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心理碩士論文范文

      時間:2022-11-19 17:47:20

      序論:在您撰寫心理碩士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心理碩士論文

      第1篇

      【一覽無馀】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申昜,則一覽而盡,故紆馀委曲,若不可測?!焙笠浴耙挥[無馀”謂一眼即可全見。

      【二童一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殷侯既廢,桓公語諸人曰:‘少時與淵源共騎竹馬,我棄去,己輒取之,故當出我下?!焙笥靡灾干倌陼r代的好友。

      【七步成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焙笠浴捌卟匠稍姟狈Q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伯仁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識暗?!焙笠浴安攀柚敬蟆敝^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舊時多作思鄉之辭。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蘇溧陽縣。莼羹,用莼菜煮的湯。原為具有吳地風味的名菜,后泛指本鄉特產,含思鄉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巖萬壑】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焙笥靡孕稳莘鍘n與山谷極多。

      【不舞之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驮囀跪寔?,氃氋不肯舞?!焙笠蛞浴安晃柚Q”喻名不副實。

      【相煎何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殘殺或迫害。

      【瞎馬臨池】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焙笠蛞浴跋柜R臨池”比喻處境危險而猶暗昧無知。

      【略見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說·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略見一斑?!?/p>

      【竹頭木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捍陶公呴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後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後猶濕,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焙笠浴爸耦^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廢置之材。

      【管中窺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摴蒲,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T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敝^從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后用以比喻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寧割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焙笠浴肮軐幐钕敝^不與志同道合者為友。

      【簸之揚之,穅粃在前】謂揚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王文度、范榮期俱為簡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將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後。王因謂曰:‘簸之揚之,穅粃在前?!对唬骸?,沙礫在後?!北緸檎{侃之詞,謂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為謙詞,謂無才而居前。穅,亦寫作“糠”。

      【肅然起敬】肅穆地產生敬佩的態度或心情。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遠公在廬山中,雖老,講論不輟。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原朝陽之暉,與時并明耳?!瘓探浀亲?,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p>

      【華亭鶴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華亭在今上海市松江縣西。陸機于吳亡入洛以前,常與弟云游于華亭墅中。后以“華亭鶴唳”。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萬壑千巖】形容峰巒、山谷極多。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p>

      【蒹葭玉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依玉樹’?!陛筝?,指毛曾;玉樹,指夏侯玄。謂兩個品貌極不相稱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樹”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貴的人。亦常用作謙辭。

      【絕妙好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脩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蒱臼’八字。魏武謂脩曰:‘解不?’答曰:‘解?!何湓唬骸湮纯裳?,待我思之?!腥?。魏武乃曰:‘吾已得?!蠲憚e記所知。脩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焙笥靡灾笜O其美妙的文辭。

      【醉山頹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蛟疲骸C肅如松下風,高而徐行?!焦唬骸逡怪疄槿艘?,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焙笠浴白砩筋j倒”形容醉態。

      【醉玉頹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焙笠浴白碛耦j山”形容男子風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風采。

      【身無長物】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恭)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焙笠浴吧頍o長物”形容極其貧窮。

      【道邊苦李】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湃??!焙笠杂饔共?,無用之才。

      【青州從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膈’上住?!币庵^好酒的酒氣可直到臍部。從事、督郵,均官名。后因以“青州從事”為美酒的代稱。

      【難兄難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眲⑿俗ⅲ骸耙蛔鳌诫y為弟,季方難為兄’?!币庵^元方卓爾不群,他人難為其兄;季方也俊異出眾,他人難為其弟。后遂以“難兄難弟”指兄弟兩人才德俱佳,難分高下。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荊州曾問遠公:‘《易》以何為體?’答曰:‘《易》以感為體?!笤唬骸~山西崩,靈鐘東應,便是《易》耶?’”劉孝標注引《東方朔傳》:“孝武皇帝時,未央宮前殿鐘無故自鳴,三日三夜不止。詔問太史待詔王朔,朔言恐有兵氣。更問東方朔,朔曰:‘臣聞銅者山之子,山者銅之母,以陰陽氣類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鐘先鳴?!兑住吩弧傍Q鶴在陰,其子和之?!本烈?。其應在後五日內?!尤?,南郡太守上書言山崩,延袤二十馀里?!焙笠浴般~山西崩,洛鐘東應”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響。

      【頰上三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裴叔則,頰上益三毛。人問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串嬚邔ぶ?,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焙笏煊米鞯涔?。以“頰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

      【面如傅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脤。既啖,大汗出,以硃衣自拭,色轉皎然?!焙笠蛞浴懊嫒绺捣邸毙稳菽凶用烂?。

      第2篇

      1.1對象

      采用Delphi法的樣本估計方法,即樣本含量為護理專家20~50人為宜,考慮到樣本回收中的遺失和無效問卷及專家分布平衡性,于護理教育、護理管理、臨床護理和臨床醫療4個領域各選取12人,即共選取專家48人。專家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咨詢。入選標準:護理教育專家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碩士生導師,從事護理碩士教育3年以上;護理管理專家為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并擔任科護士長及以上職務,從事護理管理工作5年以上;臨床護理專家為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谱o士,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0年以上,臨床帶教5年以上;臨床醫療專家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碩士生導師,副高以上職稱,于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從事臨床醫療工作10年以上,從事碩士教育3年以上。

      1.2方法

      1.2.1專家咨詢

      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成員包括護理教育專家、護理管理專家各1人,臨床護理專家及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各2人。課題研究小組共同總結、分析,初步構建我國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標體系框架;并根據該框架設計出包括9項一級條目及28項二級條目的“護理碩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專家咨詢問卷。為保證問卷各條目表述清晰、合理,選取護理教育專家、管理專家及臨床護理專家各2名對該問卷進行預試驗,并根據專家意見增加、刪除、合并部分條目,修改部分條目表述方式,最終形成包括8項一級條目、27項二級條目、70項三級條目的“護理碩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專家咨詢問卷。本次咨詢問卷共分為3個模塊,第1部分為專家基本情況調查表,第2部分為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咨詢表,第3部分為專家對本次研究內容的判斷依據和熟悉程度調查表。問卷采用結構式問卷,條目內容的重要程度用Likert5級評分法描述,具體分為“5=很重要,4=重要,3=一般,2=不重要,1=很不重要”5個等級。采用發送電子郵件、現場發放的方法發放和回收咨詢問卷,問卷回收后及時進行統計分析,在發放下一輪問卷時反饋上一輪情況,以便專家作出準確的判斷。每個條目只能選擇一個分值,并根據條目內容的重要程度進行排序。

      1.2.2統計學方法

      數據由雙人平行錄入Epida-ta3.1,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算各指標評價結果的均數、標準差、權重系數、變異系數,以及咨詢專家的積極程度、專家權威系數、專家協調系數。專家積極程度由問卷回收率(%)表示;專家權威系數(Cr)由專家對問題的判斷依據(Ca)、專家對問卷內容的熟悉程度(Cs)共同決定,Cr=(Ca+Cs)/2;專家協調系數由肯德爾和諧系數表示。

      2結果

      2.1專家積極系數

      本研究共發放兩輪問卷,第1輪發放問卷48份,第2輪45份,分別回收45、43份,兩輪問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別為93.75%和95.56%。

      2.2專家權威程度

      本研究第1輪專家咨詢中Ca=0.80,Cs=0.83,Cr=0.82;第2輪專家咨詢中Ca=0.90,Cs=0.83,Cr=0.87,兩輪專家權威程度均較高。

      2.3專家協調程度

      一、二級指標的協調系數分別為0.28、0.21(均P<0.01),專家意見協調性好,結果可取。

      2.4咨詢結果

      經過兩輪專家咨詢,最終確定為包含8個一級指標,24個二級指標的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3討論

      3.1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可靠性

      在德爾菲專家咨詢過程中,研究者使用調查問卷對特定主題進行兩輪咨詢以征求專家意見,經過反復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修正,直至專家組成員意見逐漸趨于一致。專家的選擇是利用Delphi法進行研究成敗的關鍵所在。本研究采用德爾菲法選擇的專家包括護理教育、護理管理、臨床護理和臨床醫療4個領域,既有來自于培養單位的專家,又有來自用人單位的專家,所有專家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大部分具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本科及以上學歷、中級及以上職稱,包含了在培養護理碩士研究生過程中可能涉及的所有領域,說明專家不僅具有良好的學科代表性,且具有較高的知識層次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本次兩輪問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別為93.75%和95.56%,且每輪均有多名專家對各條目提出建設性意見,說明專家對本研究具有較高的積極性。一般認為權威系數≥0.70為可接受;權威系數>0.80則說明專家對咨詢內容具有較高把握。本研究兩輪專家咨詢中專家權威系數分別為0.82及0.87,表明研究結果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專家意見協調程度用各指標評價結果的變異系數、肯德爾系數(Kendall′s,W)表示。變異系數越小說明專家的意見越趨于一致;肯德爾系數介于0~1,肯德爾系數越大,表示專家一致性程度越高,對其進行顯著性檢驗,若P<0.05,則可認為協調系數經檢驗后有顯著性,說明專家對指標的評價結果具有一致性,結果可取。本研究一、二級指標的協調系數分別為0.28、0.21(均P<0.01),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專家對指標體系的認同程度已趨于一致,且結果可信。

      3.2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體現了護理專業的持續性發展與時代要求

      臨床實踐能力在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平均期望值及權重值在一級指標中均位于最高,這一結果與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一致。同時,美國學者Hamrice等認為高級實踐護士應具備直接提供臨床護理能力、領導與管理能力、倫理決策能力、專家指導能力、臨床科研能力、提供咨詢能力和與人合作能力7種核心能力,且反復強調“臨床護理實踐能力”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在荷蘭,臨床護理能力亦是護理高級實踐者的首要核心能力。隨著醫學分科的細化和現代護理模式的轉變,全球臨床護理呈護理??苹l展趨勢,對護士的臨床實踐能力要求同時提高。護理碩士研究生作為護理專業的高素質人才,是高級護理實踐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要勝任護理崗位,臨床實踐能力是其應具備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這亦是其他能力的基礎。此外,護理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臨床實踐是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臨床實踐能力是保證護理教學、科研和管理順利進行的前提。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不斷出現各種護理新技術和新知識,護理科研者、護理教育者、護理管理者都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以保證護理科研、教學、管理不與臨床脫節。由此可見,無論是“科研型”或是“專業型”護理碩士研究生,臨床實踐能力均為其首要能力,這不僅是專業本身的要求,更是進一步進行護理科研、管理、教育的前提條件。本研究中評判性思維能力權重值僅次于臨床實踐能力。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評判性思維能力在護理教育、臨床實踐及護理科研中的意義更加凸顯,其不僅是臨床決策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基礎,亦是護理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近年來國內外護理教育專家非常重視護理人員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而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級臨床護理、護理科研、教育、管理創新性人才的重要渠道,對現代護理事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故本研究中專家對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評判性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符合實際情況。本研究結果中護理科研能力位居第三,與國內以往研究有所不同。早在1990年,美國護理學院協會(AACN)指出,科研能力的培養應成為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有機組成部分;美國護理協會(ANA)在1994年亦提出,護理專業碩士畢業生應能夠起到臨床護理專家的作用,能夠協助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項目設計、資料收集、數據分析和結果解釋等工作。國外學者認為科研能力應是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之一,尤其對于“科學學位”護理碩士研究生,護理科研能力應是其必備的第一核心能力。在我國以往研究中,護理科研能力并未得足夠的重視。

      2011年護理學被列入國務院學位辦新修訂學科目錄,成為一級學科,使護理學在學科建設、研究生培養等方面迎來了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在護理學學科不斷發展的進程中,護理科研是推動護理學科發展的重要動力,只有不斷地進行護理科研,并將護理科研成果應用推廣于臨床實踐中,護理學才能進一步發展。而護理碩士研究生作為高級護理人才有必要亦有責任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帶領護理同仁進行護理科研,并將所得出的結果應用、推廣于臨床實踐中。因此,專家均認為臨床科研能力是護理碩士研究生必備的核心能力,并對其做出了更高要求。另外,與以往不同的是,專家認為“獲取信息能力”及“科研選題能力”更為重要,信息的準確獲取是進行臨床科研的基礎,而科學的科研選題則是整個科研探索的起點,選題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內容、方法和目的,更決定了科學研究的結果和價值。本研究中護理管理能力的期望值及權重值在一級指標中均位于最低。這一研究結果與部分國內學者研究結果以及國外對護理高級實踐者的核心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F代管理理論認為領導者需要經過努力學習、工作鍛煉、專業培訓而逐步成長,管理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本人身心機能條件和社會實踐條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需要管理者經過一定管理實踐的鍛煉而形成的特有基本素質。因此,為了培養護理管理領域人才,國外較早開展了護理管理專業的高等教育,其已經發展為成熟的教育體系和培訓方式。但國內護理管理能力的培訓暫未形成體系,存在培訓內容不統一、培訓機構層次不一等問題。且護理管理培訓對象多為護理部主任和護士長兩個層次,未見針對培養或提高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管理能力的培訓。而護理碩士研究生大多臨床經驗欠缺,管理經驗相對不足,對護理碩士研究生或是剛畢業的護理碩士研究生來說其主要職能仍舊為臨床實踐者,同時肩負著臨床科研、教育咨詢的任務,故對其管理能力要求較低。因此,二級指標中“領導能力”的平均期望值亦較低。但隨著經驗的積累,護理碩士研究生作為高層次的護理人才,計劃、組織、協調管理能力亦將成為其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護理管理能力是護理碩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之一,但相較于其他核心能力其權重較低。

      4小結

      第3篇

      英語新聞視聽說是英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將建構主義理論引入英語新聞視聽說教學,是對該課程教師實踐的創新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建構主義理論分析

      建構主義理論是認知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

      二、建構主義下英語新聞視聽說教學的實踐原則

      1.以學生為中心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是由認知主體主動建構的結果,強調學生作為認知的主體,而教學則為學生主動進行意義建構提供了促進、指導和合作。學生應該轉換態度,從原來知識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知識主動的構建者。該理論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他們對知識的主動獲取和探索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意義建構能力,教師也應更新觀念,從傳授知識的角度轉變為引導、支持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角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主動搜集分析相關學習資料,提出問題和假設,將所學內容與已知事物聯系起來并加以認真思考,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2.以掌握視聽說為目的

      建構主義主張“為理解而學習”,這就要求英語新聞視聽說教學要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獲得系統化的知識,不僅僅能解決書本和課堂上的問題,學生要主動對知識進行意義建構,突破英語學習的基本層次,把握英語新聞中想要真正傳達的信息和意義,提高英語新聞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英語新聞的視聽說課程,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基本英語知識,例如一些單詞句子,同時理解英語新聞中的信息和含義,并能夠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建議。

      3.以協作為方式

      語言的學習只有在于他人的交流中才能充分掌握,所以進行語言意義的建構,要通過學生與教師、學生之間的多方交流,而且教師和學生需要進行學習資料的交換和探討。協作方式在英語新聞學習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更大程度地促進整個學習團隊共同目標的達成,并能夠激起學習團隊的合作和進步精神。在英語新聞視聽說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或自行組織下,組成學習小組,相互交流討論,分享學習經驗和相關知識,共同達成學習目標并形成一定的激勵機制,激發學習的動力和熱情。

      4.以情境創設為手段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的情境中,學生可以利用原有知識和經驗獲取新的知識并賦予其某種意義,或者對原有知識體系進行重建,達成新的知識的意義建構過程。英語新聞視聽說教學中的情境創設,能夠提高課堂學習的生動性和豐富性,使學生熟悉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掌握常見的表達方式,以適應現實中多變的語言環境。所以,教師需要精心創設教學情境,選擇真實的符合現實情況的任務,以提高學生的基本功和知識面,支持幫助學生意義建構的達成,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三、建構主義理論下的英語新聞視聽說教學實踐策略

      1.科學安排教學實踐過程

      英語新聞視聽說的教學過程包括課程前的準備,課程中的操作和課程后的擴展三方面,下面對這三方面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課程前準備的程序是,首先教師選擇合適的教材交給學生,學生自己查找相關背景資料和媒體信息,整理相關詞匯句子,提前做好知識準備。其次教師在播放視聽說材料之前提出問題,播放自己整理的學習資料讓學生進行思考。再次教師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并與學生互相交流,根據他們自己的學習材料對背景進行分析。

      第二,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播放時的技巧,讓學生能夠在安靜專注的環境中進行視聽,減除外在干擾,讓學生能夠掌握材料所要傳達的信息,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和聽不懂的語句。在重復進行播放視聽材料時,教師要為其設置的問題提供線索,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提出疑問。在精聽環節,教師要針對問題進行具體必要講解,補充視聽材料和更多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視聽材料的內涵和所要傳達的真正信息,并為他們傳授視聽技巧。最后,教師再次讓學生分組討論并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經過一系列的視聽過程,使學生掌握基本英語新聞知識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視聽說教學結束后,首先,教師要督促學生在課下對英語新聞材料進行認真聆聽跟讀,學習英語表達語調和語氣;其次,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提供廣泛的視聽內容,讓他們在課下進行泛聽以提高聽力能力和理解能力;再次,教師可以組織一系列有趣的活動或比賽,或者鼓勵學生自己組織競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學習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2.英語新聞的導入形式多樣化,合理使用視聽材料

      英語新聞進入英語專業學習課堂,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體現學生差異性,將聽、寫、譯、說多種方式結合。報紙、廣播和網絡英語新聞有其不同的特點和差異,又有基本的結構和模式。所以,學生首先要整體掌握英語新聞的構成和布局,在分析不同形式的英語新聞的區別和聯系,再進行視聽說時就相對簡單易于理解。同時,教師也要考慮學生的學習進度,將慢速與快速英語結合,針對不同學生進行教學。在選取視聽教材時,教師要精挑細選,盡量選取具有真實語言環境并涉及社會生活多方面的教學內容,擴展英語新聞的內容層面,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第4篇

      1科學修訂專業培養方案是創新培養的指導原則

      近年來,隨著我校課程體系的改革,課程學習由原來的1年改為半年,培養方案的更新成為迫在眉睫的工作。在學??傮w規劃下,基礎醫學院在對各相關學科進行充分調研基礎上,以國家教育部提出的“完善以提高創新能力為目標的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為指導,結合我院基礎醫學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特點,制定、修改并完善相應的課程體系和研究生培養方案。在課程體系的創新中,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規范新入學研究生實驗操作出發,到常規實驗的系統化培訓;同時利用新建成的基礎醫學科研中心平臺開設“生命科學技術前沿”課程,進一步對研究生實踐技能進行培訓,為創新培養奠定堅實基礎。在培養方案的創新中,突出“學術交流”在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性。要求研究生在學習期間至少參加各種類型的學術交流或做學術報告每年10次。

      2創新團隊建設是創新培養的人才保障

      強大的師資力量,優秀的學術團隊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研究生的人才保障。由于地理位置所限,引進富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進入我校比較困難。因此我們重點加強現有人才梯隊的建設。近3年來,該院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出國學習共有10人次,國內高級訪問學者4人,中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14人,已獲得博士學位10人;引進具有博士學位9人。同時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并做大會報告,加強對外學術交流。當前,我院中青年學術骨干正逐漸成為我院研究生培養的中堅力量。

      3構筑高端科研平臺是創新研究生培養的物質保障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基礎醫學科研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該中心面積2.2萬m2(其中公共平臺50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達4600萬元。中心以開放、共享為理念,可以開展核酸水平、蛋白質水平、細胞水平、組織學水平等各項生命科學研究。同時擁有P2實驗室,為人類病原學研究提供平臺。該中心自對外開放以來,為基礎醫學各專業學生開展高新實驗儀器設備培訓25次,參與培訓356人次數。迄今,使用各類儀器設備人數達230余人次;此外,兩個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重大疾病發病機制研究及藥物防治特色重點實驗室與現代病原生物學實驗室)也參與構成了基礎醫學科研中心。高端科研平臺的搭建,為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物質保障。

      4搭建學科合作、校企合作平臺為創新培養插上騰飛的翅膀

      打破學科界限,加強多學科合作,是當前醫學發展的趨勢?;A醫學作為醫學相關學科的基礎,加強多學科合作更有利于學科的縱橫貫通,拓寬研究思路。我?;A醫學相關學科在這條路上已經邁出第一步。如人體解剖學和臨床影像科室及骨科學專業合作,進一步加深了學科的縱橫研究,為研究生的科研選題增加思路。又如病原生物學與臨床血液科、循證醫學合作,探討病原感染在血液系統腫瘤發病機制的相互關系;與臨床檢驗科室合作篩查臨床耐藥菌,探討臨床耐藥菌株的耐藥機制,為指導臨床用藥提供原則;與流行病學、統計學、傳染病學合作,探討感染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學調查等等;這些合作一方面增加了學院申報大項目的競爭力;另一方面,研究生也在多個實驗室及不同學科導師及同學中擴大科研接觸面,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因此,改變傳統模式,加強多學科的合作,是今后提高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必然趨勢。

      同時近年來,隨著研究生培養規模的日益擴張,大力拓展和挖掘各種現有或潛在的教育資源已成為解決當前教育資源供需矛盾的一個重要切入點[5]。因此,經過學院的多方努力和深入磋商,基礎醫學各學科與貴州省疾控中心、貴醫附院、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省肺科醫院、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為研究生培養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同時,發散學生的研究思路,促進產學研轉化。

      5加強學術交流為創新培養提供沃土

      以基礎醫學“宗恩”博士論壇為載體,在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病原生物學、免疫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等二級學科內部根據自我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交流,旨在為研究生培養營造學術氛圍,增強學術交流,激發研究生創新思維,展示研究生風采。如“病原生物學論壇”,一方面通過邀請校內外,省內外,國內外專家、教授做客“病原生物學論壇”,為病原生物學專業教師和研究生做學術講座,在學科內部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鼓勵研究生努力學習,勇于創新;另一方面要求研究生每學期做讀書匯報或課題進展匯報等,通過將他們的工作在學科內部展示,從而營造一定的內部競爭氣氛,促進研究生的共同進步;迄今各種各類報告已開展60余講。同時,基礎醫學院每年年底舉行學術年會,要求3年級學生進行畢業論文報告,2年級學生進行研究工作進展匯報,請相應專家打分,評選出學科內部的優秀碩士研究生并給以一定的物資鼓勵。除此以外,各學科內部常規還有圍繞導師團隊的課題組會,進一步推動研究生培養工作。通過這一系列工作,逐步增強研究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同時在學科內部,不同學科之間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拓寬了學生與教師的學術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潛能。

      6創新研究生管理模式,為研究生創新培養提供政策保障

      當前我校研究生管理是在校級管理制度下開展二級管理模式。盡管還沒有很大的教育與管理自主權,但是二級管理的優勢已經顯現。作為二級院系,通過二級管理,可以掌握學生第一手資料,從而更好地督促導師加強管理。當前,基礎醫學院設有專人進行研究生管理?;A醫學院設有1人專門負責研究生培養管理工作。主要負責研究生培養各環節的監管和督促。自開展二級管理以來,已初步擬定相應的管理規章制度,主要包括基礎醫學院研究生教學中期檢查制度,基礎醫學院研究生開題報告制度,基礎醫學院研究生參加學術報告制度,基礎醫學院研究生參與教學管理制度;基礎醫學院研究生課題進展檢查制度,基礎醫學院研究生與預答辯、答辯制度。這些制度的制定和實行進一步規范基礎醫學院研究生各項工作。同時基礎醫學院還成立了研究生培養督導委員會,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為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保障。

      第5篇

      【關鍵詞】在職工程碩士;信息系統;綜合管理

      0 前言

      從國務院學位學院委員會于1997年批準設置了工程碩士的專業學位起,工程碩士培養從最初的只有九個培養單位、十個工程領域、年招生僅一千多人,發展到如今成為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人才的主要人才輸出渠道之一,其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規范管理在職工程碩士的學籍、培養工作,成為了研究生管理工作者亟待解決的課題。在互聯網與電子通信技術發展迅猛的如今,人們獲取和傳遞信息的主要渠道都是通過互聯網,實現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網絡信息化,是現今高校教學管理的根本解決方案。通過在學生、教師和管理者中間架起一個信息互通的橋梁,便于三方及時溝通,從而實現準確、高效率的教學管理。

      1 在職工程碩士管理信息系統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在職研究生的工學結合特點決定了他們在管理上不能完全照搬全日制研究生的模式,在課程信息及時、監督培養過程方面要進行比較大的改善,針對其特點設計一套與之相適應的綜合管理系統,方便在職研究生準確獲取學校通知的同時也增加其在管理中的參與感,更好的完成學業。同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質量和工作效率。目前各個高校都建立了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但是大部分都是全日制研究生與在職研究生共用一套系統,造成數個環節存在一些普遍的問題[1-3]。

      1.1 學籍管理

      在職工程碩士的學制一般為3―5年,遠長于全日制的研究生,并且畢業時間參差不齊,這就要求對于在職工程碩士的學籍管理與監控上更為嚴格準確。在職工程碩士多數都已經脫離校園學習生活多年,重新回到校園后對于學校的管理缺少參與感,加之工作任務繁重與校內導師或院系教學秘書疏于聯系,有些學員超出學習年限后并不自知,從而錯過答辯時機。每年都有不少學員面臨未取得學位就要取消學籍的境況,給學生的學業、學校的正常教學和管理秩序都帶來較大影響。

      1.2 信息備份

      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實現,為學員和管理者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在綜合管理信息系統諸多便利的身后,隱藏的是管理者過度的信賴與依賴,容易使其忽略信息備份和信息安全等問題。系統和數據不出問題的時候“順風順水”,系統出現問題之后卻“一籌莫展”。教育管理的數字信息化雖然比實體紙質記錄在存檔和整理方面來的簡單、迅速,但也同樣面臨著丟失和損壞的風險。

      1.3 信息安全

      教學管理信息系統中包含大量的學生信息和學校管理方面的重要內容,一旦遭到破壞會對學校在教學管理方面的正常工作帶來極為嚴重的影響。這就要求管理者和維護者對于信息安全有足夠的重視,設置和維護防火墻以防范網絡病毒與黑客的攻擊。由于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都是由第三方開發,后臺服務器即使是存放在學校,維護方也有最高使用權限,簽訂數據安全協議也是必要的。數據的安全與保密都是要長期注意與投入大量精力的重要課題。

      1.4 二級管理中的權限分配

      大部分高校的在職工程碩士管理模式也是沿襲了全日制工程碩士的二級管理制度,而在職工程碩士的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中也同樣需要體現二級管理,院系教學秘書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這就需要明確系統中的權限分配。高校在在職工程碩士的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現混亂,在管理中既要保證院系教學秘書的足夠管理權限也不能賦予其太高權限,不能把管理權利全部放在院系,以免出現管理過于松散的情況。

      2 一些措施建議

      1)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完善預警系統,對于臨近超出培養期限的學員,要適時給予提醒,并同時提醒其導師,以督促學員完成學分、開題,并在培養期限內完成論文與參加答辯。同時系統要具備學員的培養中間過程監控功能,管理者需要實時觀察并了解學員的學習進展,“到什么時間就該做什么事”,做好提醒和督促的工作,使學生的在校學習順暢、緊湊、高效的進行,從而減少學員超出培養期限被取消學籍的情況。

      2)雖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代替了很多紙質記錄工作,節省了大量人工,但是信息備份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一是平時定期進行數據備份,以防網絡數據丟失、損壞;二是信息數據與實體數據同時備份,如每個學年的紙質成績單、紙質學籍卡片等,都要打印并留存,以備不時之需。對于在職工程碩士,外地進修班的數據更是要重視并存檔,例如開課的課程記錄、進修班人員名單、課程設置表之類信息,都要妥善保留和存檔。

      3)在職工程碩士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其所修課程要滿足該專業的培養方案,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將培養方案與學生選課結合在一起,學生通過登錄自己的用戶,了解自己的培養方案并查詢所修學分是否滿足了培養方案,增加學員的管理參與感并及時了解自身情況。對于進修生考取在職工程碩士入學資格后的課程免修管理,需要有明確的規章管理制度規定,來決定新的管理程序和操作方法的更新,使得信息化的內容與管理制度統一、協調,使管理平穩、有序。

      4)要重視信息安全工作,重點保護在網絡上已經存儲了的數據安全,以防不法分子對軟件破壞,從而通過非法途徑獲取教育信息系統中的數據,或利用教務網站平臺不實信息,做出危害學校和學生的利益的事情。對此,要積極設立功能健全的網絡“防火墻”以抵御病毒和黑客的攻擊。除此之外,要經常對所有的關于學生的信息備份,定期組織教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其信息化管理能力及網絡操作能力。同時,學校應考慮到教務人員熟悉管理工作周期較長,盡量減少教務管理者的變動,也是有利于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手段。

      4 結語

      在職工程碩士教育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的發展,也有利于在職工程碩士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教育管理網絡信息化使得研究生教育管理進入了一個完全嶄新的階段。在職工程碩士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需要循序漸進的開發和完善,無論從技術上、規章制度上、管理人員配置上,都需要隨之進行變化和改進。各高校只有從自身出發,結合在職工程碩士的工學結合的特點,不斷探索、思考,通過現行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中出現的問題,改進管理的方式,提高管理的水平,從而推動在職工程碩士培養質量的進步。

      【參考文獻】

      [1]仇守銀.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統薈萃[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張慧.淺析高校教務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09):50-50.

      [3]王莉莉.在職碩士綜合管理系統構建[D].復旦大學,2012.

      第6篇

      >> 流行音樂元素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運用 流行音樂元素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論流行音樂元素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運用與改進 將多元化流行音樂元素引入職業院校視唱練耳教學課程的分析 高師音樂表演專業的視唱練耳教學 論音樂教育專業視唱練耳課程教學的創新策略 音樂教育中視唱練耳教學的研究 中職階段音樂專業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視唱練耳教學中“內心音樂聽覺”的培養策略研究 視唱練耳教學中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研究 淺探高職音樂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教學中的視唱訓練 舞蹈專業視唱練耳課程的特殊性及應對策略 師范音樂專業視唱練耳教材應用現狀研究 也談高職音樂專業《視唱練耳》課程教學 高師音樂專業視唱練耳教學初探 論戲曲音樂專業視唱練耳課程教學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教學淺析 音樂學專業視唱練耳教學改革初探 與音樂專業考生談視唱練耳的學習 淺談音樂高考專業中視唱練耳的訓練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楊林.流行音樂專業方向視唱練耳課的特殊問題及教學設想(碩士論文).武漢音樂學院.中國優秀碩士論文全文數據庫,2007:16-18.

      [4]楊立梅.首調唱名法的學習心理基礎.中國音樂教育,2002,2:37.

      [5]趙楠.從流行音樂的角度談視唱練耳能力的培養.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2:121.

      [6]王欣昕.傳統視唱練耳音程訓練的流行變革.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9,4:106.

      [7]楊林.流行音樂專業方向視唱練耳課的特殊問題及教學設想(碩士論文).武漢音樂學院.中國優秀碩士論文全文數據庫,2007:19.

      [8]王欣昕.流行音樂元素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運用(碩士論文).東北師范大學.中國優秀碩士論文全文數據庫,2007:30.

      第7篇

      東北師大05屆溫州部分教育碩士將于本月底和月初赴師大參加畢業論文答辯。很多學員對答辯的應當注意的事項不是很清楚,心理有點不安。我就本人答辯的經驗,整理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全力消化自己所寫的論文

      反復閱讀、審查自己的論文。對論文內容要了如指掌。寫好5-10 分鐘的答辯陳述。陳述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1.論文的內容、目的和意義;所采用的原始資料;2.碩士論文的基本內容及主要方法;3.成果、結論和對自己完成任務的評價,強調論文的新意與獨創性。(下面附上我的英文陳述稿)

      (二)物質準備:準備參加答辯會所需攜帶的用品:

      1.碩士論文的底稿。2.答辯陳述稿。3.主要參考資料,答辯時雖然不能依賴這些資料,但帶上這些資料,當遇到一時記不起來時,稍微翻閱一下有關資料,就可以避免出現答不上來的尷尬和慌亂。

      (二)碩士論文答辯程序

      1.研究生向答辯委員進行陳述(約5-10分鐘,具體時間由答辯主席決定)。

      2.答辯委員會專家(5位)提問,每人基本上有2-3個問題;

      答辯老師一般的提問類型:對選題意義提問、對重要觀點及概念提問、對論文新意提問、對論文細節提問、對論文數據來源提問、對論文薄弱環節提問、對建議可行性提問、對自己所做工作的提問、對超出論文范圍的提問、沒有標準答案的提問、對格式是否規范化的提問。

      3.答辯委員會專家討論、投票。4:1勉強通過;3:2不予通過。

      整個程序大概需要一個小時。

      good luck to you!

      附:我的答辯陳述稿presentation

      in academic year, i studied here for my med degree. a group of teachers in our college began a research program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ms. huang, my superviso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research task 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in-service education. she knew my interest in the issue of teacher development so she asked me to join in her research. because of her, it was easier for me to get the chance to attend various kinds of in-service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 province.

      in the same year, zhejiang province launched a project of improving teachers’ qual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rural regions. wenzhou teachers education institute, where i am working took on the task of providing training courses to primary school english backbone teachers from rural regions around the city .as a part of the provincial project. as a teacher educator majored in english teaching, i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whole arrangement of the training courses for these bakbon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in september , i finished my med studies and returned home. on 25th, sept of , i organized a training class for in-servic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and decided to take this class as my study subject.

      enlightened by the socio-cultural view o f learning, that is, teachers learn best through active involvement and through thinking about and becoming articulate about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 arranged the whole training course to promote trainee teachers’ active participa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for eample, i took trainee teachers to observe class and encouraged them to make a comment afterwards; i invited professor huang who guided trainee teachers to narrate their teaching eperiences in order to draw wisdom from themselves. in this sense, i named my training courses as “participatory training courses”.

      the training course lasts for five days, during which, i participated in as an organizer of the whole training course, a teacher educator for one subject, a peer learner of the trainee teachers, and meanwhile, a researcher. the research methods adopted in the study are ethnography, narrative inquiry, case story method, interviews and so on. the data collected include field notes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interview recordings, teachers’ feedback journal, and discussion groups’ recordings.

      the paper attempt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kind of knowledge do teachers really need? (2) how do teachers get developed through learning in this in-service training program?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