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精品范文

      搶救室工作制度范文

      時間:2023-03-15 15:06:24

      序論:在您撰寫搶救室工作制度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第1篇

      關鍵詞:強制;隔離;戒毒

      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一直以來都受到社會各界關注。隨著我國戒毒工作的不斷向前推進,強制戒毒所作為戒毒康復工作的供給方,其職能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除進行常規的戒毒治療外,也開始在戒毒過程中加入一些基本科學知識教育及職業技能的培訓,從而更好的幫助吸毒人員在戒毒后重歸社會生活。本調查通過對貴陽市三江男性強制戒毒所293名男性戒毒人員進行結構式問卷調查,并對其中的6名男性戒毒人員開展面對面深入訪談,揭示當前戒毒人員的戒毒現狀,了解他們在戒毒過程中的困境與需求,分析影響戒毒人員戒毒意愿及有效性的因素,為今后的預防與戒毒治療工作開展提供一些建議。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于2016年4月對貴陽市三江強制隔離戒毒所5個大隊收治的300名男性戒毒人員進行結構式問卷調查,同時隨機抽取6名男性戒毒人員作為面對面深度訪談對象。

      (二)方法

      自行設計封閉式問卷,經過調查人員進行統一指導語、統一分發自填,現場回收問卷并檢查完整性及有效性,共收回有效問卷293份,有效率為97.67%。問卷調查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人口學特征、接觸和復吸情況及戒毒效果及評價等幾方面62個問題。數據整理分析采用SPSS17.0分析軟件進行頻數分析、相關關系分析等統計分析。對定性資料進行歸類―分析總結―分析―總結的方法進行分析。

      二、結果

      (一)人口學特征

      對象年齡主要集中在26~55歲(89.1%),總體受教育情況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為初中及以下的占到了79.5%;在婚姻狀況方面,處于已婚狀況的比例僅占到了27.3%。職業方面,對象中為無業占比達到了32.8%,其次是個體為22.9%,另外我們也發現有2%的對象就職于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可以看出盡管當前我國的禁毒宣傳工作已經在不斷推進,但吸毒人員遍布于諸多行業中。對象在月收入上情況不一,但主要集中在2000~5000元這一區間內(45.4%),對象中也不乏月收入高于7000元(8.9%)的較高收入人員及1000元以下(11.6%)低收入人群。通過對對象的受教育程度與月收入進行相關分析,發現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對象在月收入上也逐漸增加(G=.0303,P=0.000)。在原生家庭情況及家庭關系方面,對象原生家庭為健全的比例占到了大多數(61.1%),單親家庭或為孤兒狀態下的對象比例為38.9%。家庭成員關系上,認為自己家庭關系為非常不好到一般的占比為57.7%,家庭關系非常好的僅為11.9%。

      (二)接觸與復吸情況

      在接觸的原因上,44.8%的對象出于好奇接觸,8.7%的對象為朋友慫恿,9.0%的對象錯誤的認為吸毒可以鎮痛治病,這一錯誤認知讓他們染上了毒癮。在吸毒場合的選擇上,過半的吸毒者(55.8%)選擇了在自己家中或朋友家中開展吸毒行為,他們認為這樣能夠有效減少被發現的機會。其次在酒吧、KTV、賓館等營業性場所吸毒的人員也占到了17.9%,這也提醒了公安等部門在進行吸毒者巡查過程中應當加大對這些營業性場所的檢查力度,從而有效控制社會上的吸毒行為出現。

      調查也顯示出對象中復吸率較高,作為第二次及以上進入強制戒毒所的對象達到了68.9%,相較于以往國內學者所得出的90%以上復吸率已得到了較大改善。在復吸的原因上,朋友慫恿(16.4%)與壓力使然(14.7%)成了戒毒人員選擇復吸的主要原因。他人的引誘或欺騙等社會環境因素、戒毒者個人的主觀意識即堅定的決心和良好的動機都成為了影響吸毒者復發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一訪談對象談到:“影響我心情不好的原因是社會上的那些不公平對待,我們出去之后的就業面和認可程度都很低。”

      (三)戒毒效果與戒毒工作評價

      對象中有85.7%是被公安機關抓獲接受強制戒毒治療,但也有5.5%的對象是自愿或在家人的勸使之下接受戒毒改造的。在對戒毒主觀愿望進行分析發現,戒毒者對解除毒癮的愿望普遍是比較強烈的,其中有28.7%的被調查者戒毒愿望非常強烈,說明對象所在戒毒所的戒毒氛圍較好。另外,在對戒毒期間戒毒者對的渴求程度分析可以看出,89.4%的戒毒人員對的依賴性有所降低,其中渴求程度非常小的ο蟠锏攪52.9%,戒毒效果較為符合預期,最后,調查結果也顯示有46.1%的戒毒人員在戒毒過程中有過放棄的念頭,這也提醒了戒毒所管教人員還需加強對戒毒人員的心理輔導工作,以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從而科學有效的戒除毒癮。

      隨著戒毒所對危害及戒毒相關知識教育工作不斷推進,所獲得的矯治效果也得到有效提升。如表1所示,通過對象對當前危害認識與戒毒意愿進行等級相關分析,得出當前戒毒人員在對危害的認識不斷加深后,其主觀戒毒愿望也更加強烈(P=0.000)。

      在戒毒工作的滿意程度方面,73.7%對象表示比較能夠接受目前的戒毒矯治方式,但我們也對對象在戒毒過程中的障礙進行了了解,結果顯示戒毒過程中生理上的不適(27.6%)和心理上的焦慮(23.5%)是他們戒毒過程中的主要困擾。工作任務方面,參與勞動的對象每日工作時間主要集中在6小時左右(42.3%),在工作強度是否為戒毒人員所能承受范圍內這一問題上,83.6%的對象表示都能完成指定工作任務,只有5.5%的對象表示工作強度較大無法完成。

      戒毒所除了對戒毒人員進行脫毒治療外,矯治過程中也為戒毒者提供了文化課程、心理輔導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內容。調查數據顯示對象在職業技能培訓(29.5%)、文體活動(22.7%)、文化課程(21.2%)三類活動上的參與度較高。通過對參與職業培訓安排與就業幫助程度進行等級相關分析,得出當前戒毒人員在通過戒毒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后,對出所后的就業幫助評價情況越好(P=0.001)。結合表2中的行百分比可以看出,認為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后,能夠幫助就業的認識更為樂觀,這一結果高于沒有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人群。

      在對走出戒毒所后的生活上,對象普遍存在一定的焦慮,其中無法再就業(34.2%)、得不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32.2%)以及文化思想上的落后(17.5%)成為他們最為擔心的三大問題。

      三、結論

      1. 就本次調查結果來看,強制戒毒人員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及以下居多(79.5%)。家庭與婚姻方面,38.9%的戒毒人員生活在單親或者孤兒的家庭中,與家人關系較為緊張。28.7%的戒毒人員離異,說明了吸毒人員的家庭結構較為不穩定,在婚姻中體驗不到幸福感,其吸毒行為因引起家庭其他成員的不滿導致了婚姻和家庭的破裂。在職業方面,大部分戒毒人員處于無業或個體等低約束力的職業環境,這也使得他們比較容易接觸到毒源及吸毒人群。

      2. 接觸主要是出于好奇及朋友慫恿,吸毒者往往因對產生好奇或受到吸毒者的影響而接觸。當前戒毒人員的復吸率仍然處于一個高位,復吸的原因主要為朋友慫恿與社會壓力,部分戒毒人員在接受完康復治療重歸社會后,并沒有很快的重新就業,因缺少與他人的情感溝通,加之家庭內外部心理支持的降低使之更加自我封閉,使得他們再一次到中選擇歸屬與支持。

      3. 調查顯示有絕大部分的戒毒人員是被強制接受戒毒治療,部分戒毒人員是多次接受強制戒毒。有研究表明接受不同強戒次數的強戒人員在積極應對戒毒治療的強烈程度上回遞減,且接受3次以上強制戒毒的強戒人員能相對較快的適應這種強制性的環境。相比之下,自愿或在家人勸解下進入戒毒所占比極低,這可能與家庭成員的溺愛及傳統“家丑不可外揚”的觀念有關。我們也看到,通過一定時間的戒毒治療,吸毒人員對的渴求程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過管教人員的輔導與教育,戒毒人員戒除毒癮的愿望普遍較為強烈。

      4. 大多數戒毒者對當前的戒毒矯治表示較為滿意,但也存在一定生理與心理上的不適,生理脫毒治療與心理引導教育作為當前強制戒毒所進行戒毒矯治的主要過程,戒毒人員需在戒毒過程中不斷適應。戒毒所除了為戒毒人員安排一定量的勞動任務以外,也開展了如職業技能培訓、文化課程、文體活動等輔導活動,人員參與度較高。通過參與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戒毒人員的日常生活,也增強了他們戒除的積極性。對于戒毒人員對未來生活上的焦慮,管教人員還需加強引導,以幫助樹立出所后盡快適應社會生活的信心。

      四、建議與對策

      (一)針對不同戒毒者需求開展有層次的認知教育

      “扶貧先扶志,戒毒先扶知”,戒毒所作為為戒毒者開展戒毒治療的供給方,應當在鞏固戒毒成效的同時,開展針對不同文化水平層次的認知教育活動。不同文化水平層次的人對事物的看法和認知不同,文化水平較低的群體往往對的危害能力認識有限,在面對困難時,一旦嘗試失敗就會采取消極的路徑去解決,這可能也導致了他們將當做排憂解難的工具,更有甚者認為能夠鎮痛祛病,但這些實質上是這一人群愚昧的表現。因此需要加強對這一人群科學文化水平的提升,降低他們的焦慮程度,讓其擁有更為積極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去認識問題。對于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的人群,他們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面對困難時往往積極主動且富有創造力,對其可適當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幫助其更好的回歸社會生活。

      (二)指導建立并強化家庭支持系統

      戒毒人員在戒毒過程中是否能樹立起強大的戒毒信念,有很大程度上是來自于家人的關心和支持。如一對象所說:“家人這邊的落差還是比較大,以前都挺關心照顧我,但后來對我的態度明顯冷淡了,這樣使得我選擇多次復吸?!苯涠舅J識到回歸家庭作為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第一步,應當在戒毒人員強制戒毒期間多引導家人與其加強溝通,在允許的情況下鼓勵他們多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互動。管教人員也可以通過向家人了解對象的長處,從而在幫教活動中讓戒毒人員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另外,管教人員也要加強對家人進行說教和鼓勵,多渠道的建立并強化家庭支持系統,讓戒毒人員及家人認識到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吸毒人員能夠更好的回歸社會與家庭。

      (三)加強職業培訓輔導,提升職業能力與素質

      穩定的工作及收入不僅可以為戒毒人員提供經濟支持,也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與人溝通及相處的機會。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近1/3的對象都處于無業狀態,這給吸毒人員提供了大量的時間和空閑去進行吸毒活動,所以對他們加強職業培訓輔導顯得極為迫切。戒毒中心可以根據對象的生理及個性情況開展不同的培訓項目,如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等。在心理方面,加強他們的職業效能感,鼓勵自強自立,讓其有信心及動力去參與就業。此外,戒毒所也需加大社會資源整合力度,充分調動社區、社會企業等資源,嘗試建立合作培訓、定點所外試工、進所招聘等活動,為他們自謀職業、創業發展創造條件,讓職業培訓活動取得更高實效。

      參考文獻:

      [1]謝琴紅,劉潤,何靜.成年男性吸毒勞教人員人格及家庭環境調查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4(19).

      [2]劉玉梅.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的吸毒問題研究[J].前沿,2009(11).

      [3]周才春,鄧菊萍,等.自愿戒毒和勞教戒毒后復發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11(02).

      第2篇

      【關鍵詞】 口腔科護士; 職業高原; 工作滿意度

      Research in the Correlation of Job Satisfaction,Job Performance and Career Plateau in Dental Nurses/HU Ai-yun,WU Su-qi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5):013-016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job satisfaction,job performance and career plateau in dental nurses.Method:The career plateau questionnaire,job satisfaction scale,job performance scale were adopted to carry out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177 dental nurses in 5 comprehensive hospitals in Shenzhen.The results underwent statistical description,correlation were analyzed and regression analyzed.Result:The average scores of dental nurses’ career plateaus was 2-5 points,with an average of (3.06±0.58) points,Centered plateau got the highest average score and content plateau the lowest.Job satisfaction score was 30-80 points,with an average of(61.52±10.36) points, the score of career plateau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job satisfaction(P

      【Key words】 Dental nurse; Career plateau; Job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Shenzhen 51803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5.005

      職業高原從美國專家的概念提出到現在各個領域的相繼研究已有近40年的時間了[1],而國內研究相對較晚,它主要是指個體員工在一個單位缺乏晉升發展的機會,包含橫向縱向各方面內容,是個體職業發展的停滯[2-4]。本研究根據國內已開發的職業高原測量問卷[5],明尼蘇達工作滿意度量表[6],共同探討口腔科門診護士職業高原現狀以及與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系,以下是筆者對本市5家三級綜合醫院口腔科門診護士進行的研究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深圳市5家三級綜合醫院口腔科門診工作1年以上的注冊護士186名,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發放問卷186份,有效問卷177份,有效率95.2%。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問卷包括護士人口學資料、職業高原問卷、工作滿意度問卷。由研究者本人負責調查,調查前告訴研究對象調查結果僅用于科學研究,并向研究對象承諾資料的保密性和匿名性,問卷當場發放當場收回。

      1.2.2 研究工具

      1.2.2.1 護士一般資料 包括性別、年齡、工齡、職稱等8項內容。

      1.2.2.2 護士職業高原問卷 使用國內謝寶國等編制的職業高原問卷[5],包含3個維度,分別為層級高原、內容高原、中心化高原,正方12項,負方4項。層級高原指個體員工在單位缺乏進一步向上晉升的機會;內容高原指個體員工在單位不能學到新知識技能;中心化高原指個體員工在單位不被領導所重視,沒有發言權。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正方12項,按“非常同意”“較同意”“一般”“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順序分別賦值1~5分,負方4項反向計分。均值為3分,得分越低,說明狀況越好,反之,越差。該問卷經專家評價內容效度為0.772,重測信度為0.843,Cronbach’s α為0.733。

      1.2.2.3 明尼蘇達工作滿意度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是MSQ短版本量表[7]。該量表包括內在滿意度和外在滿意度2個部分,共20個條目,其中內在滿意度12個條目,外在滿意度8個條目,總分100分,計算20個題項的總分來獲得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得分小于60分為低,60~80分為一般,大于80分為工作滿意度高。正向計分賦值方法同上。

      1.3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建立數據庫,計量資料以(x±s)表示,對結果進行相關及回歸分析,以P

      2 結果

      2.1 護士一般資料 護士的一般資料見表1。

      2.2 護士職業高原狀況 護士職業高原總體及各維度得分具體為:中心化高原(3.32±0.76)分,層級高原(3.15±0.82)分,內容高原(2.63±0.61)分,職業高原(3.06±0.58)分。

      2.3 護士工作滿意度得分 護士工作滿意度總體及各部分得分具體為:內源性滿意度(65.64±11.75)分,外源性滿意度(57.89±10.21)分,工作滿意度(61.52±10.36)分。

      2.4 護士職業高原與工作滿意度的關系 口腔科門診護士職業高原得分越高,其工作滿意度越低,反之得分越低,滿意度越高,呈負相關(P

      注:表中均為r值

      2.5 護士工作滿意度預測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以口腔科門診護士工作滿意度總均分為因變量,以一般資料及職業高原三維度為自變量,其中職業高原各維度使用實際得分,一般資料賦值,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層級高原(P

      注:R2=0.369

      3 討論

      3.1 護士職業高原總體及各維度水平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口腔科門診護士職業高原總體得分為(3.06±0.58)分,處于中等水平。各維度中心化高原的得分最高,為(3.32±0.76)分,層級高原得分為(3.15±0.82)分,均超過中等臨界值3分標準,說明口腔科門診護士在本單位不被領導重視,沒有發言權情況較嚴重,向上晉升的機會也很小。因目前各單位長期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8],醫院護理工作方面的權利基本都集中在護理部與各級護士長身上,普通護士很少能有機會參與并表達管理意見。傳統的行政組織結構使得護理管理職位本來就少,加之大部分管理者任職期限長達十至二十幾年不等,所以絕大多數臨床護士職位晉升的愿望基本得不到實現。內容高原得分相對較低,為(2.63±0.61)分,這可能與深圳口腔醫療專業發展迅速,而作為配合口腔醫生手術、操作治療的口腔??谱o士,必須不斷學習口腔及院感等方面的新知識和新技能,這樣才能勝任口腔專科護理的工作有關,同時與深圳各三級醫院護理業務學習和繼續教育的完善管理及年度繼續教育得分須人人達標是分不開的。

      3.2 護士工作滿意度水平分析 口腔科門診護士的工作滿意度得分為30~80分,平均(61.52±10.36)分,滿意程度一般,其中外源性滿意度為(57.89±10.21)分,較內源性滿意度的(65.64±11.75)分稍低,可能與現在的醫療大環境不太和諧、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還有人們對口腔??谱o理工作的認知不夠,覺得口腔科護士就是給醫生傳遞器械或打雜之類的,護士的職業價值不被認同等因素有關。同時因為經濟利益的考慮,多數醫院覺得護士不直接創收,而緊縮護士編制,甚至長期缺編,導致口腔科門診護士經常加班加點,以及在排班時并未按職稱、水平能力的不同進行分層使用等等,這些都會導致護士工作滿意度降低。

      3.3 護士職業高原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分析 本研究結果表明,口腔科門診護士職業高原與工作滿意度呈顯著負相關,職業高原得分越高,工作滿意度越低,見表2顯示。多元逐步回歸分析,護士人口學資料中,職稱影響其工作滿意度水平,并且呈正向預測作用,即職稱高的護士,其工作滿意度也越高。按照目前護士職稱晉升標準,需要學歷、科研能力和工作經歷等綜合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才有可能得到晉級[9]。所以高職稱護士專業知識會更全面,工作學習能力也更強,在科室中的地位及待遇也相對越高,其工作滿意度也越高。護士職業高原3 個維度中,中心化高原及層級高原對工作滿意度有負向預測作用。醫院護理管理者可以此作參考,從降低中心化高原與層級高原的角度來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水平。

      本研究中護士的中心化高原是其工作滿意度重要的預測因素。在所調查的深圳5家三級綜合醫院中,口腔科并不都是本院重點科室。由于深圳暫無大型公立口腔專科醫院,對于常住人口早已超過1000萬的大城市來說,深圳口腔科醫生的配備遠遠沒有滿足患者的需求,隨著人們經濟實力、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口腔牙齒的重視程度也隨之增高[10],供需矛盾導致各個大醫院口腔科門診患者太多,壓力太大,護士分診、配臺工作難度增加。同時深圳口腔醫療技術發展迅速,口腔??谱o理相對滯后,大多數醫院都達不到“四手操作”的??谱o理規范[11],且多數管理者對口腔??谱o理并不太熟悉,各規章制度及職責流程都是自上而下頒布傳達,并無實質性征求臨床專科護士的建議,致其遠離組織中心,降低工作滿意度。而醫院管理者應該加強對口腔科門診護理工作的重視,積極調研科室工作開展情況,醫、護、患矛盾情況,主動幫助臨床護士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迎難解惑,做臨床護士的貼心人。加強對口腔科門診護理人員的重視,鼓勵護士參與醫院科室的相關護理決策,表達相關意見,樹立主人翁責任感。鼓勵護士外出培訓進修,參與管理論壇,職業規劃咨詢等。護士長可與護士一起設置科室未來目標,調動其積極性,增加其歸屬感,從而達到降低護士中心化高原,提高工作滿意度的目的。

      護士層級高原是預測其工作滿意度的另一重要因素。在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下,人們一般認為護士職業發展成功就是走上管理崗位。而傳統的護理組織結構模式,使得護士長或護理部主任職位有限,大多數護士期望自己向上晉升的目標不能實現。因口腔科門診護士無夜班崗位,部分醫院護理管理者為照顧各科有夜班崗位護士的心理,往往會在獎金福利待遇上對口腔科護士有所偏低,有的甚至限制其晉升,嚴重挫傷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導致口腔科門診護士層級高原增高,工作滿意度降低,人才流失。為此,管理者可以通過改善醫院護理文化氛圍,引進科學護理管理方式,倡導職業目標的多樣化,同時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職位競爭機制,鼓勵大家參與競選,表達觀點建議。尊重口腔護理專業,使其在綜合醫院中發揮自己的專科特色,增強其在同專業中的競爭力。合理使用護理人才,廢除以往平臺式的管理模式[12],按護士學歷水平、職稱能力的不同分層使用,責、權、利到位[13],體現口腔專科護士的職業價值。有資料表示,員工在工作中得到的回報大于期望值,工作滿意度增高,小于期望值,工作滿意度降低[14-15]。本研究表1顯示,口腔科門診護士中級職稱占53.11%,且大部分年齡均在30~40歲之間,是科室技術骨干,中堅力量。醫院管理者應為其提供發展機會和成長空間,鼓勵護士晉級職稱,申請科研課題,發表專業論文,降低護士層級高原,提高工作滿意度,也更有利于口腔護理學科的發展。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口腔科門診護士職業高原現狀處于中等水平,工作滿意度一般,且兩者關系呈顯著負相關,護理管理者可以此為參考依據,結合降低護士職業高原的策略,制定出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的相關干預措施,將有利于口腔專科護理穩定健康發展。但由于調查對象局限于本市5家三級醫院口腔科門診護士,結果或有偏差,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Ference T P, Stoner J A,Warren E K.Managing the career plateau[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7,2(4):602-612.

      [2] Shon M.Job satisfaction,perceived career plateau and the percep-tion of promotability:a correlational study in television medial[D].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Minneapolis:Walden University,2010.

      [3]馬遠,凌文輇,劉耀中.“職業高原”現象研究進展[J].心理科學,2003,26(2):531-532.

      [4] Veiga J F.Plateaued versus nonplateaued managers:career patterns, attitudes and path potential[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1,23(24):566-578.

      [5]謝寶國,龍立榮,趙一君.職業高原問卷的編制及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4):344-347.

      [6]郭雨松.企業員工職業高原、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2.

      [7] Lawler E E,Porter L W.The effect of performance on job satisfaction [J].Industrial Relations,1967,7(5):20-28.

      [8]劉丹,常虹,周海燕,等.天津市護士長職業高原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9):615-617.

      [9]李少華,陳麗萍,劉丹,等.護士職業高原與工作績效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2):418-420.

      [10]胡愛云,周偉顏.口腔衛生宣教在中年人牙周病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5-7.

      [11]葛豐.口腔科臨床四手操作技術[J].口腔臨床護理,2008,1(1):5-15.

      [12]王淑紅.新型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1):67-68.

      [13]尹紅.“職業高原”現象與護理人力資源使用現狀相關性分析及建議[J].中國護理管理,2008,8(11):45-47.

      [14]侯靜,郭紅艷,孫紅,等.護士長領導風格、護士工作滿意度對工作績效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3):251-253.

      第3篇

      二。值班護士(如測體溫、脈搏、血壓等)和登記姓名、性別、年齡、住址、來院準確時間、單位等項目。值班醫生在接到急診通知后,必須在5-10分鐘內接診患者進行處理。對拒絕來急診科診治患者或接急癥通各后10分鐘不到的醫師,急診科護士隨時通知醫務科、門診部或總值班室,與有關科室負責人聯系,查清原因后予以嚴肅處理。

      三、臨床科室應選派技術水平較高的醫師擔任急診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個月,實習醫師和實習護士不得單獨值急診班。進修醫師經科主任同意報醫務科、門診部批準,方可參加值班。

      四、急診科各類搶救藥品、器材要準備完善,由專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經常檢查,及時補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證搶救需要。

      五、對急診患者要有高度的責任和同情心,及時正確、敏捷地進行救治,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記錄,疑難、危、重癥患者應在急診科就地組織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護送病房。對需立即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應及時送手術室進行手術。急醫師應向病房或手術醫師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癥患者是。

      六、急診患者收入急診觀察室,由急診醫師書寫病歷,開好醫囑,急診護士負責治療,對急診患者要密切病情變化并做好記錄,及時有效的采取治療措施。觀察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最多不超過一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七、遇重大搶救患者需通知醫務科、護理部、門診部、有關領導親臨參加指揮。凡涉及法律糾紛的患者,在積極救治的同時,要積極向有關部門報告。

      八、急診范圍:

      1、急性外傷、腦處傷、骨折、脫臼、撕裂傷、燒傷等;

      2、急性腹痛;

      3、突發高熱、呼吸、血壓、心率(律)及神志明顯異常者;

      4、突然出血、吐血、有內出血征象、流產、小兒腹瀉、嚴重脫水及休克者;

      5、有抽風癥狀或昏迷不醒者;

      6、耳道、鼻道、咽部、眼內、氣管、支氣管及食道中有異物者;

      7、眼睛急性疼痛、紅腫或急性視力障礙;

      8、頰面青紫、呼吸困難者;

      9、中毒、服毒、刎頸、自縊、淹溺、觸電者;

      10、急性尿閉;

      11、發病突然,癥狀劇烈,發病后病情迅速惡化者;

      12、烈性傳染病可疑者;

      13、急性過敏性疾病;

      14、其他經醫師認為合乎急診搶救條件者。

      上述規定,不可機械執行,以免耽誤患者診玻如病情模糊難定應由醫師根據患者全面情況斟酌決定。

      急診室護理工作制度

      急診室是醫院危重病人的地方,是醫院體現醫聞質量和管理質量的重要部門。為保證急診室護理工作的高效、迅速,特制訂本管理規定。

      一、組織管理要求

      1、急診室的護理人員必須有救死扶傷的精神,業務水平高,各??浦R,技術操作熟練,搶救動作迅速,治療及時,準確。

      2、要有嚴格的以崗責任制為核心和各項規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儀器使用檢查保管制、搶救制度等。護理人員值班時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

      3、要有健全的院內搶救組織,遇有特殊情況,通過信號系統立即組織人員趕赴急診室進行搶救。

      4、急診室工作人員要有嚴格的時間觀念,對病人的接診時間、搶救時間、治療時間要爭分奪秒,任何人不得延誤,否則要追查責任。

      二、業務管理要求

      1、急診室護士的條件:要經過專業訓練,能熟練掌握搶救一些常見病癥的技能,如心電圖機的使用和心臟異常圖形的識別;除顫、起搏器的使用;人工呼吸機的使用及簡單排除故障的辦法;氣管插管的使用;心臟聚停的搶救等。

      2、搶救定位工作訓練:對常風急診,按搶救內容順序,規定醫師與護士的工作職責,制成文字條款與圖片,并經常練習。這樣,可在搶救時,有條不紊,準確無誤地工作,搶救成功按標準應達80-85%.

      3、做好分診預檢工作,分診準確率應在90%以上,并認真登記統計,以便總結經驗,改進工作。

      4、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遇有急性傳染病人時,應及時做好隔離消毒工作。

      急診觀察室工作制度

      一、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診科觀察室短期觀察者(包括病情復雜,難以確診,需入院診治而暫無床又不能轉出者)。

      二、值班醫師和護士,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開好醫囑,及時填寫急診觀察病歷,隨時記錄病情和處理經過,認真做好接班。

      三、急診觀察室醫師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癥隨時查看,主治醫師每日查床一次,及時修訂診療計劃。

      四、急診觀察室值班護士,要隨時主動巡視患者的病情、輸液、給氧等情況,發現病情變化,立即報告醫師并及時記錄。

      五、加強基礎護理,預防褥瘡、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

      六、留觀察者只許留一人陪伴(特殊情況除外)。

      七、留觀察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最多不超過一周。

      急診注射室的工作制度

      急診注射室主要負責急診各科病人的藥物注射治療任務,以方便病人。

      一、工作人員應了解常用注射藥的藥理作用、毒性反應和藥物過敏反應的緊急處理,并具有熟練的技術,高度的無菌觀念責任心。

      二、注射室內應保持整潔衛生,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地面先拖后掃,每日2次用消毒液擦拭,紫外線空氣消毒,以減少污染。每月做空氣培養1次,并做好監測登記。

      三、著裝整潔,帶好帽子、口罩,并做好注射治療器材和物品的準備工作,向病人做好必要解釋。

      四、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和門診“三查五對”制度(“三查”:查批號、有效期、藥品有無變色、沉淀、裂紋:“五對:對姓名、藥名、劑量、濃度、用法)。囑病人保管好注射單。

      五、注射部位準確,避開瘢痕、硬結及皮膚患處,掌握無痛注射法,熟練基本技術操作,減輕病人痛苦。

      六、各類器材、藥品定點放置,專人負責保管并定期清點,及時兌換與補充,每周大消毒1次,保證無菌物品的絕對無菌和供應。

      七、對使用過的注射器等一次性物品,應進行消毒毀形處理后更換,對每一個病人治療前均應先洗手,后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八、室內應備有急救車或急救藥品器械,備有氧氣、吸痰器等,以備搶救用。

      九、無菌持物鉗(鑷)消毒罐配套加蓋,每周消毒2次并及時更換消毒液,貯物槽及敷料罐每周消毒1次。

      急診搶救室工作制度

      一、搶救室專為搶救患者設置,其他任何情況不得占用(尤其搶救室)。搶救的人一旦允許搬運,即應轉移出搶救室以備再來搶救患者的使用。

      二、一切搶救藥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須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顯標記,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

      三、藥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時清理、消毒、消耗部分應及時補充,放回原處,以備再用。

      四、每日核對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賬物相符。

      五、無菌物品須注明滅菌日期,超過1周時重新滅菌。

      六、每周須徹底清掃、消毒一次,室內禁止吸煙。

      七、搶救時搶救人員要按崗定位,遵照各種疾病的搶救常規程序進行工作。

      八、每次搶救患者完畢后,要作現場評論和初步總結。

      急診患者接待管理制度

      一、目的;通過對急診患者接診過程進行控制,使急診患者及時、準確得到診治、危重患者到搶救、避免多科轉診,延誤救治時機。

      二、適應范圍:急診科患者的接診服務。

      三、職責:1、急診護士負責急診患者接診、分診工作,按醫囑及時進行各種治療和護理服務。2、急診科護士長負責指導接診、分診工作,協調解決急診患者按診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意外。3、護理部主任、急診科主任負責協調解決特大意外、災難事件及大的糾紛。

      四、工作程序:1、急診科專門設立急診班護士,負責接待來診急診患者,24小時值班。2、接診護士應按急診患者病情輕、重、緩、急分別處理。(1)對接受治療的患者,當班護士根據需要安排坐姿或臥位,并介紹環境,交待注意事項及患者須知。(2)對外傷的患者,接診護士應做相應的初步處理,如止血包扎、固定制動等。(3)高熱患者按醫囑予以測量體溫、物理降溫,并安排床位、保暖等,在病歷上做相應的記錄,并按醫囑給予治療及護理,(4)急診護士接到危重患者直接送入搶救室,通知相關醫生搶救,并參加搶救工作,開通各種搶救通道,準備各種搶救儀器。遇到因科內條件限制不能處理的急診患者(如心臟破裂、股動脈破裂等)應立即送往手術室,爭取搶救時間,在護送途中做好相應救治工作(如開通靜脈通道等)。(5)遇到由路人送來的無名氏,做好接診救治工作的同時,護士應向患者詢問他的地址、姓名、電話,根據患者提供的資料,聯系其家人或朋友。(6)對神志不清而無人照看者,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時,接診護士和醫生同時檢查、清點患者的物品并登記,簽名后暫時保管,根據患者承受身物品所提供的資料,設法通知其家人或朋友。

      手術室工作制度

      一、進入手術室人員必須衣帽整齊,更換拖鞋及手術衣、褲、口罩,外出時應更換外出鞋,著外出衣。每次手術完畢,手術衣、褲、口罩、帽子、拖鞋須放回指定地點,處人不得擅入。

      二、手術室內應保持安靜、整潔,禁止吸煙及大聲談笑。

      三、室內的藥品、器械、敷料專人保管,定期查對,及時修理補充,用后放在固定位置。急診手術器材。設備應經常檢查,以保證手術正常進行,毒、麻、限劇藥品標志明顯,嚴格管理。未經科室領導同意,手術器械不得外借。

      四、手術通知單須于手術前1日送手術室,如需特殊器械,預先注明。手術室根據手術通知單按時接送病人手術。

      五、急診手術由值班醫師通知手術室,并填術通知單。如急診手術與常規手術沖突時優先安排急診手術。

      六、接手術病人時,先取病歷并認真核對病人的姓名、床號、年齡、診斷,手術名稱和部位,嚴防差錯。病情允許時應向病人做必要的自我,消除病人的緊張焦慮情緒,體現整體護理內涵。

      七、手術室設24小時值班,堅守崗位,隨時接受急診搶救,不得擅自離崗。

      八、手術時間為手術開始時間,排定參加手術人員均應在預定時間前20-30分鐘到手術室做好準備工作。臨床科室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術時,應事先與麻醉科科主任、護士長聯系。

      九、手術人員應精力集中,嚴肅認真,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常規,有菌手術與無菌手術應分室進行。手術前后手術室護士應詳細清點手術器械、敷料及縫針等數目,應及時消毒、清洗、處理污染的器械和敷料。

      十、對施行手術的病人做詳細登記,按月統計上報。

      第4篇

      二。值班護士登記姓名、性別、年齡、住址、來院準確時間、單位等項目。值班醫生在接到急診通知后,必須在5-10分鐘內接診患者進行處理。對拒絕來急診科診治患者或接急癥通各后10分鐘不到的醫師,急診科護士隨時通知醫務科、門診部或總值班室,與有關科室負責人聯系,查清原因后予以嚴肅處理。

      三、臨床科室應選派技術水平較高的醫師擔任急診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個月,實習醫師和實習護士不得單獨值急診班。進修醫師經科主任同意報醫務科、門診部批準,方可參加值班。

      四、急診科各類搶救藥品、器材要準備完善,由專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經常檢查,及時補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證搶救需要。

      五、對急診患者要有高度的責任和同情心,及時正確、敏捷地進行救治,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記錄,疑難、危、重癥患者應在急診科就地組織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護送病房。對需立即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應及時送手術室進行手術。急醫師應向病房或手術醫師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癥患者是。

      六、急診患者收入急診觀察室,由急診醫師書寫病歷,開好醫囑,急診護士負責治療,對急診患者要密切病情變化并做好記錄,及時有效的采取治療措施。觀察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最多不超過一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七、遇重大搶救患者需通知醫務科、護理部、門診部、有關領導親臨參加指揮。凡涉及法律糾紛的患者,在積極救治的同時,要積極向有關部門報告。

      八、急診范圍:

      1、急性外傷、腦處傷、骨折、脫臼、撕裂傷、燒傷等;

      2、急性腹痛;

      3、突發高熱、呼吸、血壓、心率(律)及神志明顯異常者;

      4、突然出血、吐血、有內出血征象、流產、小兒腹瀉、嚴重脫水及休克者;

      5、有抽風癥狀或昏迷不醒者;

      6、耳道、鼻道、咽部、眼內、氣管、支氣管及食道中有異物者;

      7、眼睛急性疼痛、紅腫或急性視力障礙;

      8、頰面青紫、呼吸困難者;

      9、中毒、服毒、刎頸、自縊、淹溺、觸電者;

      10、急性尿閉;

      11、發病突然,癥狀劇烈,發病后病情迅速惡化者;

      12、烈性傳染病可疑者;

      13、急性過敏性疾病;

      14、其他經醫師認為合乎急診搶救條件者。

      上述規定,不可機械執行,以免耽誤患者診玻如病情模糊難定應由醫師根據患者全面情況斟酌決定。

      急診室護理工作制度

      急診室是醫院危重病人的地方,是醫院體現醫聞質量和管理質量的重要部門。為保證急診室護理工作的高效、迅速,特制訂本管理規定。

      一、組織管理要求

      1、急診室的護理人員必須有救死扶傷的精神,業務水平高,各??浦R,技術操作熟練,搶救動作迅速,治療及時,準確。

      2、要有嚴格的以崗責任制為核心和各項規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儀器使用檢查保管制、搶救制度等。護理人員值班時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

      3、要有健全的院內搶救組織,遇有特殊情況,通過信號系統立即組織人員趕赴急診室進行搶救。

      4、急診室工作人員要有嚴格的時間觀念,對病人的接診時間、搶救時間、治療時間要爭分奪秒,任何人不得延誤,否則要追查責任。

      二、業務管理要求

      1、急診室護士的條件:要經過專業訓練,能熟練掌握搶救一些常見病癥的技能,如心電圖機的使用和心臟異常圖形的識別;除顫、起搏器的使用;人工呼吸機的使用及簡單排除故障的辦法;氣管插管的使用;心臟聚停的搶救等。

      2、搶救定位工作訓練:對常風急診,按搶救內容順序,規定醫師與護士的工作職責,制成文字條款與圖片,并經常練習。這樣,可在搶救時,有條不紊,準確無誤地工作,搶救成功按標準應達80-85%.

      3、做好分診預檢工作,分診準確率應在90%以上,并認真登記統計,以便總結經驗,改進工作。

      4、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遇有急性傳染病人時,應及時做好隔離消毒工作。

      急診觀察室工作制度

      一、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診科觀察室短期觀察者(包括病情復雜,難以確診,需入院診治而暫無床又不能轉出者)。

      二、值班醫師和護士,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開好醫囑,及時填寫急診觀察病歷,隨時記錄病情和處理經過,認真做好接班。

      三、急診觀察室醫師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癥隨時查看,主治醫師每日查床一次,及時修訂診療計劃。

      四、急診觀察室值班護士,要隨時主動巡視患者的病情、輸液、給氧等情況,發現病情變化,立即報告醫師并及時記錄。

      五、加強基礎護理,預防褥瘡、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

      六、留觀察者只許留一人陪伴(特殊情況除外)。

      七、留觀察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最多不超過一周。

      急診注射室的工作制度

      急診注射室主要負責急診各科病人的藥物注射治療任務,以方便病人。

      一、工作人員應了解常用注射藥的藥理作用、毒性反應和藥物過敏反應的緊急處理,并具有熟練的技術,高度的無菌觀念責任心。

      二、注射室內應保持整潔衛生,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地面先拖后掃,每日2次用消毒液擦拭,紫外線空氣消毒,以減少污染。每月做空氣培養1次,并做好監測登記。

      三、著裝整潔,帶好帽子、口罩,并做好注射治療器材和物品的準備工作,向病人做好必要解釋。

      四、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和門診“三查五對”制度(“三查”:查批號、有效期、藥品有無變色、沉淀、裂紋:“五對:對姓名、藥名、劑量、濃度、用法)。囑病人保管好注射單。

      五、注射部位準確,避開瘢痕、硬結及皮膚患處,掌握無痛注射法,熟練基本技術操作,減輕病人痛苦。

      六、各類器材、藥品定點放置,專人負責保管并定期清點,及時兌換與補充,每周大消毒1次,保證無菌物品的絕對無菌和供應。

      七、對使用過的注射器等一次性物品,應進行消毒毀形處理后更換,對每一個病人治療前均應先洗手,后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八、室內應備有急救車或急救藥品器械,備有氧氣、吸痰器等,以備搶救用。

      九、無菌持物鉗(鑷)消毒罐配套加蓋,每周消毒2次并及時更換消毒液,貯物槽及敷料罐每周消毒1次。

      急診搶救室工作制度

      一、搶救室專為搶救患者設置,其他任何情況不得占用(尤其搶救室)。搶救的人一旦允許搬運,即應轉移出搶救室以備再來搶救患者的使用。

      二、一切搶救藥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須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顯標記,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

      三、藥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時清理、消毒、消耗部分應及時補充,放回原處,以備再用。

      四、每日核對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賬物相符。

      五、無菌物品須注明滅菌日期,超過1周時重新滅菌。

      六、每周須徹底清掃、消毒一次,室內禁止吸煙。

      七、搶救時搶救人員要按崗定位,遵照各種疾病的搶救常規程序進行工作。

      八、每次搶救患者完畢后,要作現場評論和初步總結。

      急診患者接待管理制度

      一、目的;通過對急診患者接診過程進行控制,使急診患者及時、準確得到診治、危重患者到搶救、避免多科轉診,延誤救治時機。

      二、適應范圍:急診科患者的接診服務。

      三、職責:1、急診護士負責急診患者接診、分診工作,按醫囑及時進行各種治療和護理服務。2、急診科護士長負責指導接診、分診工作,協調解決急診患者按診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意外。3、護理部主任、急診科主任負責協調解決特大意外、災難事件及大的糾紛。

      四、工作程序:1、急診科專門設立急診班護士,負責接待來診急診患者,24小時值班。2、接診護士應按急診患者病情輕、重、緩、急分別處理。(1)對接受治療的患者,當班護士根據需要安排坐姿或臥位,并介紹環境,交待注意事項及患者須知。(2)對外傷的患者,接診護士應做相應的初步處理,如止血包扎、固定制動等。(3)高熱患者按醫囑予以測量體溫、物理降溫,并安排床位、保暖等,在病歷上做相應的記錄,并按醫囑給予治療及護理,(4)急診護士接到危重患者直接送入搶救室,通知相關醫生搶救,并參加搶救工作,開通各種搶救通道,準備各種搶救儀器。遇到因科內條件限制不能處理的急診患者(如心臟破裂、股動脈破裂等)應立即送往手術室,爭取搶救時間,在護送途中做好相應救治工作(如開通靜脈通道等)。(5)遇到由路人送來的無名氏,做好接診救治工作的同時,護士應向患者詢問他的地址、姓名、電話,根據患者提供的資料,聯系其家人或朋友。(6)對神志不清而無人照看者,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時,接診護士和醫生同時檢查、清點患者的物品并登記,簽名后暫時保管,根據患者承受身物品所提供的資料,設法通知其家人或朋友。

      手術室工作制度

      一、進入手術室人員必須衣帽整齊,更換拖鞋及手術衣、褲、口罩,外出時應更換外出鞋,著外出衣。每次手術完畢,手術衣、褲、口罩、帽子、拖鞋須放回指定地點,處人不得擅入。

      二、手術室內應保持安靜、整潔,禁止吸煙及大聲談笑。

      三、室內的藥品、器械、敷料專人保管,定期查對,及時修理補充,用后放在固定位置。急診手術器材。設備應經常檢查,以保證手術正常進行,毒、麻、限劇藥品標志明顯,嚴格管理。未經科室領導同意,手術器械不得外借。

      四、手術通知單須于手術前1日送手術室,如需特殊器械,預先注明。手術室根據手術通知單按時接送病人手術。

      五、急診手術由值班醫師通知手術室,并填術通知單。如急診手術與常規手術沖突時優先安排急診手術。

      六、接手術病人時,先取病歷并認真核對病人的姓名、床號、年齡、診斷,手術名稱和部位,嚴防差錯。病情允許時應向病人做必要的自我,消除病人的緊張焦慮情緒,體現整體護理內涵。

      七、手術室設24小時值班,堅守崗位,隨時接受急診搶救,不得擅自離崗。

      八、手術時間為手術開始時間,排定參加手術人員均應在預定時間前20-30分鐘到手術室做好準備工作。臨床科室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術時,應事先與麻醉科科主任、護士長聯系。

      九、手術人員應精力集中,嚴肅認真,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常規,有菌手術與無菌手術應分室進行。手術前后手術室護士應詳細清點手術器械、敷料及縫針等數目,應及時消毒、清洗、處理污染的器械和敷料。

      十、對施行手術的病人做詳細登記,按月統計上報。

      第5篇

      一、醫院領導干部深入科室制度

      1.領導要經常深入科室,調查研究,直接掌握情況,抓好典型,協助總結推廣先進經驗。

      2.深入科室,重點抓醫療、護理、教學、科研、后勤保證以及服務質量、病人生活等工作。聽取病員和醫務人員的意見,表揚好人好事,改進工作。

      3.院領導查房每周一次,帶領有關干部深入科室檢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院領導要參加部分業務實踐,如查房、重大手術、疑難病例的會診、危重病員的搶救及其他有關業務活動等。

      二、會議制度

      1.院辦公室會:由院長主持,副院長、機關各科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參加。每周一次,傳達上級指示,研究和安排工作。

      2.院周會:由正、副院長主持,科主任(負責人)、護士長及各科負責人參加。每周一次,傳達上級指示,小結上周工作,布置本周工作。

      3.科主任會:由正、副院長主持,科(室)主任或負責人參加,匯報研究及交流醫療、管理、科研、教學等工作情況。

      4.科周會:由科室正、副主任主持,病房、門診負責醫師等和護士長參加。每周一次,傳達上級指示,研究和安排本周工作。

      5.科務會:由科室正、副主任主持,全科人員參加。每月一次,檢查各項制度和工作人員職責的執行情況,總結和布置工作。

      6.護士長例會:由護理部正、副主任或正、副總護士長主持,各科室、病區護士長參加。每周一次,總結上周護理工作,布置本周護理工作。

      7.門診例會:由醫務科或門診部正、副主任主持,所有在門診工作的各科負責人參加,每月一次,研究解決醫療質量、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急診搶救、病人就診以及門、急診管理等有關問題,協調各科工作。

      8.晨會:由病房負責醫師或護士長主持,全病房人員參加。每晨上班十五分鐘內召開,進行交接班,聽取值班人員匯報,解決醫療、護理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布置當日工作。

      9.工休座談會:由病房護士長或指定專人召開,工休代表參加。院每季一次,科室一般每月一次,聽取并征求住院病員及家屬的意見,增強團結,改進工作。

      三、請求報告制度

      凡有下列情況,必須及時向院領導或有關部門請求報告:

      1.嚴重工傷、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類傳染病及必須動員全院力量搶救的病員時;

      2.凡有重大手術、重要臟器切除、截肢、首次開展的新手術、新療法、新技術和自制藥品首次臨床應用時;

      3.緊急手術而病員的單位領導和家屬不在時;

      4.發生醫療事故或嚴重差錯,損壞或丟失貴重器材和貴重藥品,發現成批藥品變質時;

      5.收治涉及法律和政治問題以及有自殺跡象的病員時;

      6.重大經濟開支報批時;

      7.增補、修改醫院規章制度、技術操作常規時;

      8.工作人員因公出差、院外會診、參加會診、接受院外任務時;

      9.參加院外進修學習,接受來院進修人員等。

      四、院總值班制度

      1.院總值班由院級領導、機關干部和有關人員參加,負責處理非辦公時間的醫務、行政和臨時事宜,及時傳達、處理上級指示和緊急通知,簽收機密文件,承接未辦事項。

      2.負責檢查夜間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

      3.做好值班記錄,認真交接班,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五、衛生工作制度

      1、把愛國衛生運動列入醫院工作的議事日程。成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或小組,每年至少開會四次。

      2.宣傳“除四害、講衛生”知識,教育群眾養成衛生習慣,樹立以衛生為光榮,不衛生為恥辱的社會風尚。醫院應成為“除四害、講衛生”的模范單位。

      3.要認真搞好室內、環境和個人衛生,切實貫徹飲食衛生“五、四”制,認真執行隔離消毒制度,搞好污水、污物、垃圾處理,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4.堅持突擊與經常相結合,建立每日清掃和每周大清掃的衛生制度,節假日大搞突擊衛生運動。

      5.認真抓好衛生檢查、競賽、評比,定期公布檢查結果。

      6.有計劃地植草、種樹,美化環境。

      7.認真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按國家規定,對“三廢”(廢水、廢氣、廢渣)進行無害化處理。

      六、病案管理制度

      1.醫院必須建立病案室,負責全院病案(門診、住院)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

      2.門診和住院病員應有完整的病案。病員出院(死亡)時,由醫師按規定的格式填寫,病案室應定期回收并注意檢查首頁各欄是否完整,同時要填好分類卡片,依序整理,裝訂成冊,并按號排列后上架存檔。

      3.本院醫師借閱病案,要辦理借閱手續,閱后按期歸還。對借用的病案,應妥善保管和愛護,不得涂改、轉借、拆散和丟失。院外醫療單位一般不予外借,必要時,需持有介紹信,經醫務科批準,可以摘錄病史。

      4.住院病案原則上應永久保存。

      七、醫療登記、統計制度

      1.醫院必須建立和健全登記、統計制度。

      2.各種醫療登記,要填寫完整、準確,字跡清楚,并妥善保管。

      臨床各科要填寫好病案首頁、出院卡片、出入院登記,并按時填報病員流動日報。

      門診各科應填寫好病員流動情況和門診登記。

      醫技科室應做好各項工作的數量和質量登記。

      3.醫療質量統計,一般包括出入院數、治愈率、病死率、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轉次數、平均住院天數、病員疾病分類、初診與最后診斷符合率、臨床與病理診斷符合率、手術前后診斷符合率、無菌手術化膿感染率、手術并發癥,以及醫技科室工作數量、質量等。

      4.醫院應根據統計指標,定期分析醫療效率和醫療質量,從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工作。

      5.統計員要督促檢查各科室醫療統計工作,按期完成各項統計報表,經領導審閱后,報衛生行政部門。

      八、醫學圖書管理制度

      1.圖書室開放時間,除每日辦公時間外,每星期日及晚上亦要適當開放。

      2.凡院內職工、進修、實習人員借書,必須遵守圖書室一切規定,持借書證辦理借閱手續。離院時,必須辦理好還書手續。

      3.每次借書不得超過規定借閱的數量和時間。規定在圖書室內閱覽的圖書、報刊或是其它資料,不得拿出室外。

      4.必須妥善保管圖書,不得在書刊上批畫、撕剪、涂寫,不得損壞或丟失,否則應按規定賠償。

      5.圖書室工作人員應定期購買、登記、整理、收集、分類編號、裝訂圖書、雜志和報紙等。

      6.建立圖書目錄索引卡片,方便查閱。

      7.圖書室必須保持清潔、安靜和應有的照度(不得低于50勒克習)。有條件的醫院圖書室和閱覽室應分別開設。

      8.密切配合醫療、預防、教學、科研等各項任務,主動提供有關資料,定期介紹新書刊內容。

      九、進修工作制度

      1.進修工作由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有關規定統一計劃安排。

      2.醫院要有專人負責進修工作,認真執行進修工作的有關規定,嚴格掌握進修人員條件。各科要選派有經驗的醫務人員指導進修。帶教者應根據進修人員具體情況擬定計劃,定期檢查,努力完成。

      3.進修人員要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不得自行調換進修科目,不得中途退學,不得隨意延長學習時間。進修期間不安排探親假。

      4.進修人員的處方權,由指導醫師提出,經科主任批準,報醫務科備案。

      5.醫院領導要經常了解進修人員思想情況,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定期召開座談會,征求意見,改進工作。

      6.進修人員在醫療工作中有特殊貢獻者應給予表揚。醫療作風惡劣或犯有嚴重錯誤者,由醫院提出意見后,連同材料和本人一起送回單位處理。

      7.進修期滿,應做好考核和書面鑒定,辦妥離院手續。

      十、賠償制度

      1.因工作失職、不負責任、違反操作規程,致使國家財產損失,根據情節輕重、本人一貫表現,給予批評教育、處分或酌情賠償。

      2.凡屬使用太久以及在搶救病員時損壞之器材,經有關人員證明可免予賠償,但要填寫報損單。

      3.遇有大批財物遺失或霉爛,藥品失效、蟲蛀時,除及時向領導匯報外,應檢查原因,追究責任。

      十一、傳達、門衛制度

      1.住院處和病房應隨時將入、出院和轉科病員的姓名送交傳達室。傳達室要建立并管好住院病員一覽表,按探視制度準予探視。

      2.傳達室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工作中既要堅持制度,又要熱情接待,態度和藹,文明禮貌。

      3.凡出入醫院住院部的人員按規定配帶證件;出、入院憑出、入院通知單;陪伴憑陪伴證。危重探視憑病危通知。門衛有權查驗有關證件。

      4.凡住院病員和陪伴人員攜物品進院、出院時(憑放行證),必須經過檢查后方可放行,否則傳達室有權查問或扣留。

      十二、入、出院工作制度

      1.病員住院由本院門診醫師根據病情決定,憑醫師開具之住院證,門、急診病歷,公費醫療證,記帳單(自費者按規定預交住院費)到住院處辦理手續,住院處再通知病區。危重病員可先住院后補辦手續。

      2.病員住院應登記其聯系人的姓名、地址和電話號碼,進行必要的衛生處理。傳染病員住院必須嚴格進行衛生處理。醫務人員要主動、熱情地接待住院病員,介紹住院規則及病房有關制度。

      3.病員出院由主治醫師或負責醫師決定,并提前一天通知住院處辦理出院手續。病房護理人員應賃結帳單發給出院證,并清點收回病員住院期間所用醫院的物品。

      4.病員出院前,經治醫師應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項,并主動征求其對醫療、護理等各方面的意見。

      5.病情不宜出院而病員或家屬要求出院者,醫師應加以勸阻,如說服無效應報科主任批準,并由病員或其家屬出具手續。應出院而不出院者,通知所在單位或有關部門接回或送回。

      十三、住院處工作制度

      1.出入院病員統由住院處辦理手續。根據病情,合理收住病員。病房無空床不得預辦住院手續。病房不得擅自收住病員。急診室不得開具慢性病員住院證。

      2.各病區可保持1—2張急診床位。

      3.住院處應每日與病區聯系,了解病床使用及周轉情況。

      4.熱情接待入院病員,核對入院證件。對當日可以入院的病員,應詳細登記住院卡片及病歷首頁。對一時不能入院的病員要耐心解釋,請其等床住院。

      5.對外省、市來住院者,需經省、市衛生廳、局介紹,并事先和本地衛生行政部門聯系,經同意后安排入院。不符合上述手續的,一般不予接待。

      6.病員辦理出院手續,一般于出院前一日由病區將住院醫囑全部送至住院處進行核算,開具帳單。病員或家屬來住院處結清后,將帳單交其拿回病區辦理出院手續。

      十四、探視、陪伴制度

      1.探視病員要按規定時間,每次探視要領取探視證(牌),每次兩人。學齡前兒童不得帶入病房。傳染病員一般不得探視和陪伴。

      2.探視危重病員,可持病危通知單,隨時給予探視。

      3.陪伴需嚴格控制,確需要陪伴者由醫師決定,值班護士發給陪伴證。陪伴停止,將證收回。

      4.探陪人員必須遵守院規,聽從醫務人員的指導,不得擅自翻閱病歷和其他醫療記錄,不得私自將病員帶出院外,不要談論有礙病員健康和治療的事宜,不要吃病員的食品和使用病員的用具,不在病員床上睡覺。要保持病房整潔安靜,不準吸煙。要愛護公物,節約水電。

      5.凡探視、陪伴人員損壞、丟失醫院物品,應負責賠償。

      十五、急診室工作制度

      1.各臨床科室應選派有一定臨床經驗和技術水平的醫師、護士擔任急診室工作,輪換不應過勤。實習醫師和實習護士不得單獨值急診班。進修醫師由科主任批準方可參加值班。

      2.對急診病員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時、嚴肅、敏捷地進行救治,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記錄。疑難、危重病員應即請上級醫師診視或急會診。對危重不宜搬動的病員,應在急診室就地組織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護送病房。對立即需行手術的病員應及時送手術室施行手術。急診醫師應向病房或手術醫師直接交班。

      3.急診室各類搶救藥品及器材要準備完善,保證隨時可用。由專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經常檢查,及時補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4.急診室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做好交接班,嚴格執行急診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要建立各種危重病員搶救技術操作程序。

      5.急診室應設立若干觀察病床,病員由有關科室急診醫師和急診室護士負責診治護理。要寫好病歷,開好醫囑,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有效地采取診治措施。觀察時間一般不超過三天。

      6.遇重大搶救,需立即報請科主任和院領導親臨參加指揮。凡涉及法律、糾紛的病員,在積極救治的同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7.急診病人不受劃區分級的限制,對需要轉院的急診病人須事先與轉去醫院聯系,取得同意后,方得轉院。

      凡病員由于疾病發作,突然外傷受害及異物侵入體內,身體處于危險狀態或非常痛苦的狀態時,醫院均須進行急診搶救。例如:

      1.急性外傷、腦外傷、骨折、脫臼、撕裂傷、燒傷等。

      2.突然之急性腹痛。

      3.突發高熱。

      4.突然出血、吐血、有內出血象征、流產、小兒腹泄、嚴重脫水、休克者。

      5.有抽風癥狀或昏迷不醒者。

      6.耳道、鼻道、咽部、眼內、氣管、支氣管及食道中有異物者。

      7.眼睛急性疼痛、紅腫或急性視力障礙。

      8.顏面青紫、呼吸困難者。

      9.中毒、服毒、刎頸、自縊、淹溺、觸電者。

      10.急性尿閉者。

      11.發病突然、癥狀劇烈、發病后迅速惡化者。

      12.烈性傳染病可疑者。

      13.急性過敏性疾病。

      14.其它經醫師認為合于急診搶救條件者。

      上列規定,不可機械執行耽誤病員,如情況模糊難定,應由醫師根據病員全面情況斟酌決定。超級秘書網

      十六、搶救室工作制度

      1.搶救室專為搶救病員設置,其他任何情況不得占用。

      2.一切搶救藥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須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顯標記,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

      3.藥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時清理、消毒,消耗部分應及時補充,放回原處,以備再用。

      4.每日核對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帳物相符。

      5.無菌物品須注明滅菌日期,超過一周時重新滅菌。

      6.每周須徹底清掃、消毒一次,室內禁止吸煙。

      第6篇

      一、指導思想

      以《決定》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精神為指針,以開展生殖保健服務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充分發揮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站在全市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中的龍頭作用,提高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管理水平,促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向深入開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二、改革內容

      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分別對市技術指導站的用人機制、管理機制、分配機制進行改革,達到更新服務觀念、增強服務功能、提高隊伍素質的目的。

      (一)用人機制改革

      全面推行以競聘上崗制為主要內容的用人機制改革,有效提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隊伍素質。

      1、定崗定員

      按照科室設置和工作需要確定競聘崗位及人數。具體確定為:門診室:醫生3人;住院處:醫生3人、護士4人;B超室:醫生1人;化驗室(優生試驗室):化驗員1人;藥局:藥劑員1人;男性保健門診:醫生1人。

      2、競聘上崗

      (1)、競聘條件:

      在市技術指導站從事技術服務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執業醫師資格方可參加競聘。

      (2)、競聘程序:

      1 2 3 4①申請:符合競聘條件的技術服務人員對擬競聘崗位提出書面申請。

      ②資格審查:由市計生局對提出申請的技術服務人員競聘資格進行審查,對符合競聘條件的技術服務人員名單和擬競聘崗位上榜公布,接受群眾審查。

      ③競聘方法:采用理論筆試、實際操作和群眾評議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打分,對參與競聘的技術服務人員擇優錄用。所有競聘人員的考試成績統一張榜公布。

      (3)聘任時限:

      為了保證工作的連續性,技術指導站技術服務人員每三年進行一次競聘。

      3、職稱晉升

      技術指導站已具備晉升職稱資格的技術服務人員在三年內要完成職稱晉升任務,不具備晉升職稱資格的要加強學習,爭取職稱盡早晉升。鼓勵技術服務人員積極參加技能培訓和業務進修,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對不思進取的技術服務人員將調離現工作崗位或予以分流。

      4、管理考核:

      對已聘任技術服務人員實行崗位責任制、以效計酬制和考核評估制,采取平時抽查、半年初評、年末全面考評的方法,全方位進行考核評估。對年度考核不稱職者予以警告,連續兩年不稱職者予以解聘。

      (二)管理機制改革

      采取綜合措施,強化市技術指導站的規范化管理。

      1、以制度規范行為

      建立健全《值班、交接班制度》、《入、出院工作制度》、《醫囑制度》、《病歷書寫制度》、《護理工作制度》、《查房制度》、《病案管理制度》、《醫療管理、統計制度》、《急診室工作制度》、《搶救室工作制度》、《手術室工作制度》、《注射室工作制度》、《分娩室工作制度》、《化驗室工作制度》、《B超室工作制度》、《住院處工作制度》、《病房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和《推行承諾服務管理細則》、《市技術服務工作人員管理考核細則》等管理制度,嚴格以制度規范行為,實行規范化管理。對違反制度的技術服務人員予以警告、罰款、留用察看直至開除。

      **年技術指導站經濟指標總數為30萬元,各科室具體經濟指標如下:

      門診室:7萬元;住院處:18萬元;B超室:3萬元;化驗室(優生試驗室):1萬元;男性保健門診:1萬元。

      2、簽訂經濟指標責任狀

      在核定年度經濟指標的基礎上,科室與技術服務人員簽訂年度經濟指標責任狀。簽狀后,技術指導站技術人員每月只開基礎工資,其余部分作為當年抵押金,待年終視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進行發放。

      3、獎勵與處罰

      年終完成經濟指標的技術服務人員,當年抵押金全部返還本人,并對其完成經濟指標后超額部分按五五分成進行經濟獎勵,在技術服務站評優、評模、晉級時予以優先考慮。年終未完成經濟指標的技術服務人員,其未完成部分經濟指標用本人當年抵押金補齊。如補齊后抵押金尚有結余,則將余額返還本人;如抵押金不能補齊經濟指標差額,所缺部分向其本人收取。對連續三年完不成經濟指標的技術人員,進行為期一年的留用察看,期間只開70%的基礎工資;如在一年留用察看期中仍完不成經濟指標的,予以辭退。

      三、幾點要求

      1、要加強對技術指導站改革工作的領導,為技術指導站改革創造良好的條件。

      2、做好輿論宣傳和思想發動工作,切實轉變技術服務人員思想觀念,動員技術服務人員積極參與。

      第7篇

      【關鍵詞】急診護理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215―02

      2012年―2013年,我院深入分析了急診護理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急診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急診護理工作流程管理不完善

      當前我院急診科對意外成批損傷的病人缺少統一管理:首先,沒有根據病情輕重緩急將病人劃分為不同的區域,醫生對病人進行檢查時需要重新判定;其次,工作過程中沒有合理分工,工作不分重點和次序,常常將病情最嚴重或態度冷漠的病人漏掉;再次,急診科的搶救器材未保持備用狀態,搶救藥物、設備沒有專人看管,搶救藥物品種較少,擺放混亂,交接程序不規范,且有些設備落后造成了護理差錯不斷,醫患糾紛不斷。

      1.2 急診護理工作制度缺乏規范化

      急診科日常工作量大,臨時狀況不斷,護理人員排班、請假制度較為混亂,難以發揮急診科人力、物力、財力的最佳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護人員行為舉止不規范,責任心不強。在護理過程中,有些護理人員未進行系統學習,不能嚴格實施“三查七對”,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嚴重的醫療事故。由于急診護理人員大多數是年輕護士,職業道德有待提高,缺少溝通經驗,導致與患者或患者家屬交流時常出現問題,產生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1.3 急診護理工作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醫院急診科護理人員不同于其他科室護理人員,不但要求護理人員具有高、高護理操作技能,還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靈活的溝通技巧等,因為急診科患者均病情嚴重,需要立刻做出診治處理,如果護理人員素質較差、判斷錯誤、思維不靈活,難以保持較好的心態,就會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不良情緒,會導致延誤患者的搶救、治療的最佳時機,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治療及預后。同時,過激言語或不理性的行為語言都會導致患者家屬難以忍受,護患糾紛不斷。

      1.4工作責任心不強,服務觀念陳舊

      有的護理人員價值觀、人生觀、職業道德出現了偏離,形成了拈輕怕重工作思想,對于工作缺乏責任意識,對醫院及科室工作制度不嚴格遵守,工作中時常出現醫療差錯。另外,護理人員未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接診患者時缺少工作積極性和同情心,很少換位思考,不理解患者及家屬緊張的情緒,尤其是在慌忙中對患者的解釋詢問不夠耐心,語言不當,引起了患者和家屬不滿,最終被投訴。

      2急診護理管理對策

      2.1加強急診護理人員各方面素質的培養

      2.1.1急診科護士長須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熟練的護理搶救技能,用自己良好護理行為影響周圍的護理人員,給他們做出榜樣;在接診重大意外事故或成批患者時,護士長需要立足全局進行指揮,迅速做好各種準備,盡快安排護理急救人員到崗,讓整個科室秩序化運行,出現管理漏洞要立刻彌補。

      2.1.2急診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認真遵守搶救程序。首先,要第一時間對患者做出診斷判定,把握住創傷病人1h內的黃金治療時機;其次,要求護理人員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和敏銳的觀察能力,認真觀察病情,為臨床診斷及搶救提供可靠依據,減少或杜絕護理差錯事故發生。

      2.1.3護理人員應每季度根據急診急救程序=進行模擬操作練習,尤其是那些需大量使用的急救技術,如靜脈穿刺、洗胃技術、心肺復蘇、呼吸機治療、除顫技術等,每月考核一次,考核成績均記錄在冊[1]。護士長每月組織護理人員開展業務學習和急診護理查房、討論病例,從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

      2.2規范化急診護理工作制度

      為了提升急診護理工作水平、轉變護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規范行為,需要制度相對應的工作機制,實現急診護理工作管理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為了有效配置科室的人力、物力、財力,從而制定嚴格的規章條款。要求護理人員切實做到“三查七對”:操作前查、操作時查、操作后查;對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2]。要求護理人員具有較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心理素質,這樣才能對急診事務輕松應對,與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進行換位思考,感同身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2.3 統一管理

      2.3.1將搶救設施固定擺放,定點、定位、定人管理,實行班班交接并記錄在冊,挑選管理能力強的護士負責管理,要求每天對搶救設施進行消毒處理,并要求各班護士牢牢記住搶救器材、藥物放置的準確位置。

      2.3.2將搶救區分為3個區域:(1)紅區,這是第一搶救室,主要診治危重患者,室內設置有搶救推車、呼吸機、心電監護儀、除顫儀、管道吸氧吸引及2輛備有搶救藥品、物品的搶救車[3];(2)黃區,這是第二搶救室(也叫觀察室),診治病情較輕的病員,室內設置有吸氧和吸引裝置等搶救物品。另外根據“安全通暢、規范高效”的原則構建“綠色通道”,對大批車禍、中毒等病員的檢查、化驗、用藥通過“綠色通道”,讓患者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實現診治,搶占最佳治療時機。

      2.4更新服務理念

      要求急診護理人員采取主動積極服務模式,設立陪檢護士全程陪護患者做各項檢查,設立分診護士,主動詢問病情,按照病情分級合理安置患者,實施必要的應急處理,并按照“六多”嚴格規范自己的護理行為,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護患糾紛。

      3討論

      我院急診科護理管理依然處于初級階段,還需進一步完善,這就需要急診護理人員共同努力,在服務和管理上取得較好的成效。對于各種重大搶救,護理人員要團結一致,積極配合,爭取為患者搶救更多的時間,提升搶救成功率;同時還要注意把握好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糾紛,讓群眾對醫院的滿意度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高小蘭,何喜定.基層醫院急診護士的必備素質[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4(23):114~116.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