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門診輸液室重點范文

      時間:2023-03-06 16:03:09

      序論:在您撰寫門診輸液室重點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門診輸液室重點

      第1篇

      【摘要】門診輸液室的工作性質,使得門診輸液室的工作繁重復雜,臨時性強,技術水平要求高,加上老年患者多、要求高,給護理工作增加了難度。加上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實施,藥物品種規格也在不斷的變化中,給護士查對工作增加了壓力,我們通過對安全隱患的排列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加強輸液室管理,實行輸液流程化管理,服務人性化,提高就診舒適度,,提高了患者滿意度,確保了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

      【關鍵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輸液;安全隱患;對策

      隨著醫療改革的進程,“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以及全科診室的開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就醫患者越來越多, 靜脈輸液是醫療工作中最常見且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醫生和患者逐漸開始選擇門診輸液的治療方法。這使得門診輸液患者與日劇增,由于門診輸液室的工作性質,使得門診輸液室的工作繁重復雜,臨時性強,技術水平要求高,加上老年患者多、要求高,給護理工作增加了難度。我社區服務中心門診輸液包括門急診各科輸液患者,每月輸液量在 3000~ 5000人次,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對確保輸液病人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著重要意義。作為護士長,我總結了輸液室的安全隱患與對策,和大家一起探討。

      1 安全隱患

      1.1 病種復雜、年齡不一、病人要求高、無陪客:隨著醫療改革的進程,“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以及全科診室的開放,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病種復雜,年齡不一;而病人對我中心的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醫療改革對老年人的優惠政策,使得老年且無陪客的患者增加趨勢明顯。

      1.2 病人流動快,臨時性強,且治療時間集中。因為是門診病人決定了其流動性和臨時性,輸液時間集中在上午,而一部分要上班上學的患者會集中在傍晚,下午最清閑。

      1.3 護士人員少且年輕護士居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最基層的醫療機構,護理人員的編制相對偏少,加上增加了很多社會工作,社區護理需要五年以上的注冊護士轉崗培訓,使得臨床一線的年輕護士比例極高,也增加了門診輸液室的安全隱患。

      1.4 藥品規格種類多:病種多決定了用藥品種也多,藥物合用繁雜。加上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實施,藥物品種規格也在不斷的變化中,給護士查對工作增加了壓力,使用新藥查閱說明書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也使門診輸液造成了安全隱患。

      2 對策

      2.1 加強對輸液室的管理,定期進行護理安全教育,優化輸液流程。樹立以病人為中心、安全第一的服務理念。護士接到輸液藥品后讓患者排隊坐下等候,根據病人的先后順序以及病情的輕重緩急給與及時的治療。在病人的輸液過程中,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如問病人是否好些了,告知不要空腹打針等等,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對循環不好,手涼血管不明顯的患者,我們備有熱水袋為病人服務。

      2.2 我們根據病種復雜年齡不一,設立了小兒輸液室,普通輸液室和搶救室,。護士可以根據病種重點觀察,做到重點巡視無陪護患者和老年患者,勤巡視第1次用藥的患者,主動詢問并細心觀察患者的情況,使問題在萌芽狀態就被發現和處理。防止盲目巡視,將風險控制到最小。病人的輸液椅可以調節,病人家屬有休息的地方,輸液室配備了電視機,以提高患者就診舒適度, 滿足病人日益增加的高要求。

      2.3 實行彈性排班。根據輸液室病人的多少安排護理人員。在輸液治療的高峰期,護士長臨時調配人員上崗,安排專門的護士巡視輸液室,及時發現及處理輸液中的問題。以保證正常工作,同時減少護士過度疲勞而造成工作失誤。

      2.4 注重年輕護士能力的培養,加強三基學習、訓練與考核,落實崗位職責,督促護士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加強查對制度。

      2.5 在護士站備有藥物說明書的粘貼本,里面有使用中的所有品種的藥物說明書,方便護士隨時查看相關的藥物知識,如新藥的性能.藥理特性,使用方法,配制注射時的注意事項,以及可能的不良反應。護士長利用晨會提問相關專業知識,促使護士掌握各種藥物知識。護士長查房,學習特殊專業用藥和一些少見疾病,不斷提高護士理論水平。在藥物配制過程中, 反復查對藥物的名稱、用法、劑量、時間,濃度及有效期,同時注意配伍禁忌,減少不安全因素。

      2.6 健康教育利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健康教育平臺,對門診病人進行全方位的健康知識宣教。門診導醫臺給予健康咨詢及宣傳手冊,全科診室發放健康教育處方,輸液室墻上有溫馨提示語及輸液小常識。在輸液時告知注意事項,護士站制作各類藥品的宣教便簽及不同病種、不同年齡的宣教小卡片,在輸液過程的巡視時間內發放。

      第2篇

      [關鍵詞] 規范化輸液巡視;效果;實施

      [中圖分類號] R197.32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3(b)-0164-03

      湖北省荊州市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我院”)門診輸液室是我院的服務窗口之一,靜脈輸液占所有護理工作的98%,服務對象為7個月~14歲的兒童。由于患兒年齡小,病情變化快,語言表達不完整或不能表達,自控能力差,血管穿刺難度大,容易漏針。且流動性大,在院時間短,照護難,家長對患兒的照護能力參差不齊,對疾病的變化、護理常識、藥物的不良反應認知不足。輸液室工作重復、單調、環境吵雜讓護士易產生疲勞,所以容易出現護理安全隱患,本研究根據所在門診輸液室患者及工作特點,通過實施規范化巡視管理,在規避護理風險,杜絕安全隱患,保證患者安全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我院2010年7~12月1 000例輸液患兒為研究對象,其中,10~12月500例患兒為觀察組,實施規范化輸液巡視。7~9月500例患兒為對照組,實施傳統的輸液管理,即由穿刺護士穿刺完,在輸液室休息,有需求時呼叫巡視護士(巡視護士兼做其他工作)。兩組患兒在年齡、診斷、治療用藥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輸液室有60個座椅,7張觀察床,共有護理人員12名,其中護士1人,護師8人,主管護師2人,副主任護師1人。工作人員固定。

      1.2 方法

      對照組按“1.1”項下方法操作,觀察組采用規范化輸液巡視的方法,具體如下:

      1.2.1 安排專職巡視班,詳細制定工作職責 上巡視班的人數以當日輸液人次而定。職責主要為負責對輸液室所有患者進行不間斷的巡視。及時根據醫囑合理調節滴速,及時換藥拔針,及時發現處理液體滲漏,及時觀察發現病情變化并有效報告醫生進行處理。及時協助指導家長護理輸液中的患兒,做個性化健康指導。

      1.2.2 使用自行設計門診多功能治療單,及時做好巡視記錄和各種信息的統計 多功能門診治療單由楣欄和正文兩部分組成,楣欄記錄患者的信息,正文左邊是醫生開具的治療醫囑,右邊共6列3行,分別是核對藥物、配藥、穿刺、巡視、換藥、拔針6列,各個責任護士簽名,并登記時間,重新穿刺后可在第2行3列開始記錄,4、5、6列依次執行和記錄。發現病情變化記錄在右下角空白處。治療單用低碳復寫紙打印,一式兩份,一份用于配藥穿刺后,再用專用寫字板夾好懸掛于輸液滑桿上,復寫一份由患者保留,在穿刺前和護士再一次核對后收回,與拔針后手寫的一份分別進行整理。做好治療單上各種信息統計的管理,通過統計每小時患者流量,護士長根據門診工作規律,一日各時段工作量和特點,進行合理的巡視彈性排班,推出各個時段的上班人次,避免資源浪費和短缺,合理使用各級護士。治療單同時可以反映調節滴速的時間,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輸液完成時間,從而判斷記錄滴速是否真實。使用不同顏色的寫字板夾,對年齡小、病情重的患兒做好標識,巡視時重點觀察。

      1.2.3 標準化巡視班觀察動作,突出巡視班工作重點 在巡視時做到“三看”,即向上看,液體是否輸完,及時換藥拔針;平視,滴速是否合適,及時合理調節滴速;俯視,穿刺部位有無滲漏,患兒面色呼吸是否正常,有無病情變化,及時予以處理。避免巡視時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1.2.4 標準化巡視時護理告知內容 先告知家長如何護理輸液中的患兒,重點是照護什么;調節滴速時,告知家長不得擅自調快滴速,危害是什么;告知家長藥物不良反應,重點觀察什么;協助家長和患兒取舒適,做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指導家長觀察發熱患兒四肢循環,指導患兒家長正確按壓拔針處即同時壓住進血管和進皮的兩個針眼[1]。指導家長回家后如何護理患兒。

      1.2.5 及時監控巡視班工作質量 安排一名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質控員和護士長一起每日抽查巡視班工作質量,監控內容有;輸液滴速、家長呼叫拔針換藥頻度、家長對門診用藥、護理、了解程度,液體滲漏情況、拔針按壓情況。主動及時發現、正確報告處理病情變化,患兒及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3 評價方法

      隨即抽取實施前后3個月門診輸液患兒中各500例,對患兒及家長進行巡視班工作滿意度調查、巡視班工作質量監控、護理缺陷發生情況進行比較。

      滿意度評價標準:輸液后5 min內調節滴速,滴速與醫囑相符(正負不超過5 gtt/min),輸液管活塞統一卡在莫非管以下10 cm處(利于判斷是否控制了滴速,利于發現家長擅自調快滴速),液體滲漏面積不超過1 cm× 1 cm護理處置及時。家長呼叫換藥拔針頻次少。拔針按壓方法正確,無針眼處滲血。無護理投訴。抽查時間安排在患者高峰期、中午晚上及患者少時各個時間段。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第3篇

      【關鍵詞】品管圈活動;門診輸液滴速;規范率

      在臨床應用過程中,輸液滴速調節不規范的情況在我院門診輸液室時有發生,經筆者調查發現:無醫囑護士憑經驗調節、患者及家屬自行調節、患兒哭鬧致家長離開輸液室及改變等因素導致的輸液滴速不規范所占比例最高。鑒此,我科于2013年8月至11月開展以“提高門診輸液滴速規范率”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是一所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門診輸液室共有護士8人,均為女性,年齡23~46歲,平均年齡32歲。學歷:本科2人、大專5人、中專1人。職稱:主管護師4人、護師1人、護士3人,護齡1~25年、平均15年。選取2013年6月至11月來我院門診進行靜脈輸液的患者(患兒)為研究對象,按時間順序將6月至7月的3569例患者選為活動前組、8月至11月的6972例患者選為活動后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種類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1)。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組

      1.2.1.1 品管圈成員組成、圈名及主題的確定 品管圈成員由7人組成,由圈員民主推選出圈長1名,護士長擔任輔導員,6名護士為圈員。

      1.2.1.2 分析現狀 2013年6月至7月來我科進行靜脈輸液的患者共3569例,在巡視過程中發現輸液不符291例,我們將其作為查找問題的對象,分析出醫護環節問題及原因、患者及家屬環節問題和原因等重點問題。其中醫囑無滴速護士自行調節138例,占47.4%;患者及家屬自行調節95例,占32.6%;患者改變25例,占8.6%;液體滲漏11例,占3.8%;輸液器材10例,占2.9%;藥物性質8例,占2.7%。前3項問題合計占88.6%,故將其作為本次活動的改善重點。

      1.2.1.3 設定目標值 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 1 ] 291-291×88.6%×76%95。

      1.2.1.4 解析 全體圈員召開多次會議,對注射室輸液不符的現狀利用魚骨圖進行原因分析,找出如下因素:①醫護因素:醫囑無滴速(或滴速不科學)護士憑經驗調節;近兩年新上崗護士增加,低年資護士經驗不足、輸液安全意識欠缺;護理人員巡視不及時,對輸液過程中的滴速改變沒有及時調整;護士沒有及時有效地宣教輸液滴速過快對患者的危害等。②患者因素:缺乏相關知識,自行調節滴速;患兒哭鬧影響滴速;患者離開輸液室導致輸液滴速不規范等。③其它因素:輸液室沒有設置相關警示圖片;輸液器材的質量不過關;輸注的藥液濃度、性狀對輸液滴速的影響等。

      1.2.1.5 擬定對策并實施如下:①與門診主任取得聯系,規范各科醫生的門診處方并由藥房人員認真轉抄到處置單上,護理人員嚴格按醫囑執行。②活動前291例輸液滴速不符中138例是無醫囑護士憑經驗調節導致的,針對這一現象我科于2013年7月進行了“輸液滴速的調節”的護理查房,從輸液速度的相關標準、輸液過快過慢的危害、輸液速度的影響因素、如何正確調節輸液速度、輸液滴速的調節依據、如何保障正確的滴速和我科輸液中存在的滴速不符問題有哪些、如何解決等方面對注射室護士進行了系統學習和培訓,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輸液安全意識。③宣教多樣化:將輸液注意事項進行歸納總結,制成宣傳畫張貼墻上,讓患者及其家屬提高對輸液過快危害性的知曉率,提醒患者及家長不能自行調節滴速。

      1.2.2 評價方法 ①品管圈目標達成及進步率:目標達成率=(改善后數據-改善前數據)/(目標設定值-改善前數據)×100%;進步率=(改善后數據-改善前數據)/改善前數據×100%[ 1 ]。②患者滿意度:統計患者滿意度中巡視主動性單項滿意率。

      1.2.3 統計學方法 計數數據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目標達成及進步率 輸液滴速不符情況:活動前291例,活動后94例,目標達成率=(94-291)/(95-291)×100%=100.5%。進步率=(94-291)/291×100%=67.7%。

      2.2 患者滿意度 活動前滿意率89%;活動后滿意率97%。

      3 討論

      品管圈活動可提高科室工作效率 品管圈作為一種加強管理的手段,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深化質量管理的關鍵環節[2]。本次品管圈活動中,全體圈員積極參與,利用休息時間收集資料,多次討論,針對輸液滴速不符的各個環節制定切實可行的對策,并客觀記錄每項數據,確保本次活動的實施。

      品管圈活動可提高病人滿意度 在品管圈活動中,全體圈員在擬定對策時充分考慮患者(患兒)及家屬的感受,增加了主動巡視的次數,積極處理發現的問題。同時張貼了通俗易懂的宣傳圖片警示患者及家屬注意輸液滴速的控制?;顒雍蠡颊邼M意率從活動前的89%提升到活動后的97%。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輸液室;輸液;巡視卡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8517(2009)07―0133―01

      我院自2006年之后,門診輸液室安裝和完善了醫囑信息系統。由手寫巡視卡轉為電腦同時打印輸液卡和巡視卡,即減少護士的工作量,又加強了護理查對工作?,F將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1 方法

      1.1 輸液巡視卡的內容只要在醫囑系統內輸入病人處方號,由兩臺打印機分別同時打印出輸液卡和巡視卡。巡視卡上有病人的處方號、姓名、年齡、性別、診斷、藥物名稱、劑量、使用方法和座位號碼、輸液時間、滴數、操作者簽全名。整個輸液過程護士參照輸液卡、巡視卡的內容進行核對,必要時核對病歷卡。

      1.2 記錄要求 護士核對穿刺完畢后,在巡視卡上第一瓶藥物后簽上開始輸液時間、滴數、操作者姓名。更換輸液瓶時,同樣核對后記錄時間、滴數并簽名。輸液結束時應預先核對巡視卡、輸液瓶數,正確無誤后結束補液,記錄時間并簽名。輸液中途巡視、添加藥物或發生輸液反應時,都要客觀詳細記錄時間、藥名、反應及處理經過。

      1.3 巡視工作要求 當班護士每1小時巡視一次,并在巡視卡上記錄時間。巡視時重點觀察輸液滴數、輸液故障及有無輸液反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第二瓶需加藥者,應及時巡視。做好加藥準備工作。重點加強對無陪客、年老患者的巡視,及時更換補液,使患者安心休息。

      2 討論

      2.1 落實門診輸液室規范化管理,加強輸液巡視工作的系統性在輸液室護士對患者按時巡視,及時處理輸液中發生的問題,這是臨床護理工作的規范。因此,我院每一輸液患者都有巡視卡,且巡視卡對整個輸液過程方方面面的重要內容都進行了羅列與規范;加強了輸液室護理工作內部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系,體現了整體護理的系統性。這樣可以使護士對每位患者都做到心中有數,隨時掌握患者的情況:加強了輸液室巡視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即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又可責任到人,加強了護士責任心。

      2.2 加強核對工作,杜絕差錯巡視卡提高了護士“三查七對”的依從性,使核對貫穿于輸液過程的始終。對患者負責,減少了護患糾紛。

      2.3 護理工作清晰化巡視卡的內容與醫囑內容同步,使患者的輸液治療更加清晰、明了,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忙而不亂。特別是輸液時,先核對無誤后再結束拔除補液,杜絕患者漏輸液延誤治療。

      2.4 便于各種反應的搶救處理我院制定了青霉素過敏性休克、藥物反應、輸液反應和空氣栓賽等緊急處理預案。一旦發生反應,不僅搶救處理有程序,而且根據巡視卡可以了解患者病情及藥物使用情況和輸液時間。初步判斷患者反應類型。協助醫生搶救處理,并在巡視卡上詳細記錄反應及處理經過并交班,以備事后查對核實。

      第5篇

      【關鍵詞】 感染;門診輸液;預防措施;消毒

      門診是醫護人員工作的第一線,患者數量多,流動性大,病種復雜多樣。門診輸液室屬于患者集中場所,由于各種易感原因,常會導致感染的發生及傳播,對患者康復及醫院工作均有不良的影響[1]。本研究中,筆者通過回顧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門診輸液室接受輸液治療的561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門診輸液室發生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并對其預防和處理措施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間于我院門診輸液室接受輸液治療并發生感染的561患者,其中男300例,女261例,年齡5~74歲,平均(45.3±10.4)歲。

      1.2 納入標準 經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確診;治療前無感染;年齡

      1.3 排除標準 治療前為感染性病變;妊娠及哺乳期;精神系統疾患;不能配合研究者。

      1.4 研究方法 回顧性分析患者臨床資料,分析門診輸液室感染發生率,感染類型、感染與治療時間及感染與輸液室環境關系等。

      1.5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包,兩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均以P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分析 在8000例于我院門診輸液室接受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中,共561例患者發生院內感染,比例為7.01%。其中呼吸系統感染340例,比例為57.00%,消化系統感染140例,比例為26.06%,合并呼吸系統與消化系統感染者有80例,比例為16.94%。

      2.2 門診輸液感染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治療時間與發生醫院感染存在密切關系,治療時間10 d,患者感染發生率分別為16.67%,18.74%,均顯著高于治療時間

      3 討論

      門診輸液室內人員流動大,患者病種復雜,空氣流動差,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等因素均具備,容易導致院內感染。門診輸液室感染類型以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常見,以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腸炎多見[2]。其發生與患者治療時間、年齡及是否合并基礎疾病有密切關系。

      隨輸液時間的延長,患者與傳染源接觸時間越長,發生感染概率越大。研究顯示,10 d者,提示患者不宜在門診輸液室內接受過長時間的輸液治療。年齡也是門診輸液室感染發生的重要因素,患者年齡越小,發生醫院感染的幾率就越大,考慮原因可能與年齡小的患兒免疫功能低下,發育尚不完善,對外界的抵抗力弱,接觸外界致病原后機體不能及時清除或消滅致病微生物有關。伴有基礎疾病的患者體質弱,抵抗力低下,對病原微生物防御能力差,更容易發生院內感染。治療環境與醫院感染間也存在密切關系,由于門診輸液室內空氣污濁,流通差,常處于密閉狀態,會導致病原微生物聚集和傳播,導致易感人群發生感染[3]。

      針對上述危險因素,臨床醫護工作者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以降低患者發生輸液室內感染的概率,改善患者預后。首先應該對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相關制度及規程的學習,完善消毒隔離制度、清潔衛生制度、微生物檢測制度、無菌操作規范,督促醫務工作者嚴格按照制度和規范進行醫療行為,加強防范意識,發揮督導作用。每日按時對輸液室進行紫外線照射消毒,定期進行通風換氣,由衛生工作人員對床、椅子、窗臺等部位進行重點消毒,平時地面有污染,要隨時進行清理[4]。不同年齡、病種的患者盡量分開輸液,降低醫院交叉感染發生的概率。培養醫務工作者的衛生習慣,首先從六步洗手法開始,養成良好的習慣,于接觸患者前后、接觸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其他體內物質后都要及時洗手。嚴格無菌操作,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消毒方法、次數及步驟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按照相關規定對醫療廢物進行管理,針頭、輸液器、注射器、患者血液、使用過的棉簽等均放置于規定區域[5]。還要對患者進行健康衛生教育,使患者了解交叉感染的原因及預防措施,改變其輸液治療過程中不良的行為和習慣,降低感染發生率。

      綜上所述,門診輸液室內感染與治療時間、年齡及是否合并基礎疾病有密切關系,應該完善相關輸液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消毒隔離規范、加強患者對院內感染的認識,降低門診輸液室的感染發生率。

      參 考 文 獻

      [1] 邢玉芝,張麗蓉.門診輸液室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對策.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14):3368-3369.

      [2] 王秀銘.門診輸液室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對策.吉林醫學,2011,32(19): 4050-4051.

      [3] 王良瓊,劉愛榮.門診輸液室醫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對策.現代醫藥衛生,2007,23(12):1874-1874.

      第6篇

      1兒科門診輸液的安全隱患常見原因分析

      1.1兒科門診輸液因患兒年齡小,小兒自主意識不成熟,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差,不能準確地自述病情和治療反應。加之小兒新陳代謝旺盛,一旦患病表現為起病急,病情變化快,并發癥多若靜脈穿刺一針未見血、特殊液體輸液滲漏如葡萄糖酸鈣、甘露醇等藥物易引起皮膚壞死;心、肺疾患患兒輸液速度過快易引起心衰;但有些輸液速度又不能太慢如腹瀉患兒、還有些患兒皮試是陰性但在輸液時仍有可能出現藥物反應等情況下,也極易產生護患矛盾,使得兒科門診輸液存在著更大風險。

      1.2不能隨時觀察病情,門診輸液患兒輸液完后立即回家,若病情有變化,醫護人員既觀察不到也處理不了。

      1.3兒科門診輸液室存在交叉感染風險,兒科門診輸液室每天接待大量患兒和家長,人員相對集中,是流動性較大的場所?;純憾?、陪伴多、涉及病種多等因素,使得兒科門診輸液室空氣污染,而患兒年齡小,抵抗力差,因此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

      2兒科門診輸液護理安全防范措施

      2.1輸液前,醫生要認真仔細地檢查患兒,排除特殊疾病或嚴重疾病,病情較輕者才予門診輸液;其次,門診患兒盡管再多再忙,醫護人員也要做到忙而不亂,根據病情嚴格掌握藥物適應癥、禁忌癥、注意事項、配伍禁忌及不良反應,對所開醫囑中的藥物和劑量要保證準確無誤,把好兒科門診輸液第一關,絕不留門診輸液安全隱患。

      2.2調查顯示,82%的患者將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作為就醫的首要考慮因素[3],醫護人員在穿刺過程中能否一針見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在后續治療過程中患兒家屬對醫護人員的態度與對醫院的整體評價。因此,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是兒科門診輸液的立足之本。護士要嚴格執行"三查十對"。在輸液過程中,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因患兒年齡小,病情變化快,若發生不適,不能準確的向醫護人員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護士必須經常巡視患兒,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觀察患兒有無輸液反應,液體是否滲漏,有無空氣進入輸液管,液體有無渾濁、沉淀、絮狀物出現,并要嚴密觀察患兒生命體征有無變化,及時發現患兒病情變化并予相應處理?;純狠斖暌汉?,若是輸需做皮試的藥物者,需觀察患兒30min后,才可讓患兒回家,以避免遲發型過敏反應發生。

      2.3現代家庭以獨生子女居多,往往是眾多家庭成員精心呵護一個小孩,孩子有任何不舒服都會令家長過分緊張、焦慮,希望穿刺時一針見血,減少孩子的痛苦,在患兒病情較重的情況下,恢復速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患兒家屬容易產生抱怨。那么,護士要指導家長在輸液過程中如何觀察患兒神志、面色、呼吸等變化,若有異常及時通知醫護人員,避免醫護人員因工作繁忙而無暇巡視、觀察患兒,導致意外發生。并且要向家長反復地交代不能擅自將輸液兒帶離觀察室輸液或擅自調節滴速,以免意外發生或引起不良后果。

      2.4小兒輸液室分普通輸液室和發熱輸液室,病室紫外線空氣消毒2次/d,桌、椅、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濕拖2次/d;室內勤開窗通風,至少30min/次;壓脈帶一人一用一消毒;一次性剃毛刀,杜絕交叉感染的發生。

      2.5護患溝通在兒科門診輸液護理工作中非常重要,尤其對于兒童患者,他們本身心智尚不成熟,患病后更易滋生恐懼和抵觸心理,醫護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方法與患者溝通交流,達到語言安撫作用。護士首先要主動熱情、親切地接待患兒和家長,給患兒和家長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取得他們的信任,并根據患兒年齡特征,可給患兒準備一些小玩具,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在靜脈穿刺時與他們進行交談,聊一些小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等[4]。同時多跟患者家屬交流孩子的健康狀況、恢復情況,與患兒家屬建立情感共鳴。用熱情的服務態度感染患兒和患兒家屬。在遇到患兒高燒不退、一針未見血、輸液滲漏等最易引起護患矛盾的情況時,多向患兒和家長說"對不起",耐心解釋,安慰患兒及家長,消除其緊張、擔心心理,同時積極給予相應準確的處理,以取得他們的諒解和配合,從而避免矛盾的發生。

      3討論

      兒科門診輸液雖然風險極大,但做好預見性防范措施,消除門診輸液的安全隱患,降低患兒輸液風險。護理安全是護理管理的重點,是護理質量的基礎,是優質服務的關鍵,也是防范和減少醫療事故及醫療糾紛的重要環節,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杜絕醫療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確?;純洪T診輸液安全,從而提高護理質量和患兒及家長滿意度[5]。

      參考文獻:

      [1]Li Y, Chen C, Guo L. Effects of Accountability Nursing Group in Neurological Department [J][J]. Nursing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2010,19.

      [2]Katyal N K. Internal Separation of Powers: Checking Today's Most Dangerous Branch from Within[J]. The Yale Law Journal, 2006: 2314-2349.

      [3]伍志祝.診輸液患兒家屬的需求調查分析及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5,5(9):4-5.

      第7篇

      關鍵詞陪伴式護理;靜脈輸液;巡視服務;個性化服務

      門診輸液室是醫院24h 對外服務的窗口,也是患者就醫過程最后一站?;颊呓涍^掛號、診斷、各種檢查等就醫過程后,身心疲憊,心理狀態處于最差階段[1]。而輸液者又需劃價、取藥直至門診輸液室等候輸液,精力和體力耗費過多,患者和家屬容易將就醫過程中的不滿對護士發泄,導致護患糾紛。為此,我院從2007年1月開始在門診輸液室實施巡視服務,保證患者及時獲得輸液治療及全程服務,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門診輸液室配備輸液椅100張,輸液床12張,負責完成全院門診就診患者的靜脈輸液治療。該科室有護理人員20名,平均年齡23.1±2.5歲;平均護齡5.2年;學歷:中專10名,大專6名,本科4名;職稱: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4名,護士13名。開展巡視服務前(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平均每天靜脈輸液173例次,開展巡視服務后(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平均每天靜脈輸液244例次。

      1.2方法

      1.2.1巡視服務方法

      ①建立巡視崗位培訓制度:在開展此項工作前護理部對門診輸液室的全體護士進行上崗前培訓,以后由科室護士長結合實際工作中患者的需求制訂培訓計劃,每季度組織培訓1次。培訓的形式有:多媒體講座、現場情景模擬演練、晨間10min重點知識提問、科室內部小型知識搶答賽等。培訓的內容有:常見疾病的觀察和護理程序、靜脈輸液并發癥的預防、護患溝通的知識與技巧、職業安全與防護、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靜脈輸液技能和操作流程等。②合理安排巡視班次、明確崗位職責:根據輸液患者的數量,護士長每天安排2~3名護士上巡視班,輪流在不同時間段負責對所有輸液患者進行巡視,其中早巡視班需提前30min到崗,做好巡視前準備工作,如負責配備輸液室內紙杯、紙巾、宣傳資料,冬季準備暖水袋、檢查輸液室內各種設備的運行情況等。開診時巡視班護士與治療班護士共同完成第一組集中輸液治療,之后巡視班的主要工作職責是負責對所有輸液患者進行流動巡視。③巡視內容: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對輸液過程中出現的不適及時解決;對生活不便的患者提供幫助,詢問患者的需求并給予滿足;觀察輸液速度及藥物反應;向患者介紹所輸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及藥物輸入需要的時間;對情緒緊張、恐懼的患者給予心理疏導;了解患者健康需求,動態調整健康教育計劃,根據患者的病情給予健康指導,在感冒等流行季節進行預防知識的集體講座,以保證健康教育的連續性、一致性和有效性。④建立嚴格的交接班制度:巡視人員在換崗前嚴格交接班,包括輸液室內常備的急救物品、藥品和患者情況交接;對特殊病情變化的患者進行床旁重點交接,如待用的藥物、檢查和特殊處置等。⑤質量控制:護理部根據門診輸液患者需求結合我院實際情況設計了滿意度調查表。每月護理部派專人到輸液室隨機發放調查問卷2次,發放數量不低于上月輸液總例數的60%,已經調查過的患者不再重復調查,然后對問卷進行匯總分析,了解門診輸液服務質量,將存在問題及患者建議以書面形式反饋至科室,然后由護士長調整巡視內容并持續改進。

      1.2.2評價方法

      比較巡視服務前(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后(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患者滿意率(以護理部質控調查問卷為準)和患者投訴率(以患者直接到護理部投訴和科室每月報表上報的投訴情況為依據)。

      1.2.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 軟件行x2 檢驗。

      2結果

      巡視服務前后患者滿意和投訴情況比較,見表1。

      3討論

      3.1加強護患溝通,消除恐懼心理

      在護理服務過程中,與患者溝通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活動。溝通上的誤會造成隱性病源的流失[2],導致社會效益的降低。巡視服務的開展,使護士有更多時機與患者面對面溝通,良好的溝通增加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和順意性,增強患者對不適和恐懼的耐受力,是降低護患糾紛的因素之一。巡視服務的開展,使患者滿意度由巡視服務前的78.69%提升到99.93%,滿意度大幅度提升(P

      3.2開展健康教育,密切護患關系

      滿意度是衡量護理工作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健康教育滿意率直接影響到患者對護理技術水平和服務態度的滿意率,而且目前開展的健康教育主要是對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忽略了對基礎護理的健康教育[3],因此我院門診輸液室在為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健康教育的同時重點對患者進行靜脈輸液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我院自制了靜脈輸液健康教育電視片,內容包括:輸液完畢護士未能及時拔針或更換液體時患者應如何配合、輸液時肢體如何擺放、輸液過程中如何避免發生空氣栓塞或液體污染、拔針后按壓的正確方法等,在患者輸液過程中由巡視護士給予播放并負責講解。在巡視服務中融入健康教育,不僅激發了患者觀看興趣,同時也有效緩解了患者因緊張而致的身心不適及疲勞感,服務方式的轉變也是患者滿意度提升的因素之一。

      “陪伴式”護理服務,有利于減少護患糾紛20世紀的護理模式要求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需求,而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所表現的主動服務意識差,不能及時巡視、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工作中讓患者或家屬替代部分生活護理而引發患者不滿情緒是引起護患沖突的主要原因[4]。而巡視服務的開展,有護士陪伴在患者身邊觀察病情,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做好各項基礎護理服務,無需家屬陪同,減輕了患者家屬的負擔,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和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從而減少了護患之間的矛盾或糾紛。

      超期望護理服務,是減少護患矛盾與糾紛的保證有文獻報道,患者認為優質護理的指征為護理人員對患者態度好、業務精湛、責任感強、對患者講解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及時提供其需要的護理等[5],而巡視服務是轉變服務理念,從過去被動服務、機械式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人性化服務甚至是超期望值服務的一種服務模式。在患者輸液過程中護理人員不僅關注輸液過程,同時注重了解和滿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提供巡視服務時主動為患者遞一杯熱水;穿刺時為患者墊上愛心小枕;天冷時為患者準備好熱水袋或毛毯,并隨時為患者提供一次性紙杯、衛生紙、塑料袋等。我院在開展巡視服務前2年累計發生了96例護理服務投訴,表現為個別護士服務態度生硬、冷漠,不能做到換位思考;患者液體輸完不能及時處理需反復呼叫;不能滿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解釋不夠耐心,缺少必要的交流與溝通。巡視服務開展后護理人員不間斷地巡視在患者身旁,根據醫囑更換液體或拔針,及時滿足患者的需求,微笑對待每一例患者;耐心回答每一個問題;幫助患者解決好每一項所需,將一個個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了由于長時間等候,以及生理或心理需求不能得到及時滿足而引發的投訴。巡視服務的開展,使護理服務投訴率顯著降低(P

      參考文獻

      [1] 張玲、葉文琴、席惠君 等.門診輸液室現狀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 (5):63264.

      [2] 任國英、方云、周玲.護患溝通管理流程在門診輸液中心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8.23 (15):51252.

      [3] 李新輝、戴慧珊.對靜脈輸液健康教育中的問題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4):60261.

      [4] 陳田林、陳勇飛、鐘雙喜.從護患關系的不協調因素分析.其實質與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7.22.(3). 59261.

      [5] 劉義蘭、王桂蘭、任小英 等.優質護理的指征:住院患者觀點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 (9):6412643.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