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ltrtz"></dd>

  • <dfn id="ltrtz"></dfn>
  • <dd id="ltrtz"><nav id="ltrtz"></nav></dd>
    <strike id="ltrtz"></strike>

    1.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氣象研究生論文范文

      時間:2022-07-26 04:21:33

      序論:在您撰寫氣象研究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氣象研究生論文

      第1篇

      炭纖維是一種主要以sp2雜化形成的一維結構炭材料。根據其合成方式和直徑不同可分為:有機前軀體炭纖維(PAN基、粘膠絲基、瀝青基炭纖維)、氣相生長炭纖維(Vapor-growncarbonfiber簡稱VGCF)、氣相生長納米炭纖維(Vapor-growncarbonnanofiber簡稱VGCNF)、炭納米管(carbonnanotube簡稱CNT),如圖1所示。自從1991年Iijima[1]發現納米炭管以來,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能和力學性能而引起科學家們的廣泛興趣,同時也促進了氣相生長炭纖維在納米尺度上即氣相生長納米炭纖維的研究。

      氣相生長納米炭纖維一般以過渡族金屬Fe、Co、Ni及其合金為催化劑,以低碳烴化合物為碳源,氫氣為載氣,在873K~1473K下生成的一種納米尺度炭纖維。它與一般氣相生長炭纖維(VGCF)所不同的是,納米炭纖維除了具有普通VGCF的特性如低密度、高比模量、高比強度、高導電等性能外,還具有缺陷數量非常少、比表面積大、導電性能好、結構致密等優點,可望用于催化劑和催化劑載體、鋰離子二次電池陽極材料、雙電層電容器電極、高效吸附劑、分離劑、結構增強材料等。Tibbetts[2]在研究了VGCF的物理特性以后,發現小直徑氣相生長炭纖維的強度比大直徑的強度要大。

      Endo[3]用透射電鏡觀察到氣相生長法熱解生成的炭納米管和電弧法生成的炭納米管的結構完全相同。所有這些,都使氣相生長納米炭纖維的研制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另外,從圖1的直徑分布來看,納米炭纖維處于普通氣相生長炭纖維和納米炭管之間,這決定了納米炭纖維的結構和性能處于普通炭纖維和納米炭管的過渡狀態,因而,研究普通炭纖維、納米炭纖維、納米炭管的結構和性能的差異將具有重要的意義。

      2氣相生長納米炭纖維的制備方法與影響因素

      劉華的實驗結果表明VGCF的強度隨著直徑的減小而急劇增大[4]。Tibbetts[2]在研究VGCF的物理特性時,也預測小直徑的VGCF要比大直徑的VGCF強度要大得多。由于VGCF的直徑主要是由催化劑顆粒的大小來決定的[5],因此大批量生產VGCNF的關鍵問題是催化劑顆粒的細化。

      目前,VGCNF的制備主要有三種方法:基體法[6,7]、噴淋法或者流動催化劑法[8]和改進的流動催化劑法[9]。所謂的基體法是將石墨或陶瓷作基體,施以納米級催化劑顆粒做“種籽”,高溫下通入碳氫氣體化合物,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碳氫氣體分解并在催化劑顆粒的一側析出納米級纖維狀炭。例如,Rodriguez[10]在基體上噴灑超細催化劑粉末,即用所謂的基體法高溫降解碳氫化合物氣體制備出50nm~80nm的VGCNF。這種基體催化劑方法可以制備出高質量的VGCNF。但是,超細催化劑顆粒的制備非常困難,在基體上噴灑不均勻,而且納米炭纖維只在有催化劑的基體上生長,因而產量不高,不可能工業化生產。Tibbetts[8]用噴淋法或者流動催化劑法在一個垂直的爐子里成功地制備出了50nm~100nm的VGCNF。雖然這種方法提供了大量制備VGCNF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催化劑與碳氫氣體化合物的比例難以優化,噴灑過程中鐵顆粒分布不均勻,且噴灑的催化劑顆粒很難以納米級形式存在,因此在制備纖維的過程中納米級纖維所占比例少,而且總是伴有大量的炭黑生成。

      為了解決以上兩種方法的不足,充分利用基體法和噴淋法各自的優點,本研究小組用改進的氣相流動催化劑法,在水應爐里,生長出10nm~100nm的VGCNF[9]。改進的流動催化劑法的主要特征是,催化劑并不是附著在基體上,也不象制備VGCNF所用的噴淋法或者流動催化劑法,將催化劑前驅體溶解在碳源溶液中,而是以氣體形式同碳氫氣體一起引入反應室,經過不同溫區完成催化劑和碳氫氣體的分解,分解的催化劑原子逐漸聚集成納米級顆粒,因此分解的碳原子在催化劑上將會以納米級形式析出纖維狀炭。由于從有機化合物分解出的催化劑顆??梢苑植荚谌S空間內,因此其單位時間內產量可以很大,可連續生產,有利于工業化生產。

      影響氣相生長炭纖維的因素很多,研究也較充分,如氫氣的純度、碳氫氣體化合物的分壓、氫氣和碳氫氣體化合物的比例、反應溫度、催化劑(顆粒大小、形狀、結晶構造)的選取、氣體的流量、微量元素的添加(如S)等都會影響到VGCF的生長。由于VGCNF和VGCF一樣也是雙層結構,即由兩種不同結構的炭組成,內部是結晶程度比較好、具有理想石墨結構、中間空心的初期纖維;外層是結晶程度比較差、具有亂層結構的熱解炭層[9]。因此,影響氣相生長炭纖維的因素,也將影響著VGCNF的生長。

      (1)氫氣除了作載氣外,還用以將Fe、Co、Ni等的金屬化合物還原成為起催化作用的Fe、Co、Ni等單質。另外,還具有下列作用:(a)H2在金屬表面上的化學吸附可以阻止石墨炭層的凝聚反應;(b)H2在金屬表面上的化學吸附也可以弱化金屬與金屬間的結合力,使金屬顆粒的大小適合于生長炭纖維[10];(c)H2的存在也可以使催化劑顆粒重構,以形成可以大量吸附碳氫化合物的表面[11]。

      (2)其它元素如硫的加入對VGCF的生長也產生很大影響,Kim[12]在研究硫的吸附與碳在Co做催化劑析出時的相關作用時發現:少量的硫可以促進金屬表面的重構,防止催化劑失活。硫量過大,則會生成過多的硫化物,抑制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另外,少量的硫也可以促進催化劑顆粒分裂,這對于生長高質量的納米級VGCF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為了高效率生長VGCNF,催化劑一直是研究的熱點。Baker發現在鐵磁性金屬中添加第二種金屬可以改變炭纖維的生長特性,產生非常高的有序結構[13],生長多種形態的炭纖維。而且可以減少催化劑顆粒直徑,VGCF的產量和生長速率也有所提高[14]。人們也發現往過渡族金屬(Fe、Co、Ni)中引入第二種金屬同樣也能影響VGCNF的形貌和特性[6,7].Chambers等在研究往Co里加入Cu對VGCNF的結構和性能的影響后,發現所制備的VGCNF具有非常高的結晶性[7]。

      另外,Rodriguez[6]用純鐵作催化劑制備出石墨片層平行于纖維軸向的ribbon型的納米炭纖維;用Fe-Cu(7:3)作催化劑制備出石墨片層與纖維軸向呈一定角度的herringbone型的納米炭纖維;用硅基鐵作催化劑制備出石墨片層垂直于纖維軸向的納米炭纖維。所有這些現象都說明了催化劑顆粒的特性影響著納米炭纖維的生長。

      總之,氫氣的分壓、催化劑的選取、碳氫化合物的流量、微量元素的加入都會影響炭纖維的生長,對于VGCNF的制備,所有這些因素都必須加以考慮。

      3氣相生長納米炭纖維的生長機理

      一般認為,VGCNF與VGCF一樣是由兩種不同結構的炭組成的,內層是結晶比較好的石墨片層結構(即納米炭管),外層是一層很薄的熱解炭,中間是中空管。這些結構特性決定了VGCNF兩個不同的生長歷程。即先是在催化劑表面氣相生長納米纖維,然后是在其上面熱解炭沉積過程。其中,在催化劑表面氣相生長納米炭纖維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過程:

      (1)碳氫氣體化合物在催化劑表面的吸附;

      (2)吸附的碳氫化合物催化熱解并析出碳;

      (3)碳在催化劑顆粒中的擴散;

      (4)碳在催化劑顆粒另一側的析出,纖維生長;

      (5)催化劑顆粒失活,纖維停止生長。

      目前,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對VGCNF的生長機理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在許多方面還有爭議。

      例如:碳在催化劑顆粒中的擴散是靠溫度梯度為推動力還是靠濃度梯度為推動力;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金屬單質還是金屬碳化物至今也是一個爭論的焦點。

      Oberlin[5]用Fe-苯-H2體系生成了VGCF,并對催化劑顆粒的電子衍射進行分析,發現有滲碳體Fe3C的存在。Audier[15]用選區電子衍射技術也發現了Fe5C2和Fe3C的存在。Baker[16]在研究了各種Fe的氧化物和碳化物的反應活性之后不同意滲碳體有催化活性的觀點。當用很高濃度的滲碳體做催化劑時,沒有發現炭纖維生長。

      Yang在研究H2對碳降解的作用時發現,Fe3C表面對苯的熱解無活性,通H2后恢復了金屬性,則生長炭纖維的活性也恢復了。盡管金屬碳化物有催化活性的說法與實驗結果不符合,但碳化物的表面作用不可忽視。

      另外,碳在催化劑顆粒中的擴散是靠溫度梯度為推動力還是靠濃度梯度為推動力也是一個爭論的焦點。最初,Baker[16]假定碳在催化劑顆粒中的擴散是靠溫度梯度為推動力的。碳氫氣體化合物在催化劑顆粒一側放熱分解,而在另一側吸熱析出。這樣,就在催化劑顆粒中存在一個溫度差,從碳氫氣體化合物分解出的碳原子在這種溫度梯度的作用下從催化劑顆粒的另一側析出,生長炭纖維。

      而Holstein[18]則認為碳在催化劑顆粒中的擴散是等溫擴散,是靠濃度梯度為推動力的。Rostrup-Nielsen和Trimm[19]也認為碳在催化劑顆粒中的擴散是靠濃度梯度為推動力的。Holstein和Boudart[20]通過計算得出當金屬催化劑表面發生放熱反應的時候,在氣體/金屬界面和金屬/纖維界面所產生的溫度差小于0.1K可以忽略。另外,Rostrup-Nielsen[19,21]也發現在催化劑顆粒表面發生吸熱反應的纖維生長。因此,他們認為碳在催化劑顆粒的擴散是靠濃度梯度為推動力而不是靠溫度梯度為推動力的。不論靠什么作推動力,炭纖維的生長速度主要由碳原子在催化劑顆粒中的擴散速率決定,則是不容置疑的[18]。當催化劑表面被熱解碳完全覆蓋而失去催化活性時,纖維就停止生長。

      對于碳氫氣體化合物催化熱解析出碳和催化劑失活的問題,許多科學家研究了金屬與氣體的界面反應。碳作為碳氫氣體熱解的最終產物有三種聚集狀態:顆粒、片狀及纖維狀。隨著反應條件不同,三種形態所占的比例將有所變化。當碳氫氣體分子與催化劑顆粒相撞時,碳-氫、碳-碳鍵被削弱,再與氣氛中的氫作用,各原子將重新組合,有人認為這時將產生一種活性很高的過渡態碳原子[22],它繼續變化的方向有以下幾個:

      (1)再與吸附在鐵表面的氫和碳氫化合物結合;

      (2)與同類碳原子相連形成表面包覆碳;

      (3)進行催化劑體內擴散;

      (4)析出、連續長出炭纖維;

      其中(2)與催化劑失活有關。

      盡管上述生長過程,為典型的晶須狀纖維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但對于分叉狀、多方向狀、螺旋狀VGCF卻不能自圓其說。對于VGCF的分叉現象,可能是由于碳以固態形式從催化劑中析出,這會對催化劑顆粒產生排擠力,這種排擠作用可能會使催化劑顆粒分裂為兩個或更多的小顆粒,這些小顆粒對纖維的生長仍然起著催化作用,結果導致了VGCF的分叉。

      對于雙向狀、多方向狀、螺旋狀VGCF的生長機理,人們還沒有統一和明確的認識。目前也僅僅是一些推測,認為氫氣和第二種金屬的加入,會使催化劑顆粒重構,形成適于生長VGCF的多個晶面[15],然后是碳原子在顆粒中的擴散,在晶面上析出,生長VGCF。氣相生長炭纖維盡管有大約二十年的研究和發展歷史,但由于其生長過程的復雜性,人們對其生長機理的認識還遠未完成,隨著實驗技術的發展,認識將更加深入。

      4氣相生長納米炭纖維的性能及應用前景

      作為一維結構的VGCNF具有許多優越的性能,因此它的潛在應用十分廣闊。

      由于VGCNF的缺陷數量很少、結構致密,所以VGCNF具有高強度、高比模量的力學性能,其強度比普通VGCF大。并且VGCNF具有直徑小、長徑比大的特點,因此可以用于高級復合材料的增強體,也可以用于航空、航天、環境、工民建材料及日常生活用品及其它高科技領域。

      VGCNF表面具有分子級細孔,內部也具有細孔,比表面積大,氣體可以在VGCNF中凝聚,因此可以吸附大量氣體,是極具潛力的儲氫材料,也可用作高效吸附劑、催化劑和催化劑載體。

      另外,納米炭纖維還具有較高的導電性,可望用于鋰離子二次電池陽極材料、雙電層電容器電極等。

      直徑為10nm~20nm的炭纖維在結構上和納米管的結構相似,使氣相生長法代替電弧法制備高純度的納米炭管成為可能??傊?,高質量的納米級VGCF的大量制備、充分利用其特性,開發新的應用領域,將是人們為之努力的方向。

      5改進流動催化劑法制備的VGCNF

      很久以前,人們就發現碳氫氣體化合物通過過渡族金屬表面催化降解可以析出微米級炭纖維,但直到九十年代才發現此種技術也可用來制備納米炭纖維和納米炭管。

      本研究小組根據纖維直徑大小主要由催化劑顆粒大小決定的這一事實,我們用易揮發的過渡族金屬有機化合物析出的Fe、Co、Ni原子可以凝聚成納米級催化劑顆粒的特點,采用改進的流動催化劑法制備出純凈的納米炭纖維。如以苯為碳源,以二茂鐵為催化劑前驅體,以氫氣為載氣,在1373K~1473K下成功地制備出直徑在5nm~500nm內可控的納米炭纖維。并且經過一系列的實驗研究,發現了一種VGCNF的生長促進劑-含硫化合物,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阻止無定形碳、炭黑等雜質的生成,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VGCNF的產量和收率。實驗裝置如圖2。得到的VGCNF外觀上有兩種形式。一種為薄膜狀“織物”,非常??;一種為塊狀,有彈性,得到的產物如圖3(a),3(b)所示。

      實際上這些束狀纖維是由許多單壁或者多壁納米炭管組成的[23]。圖5(a)和5(b)是塊狀產物的SEM和TEM形貌。從SEM圖中可以看出塊狀產物也非常純凈。纖維直徑分布比較均一,而且大部分纖維可以觀察到中空管的存在,纖維的表面也非常光滑。

      用改進的流動催化劑法制備VGCNF不僅設備簡單,而且能半連續或連續生產,制備的VGCNF具有直徑分布比較均勻、產品純度高等優點,目前正在深入研究該方法的放大技術。

      6小結

      VGCNF是一種十分獨特的納米炭材料,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特性,如非常小的尺寸、獨特的電學性能、特別優良的力學性能及吸附與催化特性。VGCNF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對其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

      參考文獻

      [1]IijimaS.Helicalmicrotubulesofgraphiticcarbon[J].Nature,1991,354(6348):56

      [2]TibbettsGG,DollGL,GorkiewiczDW,etal.Physicalpropertiesofvapor-growncarbonfibers[J].Carbon,1993,31(7):1039

      [3]EndoM,TakeuchiK,Koborik,etal.Pyrolyticcarbonnanotubesfromvapor-growncarbonfibers[J].Carbon,1995,33(7):873

      [4]劉華.氣相生長炭纖維的結構及生長機理的研究[D].碩士畢業論文,沈陽:中科院金屬研究所,1985

      [5]OberlinA,EndoM,koyamaT.Filamentousgrowthofcarbonthroughbenzenedecomposition[J].JCrystGrowth,1976,32(2):335

      [6]RodriguezNM,ChambersA,BakerRTK.CatalyticEngineeringofcarbonnanostructures[J].Langmuir,1995,11:3862

      [7]ChambersA,RodriguezNM,BakerRTK.Influenceofcopperon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carbonnanofibersproducedfromthecobalt-catalyzeddecompositionofethylene[J].JMaterRes,1996,11(2):430

      [8]TibbettsGG,GorkiewiczDW.Anewreactorforgrowingcarbonfibersfromliquid-andvapor-phasehydrocarbons[J].Carbon,1993,31(5):809

      [9]Yue-YingFan,FengLi,Hui-MingCheng,etal.Preparation,morphologyandmicrostructureofdiameter-controllablevapor-growncarbonnanofibers[J].JMaterRes,1998,113(8):2342

      [10]RodriguezNM.Areviewofcatalyticallygrowncarbonnanofibers[J].JMaterRes,1993,8(12):3233

      [11]KrishnankuttyN,RodriguezNM,BakerRTK.Effectofcopperonthedecompositionofethyleneoveranironcatalyst[J].JCatal,1996,158(1):217

      [12]KimMS,RodriguezNM,BakerRTK.Theinterplaybetweensulfuradsorptionandcarbondepositiononcobaltcatalysts[J].JCatal,1993,143(2):449

      第2篇

      論文摘要:房地產企業營銷形象是相關公眾對房地產企業由營銷理念指導的營銷活動和營銷管理過程的總體印象和評價。營銷形象反映的是房地產企業整個營銷活動和管理過程的好壞。本研究通過調查房地產企業營銷形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可操作性的改善措施。

      一、問題的提出

      著名的營銷專家MariaSicola[1]認為由于房地產開發、銷售及產品固有的一些特點,使房地產業更需要市場營銷。然而不少房地產企業的營銷觀念落后,忽視營銷管理,輕視營銷人員形象等,結果使企業形象受損,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房地產企業缺乏正確的營銷理論和營銷形象理念的指導。隨著房地產市場發展水平的提高,房地產企業的營銷形象日益受到重視,其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成敗。[2]如何面向市場、面向公眾塑造房地產企業的營銷形象,獲得公眾的認同和顧客的忠誠是贏得營銷競爭勝利的關鍵。本研究旨在根據房地產企業營銷形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提升策略。

      二、房地產企業營銷形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本文通過自編的《房地產企業營銷形象》問卷調查了600名公眾,收回有效問卷442份,對數據用SPSS11.0社會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目前房地產企業營銷形象總體上是正面的,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1、營銷觀念相對落后。調查顯示有有44.1%的內部公眾(118人)認為本公司目前采取的營銷觀念主要是市場營銷觀念,其次是產品觀念;外部公眾的評價較為一般(平均數為3.61分,5分為最高評價),這說明一些房地產企業無視市場、企業自身或顧客的要求,從開發商利益出發,片面追求利潤,降低消費者價值和滿足程度的觀點。

      2、營銷管理科學性不強。根據調查,公眾對房地產企業管理形象的評價平均為3.5分,說明在對待消費者的營銷理念中,有時企業為了自身利益而損害顧客利益,在樓盤的建造上偷工減料;有的堆砌太多的承諾而失信于人。

      3、營銷資產價值不高。房地產企業營銷資產主要包括企業信譽、環境、產品品牌等。在對營銷資產的評價上,內外部公眾有較大大的差別(相差0.3分),表明部分房地產企業在營銷過程中,違反市場規則和營運規范,使外部公眾喪失信任感;營銷環境臟亂等不文明現象。

      4、營銷人員的形象有待于提高。在調查中發現外部公眾對營銷人員的評價偏低,平均為3.5分,這說明營銷人員在知識結構、禮節、服務等多方面都存在問題,如服務態度不好;儀容儀態需改善;知識需要擴充;溝通能力尚需提高。

      5、房地產產品的質量需要提高?!爱a品質量”是指住宅的整體質量,包括功能質量和建筑質量。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些公眾對房產品的質量持懷疑態度(20.1%),有些房地產企業的樓群間空間排列關系、綠化、污染、基礎配套設施等不能給使客戶有一種放心感、滿意感。

      三、房地產企業營銷形象的提升策略

      1、樹立合適的市場營銷觀念

      從市場營銷理論出發,結合房地產產品的特殊性,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確立房地產營銷觀念:開發企業肩負著改善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任;承擔著實現城市規劃,塑造城市形象,改變城市面貌的責任;在拉動經濟,促進經濟繁榮中扮演重要角色;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克服一切從開發商利益出發,片面追求利潤,降低消費者價值和滿足程度的觀點。

      2、加強對營銷管理形象各因素的剖析,提升營銷管理形象

      (1)明確營銷形象的定位

      房地產公司營銷形象的定位關鍵在于占據消費者心靈,對消費者的心靈把握得越準,定位策略就越有效。成功的定位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將定位信息有效地傳達到消費者頭腦中;二是定位信息是否與消費者的需要相吻合。

      (2)協調組合各種營銷手段

      開發商對媒體的選擇和組合是根據地域環境、人文資源和項目情況而定的。在較小城區,居民比較集中,對樓盤的宣傳采用路牌廣告的效果最好。如在報刊、電臺、電視臺上做出售廣告;公開張貼廣告;借助展示會推銷;亦或向鄰近地區的居民打電話或上門推銷。如果房地產需求特別大,房地產商只需在其所要出售的房地產產品上掛一個“專供出售”的招牌即可。此外,銷售商也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增強包裝意識,也可以把文化體育活動引入樓盤銷售。

      3、提高營銷資產價值

      (1)提高房地產企業營銷守法形象。它主要是商品住宅銷售合同、預售的合法性等方面的綜合體現。商品住宅銷售合同應體現買賣雙方平等原則,不能因為客戶不懂“專業”或疏忽而把一些不平等條款強加給客戶。開發商在整個銷售過程中的規范操作、遵紀守法,將使客戶產生一種信任感。

      (2)改善營銷環境形象。環境形象主要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工作環境、住宅小區項目施工現場環境和售樓處環境三個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個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經濟實力和精神面貌。

      (3)加強房地產企業品牌或產品品牌的建設與管理。

      房地產品牌與其他領域的品牌創建內容基本是一致的,[3]但基于房地產品牌的特殊性,房地產品牌在創建時應該特別注重設計房地產品牌的識別系統、塑造房地產企業的品牌形象和打造房地產企業的品牌關系等。

      4、提高營銷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首先,對于銷售人員的管理,筆者建議采取“競爭制”的銷售模式。這種模式能集中銷售人員在工作時的注意力,時刻關注現場動態;同時可以提高銷售人員的競爭意識,由以前的等待客戶變成迎接客戶。

      其次,加強房地產企業營銷人員素質的訓練。提高禮儀修養,包括個人形象如整潔的儀表、親和力較強的儀容等,電話禮儀,接待顧客時的禮儀等。

      最后,提高銷售人員的綜合能力。通過多種渠道來鍛煉銷售人員的創造能力,判斷及察言觀色的能力,自我驅動能力,人際溝通的能力,從業技術能力,說服顧客的能力等。

      5、提升房地產企業營銷產品形象

      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要提高產品形象,筆者認為:一是建立顧客回聲系統(ECHO)[4]。顧客回聲系統用來傾聽消費者心聲,包括疑問、抱怨、建議等,而后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對樓盤進行改進。二是制定具體的樓盤品質控制標準。毀掉不合格的樓房,且保證樓盤品質和消費者的期望相一致,甚至超出。最后要建立樓盤品質管理的激勵機制。如建立相應的組織品管會,設立品質獎金、品質勛章,對優秀的執行者予以獎勵,在企業內部創造一種重視品質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Anonymous.NoDrasticDipforRealEstate,ExpertsPredict.BuildingOperatingManagement,2001,48(3):16.

      [2]余凱.房地產市場營銷實務.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4:11.

      第3篇

      [摘要]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尊重自然規律、珍愛生命、倡導天人和諧的生態觀念源遠流長;而兩漢時期正是中國古代生態思想總結定型的關鍵階段。兩漢時期的生態思想不僅倡導生態和諧和生態保護,而且更為鮮明的是強化生態倫理。生態和諧、生態倫理和生態保護思想三者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密不可分,這正是兩漢時期生態思想的核心內容和基本特點。

      [中圖分類號]K234:N91(2)=34[交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83-0214(2008)05-0114-07

      Keywords:WesternandEasternHanDynasties;eco-thought;eco-harmony;eco-ethic;eco-protection

      Abstract:Chinesetraditionalthoughthaslongbeenattachinggreatimportancetotheecologicalideaswhichmaintaintorespectthelawsofnature,cherishlivesandadvocatethe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humanandnature.WesternandEasternHanDynastieshavebeenacrucialtimewhentheChineseancientecologicalthoughtbegantotakeshape.Thetwodynastiesnotonlyadvocatedtheeco-harmonyandeco-protectionbutalsotheeco-ethic.Thesethreewerethoughttobeintegratedandnevertobedeparted,whichremainsthecharacteristicsoftheecologicalthoughtintheWesternandEasternHanDynasties.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尊重自然規律、珍愛生命、倡導天人和諧的生態觀念源遠流長;而兩漢時期正是中國古代生態思想總結定型的關鍵階段。顧后有益于瞻前,研究總結中國歷史上特別是兩漢時期的生態思想,對我們今天的生態認識與實踐將會產生積極的借鑒作用,可以使我們更加明智地面向未來。然而,目前對中國古代特別是兩漢時期的生態思想進行探討的文章尚不多見①。

      兩漢時期是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一個高峰期。然而,與經濟發展相伴而行的卻是生態環境的不斷破壞和惡化:土地濫墾,“伐木而樹谷,燔萊而播粟”[1](《通有》);毀林嚴重,平原地區的天然森林資源已趨枯竭。尤其在一些農業開發較早、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已經明顯感到了木材的匱乏。如《鹽鐵論》中有關于梁、宋等地缺乏木材的記載。由于生態的破壞,環境質量下降,水、旱、蝗和疾疫等災害發生十分頻繁,兩漢時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災害多發期。據統計,自漢高帝元年(前206年)至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425年間,共有242個年份發生了災害,發生各種自然災害420年次(災害發生的次數以年計算),平均1.01年發生1次,可謂無年不災[2]。

      面對生態環境破壞和惡化的狀況,兩漢思想界的有識之士提出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和諧統一、崇尚自然、注重倫理、加強保護等主張,政府也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法令,這些都體現了時人的生態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如陳業新的《秦漢時期生態思想探析》(《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1期)一文總結了秦漢時期生態思想的部分內容以及秦漢時期生態保護的主要措施。但遺憾的是,作者卻沒有注意到漢代生態思想中極為顯著的生態倫理方面的內容。

      一生態和諧思想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系,主要體現為人對自然的征服和自然對人的制約。要想保持二者之間的良好態勢,就必須使之趨于和諧?!抖Y記·中庸》說“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淮南子·天文訓》認為“陰陽和合而萬物生”??梢?,兩漢時人并不是把天、地、人三者孤立起來考慮,而是把其看作一個相互聯系、和諧、平衡運動的大整體,強調人與自然共生共存,倡導天人和諧?!疤焐f物,以地養之,圣人成之。功德參合,而道術生焉?!盵3](《道基》)

      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中強調人與自然的內在和諧?!侗窘浻枴废蛲爸恋轮馈钡纳鷳B狀況是:“天覆以德,地載以樂;四時不失其敘,風雨不降其虐;日月淑清而揚光,五星循軌而不失其行。當此之時,玄玄至碭而運照,鳳麟至,蓍龜兆,甘露下,竹實滿,流黃出而朱草生,機械詐偽莫藏于心?!焙靡环鷳B和諧完美的理想化景象。

      碩儒董仲舒更是在其專著《春秋繁露》中借對遠古三皇五帝太平盛世的描述,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社會藍圖:

      五帝三皇之治天下,不敢有君民之心,什一而稅。教以愛,使以忠,敬長老,親親而尊尊,不奪民時,使民不過歲三日。民家給人足,無怨望憤怒之患,強弱之難,無讒賊妒疾(嫉)之人。民修德而美好,被發銜哺而游。不慕富貴,恥惡不犯,父不哭子,兄不哭弟,毒蟲不螫,猛獸不搏,鷙蟲不觸。故天為之下甘露,朱草生,醴泉出,風雨時,嘉禾興,鳳凰、麒麟游于郊。囹圄空虛,畫衣裳而民不犯。四夷傳譯而朝,民情至樸而不文。[4](《王道》)

      將以上引文與孔子講的大同社會相比較,孔子的“大同”社會只講“人”而不講“天”,董仲舒則不只講“人”,且特別突出了“天”。他說:“何為本?日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體,不可一無也?!盵4](《立元神》)它們分工合作,和諧關系不能破壞,否則就會有災異產生。這事實上就回答了天、地、人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固有規律的問題??梢哉f,董仲舒的理想社會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且包含著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智慧,是天、地、人三者的和諧,可以稱之為“理想生態社會”[5]。

      另外,成書于兩漢時期的醫書《黃帝內經》也從人與自然的角度論述人體與四時變化、地理水土的聯系,認為四季氣候變化是否正常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健康?!鹅`樞·歲露論》指出:“因歲之和,而少賊風者,民少病而少死;歲多賊風邪氣,寒溫不和,則民多病而死矣?!币虼?,季節性發病、時令性流行病都和氣候的變化緊密相連。東漢末年,醫學家張仲景說得更為直接:“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盵6]

      在人與自然統一、和諧體系中,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具有決定性影響。漢初賈誼認為,自然界是運動不已的,而且有其自身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六理”:“六理……之所以生陰陽、天地、人與萬物也,固為所生者法也?!盵7](《道德說》)《淮南子·主術訓》總結前人經驗說:“禹決江疏河,以為天下興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墾草,以為百姓力農,然不能使禾冬生。豈其人事不至哉?其勢不可也。夫推而不可為之勢,而不修道理之數,雖神圣人不能以成其功?!睂Υ?,東漢思想家王充也指出:“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盵8](《明雩》)要真正實現天下的和諧統一,人必須順應自然,并遵循其規律。

      兩漢皇帝對月令極其重視,在詔令中頻繁強調要遵守月令,順應天時。如西漢成帝曾下詔:“今公卿大夫或不信陰陽,薄而小之,所奏請多違時政。傳以不知,周行天下,而欲望陰陽和調,豈不謬哉!其務順四時月令?!盵9](《成帝紀》)東漢安帝元初六年(119年)詔曰:“《月令》仲春‘養幼小,存諸孤’,季春‘賜貧窮,賑乏絕,省婦使,表貞女’,所以順陽氣,崇生長也?!盵10](《安帝紀》)順應天時隱含了對自然法則的遵守,體現了人們對天、地、人大生態環境系統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共生共存辯證關系的樸素認識和把握。正如馮天瑜先生所說:“不能違拗自然規律,是中國古代哲人的一貫思想?!盵11](p6)

      但是,人類在自然面前并非無能為力。兩漢思想家在強調遵循自然及其規律的同時,又十分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去改造自然。如《淮南子》說:“夫地勢,水東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長。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盵12](《修務訓》)

      簡而言之,兩漢時期的生態和諧思想實際包含三層意思:其一,天人一體,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其二,天人共生共榮,自然生態和人類社會和諧共存;其三,遵循自然規律,法則自然。

      二生態倫理思想

      先秦時期,不少思想家已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面提出了部分的生態倫理規范,蘊涵著樸素、直觀的生態倫理思想,但他們仍處于不自覺的狀態,甚至帶有迷信的色彩。如《詩經·周頌》中有“懷柔百神,及河喬岳”的說法,意為善待百神、河川、山脈。在孔子心目中,堯、舜是法天而行的圣人,“唯天為大,唯堯則之”[13](《泰伯》)。這就肯定了人與自然可以統一,即“天人一體”,也從中透露出孔子對天即自然界有著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崇敬與熱愛,因為人的生命與自然界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兩漢時期獨尊儒術,以經治國,儒家“天人合一”的系統自然觀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同。人們把自然當作朋友,甚至是當作父母兄弟看待,主張對生態環境要有正確的倫理觀,尊重各種生命權利,善待各種生命體。賈誼將統治者是否能把自己的德澤及于禽魚作為衡量其是否堅持以民為本的重要標準。他說:“文王之澤下被禽獸,洽于魚鱉,咸若攸樂,而況士民乎?”[7](《君道》)從以民為本的基點出發,論述古代圣王能夠德澤及于禽獸,這固然是為了宣揚圣王“仁德”之厚,但也未嘗不包含維護生態平衡的意義在內。他在《禮》中還說:“湯見祝網者置四面,……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其憚害物也如是?!辟Z誼明確指出湯的網開三面是“憚害物”?!拔铩?,指的就是自然界的生物。

      西漢劉向的《說苑》進一步發揮了孔子的山水比德說:“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綽弱而微達,似察;受惡不讓,似貞包蒙;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萬折必東,似意。是以君子見大水觀焉爾也?!盵14](《雜言》)在這里,自然的一切特征都和仁人、智者的精神品質具有了類似性、對應性,都被賦予了豐富的倫理道德的意蘊。人比德于自然,在他們眼中,萬物都具有人格的意蘊,人與自然互溶互滲。

      《淮南子·精神訓》將人的器官及其功能比附天地四時等自然現象:“頭之圓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六節。天有風雨寒暑,人亦有取與喜怒。故膽為云,肺為氣,肝為風,腎為雨,脾為雷,以與天地相參也,而心為之主?!逼鋾短煳挠枴?、《時則訓》、《地形訓》中也有類似的說法。顯然,這種機械的比附是不科學的,但是認為人的肌體來源于大自然,人本身也是一種自然現象的存在,是自然萬物中的一類而已,這和天神造人的神學是不同的,有著重要的生態倫理意義。

      董仲舒思想體系的核心和基礎是“天人合一”。為論證“天人合一”,董仲舒借鑒了《淮南子》天人比附的觀點,提出了“人副天數”說。董仲舒認為,人的倫理來之于自然,所以應對自然講倫理。他認為“天”即人,人即“天”的化身?!盀樯荒転槿?,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上類天也。人之形體,化天數而成。人之血氣,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人之好惡,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時。人生有喜怒哀樂之答,春秋冬夏之類也?!盵4](《為人者天》)在他看來,天地是以自身為模型創造了人。人一身有366小節,是副天一年的日數,有12大節,是副天一年的月數,人內有五臟,是副天地之五行,外有四肢,是副天地運行之四時,人之眼睛乍視乍暝,是副天之晝夜之交替,正是“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4](《陰陽義》)??傊?,天是放大了的人,人是縮小了的天,天和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相似性。

      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數》中,他通過分析人的命運和天地相連的關系,提出了“行有倫理副天地”的天地倫理觀。他說:“天地之符,陰陽之副,常設于身。身猶天也,數與之相參,故命與之相連也……行有倫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膚著身,與人俱生,比而偶之弁合?!倍偈嬉笕说男袨閭惱硪c天地相副,并明確地將儒家的倫理視野推廣到天地之間,即認為道德倫理不僅存在于人際之間,也存在于人與天地生態系統之間,而且這種人與自然的生態倫理關系與人類同時存在、同時發生,必須引起人類的高度重視。他強調:“是故事各順于名,名各順于天。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同而通理,動而相益,順而相受,謂之德道?!盵4](《深察名號》)

      第4篇

      【論文關鍵詞】本科護生,男性;離職意愿;影響因素;工作滿意度

      Miller將離職意愿(turnoverintention)定義為:離開目前工作與找尋其他工作機會傾向的總體表現或態度。多數研究者認為離職的最佳預測因素是離職意愿。護士離職率高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男護士更甚。影響護士離職意愿的因素較多,這些因素可以歸結為護士個人因素、工作環境及外界因素3大類,但是哪些因素對護士離職具有顯著負向影響,尚無定論。本科護生是我國今后護理隊伍的重要力量,而男護士也正在成為這支隊伍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其離職意愿將直接影響我國護理隊伍的穩定。目前,對本科男護生離職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少見。筆者調查本科護生的離職意愿現狀,并探討其可能的影響因素,為臨床實習和教學提供科學理論依據。

      1對象

      在我國的東部、中部和西部(即2004年衛生部將我國衛生職業人群劃分的3個地域),每個地域隨機抽取3個設有護理本科院系的醫學院校,包括海南醫學院、廣東藥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南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咸寧醫學院、湖北中醫學院、甘肅中醫學院、新疆醫科大學。以上院校符合納入標準的男護生共120人,自愿參加調查105人,收回有效問卷96份,有效回收率91.4%。為了進一步研究男女差異,抽取對應學校女實習護生共100人。納入標準:愿意參加并完成測試;年齡大于l6歲;身體狀況能夠配合完成問卷;意識清楚,無精神性疾??;參加實習至少8個月。

      2方法

      2.1調查工具

      2.1.1一般資料問卷:包括人口學資料和3個條目,測評工作滿意度、對未來工作信心和有否缺勤及頻率。對護理工作的總體滿意程度評價,從“很不滿意”到“很滿意”(1~5分),是否有成為一個好的護理工作者的信心,從“非常沒有信心”到“很有信心”(1—5分),實習期間是否有缺勤(1為否,2為是)。

      2.1.2離職意愿量表(TurnoverIntentionScale,TIS):共6個條目,為l~5分計分法,如第1題:您是否考慮要辭去目前的工作?選項為:從不、甚少、偶爾、經常、總是,相應賦值1~5分??偡?~2分(含2分)為離職意愿輕度,2~3分(含3分)為中度,3~5分為離職意愿嚴重,即分數越高,離職意愿越強。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0系數為0.723。

      2.1.3護士工作應激源量表:由61個條目6個分量表組成,包括與護理工作性質有關的應激源、與工作負荷有關的應激源、與護士期望有關的應激源、與接觸瀕死患者有關的應激源、與工作一家庭矛盾有關及與護理工作中人際關系有關的應激源,有很好的信效度,分數越高,所面對的工作應激強度越高。為了適用于護生群體,本研究修改了其中的2個條目(將第52題“護理工作的負面感受影響家庭氣氛”改成“影響寢室氣氛”;第59題“因家務瑣事消耗精力而影響工作”改成“因找工作、考研等消耗精力而影響工作”)。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系數為0.852。

      2.1,4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Suppo~Rating Scale,SSRS):為肖水源編制,包括10個條目3個維度,客觀支持、主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具有較好的重測信度。

      2.1.5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implifiedCopingStylesQuestionnaire,SCSQ):共20個條目,分為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2個維度。采用0~3級評分I。

      2.1.6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icacyScale,GSES):共10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分數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

      2.1.7艾森克人格問卷簡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分為4個量表,內外向、神經質、精神質、掩飾性。在本問卷中除精神質的信度在0.51~0.60,其余量表的信度均大于0.70。

      2.1.8護士工作倦怠量表:采用李小妹改編的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工作倦怠是指個體長期處于工作壓力狀態下所出現的一種負性的、個體化的認知與情感反應,包括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工作無成就。情感耗竭和非人性化得分越高、工作成就感得分越低,表示護士的工作倦怠越嚴重。

      2.1.9總體健康問卷(GenerM HealthQuestionnaireGHQ):GHQ一28中文版由香港中文大學Chan教授于1985年編制,具有理想的信效度…。共28個條目4個維度,軀體癥狀、焦慮/失眠、社交障礙、嚴重抑郁。分數越高,健康問題越嚴重。

      2.2調查方法

      征得被調查學院、醫院護理領導的同意后,將所有問卷及調查方法有關說明用快遞寄去,由對方派人組織,在實習末期進行集中調查當場發卷并收回問卷,然后再回寄給研究者。

      2.3統計學分析

      采用EpiData軟件進行數據錄入,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方法包括統計描述、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多元回歸分析路徑分析等。a=0.05,P值均為雙側概率。

      3結果

      3.1一般情況和各調查量表得分情況

      調查男護生共96人,年齡20-26(22.7+0.9)歲,在三級甲等及以上的醫院實習者占95%,滿意度較好者29%,有缺勤情況者47%,對成為合格護理工作者沒有信心者46%,要讀研者48%,獨生子女28%,經濟自評較好者9%,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者41%。與女護生相比,滿意度、缺勤情況、工作信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本科男護生的離職意愿得分為(3.30±0.89)分,高于女護生(P

      3.2離職意愿與各變量的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結果表明,離職意愿與應激源(r=0.25)、總體健康(r=0.35工作倦怠(r=0.29)呈正相關(P

      3.3本科護生離職意愿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結果顯示,進入回歸方程的是總體健康、工作倦怠、工作信心和工作滿意度,父母受教育程度、讀研和工作應激源被剔出方程,方程的決定系數為32.9%,見表2。

      3.4各變量關系的路徑分析采用路徑分析研究

      各個變量的因果關系,發現工作應激源通過其他變量影響離職意愿,工作滿意度是重要而核心的中介因素。經多次多元線性分析回歸,進入路徑圖的變量及路徑系數(P

      4討論

      4.1實習期間本科男護生的離職意愿及面對的應激

      本研究本科實習男護生離職意愿得分(3.30±0.89)分,與女護生的得分相比,離職意愿更強,這說明男護生的專業思想與女護生相比更不穩定,離職情緒更濃,這與許多研究的結果類似。這可能與多方面因素有關。首先家人、患者及部分醫務人員認為護士本應由女性承擔,對男性做護士不理解,影響其對自身職業的認可,一些患者甚至拒絕男護生為其服務。其次,據統計,大多數男護生報讀護理專業是無奈的選擇,并不是報讀的理想專業,導致其職業心態不穩定。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首先要穩定其專業思想,讓其充分了解其在護理崗位上的優勢及已經取得成績的范例,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前途和未來,并清楚地看到在護理崗位中男護士所展現的決策果斷、影響力強、精力充沛等優勢,在教學中增設一些針對男生的專業課程、邀請在臨床工作中取得卓越成就的男護士來校講學。其次,認真為男護生培養和挑選帶教老師,避免傳遞負面思想,針對男護生在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男護生的心理特點,制訂適宜男護生特點的臨床帶教計劃。

      有研究表明,離職意愿與工作應激兩者呈現正相關。本研究也發現,離職意愿與應激源的相關系數達到了O.25,但是在回歸分析中,這一因素沒有進入回歸方程,路徑分析發現工作應激源通過中介因素影響離職意愿。這和以往研究中兩者有直接關系的結果不同,分析有以下原因:大部分研究以在職護士為研究對象,但是在本研究中的對象為本科實習護生,研究對象不同所致;很多研究只是做相關分析,并沒有把很多因素納入進來,如本研究也發現兩因素相關,但是工作應激源不是離職意愿的預測因素;在諸多中介因素如工作倦怠、身心健康的影響下,該應激源對離職意愿的直接影響減小。

      4.2中介因素對離職意愿的作用

      過往研究已經證明工作倦怠是影響組織成員離職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發現,工作倦怠顯著影響離職意愿,倦怠水平越高,離職意愿越強(r=O.29)??梢韵胂?,當男護生的情感資源過度消耗,疲憊不堪,精力喪失,對實習持冷淡、負性的態度,實習而沒有成績,感受不到成就時,個體的實習積極性就不會高,實習成績也不會好,離職的意愿自然也就會產生。

      本研究表明身心健康越差,離職意愿越強。在心理上,男護生常在工作及交往過程中顯得不自在,從而導致人際關系緊張、焦慮、抑郁。當其承擔以前全由女護士操作的工作時,內心會不由自主產生一種自卑感及抵觸、抑郁情緒等。其次,護理工作還要求有很好的身體素質,如果身體狀況不好,就不能勝任護理工作的倒班勤、工作負荷大的特點,工作無法勝任,離職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產生。同時,路徑分析顯示,工作應激和工作倦怠感越強,個體的總體健康水平越差,離職意愿也越強。

      受社會傳統觀念對男護士的偏見及其他負面因素的影響,致使男護生在臨床實習中思想波動大,表現出對護理專業沒有信心。本研究結果也表明,離職意愿與工作信心呈負相關(r=-0.21),即工作信心越強,離職意愿越弱。提示在以后的實習教學中,我們應改革當前的教育、管理體制,制訂出一套針對男生特點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從各方面加強護生對未來工作的信心,減輕對未來的迷茫和恐懼,加強交流,定期召開座談會,教育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對他們多加鼓勵等。在實際操作中,可以讓其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或男性特殊的操作,使患者不提出異議甚至得到患者好評,以增加其自信心。

      有研究表明,離職意向是離職的最佳預測因子,而工作滿意感是離職的預兆。對工作不滿意、工作態度消極的護士可直接影響其對患者提供的護理質量,導致護士不服從醫院管理、病事假增多、曠工增多,甚至最后離開護理工作崗位。本研究也證實滿意度低的男護生更容易產生離職意愿。工作滿意度對離職意愿有著直接的作用(路徑系數=--0.43),其他變量都會部分通過工作滿意度起作用,這說明與其他因素相比,工作滿意度起著更為重要和直接的中介作用。

      第5篇

      1 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概述

      1.1 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基本內容

      二十世紀,美國檔案學者菲利普?布魯克斯最早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理?。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是研究文件從最初的形成到最終的銷毀或者永久保存的整個運動過程、研究文件的屬性和管理者主體行為之間關系的一種理論。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是對“文件――檔案”運動過程以及運動規律和客觀描述,是實現文件管理的高效化,指導檔案工作全過程的基本理論。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基本內容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一是文件從形成到銷毀或永久保存,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運動過程;二是根據文件價值形態的變化,文件的運動過程可以具體劃分為不同階段;三是文件運動的每個階段都以其特殊的價值形態,與文件的服務對象、保管場地和文件管理形式之間存在內在的密切聯系。

      1.2 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重要意義

      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是在文件數量急劇增長的專業背景下產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形成標志著現代檔案學的發展成熟。當達國家的檔案學者十分重視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研究,并將其作為現代檔案學的基本理論之一,檔案人員在進行現行文件管理的具體工作當中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作為重要依據,其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準確、完整的解釋了文件運動的整體性和內在的關聯性;二是體現了文件運動的階段性變化;三是揭示了文件運動過程不同階段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1.3 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在電子文件時代的指導價值

      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可作為電子文件管理全過程的理論基礎,通過對電子文件進行前段控制。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在電子文件時代的指導價值在于:可以保證電子文件的真是可靠,可以實現電子文件的歸檔完整,可以滿足電子文件安全利用的需要。

      2 電子文件對檔案工作的影響

      2.1 對檔案歸檔工作的影響

      電子文件是由擬稿者直接在磁盤上進行編寫和修改的,保存之后便可實現共享,消除了傳統紙質文件與檔案之間的明顯界限。由于電子文件的全過程是在計算機上完成的,因此歸檔工作也必須以磁盤或者光盤的形式進行操作,歸檔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文件本身,還包括該文件的讀取軟件乃至于整個的操作系統。

      2.2 對檔案分類的影響

      電子文件中的文件信息和文件載體是可以分離的,因此對檔案的分類也不同于傳統紙質文件的實體分類,實體分類中的單線排列方式顯然不適用于電子文件的概念式分類整理需要。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指導下,新時期電子文件在形式、特征和內容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子文件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快速、高效的分類排序,并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數據資源共享。

      2.3 對檔案價值鑒定的影響

      根據文件生命周期理論,電子文件的檔案價值在于文件的自身價值和文件的可讀性,原有的價值鑒定方法和鑒定內容、鑒定標準均發生了變化,分析范圍也擴大到了電子文件的讀取軟件和操作系統。由于用戶需求的不斷增加,電子文件中的信息和數據也必須不斷進行修改、完善和補充,因此確定電子文件的固定保管期限是十分困難的,且我國在電子文件價值方面尚無相關法律法規,因此電子文件檔案價值的鑒定也無定論。

      2.4 對檔案學理論研究內容的影響

      檔案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檔案學理論的研究內容,以往的檔案學理論研究對象為傳統的紙質檔案。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電子文件逐漸取代紙質文件,檔案學理論的研究對象發生了變化,以往的檔案學理論和研究模式也將隨之發生變化,原有的檔案管理思想和檔案管理原則也應與時俱進,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作為依據,不斷進行調整、補充和完善。

      3 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指導下檔案工作應采取的對策

      3.1 做好電子文件歸檔的技術處理工作

      電子文件的迅速發展為歸檔的技術處理工作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其特殊性要求檔案工作者必須熟悉電子文件的工作領域,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作為指導,正確操作電子文件的接收、處理、存儲等工作環節。檔案工作者要通過技術處理,將歸檔后的電子文件修改成為“只讀”文件,以此作為電子文件檔案的識別和保護手段,維持電子文件的原始結構,確保電子文件檔案的真實可靠。

      3.2 解決好電子文件的保存問題

      由于電子文件以磁帶、磁盤和光盤等作為載體,不同于傳統紙質文件的容易磨損,因此從理論上講是可以長期保存的。但是電子文件的儲存介質如果保存不當也可能受到外界磁場的影響,或直接受到灰塵、水份的侵害。因此,對于需要長期保存的電子文件必須將其載體密封在塑料保護層當中,并進行定期復制,以防發生信息損毀。

      3.3 實行檔案管理立體化發展戰略

      傳統的紙質檔案在管理過程中呈現直線狀態,即將檔案的全部信息展示在一個平面上。隨著電子文件數量的不斷增長,在原有的檔案管理平面結構基礎上,又新增了檔案信息載體的內容,形成了三維式管理結構,這種立體化的發展戰略更適合新時期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下對于電子文件檔案的管理要求。

      3.4 提高檔案工作人員能力素質

      檔案工作人員作為檔案管理工作的直接執行者,其能力和素質直接影響到檔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因此,檔案工作者必須要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新時期檔案事業的變化趨勢,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主動學習發達國家和發達地區在檔案工作方面的先進經驗及優秀做法。

      第6篇

      關鍵詞:工程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控制;項目生命周期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274-02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工作既是工程碩士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知識積累、整理、運用的過程。按照現代項目管理關于項目定義和典型特征的描述[1],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工作具有典型的項目特征。這是因為,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工作是為實現工程碩士培養目標,在一定時間、人員和資源限制條件下的一次性、獨特性的工作。因此,可以把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工作作為一個項目,運用現代項目管理理論和方法進行研究,以期能對改進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工作,進而對提高工程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提供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一、學位論文生命周期階段劃分

      根據項目生命周期理論,項目作為一種創造獨特產品與服務的一次性活動是有始有終的,項目從開始到終結的整個過程構成了一個項目的生命周期。[2]按照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獨特的任務和交付的成果、以及同一個階段包含相近的工作或活動的原則,結合對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工作過程的分析,可以將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的生命周期分為計劃與啟動、選題與開題、研究與寫作、評閱與答辯、結束與收尾五個階段。圖1給出了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的生命周期各階段劃分及各階段任務與成果。

      1.計劃與啟動階段。這一階段一般在工程碩士主要理論課學習結束的時候開始,主要任務是制定學位論文工作計劃和啟動學位論文工作。具體工作包括:①制定學位論文工作計劃,向學員和導師宣布論文工作工作計劃、安排與要求。②安排教師向學員介紹論文寫作的要求、論文寫作與研究的方法、時間安排等。③安排學員和教師進行雙向選擇,并確定導師選擇的結果。④對導師進行崗前培訓,明確導師責任;⑤明確學位論文評價體系、學位論文管理制度等。這一階段的可交付成果是論文工作計劃表、導師選擇結果表、學位論文評價文件、學位論文管理文件等。

      2.選題與開題階段。完成計劃與啟動階段的各項工作之后,即可進入選題和開題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學位論文的選題與開題。具體工作包括:①論文選題。學員和導師在互動、溝通的基礎上,先確定一個大致研究領域,結合后續資料收集和文獻綜述,最終確定論文選題。②收集資料。根據確定的研究領域,收集資料,通過文獻綜述進一步明確論文的選題,并為論文的研究尋找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為撰寫開題報告打好基礎。③撰寫開題報告。在確定選題和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撰寫開題報告;④進行開題評議。這一階段的可交付成果就是通過開題評議后的開題報告。

      3.研究與寫作階段。工程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通過評議后,即可進入寫作階段。寫作階段也可以視為項目的執行階段。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①學員按開題報告確定的內容、進度、質量等展開論文研究,指導教師指導學員按計劃完成學位論文工作。②完成中期檢查。通過中期檢查,使導師了解論文進展、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③導師審核論文,提出修改意見,學員根據導師意見修改論文、完成論文初稿。這一階段的可交付成果就是提交供檢測和評閱的學位論文。

      4.評閱與答辯。此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①。對申請參加答辯的論文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對重復率超標的論文,不允許參加答辯。②論文評閱。評閱人對論文進行認真評閱并寫出評審意見,學科綜合審理評閱人的評價意見后做出是否同意參加答辯的決定。③論文答辯。學科組織論文答辯,就學位論文是否達到碩士學位論文水平、是否同意授予碩士學位進行表決。這一階段的可交付成果就是答辯通過后的論文及答辯決議。

      5.收尾與結束。此階段是學位論文自答辯到學位論文全部工作結束階段。這一階段的工作包括學位的修改定稿、學位論文相關資料的整理與提交、學位論文工作的總結與獎懲等。這一階段的可交付成果就是各種歸檔資料。

      二、各階段質量控制與保障的重點和措施

      1.計劃與啟動階段質量控制與保障的重點是:①選派有豐富論文指導經驗的教師向學員系統介紹論文寫作的要求、論文寫作與研究方法、時間安排等,使學員在論文開始之初能了解學位論文的要求、寫作方法、質量、時間等具體要求,以便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少走歪路;②對指導教師尤其是新任指導教師崗前培訓,讓導師了解對工程碩士學位論文指導的要求,工程碩士學位論文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學位論文管理制度等。③促進導師和學員間的雙向溝通和雙向選擇,使導師的研究方向能和學員的論文選題方向一致,促進師生優勢互補。

      2.選題與開題階段質量控制與保障的重點是:①建立導師和學員的溝通、互動渠道,確保選題符合工程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要求。②向學員開放實驗室和機房,為學員收集資料、撰寫論文提供保障。③建立論文選題預審制度,要求學員在開題評議一個月前把論文選題提交學科,由學科組織預審,以保證選題符合工程碩士選題要求,避免開題評議時因選題不符合要求而重新選題、開題。④把好開題評議關,對不符合要求的開題報告限期整改,整改達不到要求的,責令其重新開題。

      3.研究與寫作階段質量控制與保障的重點是:①建立論文日常檢查制度。要求導師定時或不定時檢查學位論文進展情況及時予以指導。②強化論文的中期檢查制度。一般在開題和答辯中間進行中期檢查。通過中期檢查,使導師了解論文進展、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③導師把好論文審核關。學員自主撰寫完成學位論文之后,先將論文提交指導教師初審,學員根據導師意見修改論文、完成論文初稿。

      4.評閱與答辯階段質量控制與保障的重點是:①把好關。要求對所有學員論文安排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對重合率超過一定百分比的不允許參加本次答辯。②建立論文形式審核制度。組織專門人員對論文的形式進行審核,并將審核意見及時反饋給學員進行修改,以保證論文符合論文規范的要求。③把好論文盲評、評閱關。學校應選擇具有工程教育背景的、教育經驗豐富的學?;蚱髽I導師對申請答辯學員的論文進行盲評或評閱。有條件的學校應該對全部提交答辯的論文進行盲評。對盲評或評閱不通過的學員不允許參加論文答辯。④把好論文答辯關。嚴格按照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要求組織論文答辯。

      5.收尾與結束階段質量控制與保障重點是:①完善論文及相關資料保管制度。②建立學位論文總結評價制度。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多數院校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學位論文及相關資料保管制度,但多數院校尚未建立論文總結評價制度。從項目管理的角度看,建立學位論文總結評價制度是完全必要的。通過學位論文總結和評價,總結本屆學位論文工作中的經驗、教訓,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有利于學位論文工作知識的積累和學位論文工作的持續改進。

      通過以上各階段的保障制度和各階段工作的有效控制,不僅可以保證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的質量,也可以促進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工作的持續改進。

      參考文獻:

      [1]戚安邦,張聯營.項目管理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4,39-41.

      [2]PMI.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M].盧有杰,等,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88.

      第7篇

      一、元認知理論的起源與發展

      從國內外關于元認知理論的整體研究來看,包括有多方面的綜合因素,尤其是認知發展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等方面的發展。在聲樂教學中,國內外關于聲樂教學中的元認知理論有著一定的發展階段。從國外關于聲樂教學元認知理論的研究來看,其中,著名的理論研究家皮亞杰做出了相應的解釋,他認為,社會相互作用的經歷產生了認知上的沖突,在這種沖突作用下,就形成一定的不平衡的驅動力。因此,在社會認知能力上,就可能出現相應的誤差,會產生對社會認知與個體行為中的一些調節作用。

      從這些綜合性的理論研究來看,皮亞杰的觀點為國內在元認知理論的研究上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與方法借鑒等方面的有力條件。在國內聲樂教學過程中,對元認知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人的知覺、角色知覺、群體知覺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在整個發展過程中結合聲樂教學的發展過程中,沒有更多的融入一些創新性的發展,因此,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從自我研究的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來看,在自我發展突出的聲樂教學理論中,為進一步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供更好的舞臺。

      二、關于元認知理論的整體簡介

      從目前國內外關于元認知理論的概念分析來看,尤其是結合聲樂教學的整體特點,突出在文化差異、知識差異、個性差異等方面的不足,這樣,可以結合聲樂教學的整體需要,在發展之中更好的推動元認知理論的發展。

      從國內外關于聲樂教學中元認知理論的整體概念來看,對元認知理論的定義上,不同的學者從不同角度產生了相應的研究價值取向,因此,出現各種不同的信息定義方式。從信息加工心理學的發展研究來看,對于元認知理論在所有影響個體對信息的獲得表征與提取的因素來看,對這些過程與知覺者的判斷之間的關系形成相應的思考。在社會心理學的發展上來看,國外研究者認為聲樂教學中的元認知能力是一種特有的觀點,主要是對認知過程的理解,形成認識人的復雜的社會行為的關鍵。有外國學者提出,元認知的主要對象是人以及人類的相關事件,主要是突出在具體事件中的行為知識的認知能力,尤其是在對他人的心理狀態、行為動機等方面做出的準確推測與判斷的實現過程。

      三、元認知理論在聲樂教學中的研究綜述

      在關于自我中心的研究方面,主要是強調在主客體的實現過程中,通過多元化的研究模式,尤其是在在自我中心主義的研究中,在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中,要逐漸從自我中心中解脫出來。從國外關于這一方面的論述來看,最主要的就是要形成一種發展變化的心理狀態模式,尤其是在兒童發展階段,要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形成一種相應的自我實現價值。尤其是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在形象塑造、素質提升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培養,加強學生在聲樂學習中的個性化模式,并從教學手段的創新中,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自我中心特點,可以更加全面的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

      在國內關于元認知能力的研究中,主要是強調自我中心意識的不斷完善,尤其是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將聲樂理論知識與實踐鍛煉相融合,注重在整體知識的培養中,形成心理學發展與個性特點的融合,形成一種“從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的主題觀點。因此,在聲樂教學中,這種觀點采擇與自我中心的對立,就是突出在判斷的歌城中,能從多角度方面去思考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在元認知的核心地位中,追求聲樂教學與兒童心理學的兼容性,這樣可以更加全面的形成整體知識的進步。

      四、社會認知研究的基本趨向

      傳統的社會認知僅僅涉及到有意識的信息加工, 格林沃德(Greenwald)等人認為與有意識的社會信息加工相對, 還存在一個內隱的社會信息加工, 即內隱社會認知。內隱社會認知是指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雖然行為者不能回憶某一過去經驗, 但這一經驗潛在的對行為者的行為和判斷產生影響。從某種程度上講, 內隱認知有別于自我報告的認知,直接測量對這種研究顯然是不適當的。內隱認知研究需要間接測量, 這種方法從未告知被試要測量什么以及不需要這方面的自我報告。楊治良等人曾用加工分離模型和信號檢測論證明了社會認知的無意識或內隱成分, 并認為內隱態度是可以測量的, 且明顯影響我們的社會知覺和社會判斷。從目前的相關研究顯示來看,在很大程度上與社會多元化的發展相吻合的,在全面揭示認知過程與一般特點的基礎上,注重不同年齡階段的元認知能力,趨向于畢生發生的元認知理論的整體研究成果。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