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7:09
序論:在您撰寫建筑項目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門窗的玻璃選擇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節能性,所以,要想保證建筑設施的整體節能性,對門窗玻璃的選擇也非常重要。比如我國的南方,這個地方的平均氣溫較高,一年當中的冬季也不會有較低的氣溫出現,在其玻璃的選擇上就應該選用反射鍍膜中空玻璃這類擇熱反射低的玻璃材料,而不能選用適合北方地區使用的以采光性為主的透明玻璃??梢钥闯?,要想建筑門窗真正做到節能,就還需要結合周邊環境條件,選擇遮陽性、傳熱性符合自身所需的玻璃材料。
二、節能門窗的窗型設計與選用
現代建筑門窗的功能不僅只是采光,更是用來控制自然通風的一個重要建筑構件。比如,要是門窗的位置以及窗型設計安裝科學合理,嚴格考慮到其擋風、通風能效,能夠大幅度減少、降低氣流的阻力和迂回。綜上所述,在實際的運用上,一定要多方面考慮,才能使建筑門窗達到最佳的節能效果。但是由于篇幅所限,這里僅對節能門窗的主要材料選用做出部分分析、建議。
三、節能門窗的節能技術
(一)窗框
建筑門窗中外窗面積的百分之15到百分之30都被框架所占,所以,從窗框的角度進行考慮,是門窗節能的一個重要途徑。當前市場上常用的窗框型材類型較多,比如塑鋼型材以及斷熱橋鋁型材等。1.斷熱橋鋁型材。如今的斷熱橋鋁型材在保留了以往優勢的基礎上,還大幅度降低了傳熱系數,它的主要革新是在型材的內部、外部安裝使用了冷熱橋技術。它的主要制造技術有斷熱條鑲嵌以及以及澆注切橋兩種。澆注切橋即注膠斷熱,該制造技術使用流體澆注對成型空間進行填補,制造而成的型材具有較高的精度,使用該技術不僅可以用于對稱型材制造還能用于非對稱型材的制造;斷熱條鑲嵌技術采用了由聚酰胺66和25%玻璃纖維所合成的斷熱條,在外力的擠壓下斷熱條與鋁合金鑲嵌,最終成型。由這種技術生產而成的門窗窗框具有多種斷面形式以及較高的強度,而且隔溫性能和機械性能都較為優秀。2、塑鋼型材。塑鋼型材是硬質聚氯乙烯塑料(PVC)型材內部用鋼襯增強。它主要具有以下優良特性:第一,經久耐用。由于型材的內腔被加入了增強型鋼,使得塑鋼型材的強度大大提高,能夠抗震、防腐蝕;第二,隔溫性能良好。塑鋼型材的導熱性大大低于鋁型材,加之其多腔的設計結構得它的隔溫性能進一步提升;第三,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隨著人們生活環境出現的各種變化,使得隔音性能也成為了門窗選擇的一個主要標準,而選用塑鋼中空門窗可以起到非常良好的隔音效果,尤其是對于鬧市或主要道路旁邊的住宅而言,具有較高的實用性。
(二)玻璃
1、著色玻璃。這種玻璃在其制造過程當中被摻入了色劑,其遮陽性較高,是一種既能顯著地吸收陽光中熱作用較強的近紅外線,而又保持良好透明度的節能裝飾性玻璃2。但從另一方面來講,由于其自身對熱量的吸收,時間一長,也會增加室內的溫差傳熱。2、鍍膜玻璃。這種玻璃使用了化學或物理制造工藝,非常有效的提高了熱反射能效,可以將來至太陽的熱能直接反射,大幅度提高了門窗的隔熱性。市場上常用的鍍膜玻璃又分為了熱反射及低輻射兩種,其功效在細微之處略有差別。3、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是由2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撐均勻隔開并周邊粘接密封,使玻璃層間形成干燥氣體空間,從而達到保溫隔熱效果的節能玻璃制品,其主要適用于寒冷地區和需要保溫隔熱、降低采暖能耗的建筑物。中空玻璃玻璃層間干燥氣體導熱系數小,具有保溫隔熱、降低能耗的特性。以6毫米厚玻璃為原片,玻璃間隔為9毫米的普通中空玻璃,大體相當于100毫米厚普通混凝土的保溫效果。
(三)密封條
目前,市場上密封條產品的種類和數量較多3,按照密封方式分類可以分為推拉門窗適用的耐摩擦密封條與平開門窗適用的擠壓密封條;從材料上來看又可分為化學纖維密封條、塑料密封條與橡膠密封條;從安設方法分,有自粘式密封條,其本身一面帶膠可以自行粘固,有的則要另外用膠粘劑粘上,有的要用釘子或螺栓固定的密封條,有的則可鑲嵌在門窗框預留槽內的密封條;還有一種密封條是用硬塑料或鋁材擠壓成固定夾片,在其夾縫中鑲入軟質材料如橡膠、軟塑料或毛刷制成的密封條。這些密封條均需有良好的彈性和耐久性。
四、提高門窗的保溫性和密閉性
(一)保溫性
現代的門窗設計還應該考慮到防盜、防火等生活需求,將巖棉板或是聚苯乙烯板填充如窗扇與窗框的內腔,能夠大幅度提高門窗的絕熱、隔溫性能;門窗型材的選擇最好使用斷熱橋鋁型材或塑鋼型材,這樣能夠避免金屬窗產生的冷橋;通過增加門窗玻璃層數,利用玻璃之間的密閉空氣間層,能夠減小門窗的傳熱系數;窗框和窗洞側壁之間安裝縫隙的處理最好灌注聚氨酯泡沫塑料,或是填充聚乙烯泡沫塑料棒作背襯,外側再用建筑密封膏封閉;門窗洞側壁部位的保溫處理,可以使用厚度為20毫米、密度為20Kg到25Kg每平方米的嚎苯板粘貼,或是涂抹聚苯顆粒保溫漿料,以提高門窗的保溫性能。
1.1小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不完善因素
小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存在較多的不完善因素。小城鎮過去居住人口較少,產生的生活污水量較少,再加上經濟制約、環保意識欠缺等,小城鎮中沒有規劃建設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設施,生活污水經過化糞池預處理后直接排入地表水體。這不但對地表水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且在枯水季節,由于不能及時得到稀釋,污水散發出的惡臭氣味對大氣環境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后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環保意識和要求的提高,有些小城鎮進行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處理設施的完善,但在建設過程中,因缺乏對區域發展規劃的考慮、存在城區發展未預見性等原因,小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存在較多弊端,如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較小,不能容納處理城區新增生活污水;小城鎮污水收集干管管徑較小,不能滿足城區新增污水的收集等,導致小城鎮內開發建設項目產生的生活污水無法得到集中收集和進一步處理。例證項目建設區域目前還沒有集中市政污水處理設施,而項目區域內受影響的地表水類別為Ⅲ類水體,項目產生的生活污水如僅經過化糞池預處理外排,達不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一級標準的要求。項目必須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生活污水。再加上項目設置的綠化面積和道路面積較大,項目所在城鎮的集鎮供水工程尚不完善,在進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提出建設項目設置中水回用系統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2總量減排的環保要求
小城鎮建筑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廢水中的總量控制指標是COD和氨氮。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化學需氧量總量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削減8%,氨氮排放總量削減10%。城鎮污染源是影響化學需氧量總量和氨氮總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不完善卻快速開發建設的小城鎮,項目方在項目區域內建立中水回用系統,就近收集污水、就近處理并回用,是達到總量減排環保要求目的的一個措施。2.4中水回用的效益體現以例證項目的建筑基數作為參數進行分析。例證項目建筑面積約12萬m2,項目運營期產生的污水量約360m3/d,項目建立一處理量為360m3/d的中水回用系統。在考慮雨季綠化澆灌回用水量較少等的情況下,實際可用的中水水量按80%計,根據建筑預算,單位建筑面積的建安造價按1500元/m2,建筑中水回用系統的造價按總造價的1.0%考慮,根據有關資料[3],中水回用系統的維護按其造價的10%計,中水回用系統的運行費用(含設備折舊及維護、人工、電費、藥劑等)按0.7元/m3計,經計算,項目建立和維護中水回用系統總投入為(1500×12×1.0%×(1+10%))=198萬元。目前項目區域內水價為2.0元/m3,則項目使用中水可節省(2.0-0.7)=1.3元/m3,每年節省的費用為(1.3×360×(1-20%)×365)=13.67萬元,這是中水回用系統的直接效益體現。另外,中水回用系統的建立可節省項目區域城鎮排水設施建設和運營費用,可節省項目區域城鎮遠距離引水、凈水工程的建設和運營費用等??傊兴赜孟到y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建筑項目建立中水回用系統,其效益不但體現在項目本身,而且體現在區域內供排水設施的建立和運行上。
2中水回用系統設置的制約因素
2.1管理機制不健全
我國20世紀70年代末才開始對中水回用進行相關研究[4],雖然北京、上海以及大連等大城市的中水回用設施有成效,但總體上看,建筑中水回用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不健全,未形成配套產業政策和法規體系,地方上也缺乏相關制約性的法律法規,缺乏相關的監督監管標準及要求,這使得環評中,小城鎮建筑項目中水回用系統的設置僅以一條不可缺少的污水防治措施出現在文本中,但實際可操作性較差。
2.2建筑項目涉及部門之間相互脫節
目前大多數建筑開發項目的初設說明中提及了中水回用系統的設置,而在建設項目具體的給排水設計中,設計部門只做了給水和排水管網設計,沒有做中水回用系統部分的設計。環評單位在進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中,雖然根據污水達標排放的環保要求、地方條例等,提出了建設項目設置中水回用系統的要求,但因設計部門、環評部門以及環保工程設計部門等的相互脫節,建設項目中水回用系統的管網得不到具體的排管設計,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建筑項目中水回用系統的建設得不到落實。
2.3技術力量和運行管理不到位
因我國對建筑中水回用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使得這方面尚未形成市場機制,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因技術力量薄弱、設計經驗不足,常常出現工程投入使用后不能正常運行、出水水質不達標或運行成本高等問題。另外,由于運行管理不到位,中水回用系統運作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惡臭等二次污染物不能得到妥善的處理處置,以致有些已建成的中水回用系統處于半癱瘓狀態,這給小城鎮建筑中水回用系統的設置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2.4經濟和其它方面的制約因素
中水回用系統一次性投資較大。如粗略估算,例證項目中水系統初期投資約198萬元,這在小城鎮建筑項目的開發建設過程中是一項數額較大的環保投資。投資方和建設方不愿意在工程總投資中考慮其部分環保投資,且中水回用系統運行初期中水成本明顯高于自來水的價格,這使得經濟因素成為小城鎮建筑中水回用系統設置的制約因素之一。另外,小城鎮建筑開發建設過程中,因區域地形地貌的限制及為降低工程“三通一平”的施工費用,一般建設項目依據地形布設,造成建筑項目各區塊間地形高差相對較高,這對中水回用系統的合理設置又是一個制約因素:如果項目范圍內設置一個集中的中水回用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因使用污水提升泵或中水輸送泵等會增加運行費用;如果分片區建設多個中水回用系統,不但初期建設投資較大,會增加污水處理運行單位成本,而且運營期間難以統一管理。
3建議
1.安全第一
在施工過程中要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是各行各業的重中之重,表現出“以人為本,以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因此在實際的油田地面工程施工項目管理中,在監理管理中占第一位的也是施工安全。具體來說,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高難度和具有危險的工作必須在工作前制定出施工方案和作業票,需要由相關部門進行審查通過后才能進行施工,比如大型吊裝、帶電作業、破路動土、油氣區動及有限空間作業都涉及到高難度和危險工作,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作業票的時效性和特殊的作業方案的可行性。在實施施工過程中,質檢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都應在旁進行監督工作,保證完成一道工序后經過檢驗后再開始下一道施工工序,使整個施工過程都得到保障。
2.質量的管理
施工項目管理的質量控制也尤為重要,因為工程的質量決定著工程是否能夠順利的投產運行。必須根據相關的標準嚴格的進行各個施工工序,必須保證只能在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工作,不得出現違規動作,重要的工作程序質量檢查人員要站旁邊進行監督工作,著重控制重要工序。盡一切可能將檢查工作安排的緊密一些,使得工程的全過程能夠得到監督、全方位得到監督、全天候的進行監督,深入的進行檢查,這樣才能夠在第一時間將問題或者是質量方面缺陷發現并解決。
3.控制施工進度
在施工過程中,要控制施工進度應認真遵守施工單位的計劃進行施工。要將檢查工作安排的緊密一些,要具體針對施工組織設計、各個環節的進度計劃進行嚴格的審查,要著重把關將施工單位的人力資源投入與機械投入這兩個方面,要做全面的可行性延吉,將實際施工的各個工作環節都安排的周全、緊密。提前把握好每個單元工程的難易度程度,控制好每個單元工程的施工時間,是總工期能夠有一定的保障。在施工的同時,也要根據已經安排好的施工進度進行定期的工程進度監督,把實際的工程進度的數據資料收集起來,比如出工人、工程量的完成、工程進展、是否安全生產、對環境的保護。把握整個工程的實際進度,才能保證工程的實際進度和計劃能夠同時進行。
二、將監督控制貫徹到底
當油田地面建設工程結尾后,應全方位的監督控制竣工驗收全過程,工程中間交接驗收、試運投產驗收和竣工資料以及相關的一些資料的進行核對盤查是油田地面建設工程的主要驗收內容。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在核對審查的過程中主要針對實物質量的檢查和驗收,施工和設計以及采購部門要對核查不過關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正,施工單位要對在交接投產和試運以及竣工驗收這些方面出現的問題進行整體試運工作以及要作出一些相對的投產配合。為保證工程竣工后的資料內容完整和準確,在油田地面建設工程完成竣工驗收后,負責人要組織質檢人員和施工單位對整理上來的竣工資料共同進行審核與驗收。詳細的審查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審查通過后加蓋簽名章,審核全部通過的竣工資料應送至檔案室和基建中心進行歸檔保存。
三、結論
1居住面積的變化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生活設施的發展,人均居住面積在不斷提高,上世紀70年代,貴陽市人均居住面積僅2.9m2,現在已經超過10m2。
2居住套型的變化
人均居住面積的提高并不意味著大面積套型的大量出現,而是多種套型類型的綜合策劃。(1)戶型平均人口的變化:上世紀80年代以來家庭平均每戶人口規模不斷縮小,1990年為3.96人,2010年為3.10人,2012年為3.02人?!冻鞘芯幼^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中,90年代按3.5人計算,2002年版降為3.2人。(2)城市單人戶和2人戶大量增加:2000年至2010年,1人戶數翻倍,2人戶增加68%,2000年這兩類家庭占全部家庭戶數的1/4,到2010年已接近40%,共計1.6億戶。(3)國家政策的保障要求:為適應廣大居民的要求,國家提出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要求及其一系列政策,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建設部等九部門《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要求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積90m2以下的住房面積所占比重必須達到開發總面積的70%以上,并提出了城鎮廉租房的建設要求。(4)由此,住房的套型除受控制的大戶型外,中小套型為90m2/戶以下,經濟適用房為60m2/戶,廉租房40m2/戶。又由于1~2人戶的增多提出了“單居住空間戶”的要求,即只設一間兼起居的臥室、有廚房和衛生間共組成的最小套型(以下簡稱《單居套型》)這種單居套型不同于“單身公寓”?!皢紊砉ⅰ睂偌w宿舍類型,不設廚房,最多僅有簡易的微波爐或電磁爐操作臺或設公共備餐間,且居住人無產權。(5)“單居套型”《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中對單居套型的使用面積,規定不應小于22m2,其中兼起居的臥室不應小于12m2,廚房不應小于3.5m2,三件衛生設備集中布置在衛生間不應小于2.5m2,這種套型住宅在國外有較長的歷史,一直是常見的居住套型,在國內也已有不少的工程案例,貴陽也已建有多個建筑項目。單居套型可作為廉租房中的戶型應按廉租房面積標準控制,也可作為產權房的戶型,此時,可按照市場需求,從建筑面積35~50m2均可,在住建部組織的廉租房優秀設計方案中,單居套型的套內使用面積為22.47m2,套內建筑面積為27.6m2(不含陽臺),如圖1:貴陽某工程的單居套型,套內建筑面積34.7m2(不含陽臺)如圖2:此單居套型可以與其他類套型組合在同一單元之中,也可以作為單一的單居套型住宅獨立集中設計,但作為廉租房不能與產權房組合在同一單元,產權房和廉租房必須各自單獨成棟設置,以利于管理。
3居住環境要求
隨著居住方式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只是滿足對住房的需求,而是對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是包括居住環境和社會環境。居住環境一方面是對住宅本身的通風、日照、采暖、綠化、節能和建筑質量的要求,即居住舒適度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對居住環境即所處小區、地段的環境要求,包括空氣質量、聲、光、熱、水、電、景觀、衛生等;如綠化、公共活動空間設施、商業服務和文化教育條件、交通、噪聲以及小區服務、管理等等。社會環境包括文化環境、人際交流環境、安全環境、健身環境以及養老物業等等。這些都必須從城市總體規劃要求著手,作好小區規劃、建筑項目策劃進而才能做好住宅的建筑設計。
4住宅建筑項目策劃
住宅建筑項目的策劃要有前瞻性,從社會和城市的總體發展來研究,對不同收入的群眾,不同標準的住宅建筑項目,不要單一分開設置,可采取混合居住的策劃思路,即在同一區域內,除部分較高標準的住房外,同時安排有保障性套型、經濟適用房、單居套型以及廉租房等,不同類型的住宅適當配置,更有利于社會融洽、鄰里親善,并可在社區內開展非正規勞動就業、社區服務形成不同標準的統一要求、良好環境的共同追求,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符合社會公正的總體要求。特別是在廉租房和扶貧搬遷房建設中,有的將其集中在城市邊緣地帶,交通不便,設施不全、遠離親朋、不便就業。不易兒童入學,往往有被隔離冷落的感受。
5綠色建筑和健康建筑的發展與研究
綠色建筑的要求與評價,已提到日程上,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和貴州省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DBJ52/T065-2013)均已相繼實施,我省除公建有多項建筑按綠色標準實施外,在住宅建筑中也已出現按綠色住宅建筑進行設計的建筑項目。《健康住宅建筑技術規程》(CECS179:2009)以頒布多年,北京等許多城市以做了健康住宅的試點工程研究和實施。綠色住宅建筑和健康住宅在總體要求上是有很多共同之處的,特別是在策劃和設計階段,兩者的要求內容是一致的,因此,我們在工程策劃和設計中應充分研究,特別是有關控制性建筑項目。健康住宅有兩個層面的要求,即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綠色住宅建筑主要控制建筑項目中,均與健康有密切關聯,如住宅小區的綠地率、公共活動場地及其設施要求、日照和通風要求等,既是生理健康的必要環境,也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此環境的優劣影響人際交往,也必然對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6生態環境設計
(1)住宅建筑項目策劃和設計中,要遵從城市總體規劃。選址必須符合居住環境的要求,交通方便并以公共交通優先的原則,特別是廉租房和單居套型住宅,為期方便勞動就業和工作,減少不必要的交通阻塞和大氣污染現象,是應充分考慮的。建筑設計要從城市空間設計的整體角度考慮。開始設計的時候,應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土地特征,選擇適應的建筑容積率和建筑密度,根據當地氣候、日照和風力特點選擇建筑適宜的布局形式和間距標準。盡量適應當地的地形地貌,減少建設過程中的土方施工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對歷史遺跡和原生植被進行最大限度的保護,使其成為整體規劃的一部分。在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同時還要考慮居住區域日照、噪音、污染以及交通等方面的因素。(2)崇尚生態型、環保型的環境設計理念建筑物是大自然的一份子,關注和處理環境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體現在:①對自然資源的充分考慮:如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風的方式來改善建筑物內的環境和空氣質量,減少對空調系統和照明系統的依賴,從而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②對污染物的考慮:在建筑平面布局和設計中,通過考慮建筑的進風口和排風口位置,使建筑物有良好的通風性能,可以避免污染物的增加;③盡可能使用無污染、易降解、可再生的環保材料;④設計師還要注意嚴格控制裝修房內的空氣質量,對住宅中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源,進行控制和治理。(3)綠地率是居住小區評價的控制性建筑項目,其面積、尺度以及其日照要求等必須按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規定進行配置。此外,要大量提倡屋頂綠化和豎向綠化。對低層和部分多層公建的屋面,可按社區活動和管理要求設置屋頂活動空間;對其他屋面包括高層住宅的屋面,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允許屋頂住戶進行屋頂綠化,這不僅對頂層住戶的屋頂保溫隔熱和室外活動有利,對整個小區乃至全地區的減少太用輻射和凈化空氣都是有利的,當然,屋頂除綠化外,不得搭建違章建筑。對豎向綠化也要大力提倡,在戶型設計中,可留出必要的開放空間和共享空間;每戶的陽臺上要有種花設施,如欄板加設花槽等。(4)結合綠化做好公共活動場地的設計,包括老年人、兒童運動等場地,也是社區的人文交流和健康的必須。此外,在高層建筑的底部可設架空層,優化空氣的對流,設置健身場所。(5)日照。每套住宅均必須滿足日照要求,但有的設計中僅僅只是一個次要臥室有日照,或兩套住戶連通后,以“兩代居”的名義,借用其中一套日照條件較好的套型,使其“滿足”有關要求;雖可行,但不是優秀設計,更達不到綠色健康住宅的要求。對綠色住宅套型,起居室不宜朝北,起居室或主臥室要滿足日照條件。住宅建筑的最好朝向是南北向布局,貴州境內的最佳朝向宜為南偏東30°至南偏西15°,但對全單居套型住宅建筑和廉租房住宅建筑來說,若全部按南北向布置,則北向套型達不到日照要求。根據貴州的氣候特點可按東西向布置,可滿足每戶的日照條件。但朝西的戶型要做好外遮陽,并應進行一體化設計。如此,在總體規劃中,住宅樓可做城凹型布局,將主樓南北向布局,而將單居套型和廉租房布置在端部,并做好開敞式的公共院落布局,此種布局,在高層建筑滿足日照間距的條件下,端部加設多層單居套型或廉租房,還有利于提高建筑容積率。
7應用新技術新材料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更多利用新技術新材料,真正地將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如使用節能環保的新型墻體材料,提高墻體的熱工性能,采用節能型電氣照明系統和智能樓宇控制的自然采光,使用新型的玻璃產品,來改善室內的光熱環境,降低噪聲音量,以提高建筑物的碳纖維塑料的結構強度和降低建筑物本身的重量,還可以在環境構筑物中利用薄膜結構和殼結構,豐富建筑物的整體形式。
8高效節能的綠色生態住宅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生產力水平較低且各地不平衡、耕地資源匱乏的國家。在城市化進程中,我國居民的住房需求將是居高不下的,這樣必然造成對土地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在各類消費品中,住宅是其中耐久性最長、耗用資源最多、同生態環境結合最緊密的產品。這就要求在設計住宅的過程中,要注意水、電、供熱、制冷及生活垃圾處理的設計。在使用自然資源時,要將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兩方面結合起來。
9結束語
在建筑電氣施工中,應把握材料關,根據工程的需求來制定可行的材料供應情況,在材料進場前做好材料驗收工作,包括材料名稱、規格、型號的檢查,合格后,才能進場,將材料存放在規定的地方,以保證材料質量。其中,電氣配電箱是電氣施工的重要材料,配電箱的元器件工作性能直接決定了電氣施工中照明負荷是否能正常工作,因此,電氣工程施工單位應根據相關設計進行現場配電箱的修改,并逐一的核對,調整開關容量的大小,避免出現回路數不夠等錯誤現象,材料質量的好壞是直接影響著電氣施工質量。對于電氣線管的敷設施工,應確保電氣線管的敷設間距滿足規范要求,針對大距離敷設橋架,應嚴格計算橋架的承載重量,線管敷設完成后,應利用木塞、塑料布將其密封,避免異物進入管內而影響施工質量。當導線穿管后,則需要進行接線,采用膠泥密封處理管口,并在配管施工過程中進行原材料的復檢,以保證材料合格。在敷設施工中,由于建筑內部的管路通常布置在墻壁或地面內部,若管路敷設不合理,則可能出現褶皺、裂縫等問題,這就要求技術人員應根據建筑的施工情況來選擇敷設技術,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施工,以保證安裝操作的準確性。
二、加強建筑項目中電氣施工管理的要點
為了提高建筑電氣施工管理質量,應做到以下幾個要點:
1注重建筑電氣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在進行基礎工程施工時,電氣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配合土建來做好強弱電專業的進戶電纜穿墻管,并做好止水擋板的預埋和預留工作,在建筑項目主體施工階段,應分清電氣施工中的重點環節,進行電氣施工超前預控,以保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另外,在建筑項目裝修階段,砌筑隔墻之前,建筑電氣施工應與土建工長保持一致,放線員應將水平線及隔墻線核實一遍,在抹灰前,電氣施工人員應將電氣工程中的預留孔洞核實一遍,并且抹灰收口應平整光滑,以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
2電氣設備安裝的質量控制,在建筑電氣施工配電箱安裝過程中,首先應明確安裝位置,確保配電箱設備部件及標高滿足圖紙設計要求,在敷設前,應對各個管口的護口進行檢查,在穿線過程中,由于建筑房屋內部的線路都是布置在管道內,這就要求電氣施工人員應充分掌握穿線技術,明確各個線路布置的位置,電氣施工人員要掌握穿線技術、導線選擇及穿線后配管、邊敷邊穿線等方法。要加強電氣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隨著建筑行業的改革,電氣施工人員不僅要掌握正常的技術管理,還需要提高自身在電力方面的技術人士,尤其是對電氣工程實施的管理,例如在管道焊接培訓中,應做焊接處焊縫飽滿,平整均勻,若利用結構柱內主筋做防雷引下線時,應做好標記,當引下線進行對頭碰焊,在碰焊處應進行補一搭接圓鋼的處理。另外,在建筑電氣施工中,應注重燈具、開關、插座安裝的檢查和安裝控制,由于建筑內部的電氣部門大多由多個不同種類的大小元器件結構組成,因此,在安裝過程中,應把握好每個元器件的安裝,確保燈具安裝牢固性,有效控制燈具安裝位置、樓板預埋燈具位置及燈具離地距離,燈具可接近的導體必須接地,并且表面應光滑整潔,開、關方向一致,避免因開、關錯位而影響燈具照明,使電氣設備安裝施工到位。
3加強建筑電氣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確保電氣工程安全、有序的進行,在電氣施工之前,應加強人員的安全意識培訓,通過講解安全施工技術標準,提高電氣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然而,在電氣施工過程中,應通過組建安全巡查小組來加強安全施工監督工作,根據建筑施工的具體需要來調整施工計劃,加強施工監督,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技術管理的難度,也可以引導電氣施工人員按照施工標準進行,因此,做好施工現場的監督管理,尤其是細節部位的檢查,提高工程的技術水平,以保證電氣安裝工程順利完成。
三、結語
在現行的BIM定義當中,將其定義為:創建并且使用數字模型對整個建筑項目進行設計、建筑以及營運管理的過程。利用三維軟件工具,創建包含建筑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具體信息、建筑設計過程以及施工管理等相應模型,實現對整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實際控制。
2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應用價值
2.1BIM技術在項目規劃階段的應用價值
把握業主與產品之間的關系,是建筑項目規劃階段的重要內容。BIM技術在這一階段的應用,能夠有效使得項目市場收益最大化,同時BIM對建筑項目技術以及經濟可行性分析提供保證,提升驗證結果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在建筑項目規劃階段,業主需要針對建筑設計方案具備的可行性進行實際分析,這樣不僅消耗資金,同時會消耗更多精力。BIM能夠根據業主的建筑需求以及資金成本進行施工控制,實現對建筑項目的分析和模擬,有效的減少建筑成本,縮短建筑工期。在建筑項目的規劃階段,基于BIM技術,設計師充分利用產業定位以及項目定位進行實際分析,實現建筑與環境的緊密結合。新城當中的體育場設計為巨形環帶圍繞,只有在具體規劃當中借助BIM技術才能夠得以實現,體現BIM技術在建筑項目當中規劃階段的重要作用。
2.2BIM技術在項目設計階段的應用價值
在建筑項目設計過程中,與傳統的CAD設計形式不同,BIM設計圖紙更加直觀,彌補傳統設計方法的不足,實現BIM的巨大價值。在建筑工程的設計階段,BIM技術使得二維設計向著三維設計方式轉移,實現對建筑設計方面的重大改革。建筑師在建筑項目設計過程中,不再受到二維圖紙的困惑,針對三維圖紙可行性進行實際分析,實現在建筑設計當中有效應用。BIM的可視化效果使得一切成為現實,設計師能夠根據具體思路進行模型構建,保證設計準確性、高效性。如:上海某個地鐵站BIM設計階段應用項目。項目分為站臺以及站廳兩層,該站具備四個出入口,地下建筑面積約為300平米左右。由于建設工期要求較短,采用外包形式,有數十家施工單位同時施工。同時由于施工地段地處繁華區域,周邊均為高層建筑,導致施工區域狹小,具體實施過程中施工可變更性較低。首先選用BIM技術進行模型設計,并且根據相關要求,設計完成后設計變更以及工期都有多降低。運用BIM技術,使得整個施工模式以及施工管理有所改變,能夠有效對建筑項目進行實際管理。通過BIM技術進行實際設計,工程完成后,最終結果顯示具有良好的效果,這表明BIM技術在項目設計階段的應用價值。
2.3BIM技術在項目施工階段的應用價值
在建筑項目施工階段,BIM技術能夠起到重要作用。由于BIM模型能夠具體體現整個項目完整的設計情況,并且設計當中的構建與現場施工的構件相一致,通過BIM對于整個建筑項目進行設計,能夠實現對施工現場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控制,防止錯誤施工狀況的產生,對設計質量負責,降低項目成本。與傳統的CAD圖紙形式不同,BIM技術能夠提升設計質量,并且能夠在縮減成本的同時,保證施工工期,實現精益化施工效果。在建筑施工階段,施工方能夠根據BIM設計的4D模型實現施工設計,并且根據具體施工狀況,依據4D模型進行實時調整,得到最優化方案。如:世博會國家電網館建筑項目。國家電網館占地面具4000平米,總建筑面積6000平米,建筑高度為20米。其世博園當中的其他項目相比,由于其功能是為整個園區提供電力,施工時間更緊迫,并且難度相對較大。在進行施工過程中,要求對于現場資源進行集中調配,合力布局,實現建筑周期的有效縮短。通過BIM技術的實際使用,使得現場資源合理配置,對于鋼結構外框以及施工現場有效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體現了BIM技術在項目施工階段的應用價值。
2.4BIM技術在項目竣工階段的應用價值
BIM技術涉及到施工全生命周期,在項目竣工階段同樣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施工完成后,建筑項目的管理與維護是一個重要問題,及時有效的維護,能夠提升建筑項目的使用周期。在竣工階段,BIM技術之前的模型將針對施工結束之后需要維護項目以及具體參數進行分析,形成竣工模型,為竣工建筑項目的維護管理奠定基礎。BIM技術能夠對建筑項目結構、設備以及管道進行實際維護。其通過發揮數據記錄以及空間定位的方式,實現對整個建筑的運營與管理,防止維護管理階段出現相應問題。如:申都大廈改建工程。申都大廈始建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進行維護管理過程中,BIM起到重要的作用。通過BIM信息標準建立以及作業流程的具體實施,使得整個建筑項目在具體運營過程中,實現高效、可控的特點。避免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突發狀況,實現了各方利益最大化,突出BIM技術在竣工階段的應用價值。
3結論
1建筑項目中電氣施工協調工作
對于建筑電氣施工的協調工作主要包括技術調整以及對施工規劃的調整。在電氣施工前,要先對施工圖紙進行仔細的分析,結合建筑整體施工結構,合理的進行電氣施工工藝流程;然后,做好對電氣施工圖紙的會審工作,并且組織有關參建部門進行技術交底,解決施工設計方案中存在的問題,消除各種隱患;對于電氣施工難度較大的施工部位,要特備注意,并做好相應的保障措施,確保電氣施工能安全進行,并保證能在工期內完工。在電氣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市場形勢變化、天氣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有時不得不對原先制定好的施工方案進行調整,以適應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在實際的電氣施工過程中,定期要召開一次工程平衡進度會,結合市場形勢的變化,以及施工材料成本的變化,對施工人員以及設備等做出相應的調整,控制施工的進度,并保證施工質量前提下按期完成施工。
2加強電氣施工階段質量控制
在建筑基礎施工過程中,電氣施工部門要與土建施工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配合土建單位做好電纜、進戶氣管等的預留孔等工作,并做好止水板等的預埋工作;然后再建筑主體施工過程中,對于工程重點施工環節要提前進行監控,對工程的質量進行預控,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保證施工質量;在建筑工程初步整修階段,尤其是進行隔墻砌筑過程,要求電氣施工管理人員安排技術人員和建筑放線員一起,將隔墻線以及水平線進行核實;在抹灰階段,要對電氣施工的所有預留孔洞進行仔細的核對,在抹灰時還要保證孔洞的收口平整光滑。
3控制電氣設備安裝質量
進行建筑電氣施工中關鍵的環節就是電氣施工設備安裝,對于電氣施工設備安裝過程中,要保證其安裝的質量,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對于建筑電氣施工配電箱來說,其安裝過程必須嚴格的按照安裝規范進行,確保配電箱的位置準確,其各個部件完整,并且配電箱的標高一定要根據施工設計圖紙進行;(2)對于建筑電氣安裝過程中的線路敷設以及PVC管敷設,在安裝前要對電線與PVC管的管口進行詳細的檢查,確保其管口平整整齊;在進行線路穿墻過程中,要進行協調配合,穿過導線后,要將所有裸漏的管口做密封處理;(3)對于建筑工程中開關、燈具、插座等的安裝過程中,首先要對開關、插座等設備進行檢查,保證其能夠正常使用,然后按照施工設計圖紙的位置將其進行固定,插座的位置一定要根據業主的具體要求結合實際建筑結構進行安裝;開關的方向要保證一致,避免出現開關錯位的現象出現;燈具的安裝中,對于那些可以接近的裸漏導電體要做接地處理,保證用電安全。
4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是所有建筑工程都關注的問題,進行建筑電氣施工過程中需要特別的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問題,才能確保電氣施工能夠順利的進行,確保其能夠在預計工期內完工。對于建筑電氣施工現場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加強對電氣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讓施工人員能認識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2)在施工安全重點管理區域設立安全警示牌;(3)安排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安全巡視,發現有安全隱患問題,要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解決;(4)設立安全施工文明崗,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施工意識;(5)對于容易發生安全問題的細小部位,要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檢查,保證電氣施工能夠順利安全的實施。
5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