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精品范文

      銀行扶貧工作匯報范文

      時間:2022-03-04 01:11:43

      序論:在您撰寫銀行扶貧工作匯報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銀行扶貧工作匯報

      第1篇

      一、堅持市場定位,踐行普惠金融

      作為南京地方法人銀行,我行扎根南京、融入地方,立足“服務三農、服務中小、服務城鄉”市場定位,踐行普惠金融,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

      一是構建普惠金融網絡。126個營業網點服務覆蓋城鄉,其中102個位于農區和城郊,284臺自動存取款機實現所有街道(鄉鎮)全覆蓋,276臺紫金快付通實現全市225個行政村全覆蓋,建成103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完成全市474個村級財政集中支付歸集,將網點服務延伸至行政村,做到村村有點、有機、有聯絡員,實現助農取款不出村,打通普惠金融服務工作“最后一公里”,成為南京地區“網點金融服務最廣的銀行”。堅持“立足鄉村,以城帶鄉,統籌發展”,利用網點連接城鄉兩個市場獨特優勢,抓住成為全市第5家公積金歸集行、第7家市民卡發行行等契機,將市民卡、理財產品、公積金按揭等業務從城區引入農區,為新農村、新農業、新農民提供金融服務支持,讓農區居民能夠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便利的金融服務。

      二是打造特色支農銀行。我們深刻體會到“三農”是金融供給的薄弱點、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圍繞南京城鄉統籌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創新“金陵惠農貸”、“綠化貸”等特色產品,抓住增加“三農”金融供給著力點,在解決三農“融資難、融資貴”方面做出有益實踐。重點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特色農業等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貸款余額9.2億元,服務戶數200余戶。圍繞全市百個“美麗鄉村”提供金融服務,簽約40家農家樂商戶,打造特色農家樂商圈,為板橋、星甸等7個現代農業示范園提供6500萬元信貸支持;向全市27家農業龍頭企業發放貸款12.3億元,合作面達25%以上。

      三是側重支農支小服務。堅持“有保有壓,區別對待”,優化信貸投向,**年全年累計發放各類貸款441.8億元,繳納國、地兩稅4.5億元。重點支持城鄉統籌發展、“三農”、小微企業和弱勢群體,涉農貸款連續實現“兩個不低于”,小微貸款實現“三個不低于”目標。**年末,涉農貸款余額34.7億元,增幅35.9%,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8.2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9.7億元,增幅達22.4%,高于全省農商行平均增幅11.6個百分點;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86%,高于去年同期5.3個百分點,在服務實體經濟中拓展企業生存空間。

      二、履行社會責任,提升品牌形象

      作為南京人自己的銀行,全力打造親民、便民、惠民、受人尊敬的商業銀行。

      一是支持民生福祉改善。貸款投放浦口棚戶區、龍翔路一期、雨花大定坊經濟適用房等41.2億元,加大金融支持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項目力度;積極協助政府涉農糧食補貼、低保補助等各項補貼、補助近40項,補貼人次月均超過20萬人次,此類非盈利性工作占整個工作量逾30%,部分涉農鄉鎮超過50%;深入推進“陽光信貸”標準化工作,授信戶數4340戶、授信金額8.6億元,用信戶數3953戶、用信金額6.3億元。

      二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公民,我行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建立兩個“留守兒童之家”、贊助“愛心超市”、捐助貧困大學生,在老百姓中樹立良好的口碑;開展“萬民黨員干部幫萬家”,對口幫扶六合龍袍街道趙壩村,3年累計投入60萬元支持121戶低收入農戶實現脫貧目標;投入240萬元幫扶資金支持溧水晶橋鎮民生工程改善;積極與扶貧基金會等開展合作,做好信貸扶貧工作,由單純將貸款直接發放到農戶向吸納低收入戶就業的小微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傾斜,累計發放扶貧貸款2.2萬戶,發放金額超過2.2億元,受益人口超過7萬余人,在服務南京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不可替代作用。

      三是品牌形象不斷提升。成立五年來,獲得省市“文明單位”、“最佳惠農商業銀行”、“中國地方金融十佳競爭力銀行”、“十佳支持三農銀行”、“江蘇省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定價機制創新獎”、“創建放心消費城市服務中小企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綠化貸”項目榮獲南京市首屆金融創新獎,“金陵惠農貸”成為普惠金融新亮點,《新華日報》、《南京日報》、《中國農村金融》等主流媒體280余次報道我行支農惠民、金融服務等做法,社會美譽度逐步提升。

      三、提高思想認識,傾力精準扶貧

      作為農村金融機構,紫金農商銀行承擔著幫助轄內貧困群體脫貧的責任,將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精準扶貧脫貧的決策部署,堅持“多予、少取、方便”方針,將金融扶貧工作作為踐行普惠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增加金融供給。我行成立五周年之際,配合政府實施精準扶貧,成立扶貧工作小組,制定《金融扶貧工作計劃與實施方案》,傾斜配置信貸資源,推進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幫扶工作。“十三五”期間,配合市委市政府實施精準扶貧,投放扶貧貸款1.5億元,精準扶貧項目捐贈2000萬元;支持“美麗鄉村”建設,計劃投放“金陵惠農貸”30億元,惠農讓利6700萬元;依托南京地區第一家農業產業發展基金,擬籌集資金4億元,主要用于支持南京農業產業發展。將精準扶貧與陽光信貸工作有效結合,逐戶建檔立卡,對符合基本條件的貧困戶授信建檔率達100%,發揮農商行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積極開展駐村扶貧幫困工作,對扶貧對象進行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

      二是創新扶貧模式。在市財政局、市金融辦、市農委、扶貧辦等上級部門大力支持下,聚集多方合力,及時總結“金陵惠農貸”模式推廣經驗,放大扶貧金融杠桿,不斷創新“金融+”扶貧模式;針對青年創業、下崗職工再就業、貧困學生等困難群體,全面啟動金融扶貧貸等信貸產品,扎實做好小額信貸扶貧工作,加強貧困戶的“造血”功能,放大精準扶貧新格局,打響農商行金融扶貧品牌。

      三是改善金融生態。以“陽光信貸進萬家”活動為契機,送金融知識進村入社區,深入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街道(鎮)”創建活動,讓廣大小微企業、城鄉居民知信用、守信用,為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發放創造良好的信貸條件;依托103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持續完善“紫金快付通”便民點服務功能,優化整合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電子服務渠道,加強與農信銀、第三方支付平臺、電商平臺的合作,著力完善鄉鎮、村一級地區的支付結算網絡,實現對“三農”客戶線上線下不間斷的金融服務,不斷提高金融精準扶貧服務保障水平。

      第2篇

      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匯報

      一、金融扶貧總體情況

      我行于2011年12月完成農商行改革開業,現有營業網點個,其中城區網點個、農村網點個,貸款專營機構個,離行式自助銀行個,ATM機臺。年初以來,根據省聯社的相關要求,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我行繼續把金融產業扶貧和貧困農戶小額信貸作為2018年的重點工作來抓,努力加大產業扶貧和貧困農戶小額信貸投放。截止6月末,我行各項存款余額萬元,比年初增加萬元,存款增幅為

      %,各項貸款余額萬元,比年初增加萬元,貸款增幅為

      %,貸存比

      %,貸款增速大幅高于存款增幅。其中扶貧貸款余額萬元,比年初增加萬元,增幅為

      %,扶貧貸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增速。

      二、扶貧小額貸款開展情況

      根據省聯社關于扶貧小額貸款的指導意見,今年我行確定了全部以農戶自主貸款的投放思路,堅持“四有兩好一項目”評級授信標準,堅持以農戶自主承貸,堅持“誰貸誰用”。截止6月末,新發放扶貧農戶小額貸款戶萬元,貧困農戶小額貸款余額達到戶萬元,貧困農戶貸款獲得率達到

      %,貧小額貸款不良率是

      %,控制在2%以

      內,到期收回率是100%,達到98%以上。上半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農戶又進行了一些調整,我行根據調整后的明細又進行清理,對清理出去的及時停止貸款發放,對補充進來的貧困對象補充評級授信,始終確保貧困農戶評級率達到100%。同時,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安排和相關要求,我行進一步加大扶貧小額貸款發放和考核力度,計劃全年投放扶貧小額貸萬元,并對已授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走訪一次,已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各個支行,并制定了績效考核激勵措施,按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績效考核。

      三、金融扶貧服務站建設情況

      根據省聯社和人民銀行的安排,我行承擔全縣個貧困村中個村的建站任務,我行按照“八有”標準己全部完成建站,并于月日前完成了個金融扶貧服務站、助農取款服務點與農村電商服務站的“三站”融合任務,完成個“三站”融合任務的

      %。目前其中絕大多數服務站均運行正常,在農戶評級授信、貸款咨詢受理和催收等方面初步發揮了作用,但也有個別站因為行政村的合并和村組干部的變動出現管理不到位的情況。目前我行正按照上級部門要求進一步完善服務站功能并定期走訪巡查,推進金融扶貧服務站、助農取款服務點和農村電商服務站“三站”融合建設在月日前全部完成。

      四、金融支付結算環境改善情況

      近3年來,我行新設標準網點個,離行式自助銀行個,在鄉

      求的授信率和貸款金額指標過于剛性,不太切合當前農村工作實際。

      2、建檔立卡貧困戶認定變動頻繁、變化太大。最初認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有戶人,經數次變動調整后為戶人,其中很多人剔除,很多人又新進,給評級授信和貸款發放管理帶來很大不便。貧困戶的一進一出,增加信貸投放和管理難度。

      3、政策宣傳和信用環境有待改善。由于歷史客觀困素和宣傳力度不夠,部分貧困戶和工作人員對貧困農戶小額貸款認識不夠,理解有些偏差,對貸款的發放工作有一定影響。

      4、工作機制不通暢。扶貧小額貸款由農商行一家發放,但涉農補貼由農商行和郵儲銀行兩家發放,操作層面和管理層面不通暢。

      七、幾點建議和請求

      1、調整考核方法。不再要求具體的貧困農戶小額貸款投放額指標,進一步明確符合條件的貧困農戶貸款獲得率考核計算標準,明確符合條件的貧困農戶認定標準。同時充分發揮村支兩委、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作用,把好貧困農戶小額貸款申請和審核關,切實做到精準幫扶、好鋼用到刀刃上。

      2、加強信用環境建設,培養貧困農戶信用觀念。統一做好政策宣傳解釋工作,徹底消除貧困戶扶貧貸款只要借得到、不需要償還的僥

      幸心理。加大對金融扶貧服務站和信用村鎮建設的重視和投入力度,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氛圍。

      3、加快各項扶持政策落實到位。承諾的政策要及時兌現到位。要盡快落實己發放的扶貧小額貸款的貼息和風險補償,同時理順工作機制和流程,明確部門職責,確保貸款發放順暢,利息補貼按季及時到位,從而調動企業和農戶積極性。

      第3篇

      蘇尼特右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蘇右旗聯社”)為推進普惠金融,進一步提升客戶金融服務獲得感和滿意度,有效提高信貸質量,逐步提升信貸服務實體經濟水平。自開展全域授信業務以來,成果顯著。截止到目前,已對xx個嘎查進行信用村評定,對全旗農牧戶xxxx戶進行信用評定,掃街入戶行動落實了xxxx戶,對全旗15家企業進行了信用評級,企事業單位也已走了xxx戶。

      蘇右旗聯社在本次全域授信活動中創新了貸款的模式,從過去的等客上門變為送金融服務上門。我們下鄉送貸款專項行動,創新了農牧民貸款的模式,解決了農牧民貸款難、貸款貴等問題,為農牧民提高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針對疫情以來,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方面出現經營問題的,我們也通過全域授信這項業務對其發放合適的貸款,為推進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截止到2020年5月31日,共出動100余人次開展走訪評定工作,走訪個體工商戶數達到了70%以上,授信1128筆,額度達到9200萬元。期間發放農牧戶貸款944筆,8621萬元;發放個體工商戶貸8筆,71萬元。

      在走訪過程中,蘇右旗聯社在還對精準扶貧、扶貧小額信貸、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業務以及草原金融輕騎兵品牌進行宣傳。同時,針對客戶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對出現的問題原因進行追尋和改進。

      第4篇

      金融辦

      今年以來,縣金融扶貧攻堅指揮部緊緊圍繞“學習借鑒金融扶貧‘盧氏模式’,組織發放扶貧貸款”的目標任務,加強信貸規范管理,擴大資金使用效益,扎實做好金融扶貧各項工作。2019年,共新增扶貧小額貸款戶貸戶用28戶100萬元,累計投放591戶2810.5萬元。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是完善盧氏模式,提升“四大體系”建設水平

      1.金融服務體系。規范縣、鄉、村三級金融扶貧服務機構管理,確保人員到位、職責到位、工作到位,目前,全縣各鄉鎮、街道全部建有金融服務站,所有行政村均有金融服務部,全面開展扶貧小額信貸相關的政策宣傳、貸后管理等工作,金融扶貧三級服務體系作用發揮良好。

      2.信用評價體系。建立了信息采集系統,印制下發了信息采集標準,截止目前,共采集并進行農戶等級評定14.3萬戶,同時,將評定結果全部反饋到鄉鎮金融服務站及貧困戶家中,激勵貧困戶建立良好信譽。

      3.產業支撐體系。協同督導縣發改委依托主導產業,組織搞好帶貧企業、帶貧合作社及扶貧產業項目建設,持續提升產業帶貧能力。

      4.風險防控體系。扶貧小額信貸嚴格按照“5萬以下、3年以內、兩免一補”執行基準利率進行。縣財政注入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700萬元,用于扶貧小額信貸的風險補償。對每月按時付息、且滿一年戶貸戶用貸款的用戶進行貼息,每半年為一個周期,8月份,已發放年度扶貧小額信貸貼息20.45萬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10戶。

      二是規范小額信貸發放。

      2.做好企業帶貧。堅持“體現差異化,著重帶動未脫貧貧困戶增收”的工作原則,主要對無勞動能力、無技能、無項目的貧困戶進行覆蓋。為全縣除享受戶貸戶用貸款外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金融扶貧幫扶資金,分別對已脫貧享受政策的貧困戶2681戶,每戶發放456元金融扶貧幫扶資金;對未脫貧2259戶貧困戶,發放1000元的金融扶貧幫扶資金。此次共計發放347.8萬元,于6月28日發放到位。

      3.落實好精準扶貧企業貸款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的通知》,將以上精神和要求轉發至金融扶貧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認真學習。要求各鄉鎮、各相關單位認真按照文件要求組織篩選企業,重點選擇帶動能力強、產業基礎好、帶貧效果明顯的涉農企業等作為貸款主體,目前,帶貧企業材料正在市扶貧辦審核。

      三、完善預警監測,提升風險防控水平。

      1.加強統計監測。加強與金融機構對接核實,緊盯貸款動態,定期分析研判,抓早抓小,形成上下貫通的風險防范監測。

      2.提前做好還款準備。對到期還款企業提前兩個月進行跟蹤,督促相關單位做好還款準備,防止出現到期未還款或逾期問題。目前,我縣無逾期貸款。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對符合申請扶貧貸款的貧困戶實現應貸盡貸。根據我縣戶貸率低,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無發展生產項目,結合我縣實際,我辦印發《郟縣金融扶貧指揮部進一步加強小額信貸工作的意見》,鼓勵貧困戶本著自愿參與的原則發展我縣特色產業,為貧困戶建立連接機制,實現應貸盡貸。

      第5篇

      一、動態調整方面 :此次數據調整,我鎮新增貧困人口1141人,清退1047人,其中整戶新增187戶401人,整戶清退403戶713人,返貧33戶74人,我鎮此次數據調整凈增貧困人口34人。目前我鎮建檔立卡戶4177戶9126人。

      二、扶貧手冊填寫方面:我鎮專門召開了由村兩委成員全員參加的培訓會,鎮扶貧工作站專門印制了填寫模板、填寫注意事項、填寫范本一一發放到人,并把各村連續兩天集中在鎮里集中培訓,工作站人員分組全程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實行村村驗,戶戶過,努力做到系統、手冊信息相一致。針對區扶貧局針對系統中存在問題的多次通報,我們認真核對,立行立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通報中我鎮存在的各種問題,我們已全部修正完畢,并再次安排工作站人員分組分村對系統信息進行比對,力爭信息零錯誤。

      三、村戶扶貧資料完善情況:前期我們扶貧工作站利用近20天的時間逐村逐戶進行檢查指導,從墻上資料張貼是否完備、信息填寫是否規范、享受政策是否全面、袋內資料是否齊全、政策知曉是否熟悉、戶家是否滿意、資料信息是否一致等方面進行了全片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督促整改。為使此項工作有始有終,我鎮前不久把每周一、周二定為扶貧工作日,每周一周二除突發事件外,我鎮的全體村組干部、包村干部、包村班子成員全部走村入戶,宣講政策、完善資料、落實政策、整改提升,切實提升我鎮脫貧攻堅質量,確保在省檢、國檢以及市區考核中位居前列。當前,我們再次組織幫扶人員進村入戶,填寫貧困戶登記表,開展問卷調查,確保登記表、扶貧手冊、墻上資料、國辦系統四方面信息一致,數據統一。當前我們正在把最新收集上來的數據與國辦系統一一比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輿論宣傳方面:多渠道多途徑大力宣傳脫貧攻堅工作,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通過懸掛橫幅、涂刷墻字、電視宣傳、村級廣播、制作噴繪、發放材料等方面大力宣傳扶貧工作。截至目前,全鎮各村居共懸掛橫幅120條,涂刷標語墻字500多處,制作噴繪300多副,電視媒體在黃金時段滾動宣傳扶貧各項政策,村級廣播更是全天候播放脫貧攻堅相關內容,發放紙質材料一萬余份。幫扶人更是經常性入戶宣講,耐心解讀。目前在我們符離鎮目之所及,皆是脫貧攻堅;耳之所聞也是扶貧立志。扶貧攻堅,婦孺皆知;脫貧致富,全員參與。

      五、政策落實情況:

      1.2017年產業扶貧實施情況。 2017年共安排產業資金到戶543戶,到戶資金472.54萬元,其中442戶產業扶貧資金入股特色種植養殖基地,83戶資金直接到戶;扶持產業扶貧基地4個,帶動貧戶就業230人;20個村居全部建成光伏電站,村集體經濟收入確保不低于6萬元;享受光伏到戶資金197戶,產業扶貧率為22.2 % 。

      2.健康脫貧政策落實情況。健康脫貧,應享盡享,“351、190”政策的實施使得貧困戶就醫支出,微乎其微。16年底至17年8月11日止,我鎮共有15166人享受新農合報銷868.235萬元、大病保險報銷42.92萬元、民政救助96.94萬元、政府兜底146.萬元、“180”補償11.90萬元,健康脫貧率100%。

      3.教育扶貧實施情況。主動與教體局、中心校聯系,安排村組干部入戶核實核準貧困戶子女就學信息,查看打款情況。截止到8月11日,共有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階段553名享受教育扶持資金23.2875萬元,58名大學生每人3000元的雨露計劃資金扶持。安排村組干部、轄區學校上門宣傳教育資助政策,幫助貧困戶申請相關助學金、大學生路費資助、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雨露計劃、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生各種補助等,確保不讓一戶因學致貧。

      4.住房安全保障政策落實情況。對照“兩不愁、三保障”要求,住房安全是生活標準的底線。我們入戶查驗,積極鑒定,迅速落實。2017年1-8月份,我鎮危房改造406戶626.93萬元,其中重建288戶574萬元,修繕118戶52.93萬元。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驗收也已結束。第二批貧困戶住房安全排查鑒定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第6篇

      一年來,我縣殘聯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殘聯的指導幫助下,緊緊圍繞六項扶貧惠殘民生工程精心策劃,精準發力,殘疾人生產、生活狀況得到了不斷改善,貧困殘疾人數逐年減少,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F將工作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摸清底數,精準識別,建檔立卡

      我縣高度重視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把殘疾人扶貧工作作為我縣殘疾人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為了解和掌握我縣貧困殘疾人的具體情況,我縣在組織開展殘疾人服務變更調查的基礎上,以全區開展農村貧困戶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工作為契機,與全縣的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將貧困殘疾人的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工作融入當中,同步實施。通過核準農村殘疾人貧困戶的信息,與殘疾人服務變更調查數據庫進行比對,確保符合條件的殘疾人貧困戶全部納入貧困戶建檔立卡范圍。據統計,我縣已納入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人口為  人,其中貧困殘疾人1057 名,占全縣總貧困人口的%。這為精準扶貧殘疾人奠定了基礎,提供了針對性強的科學決策依據。

      二、精準幫扶,精心策劃實施六項扶貧惠殘民生工程

      一是“一對一結對幫扶”,實施“黨員扶殘溫暖同行”工程??h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殘疾人幫扶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困難殘疾人的幫扶事宜,并成立了“黨員扶殘溫暖同行”工程工作領導小組。今年,結合精準扶貧工作,我縣享受“黨員扶殘溫暖同行”的殘疾人全部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達到了精準幫扶貧困殘疾人的目的,發揮了“黨員扶殘溫暖同行”工程的作用。我縣殘聯已通過銀行轉賬方式,把扶持資金全部匯入到殘疾人手中。(建議補充資金)

      二是通過組織實施 “陽光助殘扶貧基地”扶持殘疾人穩定脫貧。為使我縣選擇了“短平快”項目,即勞動量不大,見效快,殘疾人易于接受的項目,與永福縣百泉香土雞專業合作社合作,建立了廣西·永??h陽光助殘扶貧基地。依托該合作社的養殖技術和經驗,基地每年通過免費向家中有場地、有創業愿望的農村貧困殘疾人提供不少于一萬只的土苗及一萬斤飼料,并免費提供養雞技術指導和培訓、組織土雞回收等服務。目前,已經輻射帶動100戶以上的農村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為永??h殘疾人的扶貧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是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項目,增強脫貧致富能力。2016年,我縣因地制宜,對150多名農村貧困殘疾人進行種植、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使農村貧困殘疾人及其家族掌握1—2門致富技能,大大增強了脫貧致富的能力,針對我縣不少殘疾人種植杪糖柑的情況,我們還計劃在11月份,組織2期杪糖柑培訓,讓殘疾人掌握杪糖柑冬季保果、保暖,安全越冬的技術要點。

      四是積極拓展“陽光家園”計劃,做好殘疾人托養服務。2016年,我縣為100名貧困重度精神殘疾人提供居家托養服務,與家屬簽訂托養協議,做到一人一檔,扎實推進全縣殘疾人托養服務工作??h殘聯已于2016年10月把資金全部匯入到殘疾人銀行賬戶中。今年,我殘聯還計劃為30名重度肢體貧困殘疾人上門開展家政服務,目前,我們已與家政服務公司達成了合作意向,已初步篩查確定了服務對象名單,此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五是實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保障殘疾人權益。今年,我縣為20戶困難殘疾人家庭實施居家無障礙改造,改造金額8萬元。為使該項工程順利實施,成立了項目建設領導小組,服務對象優先考慮建檔立卡貧困殘疾戶,縣殘聯與承包施工方簽訂改造項目建設內容協議書,實行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無障礙改造建設項目根據殘疾人的個性化需要訂制,主要有安裝樓梯扶手、過道扶手;房間、廚房、衛生間地面平整、坡化;新建灶臺、建衛生間等。目前,項目實施接近尾聲,計劃11月份組織檢查驗收。

      六是實施“貧困成人殘障者康復”工程。今年以來,我縣殘聯租車運送了12名成人殘疾人到市里進行大小腿取?;顒?,送4名兒童完成矯形器安裝,超額完成了市殘聯分配的任務數。此外,充分利用我縣中醫院的腦癱治療、康復訓練的技術人才,在縣中醫院成立了殘疾人康復指導站, 2007年以試點開展腦癱兒童康復治療與訓練,2010年全面輔開。共開展腦癱兒童康復訓練與治療200多例,其中40例效果顯著。

      第7篇

      (民政部分)

       

      縣醫改辦:

      根據省市醫改辦要求,我局認真開展資助城鄉低保戶、農村特困人員、城鎮特困人員、城鄉孤兒、低收入重病患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對象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和對因病困難居民實施醫療救助,現將有關工作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為幫助我縣城鄉困難群體看病難問題,切實減輕他們因病醫藥費負擔問題,我局在2016年12月前資助城鄉低保、農村特困人員、城鎮特困人員(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城鄉孤兒對象,全縣共15947人,即從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12個月)按B檔每人年資助230元,資助金共366.78萬元,全部由縣財政負擔。

      二、主要做法

      (一)資助參保情況。縣民政局已下撥通知要求鄉鎮、區場、龍城街道的社會事務辦(民政辦)將確定享受2017年的城鄉低保、農村特困人員、城鎮特困人員、低收入家庭中60歲以上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城鄉孤兒對象務必在2016年11月25日前報當地鄉鎮所在地的勞動社保所錄入參加2017年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負擔的參保費用全額由縣財政直接劃撥入縣社保局。

      (二)**縣民政局、財政局、人社局、衛計局、社保局、審計局關于印發《**縣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實施細則》(龍民〔2014〕29號)和《**縣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實施方案》(龍民〔2014〕30號),制定了救助標準,并從2014年7月開始實施。

      從2017年1月1日起提高醫療救助水平,社會救助對象、扶貧對象年度政策內醫療費用,在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個人自付比例部分費用(含住院起付標準,但不含特定門診費用),按100%比例予以救助;超過1萬元以上部分,扣除大病保險(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支付95%后,再按100%比例予以救助。特困人員(農村五保戶、城鎮三無人員)、城鄉孤兒對象住院的自費部分、門診的個人自付部分按季或半年100%比例予以救助;城鄉低保對象其政策內的住院醫療費用,在按社會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報銷、接受住院一站式救助、大病商業保險補償后,個人支付部分每人每年累計超過3000元,且造成生活特別困難的,可申請臨時醫療救助;截止2017年8月我縣發放醫療救助資金155.83萬元,救助540人次(憑單醫療救助203人次支付126.02萬元;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救助337人次支付29.81萬元)。醫療救助住院憑單和一站式救助支出147.53萬元,救助512人次,醫療救助人均補助水平達2881元。高于省規定的2828元。

      (三)醫療救助金的發放由縣財政直撥到縣民政局,再由民政局劃撥到有關鄉鎮財政所,通過銀行發放到救助對象手中,社會化發放率100%。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由縣民政部門按季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縣財政部門憑縣民政部門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表按季撥付到各定點醫院專用賬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繼續做好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系統。做好系統建設、資金撥付等工作。

      (二)繼續做好資助城鄉低保、農村特困人員、城鎮特困人員、城鄉孤兒和低收入重病患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對象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縣民政局要求鄉鎮、區場、龍城街道的社會事務辦(民政辦)將確定享受2017年的城鄉低保、農村特困人員、城鎮特困人員、低收入家庭中60歲以上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對象在2017年11月25日前報當地鄉鎮所在地的勞動社保所錄入參加2018年城鄉基本醫療保險,請各地與當地鄉鎮社保所溝通,確保所有對象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個人負擔的參保費用全額由縣財政直接劃撥入縣社保局。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