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范文

      時間:2022-11-29 08:24:05

      序論:在您撰寫課題研究實施方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第1篇

      一、課題的提出

      1、 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新課標倡導課堂教學不但要關注知識的傳授,而且要學生學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與體驗。因此,我們期望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倡導一種學生積極、主動、熱情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包括課前準備、課堂交流、課后拓展。

      2、 學校發展的需要。學校通過上階段試行課堂發展性語言評價的實驗,已形成了自主、合作、互動的課堂學習氛圍。因此,在這一階段我們將進一步拓展,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會學。

      3、 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A教育課程改革提出,要改變課程內容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我校學生知識面窄,見識少,因此制定五個“W”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課題研究內容

      課程目標決定課題研究內容。我校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辦校水平、師資力量、學生實際能力,確立了學??傉n題《新課程理念下鄉村小學五個“W”教學模式研究》,這五個“W”指的意思如表所示:

      Know-what

      (學什么)

      知道自己的學習目標

      理解所學的知識

      正確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Know-why

      (為什么要學)

      從個人生活實際感受知識的重要性

      提出所學知識有關含義與什么相關的推測

      已有知識經驗的推測引起爭議

      Know-how

      (怎樣學)

      從各種信息中篩選有用信息

      從知識的意義出發尋求運用知識、經驗與新知的關系

      對怎樣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評價與選擇

      Know-who

      (與誰交流)

      信息的交流(信息&#172;&#172;-篩選-獲?。?,生生合作、師生交流

      Know-where

      (何處搜集,用在何處)

      搜集信息的途徑與方法(實踐調查、電話、網絡),所學的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什么問題的交流

      整個學習內容具體可以這樣操作:課前師生共同制定目標--師生分別搜集與本課有關的資料--課堂師生交流--課堂生生討論--課后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業。圍繞學校課題研究目標,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根據各學科的特點和教學的需要,分別申報和實施子課題(見下表)。學??傉n題的研究成果應建立在各學科子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

      學科 課題 負責人

      學校課題 新課程理念下鄉村小學五個“W”教學模式研究 朱世文

      數學科 整合農村教學資源,使數學課堂生活化的實踐研究 黎素清

      語文科 勤積累 促寫作 譚炳森

      英語科 小學英語雙自主的開放式教學模式 李桂源

      科學科 農村小學科學探究活動教學策略的研究 吳小勇

      三、課題研究目的

      運用此模式,進行課前準備,課中體現,課后拓展。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解決此模式相關的五個“W”,使課堂教學緊密地聯系生活實際,知識源于生活,當然更要用于生活。因此,該模式的確立就是為了使教師與學生建立愛教樂學、和諧民主、互動發展的師生關系,并且創設一種多參與、多搜集、多交流、多探討的樂學課堂情境。

      四、課題重點解決的問題

      1、這個教學模式改變教師一言堂,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形成教以人為本,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該模式做到了不受定勢的影響,不受傳統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和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將教師的教讓位于學生的學與師生的互教互學,如何學,學到何種程度不以教師意志而定,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這個教學模式建立,改變部分教師“教教材”的現狀,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完美結合,使學生準備于課外,得法于課內,受益于終身。

      3、課題方案中提出的問題就是解決執行新課程中教學目標把握的兩種偏差:

      (1) 只重視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的過程。

      (2) 只重視課堂形式,而忽視對知識的傳授。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與原則

      以行動研究法、實驗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實施全程,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理論--實踐--理論,并以文獻研究法收集資料,補充完善。

      1、全體發展的原則。強調在教學過程中, 應該給每一個學生參與探究的機會,把學生看作學習活動的主人,讓他們經歷知識的探求過程,創造自我發展、互相交流、評價的機會,著眼于全體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2、能力培養的原則。本課題研究以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為目標,讓學生在活潑有序的學習活動中自主質疑、樂于評價、勇于創新,實現“讓知識走進生活,讓能力在實踐中提高”的目標。

      3、師生互動和諧的原則。教學雙方應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師要善于進行角色的轉變,要以平等的合作者、謙虛的傾聽者、真誠的賞識者、個性張揚的促進者出現在課堂上。

      4、個性原則。針對學生認知規律、年齡特點、語感基礎、地區特性、學習環境的現實,適當調整課題的寬度和縱深度,以便更本質地進行課題研究。以實驗班及其人員為典型例子,分階段,有重點地設計和實施課題研究內容,收集具體材料,包括課堂實施方法、步驟,整理分析個案,積極探索不斷改進不足,形成自己理論。

      六、研究階段步驟

      課題研究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分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 2005年10月至2006年2月為宣傳發動階段。在理論學習、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形成共識、明確研究目的和方向,成立課題研究工作小組,確定課題內容,制訂課題研究計劃,請專家進行可行性審定,并向上級科研部門申報課題立項 。

      2、實施研究階段: 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為實施階段。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組織校本培訓活動,提高教師課題研究意識和有關理論。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五個“W”教學模式學習體系方案,學習計劃,促進全員參與。開設試點班,選擇實驗教師,以“五個W”教學新模式為主題組織校本教研活動,在校內進行教學經驗交流,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學質量的提高。每周課題組成員進行交流、匯報,對每一階段的實施情況進行及時的總結,并以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為主要手段,進行過程心得體會及小結。以此構建五個“W”教學模式體系,促進學生敢于交流,樂于自學,善于學習五個“W”教學新模式的形成。

      3、總結階段: 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為總結推廣階段。這階段主要是整理各學科子課題研究成果和各類活動記錄情況,召開結題會議,分層結題,完成總課題研究報告,整理優秀研究成果,并推廣應用。

      六、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學校把課題研究作為“科研促教研,科研興?!睂W校特色辦校的發展目標。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科研工作領導小組,學校的全體行政人員均為課題小組成員,學校的總課題由主抓教育教學工作的副校長負責落實。分管學科教學的行政領導分別擔任學科子課題負責人,做到領導重視、全局規劃、統一指揮、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2、人力資源配置合理。我們選擇的課題小組成員,從年齡上看,青壯年與青年的結合;從教科研業務水平上看,是經驗型與探索、創造型的結合。

      3、制定相關的激勵機制。將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個人教研成果與教師的年度考核評先評優晉升職稱等結合起來,從研究的成果及成果的影響力設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經費保障。學校從學校的經費撥出一定的科研經費,專門保障校本教研、課題研究的開展。

      七、預期成果和完成時間

      預期成果:撰寫有關課題的研究報告及相關論文、教學案例與反思、優秀教學設計等,各個學科并形成具有本科特點的五個“W”教學模式。

      預期完成時間:2008年3月。

      八、最終成果及其應用

      形成自主、合作、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能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進行合作學習,能自主地搜集知識進行交流,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的教學氛圍;培養一批年青的教學骨干教師,特別是提高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各種教學策略的能力,將試點班教師的優秀課例制成VCD,進行交流,推廣優秀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從而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

      九、課題研究組成員分工情況表

      姓 名 性別 年齡 職稱 專 業 工作單位 在本項目中的分工

      劉少玲 女 43 小學高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負責人

      總策劃、監督

      朱世文 男 34 小學高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織實施

      (組長)

      策劃、監督

      李醒群 女 39 小學高級教師 數學本科 從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理論指導

      李泳鋒 男 33 小學高級教師 英語本科 從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理論指導

      林小紅 女 40 小學高級教師 中文???從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理論指導

      黎素清 女 31 小學高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副組長

      (負責數學科)

      譚炳深 男 32 小學高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副組長

      (負責語文科)

      李桂源 男 29 小學一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副組長

      (負責英語科)

      吳小勇 男 29 小學一級教師 自然教育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員

      (負責科學科)

      歐陽伯祥 男 25 小學一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員

      徐小燕 女 28 小學一級教師 小教英語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員

      歐陽志鶯 女 25 小學一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員

      陳麗君 女 25 員級 小教數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員

      李麗霞 女 24 員級 小教語文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員

      第2篇

      課題的提出: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與課程改革的啟動與深入,對課程設置、課程目標體系等進行了全面深刻的變革,給課程的內涵和外延都賦予了新的內容。強調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去詮釋課程的教育功能和目標。 并以信息技術作為基礎平臺和結構成分來支持這場深刻的教育變革。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鑒于此,我把“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的整合”作為研究的課題。

      研究對象:八年級學段學生

      研究內容:

      1. 通過調查研究,來確定多媒體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的關鍵因素。

      2.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生物課堂創設有利于學生探究學習的情境。

      3. 如何恰當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高效、優質課堂。

      4. 通過開展信息技術媒體組合實驗教學實現多媒體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

      5. 通過實踐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案。

      6. 在教學論理論視野下探索以適應新課程和現行教育的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教學整合 的實踐方案。

      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以初中生心理學為理論依據:本著一切為了學生全面發展的研究理念,借鑒先進的 課題研究成果。

      2.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指導:新課程強調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建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可有效的改善學習態度、促進技能和在新情境下概念的應用與創造性能力。

      3.利用成功教育的理論作為研究的理論指導: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加深概念理解學習,再建認知結構的新途徑;能夠減少學生學習生物學科中的挫折和困難,體會到學習的成功和喜悅感,會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生物學,今后選擇生物學作為職業。

      4.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背景下的拋錨式教學作為理論指導:重視有效地設計學習情境和 學習途徑來促進概念的學習與轉化。借助多媒體手段開展有效的實驗教學,促進了學生的觀察、實踐和分析能力。

      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 多媒體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應該在教學論思想的指導下,對學科 教學特征、探究學習所需的情境與過程進行理論與文獻分析。

      2.案例研究法 通過對教學中一些濫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現象或不能正確有效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的課堂個案進行整理和分析,由現象得出結論,為實驗操作提供參照。

      3.調查法 在教學中選擇不同的班級就同一課題進行不同方式的多媒體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整合,調查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分析事實情況,得出結論,證實某種問題,以便改進工作(包括改進研究方法)。

      4.經驗總結法 組織生物教研組的教師對自己平時在生物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方面的經驗與教訓進行座談、討論。即在課題研究中,教師之間相互合作,在研究中反思、總結、提升。

      課題研究的過程:

      (一)準備階段: (2014-3——4 ) 1.查閱資料并進行相關文獻分析 2. 調查目前學生對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應用的意見和建議

      (二)具體實施階段: (2014-5——2014-11)

      第一階段:2014-5——6 1.針對現狀策劃出干預措施 2.設計出 3 個符合整合措施的教學案例 第二階段: 2014-9——10 1. 再次調查經過多媒體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后學生的學習狀況 2. 收集相關數據第三階段: 2014-11 1.對數據整理、分析 2.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

      (三)課題總結階段2013-11第一階段:2013-4——11 1.準備結題材料,完成實驗工作報告、研究報告 2.編匯《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的整合》課題研究材料 第二階段:2014-12 整理檔案資料和研究成果,上傳教科所,準備結題。

      (四)申請課題結題(2014-7——9)

      預期研究成果:

      第3篇

      高麗松

      一、研究背景: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反對填鴨式、注入式教學,解放學生的思維,尊重學生的人格,發展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面向新時代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如何學習,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在學習上獲得主動、自主和獨立。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語文課題組將在上級相關部門和學校教科室的領導下,以推進課程改革為核心,加強我校的教學常規建設,完善我校的語文師資隊伍建設,大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認真進行課題研究,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為學生創設和提供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提高語文教育教學質量,讓每個孩子都接受良好的語文熏陶。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研究的總目標:

      1、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2、拓寬學生自主性閱讀的渠道,擴大閱讀面,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3、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讓學生能讀通文言文。

      4、通過無命題自由習作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審題,立意,自由寫作的能力。

      (二)預期目標

      1、使學生"會學"、"善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特別是在學法指導方面的能力,并不斷總結,不斷實踐,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探索初中生學習方法指導的途徑及方式,形成系統、實用、開放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法指導模式。

      四、研究措施:

      1、建立課題組,形成管理網絡。由校長顧問,教導處監督,教研組長組織實施,教研組長、組員具體開展,做到分層管理,步步落實,確保課題研究順利運行。

      2、注重教師培訓,加強理論學習。

      實施"學法指導"的實驗研究,對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業務素質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組內首先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弄清"學法指導"的實質和任務,明確課題研究的目標。

      3、強化過程,加強全程管理。

      首先開展課題研討活動,使研究者明確研究的任務和目標;( .網)其次是加強調查研究,把握學生在實驗前、中、后三個不同階段的學法水平,以有的放矢的實施指導,不斷修正課題研究方案,使課題研究工作更趨科學化和規范化;再次是開設學法指導課,選擇課題承擔者根據各自研究的內容上好實踐課,供大家觀摩學習;第四是督促全體組員不斷總結,積極撰寫論文、心得體會、個案分析等。

      三、教育實驗研究法的一般程序

      1、準備階段

      (1)選定實驗研究的課題形成研究假設

      (2)明確實驗目的,確定指導實驗的理論框架

      (3)確定實驗的自變量

      (4)選擇適合的測量工具并決定采用什么樣的統計方法,從而明確評價因變量的指標

      (5)選擇實驗設計類型,確定控制無關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的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實驗的實施階段

      按照實驗設計進行教育實驗,采取一定的變革措施(實驗處理),觀測由此而產生的效應,并記錄實驗所獲得的資料、數據等。

      第4篇

      為更好地開展教育科研,解決日常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促進我校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我校教育質量的重要作用,經研究決定在淮濱高中開展“課堂改進”小課題研究活動。為保證此項活動持續地、富有成效地開展,現根據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當前,淮濱高中進入第三個歷史發展時期——特色與創新發展時期,隨著“教育: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教育思想的不斷豐富、完善和發展,結合新的時代、新的使命,我們需要不斷加深對教育、對教學的理解,要在不斷的思考與探索中,提升認識,探索路徑。本學期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以增強課堂教學效益為中心,堅持通過課題研究,實施科研帶動,將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實際結合起來,與提高我校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我校教師專業素養和學校教育質量結合起來,使之成為推動我校教育改革發展和質量提升的有力抓手。

      二、研究內容

      基于學校辦學思想引領,立足我校課堂革命前期成果,圍繞“課堂改進”,結合學科教學,探索課堂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的敘寫,學習目標的達成與評價,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活動設計,課堂板書設計,學生“學習”與“成長”的評估等相關提升策略和實踐路徑。

      三、研究目標

      通過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教師學習共同體的發展;通過課題研究,形成科學有效的成果,著力解決教育教學中的關鍵問題;通過課題研究,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形成優秀的學科組文化;通過課題研究,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科研體系。

      四、參加對象

      淮濱高中在職教師

      五、組織與實施

      小課題研究由教科室每學期研究方案,教師自行組建課題組圍繞課題研究內容要求,結合本人教育教學實際申報,按要求提交立項申報書、中期報告及結項材料等。如遇到困難,可以請年級教研員、教科室專業人員給予指導和幫助,或由學校出面邀請校外專家給予指導。

      本課題研究周期為一學期,具體步驟安排如下:

      (1)2021年3月:教科室擬發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2)2021年4月1日-15日:教師組建課題組,申報課題(《河南省淮濱高級中學“課堂改進”小課題立項申請·評審書》見附件),于4月10日前由年級教科員統一報送教科室,教科室組織評委對申報的課題立項評審,頒發立項通知。

      (3)2021年4月16日-30日:課題組組織開題報告。

      (4)2021年5月:各課題組上報中期研究報告,教科室對中期研究報告進行評審,組織優秀課題組進行階段性成果交流展示。

      (5)2021年7月:各課題組上報課題成果,教科室對課題成果進行評審,對結項小課題,頒發結項證書。(此期間,教師的微課題申報及評審正常進行)。

      六、條件保障

      學校設立課題研究項目基金,對結項的小課題進行評獎,獎金設置:一等獎500元,二等獎300元。編印優秀成果集,優秀課題作為推薦申報上級科研課題的依據之一。

      河南省淮濱高級中學

      第5篇

      教學方式方面:

      (1)體現師生互動,實現有效對話教學。

      (2)以學論教,改變課堂教學評價。

      (3)靈動調整,設計彈性化的教學方式。

      學習方式方面:

      (1)引導自主學習方式的構建,完成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

      (2)引導合作學習方式的構建,讓學生分享合作的喜悅。

      (3)引導探究學習方式的構建,使學生樂于探求精彩的未知世界。

      2、分專題研究、實驗。

      3、及時總結、撰課題研究論文。

      (三)總結階段(2005、10)完成課題的總結工作:形成研究報告。

      七、預期成果

      1、課題研究報告一份。

      2、研究論文若干篇。

      3、實驗課教學設計若干份。

      八、課題組織機構

      第6篇

      三年級:

      1、學習目標。(1)懂得學習的重要性,明確自己的責任。(2)擺正自己在班級(或小組中)的位置,肩負起自己的責任。(3)掌握學習技能,克服自卑,培養良好的智力品質。(4)能集中精力,及時完成學習任務。

      2、人格目標。(1)能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2)學會觀察別人的優點,能接受別人的批評。(3)懂得寬容待人,與他人真誠溝通,并體諒他人。(4)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保持輕松愉快的性情。

      3、生活目標。(1)了解消費常識,學會合理消費,培養管理錢財的初步能力。(2)培養處理日常班務的能力。(3)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技巧。

      四年級:

      1、學習目標。(1)增強學習技能,學會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學會調整學習情緒,具有良好的進取心。(3)增強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2、人格目標。(1)懂得與他人交往應遵循的準則,尊重他人人格,友好的與親人、老師和同學相互溝通和交往。(2)能向別人敞開心扉傾訴自己的焦慮,爭取別人幫助(3)能諒解別人的不足,在老師與家長地指導下,學會指出他人不足的方法。

      3、生活目標。(1)增強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2)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3)能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五六年級:

      1、學習目標。(1)進一步提高學習技能,靈活掌握學習方法。(2)能及時調整學習情緒,克服考試緊張心理。(3)能自覺集中注意力,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2、人格目標。(1)能在成績面前,保持良好的進取心;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具有較強的自信心。(2)能正確的進行自我評價,并以恰當的方式指出別人的不足。(3)能理解別人,真誠待人。

      3、生活目標。(1)培養生活中的獨立自主能力。(2)進一步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3)進一步提高與他人合作的技巧和能力。

      實施途徑的工作目標:

      1、使學生在身心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達到優良水平。

      2、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獨立性、堅持性、批判性、挑戰性、進取性、合作性等個性特征以及創新人格,具有能經受挫折、失敗的良好心態,以及堅忍不拔的性格。

      3、研究探索編寫更適合小學年齡特點,符合學校實際的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材。

      4、探究在心理輔導活動課、學科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人格的方式方法。

      5、深化家校結合的方法與途徑。

      6、幫助個別學生克服較嚴重的心理障礙,使之以健康的心態對待人生。

      7、探索“教育活動中的心理輔導”,“教師健康素質的培養”的方式方法。

      四、研究的內容

      (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研究

      1、研究心理輔導活動課的模式。

      2、研究心理輔導活動課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性學習能力的方式方法。

      3、研究編寫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材。

      (二)學科教學中的心理輔導研究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2、加強對教材教法的研究,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善于為學生創設成功體驗,增強學習自信心。

      4、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性思維能力,讓學生會創新、能創新,促進創新人格的形成。

      (三)小學生心理咨詢研究

      1、及時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度過心理危機,使之以健康的心理對待人生。

      2、幫助個別學生克服嚴重的心理障礙,使之增強自信心,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

      3、做好個案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檔案,規范管理。

      4、出版心理輔導個案研究成果集。

      (四)在家庭教育中滲透心理輔導的研究

      1、提高現代家庭教育質量,在家庭教育中滲透心理輔導。

      2、針對問題家庭開展心理咨詢。

      3、探討新形勢下現代家庭教育模式。

      4、充分利用家長學校探討理論培訓的方式,推廣家庭教育成果。

      5、構件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格局。

      (五)教育活動中的心理輔導研究

      1、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懂得自己在班級中的角色與承擔的責任。

      2、讓學生學會聽取別人的建議,能接受別人的批評。

      3、引導小干部自覺在同學們當中起模范帶頭作用。

      4、學會遇事的處理方法。

      (六)小學教師健康素質的培養

      1、具有自尊、自信和較好的自控能力。

      2、能愉快的勝任教學,與學生、家長、同事有良好的關系。

      3、具有廣泛興趣、果斷、機智,有領導才能,有幽默感。

      4、坦白、公正、真誠、熱情尊重學生,積極向上,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創新意識。

      五、研究的方法和類型

      根據各子課題研究的內容和性質將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實驗法 2、調查法 3、行動研究法

      根據研究方法的不同可采取以下類型:

      1、應用研究 2、個案研究 3、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

      六、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研究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制定各子課題實施方案,成立各子課題研究小組。(2)組織課題開題會,廣泛動員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組織各子課題組長制定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

      2、研究階段(20013年1月——2014年12月)

      (1)各子課題全面展開研究,完成階段性研究目標,及時寫出階段研究報告。

      (2)各子課題完善研究檔案,整理研究成果。

      3、結題階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1)各子課題進一步實驗研究,并寫出實驗報告,總課題全面總結研究成果,完成總課題實驗報告。

      (2)撰寫結題報告,申請組織專家鑒定結題。

      (3)對研究成果進行全面推廣。

      七、成果表現形式

      1、實驗研究報告

      2、活動課教材及教師用書

      3、??把芯空撐募?/p>

      4、個案研究典型案例集錦

      八、課題研究機構

      課題領導小組

      組 長:陳新能

      副組長:謝緒友 張曉毛 葉仕紅

      成 員:黃明芳 劉 芳 管雪君 王德良 李桂華 伍邵華

      周進良

      課題實驗小組

      組 長:謝緒友

      副組長:劉 芳 周進良

      成 員: 朱 莉 陳雅琴 張 艷 瞿利云 徐曉云 許小麗

      第7篇

      為了加快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教育部于2002年頒布了

      《關于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意見》,提出應“加強師范院校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等專業建設,培養、培訓適應普及信息技術教育需要的中小學教師”,同時指出應普及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

      技術等相關公共課,其目的無疑是為了提高師范生的信息素養。

      由此可見,培養具有信息素養的師范生已成為時展和推動中小學信息化進程的必然要求。

      然而,當前師范生信息素養的培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

      如,只注重技術層面,沒有與教育理論和學科課程整合起來,師范生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只是停留在簡單的計算機操作水平上;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沒有起到示范作用,造成師范生不善于從全局的高度把握教育教學過程等等。這些都使得師范生的信息素養培養流于形式,不能切實地提高師范生的信息素養。

      作為未來的中小學教師,需要更進一步知道,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水平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也是學校必須重視的問題。而教育技術能力是我們師范專業學生體現信息素養的主要方面,因此我們要對此問題給予熱切關注。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依據

      隨著現代教育科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領域中得以廣泛應用,這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優化了教學過程,還增加了信息傳遞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和效率,教育技術已經成為除教師、學生、教材等傳統教學過程基本要素之外的第四要素。目前,教育技術已經從一種視聽教學方法的改革運動發展成為具有較完整的理論框架、實踐領域的專業和學科,它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和人們的思想觀念,

      并對教育改革產生了重要的、深遠的影響。

      三、研究的主要目標

      1.我校師范生對現代教育技術思想認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客觀地定位我校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技能掌握程度;了解與其他發達地區師范生之間水平上存在的差距;了解師范生在現代教育技術的需求狀況、學習態度以及動機。

      3.提高我校師范生教育技術資源的使用率,探索高效率培訓的方法、模式。

      4.提高我校師范生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的利用率,提高教學效果,優化課堂環境,探索我校對師范專業學生在這一方面的重視程度。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明確師范生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全面提高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收集、整理符合我校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模式、方法;歸納我校師范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手段等,以更合理地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及水平。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課題主要采用文獻法、調查法、問卷法、統計法和比較法進行研究。

      開展一定規模的社會問卷調查的同時,采取座談和個別采訪,進行個案研究,讓調查真實、生動、豐富,提高研究結果的信度和效度。強調理論探索與實證分析有機結合,調查研究和文獻研究有

      機結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機結合,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互

      動,理論問題在互動中發展完善,實踐問題在互動中得到解決。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

      第一階段(實驗準備階段):時間為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組建課題組,撰寫課題實施方案。通過設計調查問卷,了解我校師范生教育技術運用能力方面的一些問題,并且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第二階段(實驗實施階段):時間為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按照課題實施方案進行研究。通過與和各師范專業學生進行訪談,了解各師范專業學生在教學中教育技術運用能力中存在的

      各種問題,并且與他們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第三階段(總結評估階段):時間為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收集整理課題資料,對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撰寫研究報告。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