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階下囚的自我修養范文

      時間:2022-06-21 15:17:52

      序論:在您撰寫階下囚的自我修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第1篇

      我從一位人民教師到市級領導干部,可最終淪為階下囚?;厥走^去,痛心疾首!我為什么會走上這樣一條人生軌道,追根溯源這是偶然中的必然。 

      心中的天平慢慢失衡 

      我認為,自己長期在政府工作,節奏快,負荷重,很辛苦,而付出的勞動與得到的報酬不成正比,分配不公。隨著生活地位的提高需要錢,孩子大了需要錢,丈夫身體多病需要錢,將來老了需要錢,而錢從哪里來?于是,不該伸手的伸手了,不該接受的接受了。逢年過節,對下屬送給我的禮金、紅包都來者不拒。 

      由于我在常務副市長的位置上,人家有求于我,請我辦事,為了感謝我,給我送禮或送錢,我有選擇地(也區分對象)接受了,而且接受得心安理得。當一個人放縱私欲的滋長,就會忘乎所以,甚至麻木不仁,我的摔倒就是一例佐證。 

      民主生活會流于形式 

      我也讀過不少馬列的書,但并沒有真正讀懂讀通,不是在平時的黨性鍛煉中,一日三省吾身,使自己的黨性修養、理論修養得到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得到增強,而是把學到的理論知識用于裝門面,用于要求別人。因此在金錢和物質的誘惑下,無抵擋之力。 

      由于我忘乎所以,缺乏自我約束力,每當過民主生活會時,不是敞開心扉,深刻地解剖自己,而是把自己的問題隱匿起來,會上只說一些冠冕堂皇、不痛不癢的話,雖也作一些輕描淡寫、浮光掠影的自我批評,但根本不去觸及靈魂和痛處,民主生活會實際是流于形式,走過場?!叭v”時,我通過學習,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觸動,但始終沒有勇氣把自己的嚴重問題向組織交代清楚,仍帶著僥幸的心理,以至于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我后悔莫及。 

      貪圖享樂的思想抬了頭 

      作為政府官員,由于工作需要,適當地注意儀表是應該的,但我在服飾方面,追求高檔、品牌、時尚。殊不知,我國還有那么多的貧困人口,我市還有上萬的下崗失業人員,他們的生活還很艱苦。我雖然也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安排下崗失業人員的生活,但我沒有真正地貼近他們。一切壞事往往是從貪圖安逸、追求享樂開始的,享樂主義必然導致拜金主義,導致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這是我忘記了過去,背叛了自己的誓言,最終走向反面的原因之一。 

      法制觀念淡薄 

      法律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黨的干部不僅要帶頭遵守黨紀黨規,還要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自覺用黨紀國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我懂得這些,但是我糊涂至極,不論是為兒子購房向別人要錢,還是指使丈夫利用職務之便給兒子制作假身份證,當時都沒有想,也不愿去想我的行為是否違法,也沒有認真思考會有什么后果。心存僥幸,以為別人不會知道,干了自欺欺人的愚蠢之事。這是我法制觀念淡薄,自以為是,麻木不仁而釀成的苦果。 

      第2篇

      一要嚴把欲望之關,抵御各種誘惑,堅定理想信念??v觀那些服刑人員的成長軌跡,可以說他們過去都是熱血方剛、躊躇滿志,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都曾經是父母的好孩子、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父親、都曾經是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好干部、好領導,而今天成為階下囚,成為罪人。究其原因:他們在功成名就后放松了學習、淡化了黨性修養,放棄了對世界觀的改造,導致理想信念動搖,喪失黨性原則;放松了對欲望的控制,淡化了道德情操的培養,抵擋不住權欲、利欲、貪欲、的誘惑,喪失精神支柱,喪失靈魂。導致他們在工作生活中只講實惠、只講錢財、只講索取,不講理想、不講奉獻、不講原則。他們把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圣權力,當成了攫取更大權力、謀取私利、滿足私欲的工具,喪失信念、貪得無厭、腐化墮落、踐踏道德,最終踏上了不之歸路。警示教育會上服刑人員現身說法,用他們的懺悔,用他們痛悔莫及的警醒,用他們對自由和生活的渴望,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告誡我們,作為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做到“淡泊名利,清風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氣在胸威自生”。

      二要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堅持思想政治學習,法律法規學習;向焦裕祿、孔繁森等,這些楷模學習。不斷校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利觀;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素養和道德修養,找準自己的人生航標,用平和的心態面對充滿誘惑、紛繁復雜的社會;不斷增強拒腐防變能力,真正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吸取他人的教訓,防患于未然,堅持防微杜漸,

      ;

      QQ空間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人人網 更多

      站內范文搜索 時刻為自己敲醒警鐘;要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嚴防“一念之差”,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遠離“紅線”。在自己的工作實際中,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時刻強化自律意識,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提高自我警醒能力,堅決抵制社會上物欲橫流的誘惑,過好權利關、金錢關、人情關,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抵御住各種誘惑,立于不敗之地。要不斷地用“清風扶正氣,廉字值千金”來勉勵自己。

      三要切實增強責任感,時刻不忘肩上的責任。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作為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更應該有清醒的認識,站在反腐倡廉這塊陣地的最前沿。那些典型案件說明,領導干部一旦忘記了自己肩負的責任就會喪失理想信念,就會貪欲膨脹、利欲熏心,在金錢面前打敗仗;就會給家庭帶來重大災難,給國家帶來嚴重損失,給社會帶來惡劣影響,最終變成罪人,損害家庭、留毒社會、貽害一方。時刻不能忘記對家庭我們有撫養、贍養責任;對社會我們有正確行使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職責和權力的責任,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有傳承傳統美德、弘揚優良文化的責任。我們要從反面教材中汲取了教訓,從點點滴滴處嚴格要求自己,堅持自重、自警、自省、自立,勇于擔負家庭、組織、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始終把家庭、組織和群眾的信任和重托,傾注在本職工作中,把握自己、管住自己、走好人生路。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通過參加這次警示教育活動,我感到作為一名國家干部,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抵得住欲望,做一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人。努力把自己鍛造成一個政治堅定、業務過硬、一心為民、公正廉潔的高素質的人民公仆。

      ;

      第3篇

      一、要加強理論學習和黨性鍛煉,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作為人員要以身作則,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端正思想作風,提升思想境界,模范遵守國家和有關廉潔從業的各項規定。一個人如果平時不學習,放松了自我教育,久而久之就會忘記了自己的職責,思想上就會慢慢放松警惕,貪欲的思想可能就會逐漸滋長。學習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和必要的,通過政治理論學習可不斷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淘冶人的情操,但有的人平時常以工作忙,沒空等理由而不參加集體政治理論學習,這樣不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一個人經常不學習頭腦很容易產生麻木,逐漸喪失警惕性,從而可能向犯罪邁出第一步。所以政治理論學習只能加強不能放松,作為一個更要擠出時間自覺參加政治學習,這樣才能在思想上筑好防腐第一道防線。

      二、要端正職業道德思想,增強道德觀念

      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就不會去干好本職工作,心思也不會放在發展上,而是會想方設法如何為自己撈好處,見利就圖,有樂就亨,這種人最終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我們作為一名人員,能干到崗位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不要把崗位當作撈錢的本錢,為一時的貪欲而毀了自己。所以一定要端正好從業道德思想,要有道德廉恥觀念,嚴守職業道德底線,在人生上要淡泊名利,淡定從容面對一切;在工作上要向上對得起向下對得起員工,盡心盡力為發展干好本職工作。

      三、要知足常樂,保持平衡心態

      作為的一名人員,個人的收入在中屬于中上以上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者為樂,不要一味去攀比虛榮、奢華,欲望是沒有止境的。不要老把報酬看得很重。人活著不能一直欲望金錢、一味追求虛榮和奢華,這樣會為了一時貪欲而斷送前程,連累家庭、老婆孩子。要知足常樂,俗話說:為人不貪一身輕松。

      四、要管住小節,守好自己的情操和品質

      現在有的人認為這個年代吃吃喝喝不算啥,收點小禮沒什么,生活作風隨便一點不要太認真。這些人正是平時在小事小節上放松了自我約束,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從很多反腐教育反面教育片和教材來看,許多人員走上犯罪道路,正是從“小恩小惠”、小節開始,慢慢放松警惕,一步一步被拖下水,最后成為階下囚。從這些人的身上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要從這些反面教材跟吸取教訓,并以此為戒,時時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因小節不保而釀成大錯。做到見誘惑心不動,見財物心不癢,君子取財取之有道,不是我們勞動所得就不要拿,要用健康的體魄、好的心態去干好我們的工作,拿我們該拿的勞動所得,與妻子孩子共享家庭快樂。

      五、正人要先正己、做反腐倡廉表率

      第4篇

      中國有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講得最多是一個“育人”的問題,所謂至樂莫如育人,怎樣教育人,怎樣增加修養,做一個完善的人?這是我們應從傳統中繼承和發揚的。在物質豐富、科技發展的現實環境下,很多人在精神上已沒有依托,往往在紛繁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指導原則,而在《弟子規》中所提到的做人的總綱“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教誨,以此成為做人的原則,那么我們在工作和學習時,就能加深自己的修養,在物質社會的時代不迷失,不動搖。

      讀了《弟子規》,再想想現在的一樁樁觸目驚心、發人深省的案例,看到一些人抵御不住誘惑,追逐名利,走向犯罪深淵,最終身陷囹圄的慘痛經歷,我對此感受頗深,啟發很大,使我從中得到一些深層次啟示和警醒。

      古人云:矩不正,不可以為方;規不正,不可以為圓。也就是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試問朋友們:您是否希望一場運動式的教育活動之后,違規操作的問題卷土重來;是否希望因為個別人的隨意操作和小問題不斷,使我們的利益受到牽連;是否希望再有驚天動地的案件發生,卻只能在事后感慨萬千。答案當然是“不”。誰不希望在人人遵規守紀的環境下工作?誰不希望沒有暗箱操做,依靠努力終獲成功?那么從現在做起,從你、你、你,從我們自身做起。

      一、加強學習,提高思想素質

      作為辦公室主任要以身作則,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端正思想作風,提升思想境界,模范遵守國家和企業有關廉潔從業的各項規定。一個人如果平時不學習,放松了自我教育,久而久之就會忘記了自己的職責,思想上就會慢慢放松警惕,貪欲的思想可能就會逐漸滋長。學習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和必要的,通過政治理論學習可不斷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淘冶人的情操,但有的人平時常以工作忙,沒空等理由而不參加集體政治理論學習,這樣不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一個人經常不學習頭腦很容易產生麻木,逐漸喪失警惕性,從而可能向犯罪邁出第一步。所以政治理論學習只能加強不能放松,作為一個辦公室主任更要擠出時間自覺參加政治學習,這樣才能在思想上筑好防腐第一道防線。

      二、端正思想,增強道德觀念

      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就不會去干好本職工作,心思也不會放在企業發展上,而是會想方設法如何為自己撈好處,見利就圖,有樂就亨,這種人最終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企業。我作為一名辦公室主任,要好好珍惜,不要把崗位當作撈錢的本錢,為一時的貪欲而毀了自己。所以一定要端正好從業道德思想,要有道德廉恥觀念,嚴守職業道德底線,在人生上要淡泊名利,淡定從容面對一切;在工作上要向上對得起領導向下對得起員工,盡心盡力為企業發展干好本職工作。

      三、知足常樂,保持平衡心態

      作為辦公室主任,個人的收入在企業中屬于中上以上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者為樂,不要一味去攀比虛榮、奢華,欲望是沒有止境的。不要老把報酬看得很重。人活著不能一直欲望金錢、一味追求虛榮和奢華,這樣會為了一時貪欲而斷送前程,連累家庭、老婆孩子。要知足常樂,俗話說:為人不貪一身輕松。

      四、管住小節,守好情操品質

      現在有的人認為這個年代吃吃喝喝不算啥,收點小禮沒什么,生活作風隨便一點不要太認真。這些人正是平時在小事小節上放松了自我約束,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從很多反腐教育反面教育片和教材來看,許多人走上犯罪道路,正是從“小恩小惠”、小節開始,慢慢放松警惕,一步一步被拖下水,最后成為階下囚。從這些人的身上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要從這些反面教材跟吸取教訓,并以此為戒,時時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因小節不保而釀成大錯。做到見誘惑心不動,見財物心不癢,君子取財取之有道,不是我們勞動所得就不要拿,要用健康的體魄、好的心態去干好我們的工作,拿我們該拿的勞動所得,與妻子孩子共享家庭快樂。

      五、做好表率,正人要先正己

      第5篇

      根據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周”活動的統一安排,7月9日,我隨其他黨員干部前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參觀了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圖片展,聽取了服刑人員的現身說法,接受了一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我看到了、聽到了少數黨員干部由于放松了對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抵御不住誘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淵,以致身陷囹圄,令人痛心。那些擺在面前的反面案例、人物,那些縈繞在耳邊得聲音,使我震撼。通過參與這次警示教育活動,我的內心深處受到了一次洗禮,感受頗深,啟發很大。使我更清醒的認識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面臨的嚴峻形勢,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增強了反腐倡廉的堅定性、自覺性和主動性。通過這次活動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要嚴把欲望之關,抵御各種誘惑,堅定理想信念??v觀那些服刑人員的成長軌跡,可以說他們過去都是熱血方剛、躊躇滿志,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都曾經是父母的好孩子、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父親、都曾經是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好干部、好領導,而今天成為階下囚,成為罪人。究其原因:他們在功成名就后放松了學習、淡化了黨性修養,放棄了對世界觀的改造,導致理想信念動搖,喪失黨性原則;放松了對欲望的控制,淡化了道德情操的培養,抵擋不住權欲、利欲、貪欲、的誘惑,喪失精神支柱,喪失靈魂。導致他們在工作生活中只講實惠、只講錢財、只講索取,不講理想、不講奉獻、不講原則。他們把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圣權力,當成了攫取更大權力、謀取私利、滿足私欲的工具,喪失信念、貪得無厭、腐化墮落、踐踏道德,最終踏上了不之歸路。警示教育會上服刑人員現身說法,用他們的懺悔,用他們痛悔莫及的警醒,用他們對自由和生活的渴望,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告誡我們,作為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要以王長安、周正全等為戒,要做到“淡泊名利,清風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氣在胸威自生”。

      二要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堅持思想政治學習,法律法規學習;向焦裕祿、孔繁森等,這些楷模學習。不斷校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利觀;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素養和道德修養,找準自己的人生航標,用平和的心態面對充滿誘惑、紛繁復雜的社會;不斷增強拒腐防變能力,真正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吸取他人的教訓,防患于未然,堅持防微杜漸,時刻為自己敲醒警鐘;要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嚴防“一念之差”,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遠離“紅線”。在自己的工作實際中,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時刻強化自律意識,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提高自我警醒能力,堅決抵制社會上物欲橫流的誘惑,過好權利關、金錢關、人情關,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抵御住各種誘惑,立于不敗之地。要不斷地用“清風扶正氣,廉字值千金”來勉勵自己。

      三要切實增強責任感,時刻不忘肩上的責任。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作為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更應該有清醒的認識,站在反腐倡廉這塊陣地的最前沿。陳雙全、張偉等典型案件說明,領導干部一旦忘記了自己肩負的責任就會喪失理想信念,就會貪欲膨脹、利欲熏心,在金錢面前打敗仗,在美色面前栽跟頭;就會給家庭帶來重大災難,給國家帶來嚴重損失,給社會帶來惡劣影響,最終變成罪人,損害家庭、留毒社會、貽害一方。時刻不能忘記對家庭我們有撫養、贍養責任;對社會我們有正確行使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職責和權力的責任,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有傳承傳統美德、弘揚優良文化的責任。我們要從反面教材中汲取了教訓,從點點滴滴處嚴格要求自己,堅持自重、自警、自省、自立,勇于擔負家庭、組織、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始終把家庭、組織和群眾的信任和重托,傾注在本職工作中,把握自己、管住自己、走好人生路。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通過參加這次警示教育活動,我感到作為黨員干部,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抵得住欲望,做一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人。努力把自己鍛造成一個政治堅定、業務過硬、一心為民、公正廉潔的高素質安監人員。

      第6篇

      根據上級的統一安排,11月12日,我隨黨員干部前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參觀了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圖片展,觀看了服刑人員的現身說法錄像,接受了一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我看到了、聽到了少數黨員干部由于放松了對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抵御不住誘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淵,以致身陷囹圄,令人痛心。那些擺在面前的反面案例、人物,那些縈繞在耳邊得聲音,使我震撼。通過參與這次警示教育活動,我的內心深處受到了一次洗禮,感受頗深,啟發很大。使我更清醒的認識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面臨的嚴峻形勢,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增強了反腐倡廉的堅定性、自覺性和主動性。通過這次活動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要嚴把欲望之關,抵御各種誘惑,堅定理想信念??v觀那些服刑人員的成長軌跡,可以說他們過去都是熱血方剛、躊躇滿志,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都曾經是父母的好孩子、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父親、都曾經是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好干部、好領導,而今天成為階下囚,成為罪人。究其原因:他們在功成名就后放松了學習、淡化了黨性修養,放棄了對世界觀的改造,導致理想信念動搖,喪失黨性原則;放松了對欲望的控制,淡化了道德情操的培養,抵擋不住權欲、利欲、貪欲、的誘惑,喪失精神支柱,喪失靈魂。導致他們在工作生活中只講實惠、只講錢財、只講索取,不講理想、不講奉獻、不講原則。他們把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圣權力,當成了攫取更大權力、謀取私利、滿足私欲的工具,喪失信念、貪得無厭、腐化墮落、踐踏道德,最終踏上了不之歸路。警示教育會上服刑人員現身說法,用他們的懺悔,用他們痛悔莫及的警醒,用他們對自由和生活的渴望,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告誡我們,作為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做到“淡泊名利,清風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氣在胸威自生”。

      二要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堅持思想政治學習,法律法規學習;向焦裕祿、孔繁森等,這些楷模學習。不斷校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利觀;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素養和道德修養,找準自己的人生航標,用平和的心態面對充滿誘惑、紛繁復雜的社會;不斷增強拒腐防變能力,真正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吸取他人的教訓,防患于未然,堅持防微杜漸,時刻為自己敲醒警鐘;要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嚴防“一念之差”,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遠離“紅線”。在自己的工作實際中,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時刻強化自律意識,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提高自我警醒能力,堅決抵制社會上物欲橫流的誘惑,過好權利關、金錢關、人情關,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抵御住各種誘惑,立于不敗之地。要不斷地用“清風扶正氣,廉字值千金”來勉勵自己。

      第7篇

      關鍵詞:李煜詞思想藝術特征

      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37——978年)是一個失敗的君王,同時又是一個成功的詞人,他親手葬送了自己的王國,同時又成功地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赫赫之名。在其42年短暫的一生中,雖留下的詞作為數不多,但逾千年以來卻受到人們的高度贊譽,有詞中南面王、詞中之帝等美譽。李煜的至情至性和所經歷的人生滄桑巨變,使得其詞作尤其是后期詞作多追懷往事,充滿了痛入骨髓的家愁國恨,亡國之痛哀哀欲絕,滴滴血淚,正是“亡國之音哀以思”極為貼切的體現。

      一、李煜詞作是“亡國之音哀以思”的極佳注解

      (一)歷代“有才”亡國之君的文學創作

      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如果從藝術才華上劃分,可分為無才的與有才的兩種,前者如亡國后樂不思蜀的扶不起的劉阿斗,聽到有人餓死就驚詫“何不食肉糜”的皇帝司馬衷,荒胡作非為的齊東昏侯蕭寶卷等;后者如陳后主陳叔寶,隋煬帝楊廣,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趙佶等。若按詩才排隊,陳后主陳叔寶在皇帝中大概算得上名列前茅,就其藝術技巧而言,其詩文的確語言流暢清麗,描寫生動傳神,還是相當不錯,對于詩歌的發展,也有一定的貢獻;但就其內容而言,則多為艷冶輕薄之作,格調不高。隋煬帝楊廣的詩文在中國文學、詩歌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而他們在文學上的造詣均無法與李煜相比,因為他們缺少一顆真正詩人的心靈。正是這顆真正詩人的赤子之心,使亡國的悲劇終于成就了詞人李煜,讓他在痛苦的煎熬中提煉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千古名句,讓他“歡樂時有歡樂的歌唱,悲痛時詞句中帶著絲絲血痕”。

      (二)歷代學者對李煜“亡國之音哀以思”品評

      作為人君的李煜和作為詞人的李煜,其帝王生涯的得失成敗和藝術生命的歷程也一直成為人們頗有爭議的話題。歷代學者從各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對李煜其人及其作品進行了很多深入細致的審視和研究,對后主詞都有較高的評價。周之琦在《詞評》中稱贊李煜詞為“天籟”,清沈謙《填詞雜說》將李煜與李白、李清照并稱“詞家三李”,譚獻《復堂詞話》稱李煜詞“足當太白詩篇”……這些,都可以看出古今詞學家對后主詞的評價,其中不乏溢美贊賞之辭。

      《禮記•樂記》:“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币馑际菄覍⑼?,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為哀思的曲調。李清照引《禮記•樂記》語評論李璟、李煜詞說:“語雖奇甚,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也!”。筆者認為,這的確不無道理。孱弱衰微的南唐國,面臨周、宋的強勢威脅,一直有著深刻的亡國之患、亡國之憂,亡國的悲聲一直籠罩著李璟、李煜兩代帝王,使得李璟李煜詞彌漫著的濃濃的“亡國之音”,加之李煜獨特的至性和率真,使得他情不自禁地以血淚悲慨凝成的真摯情感,來抒寫他豐富而復雜的內心世界。正因如此,詞學大家王國維先生才會對后主詞發出這樣的感嘆:“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笨梢?,就后代學者對李煜詞作思想內容的品評,李清照和王國維最為貼切地道出了李煜詞作哀思的特點。

      二、李煜詞作“哀以思”的原因

      (一)國君使命與詩人天性的尖銳矛盾

      南唐作為江南弱國,李煜作為南唐國主,若按“有道君王”的使命行事,本應摒棄孱弱多愁的性格,攻于政事和軍事,方能興國。然而李煜天生性格多愁善感,兒女情長,加之自幼便生活在一個藝術氣氛濃厚的環境之中,使得他酷愛詩詞。父親李璟“多才藝,好讀書,善騎射”,兩個弟弟(韓王從善與吉王從謙)富于文藝修養,兩位夫人(大小周后)精于音律歌舞。在這樣的藝術氛圍里,李煜更是工書、善畫、知音律、精鑒賞,博通眾藝,造詣甚高。藝術才華與詩人氣質相結合,他不斷思索著人生的困惑和解脫的途徑,更使他的詞具有超出一般歌詞之上的詩的特質。李煜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弱國君王的使命要求他勤于政事、崇尚武功,然而天生的性格和成長的經歷卻使其耽于歌舞、酷愛詩詞,這樣的矛盾,最終便使他成為了一個多愁善感的天才詞人。

      (二)亡國前后人生境遇的巨大變化

      亡國前,李煜過的是醉生夢死的小皇帝生活。這樣的生活環境,對于他前期的作品有很大的影響。公元975年,南唐為宋所滅,李煜肉袒出降,淪為階下囚;976年又不得不白衣紗帽待罪于明德樓下,被封為違命侯;在汴京過了兩年多的俘虜生活,處境非常凄苦,精神備受煎熬,發之于詞,表現出家國之痛和傷今憶昔之情,這在宋朝統治者的眼里,覺得是一種叛逆,因此就遭了宋太宗的毒手。他后期的生活環境,較之前期的宮廷生活自然是天壤之別。由一個享樂的一國之君淪落為求生不得的階下囚的巨大變化,使李煜對政治、對人生有了深一層的體會與領悟,將家國身世、亡國之痛都融入了詞作里,亡國之恨油然而生。

      (三)佛教思想的深刻熏陶和浸潤

      江南自古就有信佛之風,杜牧有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南唐自中主始,就與佛教結緣,流風所及,李煜也未能免,他不僅是一個忠實的佛教信徒,甚而至于佞佛到狂惑程度,不僅耗費財力,而且荒逸國政。作為一名“篤信浮屠”、“事佛甚謹”的虔誠佛教信徒,李煜不自覺中將佛教教義貫徹到其創作中去,無論是前期縈繞于色空虛妄意念下那風花雪月,還是后期籠罩在悲苦懺悔思想下那孤寂茍存,悲天憫人情節里的傾情詞作都悟透禪機,于法眼宗風吹拂下,形成了貫穿詞作中獨特的人生感悟。

      三、李煜詞作“哀以思”的表現

      如上文所述,李煜因其獨特的個性、身世和所遭逢的人生經歷以及所受佛教思想的熏陶和浸潤,使其具有藝術家特質的敏感心靈蒙上了一層濃重的感傷色彩,其文人獨特的悲苦情態、憂患意識、自我否定意識被激活,滲透到文學創作中,便體現為“亡國之音哀以思”的特點,具體而言,又表現在悲苦與憂患和懺悔與痛悼兩個方面。

      (一)李煜詞中的悲苦與憂患

      后主詞中所體現的悲苦與憂患的主題,讓千百年來的人們為之動容。然而眾多學者在研究李詞時,總是斷然以南唐亡國為界,將其分為前后兩個時期來評述。大多認為李煜前期詞主要寫其宮廷生活的奢侈糜爛,后期詞則主要表現了對國破家亡的憂傷與無奈,藝術價值也有了較大提升。但仔細研讀,李煜詞中,無論是前期詞還是后期詞都貫穿了一種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獨特的悲苦和憂患意識。

      亡國前,李煜為貴為一國之主,詞作中描寫富麗的宮廷生活和浪漫的男女情事的的確相對較多,這一類詞仍未脫柔靡之風,呈現出花間詞人的氣息。但衰微的國勢卻為李煜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在尋歡作樂之余,自然會隱隱感到自己前途的不測,形之于詞,便有一些傷感之作。如: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

      這首詞是李煜憶念他弟弟從善入宋不歸所作。詞中即景生情,先寫落花紛紛,人立其中,寫出斷腸的原因。下片寫別來無信無夢,后又通過一生動比喻,說出無限離恨。從題材看,還是屬于傳統的傷離念別,但從“拂了一身還滿”的落花,卻可感到李煜心情之沉重,其實“恰似春草”的離恨昭示的,又豈只是離愁別緒呢,李煜分明看到的是眼前這種美好的生活也正在更行更遠了,而這種生活的消逝,也就預示了他必然的沒落命運。

      因此,縱觀李煜亡國前的作品,無論是即位前的強求解脫,還是即位后的故作享樂,他心中的那種愁苦卻是一以貫之的。很多詞作中表現了對人生的憂患,對時光流逝的感傷,只不過限于生活圈子的狹小及思想的局限,相比亡國后,這個時期的作品表達“哀以思”還不是境界特別深刻。

      亡國后,由于生活的巨變,李煜感傷情調詞作數量明顯增多,表達方式也發生了較大改變,并相對直觀外顯,不再隱諱。如: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這是他入宋后所作?!按夯ㄇ镌潞螘r了”,怕見春花秋月,因為怕想起過去的美好生活。表面上不想再想起以往的生活,但其實暗地里反映出李煜對舊時生活的無限眷戀?!暗駲谟衿鰬q在,只是朱顏改”,“雕欄玉砌”是指南唐精美的宮苑建筑、玉宇瓊樓。南唐雖然滅亡,但宮殿應還在,只是人的朱顏已改,引起了作者無限的感慨,真可謂是美景還在,故人已改。由此可見作者對當日美好的生活的眷戀和深深的懷舊情緒,這首詞也是李煜“哀思”詞的杰出代表。

      仔細研讀后主前后期詞作,并非如原有研究所描述的那樣,南唐滅亡以前,他過著無憂無慮奢侈豪華的生活,南唐滅亡后,其思想品位才得到升華,寫出了大量較有思想性的詩篇。其實,在其短短的四十二載人生生涯中,悲苦,憂患始終伴隨著他,在他心中滿是揮之不去的無奈與惆悵,他即便是在安穩的宮廷生活中,也時時在其詞作中表現出了他慣有的空寥和寂寞。

      (二)李煜詞中的懺悔與痛悼

      懺悔與痛悼主要體現在李煜后期詞作中。從詞作題材看,李煜前期詞作涉及題材較為狹窄,主要反映宮廷生活與男女情愛。亡國后,李煜由小皇帝淪為囚徒,亡國的深痛和往事的追憶,“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屈辱生活,使其在詞作中處處表現出對國破家亡深深的懺悔和痛悼思想。如上文提過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后主感懷故國,追憶往事,發出了“不堪回首”的嗟嘆,都體現了對于故國亡滅的懺悔與痛悼。再如: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ā独颂陨沉?#8226;簾外雨潺潺》)

      這首詞以非常沉郁、凄婉的筆調抒寫了詞人在一個暮春時節五更天夢醒時悲哀凄楚的心情。雨聲驚夢,曉寒襲人,夢里片時的歡聚,醒后更覺身寄異鄉的冷落,想到家山萬里,如同流水落花,一去不復返,今昔相比,已是天上人間成永訣了,詞意極是悲苦、慘然。

      南唐在其手中轉眼灰飛湮滅,南唐百姓也隨之慘遭踐踏蹂躪。于是,對國滅家破的痛悼,對南唐百姓背負的罪惡感以及曾枉殺大臣的悔恨再次滲透到他的內心世界,他悔恨交加又無回天之力,自然在詞作中流露出無恨的懺悔和痛悼。李煜用他的詞,向世人展示了他那深層的苦難,然而在這深層的苦難之中,飽含了一種極為濃厚的悲劇氛圍和懺悔意識。他用自己的血淚之作,對自己的靈魂進行了深深的懺悔。這一點,在中國的古代文化中是很少見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亡國后苦痛生活的深刻體驗成就了李煜詞的藝術,李煜以極其高超的技巧深刻的表現出那最普通又是最抽象的離愁別恨,寫盡了難以說清的家國之痛,人生變幻莫測給人帶來的深沉哀愁,引起后代人強烈的共鳴,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濃濃的亡國之憂、亡國之痛,如泣如訴的哀與思,也使得他的許多詞作成為了傳誦千古的經典絕唱。

      參考文獻:

      [1]杜鵑.佛教與李煜詞.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1.(01).

      [2]顏莉莉.薄命君王絕代詞──李煜詞“情境”之淺論.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01).

      [3]黃云峰.沖破藩籬.詞象更新——論李煜后期詞作.時代文學.2008.(11).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