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環境監測報告范文

      時間:2023-01-14 11:36:51

      序論:在您撰寫環境監測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環境監測報告

      第1篇

      關鍵詞:監測報告;三級審核;人員職責

      中圖分類號:X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3(2013)04-0245-02

      監測報告是監測工作的最終產品,是環境監測質量最直接的反映,出具內容完整、信息全面、合法有效的監測報告是各級監測機構履行其基本職責和承擔社會義務、服務客戶的重要形式之一。環境監測報告制度(國家環保局 環監【1996】194號)第二十八條規定“為了保證環境監測報告的準確性和嚴肅性,各級環境監測站應按計量認證的有關規定實行三級審核?!?/p>

      一、三級審核的相關釋義

      一審由相關科室主任對報告編制人員簽字后的報告審核;

      二審由技術負責人對整個監測報告進行技術審核;

      三審由授權簽字人對報告進行最終審核,無誤后簽字發出。

      一級科室主任對報告報出數據應檢查,發現異常數據應及時判斷和處理;報告經技術負責人簽字為二級;三級為授權簽字人審核簽字蓋章,經此三級審核,出具的數據和分析報告方為有效。

      二、三級審核中各級審核人員的職責

      (一)一審人員為相關各室主任

      應熟悉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監測現場狀況、監測分析方法、污染物類型,對監測方案及報告的整個編制過程負責,掌握監測數據的變化規律,對監測結果進行效驗。

      (二)二審人員為技術負責人

      技術負責人應由具有工程師以上技術職稱、精通站業務、熟練掌握有關法律、法規知識的人員擔任。應熟悉監測業務技術運作,熟悉現場監測和實驗室分析過程,具有評價監測結果的能力。主要負責各類技術紀錄格式的批準;負責檢測報告(報表)的審核;負責對監測過程中技術問題允許例外偏離的批準;負責復核監測方案。

      (三)三審人員為簽發人(授權簽字人)

      授權簽字人是指經認證機構認可,可在被認證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上簽字并負有責任的人員。授權簽字人通常由實驗室按條件推薦,認證現場評審組在現場評審時逐一考核認可,并將考核結果及相應建議上報,最終由認證機構批準認可。授權簽字人的主要職責是審查監測報告的完整性、項目齊全性、監測依據和結論的正確性,并負責批準監測報告。授權簽字人有權拒絕簽署不符合要求的監測報告,并責成有關人員改正。

      三、三級審核的內容

      (一)環境監測報告信息的完整性

      每份監測報告應至少包括以下信息:(1)標題;

      (2)本站的全稱、地址及通訊方法;(3)監測報告唯一性標識、每頁及總頁數的標識以及表明監測報告結束的標識;(4)委托方的名稱和地址、監測的地點;(5)監測樣品的說明和明確標識;(6)樣品性狀描述;(7)采樣日期、接收樣品和進行監測的日期;(8)對所采用監測方法(包括采樣方法)的標識,或者對所采用的任何非標準方法的明確說明;(9)涉及的布點、采樣方法(如果適用)說明及采樣地點和位置(包括采樣地點和位置的簡圖或照片);(10) 對監測方法(包括采樣方法)的任何偏離、增添或刪節,以及其他任何可能影響監測結果解釋的信息,如采樣或監測的環境條件等;(11) 測試和導出的結果及其計量單位;(12) 適用且需要時,提出意見和解釋(或結論);(13) 報告編制、校核、審核人員的姓名和批準人員的簽字、職務以及簽發日期;(14) 作出本結果僅對所測樣品有效的聲明(如果適用);(15) 未經本站書面批準,不得部分復制監測報告的聲明;(16) 遇到下述情況之一,還應在監測報告中提供測量不確定度的信息:客戶有要求時,不確定度對監測結果的有效性或應用有影響時,不確定度對滿足某標準、規范極限有影響時;(17) 特定方法、客戶或客戶群體要求的附加信息。

      (二)監測數據

      發現和判別異常數據,對其進行合理分析是監測數據審核的重要內容。環境監測工作要求監測數據應達到的質量指標是:監測數據具有準確性、精密性、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并且監測全過程的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1.環境監測數據代表性的審核。監測數據代表性表現在“時空”代表性上,負責數據審核的人員應著重審核環境樣品的采樣原始記錄是否全面,采樣人員是否嚴格按照規范認真作好記錄,采樣點位有無其它偶然和人為因素影響的記錄等。對于污染源采樣應注意采樣時的工況、采樣位置和取樣方法等方面,及時發現異常數據。

      2.環境監測數據精密性和準確性的審核。為了取得滿足質量要求的監測結果,必須在分析過程中實施各項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如按技術規范的要求開展有一定比例的樣品平行雙樣分析、密碼樣分析等。由質控人員詳細審查分析人員在分析全過程的精密性和準確性,并寫出相關的質控報表。記錄監測數據的精密性是否達到給定的室內標準偏差的要求,同時在環境分析中,許多待測組分含量屬痕量分析范疇,且常與空白實驗處于同一數量級,空白值大小和分散程度直接影響其精密度,為此,只有全面審核實驗室內質量控制內容,才能保證監測數據的精密性和準確性。

      3.環境監測數據完整性的審核。環境監測按監測目的不同可分為例行監測和污染源監測、環評監測以及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監測等。不同的監測目的有不同的監測方案,與其對應的監測項目、分析方法、監測頻次及監測數據所要求的質量目標也各不相同。故在審核監測數據完整性時應著重審核不同監測對象的采樣頻次、監測項目是否達到監測技術規范的要求,分析方法、檢出限、測試精度是否符合監測目的的要求,若方法不當就會發生偏差或不準確。

      4.環境監測數據可比性的審核。監測數據的可比性除了指采樣、監測、數據處理等全過程都可比外,還包含有物質準確度、各行業之間、污染物之間、實驗室之間監測數據的可比性和統一性。

      (1)對比各種物質間關系,進行合理分析。由于物質本身的特性及各組分相互關系和實際情況存在必然聯系,某些要素之間有很緊密的相關性,了解這種關系有助于我們審核數據。如在地表水監測中,同一水樣CODCr、BOD5、CODMn、三者之間的監測數據存在以下規律:CODCr>BOD5;CODCr>CODMn。反之為異常。

      另外在煤煙型污染的環境中,其大氣中的SO2濃度一般大于NO2的濃度,一般約大2-6倍。但在城市公路兩側及汽車較多的非煤煙型環境中,則NO2濃度大于SO2濃度。這種變化特點在審核中要加以注意。

      (2)利用類同監測對象的環境統計資料作類比分析。兩個工廠產品相同,工藝條件相似其污染物性質、成分、排污狀況大致都在一個范圍波動,在準確掌握其中一個工廠的污染源監測數據對另一個工廠的排污監測數據的審核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3)結合其他環境要素,綜合分析監測數據。在環境統計資料分析的基礎上,應結合有關的物理、化學、生物及水文等資料進行分析,如河流水質監測中,河水溶質成分與河水的補給狀況(大氣降水補給等)、流量的變化(豐水期、枯水期)有密切關系。

      (三)監測過程的有效性

      監測方法(包括采樣方法)依據和所用儀器設備應具有適用性和有效性;各類監測過程應按監測方案有效實施。監測報告要求說明監測的項目、監測方法、方法來源、所用儀器和檢出限(必要時)。

      (四)監測結論的正確性

      環境監測報告專業性較強,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才能理解,而結論是報告的關鍵、是點睛之筆。當人們拿到監測報告時,特別是委托監測,委托對象很自然的是先看報告的結論,且對結論有較強的依賴性。因此,出示的監測報告結論必須客觀、準確、簡明、閱者皆懂。監測數據的統計方法、評價標準、評價方法應具有適用性;建議和結論的內容具有符合性、邏輯性和正確性。

      參考文獻

      [1] 西安市環境保護局未央分局環境監測站.質量手冊(第五版)[M].

      [2] 李月娥,李昌平.試論環境監測報告的審核[J].污染防治技術,2006,19(1):45-47.

      [3] 杜新黎.論環境監測報告的三級審核[J].環境監測研究,2013,(1):8-10.

      [4] 武鳳霞,等.淺談授權簽字人對環境監測報告的審核[J].環境監測與技術,2011,34(6G):262-267.

      [5] 朱廣一.試論環境監測數據審核[J].四川環境,2004,23(3):56-57.

      第2篇

      (巴東縣環境監測站,湖北 巴東 444300)

      【摘 要】本文以環境監測報告反映出來的問題為據,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提出加強環境監測報告編制水平的對策思考。

      關鍵詞 加強;監測報告;編制

      現在,各級環境監測站硬件建設得到普遍加強。地處中、西部的有些縣級監測站也配置了雙光源原子吸收光度分析儀、液相色譜分析儀等高精尖監測儀器。每年完成的各種監測任務多,分析生成的監測數據量大。但是,對數據的分析、評估水平不深,編制的監測報告質量不高。不能完全滿足環境管理和經濟建設的需要。據此,如何提高體現環境監測工作成果的監測報告編制質量水平?怎樣實現提高監測工作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評價水平的目標?讓環保工作走進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和社會生活的大舞臺,是擺在廣大環保工作者面前重要問題。

      1 環境監測報告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和體會,參考同仁意見和文獻資料。筆者認為,由于監測工作還不夠科學規范等原因以及極少數技術人員工作態度和有的地方存在行政干擾情況等問題,導致編制的環境監測報告質量不高,從環境監測報告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主要有:

      1.1 表格報告

      常見于環境質量監測報告、污染源監測報告等。整個報告就是采樣記錄、監測方法、監測結果等幾個表格,沒有任何分析評價??赐瓯O測報告后,不清楚環境質量優劣,也不知道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是否達標。即便是報告結論中有少量文字表述部分,也是模糊的幾句話。如某企業《廠界環境噪聲監測報告》中的“監測結論和建議”:“受企業委托,H站于某月某日對企業廠界排放的環境噪聲進行了監測。結果顯示,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晝間最高達58.6dB(A),夜間最高達53.2dB(A)。建議企業采取措施,降低聲源噪聲?!眱H給出監測數字,沒有分析和評價,建議簡單到極致。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1.2 數字報告

      常見于污染源監測報告、環境質量監測報告等。整個報告以監測數據為主,匯總、排列、推導一大堆數字,結果是數據,評價用系數,缺少文字表述,只見骨頭不見肉。即便是報告中有文字表述,也是寥寥幾個字夾在數字中。如某企業《工業鍋爐煙塵監測報告》中的“監測結論和建議”:按(GB13271-2001)表1二類區Ⅱ時段標準(200mg/m3)評價,該鍋爐煙塵排放濃度達182mg/m3,不超標?!睕]有分析,建議被省略,評價只用了幾個數字。讓人費解難思量。

      1.3 猜測報告

      常見于環境污染糾紛仲裁監測報告、環境污染事故監測凋查報告等。整個監測報告文字述說較多,評價分析時常用些“大概”、“可能”、“疑似”等副詞,在

      關鍵詞 上常用些副詞加以修辭,不予說清楚、道明白,致使整個監測報告性質演變成模糊的猜測推理報告。導致這種報告出籠的原因,一是出據監測報告單位怕擔責,二是監測技術手段、評價分析水平高低問題,三是受監測報告的編制者文風影響。如某環境污染糾紛仲裁監測報告中的“在模擬工況下,企業廠界的臭氣濃度大概為40(無量綱),可能巳超標,對人正常生活有一定影響。臭氣中的污染物疑似氨、或者硫化氫等?!?/p>

      1.4 術語報告

      常見于驗收監測報告、環境質量評價報告等。整個監測報告滿篇術語,晦澀難懂。如某集鎮環境質量報告中的“數據顯示:熏煙條件下,當夜間形成貼地逆溫,日出后,由于地面層的熱力湍流作用,逆溫消退到煙流頂部時,煙羽全部受到混合層的抑制自下擴散,地面濃度可達最高。導致集鎮空氣質量超標?!痹搱蟾嬷荒芄<已芯?,對廣大公眾如讀天書。

      2 對提高環境監測報告編制水平的思考

      環境監測報告即不同于一般的化驗單,只需用數據說明“合格”或“不合格”,也不同于數據報告、專業研究報告,僅供交流、參考。它是以報告的形式,完成對環境管理和經濟建設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功能,并要面向社會公眾和服務對象、貼近生活公開的環境信息文件。因此,環境監測報告的形式要多樣化,內容要豐富,不僅要有準確、翔實的數據,還要有清晰、精辟的評價分析文字,而且表述要簡潔、通俗,說清楚監測對象環境狀況及其變化趨勢,道明白應采取的對策措施。

      2.1 監測報告形式要多樣

      監測報告形式不能太過于簡單?!耙谑裁瓷缴铣裁锤琛?,不能拘泥于數字型、圖表型、文字型等形式。監測報告制作不僅要向系統自動生成發展,但也應加強手工編寫能力水平。要大力提倡制作混合型、綜合型報告,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編制綜合分析演示報告。系統內部門交流采用數字圖表型,對外的要用文字圖表型,綜合環境質量監測報告最好編制成現代信息技術支持的綜合分析演示報告。

      2.2 監測報告內容要豐富

      監測報告內容應豐富多彩,其中不僅包含豐富的信息,還要有圖文并茂的描述。監測報告的圖、表、文字要做到“三位一體”。體現出技術支持文件的質量價值。據此,監測報告內容應該有監測項目概況、監測原因、適用標準、監測結果、結論建議等內容。要有必要的圖、表,要有文字敘述。報告即可是監測站開出的一個技術“處方”,能說清楚某個環境“惡癥”、解決某個環境問題,也可以對某區域生態質量進行濃墨重彩地描述,還可以對某個污染糾紛案例進行精雕細琢地剖析。同時,應結合當前環境形勢,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監測信息的深度分析和評價,提出實事求是的結論和簡單適用的對策措施。

      2.3 監測結論建議要精辟

      結論是全部監測工作的總結,整個報告之“魂”,屬畫龍點睛之筆。應在概括監測工作的基礎上,簡潔、準確、客觀地總結監測對象(或要素)是否符合執行標準和法律法規,明確環境影響程度及其變化趨勢,得出客觀、公正的監測結論。建議是監測結論的組成部分,應根據監測結論,簡要分析產生環境影響的原因,提出應采取的環保措施。結論不僅要實事求是地說請楚問題,給出客觀、準確、翔實的結論,而且要表述清晰、精辟、通俗;建議不僅要針對具體問題給出對策措施,而且要經濟、適用,技術可行。充分體現出環境監測工作測得準、說得清、成果可以用的技術功能。這樣才能嬴得社會的認可,容易引起公眾的重視。試舉一例:某企業《工業鍋爐煙塵監測報告》中的“結論建議”:“根據規定,A縣城區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1)二類區標準。該企業鍋爐2002年建成使用,且煙囪高度不符合要術,因此其煙塵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100毫克/標立方米。對照標準,煙塵排放濃度超標0.8倍。由于鍋爐房周圍居民密集,煙塵排放產生的污染,會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建議:(1)更新或維修除塵設施,或加高煙囪至標準高度25米,并修補排氣管道;(2)空氣過剩系數和煙氣溫度過高,表明鍋爐運行與配風工況不符合,風量過大,影響燃燒,浪費燃料,造成污染,需調節鼓風機和引風機的風量?!眻蟾鎸ζ髽I告(下轉第330頁)(上接第302頁)知了執行標準、要求,鍋爐運行及排污狀況,結論客觀,建議合理,容易引起企業重視。同時,環保管理部門能根據報告結論建議有針對性地對企業提出整改要求。再試舉一例,某企業《廠界環境監測報告》中的“結論建議”:某企業位于某城市商混區,屬《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聲環境功能區,其廠界環境噪聲排放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限值,晝間60dB(A)、夜間50dB(A)。監測數據顯示,晝間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不超標,夜間東邊界超標3.2dB(A)。東邊界外3米處,有一棟6層居民樓,其廠界環境噪聲排放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導致超標原因是企業噪聲源風冷機達84.0dB(A),且僅距企業東邊界16.5米,之間又無任何構筑物、樹木等隔音降聲物體。建議(1)對風冷機加裝消聲設施,或者新建隔聲風冷機房;(2)在風冷機房與東邊界之間,按喬、灌、草結合方式,植樹種草,隔聲降噪。

      2.4 監測報告審核要加強

      各類監測報告均須經過包括校核、復核、審核三級審核程序。監測報告編寫人員完成編(填)報后,交由第二人校核,數據、資料無差錯后交質量保證負責人復核,監測報告有問題退回進入質量保證體系查原因;沒問題,呈送技術負責人審核簽發。技術負責人對本站發出的監測報告質量負責。在審核過程中,任何一級負責人員無權更改監測報告中的數據、資料和結論[1]。同時,要完善各級監測站質量管理體系。上級有關部門對下級監測站出據的各類監測報告質量要加強監督,組織開間監測站之間監測報告質量監督檢查、能力驗證和水平評比。保障質量管理措施和技術規范落實。逐步有序引進“第三方監督”,提高監測報告“社會公信力”。

      參考文獻

      第3篇

      我自2018年4月份轉行任職以來,一直擔任質控員一職,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報告編制工作,在這一年多的工作中,盡自己的努力盡快適應工作環境和工作崗位,虛心學習,認真工作,履行職責,下面將本人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內容

      1、負責公司檢測報告格式的編制;2、負責及時完整出具檢測報告,并及時與客戶溝通,最大限度的滿足客戶的需求;3、熟悉相關行業標準及實驗室儀器設備,確保在報告中正確應用;4、嚴格遵守客戶的保密協議和公司的相關保密制度;5、負責檢測數據的統計分析;對檢測或采樣數據中發現的重大不符合可及時、直接向技術、質量負責人匯報;6、負責將原始記錄和檢測報告等與客服部門的交接;7、完成項目合同相關工作。8、及時有效的完成領導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在工作中的認識和收獲

      了解行業知識和公司各部門的工作內容,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能很快的完成辦公文檔。2、懂得事情輕重緩急,做事較有條理。報告編制工作是企業內部非常嚴謹的一項重要工作,包含了對采樣人員、送樣人員、實驗員、領導多方人脈進行溝通,做到上情下達,然后才能準確的出具檢測報告,這也是質控員工作繁雜的特點。每天除了本職工作外,還經常有計劃之外的事情需要臨時處理,并且一般比較緊急,讓人不得不以一變應萬變先去解決。3、工作中雖然能做到盡職盡責,但不可避免的會發生錯誤,為了避免類似錯誤的再次發生,本人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并積極向各位同事請教。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對接工作不夠耐心,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同事之間能夠相互尊重,相互促進,這樣才能相互配合完成工作。但是,經常因為雙方態度不好導致工作上的不愉快,在這方面我還有很多要改正的地方,需要今后努力。2、工作細心度仍有所欠缺;在日常工作中,時常有些工作因為不夠細心,從而浪費時間或是再做一遍。相信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本人一定會仔細、仔細、再仔細來完成每項工作;3、 對編制報告完成時間不夠及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嚴格注意這一點,及時匯報完成編制報告的程度,以保證工作有序進行。四、接下來的工作計劃

      我會根據以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改進,提高自我工作意識及工作效率,努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

      通過擔任進測報告編制員的工作我體會到,編制報告是我們整個環境監測行業鏈中的一個環節,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不輕視、不怠慢、分出輕重急緩、想辦法將編制內容做到準確性、真實性、可靠性,根據實際合理設置工作程序,多思考總結,處理不當的事情要及時的改正,努力不犯同樣錯誤!

      四、自我評價:

      我工作態度積極、認真,有團隊精神,對待工作有熱情,能立刻響應領導的指示,但是缺乏經驗和一定的專業技能,需要好好學習,掌握專業技能,努力提升自身素質!

      第4篇

      關鍵詞:報告;環境;行政;作用

      中圖分類號:X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04017302

      1引言

      證據是證明案件事實的依據,證據問題是訴訟的核心問題,全部訴訟活動實際上都是圍繞證據的搜集和運用進行?!董h境保護行政處罰辦法》第24條第2款規定:環境監測報告經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屬實,可以作為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的證據。作為環境行政執法證據的環境監測數據應屬于鑒定結論。環境監測站出具的監測數據,是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環境的依據,具有執法監督和仲裁的法律效力。

      2環境監測報告的概念和特點

      環境監測報告是具有資質的環境監測機構按照法定程序針對某些特定的環境問題進行鑒定后所作的結論性書面意見。作為處罰證據的監測報告,出具監測報告的單位應具備相應的資質,必須有CMA標志和監測字號。監測報告應當載明監測的項目、依據,使用的科技手段、執行的標準等事項,其采樣、監測方法,審核、簽發等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資格,并有分析、審核、簽發人員簽名和監測部門的蓋章。

      環境監測報告的專業性:只有經過實驗室認可和計量認證的監測機構出具的監測報告才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屬實后才可以作為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的證據。經過實驗室認可和計量認證的監測機構的監測工作程序、質量管理、監測分析方法、監測人員都是經過專家和認可委、計量認證部門確認符合標準規范的,其出具的報告具有專業性和權威性。實踐中有許多其他部門和個人送樣品到環境監測部門來檢測,送檢樣不能保證樣品的真實性,監測部門可以拒絕接受委托或問清樣品來源,監測報告中說明只對來樣負責。環保部指示各級環保部門,要建立環境監測機構和環境執法機構的協作配合機制。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的現場監測工作由環境監測機構和環境執法機構共同開展。環境執法機構人員負責對排污單位污染防治設施進行檢查,將采樣過程記入現場檢查(勘察)筆錄,并要求排污單位當事人確認。采集的樣品應當交被調查人員核對,如有遺漏或者差錯,可以補充或改正,在被調查人確認證據沒有錯誤后,應當簽名或蓋章。這就說明了監測過程須由專業部門、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其他人員不具備現場監測采樣的資質。

      環境監測報告的法定強制性:按照《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環境監測是環境監測機構的法定職責。原國家環??偩帧段廴驹幢O測管理辦法》(環發[1999]246號)、《關于加強環境質量分析工作的通知》(環辦[2004]60號)和《關于進一步加強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工作的通知》(環發[2001]197號)等行政規章規定,環境監測機構在履行監督性監測職能時出具的監測報告具有法定強制性。環境執法機構應在收到污染源排放異常數據5d內開展初步審查,監測報告及現場檢查情況足以認定違法事實的,應補充立案,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只有監測報告數據超標,缺乏其他證據材料的,應予以立案,組織調查取證。

      環境監測報告的客觀性:環境監測是嚴格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標準進行,在現有的科學技術條件下得出的監測報告具有客觀性。監測報告是環境監測成果的集中體現,是通過現場調查、布點采樣分析、實驗室分析得出結論,按照相關環境標準、技術規范開展監測工作,出具的監測報告具有客觀性。在監測工作中要求我們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制,嚴格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標準進行,加強質控措施,保證監測報告的客觀性。

      3環境監測報告在環境行政執法中的

      應用環境監測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制作和審核環境監測報告,應當注重證據的合法性、客觀性、關聯性,做到以下幾點。

      3.1注重監測數據的合法性

      監測報告作為證據是否具有效力,關鍵是監測資質、監測程序、監測結論是否合法,監測資質的合法性體現在是否經過實驗室認可和計量認證;監測程序的合法性體現在監測主體、監測方法、監測能力的合法性。環境監測人員現場監測必須兩人以上,衡量采樣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本尺度是看采樣是否符合環境方法標準。監測方法使用能力認證驗證的方法,監測能力不能超出認證的能力范圍,超出能力范圍的可以分包給有監測能力的部門監測;監測結論是否合法體現在分析、審核、簽發人員簽名和監測部門的蓋章,是否有CMA標志和監測字號。

      環境監測人員每次到現場采樣時都必須書寫現場監測采樣記錄,明確注明采樣地點、時間和采樣人員;引用自動監測數據的需調取企業的數據有效性審核材料以及比對監測、質控樣考核情況,不論是原件還是復印件,作為證據使用的,須由提供的單位在原件或復印件上簽字或蓋章,如為復印件還應標明“經核對與原件無誤”字樣,以證明證據來源或進行確認。注意及時收集保存好照片等視聽資料,體現監測的真實性。

      某市環保局訴三農公司一案中的監測報告的合法性就值得推敲。首先被告委托的兩個檢測機構雖然具有計量認證資質,符合法定形式,但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和疾控中心并沒有經過環境監測計量認證,有可能就沒有環境水樣和污水的檢測能力。其次,監測程序也不符合相關的標準和技術規范,取樣的水均為被告自己取樣后送樣監測,并不是由有資質的監測單位采樣。上訴人自己取樣肯定不符相關技術標準和監測技術規范。送檢樣也不能保證該樣品來源的真實性。因此,監測程序有嚴重瑕疵而導致其出具的報告的證據合法性存在問題。

      3.2注重把握證據收集的時效性

      環境違法行為的形成、發生以及產生的污染影響會隨著時間削減或消失,因此環境監測活動都有時間限制,我們許多的監測預案中都規定了環境監測人員接到舉報或發現環境違法行為,必須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查取證,尤其是廢水、廢氣的取樣。同時對于報告制度,也都規定了快報、簡報、跟蹤報道、終報的時間節點。環境監測報告制度也有相應的規定要求,這都要求我們盡快確定監測方案實施現場監測,能現場監測的盡量現場測定,采樣結束后及時把樣品送回實驗室分析。

      3.3注重把握監測形式的關聯性

      證據收集須完整、全面,不因細節缺失影響證據的法律效力。證據的客觀性標準要求我們必須是一筆一筆地從時間、地點、手段、結果等各個環節,一一查清了才算真正具備了客觀性。

      在開展監測時,須經過初步調查,對事故和可能影響的范圍有大概的了解,然后在深入調查監測采樣時,注重對環境違法行為的全過程、全方位監測,盡可能詳盡而完整地反映環境違法行為和污染結果之間的關系,以及污染事實的影響及其趨勢,發揮監測數據的證據客觀性、關聯性、真實性。如污染事故的監測就要求布設對照斷面、控制斷面、削減斷面,同時在環境保護敏感目標布設監測斷面,只有科學、完整地布設點位才能體現數據間的關聯性,真實地反應污染事故的影響,為科學決策、嚴格執法提供依據和證據。

      3.4注重把握監測渠道的多樣性

      環境違法案件日益復雜化、多樣化,證據收集起來往往比較困難。在平時執法時,注意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利用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水質在線監測儀器、空氣自運監測儀器以及應急監測裝備多渠道開展監測工作。

      《關于自動環境監測儀器管理及認定工作的通知》(2001年)第5條規定:“校驗合格并正常運行的儀器,其監測數據可作為環境執法和環境管理的數據使用?!标P于收費依據,《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2002)第10條規定:“排污者使用國家規定強制檢定的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儀器對污染物排放進行檢測的,其監測數據作為核定污染物排放種類、數量的依據?!?實踐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存在,污染源自動監測存在著企業不配合、弄虛作假、職責不明等諸多違法現象,這就要求自動監測管理部門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強對在線監測儀器的現場標樣考核和標樣比對力度,保證自動監測數據的真實、有效,數據有效性審核部門要加強現場監管力度,對不符合要求的堅決不發放標志,充分發揮自動監測報告的證據作用。

      3.5注重把握環境監測報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監測報告應簡明易懂,經過三級審核,且應能體現監測過程和監測質量,現場記錄信息應填寫完整,各個環節與監測報告要保持一致性,原始記錄要保證原始性、可追溯性、可重復性。原始記錄要保證現場填寫,如實記錄,修改的要有修改人簽字,一張原始記錄單上修改應不超過兩處;記錄信息要完整,時間、地點、氣象參數、采樣斷面、感官現狀、周圍環境記錄清楚;必要時可以對證據收集過程進行同步錄像、錄音,保證監測報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第5篇

      關鍵詞: 提高; 報告;技術支持

      中圖分類號: C35 文獻標識碼: A

      環境監測報告是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是開展環境監督管理的依據。在現階段環境問題凸顯的時期,更說明環境監測報告是環保部門的最大資源。環境監測報告的準確性, 直接關系到為環境管理、環境決策服務的質量,尤其是在環境污染事故中,環境監測的每一個監測數據都將成為科學決策和社會穩定的有力支撐。

      1目前環境監測報告在服務環境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綜合分析水平與環境管理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大多數環境監測站從事綜合分析的人員是非專業的,且工作內容相對固定,既不熟悉現場監測情況,也不了解污染源排放情況,同時參與管理機會少,對環境管理的重大措施與行動不甚了解,基礎薄弱、支撐不力。監測月報、季報、年報大多數停留在對數據進行簡單統計,進行一般現象敘述,原因分析往往流于形式,從以往的報告中、從書刊雜志中生搬硬套、簡單復制,例如在環境質量分析報告中, 污染源評價與地表水評價相脫離, 沒有對污染現狀進行說明, 對環境質量的變化解釋不清, 找不出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而環境管理部門和領導關心的不僅是環境量狀況、同比、環比出現的變化,更為關注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對策措施和建議?

      1.2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尚待加強。

      環境監測的質量保證始終貫穿于采樣、樣品運輸、分析測試、數據處理及出具監測報告等整個監測過程之中。但是, 許多監測站因人員緊張、監測任務繁重等這樣那樣的問題,質量控制仍存在不少問題, 主要表現為現場調查不詳細, 采樣的頻率偏低,斷面設置不合理、操作不夠規范等,例如在采集工業廢氣時, 一般隨機采樣僅幾分鐘、十幾分鐘, 結果只能是一個瞬間值,導致了數據的代表性、準確性和可靠性下降, 難以反映污染物真實情況。

      1.3環境監測與管理缺乏有效交流和溝通。

      目前,不少環境監測部門缺乏服務質量制約機制和服務意識, 管理缺乏依靠監測的制約機制和科學管理意識。一般情況下,在管理部門沒有提出明確要求的情況下,監測部門只是將監測結果上報管理部門, 而忽視了監測數據的加工整理和開發利用, 從而缺少針對性強的監測分析報告, 造成環境管理部門真正需要的信息少,就不能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對環境的監督管理。當然,監測部門監測數據不及時提交給管理部門、管理部門忽視依靠監測數據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2提高監測報告在環境管理中的技術支持作用的對策:

      2.1合理配備、選拔綜合分析人才,注重人員素質的提高。

      當前針對綜合分析工作比較薄弱的實際情況,選擇綜合分析人員時應統籌安排,根據綜合分析工作的特點,從質量控制、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等業務科室合理安排、調配業務素質高、專業知識扎實、工作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技術人員充實綜合分析隊伍,并保持相對穩定。日常加強對綜合分析人員的培訓,豐富培訓形式,同時鼓勵綜合分析人員積極參與環境質量、污染源、和重大環境管理活動,全方位了解情況,豐富綜合分析素材。

      2.2加強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提升監測數據質量。

      環境監測數據是監測站的產品,數據的質量就是監測站的生命線,做好質量管理工作,保證監測數據的質量,是取得好的環境監測報告的基礎和必要條件。質量保證工作應與各項環境監測工作同時計劃、同時實施、同時監督。日常工作中應從提高監測人員質量意識、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從現場調查、采樣、樣品運輸保存、樣品交接、實驗室分析、數據處理等全過程實施質量控制,確保各監測環節均能按照相關技術規范來實施,努力實現監測數據的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

      2.3強化監測數據的開發利用,主動實現對環境管理中心工作的技術支撐作用。

      監測要有地位,要在環保中心工作中有話語權,都是依靠監測數據和報告來實現的。因此,監測人員就應該主動思考,環境監測在一些重點工作中應該做點什么,發揮什么作用,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門關注的重點是什么,這樣監測部門在開展監測工作時才能思路清楚,主動融入,寫出的分析報告才能符合管理部門的口味。

      環境監測報告在說清環境質量現狀的同時,要加強對監測數據的開發利用,通過同比、環比,分行業、分流域、分類型,采用圖片加文字的方式進行一些分析,找出各種環境管理活動開展前后環境質量的變化,分析變化的形成原因,分析時應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找出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合理可行的建議,這才能為管理部門提供高質量的監測報告。

      2.4加強部門協調溝通

      第6篇

      一、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

      為使自己的思想盡快適應形勢和工作的需要,我注意從提高自己政治理論和業務素質入手,一是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黨的十精神,深刻領會科學內涵,把握其精神實質并且用于指導實踐。二是認真學習了相關法律法規,準確掌握政策,確保依法行政、科學行政。三是認真學習了有關業務知識,及時消化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以保證分管工作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自覺的在工作中用黨的政策、紀律和國家的法令、法規來指導自己、約束自己。

      二、認真履職,切實做好各項工作

      (一)服務政府決策,按時高質提供環境質量信息

      環境監測是政府環境管理決策的基礎。環境監測站堅持對所轄區域的空氣、水、噪聲等環境要素進行及時全面的監測分析,全年獲取監測數據超過五千余個。

      (二)服務環境監管,為守護環境安全保駕護航

      1、及時服務環境執法監測。一是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我站調配監測力量,完成了監管區近20多家企業的污染監督監測,并及時出具了監測報告,為環境執法及時提供了依據。二是“三同時”項目監測。積極配合管理部門工作,完成建設項目的驗收工作,并按要求編寫監測報告,努力為管理部門和建設單位做好服務工作。三是投訴監測。積極參與、協助對污染案件的處理,為有關管理部門回復投訴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2、及時服務政策要求及各類應急處置。一是按照我局開展“三查”專項行動再排查及流域環境污染隱患排查的實施方案,我站連續三個月對十三家重點排污企業進行污水的采樣及室內分析工作,累計向管理部門報出分析數據200多個。二是按照冀環辦發[2013]214號和張環辦[2013]129號《關于做好全省縣級環境空氣監測網建設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區作為第一期建設單位之一,任務重,工期緊,目前實施PM2。5監測儀器已經,到位此項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三)服務企業和群眾,開展優質高效服務

      為了更好的為企業和群眾提供監測服務,今年以來我站本著“急事急辦,特事特辦,辦就辦好”的準旨,進一步提高我站的對外辦事效率。年初我們制定了本年度的工作計劃并做了全面細致的工作分工,明確崗位職責,實行首問首辦負責制,處處展現我們環保隊伍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工作水平。

      三、從嚴要求,筑牢廉政自律的防線

      能自覺遵守中央、省、市出臺的各項廉政制度,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能自覺遵守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總之,本人能時時處處從嚴要求自己,真正把執行紀律規定化作自覺行動,做到了清正廉潔。在以身作責的同時加強對站里每位同志的嚴格管理,真正做到遵紀守法,無違紀違規現象發生。

      一年來,在全面完成站內年度任務的基礎上,結合計量認證復評審,我站各項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本人也有幸榮獲區五一勞動工作者稱號。

      四、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第7篇

      關鍵詞:縣級環境監測;管理;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 X84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22.072

      縣級環境監測指的是縣級的檢測站等環保部門利用特定的環境檢測設備和手段,對區域內的環境變化狀況進行實時長效的檢測監督,以及時發現突發的環境污染問題并提出應對措施。同時,也為其他環保工作提供充足的數據資料,呈現出該地區的總體環境狀態??h級環境監測對于地區內的環境污染管理、污染防治、環境規劃、經濟建設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縣級環境監測機構主要負責實地環境調查、日常的環境質量監督,環保設施及污染治理項目竣工驗收等工作。

      1 環境監測工作概況

      環境監測工作主要有兩部分:一是依照上級環境保護部門的有關規定和政策標準,對該地區的環境狀況進行監測管理并及時處理突發的環境污染問題;二是收集并記錄環境監測所得數據,撰寫環境質量報告。

      2 環境監測工作目標

      環境監測工作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讓群眾在使用各種資源及能源生活生產時能夠更加科學合理,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監測的結果主要與以下三個方面有關:一是科學的監測標準,這主要由國家環保部門制定;二是通過監測數據確定污染發生的確切地點,并對污染進行分析,給環保部門的后續工作提供數據支持;三是在長期的監測工作中收集記錄環境數據,以此反映一個地區完整的環境狀況動態變化情況,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系統的、充足的研究資料。此外,監測所得的數據還可以作為我國完善有關環境的法律法規提供數據參考??梢?,無論是在環境污染的處理,環境保護問題的研究還是相關環境法律的制定上,環境監測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 做好縣級環境監測管理工作的意義

      做好縣級環境監測工作對于促進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改善人們生活環境等都具有基礎性的作用。監測工作大都依照國家環境質量管理體系的相關標準,因而能夠保證監測地區的環境質量維持在較高水平,同時也能促進當地環保部門轉變工作方式、提高環境保護工作的水平,為人們的生活生產提供堅實的環境保障。另一方面,通過實時的監測,基層環境保護部門能夠及時發現突發的環境污染問題并迅速組織人員、設計方案作出應對,保障環境安全,編制相關的環境監測報告,這對監測人員的專業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因而能夠倒逼環保部門加強監測隊伍建設或是監測人員自身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使監測工作順利高效地進行。此外,縣級環保部門重視環境監測工作,是時展的一大趨勢,與我國創建和諧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相契合,必能帶動基層人員積極參與環境監測工作,促使其主動學習并應用先進的監測技術和方法,提高環境監測工作水平,保障人們生活生產的環境。

      4 縣級監測工作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4.1 質量管理意識不強,認識不到位

      當前,縣級環境監測工作面臨的首要問題便是監測人員對監測質量的不重視。不僅相關環境部門對環境監測管理工作的認同度不高,監測人員也大都不重視這方面的問題,以致其缺乏相關的管理知識,不能主動參與到環境監測的管理工作中,使得環境監測管理工作無法有序推進。

      4.2 監測管理工作關系不暢

      縣級監測站作為一個最基層的環境監測部門,各項工作都直接受到上級環保部門的指揮與協調。除此之外,其他同一級別的有關環保工作的部門也對其起著監督作用。而如何處理與上級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工作關系,尤其是如何處理彼此之間的分歧矛盾,是擺在縣級環境監測管理工作面前的一個問題。

      4.3 監測技術能力不足

      要做好環境監測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術作為保障。然而,我國無論是在環境監測技術還是監測設備上都與國際水平有較大差距。尤其對于資金相對缺乏、資源少的縣級監測站來說,現有的監測手段都是以較為落后的人工現場采樣與實驗室分析為主,只有空氣質量的監測實現了自動化。而且,在對污染進行實驗室分析時,分析人員往往不重視監測質量,對監測過程的管理也是有名無實,使得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以及研究價值都大大降低。

      4.4 對質量管理人員的培訓機制欠佳

      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工作大部分由從事監測或分析等的技術人員兼任。而他們的本職工作都是主攻技術,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雖然在環境監測的工作經歷上有一定優勢,但管理思維比不上專業人員,無法很好地勝任管理工作。此外,對于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的培訓也不足,缺乏一個系統的管理人員選拔、培訓和工作質量評價體系。

      5 做好縣級環境監管理的對策

      5.1 明確管理崗位中的職責

      在當前的環境監測管理工作中,由于專業人員不足,這使得監測管理工作不被重視,管理效率也不高。要做的便是組建出一支專業的監測管理隊伍,并將管理責任明確到人,明確到位,提高工作效率;要健全相關的監督制度,對管理人員的工作進行監督,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促進其認真完成各項管理任務,為環境保護事業帶來積極影響。

      5.2 改變縣級監測站運轉模式,保證環境監測質量

      縣級環境管理監測的模式都是采用監測站監測,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環境變化的要求??h級環境監測部門的形式已經足夠成熟,可以逐步取代監測站的模式,相對獨立地展開各項監測以及數據記錄工作,為環境保護的其他工作提供充足準確的數據支持。

      5.3 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若要改善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工作,還應對監測部門內部進行強力的監管,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由于環境監測大都在室外進行,受天氣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較大,而若是為了避免環境的影響而選擇在室內監測,則會大大降低數據的真實性。因此,在進行監測前,監測人員應做好充分的考察研究準備,選定最合適的檢測點。同時,對于收集而來的數據,監測人員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按照操作規范結合專業知識科學分析,保證監測的準確性。

      5.4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全員綜合業務素質

      環境監測的每一個方面都離不開科學高效的管理。參與監測過程的每一個人員都是不可或缺的,其工作質量、業務水平、表現以及工作態度等,都對監測結果起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要想真正提高環境監測質量,必須加強當前的監測人員隊伍的建設,對其進行相應的業務培訓,更新其工作理念及監測技術,提高監測人員的整體素質。

      5.5 健全管理人員督查與獎懲制度

      加強對縣級監測管理隊伍的建設,除了對人員進行相關的專業培訓外,還需建立健全對管理人員的督查以及獎懲制度,提高人員工作積極性。不定期的對管理人員的工作表現進行督查,并根據檢查結果實行相應的獎懲。對于在各項管理工作中表現突出或有貢獻的人員給予相應獎勵,對于態度懶散、工作懈怠的人員給予警告或一定的懲罰,借此來督促人員盡心盡力投入工作,發揮榜樣的力量,營造積極緊張的工作氛圍,提高監測管理隊伍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田曉飛.試論縣級環境監測站的污染狀況及防治措施[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

      [2] 欒輝,張譯之,張芳,王淑梅,鄒誠誠.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的幾點思考與建議[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