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精品范文

      七年級音樂教案范文

      時間:2022-02-21 18:02:35

      序論:在您撰寫七年級音樂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七年級音樂教案

      第1篇

      最近,我一改以往的教學過程,把學習音樂知識放在課堂教學的初始階段,發現課堂教學進行得非常順利。課一開始,老師走進教室,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師身上,他們用好奇的眼睛注視著老師,我趁勢拋出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再用學習的結果指導歌曲的學唱,這樣學生課前學習的音樂知識在本節課里得到運用,學習過程非常輕松,知識掌握得也較牢靠。以四年級上冊歌曲《愉快的夢》一課為例,我采用了這種方式教學,取得了較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上課伊始,我讓學生合上課本,聽老師彈奏樂曲(《愉快的夢》),并用手輕輕打拍子,聽完后告訴老師是幾拍子。當我彈完,學生紛紛發言:“三拍子。”我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后說:“我們剛剛聽到的樂曲是‘兩組’三拍子構成的,即六拍子?!蔽壹皶r在黑板上板書了拍號“”,并告訴學生,它的強弱規律基本上是三拍子的重復,只是把第四拍變成了“次強”成為“強、弱、弱、次強、弱、弱”。接著讓學生輕拍身體來感受這個強弱規律,并合著音樂拍一次。然后我問學生:“‘’這個拍號你們還有什么不懂的?”學生舉手回答:“‘8’是什么意思?”我板書之前學過的拍號“”、“”問:“這里的‘4’是什么?”學生:“以四分音符為一拍?!蔽医又崾緦W生:“以此類推‘8’是什么意思?”學生恍然大悟:“以八分音符為一拍?!蔽易プr機板書出《愉快的夢》前兩個小節的旋律“3 3 321│5? 5? │”請學生演唱,教室里立刻活躍起來,孩子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很快有幾個學生就把這句唱準確了,我讓這些孩子當小老師教全班同學唱。接著又板書曲譜“5 5 542 │1?1? │”,學生根據剛才的經驗,很快唱好了這兩小節。我在最后一小節的兩個“1? ”處加上連線,告訴學生現在這兩個“1? ”只能唱第一個,但要唱夠六拍。我順勢提問:“那么這條線起什么作用呢?”學生回答:“連接作用?!蔽矣职堰B線畫在“542”上,接著問道:“那這幾個音又要怎么唱呢?”學生發現,加不加連線對這幾個音來說沒變化,那么為什么又要加上連線呢?我在這兩小節下面加上歌詞“輕輕蕩漾”,學生很快就發現,“蕩”字是用三個音來完成的,所以加上了連線。我將知識點一語道破:“這個連線在這里表示連接,一字多音時就要用它表示?!敝链耍竟澱n新學的音樂知識便已水到渠成。我把剩下的簡譜讓學生自己學唱,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而且學得非???。

      下課后我開始反思,以前的教學問題出在哪呢?

      1.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新課標在處理好各種關系中要求,既要啟發學生又要有適當的講授。如果直接告訴學生,這里是什么知識,所以要怎么樣唱,學生就成了被動接受的工具,他們的積極性也不高。正如一句話總結的:說給我聽,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也會忘記,讓我自己去做,我會永遠記住。

      2.沒有做到以學生為本。老師在學生唱歌的過程中隨意打斷學生,讓學生的演唱被迫中斷,這與打斷別人說話是一個道理,是一種不尊重學生的表現。也難怪學生這時都不愿聽老師講解知識。

      3.沒有做到以音樂為本。音樂課不同于語文、數學等課以傳授知識為主,而是以豐富學生情感為主。如果在學生學唱歌曲時,不時地停下來傳授音樂知識,不僅會明顯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使情緒低落下來,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在這樣的情緒影響下,唱出的歌就必然會失去了它原來的味道。所以老師要做的,就是運用一切盡可能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其始終能積極地參與老師設計的一切活動――包括音樂知識的學習。

      4.音樂知識的講解沒有做到連貫性和系統性。沒有復習鞏固、啟發引導和層層剝筍的過程,學生見到的只是一片樹葉,而非枝繁葉茂的大樹,更別說一片森林了――正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森林”。也正是因為學生學到的知識是零散的,難于理解消化,所以總是容易忘記。老師在講解音樂知識時要有宏觀的架構,注重前后知識點的銜接,從而達到讓學生理解和記憶的教學目的。

      蹇菊華 四川省蒼溪縣陵江小學

      書 訊

      《名優教師設計音樂課教案與評析》

      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行

      由音樂教育家曹理主編的《名優教師設計音樂課教案與評析》系列叢書現已由人民音樂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叢書依照人民音樂出版社2012新版初中音樂教科書編寫而成。教科書中的每個單元,編者都分別請兩至三位名優教師設計出三至七篇教案,并附上點評文章。每篇教案及點評均以有效指導實際教學為目標,因此該叢書的實用性強、參考價值高,歡迎各位教師選購。具體書目如下:

      名 稱 定 價 開 本 備 注

      《名優教師設計音樂課教案與評析》七年級上 28.00 A4 已出版

      《名優教師設計音樂教案與評析》七年級下 28.00 A4 已出版

      《名優教師設計音樂課教案與評析》八年級上 29.00 A4 已出版

      《名優教師設計音樂課教案與評析》八年級下 29.00 A4 已出版

      《名優教師設計音樂課教案與評析》九年級上 暫無 A4 2014年7月出版

      第2篇

      課堂的導入方式,因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的不同而不同。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我認為可以從看、問、聽、說、論、玩等幾方面進行課堂導入。

      一、 以看導入

      通過實物、卡片、教學掛圖、簡筆畫、多媒體資料等直觀教具導入。這種導入方式比較簡單,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七年級上冊Starter Unit 2 What??s this in English? 這一單元中,我們可以邊拿著同學們手中的學習用品或卡片,邊問“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pencil.”來導入新課。在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這一單元中,我們可以出示蘋果、香蕉、草莓等真實的食物問“What??s this in English?” “Do you like it?”, 學生們看到自己愛吃的水果一定會情緒很高,教師再將這種高昂的情緒拉到學習中來,還怕調動不起他們的積極性來嗎?

      二、 以問導入

      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與答來導入。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來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學習方位介詞與there be句型中,給學生看一些小區圖片之后,可以提問: “What can you see behind the hospital?” “I can see a supermarket.” “Is there a school behind the hospital?” “No, there isn??t.” 這樣,就非常自然地引入了新句型。在七年級下冊Unit 1 Where is my pen pal from? 中,通過呈現明星照片提出問題: “Who is he?” “Where is he from?” “Where does he live?” “What language does he speak?” 通過這些一問一答的形式引入到新課程的學習當中,同時也完成了本單元的句型教學。雖然這種導入方式簡單可操作,但學生只能根據問題來尋找唯一答案,所以比較適合句型教學和機械操練。

      三、 以聽導入

      通過聽音樂、歌曲來創造濃郁的英語學習氛圍并由此導入新課程的學習。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這一單元時,可以聽“Animals song”; 在八年級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 中可以聽“If you??re happy.”; 在九年級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中可以聽一些輕柔與歡快的音樂。讓學生感受不同的音樂可以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從而在新句型的學習中能夠各抒己見。需要注意的是,所選歌曲應該與本課的主題相吻合,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作為課程的鋪墊,使學生能明白課程的主題。

      四、 以說導入

      以“說”導入可以是說故事引入主題,也可以是說唱的方式導入主題。學生通過說唱chant的內容,并配合身體動作,效果會更好。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 這一單元時,我將討論人物的形容詞編成歌瑤, “Tall, tall, tall, make yourself tall. Short, short, short, make yourself short. Long, long, long, make your arms long. Short, short, short, make your arms short. Big, big, big, make your mouth big. Small, small, small, make your mouth small.” 學生邊說唱歌謠邊做動作,導入輕松而又自然。相對于其他的導入方式, chant的優點在于具有更強的趣味性、學生參與的廣泛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 以論導入

      教師根據所講的內容,適時引入話題展開討論。例如,在談論rules這一單元中,第二個課時初我就讓學生針對What do you have to do at school/at home/when you are ill? 這三個問題進行自由談論。在談論個人喜好這一單元,我先讓學生收集各種蔬菜、水果、飲料、食品、肉類的名稱,并且用新句型What kind of ... would you like? 與他們進行交流、談論。另外,師生之間的相互問候也可以變成一種導入形式。在新課前幾分鐘,教師可以和學生隨意談論天氣、日期、學生的心情、學生到課情況等,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英語學習的狀態。

      六、 以玩導入

      第3篇

      關鍵詞:結題報告;多元化;分層評價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音樂學科的不斷改革,音樂學科的考試制度也由單一的唱一兩首歌曲、吹一兩首豎笛曲改為多種考察、多重考核的模式。究竟哪種方式是最為科學的、最為客觀的辦法呢?這是研究者目前面臨的問題核心。

      (二)問題的解決:

      初中階段的音樂課程是以培養有素養的、有一定鑒賞能力聽眾為主要目的的教材。作為音樂老師,我們面臨的是一群參差不齊的學生,這其中有得孩子音準很好,有得孩子卻連最基本的C大調音階都唱不準;有的孩子的樂感很好,能對老師播放的樂曲、歌曲輕松學會并加以處理,有的孩子卻唱不準、聽不出樂曲或歌曲中旋律、節奏的變化;有的孩子從小學習樂器,有一定的試唱與模唱能力,有的孩子從未接觸過樂器訓練,對簡單的四小節模唱練習都很難唱準。面對這樣的學習受眾體,單一的考核模式是不能滿足多角度、多維度評價學生的標準的,而對于學生而言,有長處就會有短處,每一個孩子都有欣賞音樂、接受音樂教育的權利。多角度、多維度的評價可以從不同層面評價學生的表現,從而達到客觀、公正的評價結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怎樣著手建立多角度、多維度的評價機制呢?

      一、將課本內容有機的分塊,為建立多元的評價機制打下基礎

      七年級的音樂教材分為上、下兩冊,每冊有六個單元,每單元都有一定的歌曲演唱、樂器演奏、欣賞曲目與小組或自我創編的版塊,音樂知識穿插其中。教師需要對本單元內容與教授意圖有著通盤的考慮,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教學所要達成的目標按一定梯級劃分。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與你同行》中,教學內容的分層劃分:

      1.音樂感受:聲樂:童聲合唱《校園多美好》《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

      2.音樂實踐:(1)、曲演唱:《希望與你同行》《我們一起來》;(2)、器樂演奏:八孔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3)、音樂沙龍、露一手。

      3.音樂常識:音樂一詞由來;音符、唱名、音名、反復記號、上波音的作用;人聲的分類;八孔豎笛初識;施光南簡介。

      這樣可以將本單元的內容做一個有機的羅列,劃分主次,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二、建立確實可行的評價標準,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對號入座

      正如筆者所述,多元化、綜合的評價方法是讓更多的學生在這種評價體系中找到自我、實現自我并能超越自我。“分層評價”是較為科學的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的原則與要求第一條:以教學目標為基準。教學評價的目的是檢查學生學習達到教學目標的達標度,因此,它評價的內容、方式等應以教學目標位準,各項教學評價和分數,進步程度、評語等,要反映學生達標的程度。”從這段選自《音樂學科教育學》的要求我們將教學模塊按照學生的能力劃分為A、B、C三個等級,既方便了學生更全面的了解教學內容、重難點,也方便了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進度與課堂節奏。

      三、深化“分層評價”的內容,將其與實際教授內容掛鉤,將“分層評價”做到實處

      作為教師而言,要想學生獲得相應的知識,在授課之前必須很精心的構思教學環節、撰寫很詳實的教案?!胺謱釉u價”也不例外,教師要想達到“人人有所得”就必須將“分層評價”的內容在教學環節中有所體現。

      四、積極做好階段性反思,將“分層評價”的效應與音樂課堂結合,達到教學互長的作用

      《2011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中要求。

      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方法、知識、技能發展變化的評價,在日常教學中可采用觀察、談話、提問、討論、演唱、演奏等方式進行。終結性評價是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結果的評價,在學期、學年末進行,主要采用聆聽、演唱、演奏、綜合性藝術表演等方式。

      教師針對這一要求將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評價常規化、制度化,這樣既有利于教師深入的了解學生近期的學習情況,又可以將學生的訴求第一時間傳遞給教師。當然,評價的方式是多樣的,可以是最常規的試卷測評,也可以是小組互評、也可以是自我評價、也可以是同桌互評等等,但評價的目的卻是一樣的,都是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三)問題研究后的反思:

      1.分層能否解決所有問題?

      “分層評價”是整個課題研究的重點,但在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問題是“分層評價”所解決不了的,如:學生的聽賞習慣、學生的識譜、試唱、試奏能力等等,這些問題都嚴重地制約著音樂課的質量。而作為音樂教師,我們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解決。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他們的個人潛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分層是否“一層不變”?

      我們現在多劃分的評價標準大多是以教師的眼光看待學生,而學生是一個綜合的個體,他們會隨著知識技能的增加、情感價值的豐富而發生的變化。分層的標準也要隨著他們的成長變化而變化。七年級的評價體重中關于知識技能的評價占了較大比重,在八年級、九年級的評價體系中創新與合作是否可以逐步加大比重呢?讓學生們在“玩中學、玩中領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分層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這個課題從去年9月份投標開始到現在結題,研究與準備過程以超過一年,在這一年的時間里筆者按照分層評價的要求,認真備課、認真準備、認真反思,幾乎是將之前的教學案例一一,在這一過程中,辛苦自不必說,更大的感觸是收獲:學生對于作品的較全面的了解、班級中小組合作、小組互評活動的開展、學生與老師之間親密的合作等等。我想更大的收獲是通過參加課題的研究讓我重新認識了教材、認識了音樂課將要帶給學生的是一個怎樣的育人氛圍。我想這可能就是“分層評價”最終的目的:創設讓學生、教師都能成長的教學環境。

      附:如七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渴望春天》的分層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

      第4篇

      授課班級具體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6-7年級10個班級的音樂教學工作。分別是七年級6個班(7年11班-7年16班)六年級4個班(6年1班-6年4班)。音樂課的測評標準如下:課堂平時表現,期末卷面考試,期末文藝匯報演出。

      課堂平時表現:

      我所教的班級中4個6年級班級。6個7年級班級。其中6年級學生相對7年級學生表現的較好。

      學生平時課堂上比較好的班級是6年3班和7年12班。表現較差的班級是6年2班和7年14班。7年12班是7年級的實驗班。該班平時課堂表現非常好,上課時學生能夠積極地配合老師講課。能作到氣氛活潑,紀律不亂。班級學生有很高的藝術鑒賞水平和道德修養。這時我所任課的10個班級中表現最好的班級。卷面考試成績也排在了10個班級中的首位。6年3班在6年級中表現比較突出。6年3班有幾個比較調皮的學生,經過幾次教育后這些學生改進很快。課堂上能夠遵守紀律的同時積極回答問題。給班級帶來了一個很好的音樂學課習環境。

      課堂平時表現較差的班級:7年14班和6年2班。

      7年14班學生課堂學習氣氛不濃,課堂上課時基本沒有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缺乏創造力和學習音樂的興趣。多數學生課堂上有小動作、溜號、說話等情況。多次教育效果不好。

      7年11班個別學生影響班級。每節課都要用大量的時間組織課堂紀律。班級學生說話接話想象嚴重。重點學生:劉浩承于添聰 孫語良 楊京瀚 蔣博 高志昂。

      6年2班時六年級的實驗班,與七年級實驗班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班級女同學表現良好,主要問題出現在男同學。該班男同學說話現象嚴重,嚴重影響到了其他同學。多次教育效果不好。

      期末卷面考試:

      成績最好的班級是7年16班。出現問題:由于本學期期末“紅歌會”合唱比賽占用了學生課余時間。臨近期末為了不影響學生的其他學科考試。經組內研究決定采用開卷考試。此次開卷考試題內容多位學生自由發揮的文字題。給學生2天時間(周六周日)完成試卷。試卷成績突出的班級是7年12班和6年2班。較差的班級是7年15班(該班雷同卷較多疑為集體抄襲)。

      期末文藝匯報演出:

      期末文藝匯報演出是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以班級音樂會形式進行考試。表現較好的班級是:7年12班 7年16班 6年3班表現較差的班級是:6年4班。其中7年16班的音樂會最有氣氛。班級干部經過了精心的策劃(演出順序,邀請函出場順序 班級設計主持人串詞)。6年3班的整體節目設計的非常好。7年12班的節目很有藝術氣息。演出較差的班級是6年4班(沒有演出節目順序學生沒有準備考試內容 沒有主持人 沒有班級設計學生積極性不高)

      活動表現:

      本學期6,7年級主要的文藝活動有:軍訓文藝匯演,校慶運動會班級文藝節目,“紅歌會”合唱比賽等。

      軍訓文藝匯演中各班節目都比較出色。相對來說7年11班的全班同學大合唱非常出色。校慶運動會文藝表演中大多數班級能夠主動利用課余時間排聯節目。突出的班級是7年16班 6年1班。本學期最后一項大型活動是“紅歌會“合唱比賽。6年2班的節目《閃閃的紅星》,7年12班的《黃河大合唱》都獲得了學校合唱比賽的前10名。紅歌會活動中。6,7年級從學生道班主任都能夠積極的參與,使學生們的藝術修養以及合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紅歌會”暴露的問題:

      1.“紅歌會”初期個班班主任不夠重視,臨近比賽前幾天“臨陣磨槍”直接造成了學生上臺緊張忘詞等情況。

      2.平時訓練時學生不跟伴奏練習。正式演出時跟不上節拍。

      課代表表現:

      7年11班課代表李冠達,7年16班課代表李佳綺,等表現出色。

      個人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這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教師這一職業首先讓我感受到的是快樂。生活在省二實驗這個附有挑戰性的環境,身邊是一群同齡的充滿著活力的同事。每天相伴的是滿帶著天真的孩子??鞓返谋澈笪腋械降氖菑奈从羞^的壓力。壓力——不是一種想象出來的疾病而是身體"戰備狀態"的反應,這是當我們意識到某種情形,或者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情具有潛在的威脅性的時候做出的反應。仔細想想壓力就是來源于責任,來源于潛意識里的責任。我擔心無力面對時刻的挑戰,害怕缺乏經驗的我無法馬上勝任教育工作。我開始彷徨,我渴望鼓勵與幫助。這時學校給我配了師父。是師父和同事們的幫忙讓我感受到了溫暖,同時讓我知道在激烈的職業競爭和繁重的工作壓力下,我必須以良好的心態對待工作中的困難和挫折,努力學習充實自己。  1  

      與本篇 2010—2011學年度上學期期末總結 內容有關的:

      | | | | | | | |

      到 欄目查看更多內容 >>

      在這短短半年的工作,讓我學習到了在學校課本中永遠都無法領會的教育教學的寶貴財富。同時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成為“好老師”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崇高的師德。教師要熱愛學生,師愛是師德之魂。對于我們新老師而言,我們有著非常艱巨的任務。怎么樣才能讓自己具備肩負重任的基本教學素質呢?我想無非也就是這兩點:第一點是寫教案,對待教案一定要認真,新教師幾乎毫無講學經驗,那怎么才能不在講臺上出洋相,不說錯話,不寫錯字呢?那只能認真對待教案和備課,我一般都會先備課,再默課,最后設想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然后盡量解決,如果無法解決,我在上課時也會盡量避免。第二點是聽課,新教師快速成長唯一途徑,自己學科的公開聽課是一定要聽的,但光聽公開課是不夠的,我在自己的學校里沒聽課調節,但我會去聽語文和數學公開課,說不定能從中體會到一些不一樣的感覺,我覺得對我同樣是有幫助的。

      有夢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朝陽。盡管追求夢想的路遙遠而又坎坷,但我想說:"就算很受傷,也不要閃淚光!"讓夢想起飛,總有希望之花盛開的那一天!既然我們選擇教師這個職業,那就要認真對待我們的學生、學校還有自己的教學態度。萬事開頭難,只要我們克服眼前的困難,勇于鉆研和攀登,我相信我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XX年 年是幸福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當中我付出著、收獲著、快樂著.

      (2)

      與本篇 2010—2011學年度上學期期末總結 內容有關的:

      第5篇

      【關鍵詞】七年級品德課堂教學目標教學

      目標導控教學是指以明確教學目標為導向,以教學評價為動力,以矯正強化為核心,讓絕大多數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品德教材的編排強調的是雙邊探究活動,目標多是隱藏的。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對于其年級學生來說,未能展示明確的教學目標,課堂雖然活躍,表面上很成功,但從作業和考試看,卻是不夠理想的。為解決這一狀況,我積極實施目標導控教學,在品德教學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七年級實施品德目標導控教學的依據。

      從學校適應看,七年級學生剛升入初中,面對新環境,是好奇心與心理壓力并存課程增加、難度增大、課業負擔的加重。有些學生能較快適應,而有些學生則一時難以適應。調查發現,不少學生還是采用小學學習模式,一時轉不過彎。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維護學生的自尊,采用目標導控教學模式,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縮短適應期,逐步適應自主、合作、探究為主導的啟發式教學模式,做到自我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實現學習方法的有效轉化。

      從七年級品德教材的特點看,教材是面向生活,探究生活哲理,倡導自主探究發現。但是,其年級學生因各種原因而參差不齊,在新環境下,要做到自主、合作、探究,還需要一定的磨合期。目標導控教學模式則可以在教師指定目標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調適心理狀態,調整學習方法,主動與老師同學合作,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從教學目的看,目標導控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明確的教育教學目標,使學生有更為明確的學習目的,從而圍繞目標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同時,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也是一種有效手段,特別是對于考試更有明顯的效果。

      目標導控教學模式的實施。

      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評價教學的依據。教育家盧布斯說過:“教學目標越具體越明確,則表示教師教學意識越強,教學成功的把握越大?!边@對七年級學生來說,效果更為明顯。

      教學目標的確立與展示。目標的確立,要反復研究新課標,吃透教材和教參,結合學生和社會實際,確立三維目標(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目標)、活動目標(教師講解評價學生訓練及師生互動目標)、激勵(預期激勵和隨機激勵目標)、效果層次目標(知識層次和學生層次目標預期幾及措施),而不是單純的教案式三維目標。各目標要環環相扣并面向大多數學生,以期收到更佳教學效果。針對不同的課時,應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一是課前展示。重點是活動探究課與單元目標,由科代表抄寫課時目標,打印單元目標。目的是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學習準備,為教學的開展打基礎。二是課堂描述,包括先描述后進行互動教學與先教學后總結評價。先描述是為了給學生一個總體印象,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映和應用能力。后總結評價是歸納學習過程,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總評目標的實現度,引師生反思,汲取經驗教訓,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目標教學的課堂實施。首先,注重新舊知識的連貫,這是實施目標教學的重要條件。品德課單元間的知識是連貫的,確定目標要考慮前后知識的連貫,以更好地實現過度,并提升學生的綜合知識應用能力。其次,圍繞目標教學,這是實施目標教學的中心環節。在實施過程中要以效果層次目標為基礎,落實95%以上學生達標為目的。一方面因材施教,圍繞目標分層次教學。落實課文主觀點,盡可能抓住重難點,聯系社會生活現象,從簡單入手,逐步向中難度遞進,分層教學。以便讓更多的同學能夠參與,都有收獲。另一方面強化學生主體。把集體教學、小組討論、個別提問相結合。優秀生回答中難度問題,中等生自由提問,后進生先回答簡單題再向中等題引導。最終達到最大多數學生有發言機會,激發出每個學生的興趣和靈感,實現素質教育目的。再次,優化教學方法,這是實現目標教學的重要手段和保證。針對不同課時采用不同的方法,最大限度使用支架式教學法――搭腳平架(圍繞學習主題,師生分工收集整理信息資料――情境教學(展示圖片、材料、欣賞音樂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生交流、討論、發言)――教師講析(教師點擊知識,引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學生練習(學生進行課堂訓練和課后作業)――效果評價(師生評價學習行為和效果)和拋錨式教學法――學生展示信息資料――教師展示圖片、播放音樂――教師提出問題――指導學生閱讀――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問題――教師點擊知識、解決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反思學習過程與效果――指導學生訓練――學生提出疑難點,師生共同解決――效果評價――課后作業與預習。最終達到學生主題教師主導,共同學習目的。

      目標教學評價與補救。通常采用激勵評價機制,對不同層次學生,分別從難度、得分、速度、方法、應用拓展等方面進行評價,對學生的每點進步給予表揚和鼓勵。同時,引學生自評和他評,在評價中發現優缺點,做到取長補短。及時補救。一是寫好課時和單元后記,總結經驗教訓。二是鼓勵質疑,做好個別輔導工作。三是做好學生幫扶工作。最終在公平公正評價和及時補救中實現目標最優化。

      總之,目標導控教學恰當運用能有效的使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拓展學生思維能力,開發學生智力,提高教學質量。對于貫徹實施素質教育也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第6篇

      一、多方聯動,做足前期準備工作。

      1、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副校長和工會主席為副組長,學校中層干部為成員的學校線上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對各班、各教師線上教育活動的開展、存在問題進行監督和指導。召開工作會,明確在線教育工作總要求是“真實干,干有效,追高效”;直播教學中,定期召開班級視頻會,對直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整改、完善,力爭落實一班一策。

      2、教導處籌備

      (1)平臺培訓:組織關于教師使用釘釘平臺的全員培訓,同時不定期指導教師們在使用“釘釘”平臺中遇到的技術困難,做到直播教學“人人懂,人人通”;

      (2)教學部署:借鑒省市課程安排,結合學校學生實情,為保障線上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安排出以周為單位的學校課程,由本校教師利用“釘釘”平臺,采取直播方式對全校學生進行線上教學。具體七年級語文、數學、英語各5節,學科課程共計15節;八年級語文、數學各6節,英語5節,物理3節,學校課程共計20節;九年級語文、數學、英語各6節,物理5節,化學4節,道法3節,學校課程共計30節,其余時間按省市安排課程推送。

      (3)教學計劃:要求線上教育教師在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中添加“在線教育工作計劃”模塊,明確在線教學內容、要求、目標以及與線下教學的銜接等,保障線上直播教學的有效進行。

      3、政教處籌備

      結合學校“黨日活動”組織全體教師干部,開展3次大走訪,摸排出全校只能通過電視觀看的人數:七年級5人(七1:1人,七2:2人,七3:2人),八年級14人(八1:9人,八2:人,八3:2人),九年級2人(九3:2人),共計21人。對無電視、無手機的同學,通過學校積極上報,區教育和體育局協調解決了兩臺平板電腦,并幫助解決了網絡問題,兩位同學均能準時、準點開展線上學習。保證了學校學生接受線上教育達到100%,保障了學校線上教育的全覆蓋。

      4、后勤處

      主要做好教材教輔的發放,組織24人次(干部、黨員、班主任),分4次部署,分村組、分散時段將教材教輔全部送至學生或學生家長手中,保障了“停教不停學‘停課不停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后勤處牽頭,組織干部和教師志愿者,在3月8日前按照“分散設點+不定時間+分批聯系”的方式將教材送至全校學生手中,為學生接受線上教育提供學習資源保障。

      二、在線教育工作推進措施

      1、備課、上課、作業:要求在線教學教師借助“導學案”備好在線教學直播課,并根據學校學科教學課程安排表準時、準定推進在線教學直播工作。同時,教導處組織人員,收集在線教師的備課107課時,直播教學視頻117課、課后作業的布置和批閱若干,并督促、考核評價,納入學校當月月考核,確保學校在線教學的實效性。

      2、班級課

      教導處組織了每周1次的班隊課,對班級“停教不停學,停課不停學”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總結、查漏補缺,保證活動的真實有效。

      3、充分利用和整合對應的優質教育資源,收集相應的課件和學習材料(電子版),推送給教師參考和學生學習使用,截止目前,已推送省平臺學科課程視頻13節,市學科課程視頻8節,區學科課程視頻18節;涉及初中全學科課程,有教學視頻、有微課、有教案。保障全體教師線上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具體推送情況如下:

      (1)八年級物理老師推送了省平臺《初中物理學法指導》;(2)九年級數學老師通過QQ推送了《中考數學總復習筆記》,《初三數學禮包課資料》,《初中數學中的主要數學思想方法》。(3) 七八年級下冊地理微課—回籠中學裴亞芬(4)大安區初中英語線上教學視頻;(5)大安區美術學科7-9年級及高中微課視頻資料; (6) 人音版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簡譜; (7) 九年級化學微課等

      特別說明:對于觀看省平臺的學生采取學法指導、觀看視頻、收集問題、布置學習任務,送教上門。

      第7篇

      認真學習學校下達的上級文件,平時積極參與全校政治學會。關心國內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論的學習,同時配合組里搞好教研活動。每周按時參與升旗儀式,從不缺勤。服從布置,人際關系融洽。另一方面,教師的言行,學生極易照樣接受,很少去鑒別,因而,本著要對學生的一生負責,認識到必需要正視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才干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自己必需先做到如果言行脫節,說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學生這樣做,自己卻那樣做,只能引起學生反感,造成惡劣影響。堅信擁有健康的人格品位,才干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典范作用。

      二、網絡管理工作

      讓我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一進校就從事網絡管理工作。通過向教師的學習,學校領導出于對我培養。認識學校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的重要性。這項工作中我本著享樂耐勞的精神。只要學校網絡出現故障,就認真去研究找出問題的所在把問題解決。

      三、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工作

      根據學科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所任教的七年級信息技術與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面對這兩個學科之間的差異。著重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力求準確掌握重點,難點,并注重參閱各種資料,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注意弱化難點強調重點。教案編寫認真,并不時歸納總結以提高教學水平。1.深入細致的備好每一節課。備課中,認真研究教材。

      把音樂、游戲、畫畫、競賽等融入到課堂中,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信息技術課堂采用多樣化活動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在輕松自主的學習氛圍中快樂求知,輕松學習,不時地鼓勵學生。

      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3.數學教學中認真及時批改作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有目的對學生進行輔導。

      認真記錄,積極參與評課,學習各組教師的教學經驗,4.堅持聽課。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并抓住每次外出學習的機會,取長補短,收獲不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