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英語語法教學范文

      時間:2023-01-27 00:50:19

      序論:在您撰寫英語語法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英語語法教學

      第1篇

      關鍵詞 語法教學 課程改革 交際功能

      1 英語語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1.1語法學習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必要條件學生在接受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育中必須掌握比較系統的以語法知識和語法能力。沒有一定程度的語法知識和語法能力,勢必阻礙語音和詞匯學習,會影響學生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的可持續發展。

      1.2語法是掌握語言必用的工具

      語法是對語言中存在的規則性和不規則性所作的概括描述。其形式是一套規則,其作用是將負載語音的詞匯組合成語言并生成言語。因此語法是學習者掌握語言的完善而有價值的工具。

      2 語法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教師要更新觀念大膽改革,在教材與教學設計上多下功夫,把抽象單調的語法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實際、教材實際等結合起來,使語法教學情景化、形象化、交際化,以優化教學設計來達到優化語法教學的目的。具體方法歸結為以下幾點

      2.1歸納、演繹法

      歸納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推理方法,是由一系列具體的事實概括出一般原理。歸納具有概括、總結的特征,同時具有發現事物某些新現象的功能。歸納有觀察一分析對比一歸納幾個步驟。演繹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法,就是從已知的事實出發,通過邏輯推理,得出新的結論。

      2.1.1歸納法程序

      首先,觀察,提出語法例詞或例句,使學生理解例詞或例句;接著分析與對比,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出例詞或例句在形式上或用法上的異同;再歸納,在教師的啟發下,讓學生自己說出有關的語法規則,然后由教師予以肯定或補充;最后,進行有關語法點的操練或產出性實踐。

      2.1.2演繹法程序

      先呈現語法規則,教師提出并講解語法規則,而后舉出例詞和例句,教師提出例詞和例句,引導學生觀察,并進行分析和對比。接著解釋語法規則。教師先用一個例詞和例句解釋有關的語法規則,再讓學生用其他例詞和例句解釋語法規則,以加深印象。最后鞏固練習。語法教學中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使用、交替使用歸納法或演繹法,或歸納之后再演繹,或演繹之后再歸納。

      2.2口語活動法

      口語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是調動學生進行言語交流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學習語法知識和提高語法能力?;顒拥姆绞胶芏?,諸如:

      2.2.1調查活動

      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在交際活動中完成調查任務。如在學習形容詞和副詞比較級時,教師結合功能項目“making comparison”要求各小組選擇某-話題(如food,seasons,sports,co]ours,months,music等),通過調查活動,寫出調查報告或完成相關調查表,然后進行小組匯報。

      2.2.2課堂討論教師針對所教的語法項目,給出話題,學生在討論中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解決問題。

      通過口語學語法是現行教材中提供的主打活動項目之一,這類活動針對性強、以任務式和小組互動為主導,非常適合于低年級學生的語法學習,但是對于中、高級的僅僅靠口語活動還不夠,應當配合書面形式的語言輸出活動以及語篇理解的訓練。

      2.3任務學習法

      任務學習法是把一個語法點作為學習的任務,通過一系列小組活動的形式,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在語法教學中運用任務式教學法能增加學生語言操練機會,提高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質量,活躍課堂氣氛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4語法聽寫法

      語法聽寫法是以篇章為基礎、以學生需要為出發點的一種教學法,旨在幫助學生在篇章基礎上學習、運用和掌握語法。語法聽寫法包括準備階段,聽寫階段,重寫階段,分析、糾正4個步驟。

      2.5系統復習法

      系統化復習是將一定量知識相關聯的語法點集中起來加以復習的方法,它有利于知識的正遷移、避免負遷移,提高學習效益。

      系統復習法適合于復習階段的教學,不一定適合接觸新知識階段的學習,否則會出現“線索過載”現象。

      2.6CR活動法

      外語習得是有意識的學習活動,學習者只有有意識地識別目的語的特征,才能獲得目的語的規則系統。認知心理學認為,CR活動(consciousness-raising“增強意識”)有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展示和觀察,教師的任務是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語言的形式和意思上,引導他們觀察這些形式和意思在情景中是如何運用和表達的;第二個步驟是操練,讓學生有機會練習所觀察到和所理解的語言內容;第三個步驟是言語產出,通過交際活動,使學生有機會對所掌握的語言形式和內容加以運用。CR活動采用的是OHE(observation-hypothesis-experiment)模式,而不是PPP(presentafion-practice-production)模式,其實質就是加強學習中的有意注意,促進學生的語言意識和敏感性。CR活動有三種功能:把學習者注意力吸引到語法形式上來,提高他們對特殊語法形式及意義的理解能力,幫助他們理解如何在不同語境中正確運用語法形式。

      3 語法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3.1注意系統性

      系統論認為,一個嚴密合理的事物系統,其整體功能大于部分之和。沒有對整體的綜合感知,對部分的認識必然是孤立的,片面的。因此,在語法教學中,一定要把“學生所接觸過的某一類語法現象的點點滴滴進行歸納,由點到面,建立系統”。

      3.2注意層次性

      一個語法項日有很多內容,很多例外,不能把這些內容和例外一股腦兒全部教給學生。講解語法不僅要注意有系統有條理,還要注意層次性,由一般到特殊,由簡單到復雜,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3.3注意趣味性

      首先,注意講解方式的多樣化,避免單一化。要想方設法使你的講解擺脫傳統語法教學的套路,增加新穎性。

      其次,注重語法的交際功能也可以提高語法教學的趣味性。教師不能為語法而教語法,教語法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不僅要把合乎語法的句子教給學生,還要注意營造真實的交際語境,以達到教學目的。

      3.4注意簡約性

      有些教師喜歡講一些脫離實際的語法理論,把語法弄得高深莫測,使學生望而生畏。例如現在大多數語法書和教材都不再區分現在分詞和動名詞了,而是把二者看作一種形式,即-ing形式。但是不少教師還是按照傳統語法的劃分,不惜花費大量時間來講解二者的區別。這種區分對理解這種形式在句中的作用沒有任何幫助,只會給學生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第2篇

      [關鍵詞] 英語 語法 教學改革

      人之所以能凌駕于其他動物成為地球的主宰者,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人能按自我意愿、利用工具完成工作和族群內存在一整套用于相互交流的語言系統。語言是人類社會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相互溝通的基本手段,而語法則是各種語言的語義框架和結構基礎。沒有語法,語言便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英語作為國際交流主要語種,英語教學在中國等非英語母語國家就尤為重要。在當前國內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目標非常明確――學生能準確表達自我意見,具有準確的英語交際能力。由此可見,深入學習英語語法便成為職業英語教育工作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途徑。

      一、英語語法的定義

      何謂英語“語法”?就兩部權威英漢詞典的解義如下: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Sixth edition):

      Grammar [C](linguistics)a particular theory that is intended to explain the rules of a language or of language in general.

      《the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Grammar [uncountable]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change their forms and are combined into sentences, or the study or use of these rules.

      二、語法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1.從上述定義中可知,英語語法是對英語語言本生的規范,是對語言現象的總結和描述。掌握英語語法規則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語言本體,明白英語詞形變化和遣詞造句的規律,有助于學生培養正確理解英語和準確運用英語的能力。

      2.從英語教學目的來看,英語語法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書面表達、口頭表達的準確性。

      3.從語言環境來看,我國有別于新加坡、印度等其他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亞洲國家。在我國,學生對英語雖不陌生,但缺乏必要的英語語言運用環境,大部分學生除課堂教學外,基本無法在社會交流中運用英語進行實踐練習的環境。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把握好學生學習、掌握英語語法的實際強度和韌度,才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促進他們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三、現今語法教學的誤區

      雖然英語語法教學被認為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但在當前“淡化語法、注重語用”的實用思想下,語法教學已處于一個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教授英語語法?教到什么深度?如何鞏固教學成果?如何將英語語法與現代英語運用有效結合?這些都令許多英語教師深感困惑,而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在多數英語教師通常的做法是:先講解語法規則,然后讓學生根據講解的語法規則進行一定量的機械操練,之后再通過其它各種課堂活動或相關練習來鞏固所學的語法知識,即“教師講解學生模仿課后鞏固”這一固有的模式。這一模式有其自身的優勢,將某一語法全數概括,利于通過相關英語考試。但這一模式也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和熱情,扼殺了學生主動求知的能動性,學習語法的鑰匙仍掌握在教師手中,學生唯有被動地接受,機械地服從。這種模式的最大劣勢就在于違背了語言學習的自然規律,完全將語法知識和語言本身割裂開來。

      傳統的語法教學方式是精講多練,采用的是先理論、先規則、再練習的教學模式,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辛辛苦苦地練,老師和學生多習慣于通過判斷性的多項選擇題來檢驗、鞏固語言知識,好像只有這樣師生雙方才算配合默契,教師和學生心理才踏實。但這樣的語法教學并不是最理想的訓練方法,語法知識的記憶并不能保證語言的正確應用,語言教學不是我教你學,更不是我講你聽,語言不是只聽就會的,是必須有大量的參與和親身實踐,才能使用這門語言。

      四、語法教學模式的探索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頒布的目的就是要改變傳統教學中過分強調語法知識的講解和傳授的狀況,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領悟語法知識要點,讓學生能夠與外國人交流,能讀懂英語文章,能聽懂外國人講話,而不是成為語法專家。所以,在實際教學中片面強調語法中的特殊情況、考查特殊情況只會使學生糾纏于細節,無助于真正、全面的學習英語語法中的精髓。筆者認為:“在實際教學中應強調模仿、運用普遍規律;對于特殊情況,遇到了就解決,無須太過強調,更不必過多考查。這樣才不會讓學生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窘境,英語水平難以大幅度提高。要從前述的固定語法教學模式轉變為點撥下的暗示與啟發式教學模式,要在教學理念上進行革新,轉變認識和改革教法。

      1.語法教學中的情境設置

      講授語法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特定的場合及情景中準確運用語言形式來實現社會交流。在實際英語交流中,同一語句在不同上下文或語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實際交流意義;同樣,同一實際交流意義在不同場合也可以用不同的語句來表示。因此脫離具體的語境和上下文,語句的實際交流意義是無法確定的。

      人類的交際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的,這是因為人類表達思想和吸收信息都依賴于一定的語言環境。因此,學習和使用英語詞匯、句型結構、語法規則及運用這些語言知識進行對話交流等都應在特定的言語情景中進行。教師讓學生在真實的言語情景或模擬情景中,充分動用自身的語言組織思維,才能真正理解具體情景中所傳遞的語言信息和語言材料。

      2.教學模式在語法教學中的運用

      通過長期實踐本人認為在英語語法教學中,使用歸納法比演繹法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分析和綜合能力,更有益于培養學生探究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語法教學不能停留在讓學生發現和歸納語言形式和規律的層面上,還應將其融入到英語實際運用中去。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可采用以下兩種教學模式:(1)新授語法:“觀察―發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教師在遇到新的語法項目時,不必花大量的時間去講解和操練,而應該采用“觀察―發現―討論”的方法來專項突破,在其過程中要特別通過實際運用幫助學生內化。(2)語法復習:“集中呈現―對比分析―專項梳理―鞏固運用”,在應試階段需要系統地復習語法,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歸納,梳理語法知識,加以鞏固運用。在其運用中應把握三個維度:形式、意義和用法,復習時的重點應該是意義和用法。

      第3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與發展,各種教學理念也應運而生。在強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當前社會,英語更是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一直以來都被忽略的語法教學,也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漸漸地被提上日程,越來越多的初中英語教師也開始重視起英語語法的教學,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卻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問題。

      一、初中英語語法學習的重要性

      英語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之一,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學生掌握聽、說、讀、寫的技能,而英語語法作為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其進行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語法是英語學習過程中語言運用的法則,人們在學習一種語言時,必須要遵守語言運用的規則,只有爭取的掌握規則,才能更好、更快的學習英語;其次,語法能力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運用,但是卻忽視了語法的教學,其實語言能力是由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組成的,而在語言知識的學習中,語法恰恰是它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再次,語法并不是語言學習的目的,而是學習的途徑。語法作為英語學習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做到與聽、說、讀、寫等技能充分的結合,從而實現語法在語言交際中的成功應用;最后,語法是語言結構的規律。語法能力的掌握對于學生提高英語的書面運用能力、口語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如果可以掌握語法,往往也可以更好更快的了解文章的語意和內容。因此英語語法的學習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是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的。

      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可遵循的教學方法

      (一)語法的情景化教學

      語法的情景化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情景化模擬的手段對特定的情景進行設計,然后在具體的情境中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具體的練習。情景模擬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對語言進行描述,同時還可以通過圖表、錄像帶、以及動作的模仿等方式實現語法教學的情景化模擬。例如:教師在進行過去進行時的課堂教學中,可提前錄制一段關于本班學生課下活動或體育課堂的MV,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播放此錄像,這樣就可以通過具體的情境讓學生明白國企進行時的具體應用。例如:

      學生甲:What was Kelsey doing at 6:40 last Tuesday?

      學生乙:She was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學生甲:Was Dave playing basketball with Kelsey?

      學生乙:No,he was playing football.

      通過這樣一問一答的句式,不僅可以將過去進行時的情景進行生動直觀的表現,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學習英語的興趣,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并且情節模擬教學法的運用還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在教學活動結束后,還可以通過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件入手引導寫生以小組問答的形式進行自主練習,互相詢問。

      (二)語法的活動化教學

      語法的活動化教學是指教師在進行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對所學習的語法進行掌握和運用,以達到在運用中學習、在學習中運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在英語的一般將來時的授課過程中,講師可以先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他們對將要進行的周末露營活動進行討論,并使用將來進行時的句式進行交流。例如:

      學生甲:Where are w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學生乙:We are going to have it in Beihai Park.

      學生丙:When and where shall we meet?

      學生乙:Shall we meet at the school gate?

      學生?。篒’m going to take some fruits and watch.

      當學生熱烈的討論過后,教師可以布置任務,讓各小組的學生使用將來進行時的句式制定一份小組內部的周末露營計劃,并且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匯報。通過這樣的活動化學習,學生再掌握了將來時的用法、豐富了課余生活的同時,還也建立了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關系。

      (三)語法的團隊性教學

      教師在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打破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性,以此激發學生在英語語法學習中的興趣,提高語法學習的積極性。在語法的多樣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語法的團隊性教學的方式。具體的應用過程如下;

      首先,課堂的氣氛對于學生的學習可以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可以先活躍一下課堂的氣氛,這樣不但可以舒緩學生緊張的情緒、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始前,先穿插一段英文歌曲;其次,教師還可以依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對那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比較難以記憶的語法內容,尋求簡單的記憶方法;最后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活動中安排一些英語競猜小游戲等等,在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可以幫組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進行鞏固提升。

      然后,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水平對其進行分組,并且根據小組內成員不同的英語基礎以及學習能力對其進行安排和布置任務,使學生通過集體的努力,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任務。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總結: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的學習中,教師不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同時也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英語的語法教學在英語的學習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同時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加強對學生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視和關注的同時,也要針對英語語法的教中學不斷地革新教學方法,以尋求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張素華.新課程下如何進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J].基礎英語教育,2009(05):60―65

      第4篇

      關鍵詞:英語語法 語法教學 多樣性

      每當我們談起英語技能,總會有人認為英語只要掌握聽、說、讀、寫這幾個方面就可以了,沒有意識到英語語法的重要性,更有人認為語法知識抽象的理論知識,學多了自然就會了。這種想法普遍存在。如何讓學生重視語法課程的學習,如何通過語法來提高英語的技能,是英語教師要思考的問題。英語這種語言,不僅是教學生單詞、短語和句型,還要學好句子和文章,而所有的句子和文章都是由語法串聯起來的。沒有語法就無法對英語文化進行表達和理解。

      一、英語語法的重要性及學習現狀

      1. 英語語法研究的范圍

      所謂的英語語法,就是基于英語中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的主干,是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梢哉f,語法就是把學習者所學的單詞和短語按照固定的法則和規律組合起來,從而達到能與別人溝通和交流的目的。英語語法是針對英語語言的語法進行的研究,指英語中語言的結構規律。包括詞法和句法。英語的語法具有規范性,同時也具有描述性。語法知識是不能通過簡單的表述規則就傳授的,而是在接觸目的語中潛意識地習得的。

      2. 學習英語語法的重要性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識到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在短短的幾年之間,學習英語似乎被演繹成一種全民的事業,亦或是在當代社會下生存的基本本領。每個人本著學習英語的不同目的,選擇著不同的英語學?;蛘哂⒄Z學習班。與此同時,各種英語教學機構和組織也像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對英語最根本的學習――英語語法的學習,應該是統一的、基礎的更應該是扎實的??梢哉f,沒有語法的英語教學不是真正的英語教學。

      二、我國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及誤區

      1. 有些教師沒有意識到語法教學的重要性

      在英語教學中,開設語法教學的根本目是要使學生在擴展詞匯和短語的同時,正確、熟練地掌握英語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然而英語課堂上,教師往往只注意書本上現有知識的傳播,例如詞匯的背誦、對話和課文的講解,而常常會忽略課本內有關句法結構的系統講解。即使有的教師會在上課時講解語法,但也都會采用的是就事論事的講解法,這種割裂式的講解和翻譯的模式,往往會給學生造成“霧里看花”的感覺。導致學生的語法知識薄弱、句法概念不清、語言運用能力差。

      2. 有些英語教師過分強調語法的重要性

      還有些英語教師過分強調英語語法的作用,認為學習英語就是學習英語語法。這些教師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語法知識的傳授和練習上,結果使活生生的語言材料變成了語法點。面對學生出現的錯誤,也要從語法角度去分析,靠講解語法規則來糾正錯誤。這種過度的語法監控壓抑了學生正常的語言體驗,破壞了學生語言能力的學習和語言應用的發展。

      3. 語法課中不重視文化的差異性

      語言學家Lado認為,語言學習者很容易將母語的特征遷移到第二語言的學習中來,所以當兩種語言出現結構相似時,就會產生“正遷移”的現象,可能會促進外語的學習。相反,當兩種語言的結構不同時,就會產生“負遷移”的現象,影響到第二語言的學習。因此語法課程的教學中要給學生進行文化的引導,可采用對比法加深對學生的文化差異和語言差異的了解,培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自覺轉變意識,更好的掌握語法規則。

      三、進行語法教學的關鍵點

      1. 通過概念整合的原理,歸納語法特點

      教師可以將英語語法的內容進行適當而有機整合,在語法原理相通的知識點中,刪除一些瑣碎的部分,采用聯系、歸納和演繹以及對比等多種方法進行語法教學。例如在講主語從句這一語法點的時候,可以隨便結合賓語從句和表語從句等名詞性從句,使學生更加清晰和明白不同從句之間的差異。這樣使學生的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讓他們真正懂得語法之間的橫向聯系,同時也明白語法之間的差異,使語法知識在學生內化過程中被理解和吸收。

      2. 重視英漢語法中的內在聯系,分析其結構的差異

      由于不同的語言之間總是有相通的部分,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對比英漢語的語法結構,比較他們相似和不同之處。英語教師還可對中英文的表達進行對比,來加深學生的理解。例如英語中更容易出現被動語態的結構,而漢語中相對少一些。所以在翻譯句子時,就容易造成學生的誤解和語態辯識的難度。例如“公園里建了一個教堂”,很多學生容易按照漢語的習慣把作狀語的“公園”當做主語來翻譯,但是只要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一下,學生就能明白實際上這是屬于主動形式、被動意義的結構,用英語表達時應采用被動語態的形式。

      3. 創設語言環境,多做語法練習

      語法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體現為條文性的語法,也可在具體的語言活動中進行應用能力的培養??梢宰寣W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英語語法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語法的能力。而語法應用技能的掌握離不開大量的練習和運用。在語法練習中,教師可以采用學生喜歡的練習形式,例如改錯的形式、英漢翻譯或者寫應用性的文章等,而且采用的主題要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工作,要與時代的潮流緊密相關,不僅會激發他們思維的積極性,還能培養他們注重句子結構的運用。

      4.在課堂上利用直觀教學法來講解英語的語法

      雖然英語語法大多以抽象的形式出現,但是英語教師還是可以利用直觀的教學法來進行語法教學。例如教師在講到英語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時候,可以采用一些直觀的東西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們就會明白形容詞本身有比較級和最高級的形式。還可以讓學生尋找身邊可以利用的例子,做到舉一反三,在這樣的英語學習中,學生也能感覺到學習英語語法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王燕群.學習英語語法兩忌[J].新課程(教研).2010,12.

      第5篇

      一、阻礙語法學習的因素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與我們的母語漢語有著很大的差別,這種差別不僅體現在語句構成還體現在語法上。由于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每天接觸漢語,我們的思維模式與漢語是密不可分的。而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英語的思維模式與漢語的思維模式有著截然不同的地方。因此,學生在短時間內是很難接受和習慣,部分學生在剛接觸時甚至會出現討厭的情緒。特別是苦澀難懂的語法,在學生剛接觸時學生一頭霧水。特別是要分析比較長的句子的語法時,不僅學生難以理解,老師也難以向學生明白地講解。此時,英語教師應該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不僅從學生方面尋找問題所在,還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案,進而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問題。

      二、語法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一)過分強調語法的重要性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就是老師在課堂上一味地教,課堂上絕大部分時間被用來講解英語語法。在英語語法教學活動中上課節奏也比較快,老師只顧在黑板上講解枯燥的語法知識,由于節奏比較快,學生在課堂上專顧記筆記,來不及思考,導致在考試時并不能熟練正確地運用語法知識,特別是遇到比較長的英語句子時,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這種傳統的過分強調語法的英語教學方式,由于忽視了學生在英語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得英語的語法教學活動難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二)新課改下的語法教學現狀

      雖然隨著英語課程的不斷改革,在英語新課標的指導下,英語語法教學活動的情況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還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部分英語老師對新課標的理解有一定偏差,錯誤地認為新課標淡化了英語語法的重要性,于是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刻意避免英語語法,在課堂上講解的大部分內容與新課標所要求的截然不同,這樣使英語語法教學從一種誤區進入另一種誤區。同時也把學生帶入了學習英語語法的誤區中,認為英語語法不再重要,進而慢慢地忽視英語語法的學習。這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很不利。

      三、依據新課改,改良英語課堂語法教學模式

      在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要科學地參考新課標對英語語法教學提出的要求,英語語法教學活動不再僅僅以考試為目標,應該以實用性為原則,要把語法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系起來,調動課堂氛圍,讓學生成為英語語法教學中的主體,讓學生掌握英語語法教學的節奏,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同時還要不斷探索新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和方法。

      (一)情景教學

      在英語語法教學活動中,老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由于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度過,對社會不甚了解,更不用說用英語去交流。因此,在英語語法教學中,英語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上述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英語課堂上設置一些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場景,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模擬的英語場景中自由發揮,讓學生切身體會英語交際,并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這種英語教學方法不僅會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還會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打破隔閡,同時也鍛煉了他們對英語讀、聽、說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樂趣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任務型教學

      在英語語法教學活動中也可以引入任務型教學,所謂任務型教學就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制定教學方法。要抓住學生的心理,讓學生自己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任務的形式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性去完成。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學生進行小組形式的教學,給每個小組分配同樣的任務,鼓勵小組內同學先單獨思考然后小組內討論,最后讓各小組進行心得交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語法知識,并對表現優異的小組進行適當的獎勵,讓學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從而體會到英語語法學習的樂趣。

      (三)注重外顯和內隱知識的雙重教學

      所謂外顯知識是學生通過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獲取的知識。而內隱知識是學生在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下潛移默化中學到的知識,沒有受主觀意識的遣使,是一種在無意識的情形下學會的知識或者本領,就好比是一個正在學說話中的孩童,在受到周邊環境影響下無意識地學會了說話。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方面要將語法知識講授給學生,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消化知識,掌握知識,更要注重內隱知識環境的營造,讓學生在無意識形態下學會語法知識。

      第6篇

      一、中職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許多中職英語教師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淡化語法教學的傾向,即只重視聽說,不教語法或少教語法。遇到公開課、優質課以及教學經驗交流,教師們更是回避語法。這樣就導致了中職生的語法水平下降,嚴重影響了英語技能和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也妨礙了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筆者在教學中也發現學生在運用英語的時候語法錯誤很多。有的學生由于缺乏語法知識,語言表達支離破碎,甚至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影響了交際活動。而語法作為語言內在結構規律的總結,是語言交際的基礎,語言交際的流利性和準確性都有賴于語法??梢?,在中職英語中進行語法教學仍有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連交際教學法的主要奠基人威爾金斯(Wilkins)也說:“語法還是要教的?!蓖柦鹚乖凇兜诙Z言學習和教學》一書中明確提出:語法是學習的中心,是保證傳情達意的必要手段。語法能力是掌握語言形式的知識體系,是語言實踐能力的前提。因此,語法教學應當是中職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于中職英語教學中的一條主線。

      二、中職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

      1、多媒體式教學法。多媒體的顯著優勢是能夠把文字、圖形、影像、動畫、聲音及視頻等多種媒介信息合成和綜合。

      2、任務式教學法。任務式教學法用于語法教學,使學生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達到語言學習為交際服務的目的。

      3、交際式教學法。當前的外語教學改革中,我們應當力求語法為交際服務,在交際中學語法。這樣,學生不但不會覺得語法抽象、枯燥、乏味,反而會覺得它有趣實用。

      4、探究式教學法。探究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習方式,它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究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5、趣味式教學法。教師在教語法時要重視學生的參與,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趣味性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原本枯燥的語法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6、語境式教學法。語法教學是為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服務的,而交際離不開語境。

      7、敘述式教學法。采用敘述法教學語法知識點不僅能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中積極動腦,合理地展開想象,還能使其自如地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表達自己的思想。

      8、替換式教學法。借助已學過的知識,用替換的方法學習新的語法,學生更易于接受,同時這也是一種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有效方法。

      三、中職英語語法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區別要求,突出重點。中職英語教學大綱對不同的語法項目作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師要在區別要求的前提下確定語法教學的重點。

      2、適當集中,系統歸納。中職英語教材采用循環式編排語法項目,即把同一個語法項目分層次、分階段在教材中呈現,有其優點,但卻割斷了語法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其缺乏系統性,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語法知識。

      這樣的集中與歸納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掌握所學的語法知識,并加以鞏固和運用,形成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提高了學習語法的效率。

      3、情感投入,富有激情。在師生關系中,情感有著巨大的凝聚力,學生最尊重富有教學激情的教師,也最愛聽飽含情感的教學語言。因為教師在課堂上的評價對于學生的自信心的建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我們要及時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使他們有一種成就感,使他們獲得主動學習和探究的動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中職英語學習中。

      4、加強閱讀,提倡寫作。語法教學應與閱讀活動緊密結合。閱讀過程是學生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的過程。通過分析閱讀中遇到的一些語法現象,學生會加深對這些語法現象的理解。

      5、改變觀念、文化滲透。英語的語法有其邏輯形式、結構,它們是在交流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因此必然受到語言使用者心理的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英語教師在教語法時,應注意英語語法的心理因素,讓學生懂得一些特殊的表達方式和慣用語。

      第7篇

      關鍵詞: 高職高專 英語語法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

      當今,在語言教學中,隨著交際教學思想的傳播,語法在教學中的地位被逐漸削弱,出現了“淡化語法”的現象。語音、詞匯、語法作為語言的三要素,都是學生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在英語教學中,開設語法教學,根本目的在于使學生在擴展詞匯、短語的同時,正確、熟練地掌握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任何版本的語法書和教材都應該按照從基本的詞與詞之間的法則到句子與句子之間的法則逐漸過渡,實現由簡入深的教學原則。

      一、英語語法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語言是由句子而不是孤立的詞組成,而句子的構成靠一定的規則,因此,在英語學習和教學中,語法是必不可少的。讓學生懂得語法規則、結構的內在機理有助于其記住有關的規則和結構;對規則、結構理解得越深,運用語言就越自覺、越準確;同時還能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所以,語法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習者習得知識和正確靈活運用語言的效果。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設計一些趣味性強、真實性和實踐性突出的英語語法教學活動,更新觀念,制定措施,層層突破,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掌握理解語法術語和基本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高職高專英語語法教學現狀分析

      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是課堂聽講,而傳統的英語教學法實際上是“語法翻譯教學法”。其特點主要表現在:(1)遵循準確―清晰―流利的教學原理。(2)老師講課的時間大于學生說英語的時間。(3)重知識,輕技能?,F在流行的課堂教學方式的主要弊端一是大班英語教學,教師面對的授課班級人數越來越多,師生交流困難,難以創造師生和諧互動的課堂環境。二是課堂教學手段死板,當前普遍采用的傳統“語法翻譯教學法”過分強調文字翻譯的訓練,單純通過對脫離語境的語言材料進行分析,使學生只學會理性的句法分析,不利于培養學生聽說方面的交際能力。在實際語法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學生在語法學習和使用中最困難的是語法頭緒太多,顧此失彼,并且大學英語語法學習比較枯燥乏味,且多數知識點已在中學學過,學生免不了會出現積極性不高的現象,這就更加顯得語法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三、語法教學活動設計示例

      1.探究性教學法

      其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中心,研究為手段,實踐為途徑,過程體驗為重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目的的一種學習方式。實施中有三個相互交叉推進的階段――進入問題情境、實踐體驗、表達和交流,即外語教學“3P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在Presentation這一階段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即發現、探究問題);在Practice這一階段中,讓學生前后聯系,探求相應的記憶策略,加上教師的適當指導,然后操練(即探究、實踐問題);在Production這一階段中,讓學生展開聯想,實際運用。比如在學習比較級、最高級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通過實物比較(如三個球,三個高矮不一的學生,三本大小不一的書),和學生進行問答,引出所講內容,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然后給他們相應的例句,讓他們從中找出不同之處,嘗試總結其中的規則,同時加以適時地提醒并總結。然后讓學生進行反復操練,如根據其用法,編對話或說一段話進行free talk。這樣一來學生既能掌握語法知識,又能學會靈活運用語言,達到語言交際的目的。

      2.情境教學法

      即教師應利用真實的環境或創設模擬情境進行語法教學。其中包括利用實物、真實的語境、狀態語言、非語言手段及多媒體手段,使語法教學更加形象化、直觀化、真實化和趣味化??衫脠D片實現語法情境化。例如,老師在講到英語的形容詞和副詞有自身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時候,可以采用一些學生們身邊最直觀的東西和現象。拿一個簡單的英語單詞“long”來說,老師可以準備三把長度不一樣的尺子,取出其中的兩把,問學生:“Which is longer?”學生會說:“The first one is longer than the other one.”然后把三把尺子全部拿出來,問學生:“Now,which is the longest?”在這樣的一問一答和直觀的感性認識中,學生們自然會明白形容詞本身有比較級和最高級的形式。同樣,在說明副詞使用中也有比較級和最高級的區別時,教師也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比如,可以拿來一張畫有三輛不同速度的汽車的圖片,問學生兩輛之間誰比較快,再問三輛之間哪輛跑得最快,學生就會明白副詞“fast”也有比較級和最高級的形式。以上的講解演示完,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自己仿照老師的形式來造出同樣形式的句子。起先情境教學,可把抽象的語法知識具體化,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使學生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3.活動教學法

      即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語言,調動起學生的認知結構和主體意識。這可以充分地發揮高職學生性格比較外向的優勢。學生思維活躍,記憶就會更深刻。教師應把語法規則活化為活動,把教學活動活化為交際活動。設計巧妙、難度適宜的游戲活動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練習if引導的虛擬語氣時,老師可設計“接龍游戲”,即一個學生說完一個由if引導的虛擬語氣的主從復合句后,下一個學生造句時須將前一個學生所說的主句內容作為自己從句的內容。比如:S1:If you came here,you would know the truth.S2:If you knew the truth,you would change your mind.S3:If you changed your mind,you would fly there with them.S4:If you fly there with them,you would have an usual experience.這種開放式的練習,既可練習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又可加深學生對所學語法現象的理解,同時學生造句不乏幽默與樂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

      總之,語法教學的方法很多,要明確語法是實踐語法,而不是理論語法,語法教學要以實踐為綱,以交際為中心,以技能為核心,同時要引導學生學習的思路。學生對語法學習的目的要有較深刻的認識,把語法作為手段來學,作為橋梁來用,克服為學語法而學語法的偏向。采用豐富的課堂教學手段,學生就能提高英語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楊細萍.略談大學英語語法模塊教學[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2007.

      [2]孫鳴.英語學習與教學設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