度方面存在許多不足,許多學者在這方面做了改進。

      美國財務學家羅伯特·希金斯(Higgins,1981)提出并發展了可持續增長率這一財務概念。希金斯認為,從財務角度上看,增長并不總是好的??焖俚脑鲩L會使一個公司的資源尤其是財務資源消耗比較大,如果任其發展最終將耗盡企業的所有資源,使企業陷入嚴重的危機當中。所以,企業的發展應該以不耗盡企業資源為前提,在不耗盡企業前提下的最大增長比率就是可持續增長率。

      八十年代末期,由美國思騰思特咨詢公司提出了兩個新型業績評價指標經濟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即EVA)和市場增加值(MarketValueAdded,即MVA)。

      隨后許多學者對EVA進行了深入研究,比如說美國財務學家羅伯特·希金斯(1998)認為:EVA非常具有吸引力,因為EVA的存在將資本預算、業績評估和獎金計劃有機的結合起來。EVA有著許多的優點:首先,它考慮了資本成本,使經營者在關心收入的同時注重對資產的管理,可以正確地理解收入和資產的關系;其次,它既能反映企業真實價值的創造能力,又可以反映股東財富的增長,使得股東財富和市場決策聯系在了一起。

      閻達五、陸正飛(2000)從企業戰略管理與和財務管理的不同視角,得出財務戰略和財務戰略管理都具有存在的意義,而且這種存在是相對獨立的;企業總體財務戰略可以分為快速擴張型財務戰略、穩健發展型財務戰略及防御收縮型財務戰略等三類;財務戰略管理的邏輯起點是企業目標和財務目標的確立;財務戰略管理的重心是環境分析;財務戰略管理的環節包括財務戰略方案的形成、實施和評價。姚文韻(2006)認為財務戰略是為謀求企業資金均衡、有效地流動和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在分析企業內外環境因素影響的基礎上,對企業資金流動進行全局性、長期性和創造性地謀劃,財務戰略是戰略理論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應用與延伸。顧菁(2008)認為公司財務戰略管理,是指在公司戰略統籌下,以價值分析為基礎,以促進公司資金長期均衡有效的流轉和配置為衡量標準,以維持公司長期盈利能力為目的的戰略思維方式和決策活動。

      隨后財務管理專家根據可持續增長率與經濟增加值的各自特點,將兩者結合,提出了財務戰略矩陣(也被稱為價值創造/增長率矩陣),將其發展成為一種更加有效的戰略財務分析框架。財務戰略矩陣是綜合分析企業價值增長程度的一種工具,它將價值的創造與企業的現金流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即在分析經濟活動是否創造價值的同時,要考慮企業的現金流是否支持現在的經濟活動,根據企業經濟活動的不同階段選擇不同的財務戰略。

      二、可持續增長下的現金余缺分析

      其一,可持續增長下的現金余缺界定。環境是財務戰略產生的起點。因此,企業首要的任務是對企業所處的內外戰略環境進行分析。但是由于企業所處的內部環境(企業能力、企業資源、企業核心競爭力等等)和外部環境(經濟因素、市場規模大小、國家法律政策等等)變幻莫測,使得企業的實際增長率和可持續增長率在很多情況下不能完全相同,就會造成企業現金流的剩余或者短缺。

      如圖1所示,橫坐標表示可持續增長率大小,用SCR來表示;縱坐標表示企業實際增長率大小,用R來表示。在區域1內可以看到企業的實際增長率小于可持續增長率,也就是RSCR,這種情況下就會造成現金短缺。這說明企業現行經營政策和財務政策下的現金流不足以滿足企業實際增長所需要的現金,企業資源比較匱乏。因此,企業需要進行外部籌資,更多地利用負債和股票,大量籌措外部資金,是為了彌補內部積累相對于企業實際增長需要的不足。

      其二,價值創造/增長率矩陣的現金余缺。在財務戰略矩陣中,橫坐標表示為實際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之差(即R-SCR),縱坐標即為EVA(EVA=ROIC-WACC,其中ROIC表示投資報酬率,WACC表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如圖2所示,通過分析每個區域中經濟活動是否創造價值、企業現金流是否支持該活動,將整個區間分為四個區域,并且每個區域都有自身的特點。企業應根據每個區域的特點進而選擇與之適合的財務戰略。

      區域1:R-SGR>O,即實際增長率大于可持續增長率,企業現行經營政策和財務政策下的現金流不足以滿足企業實際增長所需要的現金,出現現金短缺。ROIC-WACC>O,即投資報酬率大于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可以使得企業價值增加。所以,區域1可定義為增值型現金短缺。區域1屬于增值型現金短缺,高速成長型企業往往屬于這一類型,也就是企業現行的經濟活動使得企業價值增加。但是這類企業往往會面臨一些現金短缺的問題,現金流不足以支撐企業現在的發展規模。如果沒有充足的現金流作為基礎,出現資金短缺,企業的長遠發展就不會長久。因此,企業的財務戰略應該實行擴張型財務戰略。

      所謂擴張型財務戰略是指以實現企業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為目的的一種財務戰略。在這種財務戰略下,為了使企業快速擴張、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企業必須從外部籌措資金、內部利潤留存等方面采取積極的措施加以配合,以保障企業快速增長對資金的需求。具體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l)提高經營效率,努力提高收入,增加現金流入。同時,采取措施降低產品或服務成本,使收入和成本之間、現金流人和現金流出之間保持適度的平衡。(2)通過縮短產品生產周期、以經營促生產等方法加快資金循環,提高資金周轉率。用最低限度的資金來保證企業生產的正常進行和發展。(3)通過債券融資、股權融資等手段,充分利用外部資金。外部融資要控制好股權和債券的比例,努力降低融資成本,還要科學制定融資金額。如果融資金額過大帶來的成本超過了企業創造價值的增加,融資也就失去了意義。(4)減少股利支付從而減少現金流出,用支付股利的資金投入到生產經營中,會創造更多價值。

      區域2:R-SCRO,即投資報酬率大于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可以使得企業價值增加。因此,區域2可定義為增值型現金剩余。

      屬于增值型現金剩余的企業往往是成熟型的企業。成熟型企業既能創造價值又有現金剩余,但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并沒有完全發揮,如果企業想保持經久不衰,就應該將現金剩余充分利用,使企業價值獲得長期增長。具體可采取的措施包括:(1)實行投資多元化。就是將資金有選擇地分散投資于多種領域。它能夠使企業的閑置資金得到有效利用,使企業得到不斷的發展壯大,增加企業價值,同時可以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2)實行并購擴張戰略。并貼擴張一般以企業產權作為交易對象,并以取得被并購企業的控制權為目的。它可以以現金購買被并購企業的全部或部分產權作為實現方式,這樣既使企業剩余資金得以利用,又擴大了企業規模+(3)將現金盈余用于企業內部。這部分現金盈余可以用來購買更先進的機器設備、提供企業人員待遇、對各種崗位進行培訓等,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有利于企業長期發展。(4)將剩余資金用于分配股利。因為企業收益情況的信息可以通過股利傳給股東,所以股利的分配或提高可能給股東傳遞公司創造未來現金能力的增強,可以維護公司形象,增強股東信心,提高股票市價,增加了企業價值。

      區域3:R-SGR>O,即實際增長率大于可持續增長率,企業現行經營政策和財務政策下的現金流不足以滿足企業實際增長所需要的現金,出現現金短缺;ROIC-WACC

      第7篇

      論文的參考文獻可以看出作者的學術起點和學術基礎,同時可以看出作者在撰寫論文的時候都參考引用了哪些資料,也方便讀者在同一研究指引方向。以下是千里馬小編整理的關于會計造假論文參考文獻,給大家在寫作時做個借鑒。

      會計造假論文參考文獻:

      [1]張麗.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J].會計之友,1994,(05):23.

      [2]陳紅.治理經濟犯罪首先要治理會計犯罪[J].廣西會計,2003,(05):1617.

      [3]劉琪瑤,趙敬.會計違法與會計犯罪的界定[J].遼寧財稅,2002,(12):43.

      [4]羅韻軒,彭志軍.從安然公司破產看根治上市公司會計造假[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2,(04):3235.

      [5]程安林,梁芬蓮.會計造假的博弈分析與監管的政策建議[J].生產力研究,2005,(02):223224.

      [6]甘群.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手法與治理[J].財會研究,2006,(12):5152.

      [7]馮述娜.會計造假手段揭底[J].現代商業,2008,(09):41.

      [8]程安林,梁芬蓮,黎軍.會計造假與會計監管的博弈分析[J].商業研究,2009,(06):142144.

      [9]楊欣.會計違法與犯罪芻議[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0,(07):126128.

      [10]彭海紅,汪忠華,鄧文娟.有關會計犯罪問題的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3,(07):168169.

      [11]程安林,梁芬蓮,季潔.基于會計舞弊的內部控制形式有效性研究[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3,(02):7787.

      [12]陳周.會計信息失真的倫理學分析——從猴王集團破產案談起[J].四川會計,2001,(10):79.

      [13]中國證監會.關于紅光實業公司違反證券法規行為的處罰決定(證監罰字[1998]75號)[Z].

      [14]清怡.銀廣廈重組似蜀道難[N].西安晚報,20010910

      [15]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相關處罰決定[Z].

      會計造假論文參考文獻:

      [1]林中喬.從綠大地案看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治理與防范[J].金融經濟,2012.

      [2]張蘭瀾.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財會研究,2012.

      [3]劉婷.透視綠大地財務違規事件[J].財務與會計.2013.

      [4]張慧.論會計造假與會計犯罪[J].現代商貿工業,2014.10.163-164.

      [5]唐漪喬.關于創造性會計在財務報表中的運用的探討——安然公司案例分析[J].現代商業,2012.33.267-268.

      [6]趙立忠.終極控股股東、兩權分離與企業價值關系實證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3.

      [7]王彥明,呂楠楠.我國上市公司外部監督論略——以“看門人”機制為分析進路[J].社會科學戰線,2013.12.165-171.

      會計造假論文參考文獻:

      [1]楊萍萍.ZXYY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4(05).

      [2]劉飛.淺析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及其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4(11).

      [3]孫玉鑫.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問題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4(09).

      [4]熊薇.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現象分析及其審計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4(11).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