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十二五規劃范文

      時間:2023-02-27 11:17:51

      序論:在您撰寫十二五規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十二五規劃

      第1篇

      新聞回放:

      2012年4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為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十二五”規劃》在產業發展目標中提出,到2015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將突破40000億元,占信息產業的比重將達到25%;“十二五”期間行業年均增長將達到24.5%以上;軟件出口將達到600億美元;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將超過25000億元,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總收入比重超過60%。

       

      《“十二五”規劃》提出,在“十二五”時期,將基本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創新體系,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的研發投入超過業務收入的10%。同時,將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扶持一批具有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打造一批著名軟件產品和服務品牌。

       

      到2015年,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超過100億元的軟件企業,產生3~5個千億級企業,著力培養一批高端領軍人才,從業人員超過600萬人,形成10個以上產業收入超過千億元的城市,培育2~3個產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的產業集聚區。

       

      新聞點評: 敢問路在何方

      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是2012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有句老話說“要低頭做事,更要抬頭看路”?!丁笆濉币巹潯返木褪钦跒楫a業的未來發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商場中講究“勢”和“運”,順勢而為當可乘風破浪,逆勢而行則會辛苦很多,“勢”可遇而“運”不可求?!丁笆濉币巹潯穬热菥褪切袠I發展大勢,幾乎涵蓋了整個產業的所有領域,從中也可看出作為市場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市場和產業發展的專業水平。

       

      從我國的實際國情看,政府對市場的巨大影響勿庸置疑,也是目前我國國民經濟處于快速發展期的客觀需要。在第三方行業協會組織相對弱小、行業標準普遍不完善的現狀下,市場的規范和行業的健康發展相當程度上依賴于政府政策的科學引導和專業指導。在“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各級政府機構都在向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轉變,工業和信息化部也不例外,《“十二五”規劃》在內容的專業性上,業界給予了充分地肯定。

       

      但客觀上說,《“十二五”規劃》中確立的發展目標實現起來難度不小。比如,在培育龍頭企業的發展目標上,首次提出培育3~5家千億級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的目標,而目前我國達到百億規模的企業數量都是個位數,因此如何培育挑戰巨大。

       

      從發展速度上看,未來五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毫無疑問仍然是發展最快的行業領域,我國的GDP增長速度已調整至現今的7%,而“十二五”期間,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年均增長速度預估是24.5%。這意味著,在這一產業中的所有企業如每年的增長速度低于24.5%,將落后于整個行業的發展。

       

      另外,《“十二五”規劃》中,政府對主要應用領域、技術創新突破、專業人才培養、區域市場發展等都有明確的發展方向指導,這些內容如果相關企業能夠正確地理解和消化,對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市場方向選擇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第2篇

      2012年4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為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十二五”規劃》在產業發展目標中提出,到2015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將突破40000億元,占信息產業的比重將達到25%;“十二五”期間行業年均增長將達到24.5%以上;軟件出口將達到600億美元;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將超過25000億元,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總收入比重超過60%。

      《“十二五”規劃》提出,在“十二五”時期,將基本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創新體系,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的研發投入超過業務收入的10%。同時,將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扶持一批具有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打造一批著名軟件產品和服務品牌。

      到2015年,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超過100億元的軟件企業,產生3~5個千億級企業,著力培養一批高端領軍人才,從業人員超過600萬人,形成10個以上產業收入超過千億元的城市,培育2~3個產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的產業集聚區。

      新聞點評: 敢問路在何方

      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是2012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有句老話說“要低頭做事,更要抬頭看路”?!丁笆濉币巹潯返木褪钦跒楫a業的未來發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商場中講究“勢”和“運”,順勢而為當可乘風破浪,逆勢而行則會辛苦很多,“勢”可遇而“運”不可求?!丁笆濉币巹潯穬热菥褪切袠I發展大勢,幾乎涵蓋了整個產業的所有領域,從中也可看出作為市場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市場和產業發展的專業水平。

      從我國的實際國情看,政府對市場的巨大影響勿庸置疑,也是目前我國國民經濟處于快速發展期的客觀需要。在第三方行業協會組織相對弱小、行業標準普遍不完善的現狀下,市場的規范和行業的健康發展相當程度上依賴于政府政策的科學引導和專業指導。在“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各級政府機構都在向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轉變,工業和信息化部也不例外,《“十二五”規劃》在內容的專業性上,業界給予了充分地肯定。

      但客觀上說,《“十二五”規劃》中確立的發展目標實現起來難度不小。比如,在培育龍頭企業的發展目標上,首次提出培育3~5家千億級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的目標,而目前我國達到百億規模的企業數量都是個位數,因此如何培育挑戰巨大。

      從發展速度上看,未來五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毫無疑問仍然是發展最快的行業領域,我國的GDP增長速度已調整至現今的7%,而“十二五”期間,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年均增長速度預估是24.5%。這意味著,在這一產業中的所有企業如每年的增長速度低于24.5%,將落后于整個行業的發展。

      第3篇

      我們習慣了五年一個輪回,人生也就由一個又一個五年組成了,周而復始、旋轉前行。

      這些日子上至國家,下至各個政府部門、人民團體以及像我們雜志社這樣幾十人的事業單位都在做新的五年規劃――十二五發展規劃。過去這項工作被稱為計劃,顯得主觀和具體,改成“規劃”后就宏觀大氣多了,更像一個個國家文件。我們單位雖小,也不妨跟著國家一起“規劃規劃”。

      雜志社的十二五規劃由顧小宇副總編主持起草,這幾天初稿已然形成,洋洋近萬言。分為序言、十一五規劃綱要執行情況、十二五發展規劃、制約未來發展的主要難點四大部分,很是正規。雖然其中的內容還要經過研討,只就遣詞造句而言,著實是下了一番工夫,不拘泥、不拖沓,透著一種單位的“國家氣派”。

      回顧一下吧,用一句官方表述:“我社比較圓滿地完成了‘十一五’發展規劃所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整體工作實現了科學、快速、均衡、平穩的發展?!边@不是溢美之詞,每一個與雜志社共同走過這五年的員工都會有這樣的切身感受。不只是數字的翻番,關鍵是一個公平和諧的環境和良性競爭的平臺已經形成并作用于每一名員工的行動和內心。這將昭示著我們一定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展望一下吧,殘疾人事業的蓬勃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殘疾人事業大旗之下的媒體,我們的社會責任就體現在全心全意為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的服務上。

      第4篇

      確切點說,這是“家庭兩代十二五規劃”。因為在這份規劃中,規劃的起草者――老父親,對我們兩代人的生活、事業和家庭進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為家人勾勒出了一幅美好的生活藍圖。

      “家庭十二五規劃”共分兩大部分:指導思想和具體任務。

      “指導思想”部分寫的是:“以國家十二五規劃為藍本,結合家庭實際,本著個人求進步、家庭求和睦、事業求發展的原則,通過實施四大家庭工程,實現家庭的全面振興和家人的全面發展?!?/p>

      “具體任務”部分主要寫的是實施四項工程:

      實施暮年工程。這部分內容主要寫的是父母未來五年內的晚年生活規劃。具體內容包括:出游――二老每年夏秋兩季分別出游一次,爭取五年內走遍全國大中城市,并寫出50篇以上游記;充電――參加老年大學,每年爭取報兩門新課程;著述――利用五年時間,分別寫出一部自傳體回憶錄、一部《遼南剪紙技藝》和《遼南秧歌漫談》三部書稿;記錄――每年制作一張反映晚年生活的DVD光盤,留給子孫;學習――每月讀3~5本好書,并寫出讀書筆記;活動――每年參加兩次老年門球比賽、書法比賽;愛心――每年資助一名農村貧困學生;保健――每年訂閱兩份養生報刊,每月到醫院體檢一次;親情――定期和在外工作、學習的晚輩們聯系,每季度搞一次“全家?!奔彝パ鐣?;獎勵――從退休金中拿出部分錢來設立“家庭獎學金”和“耕耘獎”,每年對學習優秀、工作成績突出的晚輩給予一定的獎勵。

      實施壯年工程。這部分內容主要寫的是父母對我們幾個子女未來五年內的期望。我大哥現在是副科級干部,所以,“十二五”期間,他的“規劃”是要走上正科的領導崗位;我姐姐現在報社當編輯,雖說只當了兩年的編輯,但“十二五”期間,她要榮獲“全省十佳編輯”的稱號;我女兒后年要參加高考,所以,“十二五”期間,父親對我的要求是:順利輔導女兒考入名牌大學,至少是本科大學;我妹妹開了家服裝店,所以, “十二五”期間,家人對她的“規劃”是把現有的服裝店做大做強,發展成為全縣知名的服裝超市!

      實施提檔工程。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寫“十二五”期間,全家人的生活質量實現一個飛躍,提檔升級。主要內容包括:穿――實現名牌化;食――實現營養化;住――實現樓房化,以父母為首的五個小家庭全部住上漂亮的樓房,且人均居住面積超過40平方米。行――實現有車化,五個小家庭,家家開上私家車。家庭成員年工資收入超過3.5萬元;“低碳生活”成為家庭的主流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五個小家庭全部實現生活現代化:家家吃上安全水、用上新能源、使上節能電、安上寬帶網,實現家庭生活質量的全面提升。

      第5篇

      1、在“十二五”期間,在縣城再建一處救災物資儲備庫,建筑面積為280平方米,用于儲存救災物資。加上現有的528平米,救災儲備庫可達到808平方米。每鄉鎮自建一處100平方米左右的救災物資儲備庫。

      2、完善縣、鄉、村三級救災應急預案,搞好應急救災預案演練工作。建立縣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基金,每年由財政安排不少于30萬元的救災應急資金。

      二、社會救助與社會保障

      1、城鎮低保在“十二五”期間隨著城鎮人口增加覆蓋面逐步擴大,做到應保盡保,由現在占城鎮總人口的11.5%逐步擴大到15%,保障標準由現在的每人每月225元提高到270元,年保障標準達到3240元,月人均領取補助金由現在的158元提高到200元;農村低保覆蓋面由現在總人口的8.6%達到11%,做到應保盡保,保障標準由現在的年870元達到1200元,人均每月領取補助金額由52元提高到75元。

      2、五保供養做到應保盡保,“十二五”期間,在張北鎮、公會鎮、二臺鎮再建三所中心敬老院,加上現有的四所,共建七所中心敬老院,全縣十八所敬老院床位由現在的707張達到1500張,集中供養率達到50%以上;對于分散供養的農村五保老人,在居家供養的基礎上,再以村或連村為單位建立五保供養服務站,由政府出資,采取一幫一、一幫多、多幫一等形式解決農村分散供養的五保老人生活問題,在全縣形成一所沒有圍墻的“敬老院”。

      3、隨著我國社會形式的發展,老齡化趨向日益嚴重。目前全縣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到45793人,占總人口的13%,預計在“十二五”期間比例將會更高。為了妥善解決社會養老問題,采取政府主導、社會集資、民辦公助的形式,規劃在縣城建立三所老年公寓,其中一所建在民政局西南角,另兩所建議建在北辰路和察哈爾大街(建議規劃部門進行具體規劃,預留空地),可安置360張床位。此外,繼續完善“三院合一”(光榮院、兒童社會福利院、縣敬老院)的供養機制,“十二五”期間,在民政局光榮院西側再擴建3600平方米,增加床位80張,主要解決孤老孤殘孤兒群體、城鎮“三無”(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撫養人)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

      4、在“十二五”期間,加大對社會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能力,在縣城建立一所救助站(具置建議由規劃部門安排),設置管理人員6人,全部納入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和救助所需經費由縣級財政部門解決,救助能力達30人。

      5、在“十二五”期間,全縣所有城鄉低保戶、五保戶參加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保險的資金全部由政府買單,資金來源主要靠民政城鄉醫療救助資金。

      三、殯葬管理和殯葬服務

      1、按照“十二五”期間我縣30萬人口的規劃,搞好縣殯管所硬件建設,在現有兩個告別廳的基礎上再建兩個告別廳。

      2、在縣城西部籌建公墓一處,占地面積達300畝左右?!笆濉逼陂g,主城區內一律不得保留墳頭。

      3、“十二五”期間,建議取消火化費,火化費基礎部分資金由政府出資解決,每年政府預計出資100萬元。

      四、優撫工作

      1、進一步完善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提高醫療救助補助標準,切實解決重點優撫對象的看病難問題,從根本上解決由此引發的穩定問題。

      2、進一步加強蘇蒙烈士陵園的基礎建設,打造我縣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教育基地。一是再建一個100平方米的展廳,二是翻新管理工作人員的用房,三是把現有的石頭圍欄改成鐵藝圍欄約4000米,四是對烈士塔進行整體修繕,五是在原有單一綠化基礎上,栽植部分觀賞樹種。以上規劃需投資500萬元,由縣政府和爭取省廳支持解決。

      五、社區建設

      適應城鎮人口增加的需求,全面發展社區服務體系,加快社區組織和隊伍建設,由現有的12個社區擴大到16個社區。每個社區辦公服務設施應達到200平方米以上,配備一定數量的辦公人員和辦公用具。

      第6篇

      一、全鄉基本情況

      二、“十一五”簡要回顧

      等基礎建設,建成8000平方米停車場一處,500平方米餐廳一座,300平方米會議廳一座,木制別墅11套,歐式別墅32套,4米寬水泥旅游路2.2公里,直徑40米的蒙古包一座及生活用房300平方米,建設2800平方米人工湖(垂釣園)一座。新上旅游馬、山地摩托、卡丁車等旅游項目。

      過去的五年,成績固然可喜,但我們更應該清醒的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突出表現在:經濟總量不足,缺乏一批帶動全鄉經濟快速發展的龍頭企業;農業生產基礎仍很薄弱,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蔬菜產業實現了量的擴張,卻不能真正做強,蔬菜精加工沒有上路,產業鏈條不能延伸,附加值低,蔬菜產業的多樣化、精品化、品牌化、標準化格局雖已初步形成,但成效不佳;旅游業開發雖已啟動,但發展緩慢,離全國大型知名旅游區的目標還相差甚遠;畜牧產業發展滯后,養殖業科技含量低;財政收入來源匱乏,收支矛盾突出;發展環境不優,小城鎮建設滯后問題,影響和制約著全鄉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并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力解決。

      三、“十二五”發展規劃

      (一)發展思路

      “十二五”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目標,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依托“四?!保趾?、草海、花海、雪海)資源,立足兩大優勢(“紅”“綠”),建設四個園區(農家樂園、樺嶺莊園、農業觀光園、生態種養園),做大做強兩大產業(做強蔬菜雜糧業,做大旅游服務業),打造“四鄉”(綠色蔬菜之鄉、生態旅游之鄉、紅色革命之鄉、特色文化之鄉)新戰海,實現全鄉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二)主要目標:

      一、進一步增強經濟實力。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加快專業合作社建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農業;加強陽光工程,有效轉移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

      二、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所有行政村的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和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小城鎮建設邁上新臺階。

      三、進一步健全發展社會事業。加強醫療衛生建設,提高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抓好教育資源整合推進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加快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發展,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構建和諧戰海。

      (三)發展戰略

      1、四園一線一場”工程打造“四鄉”新戰海

      樺嶺莊園。為了進一步提升樺皮嶺旅游區的接待水平,接待能力,計劃在樺皮嶺景區內建設1處集旅游、娛樂、休閑、住宿為一體的樺嶺莊園,該項目計劃投資1

      .5億元,目前正在積極招商引資當中。

      農家樂園。在樺皮嶺腳下,張沽公路旁,參照燕趙新民居標準,投資800萬元建設農家樂園20處,每處占地1畝,實施水、電、路、網綜合配套,全力打造XX縣農家樂園新旗艦。并以此為帶動,最終形成集農家旅游、土特產品銷售、地方文化打造于一體特色產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率先在全鄉建成具旅游服務型社會主義新民居示范村。并以此為帶動,五年內將水泉洼村、腦包懷、頭號三個村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集中村。

      農業觀光園。為提升全鄉農業水平,推動傳統農業向高效農業發展,在頭號村建地暖式大棚10座,每座占地1.4畝,投資13萬元,主要種植五彩椒、櫻桃西紅柿、草莓等特菜、細菜,實施張沽公路沿線蔬菜、蠶豆等農作物的區域化種植和花田草海工程。

      生態種養園。對大三眼井村1400畝中低產田進行改造,實施野兔、柴雞、柴豬三個大型養殖場建設工程,建成生態立體式種養園區。

      紅色旅游專線。按照縣“百里壩頭風情線”的整體布局,我鄉依托第一個黨員、第一個黨小組誕生地,第一屆縣委、縣政府駐地以及毛明、于戰海等革命烈士等紅色資源優勢,投資140萬元,修繕第一屆縣委、縣政府駐地,毛明、于戰海舊居,為毛明、于戰海立像,建無名烈士碑,建造一批紅色精品景點,圍繞樺皮嶺、八叉溝、和順灣、百花灣等生態景區,開辟打造一條紅色生態旅游專線。

      滑雪場。在樺皮嶺和百花灣景區中間,農家樂園西邊,我們計劃投資2000萬元建小型滑雪場1處,以樺嶺文藝宣傳隊為載體,以農家樂園熱炕頭為媒介,打造“炕頭”文化,吸引北京周邊地區游客來我鄉體驗冰火交觸的塞外風情世界。

      (二)“123”工程培塑魅力新戰海

      1、打造一個品牌

      以綠色蔬菜、綠色樺皮嶺為著力點,努力打造“樺嶺”品牌。

      2、弘揚兩種文化

      以誕生張北第一個秘密黨小組、第一個黨員、第一個優秀黨支部的和順村,張北第一屆縣政府所在地戰海村為陣地,以毛明、于戰海革命先烈光榮事跡為載體,建設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紅色旅游專線,弘揚一種艱苦奮斗、勇于奉獻的紅色文化;以綠色樺皮嶺、綠色農業為載體,以有機理念為目標,弘揚一種生態平衡、持續發展的綠色文化。 3、實現三個提升

      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升硬環境。大力實施水、電、路、網配套工程;二是加強干部群眾培訓力度,提升人文環境。大力實施干部群眾素質培訓工程;三是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提升軟環境。大力實施美化環境、增綠添彩工程,整治我鄉境內張沽公路沿線環境衛生,美化更換公路沿線農戶院墻。投資60萬元美化、亮化鄉機關大院。

      通過打造品牌、弘揚文化、實現提升三項工程的實施,將我鄉培塑成品牌意識超前,文化底蘊深厚,干群品德高尚,生活環境優美的魅力新戰海。

      第7篇

      開展本市“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監督是今年市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點工作。常委會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洪浩任組長、各委員會參加的監督工作領導小組。在監督工作啟動會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和副市長艾寶俊親自到會,對如何開展好此項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殷一璀強調,開展“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是貫徹落實黨的十精神的重要體現,是推動五年規劃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是貫徹實施監督法的具體要求,要充分認識其重要意義,扎實有效地推進相關工作。

      “十二五”規劃綜合性極強,覆蓋全市所有區域,涉及本市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領域。此次監督工作舉常委會之力,全面與重點監督有機結合,在對《綱要》總體實施情況全面調研的基礎上,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分別結合自身工作,確定了為老服務、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公共衛生、舊區改造、農業科技、宗教場所等六個專題深入調研。市人大財經委將這項工作作為市區聯動的重點項目,各區縣人大開展了本區域的中期評估監督調研,形成了一批調研成果。

      《綱要》由市人代會批準通過,為了充分保障代表的知情權、發揮代表的作用,本次監督調研專題組織要情通報會,由市政府向代表通報“十二五”規劃中期實施情況,并向全體市人大代表發放調查問卷征求意見,共回收問卷557份。同時,各委員會也充分發揮代表所在領域的專長,吸收代表參與監督調研,有的邀請代表作為調研組成員全程參與監督,有的召開代表專題座談會聽取了上百位代表的意見。

      在“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監督中,各委員會主動深入基層聽取意見,并積極探索調研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如,教科文衛委深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網底”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農業農村委走進鄉間田頭;僑民宗委直接走訪和座談聽取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意見;財經委組織常委會部分組成人員赴中國銀聯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實地視察,召開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和在滬金融市場座談會,還同步委托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的一線分析師開展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第三方評估。

      總體來看,《綱要》實施兩年半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和經濟形勢,以及自身轉型發展的困難挑戰,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扎實推進規劃的貫徹實施,并不斷根據形勢變化拓展、深化和提升規劃的內涵,經濟增速雖然“換了一檔”,但轉型發展“快了一拍”,民生保障“進了一步”,創新轉型實現良好開局,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市人大代表的問卷調查也顯示,代表對“十二五”規劃實施中期總體評價的滿意率達80%。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